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 口】“阿里巴巴-山东港口物流集团”韩日流向仓、前置监管仓正式开仓...(2025-10-22)
10月22日,山东港口讯,10月20日,“阿里巴巴-山东港口物流集团”韩日流向仓暨前置监管仓在山东港口物流集团威海物流园正式开仓运营,标志着速卖通华北最大的跨境电商出口一体化物流园区落地投产。该智能化物流仓库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仓库2.5万平方米,设有查验区、待验区、放行区等多功能区域,提供揽收、分拨、仓储等跨境服务。仓库创新实行跨境电商前置监管仓模式,将海关查验环节前置至仓内,实现“即查即放”,提升物流效率。依托威海地理优势,该仓库将缩短货物到韩日消费者的链路,助力中国商品快速触达韩日市场。未来,物流集团将拓展韩日航线,推动威海东北亚跨境电商物流枢纽中心建设。
【点评】此次合作通过前置监管模式优化通关流程,解决了传统口岸查验效率低的痛点,强化了供应链稳定性。20万平方米的规模及智能化设计体现了资源整合能力,为区域性跨境电商仓储服务树立标杆。威海的地理优势与阿里速卖通的平台资源结合,有望提升中国商品在韩日市场的竞争力,推动跨境贸易合作深化。项目短期内克服施工困难落地,反映了多方协作的高效执行。
【港 口】烟台港第29条件杂货航线直通非洲坦噶港(2025-10-22)
10月22日,烟台港讯,近日,山东港口烟台港开通“烟台-坦桑尼亚”坦噶港件杂货航线,这是烟台港第29条件杂货国际航线,也是东非联络处成立后首条落地的东非件杂货航线。该航线将缓解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的压港问题,通过坦噶港的枢纽优势辐射乌干达、卢旺达等内陆国家。烟台港提供“陆转水+水转水”集港方案,并采用“一船一策”定制化服务,结合智慧理货与配载系统,实现高效作业。1-9月,烟台港件杂货发运量达1194万吨,同比增长41.8%,提前3个月完成去年全年总量。烟台港通过专业化服务和数字化赋能,持续巩固山东港口件杂货基地优势,推动全球供应链韧性升级。
【点评】烟台港新航线的开通体现了其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的能力,通过“一船一策”和智慧化系统提升作业效率,展现了专业件杂货码头的竞争力。航线选择坦噶港作为枢纽,不仅分流了达累斯萨拉姆港的压力,还强化了东非区域的物流网络,为“中国制造”出海提供了高效通道。1-9月发运量的大幅增长印证了烟台港在件杂货领域的领先地位,其“管家式服务”和数字化手段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运营模式。
【港 口】温州港集团运行新纳税模式(2025-10-21)
10月21日,中国水运网讯,温州港集团于10月15日顺利完成与下属龙湾分公司、状元岙分公司及物管分公司的增值税汇总纳税首期申报,实现应纳税额为零。该模式由浙江省税务局批准,将总公司和分公司“合并计税”,统一核算、申报和缴纳增值税,打破以往“各算各账”的壁垒。温州港集团成为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系统内首家推行该模式的企业,预计年均减少增值税及附加税费超千万元。为规范运行,集团已制定《增值税汇总缴纳管理办法》,明确“总公司统一核算、分公司分级管理”模式,优化税务管理体系。下一步,集团将推进下属子公司“子改分”结构调整,进一步扩大政策适用范围。
【点评】温州港集团的增值税汇总纳税模式是税务管理创新的一次重要实践,通过整合集团内部税务资源,显著降低了综合税负。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进项发票的使用效率,还为企业提供了制度化的风险防控机制。
【港 口】福州港新添一条“金砖航线”(2025-10-17)
10月17日,中国水运报讯,10月14日,载有2900余辆出口汽车的“玉衡先锋”轮从福州港江阴港区首航南非和坦桑尼亚——这是福州港滚装远洋航线首次延伸至南非和坦桑尼亚,标志着福州港为金砖国家经贸合作新添一条高效便捷的海上新通道。现阶段,福州正持续深化与金砖国家的经贸联系,拓展海运网络——福州港已开通14条直达金砖国家的“金砖航线”,覆盖印度、埃及等8个成员国的23座港口,推动国产汽车及配件、电动汽车等“新三样”商品加速出海,驶向全球市场。
【点评】福州港新航线的开通不仅填补了滚装远洋航线覆盖非洲市场的空白,还强化了中国与金砖国家的贸易纽带。单次运载2900辆汽车的规模体现了港口在大型商品出口方面的操作效率。这一举措直接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过优化物流路径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对区域汽车产业链的出口布局具有实际意义。
【港 口】山东港口斩获超2.4万张“绿证”(2025-10-13)
10月13日,中国水运网讯,日前,山东港口旗下北京鲁港控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功获得国家能源局核发的24954张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这是山东港口首批“绿证”。每张绿证对应1000千瓦时绿色电力,此次获证直接推动2495.4万千瓦时绿电消纳,相当于替代500万吨集卡车运力,预计可核减约12477吨碳排放。绿证不仅是企业履行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的依据,还能助力企业塑造环保形象、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并激活能源市场活力。北京鲁港公司通过联动山东港口渤海湾港集团,以山港能源发展(潍坊)公司为载体,将绿色战略转化为具体行动。未来,公司将继续加码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布局,优化港口能源结构,为全国港口绿色转型提供示范。
【点评】此次山东港口获证体现了绿证在推动企业绿色转型中的多重价值。24954张绿证的规模直接量化了减排效果,12477吨碳排核减数据凸显了绿电的环境效益。绿证的市场化属性为可再生能源消纳提供了新路径,而北京鲁港通过内部协同整合资源,展示了港口行业从传统能源向清洁化转型的可行模式。这一实践不仅强化了企业的绿色竞争力,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参考,尤其是在国际供应链绿色门槛抬高的背景下,绿证成为港口企业对接全球市场的重要工具。
【港 口】马士基与宁德时代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25-10-11)
10月11日,中国水运网讯,10月9日,马士基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旨在推动全球供应链低碳转型并提升宁德时代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双方在过去五年已建立稳固的海运、多式联运及物流服务合作,此次马士基将成为宁德时代的优先物流伙伴,提供海运、空运、项目物流及仓储配送等一体化解决方案。合作还包括探索高韧性供应链管理模式,并针对不同区域市场定制物流方案。此外,双方将推动供应链关键节点的电气化,宁德时代作为马士基的电池技术合作伙伴,将协助其集装箱船队、港口生态系统、内陆运输和仓储的电气化,涉及电力系统设计、能源管理及电池回收。
【点评】此次合作标志着两家企业在供应链低碳化与电气化领域的深度协同。马士基通过绑定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直接切入物流环节的能源转型,而宁德时代则借助马士基的全球网络优化其供应链韧性。这种垂直整合模式不仅提升了双方在各自领域的竞争力,也为行业提供了“技术+物流”的零碳解决方案范例。值得注意的是,合作涵盖从设计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显示出企业对可持续性的系统性考量,而非单一环节的改进。
【港 口】中远海特“兰花领袖”号滚装船首航福州港江阴港区,助力“中国制...(2025-10-10)
10月10日,人民网讯,10月1日,中远海运特运旗下7000车位LNG双燃料汽车滚装船“兰花领袖”轮从福州港江阴港区首航,满载近1700辆奇瑞、比亚迪等品牌汽车驶向中东。此次首航标志着福州港打造东南沿海整车出口枢纽港取得关键进展。福州港2024年货物吞吐量突破3.35亿吨,全球排名第17位,并在世界银行与标普全球联合发布的集装箱港口绩效指数中位列全球第二。江阴港区作为核心载体,拥有22.2万平方米整车堆场和高效配套设施,去年至今已完成12艘次滚装业务,累计运输商品车18664台。未来,该港区将推动滚装航线常态化运营,助力国产汽车出海。
【点评】“兰花领袖”轮首航凸显福州港在汽车出口领域的硬件与服务优势。江阴港区凭借天然水深、完善设施及港铁联运条件,形成“进得来、存得下、运得出”的闭环能力,其每小时近300辆的滚装效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福州港全球第二的集装箱绩效排名,印证其国际竞争力,而港口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全国平均,则体现其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此次首航不仅是单一船舶作业,更是港口功能升级的缩影,为东南沿海构建整车出口枢纽提供了可复制的运营模板。
【港 口】山东港口集团拟分拆航运企业上市(2025-10-09)
10月9日,港口圈讯,山东远洋海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东远洋”)于9月23日在青岛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券商为申万宏源。山东远洋成立于2020年3月,注册资本4.45亿元,由山东港口航运集团改制而来,主营集装箱运输、油品运输、干散货运输等业务,打造了“中韩日日达”等五大服务品牌。截至2024年底,山东远洋运营船舶70艘,载重吨110万吨,完成集装箱运输281万标箱,同比增长19.07%。2021年至2023年,其营业收入从0.49亿元增至24.55亿元,净利润从139.99万元增至1.09亿元。上市辅导分三阶段推进,计划2026年内递交招股书。山东港口集团旗下已有青岛港等三家上市公司,若成功,山东远洋将成为其首家自主培育的上市公司。
【点评】山东远洋的上市计划是山东港口集团资本运作的重要一步,通过分拆航运业务上市,既可优化治理结构,又能为航线布局和运力升级提供资金支持。其与中谷物流的双向投资形成了港口与航运产业链的资本闭环,增强了业务协同性。此前宁波远洋和锦江航运的成功案例为山东远洋提供了参考,但如何突破区域局限、实现长期稳健增长,仍是其IPO路上的关键挑战。
【港 口】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宗散货零碳运输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零碳...(2025-09-30)
9月30日,人民网讯,9月24日,交通运输部第二批公路水路典型运输和设施零碳试点项目名单公示结束,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河北省港企联动大宗货物零碳运输线路试点项目”成功入选,系河北省首个零碳道路运输线路试点。该项目由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唐山港集团牵头,联合河钢集团等9家单位推进,总投资11亿元,打造3条百公里放射性零碳运输通道,最短110公里,最长260公里,预计每年减排2.29万吨二氧化碳。目前已完成车辆购置,配套建成429个充电桩和2个加氢站,计划2027年1月投入运营。
【点评】该项目通过整合港口、钢铁、货运及新能源企业资源,构建长距离零碳运输通道,不仅推动新能源车辆规模化应用,还为京津冀零碳港口群建设提供实践样本。唐山港的举措体现了港口行业在减排技术应用与产业链协同上的创新,尤其是氢能重卡和充电基础设施的快速布局,凸显了传统重工业向绿色物流转型的可行性。项目的高比例绿色运输(90.03%)和明确减排目标(2.29万吨/年)为同类港口提供了可量化的参考,但实际运营效果需关注氢能成本与电网负荷等落地挑战。
【港 口】中远海运港口收购林查班港码头项目完成交割(2025-09-26)
9月26日,港口圈讯,近日,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完成收购泰国林查班港TLT公司12.5%股权和HLT公司30%股权的交易,交易对价约为1.1亿美元。林查班港是泰国最大的深水港,占全国吞吐量约80%。TLT和HLT是港区内最大码头,合计年处理能力约670万TEU。此次收购旨在加强东南亚业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支持航运协同效应,并推动林查班港向物流枢纽转型。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远海运港口在全球39个港口运营379个泊位,其中集装箱泊位230个,年吞吐能力约1.25亿标准箱。
【点评】中远海运港口通过收购林查班港码头股权,进一步巩固了在东南亚的战略布局。林查班港作为泰国核心枢纽,其吞吐量占比和深水条件具有显著区位优势。670万TEU的增量能力将直接提升中远海运的全球网络协同效率,尤其强化与航运主业的联动。1.1亿美元的对价反映出项目资产质量较高,且与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发展规划契合,长期可拓展物流价值链。此次交割也体现了中远海运在港口投资上注重关键节点控制的策略特点。
【港 口】温州港集团网络安全AI监控运营平台上线(2025-09-24)
9月24日,中国水运网讯,9月18日,温州港集团网络安全AI监控运营平台上线试运行。该平台以AI技术为核心,构建了覆盖“预测、监测、分析、响应、溯源”全流程的智能化网络安全检测响应体系,实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免疫”的升级。平台采用“安全+AI+云+运营”融合模式,集成多项核心模块,如安全智能检测响应子平台、AI安全分析大模型等,可快速识别和响应潜在威胁。上线首日即处理安全警告超120条,显著提升了对高级网络威胁的检测覆盖范围和预警及时性。
【点评】温州港集团的网络安全AI监控平台是港口行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一次重要尝试。通过AI技术的深度应用,平台不仅解决了传统网络安全防护的分散和滞后问题,还实现了主动防御能力的提升。这一实践为港口行业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提供了新思路。
【港 口】天津港集团签署重要战略合作协议(2025-09-22)
9月22日,中国航务周刊讯,9月17日,天津港集团、包头市人民政府、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打造包头至天津港的高效、稳定、绿色物流通道,降低区域企业物流成本,服务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外贸和产业发展。三方将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发挥各自在政府服务、港口资源和铁路业务方面的优势。内蒙古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天津港集团已在包头设立蒙中区域总部,并在呼和浩特、赤峰等地建立无水港枢纽,开通海铁联运通道。未来,天津港集团将推动包头-天津港海铁联运“一单制”业务,助力内蒙古打造向北开放桥头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点评】此次合作强化了天津港作为“三北”地区出海口的地位,通过铁水联运提升物流效率,直接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出和外贸发展将受益于更便捷的港口通道,同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中“一单制”业务的推进,有望简化多式联运流程,减少中间环节,对提升跨境贸易便利性具有示范意义。天津港的枢纽功能与内陆无水港的联动,进一步凸显其在“一带一路”中的节点价值。
【港 口】盐田港:深汕港口投资公司增资并引入战略投资者(2025-09-19)
9月19日,中国水运网讯,盐田港9月15日晚间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深圳市盐港港口运营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广东盐田港深汕港口投资有限公司(深汕港口投资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协议增资方式引入中远海运(厦门)有限公司(中远厦门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深汕港口投资公司注册资本由5.29亿元增至6.62亿元,中远厦门公司出资1.32亿元,持股20%。盐港港口运营公司持股比例由100%降至80%,但仍为控股股东。此次增资旨在提升小漠国际物流港的“航运+港口+物流”一体化运营能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港。
【点评】此次增资引入中远厦门公司,有助于深汕港口投资公司优化资本结构并增强运营能力。中远海运作为航运巨头,其参与将带来资源协同效应,提升港口物流效率。盐田港通过股权稀释换取战略合作,显示其聚焦主业、强化区域枢纽地位的意图。小漠港定位大湾区东部门户,此次合作可能加速其基础设施升级与业务拓展,但具体成效需观察后续整合情况。
【港 口】山东港口青岛港召开人工智能基地建设启动部署会(2025-09-18)
9月18日,青岛港讯,9月16日,山东港口青岛港召开人工智能基地建设启动部署会,旨在高标准推动交通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会议邀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任曹峰开展人工智能讲座,集团相关部门及单位负责人表态发言。会议强调,青岛港作为全国首个由港口牵头建设的人工智能基地,需打造“港口标杆”“示范高地”和“开放平台”,加速建设智慧绿色港。会议提出四项具体要求:提高站位深化认识、把握原则瞄准方向、聚焦重点狠抓落实、统筹协调强化保障。山东港口青岛港党委书记、董事长苏建光等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
【点评】青岛港此次部署会凸显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将港口转型与国家级科技任务紧密结合。会议提出的四项要求系统性强,尤其是“安全导向”和“产学研用融合”体现了对技术落地与风险管控的双重重视。作为首个港口牵头的人工智能基地,青岛港的探索或将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经验,但其实际成效仍需观察场景落地速度与生态合作深度。港口智慧化是行业趋势,青岛港的先行姿态可能推动国内港口整体技术升级。
【港 口】中远海运与深圳港集团再度携手,合资两大项目(2025-09-16)
9月16日,港口圈讯,中远海运集团与深圳港集团再次携手,共同成立深圳中远海运智慧供应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各方持股比例分别为中远集运(香港)37%、广州中远海运物流30%、深圳港物流集团23%及中交四航局10%。合资公司将开展包括装卸搬运、通用仓储、低温仓储、国际货运代理等业务。同时,中远海运(厦门)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深汕港口投资公司,持股20%。此次合作旨在通过建设高标准仓库和多功能综合性物流园区,提升盐田港周边货物的集疏运能力,并支持小漠港二期项目建设。中远海运与深圳港集团的合作不仅巩固了双方在资本和业务层面的紧密联系,也体现了航运和港口企业向供应链两端延伸的趋势。
【点评】中远海运与深圳港集团的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在构建全球数字化供应链和提升港口物流服务能力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合资公司和战略投资,双方将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优化物流服务,提高运营效率。这不仅有助于中远海运巩固其在珠三角的战略布局,也为深圳港集团提供了拓展业务和提升竞争力的机会。此外,小漠港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在汽车滚装运输领域的布局,与中远海特的特种船运输业务形成互补,有望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重要枢纽。
【港 口】大铲湾公司正式更名为深圳市深圳港海洋发展有限公司(2025-09-12)
9月12日,港口圈讯,深圳市大铲湾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深圳市深圳港海洋发展有限公司,标志着深圳港集团在海洋产业布局上的重要举措。该公司将依托大铲湾蓝色未来科技园、深圳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等平台,聚焦智能装备、海洋生物科技领域,构建“研发-测试-检测-认证”全链条服务功能,打造海洋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区。深圳港集团自2022年将海洋产业确立为三大主业之一,推动港口智慧绿色转型,完善“一体三翼”布局,巩固国际航运枢纽地位。未来,该公司将助力深圳港集团成为全球海洋经济综合服务商,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注入新动能。
【点评】此次更名标志着深圳港集团在海洋产业发展上的新起点,体现了其在国家海洋战略中的积极角色。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布局,深圳港集团不仅巩固了其在港航领域的优势,还为海洋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此举有望进一步推动深圳市乃至全国海洋产业的发展,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港 口】河北港口集团与韩国仁川港湾公社签订友好港合作协议(2025-09-11)
9月11日,中国水运网讯,河北港口集团与韩国仁川港湾公社于9月9日在秦皇岛签署友好港合作协议,双方将深化跨境电商、保税仓储、国际物流等合作。目前,秦皇岛港与仁川港已开通“新郁金香”轮(每周两班)及多条稳定航线;7月18日新增京唐港区、黄骅港至仁川港航线;“石家庄国际陆港—秦皇岛港—仁川港”多式联运线路联通河北省欧亚集装箱集结中心。2025年1-8月,仁川港经秦皇岛港至蒙古的过境货物达2574TEU,同比增长31%,运输时效压缩至10天。河北港口集团正建造“秦仁新时代”号客货滚装船(载客748人、载货350TEU),计划2026年底投运。
【点评】河北港口集团与仁川港湾公社的友好港合作是中韩两国在港口和物流领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此次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两港的运营效率和国际竞争力,还将促进中韩两国在经贸和文化交流方面的深入合作。通过共享资源和技术,双方有望在跨境电商、智慧港口建设等领域实现创新和突破,共同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港 口】中远海运集团与子公司或将面临149.5亿元港口费(2025-09-10)
9月10日,航运交易公报讯,根据汇丰银行最新报告,中远海运集团及其子公司东方海外(国际)可能在2026财年面临总计21亿美元(约149.5亿元人民币)的美国港口费。美国计划从2025年10月14日起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船舶征收新费用,仅豁免中国建造的小型船舶和短途航行船舶。该费用将严重影响中国船东和运营商,中远海运和东方海外的港口费分别占其2026财年预测营收的5.3%和7.1%,以及息税前盈利的74%和65%。汇丰维持两家公司“减持”评级。全球71%的集装箱运力来自非中国制造船舶,跨太平洋航线仅21%运力为中国制造。
【点评】美国对中国船舶征收的新港口费可能会对中国海运承运商造成重大影响,尤其是中远海运集团及其子公司东方海外(国际)。这一政策可能会促使中国海运公司重新评估其航线策略,寻求与非中国海运公司的合作,以及增加对非中国制造船舶的依赖。此外,这一政策也可能对全球航运业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包括可能导致非中国制造船舶的报废推迟,以及海运服务的暂时减少和运力下降。
【港 口】前8月,辽港集团海铁联运业务突破100万TEU(2025-09-05)
9月5日,港口圈讯,辽港集团2025年前8月海铁联运业务量突破1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近20%,创历史新高。大连、营口、丹东、盘锦四大港区协同发力,通过“散改集”“公转铁”等模式推动粮食、汽车零部件等货类高效流通。创新举措包括:大连港上线“内贸空箱船舶直发铁路”不落地模式,营口港推出“铁路宽体箱到港集改集联运”及配套“港前仓”服务,丹东港构建“班列+港口+班轮”体系。外贸领域与马士基等船公司合作推广海运提单延伸至内陆的“一单制”,前7个月业务量同比激增231%。新增沈阳、长春等5条“五定”精品班列,普速班列效率提升超50%,快速班列提效达80%。
【点评】辽港集团海铁联运业务的增长不仅体现了其在物流领域的运营效率和服务创新能力,也反映了东北地区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方面的显著进步。这一成绩的取得,对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辽港集团通过创新物流模式,如“中欧班列+近洋航线”、商品车“滚装海运+集装箱班列”等,为东北地区的汽车制造、粮食深加工、钢铁等产业提供了高效的物流服务,进一步融入了区域产业价值链。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辽港集团的服务水平,也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港 口】两大国企携手共建物流大通道(2025-09-04)
9月4日,港口圈讯,9月3日,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海南省物流集团公司在湛江港大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次合作旨在共建粤湛琼物流大通道,协同落实国家战略,提升区域物流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双方将围绕琼州海峡两岸物流协同、通道优化、多式联运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包括园区与港口运营管理、物流节点共建、多式联运创新、冷链物流联动、信息平台对接以及资本与业务资源合作等六大核心领域。合作将依托湛江港40万吨深水航道和新海陆岛物流园区等关键基础设施,共同破解琼州海峡物流瓶颈,通过优化货物换装流程,推广“一单制”“港口-园区-干线运输”等先进运输模式,提升跨境物流效率。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不仅是两地企业资源的有机结合,也是双方携手主动布局、协同升级区域物流体系的关键举措。
【点评】湛江港集团与海南省物流集团的战略合作标志着两地企业在共建粤湛琼物流大通道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此次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区域物流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还将为海南自贸港构建高效、稳定、开放的物流网络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