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工】《Brand Finance 2025年全球化工品牌价值榜》出炉(2025-07-14)
7月14日,中国化工信息周刊讯,6月,《Brand Finance(品牌金融)2025年全球化工品牌价值榜》正式发布。报告包含全球化工品牌价值50强与全球油漆涂料品牌价值10强的权威排名。荣盛石化的品牌价值同比增长5.6%,达到32.3亿美元,排名上升一位,成为首个进入全球化工品牌价值排行榜前五的中国品牌,展现出卓越的市场竞争力。万华(品牌价值增长39.8%,达到20.1亿美元)、卫星化学(品牌价值增长33.9%,达到6.4亿美元)以及恒力石化(品牌价值增长31.9%,达到17.7亿美元)在本次榜单中表现突出,位列2025年全球品牌价值增长最快的前三名化工品牌。万华品牌价值的显著增长推动其品牌排名整体提升7位,达到第12位。恒力石化排名跃升7位,位列第15名。卫星化学的排名提升了13位,位列第49名,成为榜单中排名增长最快的化工品牌,并因此在今年首次跻身化工榜。
【点评】据报告显示,全球前50大化工品牌的总价值下降了1.6%,目前为824.5亿美元,这一变化主要归因于美国和德国等关键西方市场表现欠佳。相比之下,中国化工品牌在2025年实现了显著的品牌价值增长,增幅达到17.6%。
【化 工】阳煤化工更名为潞化科技(2025-07-14)
7月14日,中化新网讯,6月24日,阳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阳煤化工)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在山西太原召开。当日,阳煤化工发布公告表示拟将公司名称从阳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山西潞安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潞化科技。2024年,阳煤化工所处的化工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受大宗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及下游需求不足影响,部分主要产品售价出现明显下降。在此背景下,阳煤化工积极推动管理架构的改革。2024年12月,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为阳煤化工控股股东,结束了股权和经营权分离状态,为公司未来发展谋篇布局铺平道路。
【点评】阳煤化工此次更名旨在清晰定位未来科技引领的发展方向,通过拥抱智能化发展趋势,加速向科技驱动型企业转型,并强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化 工】中维化纤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2025-07-14)
7月14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中维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维化纤”)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容亿投资、尚颀资本、上汽集团战略直投基金及中建材基金联合投资,标志着资本市场对中维化纤技术实力与市场前景的高度认可。中维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由上海摩资投资有限公司控股投资,是一家研发生产特种尼龙系列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有尼龙66高强FDY长丝、尼龙66色纱、尼龙66功能性纱、尼龙工业短纤、尼龙改性工程塑料、高温尼龙、耐候尼龙、透明尼龙、共聚半芳香尼龙、多元长碳链共聚尼龙等四个系列产品。
【点评】中维化纤是国内首家实现尼龙66汽车安全气囊丝规模化量产的民族企业,打破了东丽、英威达等国际巨头的长期垄断。其核心产品尼龙66高强FDY长丝具有高强度、耐疲劳、耐高温等特性,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通过了华懋、惠太、邦维等下游企业的严格认证。
【化 工】兴发集团和万华化学合资设立硅基新材料企业(2025-07-07)
7月7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6月23日,企查查APP显示,湖北兴华硅材料有限公司近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这家新公司由国内化工行业两大巨头——兴发集团(持股51%)和万华化学(持股49%)共同出资设立,标志着两家企业在硅基新材料领域的合作迈入实质性阶段。该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和合成材料销售等业务,未来有望在有机硅等高附加值新材料领域大展拳脚。
【点评】有机硅材料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广泛应用于航空、军事等高科技领域,也在建筑、电子电气、纺织、汽车、医疗等民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能源、5G通信、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性能有机硅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
【化 工】产能10万吨,埃克森美孚落子珠海(2025-07-07)
7月7日,珠海经济开发区讯,6月19日,全球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集团与广东东杰新材料有限公司在珠海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就环烯烃树脂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进行合作,开发使用环烯烃树脂及复合材料生产的汽车部件。位于珠海经开区的金瑞树脂(珠海)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10万吨/年环烯烃树脂项目将是双方合作的首个标杆项目,预计总投资10亿元,主要生产高性能热固性树脂,预计今年9月底建成投产。
【点评】环烯烃树脂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越的热固性工程塑料,广泛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风电、5G通信、高铁、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项目采用世界首创技术,通过规模化生产抢占全球高端树脂市场,预计将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
【化 工】道恩股份收购安徽博斯特新材料(2025-07-07)
7月7日,巨潮资讯网讯,6月20日,道恩股份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已完成对安徽博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收购。该收购于2025年4月23日经过董事会审议通过,安徽博斯特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公告中提到,安徽博斯特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取得了宁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安徽博斯特成立于2020年9月9日,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新材料技术研发、塑料制品制造与销售,且涉足光伏相关业务等。在2024年1月至11月期间,该公司实现营收1.57亿元,净利润达336.69万元。此次收购作价3300万元,将进一步拓展道恩股份的业务布局和市场份额。
【点评】道恩股份此次收购契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有利于优化产品布局,向线缆新材料方向延伸产业链,提升综合竞争力,促进公司的经营发展。
【化 工】石化行业首家,中石化斩获权威资质(2025-06-30)
6月30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近日,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质量计量技术中心(简称“中心”)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初次评审,获得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RMP)资质(证书编号:CNAS RM0055)。作为国内早期布局质量计量技术能力建设的机构,中心于2000年获得CNAS检测实验室资质,2024年取得能力验证提供者资质,此次标准物质生产者资质的获批,正式形成覆盖“检测方法开发-能力验证组织-标准物质研制”的全链条技术服务体系。
【点评】这是我国石化行业首个获此资质的机构,标志着中心在行业质量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成为国内石化行业唯一同时具备CNAS检测实验室、能力验证提供者及标准物质生产者三项核心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
【化 工】高端新材料重磅突破,中科科乐EPOE首批交付(2025-06-30)
6月30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6月19日,中科科乐菏泽生产基地迎来重要时刻——首车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EPOE)产品正式发运出厂,标志着我国高端聚烯烃材料国产化突破从“技术研发”迈向“市场应用”,为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注入国产创新动能。2022年,中科科乐在合肥诞生,带着“打破垄断”的使命锚定EPOE赛道。不同于传统依赖α-烯烃的合成路线,团队另辟蹊径开发出原创镍基催化剂技术,仅以乙烯为单一原料即可制备高性能EPOE,从源头破解了原料依赖与工艺复杂的双重瓶颈。催化剂是新材料的核心,中科科乐依托自主研发的镍系催化剂,成功攻克了以乙烯为单一原料制备EPOE的技术难题,拥有了全套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其技术优势在于能够利用国产化助剂和常规聚合装置及工艺,高效制备出高品质的EPOE,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市场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点评】此次首车EPOE产品的顺利发运,是中科科乐技术实力与产业化能力的有力证明,具有多层面的重要意义。从产业层面看,它标志着我国高端聚烯烃材料终于摆脱了对进口的过度依赖,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构建起更为安全、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从市场角度而言,国产EPOE产品进入市场,将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更灵活的供应服务,满足国内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提升我国相关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化 工】内蒙古最大天然碱矿出售(2025-06-30)
6月30日,中国化工报讯,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发布消息称,6月16日,经过125轮竞价,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地区天然碱采矿权以68.0866亿元挂牌成交。另据中盐化工6月19日公告,中盐碱业参与该天然碱采矿权竞拍,并于6月17日收到通辽市自然资源局的《成交确认书》。目前尚处于公示期,出让结果公示期无异议后,于20个工作日内与出让人签订《采矿权出让合同》,并按规定缴纳出让成交价后确认矿权。公告称,中盐化工与太湖投资以获取内蒙古通辽地区天然碱采矿权为目的,共同出资设立中盐碱业,其中太湖投资占股51%;中盐化工占股49%。现由太湖投资提出,通过减资退出其在中盐碱业的全部股权及相关权益。减资后,中盐化工将持有中盐碱业100%的股权,后续关于天然碱资源相关投资将由中盐碱业完成。
【点评】中盐化工纯碱产能390万吨,为国内第三大纯碱生产企业。中盐化工发展天然碱产业,能够有效优化公司纯碱产品结构,将在纯碱行业做强“氨碱法、联碱法”工艺的同时向“天然碱法”迈出坚实步伐。
【化 工】善水科技60亿元布局新材料(2025-06-23)
6月23日,巨潮资讯网讯,善水科技6月16日公告,公司与彭泽县人民政府签署《投资框架协议书》,拟在彭泽县矶山工业园投资化工新材料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占地约1000亩,主要生产新材料化工产品。项目预计建设周期4年,建成后实现年产值80亿元,年纳税5亿元。作为扎根彭泽县矶山工业园的细分领域龙头,善水科技此前聚焦染料、农药和医药中间体,其中6-硝体产品全球市占率达35%,稳居行业第一。但面对酸性染料市场增长放缓、氯代吡啶系列产能尚未完全释放的现状,公司亟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此次投资的新材料项目,预示着公司从传统中间体向高附加值新材料延伸的信号已明确。未来或将在新型染料中间体、医药农药原料等高壁垒领域进行业务布局。
【点评】从染料中间体到化工新材料,善水科技斥资60亿元投建的化工新材料项目能否如期落地、技术能否顺利转化、市场能否消化新增产能,每一步都将决定这家细分领域龙头能否成功转型为综合性化工新材料平台。
【化 工】巴斯夫签约两大项目涉及汽车材料(2025-06-23)
6月23日,中国化工园区讯,近日,巴斯夫两大项目签约,都与汽车材料有关。6月5日,巴斯夫发布,巴斯夫涂料业务部与丰田汽车欧洲公司签署协议,共同开发面向欧洲市场的丰田车身及喷漆项目,为两家公司在丰田和雷克萨斯品牌上的长期战略合作奠定基础。此次合作将充分利用Glasurit和RM品牌在欧洲市场的高端汽车修补漆解决方案。6月6日,巴斯夫与国轩高科、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及巴斯夫杉杉达成四方战略合作,聚焦储能系统研发、新型电池材料应用、储能项目商业化推广及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共同打造新能源产业链生态闭环,推动储能技术创新和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应用。
【点评】巴斯夫涂料部门业务涵盖汽车涂料解决方案、表面处理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装饰涂料,其中,汽车涂料解决方案涵盖了汽车OEM涂料、汽车修补涂料和装饰漆等。巴斯夫杉杉在电池材料行业深研22年,专注于自主研发,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一直服务于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领域,助力新能源发展。
【化 工】奥升德宣布将有序关闭连云港己二胺工厂(2025-06-23)
6月23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6月17日,全球知名高性能耐用化学品生产商奥升德功能材料公司(下称奥升德)宣布,将有序关闭位于中国连云港市的己二胺生产工厂。值得关注的是,奥升德连云港生产基地2024年10月刚刚在连云港徐圩新区举行开业仪式。奥升德连云港生产基地总投资约42亿元,其中一期投资约12.9亿元,主要建设年产20万吨的己二胺基地,全面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28.6亿元,税收约4亿元。奥升德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hil McDivitt坦言,这一决策是基于对市场动态和监管环境的全面评估。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4月,奥升德宣布进入破产重整,旨在削减债务、优化资本结构。叠加持续的贸易争端影响,以及行业周期、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最终促使公司做出关闭连云港工厂的决定。
【点评】今年以来,受经济环境、行业周期等因素影响,全球化工巨头关停工厂、调整业务的动作愈发频繁。就在今年2月,奥升德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伍德生产基地已率先关闭,此次连云港工厂的关停,意味着其产能核心将进一步向美国本土回归。
【化 工】湖北宜化重大资产重组尘埃落定(2025-06-16)
6月16日,巨潮资讯网讯,历时9个多月,化工行业龙头湖北宜化筹划的重大资产重组终于尘埃落定。6月4日,湖北宜化公告称,其收购的宜昌新发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宜昌新发投”)100%股权已完成过户登记,全部划转至公司。本次交易的交易价格为32.08亿元。据公告,本次交易的交易标的为宜昌新发投100%股权。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交易对方已将标的资产过户登记至上市公司名下,标的公司已就本次标的资产过户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标的资产已交割完成。至此,本次交易涉及购买资产的过户手续已办理完毕。本次变更完成后,上市公司直接持有宜昌新发投10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宜昌新发投成为湖北宜化全资子公司,湖北宜化持有新疆宜化的股权比例将由35.597%上升至75.00%,新疆宜化成为湖北宜化控股子公司。
【点评】湖北宜化、新疆宜化均为宜化集团下属企业。宜昌新发投主要资产为其持有的新疆宜化39.403%股权。新疆宜化主要从事PVC、片碱、尿素等化工化肥业务,其重要控股子公司新疆宜化矿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煤炭开采业务。新疆宜化的化工化肥业务与上市公司主要产品相同或相似,构成同业竞争的情形。随着本次交易完成,不仅解决了湖北宜化与公司控股股东宜化集团的同业竞争问题,也进一步拓展了公司化工全产业链布局,打开了新的业绩增长空间。
【化 工】中化蓝天三氟甲烷转化技术达国际领先(2025-06-16)
6月16日,中国化工信息周刊讯,5月30日,由昊华科技旗下中化蓝天牵头的“公约受控强温室气体三氟甲烷资源化转化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成果水平被认定达到“国际领先”。鉴定委员会成员一致认为,该项目聚焦我国履行国际公约、实现强温室气体三氟甲烷(HFC-23)可持续减排需求,在HFC-23资源化转化的基础理论研究、催化剂开发、工艺耦合集成及工程化应用方面取得系统性突破,成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FC-23资源化转化关键技术。该技术创新性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总体技术水平达国际领先。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并建议加快推广应用。
【点评】中化蓝天自2015年启动HFC-23转化技术研究,经过前期积累与持续攻关,成功开发出与HCFC-22装置耦合的HFC-23转化技术,并于2023年12月建成装置,实现平稳运行。该技术不仅实现HFC-23从付费处置到资源化利用的重大升级,还具有投资成本低、工艺安全可靠等多重优势,能够为氟化工企业HFC-23的可持续减排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按年转化1.5万吨产能计算,采用该技术可实现年减排量2.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化 工】中企金正大向全球共享生物基包膜缓控释肥技术(2025-06-16)
6月16日,中国化工报讯,6月3日~5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意大利罗马总部召开全球合作伙伴(GSP)第13届全体大会。作为唯一受邀参会的中国企业,金正大集团在会上分享了土壤改良和粮食增产经验,同时发布“向全球共享生物基包膜缓控释肥技术”规划。此次大会的核心议题是共商全球农业发展大计,聚焦事关人类命运的核心议题——土壤健康和全球粮食安全,打造更高效、更包容、更有韧性且更可持续的农业粮食和生态体系。会上,金正大集团董事长李玉晓以《全球对土壤友好的种植技术趋势》为题,向各国与会代表介绍了生物基包膜缓控释肥技术、生物刺激素协同增效技术,以及系统性的酸碱土壤改良技术。
【点评】中国缓控释肥技术已形成成熟高效的产业模式,为世界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中国样本”。金正大集团与山东农业大学联合研发的最新成果——生物基包膜缓控释肥技术,融合了金正大2009年和2012年国家科技奖技术,解决了生物基材料成膜难、养分释放与作物吸收匹配度低等世界性难题。
【化 工】巴斯夫宣布收购道默化学在Alsachimie合资公司股份(2025-06-09)
6月9日,巴斯夫讯,5月28日,巴斯夫宣布,其已与道默化学签署协议,将收购道默化学在Alsachimie合资公司49%的股份,目前巴斯夫持有51%的股份,收购后,巴斯夫将成为Alsachimie的唯一所有者。该交易将在与Alsachimie相关社会机构协商后于2025年中期完成。Alsachimie由两家公司于2020年2月创立,位于法德边境,生产聚酰胺的关键材料,包括KA油、己二酸和己二酸己二胺(AH盐)。Alsachimie工厂是巴斯夫在欧洲的PA66前体生产中心,对巴斯夫而言,全资拥有Alsachimie工厂,将增强其位于法国沙兰佩(Chalampé)工厂的PA66前体生产能力,并进一步实现欧洲价值链关键原材料的向后整合。
【点评】巴斯夫作为聚酰胺66前体的主要供应商,确保欧洲的可靠供应是其首要任务。通过收购合作伙伴道默化学的股份,巴斯夫将进一步巩固其领先地位和对聚酰胺66价值链的长期承诺。
【化 工】浙江龙盛“官宣”重磅收购(2025-06-09)
6月9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6月5日,德司达宣布,其主要股东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签署股份购买协议,将收购Kiri Industries Limited持有的德司达环球控股(新加坡)有限公司37.57%的已发行股份。作为已持有德司达62.43%股份的控股股东,浙江龙盛此次战略性收购其余股份,将使德司达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并最终解决与KIRI之间存续已久的诉讼,从而避免对德司达的全面出售。本次交易总金额为6.965478亿美元,并可能在交割日或之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该交易仍需获得监管部门及相关方的批准,预计将在2025年11月3日之前完成交易。
【点评】德司达是一家拥有高端染料及其他化学品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企业,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染料供应商之一。此次收购标志着德司达在特种化学品及其价值链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更意味着浙江龙盛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与此同时,染料及中间体市场竞争格局,也随着本次收购悄然生变。
【化 工】2024年度全球橡胶机械制造商排名公布(2025-06-09)
6月9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欧洲橡胶杂志》(ERJ)2025年5/6期合刊公布了2024年度全球橡胶机械行业报告。根据报告,2024年世界橡机排名变化较大,软控股份蝉联第一;我国6家橡机企业进入世界橡机前十强。软控股份增长9.1%,以6.61亿美元连续三年坐上世界橡机行业的首席。荷兰VMI公司增长15.6%,以5.63亿美元居第2位。德国HF公司增长7.1%,以4.84亿美元位列第三。前三甲的位置相对上年不变,但是销售额差距拉大。我国的萨驰集团前进1位至第4,大连橡塑机械前进1位列第5。芬兰Cimcorp以增长幅度58.7%列第6位,日本神户制钢前进2位列第7。桂林橡胶设计院、华澳科技及益阳橡塑机械分列第8、9、10,其中华澳科技及益阳橡塑机械为首次进入前十强。
【点评】2024年世界橡胶机械行业销售额继续增长,增速较上年有所放缓;橡机订单向头部企业集中明显,行业集中度提高,呈现强者愈强现象。世界橡机行业投资信心依然较强,投资意愿较强。从目前订单及调查反馈看,世界橡机行业2025年形势谨慎乐观,由于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行业变数较多。
【化 工】巴斯夫农业业务计划两年后上市(2025-06-03)
6月3日,巴斯夫讯,5月,据路透社报道,巴斯夫农业部门一位高管向路透社透露,该部门正计划在亚洲和全球种子市场扩张,准备在大约两年后上市。这家德国工业化学品巨头表示,其农业解决方案部门预计将于2027年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届时巴斯夫可能会出售其在该农药和种子制造商的少数股权。该部门总裁Livio Tedeschi表示,其目标是希望将种子业务的收入份额由现在的22%提高至25%,并提高亚洲的市场份额。另外他补充说,农作物化学品和数字服务等产品的特定地理重点是亚洲。
【点评】巴斯夫农业业务与先正达、拜耳和科迪华并列为四大行业参与者之一,预计2024年全球销售额为98亿欧元(111亿美元),其中亚洲占11.6%。2024年,巴斯夫持续扩展其投资策略,着重增强在亚太地区、北美及欧洲这三大核心且前景广阔的市场的地位。2024年投资额达到65.06亿欧元,同比增长10.95%。
【化 工】宁德时代香港上市,中国石化入股(2025-06-03)
6月3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5月20日,宁德时代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正式成为“A+H”股上市公司,并创今年以来全球最大规模IPO。中国石化作为全球最大基石投资者入股宁德时代。中国石化方面表示,此次出资是双方签署《产业与资本合作框架协议》后的又一资本运作举措,中国石化作为唯一投资人代表现场致辞。此次发行获得热烈追捧,公开发售151倍资金认购,上市当天上涨16%,收盘306港币,港股股价比A股溢价8%。宁德时代此次港股上市,全球发售股份总数为绿鞋前1.35亿股,发行价格为263.00港元/股。本次募资总额达46亿美元,融资规模创H股近4年新高,成为本年全球最大规模IPO,如考虑后续发行的15%绿鞋股份,筹资总额将超过50亿美元。
【点评】宁德时代港股IPO吸引了包括能源巨头、主权财富基金和顶级市场化机构在内的基石投资者最高203.71亿港元认购,占募资总额的40%以上。据招股书披露,参与本次基石认购的投资者包括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高毅资产、瑞银、橡树资本、未来资产、加拿大皇家银行、太保、泰康、博裕、景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