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化】广西华谊新材料公司三期项目大件设备吊装取得重要进展(2025-10-16)
10月16日,阳光华谊讯,广西华谊新材料公司三期32万吨/年丁辛醇及丙烯酸酯项目核心设备——重达380吨的异构物塔于近日完成吊装。此次吊装采用1350吨主吊与500吨溜尾吊协同作业,历时6小时实现精准就位,标志着项目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为华谊钦州基地延链补链提供关键支撑。
【点评】此次大件设备吊装体现了华谊在大型化工项目执行中的精细化管理和资源协调能力。380吨级设备的成功就位不仅缩短了工期,更凸显了企业在高端化工装备安装领域的技术积累。三期项目作为钦州基地延链补链的关键一环,其进展将强化华谊在丁辛醇及丙烯酸酯产业链的竞争优势,也为西南地区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新动能。项目团队对吊装方案各环节的严格把控,反映出化工行业对高风险作业流程标准化和安全管理的高度重视。
【石 化】华锦阿美7套炼油装置同步机械竣工(2025-10-16)
10月16日,中化新网讯,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7套炼油装置于近日同步机械竣工,包括15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和420万吨/年高丙烯催化裂化装置等核心单元。至此项目已完成21套装置机械竣工,占总装置数超60%,总投资837亿元,位于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内容包括炼油、乙烯及PX等32套生产装置。
【点评】此次多装置同步竣工体现了项目高效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施工执行力,为后续试车奠定关键基础。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快速推进有助于优化国内石化产业布局,但需关注投产后市场需求匹配度及区域环保压力。装置规模和技术水平提升将强化产业链协同效应,但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石 化】两大化工新材料企业联手投资固态电池(2025-10-16)
10月16日,DT新材料讯,当升科技与博苑股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在固态锂电材料技术开发、产品供应及股权投资等领域建立全面合作。双方将重点推动碘化锂、硫化锂等上游原材料及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的资本合作,并通过相互参股构建上下游一体化体系。博苑股份为碘化锂龙头,其“产品+回收”商业模式2024年贡献15%营收;当升科技已实现硫化物正极材料吨级出货,并导入清陶、赣锋锂电等头部客户。
【点评】此次合作直击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核心原料——碘化锂的供应链瓶颈,博苑股份的碘资源回收技术与当升科技的电解质材料研发能力形成互补,有望降低固态电池成本并加速产业化进程。双方通过资本纽带强化绑定,既保障关键原材料供应稳定性,又协同开拓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市场,凸显产业链纵向整合应对技术迭代风险的战略意图。
【石 化】中国石化塔河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工(2025-09-26)
9月26日,中化新网讯,新疆库车于近日举行中国石化塔河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工仪式。该项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技术,新建16套装置并改造4套现有装置,包括500万吨/年常减压、240万吨/年加氢裂化、80万吨/年乙烯裂解等核心装置,计划2029年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年新增产值202亿元、税收35亿元(按60美元/桶油价测算),带动就业1万人,原油加工能力将提升至850万吨/年,实现新疆资源就地转化并助力油气生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
【点评】该项目凸显中国石化深化西北能源战略布局的决心,通过自主技术实现炼化产能升级与产品结构优化。乙烯和芳烃产能的突破将强化新疆化工产业链完整性,带动区域就业与经济增长。值得注意的是850万吨/年加工规模将显著提升西北炼化产业集中度,但需关注2029年建设周期内能源市场波动对项目经济性的影响。项目对新疆资源就地转化的实现程度,将取决于下游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实际成效。
【石 化】中韩(武汉)石化部分股份将被出售(2025-09-26)
9月26日,互联网讯,SK集团拟以42亿元出售所持中韩(武汉)石化35%股份,中石化或接盘。该合资公司成立于2013年,总投资3.3万亿韩元,乙烯年产能110万吨,曾年销售额达10万亿韩元、八年累计营业利润2万亿韩元,但2021年后因中国乙烯产能激增(2020-2023年近乎翻番至6000万吨)及需求停滞,累计亏损超1万亿韩元。
【点评】中国乙烯产能的快速扩张加剧行业竞争,导致外资企业面临严峻盈利压力。SK集团出售股份反映其战略重心转向高附加值领域,符合全球化工巨头重组资产趋势。中石化若全资控股将强化供应链协同,但也需应对产能过剩背景下的整合挑战。
【石 化】中国石化首发60k大丝束碳纤维填补国内市场空白(2025-09-26)
9月26日,中化新网讯,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公司自主研发的60k大丝束碳纤维在第28届中国国际复材展发布,为国内首创。该产品拉伸强度比48k提高23%,弹性模量提高5%,适用于深海风电等场景。中国石化已实现从原丝到氧化炭化全流程工业化试生产,成为国内首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目前碳纤维领域专利申请数全国第一。
【点评】中国石化突破60k大丝束碳纤维技术,标志着我国在高性能新材料领域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该技术突破不仅缓解了高端碳纤维的进口依赖,更通过提升风电叶片性能直接助力深海风电产业发展,强化了产业链协同效应。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的“产研学用”模式值得行业借鉴,但需持续关注产业化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与下游应用生态培育,以真正实现技术优势向市场优势的转化。
【石 化】恒逸石化在湖北成立绿色新材料公司(2025-09-19)
9月19日,人民财讯,湖北恒逸绿色新材料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由恒逸石化间接全资持股,经营范围涵盖合成纤维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及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标志着恒逸石化进一步向绿色新材料领域扩张。
【点评】此举反映了恒逸石化在行业压力下调整战略方向,通过绿色新材料业务寻求新增长点。结合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超90%、海外工厂事故及高额罚款等背景,此次投资或旨在缓解传统炼化业务下行压力,响应政策对绿色低碳技术的支持。但短期内需关注资金链及新业务落地效果,1亿元注册资本显示布局决心,技术研发与资源再生的定位也符合行业高端化、循环化趋势。
【石 化】万华化学子公司获科威特石化战投(2025-09-19)
9月19日,中国化工报讯,万华化学子公司万华化学(烟台)石化有限公司引入科威特石化工业公司战略投资,后者以6.38亿美元获得25%股权。工商变更于9月3日完成,万华石化注册资本增至39.72亿元,万华化学持股75%。此次合作旨在提升石化业务原料供应安全,分散运营风险,并推动万华国际化进程,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科威特“油转化”战略。万华石化旗下拥有环氧丙烷、丙烯酸等高附加值化学品装置,而科威特石化作为科威特石油公司子公司,年出口LPG约450万吨、石脑油1000万吨,业务覆盖全球。
【点评】此次战略引资凸显万华化学在石化产业链的深化布局能力,通过引入中东石油巨头,不仅优化了资本结构,更锁定了原料供应稳定性。科威特石化入股25%,形成跨国产业链互补,既满足中东国家能源转型诉求,又为万华打通“油气—化学品”全链条提供支点。跨国股权合作模式或成“一带一路”背景下石化企业拓展的新范式,但需警惕国际能源市场波动与地缘政治对合作的长远影响。
【石 化】PureCycle启动全球扩建计划加速聚丙烯循环产能布局(2025-09-19)
9月19日,中国石化报讯,PureCycle公司宣布启动20亿美元全球扩建计划,目标于2030年前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新建多座工厂,将总产能提升至45万吨/年,预计年税前利润达6亿美元。根据其商业化进展,俄亥俄州首座工厂一季度运行率接近90%,营收140万美元,验证溶剂法技术的可行性。扩建重点包括泰国罗勇(6万吨/年)、比利时安特卫普(6万吨/年)和佐治亚州(14万吨/年)项目,均计划2027-2029年投产。
【点评】PureCycle的全球扩张依托技术突破与政策红利双轮驱动。其核心溶剂法技术可从废塑料中提取高纯度聚丙烯,突破传统物理回收瓶颈,佐治亚州的第二代技术试点更将进一步优化成本与效率。尽管行业因Brightmark等企业受挫面临短期波动,但欧洲2030年强制回收法规与贝恩咨询“化学回收规模化”趋势预测为其提供长期确定性。此外,3亿美元融资落地和全球供应链协同(如比利时复用预制设备),彰显其资本运作能力和战略执行力。未来,若第二代技术成功商业化,PureCycle或将领跑循环塑料产业价值链重构。
【石 化】广西石化全密度聚乙烯装置试车(2025-09-12)
9月12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广西石化40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装置挤压造粒机系统粉料试车一次成功,产出合格全密度聚乙烯粒料。该装置采用国际先进的UNIPOL气相流化床聚乙烯生产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能耗低等优势。项目是在广西石化现有10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基础上新建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装置,推动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投产后将实现企业由“燃料型”向“化工产品和有机材料型”转变,填补西南地区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空白,满足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市场需求,助力打造面向东盟的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
【点评】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UNIPOL气相流化床工艺,40万吨/年产能的全密度聚乙烯装置试车成功,标志着广西石化在炼化一体化转型中迈出关键一步。现有1000万吨/年炼油基础上新增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装置,推动企业从“燃料型”向“化工产品和有机材料型”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西南地区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空白的填补,将满足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需求,依托东盟区位优势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链完善和经济协同发展具有实质性推动作用。
【石 化】丹麦计划扩大生物甲烷产能(2025-09-12)
9月12日,中国石化报讯,丹麦计划未来两年将目前约8太瓦时的生物甲烷年产量提升25%,并力争下一个十年全面替代化石天然气。作为欧盟生物甲烷生产大国,丹麦2013年以来已建成60座生物甲烷工厂且均满负荷运行,壳牌等大型投资者已入局。其生产的生物甲烷超60%原产地认证在瑞典和德国交易,认证成本已降至约15欧元/兆瓦时。丹麦在原产地认证交易领域领先,已接入欧盟燃料联合数据库,该数据库预计明年投入使用助力跨境交易。同时,欧盟需统一技术标准,丹麦氧气含量标准为0.5%,正与德国协商解决对德出口的技术障碍。
【点评】丹麦扩大生物甲烷产能是欧盟能源转型的重要实践,依托发达农业物流体系、透明行业环境及政府补贴实现快速发展。满负荷运行的工厂和大型投资入局显示行业成熟度,原产地认证体系为出口奠定基础,欧盟燃料联合数据库的启用将进一步激活跨境交易。然而,技术标准不统一仍是瓶颈,如丹麦与德国在氧气含量标准上的差异,需通过区域协商或技术升级突破。此举不仅助力丹麦能源独立,也为欧洲能源安全提供缓冲,出口导向策略将支撑行业长期活力。
【石 化】海湾国家正积极应对美国贸易压力(2025-09-12)
9月12日,中国石化报讯,过去十年海湾合作委员会(GCC)6国推动经济模式重塑,减少石油依赖并发展可再生能源、旅游业等新领域,当前推进大规模基建与吸引外资改革。今年5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时宣布超2万亿美元投资承诺,但其关税政策对地区出口构成阻力,GCC成员国回应将深化与美经济联系、扩大人工智能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及加大非石油产业投入。此外,欧佩克+削减石油产量,世界银行预测今年海湾国家经济增长3.2%、2026年达4.5%;全球经济今年预计增长2.3%,2026-2027年将放缓至近年少有增速,随后进入年均2.5%温和复苏,调整主因贸易紧张、政策不确定性及投资消费信心不足。
【点评】海湾国家通过经济多元化布局与石油政策调整应对外部压力,既展现资源型经济体转型的主动作为,也凸显全球经济环境的复杂挑战。非石油产业投入与新兴领域基建有助于构建多元经济体系,欧佩克+减产或短期稳定油价为转型提供支撑。世界银行预测显示区域经济增速优于全球,印证策略有效性,但贸易摩擦与全球增长放缓仍存潜在风险,持续深化结构性改革、平衡内外需仍是巩固经济稳定的关键。
【石 化】壳牌获得许可在南非钻5口深水井(2025-09-05)
9月5日,中国石化报讯,壳牌日前获得许可在南非西海岸以外海域钻5口深水井,若发现可利用油气资源将对南非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计划产生重大影响,但目前未提供钻探计划细节。去年,壳牌曾申请在该区域奥兰治盆地北海角超深水区块钻超深水井,因环保人士质疑失败。分析人士认为,南非与纳米比亚共享的近海地层资源潜力巨大,壳牌和道达尔能源此前已在该盆地发现大量油气;不过南非近海钻探审批程序及相关诉讼阻碍了勘探作业,而纳米比亚正考虑为国际石油公司提供进一步激励措施和融资方案。
【点评】壳牌此次获得南非5口深水井钻探许可,是其在非洲深水油气勘探领域的重要突破。南非西海岸奥兰治盆地的资源潜力已被壳牌与道达尔的前期发现印证,若此次勘探成功,将直接强化南非能源自主能力并助推经济计划。但去年因环保争议失败的案例,显示当地开发与环保的博弈仍存,审批流程和潜在诉讼风险可能延缓实际作业进度。纳米比亚考虑的激励措施,或为区域勘探合作提供新动能,但跨国能源公司需在技术攻坚、环保合规与政策协调上同步发力。
【石 化】国际石油巨头加大油气勘探活动(2025-09-05)
9月5日,中国石化报讯,油价网报道称,因能源转型放缓、传统能源利润强劲,全球主要石油公司重新转向油气勘探。欧洲企业中,bp将上游油气投资提至每年100亿美元,削减50亿美元清洁能源支出,预计2030年油气产量达230万~250万桶油当量/日,2027年前启动10个新项目,二季度已启动5个、批准4个,获10项勘探发现;壳牌计划6~12个月内钻探多个油井;道达尔通过获取墨西哥湾、马来西亚等多国勘探许可扩充组合。美国企业埃克森美孚、雪佛龙持续加码,雪佛龙收购赫斯获圭亚那斯塔布鲁克区块30%权益(日产量超66万桶),计划在苏里南、纳米比亚等钻探;埃克森美孚聚焦二叠纪盆地、圭亚那,推进利比亚等勘探。企业同时运用地震成像、AI等新技术寻找资源。
【点评】国际石油巨头重启油气勘探,反映能源转型进程遇现实挑战。传统能源利润优势与能源供应安全需求,使欧洲企业战略回调,美国企业则延续传统路径。bp、壳牌等欧洲公司虽曾押注清洁能源,但低回报迫使收缩;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凭借核心产区扩张巩固地位。圭亚那、纳米比亚等新兴区域成争夺焦点,新技术应用或提升勘探效率。短期油气供应或增,但长期能源转型目标与现实利益的平衡仍待观察。
【石 化】雪佛龙530亿美元收购美国赫斯公司(2025-09-05)
9月5日,中国石化报讯,雪佛龙近日以530亿美元完成对美国赫斯公司的收购,获圭亚那近海斯塔布鲁克区块股份等资产。赫斯2024年营业收入27.7亿美元(同比增逾一倍),产量48.1万桶油当量/日(增长22%)。雪佛龙2024年产量330万桶油当量/日,得益于赫斯项目,2025年底产量有望增至400万桶。收购后雪佛龙持有斯塔布鲁克区块30%非运营权益(可采资源超110亿桶),2024年该区块产量份额18.6万桶/日(增长超60%),2027年产能将达75万桶/日。同时获得赫斯在北达科他州(雪佛龙2024年产量20.4万桶油当量/日,增12%)、墨西哥湾(3.1万桶)、东南亚(6万桶)资产。此次收购是雪佛龙整合美国页岩资源的延续,此前2020年收购诺贝尔能源、2023年收购PDC能源。
【点评】雪佛龙此次百亿级收购,是其在全球能源格局调整中的重要落子。通过将赫斯的圭亚那优质区块(可采资源超110亿桶)及北美、东南亚资产纳入版图,雪佛龙实现产量规模跃升——2025年底有望突破400万桶油当量/日,夯实行业头部地位。斯塔布鲁克区块2027年75万桶/日的产能规划,与北达科他州页岩资产形成协同,强化上游资源掌控力。叠加2020年以来的系列收购,雪佛龙在页岩资源整合上的战略清晰,既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也为应对能源转型期的市场波动储备“弹药”,折射出国际石油巨头通过并购巩固竞争力的行业逻辑。
【石 化】中控技术成功中标中国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2025-08-29)
8月29日,中控技术官微讯,近日,中控技术成功中标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石化百万吨乙烯(DCS/SIS/GDS)和河南炼化百万吨乙烯(DCS)项目。据了解,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是以工业数据为基础、AI大模型为核心、全场景智能体为触手的工业AI平台型公司,依托“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双轮驱动,培育AI新质生产力,重构流程工业生产、运营与决策范式,推动流程工业从自动化向自主化跃迁。
【点评】中控技术此次中标中国石化两大百万吨乙烯项目,标志着其在高端工业控制领域的技术实力获得头部企业认可。茂名石化项目涵盖DCS/SIS/GDS多系统集成,河南炼化项目聚焦DCS系统,展现公司在复杂工业场景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作为工业AI平台型企业,其“技术+模式”双轮驱动路径有效落地,为流程工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关键支撑,也凸显AI新质生产力在石化重大项目中的应用价值,助力行业加速向自主化生产迈进。
【石 化】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二季度扭亏为盈(2025-08-29)
8月29日,中国石化报讯,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二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16亿美元,一季度亏损4.8亿美元。二季度,该公司平均油气日产量为291万桶油当量,环比增长5%,其中原油产量为日均232万桶。首席财务官费尔南多·梅尔加雷霍表示,得益于运营效率的提升,二季度表现出色。今年初,巴西国油宣布在布西亚斯油田获得新发现,预计2030年前该油田原油日产量将提高至200万桶,目前其原油日产量约80万桶,提高现有油田原油产量是公司业务重点。
【点评】巴西国油二季度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运营效率提升与产量增长的协同作用,净利润16亿美元的业绩扭转了一季度4.8亿美元的亏损局面,291万桶油当量的日均油气产量环比增长5%,为盈利提供了坚实支撑。布西亚斯油田的新发现是重要增长点,当前80万桶/日的产量与2030年前200万桶/日的目标形成明确增长路径,而聚焦现有油田产量提升的业务策略,有助于将短期效率改善转化为持续产能优势。
【石 化】马拉松石油公司二季度利润超预期(2025-08-29)
8月29日,中国石化报讯,美国原油加工量最大的炼油企业马拉松石油公司二季度净利润为12亿美元(每股3.96美元),虽低于去年同期的15亿美元(每股4.33美元),但高于分析师此前预期的每股3.22美元。盈利增长主要得益于炼油利润率的提高和今年春季美国燃料需求的上升。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玛丽安曼内恩表示,炼油业务实现了97%的利用率和105%的利润率,对行业长期发展持乐观态度。
【点评】马拉松石油作为美国头部炼油企业,二季度利润超预期体现出炼化板块的盈利韧性。尽管净利润同比下滑,但显著跑赢市场预期,反映出其在成本控制与产能调度上的优势。97%的炼油利用率与105%的利润率数据,印证了高运营效率对利润的支撑作用。春季燃料需求回升与炼油利润率改善形成协同效应,成为业绩超预期的关键推手。高管对行业长期乐观的判断,也为炼化行业在需求波动周期中展现的稳定性提供了佐证。
【石 化】切尼尔能源公司二季度净利润飙升85%(2025-08-29)
8月29日,中国石化报讯,美国最大LNG出口商切尼尔能源公司二季度净利润16.3亿美元,同比增85%(去年同期8.8亿美元),营业收入46.4亿美元,同比增43%,主因全球LNG需求强劲及交付价差扩大;8月其得克萨斯州科珀斯克里斯蒂LNG终端三阶段扩建2号生产线基本建成,项目含7条中型生产线,预计年总产能超1000万吨(300万吨已投运,700万吨建设中)。2016年以来美国LNG出口量从0.5亿立方英尺/日增至2024年11.9亿立方英尺/日,2023-2024年成为全球最大LNG出口国。
【点评】切尼尔能源公司业绩激增得益于全球能源需求与价差红利的双重驱动,产能扩建项目的推进更强化其长期竞争力。美国LNG出口量持续攀升至全球首位,反映出北美能源产能释放与国际市场需求的深度绑定。这一趋势既凸显能源企业通过扩产和市场响应提升盈利的能力,也揭示全球能源贸易格局中,区域供应能力对市场地位的关键影响。
【石 化】福特公司投资50亿美元加码电动汽车及电池生产 面临百亿亏损与销...(2025-08-22)
8月22日,《纽约时报》讯,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公司将投资5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和电池生产,投资将投向路易斯维尔装配厂及密歇根州电池园区,首批电动汽车预计2027年推出。《纽约时报》报道显示,受特朗普政府政策影响,福特在电动汽车领域已亏损12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亏损高达22亿美元;同时,公司电动汽车销量持续下滑,今年上半年销量同比下降12%。
【点评】福特公司在电动汽车领域的50亿美元投资与其百亿亏损、销量下滑的现状形成显著反差。这一投资既是其在新能源转型中的战略加码,也凸显出行业竞争与政策环境变化下的经营压力。2027年首批车型推出前,如何通过技术突破与市场策略改善,扭转亏损态势、提振销量,将直接关系到其电动化转型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