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 炭】华能西安热工院上半年22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2025-07-09)
7月9日,北极星电力网讯,上半年华能西安热工院在燃机燃烧监测与诊断、新型储能耦合煤电机组灵活性提升及技术监督数智化创新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共有22项科技成果通过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权威机构组织的鉴定。其中,13项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9项达国际先进水平,8项核心技术国际领先。这些成果已在火电、燃机、水电、新能源及综合能源服务等多个领域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下一步,西安热工院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速绿色低碳转型,为集团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点评】华能西安热工院上半年取得的科技成果丰硕,不仅展现了其在燃机燃烧监测、储能耦合及数智化创新等领域的强大研发实力,也为能源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多项核心技术的国际领先应用,有效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煤 炭】天津电建承建的福建厦门华夏电力一期机组(2025-07-09)
7月9日,北极星电力网讯,7月8日,由中国能建西南院总承包、天津电建承建的福建厦门华夏电力一期机组1×660兆瓦燃煤发电机组等容量替代项目正式投运,这是福建省首个煤电等容量替代项目。项目将原1×600兆瓦燃煤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机组升级为1×660兆瓦二次再热机组,替代原先两台300兆瓦机组,被替代机组转为应急备用。项目新机组技术先进、能效领先,实现零新增建设用地、零新增取水、废水固废烟尘近零排放,发电煤耗大幅降低17%。项目投运后,预计每年发电约29亿千瓦时,节约标煤约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万吨,为区域电力安全稳定及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点评】项目通过技术升级与能效提升,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环境友好,对推动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其成功实践为煤电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展现了清洁高效煤电在保障能源安全与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煤 炭】华北油田山西沁水煤层气田,累计产气量超200亿立方米(2025-07-09)
7月9日,中国煤炭新闻网讯,7月5日,华北油田山西煤层气分公司透露,截至7月4日,我国最大中浅层煤层气田——华北油田山西沁水煤层气田累计产气量超过200亿立方米,成为国内首个达此里程碑的煤层气田。该气田地处山西省东南部,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估算资源量6000亿立方米。自2006年华北油田取得矿权以来,已建成国内首个年地面抽采能力超20亿立方米的煤层气田。近年来,依托沁水盆地丰富资源,华北油田持续深化地质认识与技术攻关,成功应用“多煤层差异化压裂设计+动态调整”等创新技术,为全国中浅层复杂煤层高效开发提供了关键支撑。
【点评】该气田的成功开发,得益于持续的地质认识深化与技术攻关,特别是创新技术的应用,为煤层气产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典范。这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煤 炭】山西焦煤集团焦煤产量同比增长8%(2025-07-04)
7月4日,山西焦煤集团讯,2025年上半年焦煤产量达2200万吨,同比增长8%,其中优质主焦煤产量1500万吨,同比增长10%,粘结指数均在85以上,是钢铁企业高炉炼铁的关键原料。集团加大焦煤资源整合力度,对旗下5座煤矿进行技术改造,引进智能化综采设备,使采煤效率提升20%,同时配套建设了3座现代化洗煤厂,提升了焦煤洗选率至85%,较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洗选后的焦煤灰分降至10%以下,硫分降至0.8%以下。同时,与宝钢、武钢、鞍钢等国内大型钢铁企业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上半年焦煤销量2100万吨,同比增长7%,保障了钢铁行业的用焦需求,助力钢铁企业稳定生产。
【点评】山西焦煤集团在焦煤生产和销售方面的良好表现,对稳定国内焦煤市场、保障钢铁行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其技术改造也提升了焦煤的品质和利用效率。
【煤 炭】兖矿能源海外煤炭项目产量增长12%(2025-07-04)
7月4日,兖矿能源讯,2025年上半年海外煤炭项目表现亮眼,产量达2800万吨,同比增长12%。其中澳大利亚澳思达煤矿产量1500万吨,同比增长10%,该煤矿采用先进的长壁开采技术,回采率达85%,较当地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加拿大萨省钾矿配套煤矿产量1300万吨,同比增长15%,主要为钾矿生产提供动力用煤,同时外销至美国、墨西哥等国家。海外项目煤炭主要销往亚太地区,其中对中国出口800万吨,同比增长15%,对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出口1200万吨,同比增长10%,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8%,占公司总营收的18%,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点评】兖矿能源海外项目的良好表现,体现了其国际化布局的成效,不仅拓宽了公司的资源获取渠道,还增强了抵御国内市场波动的能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煤 炭】国家能源集团上半年煤炭产量超4亿吨(2025-07-04)
7月4日,国家能源集团讯,2025年上半年煤炭产量达4.2亿吨,同比增长3.5%,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21.4%。其中优质动力煤产量3.5亿吨,热值均在5500大卡以上,为电力保供提供了高品质燃料;焦煤产量0.7亿吨,满足了国内重点钢铁企业的高端用煤需求。集团旗下神东煤炭集团、准能集团等主力煤矿保持满负荷生产,单日最高产量突破280万吨。同时,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上半年完成10座煤矿的绿色矿山改造,矿井水复用率提升至90%,年节约用水1.2亿吨;煤层气抽采量达15亿立方米,全部用于发电和民用燃气,利用率100%,减少碳排放约2000万吨。此外,集团还加大煤炭运输协调力度,通过铁路、公路、水路多式联运,确保电煤供应稳定,上半年累计供应电煤2.8亿吨。
【点评】国家能源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其产量稳步增长为全国能源保供作出重要贡献,同时在绿色发展方面的举措也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煤 炭】桐昆股份启动煤矿项目延伸产业链(2025-06-27)
6月27日,百度讯,6月,桐昆股份正式启动新疆鄯善县七克台矿区长草东露天煤矿项目,总投资61.44亿元,年产能500万吨。桐昆股份作为化纤行业龙头,构建了从“一滴油、一方气”到“一根丝、一匹布”的产业链。此次进军煤炭领域,项目产出煤炭可满足公司新疆相关项目燃料与原料需求,有助于切入煤制乙二醇领域,构建“一方气、一粒煤、一滴油到一根丝”全产业链。
【点评】桐昆股份启动煤矿项目,是其在能源格局重塑下的明智战略布局。通过延伸产业链,将煤炭与自身化纤主业深度融合,既能保障原料供应稳定,又能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
【煤 炭】国家能源集团焦化公司商品煤生产超计划?(2025-06-27)
6月27日,中国新闻网讯,截至6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焦化公司年累计生产商品煤138.38万吨,超计划0.88万吨,提前实现任务过半。上半年,公司落实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利用数智化平台排查隐患;加大增产保供,合理安排煤矿检修等保障接续;推动科技创新与小改小革,提升科技保安水平;关注灾害天气预警,整治承包商保障生产受控。一系列举措助力公司在复杂环境下实现生产目标。
【点评】国家能源集团焦化公司在上半年取得优异生产成绩,源于多方面的协同发力。安全管理与科技创新并重,保障了生产稳定与高效。其提前完成任务过半目标。?
【煤 炭】徐矿集团完成煤炭应急储备任务(2025-06-27)
6月27日,百度讯,6月25日,随着最后一批煤炭抵达顺堤河港,徐矿集团提前5天圆满完成江苏省迎峰度夏时段20万吨煤炭应急储备任务。自接到任务以来,徐矿集团利用市场窗口期广寻煤源,以“船运为主+汽运应急”保障运输,用“智能监控+分区管理”管好存煤。通过实地调研、线上沟通等方式对接上百次,及时锁定优质煤源。同时,充分利用徐州公铁水运输便利优势,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轮转销售,实现储备基地到客户的无缝衔接。
【点评】业务人员24小时盯守现场,防范高温自燃等安全风险,确保煤炭安全储备,保障了全省能源安全。
【煤 炭】华电惠州东江燃机热电项目1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2025-06-19)
6月19日,广东华电惠州能源有限公司讯,6月16日,广东省“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广东华电惠州东江燃机热电项目1号机组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一次成功,各项指标良好,正式投产发电。惠州公司坚持“高标准达标投产,打造中国华电精品工程,确保国家优质工程奖,争创国家优质工程金奖”的建设总目标,以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控制手段严格执行缺陷清单化制度,实现“零”缺陷进入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为缩短调试时间、确保1号机组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一次成功,惠州公司成立现场指挥部和工作专班,聚焦关键节点,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优先”原则。
【点评】惠州公司正在稳步加快推进2号机组整套启动工作,力争6月底顺利实现两台机组“双投”,为华电在粤高质量发展及大湾区能源保供贡献力量。
【煤 炭】潘集电厂二期2x660MW燃煤机组工程3号机组投运(2025-06-19)
6月19日,淮河能源集团讯,6月17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电力集团潘集电厂二期2x660MW燃煤机组工程3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投产发电,将在迎峰度夏期间顶“峰”出力,对改善区域电力能源结构,保障长三角电力安全供应,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政策鼓励的煤电一体化项目和坑口原址扩建工程,潘集电厂二期项目是纳入国家长三角能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规划、全省“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也是淮南市打造国家级现代化绿色能源基地、国家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重点项目。
【点评】潘集电厂二期项目在保障3号机组平稳运行的同时,还将牢牢掯住4号机组建设节点,结合智慧电厂建设,进一步运用废水零排、高效除尘、宽负荷脱硝、烟气余热利用等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
【煤 炭】中能建崇左2×660MW电厂工程(2025-06-19)
6月19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讯,6月18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投建营中电工程崇左公司西南院、广西院、西北院参与建设的中能建崇左2×660兆瓦电厂工程2号机组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标志着项目全面建成投产。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中泰产业园内,由中国能建以“投建营一体化”模式开发建设,配置2台660兆瓦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凝汽式、湿冷燃煤发电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年发电量59.4亿千瓦时。此前,1号机组已于4月24日投入商业运行。
【点评】项目全面投产为广西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支撑国家“综合能源安全保障区”建设,确保边境地区的能源安全与稳定供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煤 炭】淮南潘集电厂二期项目4号机组首次点火成功(2025-06-13)
6月13日,中国能建讯,5月31日,中国能建华东院设计、建筑集团承建的淮南潘集电厂二期2×66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项目4号机组首次点火成功。项目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架河镇,是安徽省“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项目建设2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同步建设脱硫、脱硝装置。本项目属依托煤炭基地建设煤电一体化清洁高效坑口电厂,利用毗邻洗煤厂的铁路专用线来煤,水源利用淮河地表水及附近污水处理厂再生水,优先使用再生水。
【点评】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供电66亿千瓦时,将进一步巩固扩大淮南坑口煤电一体化示范效应,实现煤炭就近高效清洁利用、就地转化。
【煤 炭】“疆电入渝”首批电源项目投产(2025-06-13)
6月13日,中国电力报讯,我国首个“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项目、“疆电外送”第三通道配套电源,由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首批煤电机组投产发电,为重庆地区迎峰度夏电力供应提供坚强支撑。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位于哈密三塘湖戈壁腹地,是我国“十四五”重点建设的疆电外送特高压三通道“疆电入渝”工程配套电源项目,总投资547亿元,电源总规模1420万千瓦,其中煤电400万千瓦、风电700万千瓦、光伏300万千瓦、光热20万千瓦,配套建设120万千瓦/480万千瓦时的电化学储能装置,清洁能源装机占比高达71.8%。
【点评】基地项目以大型风电、光伏为基础,以当地电煤就地转化的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实现一体化规划、建设和运营。
【煤 炭】浙江省最大热电联产企业“能量”再升级(2025-06-13)
6月13日,浙江能源讯,6月12日,浙江省最大的热电联产企业——浙能绍兴滨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四期扩建工程9号机组通过96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各项参数指标优良,系统运行稳定,工程如期投产,总供热能力再升级,成为浙能集团推动区域能源升格的又一重要成果。浙能滨海热电四期工程是绍兴市滨海工业区印染集聚升级的重要配套项目,同时也是浙能集团积极响应区域能源发展需求的重点建设工程。该工程于2023年6月开工,建设1台500吨/小时的超高温超高压锅炉及1台57兆瓦抽汽背压机组。
【点评】项目建成后,该公司总供热规模超3000吨/小时,可有效应对滨海工业区未来热负荷增长需求,更好地满足滨海新区印染产业集聚与升级的用能需求,推动地方工业向高新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煤 炭】我国首套350兆瓦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投运(2025-06-06)
6月6日,国家电投讯,5月31日,我国首套350兆瓦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国家电投通辽2×350兆瓦智慧热电联产机组项目6号机组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该项目顺利实现“双投”目标,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国家电投通辽2×350兆瓦智慧热电联产机组项目投产后,作为内蒙古通辽市最大的热源点,将满足通辽市城区1850万平方米集中采暖及工业热负荷需求,每年还可向蒙东电网输送超35亿千瓦时电力,满足东北、山东地区百万个家庭用电需求。机组20%~100%宽负荷调峰能力,可灵活匹配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波动,成为蒙东电网迎峰度夏的保供“主力军”。
【点评】项目动态总投资30.4亿元,共建设2台350兆瓦超超临界直接空冷燃煤智慧热电联产机组,替代内蒙古公司通辽发电总厂4×200兆瓦机组,是全国煤电“上大压小”示范工程。
【煤 炭】湖南煤电结构显著优化 保供能力持续增强(2025-06-06)
6月6日,国家能源局湖南监管办讯,5月22日,长安益阳发电有限公司6号机正式投产。至此,湖南省已投产百万千瓦煤电机组达8台,煤电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电力供需平衡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湖南省十年投产煤电机组仅258万千瓦,远低于江西、湖北等周边省,严重影响湖南电力供需平衡。目前,湖南省在运大型公用煤电机组共45台,装机容量2546.5万千瓦,比2020年末分别增长42.38%。按装机容量算,超超临界机组、超临界机组和亚临界机组分别占41.31%、27.02%和31.67%;按机组容量等级算,100万千瓦级、60万千瓦级和30万千瓦级机组台数占比分别为17.78%、42.22%和40.00%。
【点评】“十四五”以来,湖南省煤电建设显著加速,同时采用高参数、低能耗、超低排放的大容量机组,着力优化煤电机组结构,期间投产的煤电机组全部全部为百万千瓦级的超超临界机组。
【煤 炭】“疆电入渝”首台百万千瓦煤电机组投产(2025-06-06)
6月6日,中国能建建筑集团讯,6月2日,中国能建西北院设计建筑集团承建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调试的新疆重能石头梅2×1000兆瓦煤电项目1号机组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结束,提前28天实现高质量投产。该项目是国家“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新能源项目——新疆重能天山北麓戈壁基地4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十四五”电力重点规划项目“疆电入渝”核心配套工程,也是支撑新疆电力外送第三通道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关键电源点。项目建成后,年均上网电量约94亿千瓦时,将成为“疆电入渝”工程稳定可靠的电源支撑。
【点评】本次投产项目是“疆电入渝”工程首台1000兆瓦煤电机组,位于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三塘湖镇,规划建设2台1000兆瓦超超临界间接空冷燃煤机组,同步建设高效除尘、脱硫、脱硝设施,实现全时段超低排放。
【煤 炭】山东能源集团加速陇东煤电风光一体化发展(2025-05-30)
5月30日,山东能源讯,5月21日,在位于甘肃平凉市的“陇电入鲁”重要调峰和支撑电源项目、山东能源集团灵台电厂看到,首台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正在加紧进行设备调试,拟于近期并网发电。据悉,灵台电厂计划205年6月份两台百万千瓦级机组全部建成并网发电,年发电量100亿千瓦时。这是山东能源集团坚决扛起使命担当,全力保障“陇电入鲁”通道安全稳定供应的一个缩影。“陇电入鲁”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确定实施的“西电东送”重大工程之一,也是全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项目。
【点评】随着近期“陇电入鲁”工程正式投产运行,山东能源集团打造的陇东煤电风光一体化能源基地,正在“陇电入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保障山东用电安全、推动山东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煤 炭】深圳妈湾升级改造气电一期工程7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2025-05-30)
5月30日,深圳妈湾电力有限公司讯,5月27日,妈湾升级改造气电一期工程7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顺利完成从工程建设到投产发电的关键跨越。为确保并网成功,妈湾公司积极应对调试周期紧张、风险高等挑战,运用“24小时值班表”“定期巡检记录表”等举措管控现场风险;以“专人跟踪”方式,一丝不苟地消除各类缺陷,为项目推进保驾护航。目前,7号机组各系统状态、参数正常,运行状况良好。后续,妈湾公司将继续强化统筹协调,有序推进并网调试试验及168小时试运行工作,全力确保7号机组顺利投产。
【点评】并网前,顺利完成机电炉大连锁试验、发变组空载试验及短路试验、励磁系统试验、主变倒冲试验、假同期试验等一系列重要试验,为7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