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 舶】中交海峰交付全国首艘风电全铝双体高速风电运维船(2024-03-18)
3月18日,新浪财经讯,由中交海峰风电研发投资、澳龙船艇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的海峰5000系列半小水线面型全铝双体高速风电运维船首制船“海峰5101”举行交船仪式。“海峰5101”风电运维船是中交海峰风电打造的最新一代海上风电运维船舶(CTV),该船入级CCS船级社,全铝双体半小水线面结构设计,总长33.2米,型宽10.8米,型深4.4米,试航航速约27节,续航能力达到500海里,额定载客12人,快速性好、耐波性强,是目前国内首制半小水线面型全铝双体风电运维船型。船型融合小水线面船型与普通双体船船型,突破了半小水线面船型精细化设计和综合性能评估技术、结构动应力及疲劳寿命预报技术,攻克了船型多参数耦合等业界难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真正意义上的半小水线面船型,具有优良的快速性,同时耐波性能和适航性能优于普通双体船;采用高干舷设计理念,以减少波浪抨击,结合大功率的主推进系统配置,能够保证出航率和顶靠性能,满足四级海况安全作业,五级海况安全航行要求。
【点评】澳龙船艇是国内铝合金船舶和风电运维船领域的龙头企业,,创造了国内铝合金高速船舶的多个之最,填补了国内铝合金船多个空白。首制船交付后,将入列中交海峰风电海上风电智慧运维平台交通快线,运营服务于福建、广东、海南等海域风电项目,为公司海上风电智慧运维、专业化、区域化和一体化的运维解决方案提供高端专业装备强支撑,助力国家实现“3060”双碳目标。
【船 舶】武汉船机为新扬子造船集装箱船配套舵机通过CCS船检(2024-03-14)
3月14日,搜狐财经讯,近日,中国船舶武汉船机为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4600TEU集装箱船配套的舵机顺利通过CCS船级社检验。该集装箱船总长228米,型宽40米,型深19.6米,设计吃水13.75米,可运载4636个标准集装箱,武汉船机为该船配套的舵机型号为FE21-485,最大扭矩4760千牛·米,最大工作压力23.5兆帕,采用双柱塞四油缸拔叉式结构,具有系统集成度高、安全可靠等特点。除满足船级社规范要求外,该舵机还配备了数字化控制系统,为后续舵机的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与定位、故障预测、远程运维等智能化舵机建设提供技术基础。同时该公司积极创新拓展智能产品应用品类,目前已成功开发了具备健康管理、远程运维及监测等功能的自升式多功能海洋辅助作业平台、液货装卸系统、海工起重机、电动舵机、电动锚绞机等智能化产品,引领和推动着国内船舶配套能力的持续提升和发展。
【点评】武汉船机作为国内船舶配套企业的旗舰,近年来,依托船海工程机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平台,不断探索智能船舶领域,船舶配套舵机产品始终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的理念设计,不断以绿色化、智能化为产品改进迭代升级,推进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舵机配套发展。
【船 舶】黄埔文冲再获希腊船东LPG船订单(2024-03-13)
3月13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黄埔文冲再获希腊船东Benelux Overseas第三艘48000立方米LPG船建造合同。该船型是上船院液化气团队在综合考虑MGC船东需求基础上研发的经济性更佳的Super-MGC船型,总长190米,型宽32.2米,型深19米;全船货舱布置3个独立全冷式A型液罐,采用低温碳锰钢建造,总舱容达48000立方米;除可装载LPG、氯乙烯单体(VCM)等多种石化产品货物外,还满足装载液氨以及换货运输等需求。该船型设计能有效节省舱容,大幅提高船舶经济性能,受到了客户的青睐。截至目前黄埔文冲手持订单共计87艘311万载重吨,包括49艘集装箱船、14艘散货船、12艘多用途船、7艘拖船、2艘海工船和3艘其他船舶,交船期排至2027年。
【点评】Benelux Overseas的订单也是我国华南地区历史上承接的最大型气体船项目,不仅填补了我国华南地区中型气体船建造的历史空白,还将巩固黄埔文冲在中小型高附加值船舶产品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为黄埔文冲进一步聚焦绿色环保船型,提升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建造实力,以及未来在全球高端气体船产品领域与日韩船厂争夺更多市场份额奠定坚实基础。
【船 舶】大连造船为德国船东建造第五艘7100TEU集装箱船交付(2024-03-11)
3月11日,中证网讯,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为德国AL集团建造的第五艘7100TEU集装箱船正式交付。项目合作期间,双方商务及技术团队互信互惠、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实现了该系列集装箱船高效生产建造,为后续推进双方首次合作的圆满收官奠定了坚实基础。“ALS JUNO”轮采用SDARI详细设计,是一艘常规燃料船型,主机和发电机分别采用HPSCR和LPSCR,满足国际海事组织Tier III排放标准要求和EEDI第三阶段标准,GHG排放评级达到A级,满足氮氧化物(NOx)最新排放要求,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优势。总长约255米,型宽42.8米,型深24.6米,服务航速可达20.74节,可运载超过7100个标准集装箱,采用全方位轻量化设计,降低空船重量,提高装载能力,同级船中载重量指标一流,具有良好的适港性和适航性,应用范围灵活,快速性指标优秀,入ABS船级社。同时自主设计氨燃料预留技术方案,为船舶日后改装氨燃料动力,满足海事组织低碳排放要求及标准做好技术储备。
【点评】该船的提前交付不仅再次展现了大连造船的工艺技术水平和建造管理能力,也进一步加深了中船贸易、大连造船与AL集团间的合作关系,巩固了中国船舶集团在中型集装箱船领域的核心竞争地位。
【船 舶】恒力重工首制船顺利下水(2024-03-05)
3月5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恒力重工产业园再传捷报,由恒力造船(大连)有限公司建造首艘船“恒力33”号平稳下水,标志着恒力重工在船舶建造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重大突破。本次下水的首制船属于大宗散货船,具备6.1万吨载重能力,该船总长199.9米,型宽34米,型深16.3米,设计吃水11.85米,设计航速13.0节,入级中国船级社。恒力重工前身为STX(大连)造船有限公司,曾是中国最大的外资船厂。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2015年12月20日宣布破产清算。在近10年的时间里,这家船厂遭受了经营困境、全面停产、重整破产等巨大挫折。在经过多次拍卖失败后,恒力集团旗下恒力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于2022年7月以21.1亿元的价格成功收购STX大连造船等名下闲置资产。自投产以来,恒力重工不仅致力于承揽新船订单以扩大市场份额,还通过与韩国造船巨头三星重工合作建造15000TEU集装箱船,正式进入大型国际级集装箱船建造领域。
【点评】标志着恒力重工在船舶建造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重大突破,离“世界一流绿色船舶建造及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目标更近一步。恒力造船正式开启提速扩面的新阶段,驶入船舶批量化建造的快车道,不断向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船型进军,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船 舶】南京金陵建造达飞第二艘双燃料汽车运输船首航(2024-03-04)
3月4日,经济时报讯,近日,法国达飞海运迎来第二艘7000车位双燃料汽车运输船“CMA CGM Monaco(达飞摩纳哥)”轮。“CMA CGM Monaco”轮由招商工业南京金陵建造,这是达飞去年从EPS租赁的系列4艘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之一。据悉,该型船是由中国船舶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的新一代环保型7000车位双燃料汽车滚装船,全船设有12层汽车甲板,其中8层为固定式,4层为活动式,设计载车量7070余标准车位,适装传统燃料或新能源汽车、卡车及拖车等各种车型,适货能力强、装载灵活度大。该船型采用高压双燃料系统,配备两个2000立方米LNG储气罐,保证在燃气和柴油模式都能满足Tier III排放标准。通过LNG燃料和多项环保技术,大约将减少99%的硫氧化物、80%的氮氧化物、90%的颗粒物和30%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新一代环保型船舶。
【点评】该船以其燃料灵活性和节能功效而闻名,将主要服务于中欧汽车业务往来。此次首航预示着“亚洲和欧洲之间汽车运输的重大飞跃”。目前中国电动汽车销量激增,中国已迅速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强国。达飞创建了新的汽车运输业务部门,通过利用新收购的法国汽车物流公司GEFCO的专业知识,扩大其在成品车物流方面的服务。达飞集团滚装船助力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将以Better Ways为中欧贸易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船 舶】中船澄西提前两个月交付新年第三船,为全球最大沥青船(2024-03-04)
3月4日,国资委网讯,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为VITOL公司建造的37000吨沥青船“ASPHALT SONATA”轮在中船澄西扬州公司命名交付。该船较合同期提前63天交付,也是中船澄西今年交付的第三艘新造船。37000吨沥青船是目前全球载重吨位最大的沥青船,中船澄西已成功建造交付2艘同型船。该船总长179.9米 ,型宽30.6米,型深16.8米,入级BV船级社,可一次性载运沥青37000吨;满足SOLAS公约,采用winGD的主机以及低压SCR,经过处理后的废气达到国际海事组织T3排放的要求;全船货罐系统采用2台热油锅炉进行加温,确保沥青货物的安全性;液货系统装备先进设计,驳运系统简捷,方便使用和维护,不同货品之间的管路采用双阀隔离,安全性强,并采用立式变频货油泵,安装方便,驳运体积变频控制,可实现驳运及扫舱的全部功能,极大地降低货品的驳运时间,降低了设备及维护成本。
【点评】凭借绿色节能、运行高效、经济性好等优势,该型船获得VITOL公司青睐。“ASPHALT SONATA”轮的顺利交付,标志着中船澄西与VITOL公司的首次合作取得圆满成功,为今后持续携手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标志着中船澄西造船转型发展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公司开拓沥青船建造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提升了中船澄西造船品牌的影响力和含金量,打造了中船澄西在中小型液货船的市场地位,为促进公司造船发展拓宽了新领域。
【船 舶】江南造船为太平洋气体船公司建造全球最大VLEC完成命名(2024-02-27)
2月27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交银金租为山东海洋集团所属太平洋气体船公司订造的99000立方米全球最大乙烷运输船(VLEC)“Pacific SP Minerva(密涅瓦)”轮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江南造船集团举行命名仪式。该船由江南造船自主研发设计,属于江南“Panda(熊猫)”系列,将服务于液化乙烷的长途运输,设计总长230.0米、型宽36.6米、型深22.5米、配有4个具有江南造船自主知识产权的“BrilliancE”B型液货舱和2个C型甲板罐,最大舱容达99000立方,装载量居全球同类型船舶第一。在船型设计方面,该型船采用了江南造船专利的第二代VS-BOW艏部线型,并对船体的水动力外形和内部空间进行了综合优化,超前满足了船舶能效指标(EEDI)第四阶段的要求。配备了可采用乙烷作燃料的双燃料主机和轴带发电机,作为采用绿色替代能源的低碳船型,能够减少99%的硫化物排放和18%的碳氧化物排放,在满足最严格的排放要求的同时保持最佳的经济性。
【点评】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船东,交银金租的航运融资规模连续三年排名全球金融机构前三,航运租赁资产规模近1300亿元,成为国内船舶资产规模最大、船型种类最齐全的金融租赁公司。本次项目是交银金租与中国船舶集团、山东海洋集团、新浦化学在气体船细分领域深化合作的重要成果。交银金租将持续深耕气体运输船这一细分领域,不断提升全方位、全流程、高水平的金融服务水平,引金融之力促航运之新,助力中
【船 舶】神洲船业交付新加坡首艘生物燃料专用加油驳船(2024-02-26)
2月26日,网易财经讯,近日,浙江神洲船业为全球最大独立石油贸易商Vitol旗下新加坡船用燃料子公司Vitol Bunkers建造的首艘生物燃料专用加油驳船“Marine Future”号交付运营。这艘IMO2型专用加油驳船全长102.6米,宽19米,可装载约7000公吨生物燃料,将能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供应包括B24、B30和最高B100在内的生物燃料混合物。该船的交付巩固了Vitol Bunkers在亚洲生物燃料市场的地位。包括这艘新船在内,预计在2024年年内Vitol将有多艘加油驳船交付使用,以扩大其亚洲生物燃料供应。根据需求,这些船舶还可以升级为供应甲醇。Vitol Bunkers公司专门为海运业提供能源解决方案,以Vitol在全球燃料市场的长期业务为基础,为世界各地的船东和船队提供船用燃料。公司旗下拥有并运营34艘加油驳船,船舶规格从1190载重吨到17391载重吨不等。
【点评】自国际海事组织制定减排目标以来,业内通过改进技术、硬件改造和能源研发等方式纷纷加入脱碳大潮,生物燃料和甲醇是航运业实现脱碳的重要途径。根据新加坡海事与港务管理局(MPA)的数据,2023年新加坡的生物燃料销售量达到52万吨,相比前一年的14万吨大幅增长。新加坡现有的加油船船队均被归类为“油船”,因此仅被允许供应浓度不超过25%的生物燃料混合物。而“Marine Future”号则没有这种限制,因此可以运送由100%生物成分(B100)组成的燃料。
【船 舶】中集来福士甲醇双燃料WTIV获美国船级社批准(2024-02-26)
2月26日,凤凰财经讯,近日,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双燃料甲醇动力重型海上风力涡轮机安装船(WTIV)获得美国船级社(ABS)颁发的原则性认可证书(AIP)。该安装船能够运输和安装世界上最大的风力涡轮机,这类风力涡轮机能够产生16至20兆瓦的电力,其双燃料甲醇动力系统能有效减少碳排放。该船的设计特点包括配备3500吨的绕桩起重机以及符合美国船级社“DPS-2”船级要求的坚固耐用的海上动力定位系统(DPS)。该船配备了双燃料主机和混合动力电池系统,能够减少碳排放和燃料消耗。考虑到复杂的国际市场和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该设计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更强的竞争力。该WTIV专为欧洲市场设计,最大起吊重量为3500吨,最大起吊高度为海面以上228米,可装载7套14兆瓦或4套20兆瓦的风机组件。”
【点评】对于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海上风电市场而言,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进展。像WTIV这样的辅助船供不应求,而新船的建造又受到市场动态变化的挑战。中集来福士的这一设计有望能满足大容量、重型海上风电项目的需求。
【船 舶】青岛扬帆价将制造全球首艘氨燃料集装箱船(2024-02-20)
2月20日,凤凰财经讯,近日,清洁航运集团CMB.TECH宣布,与Yara及其子公司Yara Clean Ammonia(YCA)和North Sea Container Line(NCL)合作,将在青岛扬帆订造全球首艘以合成氨为动力的1400TEU冰级集装箱船“Yara Eyde”号,预计将于2026年年中交付,将服务于挪威和德国之间的航线。该船将由CMB.TECH的集装箱部门Delphis所有,并由NCL和YCA的合资企业NCL Oslofjord AS运营,船舶商业运营将由NCL管理,而YCA将为该船提供氨燃料。NCL Oslofjord已与Yara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负责Yara位于挪威波什格伦的化肥厂与德国汉堡和不来梅港之间的集装箱货运,合资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全球首家专门经营氨动力集装箱船的运营商。“Yara Eyde”号已获得挪威政府企业Enova约4000万挪威克朗(约合360万美元)的项目实施资金,该船还将配备250千瓦时的电池组,并可选择连接岸电。
【点评】“Yara Eyde”号是Yara首次在中国船厂下单订船。而对于青岛扬帆而言,最新订单也将是其首次建造双燃料船。Yara此次选择青岛扬帆建造氨燃料集装箱船“Yara Eyde”号,可能与其合作伙伴CMB.TECH有关。该项目联合了具有前瞻性思维的实体,加快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西北欧集装箱运输零排放供应链的发展。这是全球首个此类项目,展示了清洁氨在海运业脱碳方面的潜力。
【船 舶】长荣海运携手X-Press推出欧洲首个绿色甲醇动力支线服务(2024-02-19)
2月19日,搜狐财经讯,近日,中国台湾集装箱船东长荣海运与新加坡集装箱船东 X-Press Feeders签署了一份协议备忘录(MOA),将其集装箱装在 X-Press Feeders 的新型双燃料绿色甲醇双燃料船上,后者将在欧洲境内使用绿色甲醇运营这些船舶。X-Press feeders 是全球第十四大集装箱航运公司。该公司目前运营81艘集装箱船,其中自有船41艘,租赁船40艘,总运力为155201TEU。X-Press Feeders首艘双燃料集装箱船名为“Eco Maestro”,是中国船厂建造的第一艘以生物甲醇为动力的船舶,载箱量1200 TEU, 计划于今年首航,将从建造地出发,经苏伊士运河前往鹿特丹港。为保证绿色甲醇供应,X-Press Feeders已与荷兰燃料供应商 OCI Global 签订了供应绿色甲醇的供应合同,绿色甲醇已通过 ISCC-EU(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认证。该燃料也称为生物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由废物和残渣等有机物分解产生。
【点评】作为全球最七大集装箱航运公司和X-Press Feeder的重要客户,长荣海运的这一协议是对可持续绿色未来的重要表态。同时,两家公司将合作推出支线服务,这将是欧洲首个以绿色甲醇为动力的支线网络。此前X-Press Feeder已计划从今年开始,在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波罗的海地区开辟“绿色航线”。两家公司鼓励港口运营商、燃料供应商、物流公司、货运代理和受益货主(BCOs)等一起走上更加可持续的航运之路。
【船 舶】大连造船连获20艘150亿元油船大单(2024-02-19)
2月19日,经济日报讯,近日,中国船舶大连造船与中船贸易作为联合卖方与两家欧洲知名船东分别签订了6+2艘常规燃料VLCC及4+2艘LNG双燃料动力VLCC订单。根据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在2月6日发布的公告,这两份VLCC订单总金额接近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7.38亿元),其中10艘VLCC新造船合同自签订时即生效,另外4艘VLCC为选择权合同。除了VLCC新订单之外,近期大连造船签署的6艘11万吨级油船合同也在2024年1月生效,上述20艘订单合同金额总计约150亿元人民币。大连造船跑出“加速度”喜迎经营“开门红”,连获150亿元批量化油船订单。大连造船表示,本次签约的两型VLCC是大连造船为船东量身定制的优化升级版超大型油轮。其中LNG双燃料动力VLCC搭载ME-GI高压双燃料动力发动机,相比于传统燃料,可以减少20%的碳排放。常规燃料动力VLCC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达到第三阶段,在总体性能、环保性能及可靠性等方面,均达到同型船世界先进水平。
【点评】近年来,中国船舶集团一直紧扣航运市场的脉搏,创新经营工作体制机制,发挥经营工作在产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多渠道、多角度发挥资源优势,统筹协调推进船海经营工作,成效显著。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后,中国船舶集团第一时间组织旗下企业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参加国际性展会、承办全球合作伙伴会议、筹办海外民船市场推介会等方式不断向全球客户展示中国船舶集团全新形象,带动中国船舶品牌国际市场竞争力、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大连造船此批油船订单的成功签署,正得益于这一系列的有力措施。
【船 舶】中船动力自主研发110kW船用燃料电池模块获法国船级社认证(2024-02-06)
2月6日,船海装备网讯,近日,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110kW船用燃料电池模块,顺利获得了法国船级社(BV)的原则性认可(AIP)。该型船用燃料电池模块具有绿色环保、材料优质、安全防爆、维修便利、适应性强等诸多性能优势。该型燃料电池最终排放物仅为水,能真正实现零碳排放;采用了高性能石墨金属复合双极板PEMFC,实现了单堆单系统大功率燃料电池模块开发;模块箱体及系统内部具备两级钝化吹扫功能,极大提升了系统安全性;采用电堆与BOP分区设计,维修更加便捷。此外,为适合船舶应用环境和布置要求,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及分层信息通讯架构,可实现不同数量模块并联系统快速开发,使得设备布置更加灵活,适用于散货船、公务船、游览船等多种船型。
【点评】中船动力集团一直深度跟踪和参与我国燃料电池船舶领域的规范制定和示范推广,积累了丰富的燃料电池船舶动力技术。获得认证标志着中船动力集团在落实“双碳”战略、布局氢能产业赛道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在新能源船舶技术开拓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该模块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应用前景。此外,该产品满足CCS最新发布的《船舶应用燃料电池发电装置指南》的要求,可助力内河绿色智能船舶的产业化应用。
【船 舶】MAN Cryo和亚达联合开发氨燃料供应系统获船级社认可(2024-02-05)
2月5日,财联社讯,近日,MAN Cryo宣布,其设计的氨燃料供应系统已成功获得DNV和法国船级社的原理性认可(AiP),这一系统具备为船用发动机安全供应氨燃料的卓越能力。MAN Cryo隶属于 MAN Energy Solutions,在液化天然气和天然气的储存及处理领域享有盛誉。此次,MAN Cryo与浙江亚达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达”)携手合作,成功开发了这一先进的氨燃料供应系统。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在此之前已在液化天然气和甲醇船用燃料的设备上有过合作。MAN Cryo以其液化气体储存、分配和处理系统的专业能力在船用领域享有盛誉。MAN Cryo与亚达的成功合作达成了一个重要的战略里程碑。这一成就彰显了双方对全球客户的坚定承诺,共同迈向无碳的世界。为未来的氨燃料发动机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燃料供应系统,标志着双方在这一领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点评】通过与亚达的合作,MAN Cryo正致力于提供一种符合最高安全标准、体现世界一流工程技术的市场就绪型解决方案,为船东提供可靠的支持。这一次合作再次印证了MAN Cryo在新兴燃料解决方案的燃料供应系统工程方面的领先地位。亚达和 MAN Cryo不仅提供着高质量的双燃料系统解决方案,更在甲醇和氨处理领域不断实现新的突破。这一成就不仅巩固了双方作为行业创新者的地位,更激发了不断推进尖端解决方案,以应对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坚定决心。
【船 舶】台船动力将与丹佛斯合作,抢占百亿电动船商机(2024-02-05)
2月5日,网易财经讯,近日,台船子公司台船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丹佛斯签署合作意向书(LOI),将在船舶电力驱动技术方面深化合作。台船是台湾地区船舶行业的旗舰企业之一,也是台湾规模最大的造船厂。台船动力是台船旗下专门负责研发整合电动船舶储能电池与动力系统的子公司,而总部位于丹麦的跨国企业丹佛斯则拥有坚实的电力推进技术与市场地位,近几年来丹佛斯力推船舶业绿色转型,此次与台船动力合作即是看中其技术实力。台船动力希望通过与丹佛斯的合作研发出更有效率与成本优势的驱动系统,并实现本土化,切入价值百亿新台币的电动船商机。与丹佛斯的合作开展后,电动船的电推系统整合、轴发电机、电推主辅机、以及船舶交直流电源转换等关键技术都会逐步整合进台船动力兆瓦级电动船项目。
【点评】商船作为台船的本业,过去几年来却因国际新造船市场低迷、订单减少而持续亏损,为此台船进行了转型调整。清洁能源与动力已经是交通运输业的趋势,现在欧洲新车中电动车占比已经达到了47.6%,将近一半,相信电动船舶有望赶上这股趋势潮流。台船动力的目标就是锁定千吨级以上电动船国际市场,提升台湾地区船舶行业的电推系统整合技术,进一步打开国际知名度。台船与台船动力将瞄准全球各地兆瓦级电动渡船、中大型客船等电动船市场,开启百亿电动船商机。
【船 舶】中集来福士首个FPSO修改造项目交付(2024-01-30)
1月30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Mero 3 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船)项目命名暨交付仪式”在中集集团旗下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举行。这是国内首例集主船体改造、全部模块建造及集成、FPSO系统调试等工作于同一船厂完成的FPSO修改造项目。该项目由中集来福士承接,交付给船东马来西亚国际航运公司(MISC),之后将为巴西国油提供服务,安装在里约热内卢海上Libra区块的Mero油田,用于巴西深海盐下层油田的开采。改装后的FPSO命名为“FPSO Marechal Duque de Caxias”号,代表着卓越、安全与成功。该项目原船是一艘马来西亚籍30万吨超大型油轮(VLCC),改装后的FPSO主船体总长341.2米,宽67.2米,深29.7米。将原船上的生活区及主机等拆除,加装上新的装卸油模块、火炬塔模块、油气处理模块、压缩模块、管廊等,新增模块总重量约4.4万吨,空船重量超过11万吨。此FPSO采用24点多点系泊系统,可日处理原油18万桶,日处理天然气1200万立方米,储油量可达145万桶,将安装在约2050米水深的作业地,是一座集生产处理、储存卸载、人员居住、生产指挥于一体的“海上石油加工厂”。这是全球第一艘采用了HISEP科技的FPSO,将有效降低碳排放。
【点评】近年来,全球深水开发业务持续复苏,FPSO市场需求旺盛。中集来福士把握行业机遇,将FPSO作为战略业务,通过成立专业的油气研发中心、扩大场地和增加基础设施、发挥深水码头的资源禀赋、创新模块建造模式等举措,提升FPSO产能,为推动业务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这个项目是MISC最大型的FPSO,也是中集来福士目前承接的最大型FPSO改造项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中集来福士承接了该项目主船体部分详细设计工作,输出详细设计文件数千份,进一步夯实了FPSO详细设计能力。它的顺利交付也为后续与MISC、巴油等相关方深度合作夯实基础。本次交付的Mero 3 FPSO项目,不仅是中集在FPSO修改造项目的首制项目,更是连通烟台、马来西亚、巴西以及中集各方友谊的新纽带。
【船 舶】沪东中华全球首款江海直达型LNG加注运输船出坞(2024-01-29)
1月29日,上观新闻讯,近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我国“气化长江”标志性工程——全球首款、中国首制江海直达型14000立方米LNG加注运输船H1871A顺利出坞,将意味着全面进入码头系泊试验、海上试航新阶段,计划于今年8月份完工交付。该船总长130米,型宽23.6米,型深15米,入级中国船级社(CCS)。该船采用独特的浅吃水设计,既满足远洋无限航区设计要求,又能实现长江航道极值低水位情况下的适航性,使该船适用无限航区,可全年通过南京长江大桥,实现江海直达一站式LNG加注运输,堪称“长江定制款”LNG加注运输船。该船是沪东中华为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旗下安徽长江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量身定制,可实现江海直达一站式LNG加注和运输的双功能。配置了该公司自主研发且获得国家专利授权的B型舱LNG围护系统。这是该系统首次在国内LNG运输船上实现首台套工程应用,标志着中国研制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B型舱LNG围护系统取得重大突破,为世界LNG船关键核心装备建造技术提供了又一“中国方案”。
【点评】长江是中国东西水运的大动脉,年水运承载量超30亿吨,占全国内河航运总量的60%以上。长期以来,长江水运依托柴油、重油为动力燃料的船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沪东中华与淮河能源集团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强强联手打造长江航运节能减排的破局之作和“气化长江”的标志性工程。这艘新船被誉为长江航道LNG加注服务的水上移动“加气站”,将打通LNG由海进江通道,加快推进长江流域运输船舶向LNG动力转型,使长江流域航道运输综合污染排放降低 70%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船 舶】皓友造船为中交上航局建造第二艘多功能铺排船交付(2024-01-29)
1月29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由浙江皓友造船有限公司为中交上海航道局建造的多功能铺排船“交通建设十号”签字交付。该型船总长116.60米,型宽 25.00米,型深6.30米,设计吃水3.50米,最大铺排宽度54米,铺排长度300米,充灌能力每小时1000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为30米,为单甲板、钢质焊接及首楼式非机动多功能铺排船,适用于不同环境条件的围堰造陆、水上建筑物工程的“软体排铺设”与“袋装砂充灌”施工。同时,该船还预留用于“沉箱抛石”、“打设水上排水板”的改造空间与接口,且自带螺旋桨,可辅助移船、助航和紧急避险功能。该船首次开发应用铺排作业自动集成控制系统实现智能控制,通过自动锚泊定位和系泊控制系统、铺排控制系统、机械臂式充灌控制系统等子系统间的数据交互,多方协同控制完成铺排作业全过程,系统集成的工作效率、高科技汇聚的机械配置、智能化的安全作业,数字化的技术操作,堪称围海造地的“国之重器”,被上海航道局誉为“上航利器”。
【点评】疏浚技术中心总包、上海航盛设计、浙江皓友船厂建造,实现了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建造高水平、高质量船舶要求。这艘全球最大、科技含量最高、功能最齐全、数字化程度最高、水下作业最深、铺排最宽,以及铺排的翻板、导梁、卷筒最长的多功能铺排船,被誉为“国之重器”。 这一旗舰船舶的诞生,不仅填补了国内在铺排船领域的自动化、智能化短板,更有效地提升了在大型、特大型工程领域的开拓能力,增强了在围海造地市场的竞争力,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为中交集团在铺排船领域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船 舶】北海造船交付一艘21万吨LNG双燃料散货船(2024-01-23)
1月23日,观海新闻讯,近日,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作为联合卖方,为韩国H-Line公司建造的第三艘21万吨LNG双燃料散货船“HL TRUST”轮(BC210K-19)命名交付。2021年,韩国H-Line公司与北海造船签署3艘21万吨LNG双燃料Newcastlemax散货船建造合同,本次命名交付的“HL TRUST”轮为该批船舶的第三艘。“HL TRUST”轮由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设计,北海造船建造,该船总长299.95米,型宽50米,型深25.2米,服务航速14.0节,入级DNV及KR双船级社。通过试航验证,该船航速、油耗、EEDI等各项指标符合或超越合同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得到船东及两大船级社的一致认可。船舶建造期间,船东、船级社、船厂三方同心协力,项目组统筹计划安排和生产推进,不断优化设计和改进建造方法,并充分总结前船经验,在LNG管路安装、LNG加注、双燃料主机和FGSS系统调试、油气二合一试航等关键工序和重点工作上,攻坚克难群策群力解决问题,严控安全质量关,积极推进船舶建造有序进行,水下建造周期80天,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码头建造周期为系列船最短,为后续双燃料船建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点评】“HL HOPE”轮的顺利交付,是北海造船产品转型的新成果,是北海造船与H-Line公司深化合作的见证。北海造船持续致力于绿色、环保等新型燃料船舶的设计和研发,顺应绿色、低碳、智能航运业发展新趋势,发挥主建船型生产经营优势,打造高效节能的精品船舶,共建航运产业新生态,为建设世界一流船舶集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