【船 舶】中集太平洋海工成功交付全国首艘12000方LNG运输加注船(2024-05-06)
5月6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太平洋海工”)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海洋石油阳江实业有限公司建造的12000方LNG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2”在中集太平洋海工东区码头顺利交付。“海洋石油302”是我国首艘通过中国船级社(CCS)入级建造检验并按其规范设计建造的LNG运输加注船,是我国首艘江海全域、冬夏全季LNG运输加注船,总长132.9米,型宽22米,型深11.8米,甲板面积比一个标准足球场还要大,货舱总容量达12000立方米,可以满足48万户居民一个月的用气需求。这艘加注船在建造过程中,首次采用了拉式桨设计的全回转推进器,航速提高的同时还能降低燃油消耗,降能达1吨/天。中集太平洋海工拥有完全自主的液化气船设计、建造能力,交付了各类中小型液化气运输船及加注船40多艘。
【点评】标志着新船正式加入了中海油的加注船队,将为我国的液化天然气加注事业贡献力量。“海洋石油302”将以其“江海直达”、“冰区航行”等性能优势,为我国江域、海域液化天然气船舶提供灵活的加注服务,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海洋石油302”的顺利交付并且比预期提前三个月,进一步奠定了中集太平洋海工在全球中小型液化气船、LNG加注船细分市场的领导地位。
【船 舶】全球最大江海直达纯电动集装箱船首航洋山港(2024-04-23)
4月23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全球首制江海直达纯电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绿水01”安全靠泊洋山港盛东码头1号泊位。这是目前全球最大、世界首制万吨级纯电动力集装箱船,该船固定往返于南京至洋山港,洋山港海事局全程保障进港靠泊和港内充换电作业安全。“中远海运绿水01”轮总长119.8米,型宽23.6米,型深9米,设计吃水5.5米,最高航速19.4公里/小时,8261总吨。在电动集装箱船总长、型宽、装箱数、载重吨及电池容量方面均是世界第一。单船最多可装载36台20英尺标准集装箱大小的电池箱,电池总容量超过五万千瓦时,船舶还可以根据航程的需要,灵活配置电池箱数量,有效解决了传统电动集装箱船充电时间长、装载量低、续航里程短等问题。此次是“中远海运绿水01”轮第一次投入运营,船舶到港前,洋山港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通过远程护航,提前加强安全引导和交通组织,确保航行安全。
【点评】作为世界首制船,该型船突破了江海直达船型安全等效设计、大容量电池监测及换电策略、直流配电及动力系统、电力控制接口标准制定、动力系统陆上联调试验等多项“从0到1”的关键技术。该船投入运营为实现江海联运碳减排提供借鉴,有效推动航运业提前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启了洋山港将实现江海联运全程“零排放、零污染、零噪音”的新篇章。
【船 舶】江南造船交付万华化学99000方VLEC首制船(2024-04-22)
4月22日,国际船舶网迅,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为万华化学公司建造的99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烷双燃料运输船(VLEC)系列船首制船“GAS CHANGJIANG”号(H2781船)正式命名交付。99000立方米VLEC是世界上最大舱容的VLEC,由江南造船自主研发设计,特别是其核心的低温货物围护系统是自主创新研制的B型舱(BrillianceE?)。该型船总长230米,型宽36.6米,型深22.5米,入级美国船级社(ABS),适用于运输乙烷、乙烯和LPG等多种液化气体,油(气)耗低、蒸发率(BOR)小、无液位装载限制、维护成本低等优势,是为乙烷长途运输“量身度造”的最佳船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据悉,该船型已获得船舶工业界的最高奖项-科学技术特等奖。该型船具有“设计领先、技术先进、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环境舒适、智能管理”的特点。
【点评】该船是万华化学在江南造船订造的第一艘超大型乙烷双燃料船舶。相比该船型1.0版,1.5版的船型进行了186项设计优化,实现了超200吨的空船减重。且建造过程中实现了多项突破:研发设计紧密围绕生产效率提升,B型舱平行建造效率、绝缘保温系统施工周期效率大幅度提升。船交付是重塑万华烟台石化业务乙烯产业链、改善万华烟台石化业务乙烯产业链盈利能力、实施万华石化业务新质生产力、实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将为万华化学注入新的活力。未来万华化学还将会与江南持续开展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以“新质生产力”为契机,携手并进。
【船 舶】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下坞搭载(2024-04-22)
4月22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备受瞩目的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H1509船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2号船坞迎来下坞搭载总装里程碑节点。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H1509船“尺码”更大、设备更先进,相较于首制船总吨位增加0.64万吨达14.19万吨,总长增加17.4米达341米,型宽37.2米,设计吃水8.17米,最大吃水8.4米,最高航速22.7节,客房数量增加19间达2144间,并且新增了2套脱硫系统和5套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设备,整船航行更加绿色环保。H1509船相较于首制船在船型尺度、房舱布局、系统配置和规范标准等方面有了较大提升,生产建造物量也更多、管控也更复杂。外高桥造船在总结首制船研制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形成的一系列科研成果、管理经验及工具手段,着力推动流程优化和技术攻坚,推进总段舾装完整性下坞、快速开展区域舾装,策划前移背景完工、机械完工管理等流程,H1509船项目计划较首制船建造效率提升20%,其中船坞周期压缩近8个月,国产大型邮轮设计建造核心竞争力将得到不断提升。
【点评】大型邮轮工程作为中国制造国家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我国工业和科技实力的集中体现,更是有效促进国际人文交流、展示大国形象的国家名片。下坞搭载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在初步掌握大型邮轮设计建造关键核心技术的同时,向着批量化、系列化建造大型邮轮的目标又迈出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重要一步,我国邮轮产业迈入历史新纪元,也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随着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建造进入新阶段,爱达邮轮将进一步夯实其亚洲最大邮轮船队的领先地位。
【船 舶】中集太平洋海工为Seaspan建造第二艘LNG加注船下水(2024-04-16)
4月16日,国际船舶网,近日,中集安瑞科旗下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集太平洋海工”)为加拿大Seaspan ULC公司建造的第二艘7600立方米LNG加注船“SEASPAN LIONS”号(S1062)顺利下水。Seaspan在中集太平洋海工订造了三艘7600立方米LNG加注船,本次举行下水仪式的是第二艘船,与首制船一样预计将于2024年交付。该型船总长112.8米,型宽18.6米,设计吃水5米,设计航速13节,挂加拿大旗,入级法国船级社。本船配备了2台方位推进器和2台船首推进器,具有出色的操纵性。此设计整合船舶最新的技术,提高了电力存储系统的能力,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污染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满足绿色船舶要求。此次Seaspan投资本项目是为北美西海岸提供LNG燃料加注船,帮助船东实现IMO 2030目标。除了为其集团内的渡轮供应所需LNG燃料以外,本项目还将为到访北美西海岸的邮轮、油轮和集装箱船供应LNG燃料。未来,中集太平洋海工将进一步发挥全球中小型气体运输船、加注船细分市场领军企业的专业优势,严格把控每一个生产环节,确保S1062船能够按照预期顺利进行试航,并最终以卓越的品质如期交付给船东。
【点评】此次顺利下水不仅为后续试航、交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是中集在清洁能源领域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中集集团目前已逐步发展为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制造和服务商。这艘船的下水,将进一步巩固中集在LNG加注领域的领导地位,为未来的海上清洁能源加注及运输提供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Seaspan和中集太平洋海工都是航运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领军企业。双方的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清洁能源在航运领域的应用,还将促进全球绿色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船 舶】赫伯罗特集装箱船完成史上最大规模LBM燃料船对船加注(2024-04-15)
4月15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赫伯罗特LNG双燃料集装箱船“Brussels Express”号在鹿特丹港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液化生物甲烷(LBM)燃料船对船加注作业。这次加注行动由荷兰LNG和LBM供应商Titan Clean Fuels、STX集团(STX Group)与赫伯罗特共同完成。Titan通过“Alice Cosulich”号加注船向赫伯罗特的“Brussels Express”号运送了多达2200公吨的LBM燃料。此次交易标志着赫伯罗特开始使用LBM作为可持续航运燃料,这也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大LBM船对船加注。在这次加注中,STX集团和Titan Clean Fuels公司合作,在比利时泽布吕赫港口液化、储存和输送大量均衡的生物甲烷,并通过了完全符合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REDII)的ISSC认证。行业联盟SEA-LNG指出,海运业使用的LBM或生物LNG是由可持续生物质原料生产的,这意味着它不会与粮食、纤维或饲料的生产产生竞争,正如欧盟的RED II和美国的可再生燃料标准等法规所规定的那样。目前,生产生物LNG的生物甲烷年产量约为3000万吨,约占航运业年能源需求总量的10%。这项开创性的交易表明,大量LBM的燃料供应是可能的,也是可扩展的。然而,在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监管框架方面仍需取得更多进展。
【船 舶】邮轮巨头强势回归“史上最大”订单落地(2024-04-15)
4月15日,环球网讯,近日,诺唯真邮轮控股宣布与意大利造船集团Fincantieri签署了总计8艘新一代邮轮订单,相当于新增加近2.5万个床位。这是集团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新船订单,8艘邮轮将在2026年至2036年的十年间交付。其中包括为诺唯真邮轮品牌订造的4艘20万吨级豪华邮轮,计划于2030、2032、2034和2036年交付,这也将成为集团船队中的最大邮轮,每艘可搭载近5000名游客。与此同时,诺唯真邮轮控股还为其大洋邮轮(Oceania Cruises)品牌订造了2艘86000总吨邮轮,每艘可搭载1450名乘客,将分别在2027年和2029年交付;以及为丽晶七海邮轮(Regent Seven Seas Cruises)品牌订造2艘77000总吨邮轮,每艘可容纳850名乘客,将在2026年和2029年交付。诺唯真邮轮控股指出,通过与Fincantieri合作,旗下三个品牌都将迎来各自的新邮轮系列,并将致力于打造各自船队中最大、最高效、最具创新性的船只。对于Fincantieri而言,诺唯真邮轮控股的新订单是该公司时隔五年接获的首份大型邮轮订单。
【点评】邮轮巨头诺唯真邮轮控股(NCLH)启动“史上最大”船队扩张计划,为旗下三个品牌订造总计8艘新邮轮。诺唯真邮轮控股的订单也将创下Fincantieri乃至整个意大利的邮轮建造纪录。2024年以来,大型豪华邮轮订单逐渐复苏。在经历了因新冠疫情而空白的三年后,邮轮界“三巨头”正在重新回归新造船市场,掀起新一轮“订单潮”。Fincantieri还与诺唯真邮轮控股就4艘20万吨级豪华邮轮签署了建造意向书,这份订单取决于融资和其他条款,标志着两家集团的长期合作关系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阶段。新船的设计与诺唯真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努力相一致,有望推进公司的去碳化进程。
【船 舶】新时代造船再获2艘双燃料阿芙拉型油船订单(2024-04-15)
4月15日,新浪财经讯,近日,新加坡船东Singfar在新时代造船下单订造了2艘115000载重吨LNG动力阿芙拉型原油船,预计将于2027年底交付。每艘新船造价超过6800万美元,交易总金额约为1.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84亿元),两艘船均已签订长期租约。这是Singfar首次订造LNG双燃料阿芙拉型油船。Singfar是一家专注于新造船、船舶管理和监造以及能源产品交易的多元化公司,致力于成为运营各型成品油船、原油船以及为承租人出租高质量船舶的船东,其可靠的品质、声誉和服务赢得了包括国际知名石油巨头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的信任和认可。除了新时代造船的2艘订单之外,2023年9月Singfar还在中船澄西下单订造了5艘50000载重吨MR型成品油船,每艘造价约为4200万美元,计划于2026年交付。此外,该公司还有5艘7000载重吨LNG双燃料加油船正在连云港胜华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建造。
【点评】Singfar的订单是新时代造船今年首份阿芙拉型油船订单。新时代造船以建造大中型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和各类化学品船为主,自主研发建造的油化品船以“船型最多、系列最全、性价比一流”而享誉业界。近年来,新时代造船主动策应“双碳”发展战略,在新能源船舶领域率先布局,积极开展LNG双燃料动力船舶和LNG燃料舱的生产、研发,同时加大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造船,通过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成为了国内第一家建造大型LNG双燃料船的地方民营船厂,LNG双燃料船接单量居全国首位。新时代造船再获两艘LNG动力阿芙拉型原油船订单,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国内双燃料船建造领先船厂的地位。
【船 舶】中集太平洋海工为海油发展建造LNG加注船试航成功(2024-04-10)
4月10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由海油发展开发船型并投资建造、中集太平洋海工承建的我国“气化长江”标志性工程——12000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2”号,顺利完成出海试航,为其提前交付运营打下坚实基础。船舶总长132.9米、型宽22米、型深11.8米,配置两个C型罐,单体容量6000立方米,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对LNG动力船舶加注时,该船还能同时提供惰化、冷却、驱气等全流程专业化服务,实现江海直达一站式LNG运输、加注,与国家“气化长江”工程配置的长江干线七座加注站实现完美对接。该船装备了先进的电力推进系统,采用拉式桨的全回转式推进器。在相同的推进电机功率下,拉式桨提供的航速比传统的推式桨快约0.25节,且每天燃油消耗量可减少1.18吨,既提升了航行效率,又降低了运营成本,展示出该船在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方面的卓越表现。
【点评】该船是国内首艘通过中国船级社入级建造检验的LNG运输加注船,也是自设计建造之初就兼具LNG运输及加注功能的“绿能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12000方支线LNG船的空白,为世界LNG船装备建造技术提供了又一“中国方案”。投用后将成为国内首艘可以进入长江干线航段行驶的LNG运输加注船。该船的建造是中国海油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加快打造“国际+国内”双体系,船舶LNG加注网络的关键力量,投入运营后,将为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贡献突出力量。
【船 舶】708所获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大型集装箱船新能源改装设计合同(2024-04-09)
4月9日,网易财经讯,近日,上海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中远海运重工)与中国船舶集团第七O八研究所举行了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及大型集装箱船新能源改装设计合同签约仪式。本次签署的设计合同,包括13800TEU及20000TEU集装箱船的甲醇燃料改装详细设计,代表了新时代绿色海洋运输产业追求环保高效的理念与趋势。改装设计将原有的燃油动力系统升级为甲醇双燃料动力系统,使其既能使用传统的燃油,又能利用更为清洁环保的甲醇作为动力源燃料。这不仅极大减少了船舶的碳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提升了船舶的能效和经济效益。近年来,上海中远海运重工积极拓展国内外海洋工程与民用船舶市场,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第七O八研究所拥有全面、雄厚的海洋工程及民用船舶研发技术实力。
【点评】上海中远海运重工与第七O八研究所历来合作密切,此前双方已于2019年签订过技术合作框架协议,此次续签是双方多年来平等互利,紧密合作的必然结果。随着海外能源政策对于“脱碳”的硬性要求,现有船舶改装双燃料发动机成了业界关注的焦点,船舶改装双燃料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第七O八研究所与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将进一步在民用船舶新能源改装领域进行深度合作,互惠共赢,实现我国船舶事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华丽转变。
【船 舶】杭州现代船舶设计获长江水运2+4艘电动集散货船设计合同(2024-04-09)
4月9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杭州现代船舶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与四川长江水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2+4艘嘉陵江1100吨增程式电动集散货船开发设计合同。本船采用混合动力电力推进、直翼舵桨等新技术,综合技术指标先进;本船可采用纯电模式运行,减少排放,降低噪音和污染,环保指标先进;本船配有发电机组、锂电池、光伏太阳能等多种动力源,混合动力强劲,动力冗余度高,在复杂航段运行安全可靠;船舶航速快、能耗低、操纵性好,顶流冲滩能力强、适合在嘉陵江等西南地区复杂航道条件下运行;与现有同尺度船舶相比,载重量大、载箱量多,营收能力强、投资收益高,经济指标先进;船舶尺度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杭州现代船舶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开发的1100吨增程式电动集散货船是四川广安港为加快实施“电动四川”行动计划,推动嘉陵江运力结构向优转型,促进四川省水运绿色高质量发展而投资建造的新型绿色新能源货运船舶,是四川省重大的船舶技术创新项目。
【点评】嘉陵江是长江第二大支流,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航道条件限制,目前嘉陵江航区的船舶推进效率低、油耗高、经济性差、污染严重,船舶冲滩能力差、操纵性不佳、急流航段的安全性不高。本船突破了传统的柴油机直驱模式,首次在我国浅水急流航段大型货运船舶上采混合动力电力推进技术,提高了船舶动力利用率、减少了动力损耗,是本项目的重要创新点;本船突破了传统的螺旋桨推进模式,首次在我国浅水急流航段大型货运船舶上采用直翼推进技术,较好解决了现有船舶采用螺旋桨浅水推进效率低、操纵性差的问题,技术引领性强,是本项目的主要创新点。
【船 舶】上船院研发LPG/液氨运输船连续接单(2024-04-02)
4月2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的两型最新款液化石油气(LPG)/液氨运输船,以其卓越的设计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欧洲船东慕名纷至沓来。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与欧洲船东CAPTICAL GROUP签署的40000立方米液化石油气(LPG)/液氨运输船2+2订单宣布正式生效。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与希腊船东BENELUX签署的一艘48000立方米LPG/液氨运输船的备选订单也宣布生效。至此,上船院手持该中型液化气船型(MGC)设计订单达11艘,成为全球手持MGC订单最多的设计院所,据悉还有多个相关项目正在洽谈之中。40000立方米LPG/液氨运输船作为上船院研发的新一代MGC运输船,可以装载LPG、液氨、氯乙烯单体(VCM)等多种液化气货物,并满足换货运输需求。该船配置3个A型独立液货舱,能有效提升舱容利用率,提高船舶的经济性能;采用LPG双燃料推进,配备高压LPG双燃料主机,满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三阶段能效要求,能有效减少运营污染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
【点评】目前上船院已完成了前续船型的详细设计,各项关键指标均达到或优于预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上船院一直深耕于液化气船设计领域,其有一支稳定的技术队伍主要从事液化气相关船型的研发设计,团队成员绝大部分参与液化气船型研发10年以上,拥有丰富的经验积累。上船院具备从小型到中大型液化气产品设计全覆盖的技术能力,实现了液化气船全系列、全货种、全舱型的覆盖,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以及全球航运业的脱碳转型。
【船 舶】新大洋造船再获土耳其船东散货船订单(2024-04-02)
4月2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苏美达船舶与土耳其船东CINER BULKERS续签4艘皇冠63 PLUS的建造合同。皇冠63 PLUS(CROWN63 3.0版本)通过与日本专业设计公司合作,重新优化船体线型,并采用节能降耗设计,实现优势船型更新升级。载货量大幅增加,航速、油耗的数据也比CROWN63 2.0版本有明显提升,EEDI数值远超基线,成为PHASE 3阶段船舶中的优等生。该船型在原有品牌船型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升级,各方面性能表现优越:船型的载货量、航速、油耗等数据明显提升,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 3要求和Tier 3排放标准。土耳其CINER公司是苏美达船舶新大洋造船的重要客户,该公司不仅实力雄厚,而且忠诚度极高,早在2012年开始就在原大洋订造7艘1.0版本皇冠63系列散货船。苏美达船舶将积极探索造船业务与战略新兴产业的有机衔接,与国家船舶工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同频共振,抢抓未来产业发展机遇,服务国之大者。
【点评】船型设计融入绿色理念,优化船体线型,节能降耗优势进一步显现。持续推进产品系列配置化,提供低阻油漆、脱硫塔、高压岸电系统、船舶智能化系统等多个配置选项,满足不同船东在多种场景下用船需求。截至目前,新大洋造船已交付皇冠63系列散货船共109艘,其中15艘为3.0版本的皇冠63 PLUS船型,此次订单签订后新大洋皇冠63 PLUS在手订单达57艘,船东遍及全球。新大洋造船凭借其皇冠63船型出色的设计和全球广泛的美誉度,已成为世界船东来中国订造ULTRAMAX的首选船厂之一。
【船 舶】中船租赁与华光海运签署震兑智能股权转让协议(2024-04-01)
4月1日,搜狐财经讯,近日,中国船舶集团(香港)航运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租赁)在香港与香港华光海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光海运)签订震兑工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震兑智能)股权转让协议,中船租赁向华光海运转让了部分震兑智能的股权。在追求绿色和智能船舶的征途上,华光海运始终紧跟海事科技的最新进展,致力于打造适应未来智能船舶的管理服务体系,这与震兑智能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多年前华光海运便与震兑智能展开合作,与其保持长期稳定伙伴关系,近年在新船上广泛采用震兑智能的技术,成功实现船舶智能化管理,获得全系列国内外船级社认证智能符号。未来,华光海运将继续与震兑智能共同探索发展更多船舶管理前沿技术,双方将在海运船舶智能化、数字化方面开展高质量合作。为推动智能船舶产业化发展,助力智能船舶产品与技术的科研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中船租赁作为发起人之一,于2019年在深圳以混合所有制的创新形式参与设立震兑智能。
【点评】中船租赁与华光海运在船舶管理、资产管理和清洁能源船舶投资等方面有着深度合作,本次股权转让基于双方对于智能航运发展的共识,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新篇章。中船租赁作为震兑智能的发起人股东,将会同华光海运及震兑智能新老股东,持续支持震兑智能的发展。中船租赁此次适当减持部分股权,旨在推动震兑智能构建更加符合现代市场竞争环境的公司结构。未来,中船租赁将持续与震兑智能在船舶智能化、数字化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船 舶】氨燃料加注船研发成为中日韩竞技新赛道(2024-03-27)
3月27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商船三井委托佐佐木造船设计的12000立方米氨燃料加注船获得船级社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几天前,一艘新加坡船旗船成功在新加坡港进行了氨燃料加注,新加坡港成为全球首个完成氨燃料加注的港口。挪威批准Yara International子公司Yara Clean Ammonia规划的氨燃料加注设施建设,这标志着氨成为传统航运燃料安全替代品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随着各国加速启动氨动力船研发,同时为解决航运业脱碳转型过程必须面对的替代燃料加注问题,业界不断努力完善更加灵活的船对船加注方案。
【船 舶】外高桥造船两艘7000TEU集装箱船同日命名,累计交付16艘(2024-03-26)
3月26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德翔海运(T.S.LINES)建造的首制两艘7000TEU集装箱船“德翔·上海”轮(TS SHANGHAI)、“德翔·基隆”轮(TS KEELUNG)在外高桥造船隆重命名。其中,“德翔·上海”轮已于同日签字交付。截止目前,外高桥造船累计建造交付16艘7000TEU集装箱船。“德翔·上海”轮(TS SHANGHAI)、“德翔·基隆”轮入籍日本船级社,采用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设计SEALION 7000宽体船型。该型船是绿色节能环保型集装箱船,总长272米,型宽42.8米,型深24.6米,设计吃水13米,满载吃水15米,设计航速21.0kn,使用Model MAN 7G80ME-C10.5主机,船上设置800个冷藏集装箱插座。该型船采用独具特色的S-BOW线型,配合高效螺旋桨和全悬挂扭曲舵,极大优化了快速性,同时兼顾航速、油耗及装载灵活性,氮氧化物排放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Tier Ⅲ排放标准,硫氧化物满足IMO硫排放规定,配备美国海岸警备队(USCG)认证的压载水处理系统,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满足第三阶段要求,是新一代高效、经济、绿色环保型中型集装箱船。
【点评】标志着外高桥造船中型集装箱船节拍化生产、批量化建造的新品牌和新优势已全面形成。此次命名的两艘船舶的建造周期和过程完整性均实现了大幅提升,其中一艘还实现了半船主机吊装,这不仅是外高桥造船建造工艺的关键突破,也是船舶产品高效率建造、高质量交付的重大保障,更是德翔海运提升船东能力、创造财富的重要助力。
【船 舶】长宏国际再获NAVIOS两艘LR2型油船订单(2024-03-25)
3月25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长宏国际与希腊NAVIOS公司签订了2艘11.5万吨LR2型油船建造合同,将该项目订单数量增加到了6艘。此次签署的2艘LR2型船是长宏国际继2021年与NAVIOS签订10艘5300箱集装箱船、2023年签署4艘11.5万吨油船后的再度携手,足见双方合作日益紧密。目前长宏国际手持NAVIOS公司10艘5300TEU集装箱船与6艘11.5万吨LR2型油船订单。该船型是长宏国际联合中集上海研究院(CIMC ORIC)基于最新规范规则研发的新一代LR2/阿芙拉油船,船型总长249.9米,垂线间长245.5米,船宽44米,型深21.5米,结构吃水15.2米,最大载重吨为115000吨,入级ABS船级社。船舶除常规的燃油作为燃料外,将来还可以改用清洁能源甲醇、LNG作为燃料,同时,中压岸电的预留为今后船东接入中压岸电系统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有效减少船舶靠港停泊期间使用辅助发电机所产生的碳、硫等大气污染,HVSC作为最有效的环保解决方案,被越来越多的船东采用;另外,本船还采用先进的单舱单泵液压驱动深井泵(Framo),增加了货品的多样性,具备更多的运营价值。
【点评】NAVIOS作为长宏核心客户之一,资产规模、产品质量等各方面均位居行业领军水平。在10艘5300箱项目上,长宏国际对标世界一流,投入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实现了双方共赢发展的可喜局面,为承接LR2型油船项目创造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2艘LR2型油船订单的追加,将继续助力长宏国际在国内船厂建造中大型油船的领先位置,进一步巩固长宏在油船市场领域的产品竞争力。
【船 舶】南京金陵再获全球最大甲醇双燃料汽车船订单(2024-03-25)
3月25日,一财网讯,近日,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公司Wallenius Wilhelmsen宣布与招商工业南京金陵正式签署4艘新一代“塑造者级”(The Shaper Class)9300车位甲醇双燃料汽车运输船建造合同,并附加额外4艘备选船舶订单。包括最新订单在内,南京金陵这一系列全球最大甲醇动力汽车运输船订单数量已经增加到了16艘。根据此前船舶经纪公司Fearnley Securities估计每艘1.2-1.3亿美元的价格,全部16艘订单总金额将达到约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4.56亿元)。该系列甲醇双燃料船由Wallenius Wilhelmsen与招商工业旗下芬兰设计公司Deltamarin合作开发,为单机单桨,可装载约9300辆标准车,同时上货舱亦可装载氢燃料电池汽车和压缩天然气汽车,露天甲板还设置了集装箱装载区。船舶满足EEDI 3和Tier III,除可以使用甲醇燃料运营之外,还将采用氨燃料预留设计,当氨燃料可以安全可靠地应用时,可实现立即进行改装。
【点评】招商工业南京金陵是国内滚装船建造最早、交付数量最多、产品类型最全的滚装船制造商,主打船型均为领先型或新一代的滚装船产品。Wallenius Wilhelmsen的新船也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甲醇双燃料汽车运输船。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加上Wallenius Wilhelmsen最新的4艘,招商工业南京金陵的汽车运输船手持订单达到了31艘,超过广船国际(30艘)和与招商局重工(江苏)(29艘),排名全球第一,牢牢占据这一船型领域的主导地位。
【船 舶】中船澄西建造全球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成功搭载(2024-03-21)
3月21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全球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在中船澄西成功搭载。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由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和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共同投入,中国船舶集团702所、604院、704所、711所、712所等单位联合研发,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负责建造,入级中国船级社,船籍港为连云港。该船于2023年10月18日开工建造,船舶总长110.8米,型宽20.0米,排水量约7000吨,设计航速15节,续航力10000海里,定员80人,具备无限航区全球航行能力。该船应用了国内首套国产智能中速机以及太湖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智能信息系统MarineNet,可实现智能航行、能效优化、健康管理、安全管控、船岸协同等多种智能功能,支撑全船人-机-料全生命周期数据的“采存算管用”。 除了为智能技术提供海上测试验证平台外,该船采用了全电力推进、双桨双舵、艏/艉双侧推、全航速减摇鳍以及DP-2级动力定位系统,具有适航性佳、机动性好和可靠性高的特点。
【点评】该船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国产船海装备测试验证平台,可充分考核船海装备在实际海况、实船应用工况下的性能、功能、效能及可靠性,推动船海装备的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助力国产船海装备的自主创新与转型升级,提升船海产业竞争力,打通自主研发和国产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为发展船海装备产业新质生产力注入创新活力。
【船 舶】新大洋造船交付X-Press首制甲醇双燃料支线集装箱船(2024-03-18)
3月18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苏美达船舶有限公司旗下新大洋造船为新加坡X-Press公司建造的全国首制甲醇双燃料支线集装箱船顺利交付。首制甲醇双燃料支线集装箱船型长148米,型宽27.2米,型深14.3米,设计航速14节,最大载箱量1170TEU,由德国知名公司设计。该船采用无舱盖的设计,大大降低船舶重心,提高满载装箱量;上层建筑前置和封闭艏楼的设计,极大提高了船员居住的舒适性;一人驾驶桥楼设计以及电子海图自动航行和航迹保持系统,在提高自动化程度、节约运营成本的同时,可使航程最优,节省燃料及航行时间。该船采用MAN公司研发的全球首台5S50ME甲醇双燃料主机,配置轴带发电机和可调桨、悬挂襟翼舵等节能装置,使用安全方便、动力性好、排放低的绿色甲醇为燃料时,可具备零碳排放运行的能力,满足EEDI 3及排放Tier 3要求。
【点评】此举是苏美达船舶聚焦新型工业化和先进装备制造,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绿色、节能、环保的甲醇双燃料支线集装箱船的交付,标志着苏美达船舶在深耕传统散货船市场的同时,对新船型的研发和拓展高附加值船型市场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也是苏美达船舶打造绿色船舶和高端装备制造,跻身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