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工】韩国SK集团将出售所持中韩(武汉)石化全部35%股份(2025-10-20)
10月20日,中国化工园区讯,由于供应过剩和利润下降,韩国SK集团将出售所持有的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的全部35%股份,预计该交易的账面金额为8193亿韩元(约42亿人民币)。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SK集团与中国石化的合资公司,中国石化拥有剩余65%的股份,总投资额高达3.3万亿韩元,不仅是SK在中国最大的投资,也是中韩两国在能源化工领域规模最大的合作项目,被视为SK集团“中国本土化”战略的核心象征。该工厂拥有320万吨通用化学品年产能,其中乙烯110万吨。得益于当时乙烯供应短缺,该工厂在高峰期年销售额达到了约10万亿韩元。数据显示,该工厂在最初运营的八年时间里,累计实现了近2万亿韩元的营业利润。国际评价机构甚至认定该乙烯装置绩效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然而自2021年以来,情况却急转直下。该工厂累计亏损超过1万亿韩元。这一巨大转变主要源于中国国内产能激增和需求停滞的双重压力。
【点评】分析指出,中国企业激进的产能扩张使韩国公司成为受冲击最严重的群体之一。此次出售也是SK集团战略重组的一部分。SK正在全面转向其所谓的“ABC战略”,即人工智能(AI)、电池(Batteries)和芯片(Chips)。此前,SK已经关闭或出售了其国内外的部分大宗化学品业务,此次出售武汉乙烯项目所得资金预计将投入未来的增长领域。
【化 工】97亿美元,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再度收购化工资产(2025-10-20)
10月20日,中国化工报讯,10月2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宣布,将以97亿美元的现金收购西方石油公司化工子公司OxyChem。该交易预计将在第四季度完成。OxyChem几乎所有的生产资产都位于北美,是北美最大的氯碱和聚氯乙烯生产商之一。2024年,OxyChem收益为11亿美元,销售额为49亿美元。伯克希尔自2019年起多次投资西方石油,当前持股约28%,是其最大股东。此次收购被视为其帮助西方石油缓解债务压力的举措,同时扩展伯克希尔在化工领域的布局。西方石油表示,计划将交易所得中的65亿美元用于偿债,目标将债务降至150亿美元以下。西方石油在2024年结束时负债约240亿美元,并在2025年上半年宣布了近40亿美元的资产剥离计划。
【点评】这是巴菲特第二次对化工行业押下重注。早在2011年,伯克希尔就以近百亿美元收购了特种化学品生产商路博润。
【化 工】巴斯夫出售涂料重要业务多数股权(2025-10-20)
10月20日,中国化工报讯,10月10日,巴斯夫达成一项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将巴斯夫汽车原厂漆涂料、汽车修补漆及表面处理业务(简称“巴斯夫涂料”)多数股权出售给全球投资公司凯雷旗下基金及卡塔尔投资局。该交易的企业价值为77亿欧元,预计将于2026年二季度正式完成。此次交易与此前已剥离的装饰涂料业务合计后,巴斯夫整个涂料业务的估值预计为87亿欧元。本次交易是巴斯夫实施“制胜有道”企业战略,释放“自主业务”价值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交易完成后,巴斯夫仍将持续投入,持有涂料业务40%的股权,同时获得约58亿欧元的税前现金收益。
【点评】巴斯夫涂料业务包括汽车原厂漆涂料、汽车修补漆以及用于各行各业的金属、塑料与玻璃基板表面处理产品在内的先进解决方案。该业务覆盖欧洲、北美、南美及亚太地区,2024年销售额约38亿欧元。
【化 工】科威特石化向万华石化增资获得25%股权(2025-10-11)
10月11日,石油Link讯,万华化学发布公告称,科威特石化工业公司(下称“科威特石化”)向其子公司万华化学(烟台)石化有限公司(下称“万华石化”)增资6.38亿美元,获得后者25%的股权。万华化学表示本次合作旨在提升公司石化业务原料供应安全性,分散石化业务运营风险,加快国际化步伐。万华化学作为全球领先的化工新材料企业,核心产品涵盖MDI、TDI等聚氨酯系列,同时正大力拓展石化、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业务,构建多元化产业布局。其全资子公司万华石化,注册资本达29.79亿元,是万华化学石化板块的核心运营载体,主要生产环氧丙烷、叔丁醇、丙烯酸及丙烯酸丁酯等高附加值石化产品。科威特石化增资入股后,万华石化的注册资本增至39.72亿元,其中万华化学持股75%;科威特石化持股25%。
【点评】科威特石化母公司科威特石油全面负责科威特境内所有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生产与销售。科威特石化核心职能便是负责母公司石化业务的经营与拓展。万华化学与科威特方面的合作最早可追溯至2013年,当时万华化学首次访问科威特石油,并成功签订LPG长期供应协议。这一合作里程碑式地使万华成为中国首家直接参与中东LPG资源配置的企业,为后续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化 工】阳煤化工完成名称变更(2025-10-11)
10月11日,巨潮资讯网讯,9月,山西上市公司阳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阳煤化工”)发布关于完成公司名称变更暨完成工商登记的公告,意味着属于“阳煤化工”的时代正式落幕。此前6月24日,阳煤化工公告披露,拟将公司名称从“阳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山西潞安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潞化科技”,公司证券代码保持不变。同日,公司还披露了控股股东山西潞安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潞安化工”)关于控股股东增持股份及增持计划的公告,控股股东计划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2个月内,拟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通过集中竞价方式,6月24日首次增持公司股份210.4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9%,后续拟增持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不超过1亿元。
【点评】此次阳煤化工更名,不仅保留了化工基因,更通过强调科技属性来重塑传统化工行业高耗能、高污染的固有认知,这无异于对外宣告公司将基于传统化工迈向智能化化工产业,通过拥抱智能化发展趋势,加速向科技驱动型企业转型,并强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化 工】全球化工十亿美元俱乐部榜单出炉(2025-10-11)
10月11日,中国化工报讯,日前,美国《化学周刊》公布了全球十亿美元俱乐部榜单。2024年全球化工头部企业格局延续近年稳定态势。根据榜单,按年度营收排名,巴斯夫第六年蝉联《化学周刊》十亿美元俱乐部榜首。自2015年以来,除2017至2018年陶氏和杜邦短暂合并形成行业巨擘外,巴斯夫始终占据榜首。位列第二的是中国石化集团,陶氏公司超越台塑集团升至第三位。前十后半段仍以利安德巴赛尔、荣盛石化、沙特基础工业、埃克森美孚和英力士等熟悉面孔为主。前十强最大的变动是中国石油的入榜(第四位)与中国化工集团的落榜。《化学周刊》表示,这源于信息披露差异。此外,科氏工业、道达尔能源、信实工业等大型化工企业未公开化学品营收数据。
【点评】2024年成为化工行业持续低迷的第三年。2024年全球化工行业头部企业营收普遍下滑,但降幅较上年有所收窄,企业排名延续近年稳定态势。不过,从长周期看,化工行业低迷的整体情况没有改变。
【化 工】三大日本化工巨头联合宣布整合聚烯烃业务(2025-09-23)
9月23日,中国化工报讯,日本的石化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全面变革。最新消息是,三井化学、住友化学和出光兴产宣布计划于2026年4月前合并其聚烯烃业务。这三家日本化工巨头9月10日联合宣布,已经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整合由三井化学与出光兴产共同投资的Prime Polymer株式会社(简称“PRM”)所经营的聚烯烃业务,并将其与住友化学在日本的聚丙烯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业务进行整合。目前整合的细节尚未确定,但三家公司初步考虑将住友化学在日本的聚丙烯和LLDPE业务转让给PRM,并收购相当于PRM 20%股份,最终形成三井52%、出光兴产28%、住友化学20%的股权架构。
【点评】聚烯烃约占日本塑料需求的50%,对日本工业至关重要。尽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聚烯烃制造商经历了合并与整合,但供应过剩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由于日本人口减少和生活方式变化导致市场需求萎缩,预计未来对聚烯烃的需求将进一步下降。60余家石油和化工企业上榜中国企业500强
9月23日,中国化工报讯,9月15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5中国企业500强”,60余家石油和化工企业榜上有名。石油和化工上榜企业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分列第二、三名,营业收入超过2万亿元,分别为29690亿元和29320亿元。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恒力集团、浙江荣盛控股集团、盛虹控股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浙江恒逸集团、陕西延长石油(集团)进入前100强。此外,中国航空油料、中国化学工程、桐昆控股、万华化学、中国平煤神马、利华益、东明石化、弘润石化、万达控股、传化集团、潞安化工、新奥天然气、新凤鸣、新疆中泰、河北鑫海控股、浙江卫星、山西鹏飞、陕西榆林能源、中景石化、旭阳控股、恒申控股、山东京博、永荣控股、重庆化医、山东寿光鲁清石化、齐成(山东)石化、富海集团新能源、云天化、三房巷、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山东海科、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山东齐润控股、山东东方华龙工贸、杭州东恒石油、山东金岭、华勤橡胶、胜星集团、山东金诚石化、上海华谊、宜昌兴发、山东垦利石化、福佳集团、金发科技、华峰集团、贵州磷化、金澳科技、天津渤海化工、内蒙古伊泰集团、华鲁控股、万通海欣、淄博鑫泰石化、道恩集团等一批石油和化工企业上榜。
【点评】以“500强”为代表的大企业交出亮眼成绩单:2024年,中国企业500强营收总规模为110.15万亿元;资产总额为460.8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46%。其中,石油和化工企业上榜数量占总榜单的12%,充分体现了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发挥着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
【化 工】新凤鸣拟收购大股东旗下资产(2025-09-23)
9月23日,巨潮资讯网讯,9月5日,新凤鸣披露,公司于当天与控股股东新凤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拟以人民币1.02亿元收购其全资子公司浙江赛弥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未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且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赛弥尔主要从事纺织助剂、乙二醇锑、二氧化钛等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其一期项目预计于2025年底投产,纺织助剂产能达1.5万吨。新凤鸣称,此次收购将有效降低新凤鸣集团对外部油剂供应商的依赖,减少中间环节,实现部分油剂自供,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公司经营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同时,收购完成后,新凤鸣集团与关联方的日常交易将显著减少,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提升经营独立性和透明度。
【点评】新凤鸣作为国内知名的化纤企业,一直致力于产业链的完善与升级。新凤鸣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上市公司59.63%股权。
【化 工】合资公司正式成立,古雷炼化二期项目再迎重要里程碑(2025-09-15)
9月15日,煤油一体化讯,9月7日,福建中阿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仪式在厦门举行。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中国石化集团董事长侯启军,沙特阿美公司下游业务总裁穆罕默德卡塔尼出席并致辞。省委副书记、省长赵龙出席。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由福建省、中国石化、沙特阿美共同合作建设,项目合资公司的正式成立是合作项目建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多年来,中国石化和福建省、沙特阿美的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取得丰硕成果,树立了企地合作、中外合作的典范。成立福建中阿炼油化工有限公司,是三方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标志着古雷二期项目迈出关键一步。
【点评】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位于古雷石化基地,项目总投资711亿元,主要建设1600万吨/年炼油、150万吨/年乙烯、200万吨/年对二甲苯等30余套装置。项目建成后,可每年加工1600万吨炼油,生产288万吨航煤、船用燃料等油品产品,1270万吨聚烯烃等化工产品,将大大增强古雷石化园区烯烃、芳烃等基础原料保障能力,真正实现炼油、烯烃、芳烃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对促进福建省石化产业链上下游平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化 工】中石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揭牌(2025-09-15)
9月15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9月9日,中石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此次揭牌标志着中国石化在环境治理专业化、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对于推动我国石化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环境治理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公司于6月26日注册成立,是中石化集团公司环境治理业务的专业化公司,由炼化工程集团出资组建,与五建公司实行一套班子、一体化运营。公司业务范围涵盖集团公司环境治理技术服务、环境工程设计咨询实施、环境污染检测监测、石油化工装置拆除、资源回收利用等,参与环境治理设施投资建设运营,肩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重任。
【点评】中石化环境科技公司将立足“科技+工程+资本”融合发展战略,加速推进环境治理相关技术转化,致力于打造集环境治理技术研发与转化、工程实施、运行、咨询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商,打造“环科智拆”品牌,力争发展成为国内外环境治理领域“专精特新”标杆企业,为集团公司绿色低碳发展及行业环境治理升级提供专业化支撑。
【化 工】全球首个流程工业时序大模型升级面市(2025-09-15)
9月15日,中国化工报讯,8月28日,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控技术)在杭州面向全球发布时间序列大模型TPT 2(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 2)。在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流程工业时序大模型TPT 1基础上,TPT 2将重点围绕流程工业长期存在的能耗优化难、故障事故频发、产品质量波动大等问题,依托时序预测与智能诊断能力,实现生产运行过程的精准感知与动态优化,在石化、化工等领域形成规模化应用,为行业持续贡献可量化的降本增效价值。“TPT 1已在110多个案例中验证其可用性与实用性。新推出的TPT 2以更新架构和更强模型进一步推动流程工业的智能化应用。”中控创始人褚健表示,TPT 2并非简单应用的通用大模型,而是深度融合工业场景,致力于解决企业普遍关注的安全、质量、成本、效益和低碳等核心问题,助力企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增强竞争力。
【点评】TPT 2是为石油和化工等流程工业核心需求打造的革命性工业AI工具。该模型基于工业时序数据构建AI算法,是全球首个深度契合流程工业第一性原理的可信模型,可广泛适配多类生产工艺并实现闭环应用,能精准挖掘工业数据价值,在保障生产安全、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能耗物耗、优化设备运维效率及推动工厂自主运行等关键场景中发挥核心作用,为企业提供从解决方案到工业智能体的一体化支撑。
【化 工】诚志永华交出三张成绩单(2025-09-08)
9月8日,中国化工报讯,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TFT-LCD用液晶材料销量同比增幅均突破30%,这是诚志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简称诚志永华)交出的销售成绩单。持续加大TFT混合液晶材料、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发光材料自主技术专利的研发突破,并完成对DIC核心专利技术整合吸收,截至2025年6月底,诚志永华专利拥有量(液晶专利、OLED专利、新产品专利)已增至1670项(含自主研发和收购DIC专利),稳居全球第二,这是诚志永华交出的创新成绩单。在巩固单色市场份额龙头地位的同时,稳步推进国内高性能液晶材料产业升级项目,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这是诚志永华交出的产业成绩单。
【点评】诚志永华业务战略中,核心业务是液晶材料,拓展业务是OLED材料,孵化业务是新产品新技术。目前,诚志永华正在依托石家庄、武汉的研发中心,集中力量研发高性能液晶材料、AMOLED材料,加速孵化涂布液晶、偏光片材料等项目,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拉动经营业绩。
【化 工】吉林石化120万吨/年乙烯装置一次开车成功(2025-09-08)
9月8日,中国化工报讯,2025年8月28日13时,吉林石化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核心装置——新建120万吨/年乙烯装置裂解炉投油;8月30日10时30分,碳二加氢反应系统调整合格;8月31日19时,产出合格乙烯产品,实现一次开车成功。至此,吉林石化乙烯总产能跃升至190万吨/年,跻身全国先进行列。作为吉林石化公司化工产业链的龙头,新建120万吨/年乙烯装置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SEI)工程总承包(EPC),中国石化第十建设有限公司施工建设,总投资41.77亿元(含税),占地面积11.9万平方米;采用国产CBL裂解技术与LECT分离技术,设备国产化率高达96%,关键核心设备实现100%自主可控,综合能耗等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大型乙烯技术自主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本。同时,装置环保设计指标全面高于国家标准,在实现经济效益提升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点评】该装置投产后,年可生产聚合级乙烯120万吨、聚合级丙烯58.7万吨,同时副产裂解碳四、加氢汽油、乙炔、氢气等20多种化工原料、产品和半成品,保障公司下游聚乙烯、丙烯腈、ABS等装置生产;“减油增化”“减油增特”成效显著,将有力带动下游高端材料、有机化工等产业链升级,为区域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抢占石化产业新赛道奠定基础
【化 工】中化国际旗下淮安骏盛新能源破产移交(2025-09-08)
9月8日,中国化工园区讯,8月20日,原中化国际旗下主营锂离子电池、电池包的研发、生产、销售的淮安骏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人变更,由中化国际变为邢东(河北)锂电科技有限公司。骏盛新能源成立于2017年6月,注册资本9.75亿元,主导产品为软包动力电池,覆盖LFP、NCM、LFMP等多平台,拥有全自动叠片工艺的电芯产线(2条);全自动模组产线(2条,年产能2GWh),同时布局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技术。据中化国际披露的半年报,2025年4月8日,根据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法院出具的(2025)苏0804破申12号《民事裁定书》,中化国际下属子公司淮安骏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被裁定进入破产程序。2025年4月27日,淮安骏盛已向法院指定的管理人移交全部证照及资料,管理人完成对其管理权的交接,中化国际自此丧失对其控制权。据悉,受动力电池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战加剧等因素影响,骏盛新能源经营陷入困境。
【点评】中化国际在2024年年报中明确指出,除化工行业持续下行影响外,电池及部分其他业务面临产能过剩、竞争加剧的现状,盈利空间持续压缩,公司对相关长期资产组计提了减值准备。此外,中化国际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收约244亿元,同比下降5.83%;利润总额亏损约10.18亿元,大幅超过去年同期亏损金额;归母净利润亏损8.86亿元,由盈转亏,同比大降7291.9%。
【化 工】特变电工拟可转债募资80亿投入准东煤制天然气项目(2025-09-02)
9月2日,巨潮资讯网讯,8月19日,特变电工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本次拟募资8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投入准东20亿Nm3/年煤制天然气项目。项目位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军庙产业园,新建年产能为20.54亿Nm3的煤制天然气的生产设施(其中8.4亿Nm3天然气转换为液化天然气LNG 58.2672万吨)。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20.54亿Nm3煤制天然气产能(其中8.4亿Nm3天然气转换为液化天然气LNG 58.2672万吨)。
【点评】能源产业是特变电工核心业务板块,包括煤炭开采及销售、煤炭发电等。公司拥有的煤炭资源量达126亿吨,当前核定煤炭产能7400万吨/年,火电装机504万千瓦。特变电工虽然拥有较好的煤炭资源储备,但是煤炭产业有周期性较强、价格波动较大等固有特点,通过建设实施本项目,可以优化公司的能源业务结构,增强提升能源业务韧性、提升经营效益、降低经营风险。
【化 工】2025中国民企500强公布,70余家化企上榜(2025-09-02)
9月2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在辽宁沈阳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结果显示,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位居前五,营业收入均超过7700亿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石油和化工企业数量占据榜单份额超过10%,有70余家企业上榜,18家化企进入前100强。其中,2024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化企有18家,比上年度增加了6家;500亿~1000亿元的化企有21家。民营化工企业前10强依次是:恒力集团有限公司(第3名)、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7)、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9)、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12)、桐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34)、利华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8)、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52)、弘润石化(潍坊)有限责任公司(54)、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55)、传化集团有限公司(60)。
【点评】山东有26家化工企业上榜,以绝对的数量优势领跑全国;民营经济是浙江的“金名片”,民营化企实力不俗,上榜数量为15家,其中6家企业进入百强。此外,民营经济大省江苏和福建分别有10家、6家。
【化 工】中海石油大榭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建成(2025-09-02)
9月2日,中国海油讯,8月22日,中国海油对外宣布,中海炼化大榭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简称大榭石化)在浙江宁波一次开车成功,标志着我国规模最大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浙江宁波)建造完成。大榭石化项目总投资额为210亿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新建项目,其核心生产装置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重质油直接裂解制化学品成套工艺技术,主要生产聚丙烯等高端化工用品,整体工艺国产化率达100%。项目整体炼油总规模1200万吨/年,核心装置为320万吨/年催化裂解装置,投产后可年产聚合级乙烯和丙烯120万吨,使大榭石化烯烃年总产能达到180万吨,项目配套2×4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建成后聚丙烯年产能可达120万吨。
【点评】大榭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建成,进一步提升了我国核心化工工艺与装备自主建造能力,引领石化产业向精细化、绿色化方向加速迈进,为宁波建设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助推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了海油力量。
【化 工】赛轮轮胎拟在埃及投资建设子午线轮胎项目(2025-08-25)
8月25日,巨潮资讯网讯,赛轮轮胎8月14日公告称,公司计划在埃及投资建设“年产360万条子午线轮胎项目”,项目投资总额2.91亿美元。根据公告,为满足投资项目的建设资金需求,赛轮轮胎拟对相关子公司进行增资,具体增资路径为:公司对全资子公司赛轮香港增资不超过1.75亿美元;赛轮香港对其全资子公司赛轮新加坡增资不超过1.75亿美元;赛轮新加坡对其全资子公司赛轮欧洲增资不超过1.73亿美元。该项目预计实现年平均营业收入1.9亿美元,实现年平均净利润3477万美元。公告显示,埃及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交汇处,濒临苏伊士运河,连接欧洲、非洲及中东市场,产品可以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同时,埃及作为非洲第三大汽车市场,轮胎市场需求旺盛。为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及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需要,赛轮轮胎拟在埃及投资建设该项目。
【点评】作为中国第一家在海外建厂的轮胎企业,赛轮轮胎已在越南、柬埔寨、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四个国家建有生产基地,在海外项目建设与运营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逐渐形成了涵盖供应链管理、本地化生产及跨文化运营的成熟体系。此次在埃及投建轮胎生产基地,既能通过贴近市场的本地化运营精准捕捉海外需求,快速响应下游客户的诉求,持续强化对核心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更能依托埃及的区位与政策优势,辐射周边国家与地区轮胎市场,进而拉动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
【化 工】我国建成全球最大聚氨酯扩链剂生产基地(2025-08-25)
8月25日,中国化工报讯,8月18日从苏州湘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旗下江苏湘园化工有限公司聚氨酯扩链剂三期项目已顺利通过验收并正式投产。该项目投产后,湘园新材聚氨酯扩链剂系列产品年产能提升至3.5万吨以上,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聚氨酯扩链剂生产基地,标志着我国在高端聚氨酯功能性助剂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聚氨酯扩链剂是聚氨酯弹性体、胶黏剂、涂料、复合材料等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助剂,其性能直接影响材料的性能与品质。我国高端扩链剂市场曾经长期依赖进口。湘园化工此次投产的三期项目应用全流程智能化生产系统,并优化了常压塔式液相连续加氢还原技术,产品纯度达到99.9%以上,同时建设了智能化包装系统和RTO废气处理设施,项目能耗降低20%,“三废”排放减少35%。
【点评】湘园化工三期项目是我国聚氨酯助剂行业“十四五”期间的重要突破,其智能化与绿色化生产模式契合国家产业升级方向。该项目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在产品质量和环保指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下游应用领域如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高端复合材料等提供了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高端扩链剂产品,可大幅提升国产高端聚氨酯扩链剂产品的全球竞争力。
【化 工】华谊集团挂牌转让依多科中国25%股权(2025-08-25)
8月25日,巨潮资讯网讯,8月12日,上海华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谊集团”)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华谊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拟将其持有的参股公司依多科中国有限公司25%股权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挂牌价格为人民币32013.08万元。作为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华谊集团深耕化工领域多年,构建了能源化工、绿色轮胎、先进材料、精细化工和化工服务五大核心业务板块,已形成“制造+服务”双核驱动的业务模式及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发展体系。此次股权标的依多科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注册地位于中国香港,为华谊集团子公司的联营企业,其对外投资4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为长春依多科化工有限公司、依多科(常熟)汽车材料有限公司、佛山依芙科汽车材料有限公司、上海依多科化工有限公司,业务覆盖汽车材料等领域。
【点评】此次挂牌转让股权或是华谊集团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提升整体运营效率的举措。从业务协同来看,依多科中国聚焦汽车材料领域,虽与华谊集团精细化工业务中的汽车涂料等存在一定关联,但在集团整体产业链中并非核心支柱。此次转让其股权,可视为华谊集团在资产梳理中的“减法”操作——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回笼资金,集中投向能源化工、先进材料等具有技术壁垒和规模优势的板块,进一步巩固产业链一体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