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材 料】浙石化高端光学级PMMA预计年底投产,全球单线产能最大(2025-07-14)
7月13日,化工新材料讯,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高性能树脂项目中的1#18万吨/年PMMA装置工程建设已进入安装高峰,预计将于2025年底投产。这一项目是全球单线规模最大(6万吨/年)、装置产能最大(18万吨/年)的高端光学级PMMA项目,采用了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与浙江智英石化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光学级PMMA工艺技术专利包。项目投产后,将重塑全球高端光学级PMMA产业格局,标志着我国在关键新材料领域实现了技术自主和规模引领的双重突破。光学级PMMA是一种具有优异透明度和光学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LED透镜、车灯、镜片产品、导光板等领域。其上游涉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行业,关键原材料MMA技术门槛极高,目前主要被三菱化学、赢创等国内外化工巨头所垄断。
【点评】浙石化的高端光学级PMMA项目的投产,不对于提升我国在全球新材料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光学级PMMA的高透光率和优异光学性能,使其成为众多高科技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此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也有望改变全球高端光学级PMMA的市场格局。
【新 材 料】广西石化12万吨/年SSBR装置成功中交,推动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2025-07-14)
7月11日,化工新材料讯,7月9日,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中的重要一环——12万吨/年溶聚丁苯橡胶(SSBR)装置顺利完成高标准中交。该装置自2023年12月16日开工,采用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与兰州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成套技术。此次中交不仅是项目进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广西石化在炼化一体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SSBR作为一种高性能合成橡胶,在轮胎制造、制鞋、聚苯乙烯改性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我国SSBR生产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市场前景广阔。广西石化此次项目的成功,将为国内SSBR市场提供重要供给,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SSBR市场的竞争力。
【点评】SSBR作为高性能合成橡胶,其广泛应用对提升相关行业的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此次项目的实施,展现了我国在石化领域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对推动我国炼化一体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新 材 料】总投资50亿元的碳纤维项目启动(2025-07-14)
7月11日,化工新材料讯,7月4日,阿勒泰地区与浙江万利碳纤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共同启动了总投资50亿元的重大碳纤维项目。该项目选址阿勒泰富蕴县开发区,规划用地1500亩,未来将形成年产6万吨原丝、3万吨碳纤维的生产能力。项目计划3年内全面投产,部分生产线预计今年年底即可产出碳丝。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可达60亿元,利税9亿元,对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的是,浙江万利碳纤维公司此前已在浙江桐乡、辽宁阜新、内蒙古乌海等地布局了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项目,形成了全国性的产业版图,显示出其在该领域的战略雄心和快速扩张态势。
【点评】浙江万利碳纤维在阿勒泰启动50亿元项目,展现了企业在碳纤维这一战略性新材料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前瞻眼光。该项目不仅投资规模大,且落地速度快,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效应显著,有望成为阿勒泰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 材 料】桐乡10.8亿碳纤维项目开工,布局高端新材料(2025-07-08)
7月8日,化工新材料讯,浙江万龙碳纤维新材料项目在嘉兴桐乡开工,总投资10.8亿元。该项目由万利碳纤维装备公司与桐乡铭龙集团联合投资,依托前者在碳纤维装备及材料生产方面的经验,以及后者在产业用布领域的优势。项目一期占地72亩,计划形成年产千万平米级碳纤维编织布、预浸料及数千吨拉挤型材、轻量化部件的规模,预计年产值15亿元,将打造高端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园区。该项目入选浙江省千项万亿元项目,标志着当地在碳纤维这一“新材料之王”领域的重要布局。
【点评】万龙碳纤维项目依托股东双方在装备制造和产业用布领域的深厚积累,进行强链补链,切入高附加值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战略方向明确。10.8亿元的投资规模和15亿元的预期产值,显示了地方政府和企业对碳纤维产业未来潜力的看好。
【新 材 料】京博万吨级生物基橡胶产品进入产业化(2025-07-07)
7月6日,化工新材料讯,山东京博中聚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万吨级非粮生物基橡胶产品(衣康酸酯橡胶)的产业化,该项目以农业废弃物玉米芯为原料,成功贯通了非粮生物基合成橡胶产业链。该产品不仅生物基碳含量高(20%~100%),每生产一吨可减少约1.4吨CO?排放,且已获全产业链ISCC PLUS认证,践行绿色发展。京博中聚联合北京化工大学攻克了关键技术,避免了与粮争地,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已在鞋材、手套、轮胎等领域应用。预计未来三年,万吨级装置将全面投产。
【点评】京博中聚万吨级非粮生物基橡胶的产业化,是新材料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不仅成功利用了农业废弃物玉米芯,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更在源头上避免了与粮食争地的矛盾,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新 材 料】八亿时空:光刻胶树脂下半年实现千万级收入(2025-07-07)
7月7日,化工新材料讯,八亿时空在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宣布,其光刻胶树脂产品已产生收入,并实现了百公斤级稳定供货。公司树脂产能建设进展顺利,百吨级产能基本建设完成,正在进行试生产活动,预计今年下半年能够实现正式量产,2025年下半年有望实现千万级别的收入规模。此外,公司还在积极建设光敏聚酰亚胺(PSPI)产线,该材料具有光敏性和耐热性双重功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微电子、OLED显示等领域。随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PSPI市场需求预计将持续攀升。
【点评】光刻胶树脂作为半导体制造中的关键材料,其百公斤级出货和即将实现的百吨级产能,不仅标志着八亿时空在该领域的技术突破,也预示着其在半导体供应链中的地位将得到显著提升。
【新 材 料】英威达参与,上海洁达尼龙项目12万吨/年产能投产(2025-07-01)
7月1日,化工新材料讯,上海洁达尼龙材料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化学工业区的尼龙一体化项目,其12万吨/年己二胺装置于6月28日成功投料开车。该项目是围绕英威达40万吨/年己二腈产能打造的全球最大尼龙一体化产业基地,总投资15亿元,预计年均销售收入45亿元。项目采用英威达的先进技术,包括低压法己二腈加氢工艺和尼龙66聚合技术。一期工程已于今年1月竣工,二期和三期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旨在建设高温尼龙和民用纺丝尼龙聚合产能,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点评】上海洁达尼龙项目的成功投产,标志着中国在高端尼龙材料领域的重大突破。英威达的参与和技术支持,为项目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和原材料供应,显著提升了项目的竞争力和市场前景。项目的分期推进和产业链整体布局设计,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新 材 料】普利特拟10亿元投建塑料改性材料华南总部及研发制造基地(2025-07-01)
6月30日,澎湃新闻讯,6月30日晚间,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广东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并投资建设普利特塑料改性材料华南总部及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项目年产能预计40万吨。产品包括改性PP、改性ABS、改性PA,改性PC、改性PEEK、改性PPS、LCP、碳纤维增强材料以及各类塑料合金等高性能复合材料。
【点评】40万吨的年产能将大幅提升普利特的市场供应能力,多样化的产品线则有助于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此举不仅有助于普利特在华南地区的市场拓展,也将进一步巩固其在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
【新 材 料】平顶山神马启动1000吨/年高温尼龙6T树脂改造项目(2025-06-30)
6月30日,化工新材料讯,平顶山神马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公示了其高温尼龙6T树脂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公司计划将其原有的2.3万吨间歇聚合装置中的1000吨产能替换为高温尼龙6T树脂生产,采用高温高压溶液缩聚工艺,年产1000吨。该项目位于平顶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投资约33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80万元。企业成立于1995年,是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塑料、化纤及其制品的原辅材料制造。
【点评】平顶山神马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的改建项目反映了企业在高温尼龙6T树脂领域的战略调整和技术升级。通过替换部分产能,企业能够生产更先进、经济性更好的产品,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高温尼龙6T树脂作为高性能材料,在汽车、电子等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此项目的实施有助于企业抓住市场机遇。
【新 材 料】红墙股份与中海壳牌签约(2025-06-27)
6月27日,化工新材料讯,红墙股份全资子公司惠州市红墙化学有限公司与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签订《聚醚多元醇产品合作框架协议》,有效期为2025年6月6日至2030年5月31日。根据协议,中海壳牌向红墙化学销售环氧丙烷,红墙化学则负责生产中海壳牌定制产品并销售给中海壳牌。该协议有利于红墙股份在精细化工领域的发展,但具体交易金额未定,对公司本年度业绩影响不大。红墙化学的年产32万吨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衍生物项目已进入投产阶段,主要应用于建筑、日化、纺织、涂料等行业。
【点评】此次签约的框架协议为双方提供了长期合作的基础,尽管短期内对公司业绩影响有限,但长期来看,有望增强红墙股份在聚醚多元醇市场的竞争力。
【新 材 料】新和成与中石化合资液体蛋氨酸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2025-06-25)
6月25日,化工新材料讯,6月23日,新和成宣布公司与中石化合资的液体蛋氨酸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并成功产出合格产品。该项目由双方各持股50%的宁波镇海炼化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建,年产能18万吨,新和成负责技术和销售,中石化提供场地和原料供应。项目于2024年四季度基本建设完成。新和成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6.1亿元,同比增长42.95%,净利润58.69亿元,同比增长117.01%。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4.4亿元,同比增长20.91%,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116.18%。公司蛋氨酸项目新产能释放、下游养殖行业复苏等因素带动了业绩增长。
【点评】液体蛋氨酸作为重要的饲料添加剂,市场需求稳定增长。该项目有望为新和成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新和成在营养品及其他业务板块的稳健发展,为其在竞争激烈的化工市场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新 材 料】新和成计划扩产PPS,加强新材料领域布局(2025-06-23)
6月23日,化工新材料讯,新和成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透露,公司现有的聚苯硫醚(PPS)年产能为2.2万吨,并且计划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扩产。PPS作为一种特种工程塑料,在机械强度、耐高温、耐化学药品性等方面具有优异性能,应用前景广阔。新和成在2024年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大幅增长,显示出公司的强劲发展势头。此外,公司还在建和拟建多个项目,包括液体蛋氨酸项目和天津尼龙新材料项目,进一步拓展其在新材料领域的布局。同时,新和成注重海外市场拓展,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销售中心,并计划未来在海外建立工厂。
【点评】PPS作为一种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在多个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增加,新和成的扩产计划将有助于巩固其市场地位,并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新 材 料】东丽集团佛山高性能树脂基地投产,强化中国华南战略布局(2025-06-16)
6月12日,化工新材料讯,东丽树脂科技(佛山)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在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临港国际产业社区正式竣工并进入试运营阶段。该项目总投资4亿元,占地60亩,是东丽集团在海外打造的最大高性能树脂生产基地,规划产能全球领先。该基地主要生产高性能树脂复合材料,应用于汽车电气元件、电子连接器、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和高端家电等领域。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将超过10亿元人民币,成为东丽集团全球唯一可生产全系列树脂产品且年产量最大的海外工厂。东丽集团自2017年以来在南海区九江镇布局了多个项目,形成了显著的产业集聚优势。此次投产进一步强化了东丽集团在中国华南地区的战略布局,展现了其对中国市场潜力的长期看好,并致力于满足本土高端制造需求。
【点评】东丽集团佛山高性能树脂基地的投产,体现了其对中国市场特别是华南地区的重视。该项目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快速增长的行业,如新能源汽车和高端家电,预示着强劲的市场需求。
【新 材 料】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氯乙烯船运项目正式投入运营(2025-06-16)
6月14日,化工新材料讯,6月5日,广西华谊氯碱公司在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成功完成首船氯乙烯出口装运作业,标志着其氯乙烯船运项目正式投入运营。此举开辟了公司产品外贸新通道,是华谊钦州基地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项目顺利投运,广西华谊氯碱公司组建专业技术团队,严格遵循安全建设标准,并联合合作伙伴优化操作流程,圆满完成首航任务。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总投资近1000亿元,是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最大的工业项目,对打造面向东盟的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
【点评】广西华谊氯碱公司氯乙烯船运项目的正式投入运营,是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公司开辟了新的外贸通道,也进一步巩固了华谊钦州基地在区域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新 材 料】海泰科年产15万吨高分子新材料项目分两基地实施,2025年底投产(2025-06-16)
6月11日,msn讯,海泰科宣布其年产15万吨高分子新材料项目将分为两个生产基地实施。目前,青岛已建成年产3万吨的中试生产基地,而安徽合肥生产基地预计将在2025年年底前投产。届时,公司改性材料业务的总产能将达到15万吨/年。虽然目前公司改性材料业务的营收占比较低,但该项目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表示,已对可能出现的折旧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此外,公司改性材料业务已实现小批量供货,为未来市场拓展和客户群增长提供了良好开端。
【点评】通过分两个生产基地实施,海泰科能够有效分散风险,同时利用不同地区的资源和市场优势。预计到2025年年底,随着安徽合肥生产基地的投产,公司的产能将大幅提升,有望带动业绩的显著增长。
【新 材 料】神马集团突破尼龙“卡脖子”原材料,实现己二腈替代(2025-06-09)
6月3日,化工新材料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在尼龙科技公司举行了10万吨/年艾斯安装置投产暨20万吨/年艾斯安项目启动仪式,标志着我国在尼龙66关键原材料己二腈上的技术突破,长期被国外化工巨头垄断的局面得到改变。己二腈是尼龙66生产的关键原料,我国作为全球最大进口国,其技术难题严重制约了尼龙产业发展。艾斯安项目是神马集团攻克尼龙产业链原料供应难题的重大科研项目,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路线,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实现了替代进口己二腈的跨越式突破。这一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有效缓解尼龙产业己二腈供应紧张,提升产业链整体韧性,为我国从“尼龙大国”迈向“尼龙强国”提供强力支撑。
【点评】神马集团在尼龙66关键原材料己二腈上的技术突破,不仅打破了国外化工巨头的垄断,更为我国尼龙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奠定了坚实基础。艾斯安项目的成功,展示了神马集团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方面的强大实力,也为我国尼龙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 材 料】年产2万吨生物基THF预计2026年投产(2025-06-09)
6月8日,化工新材料讯,宏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的生物基四氢呋喃(THF)项目预计将在2026年实现年产2万吨的规模投产。生物基THF作为生产生物基氨纶的主要原料,相比传统的石化基THF,在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能减少70%,并每年可消耗近2000万吨秸秆。该项目已建成10700平方米的基地,拥有11条中试线和30余台套中试设备,并与多家科研院所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完成的200吨/年生物基THF中试项目是国内首套非粮生物基THF工艺路线,技术和经济指标均达到预期效果。工业化示范装置的建设,预计投产后可创造约2亿元/年的利税。
【点评】宏业控股集团牵头的生物基THF项目代表了我国在生物基材料领域的重要进展。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显著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能够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等非粮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
【新 材 料】利华益建成国内首套10万吨/年ASA树脂一体化生产项目(2025-06-09)
6月9日,化工新材料讯,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成功建成并投产了国内首套10万吨/年ASA树脂一体化生产项目,总投资22亿元。该项目引进了美国德希尼布国际领先的乳液接枝-本体SAN掺混法工艺技术,利用公司现有的苯乙烯、丙烯腈、MMA、AMS等产品基础,实现了ASA树脂的全流程生产。ASA树脂是一种高性能先进材料,具有优良的耐老化、耐候、色彩稳定和着色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和建筑材料等领域。该项目的投产填补了国内ASA树脂生产的空白,有助于推动我国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点评】ASA树脂作为一种高性能材料,其在耐候性、耐溶剂性和着色性能方面的优异表现,使其成为ABS树脂的理想替代品,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该项目的成功投产,不仅填补了国内ASA树脂生产的空白,也表明了我国化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实力。
【新 材 料】上景新材料150万吨/年高端聚丙烯项目成功开车(2025-06-06)
6月5日,新浪财经讯,5月29日,上海河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接的上景新材料150万吨/年高端聚丙烯项目成功开车,产出合格聚丙烯产品。该项目位于福州市福清江阴港城经济区西部化工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6条25万吨/年聚丙烯生产线,采用国内自主开发的SPG-HT工艺技术。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标志着我国聚丙烯生产技术的进步,也为上景新材料有限公司乃至整个中国软包装集团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点评】上景新材料有限公司的150万吨/年高端聚丙烯项目,采用国内自主开发的技术,体现了我国在聚丙烯生产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该项目与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形成了完整的PDH-PP-BOPP产业链,不仅提高了产业链的整体效益,也增强了中国软包装集团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新 材 料】江苏首个洋口港化工中试基地开园,加速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2025-06-03)
6月3日,化工新材料讯,总投资3.5亿元、占地89亩的洋口港化工中试基地在江苏正式开园。该基地是江苏省首批三个化工中试基地中率先建成的项目,可同时为12个中试项目提供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场地,聚焦纳米新材料等高端化工、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卡脖子”技术。南通市副市长李玲在致辞中表示,中试基地不仅是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场,更是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加速器。首批六个来自国内外“双一流”高校、研究院的化工类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获得入园“金钥匙”。
【点评】洋口港化工中试基地的开园不仅为科技成果提供了中试环节的必要支持,而且有助于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断链”难题,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通过聚焦“卡脖子”技术和深化创新资源联动,洋口港中试基地有望在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