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媒】电广传媒上半年营收增长9.45%,新文旅+大资管驱动价值兑现(2025-08-29)
08月27日,上海证券报讯,电广传媒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9.68亿元,同比增长9.45%;净利润4070万元。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业务结构优化与资源整合实现稳健发展。文旅板块表现亮眼:长沙世界之窗营收增长15.99%,净利润增长71.51%;芒果文旅景区接待游客量同比激增97%;湘潭万楼?芒果青年码头两年累计接待750万人次;衡阳青春东洲岛9个月吸引游客450万人次。"三湘星光行动"已在7个地市落地9个项目。资管业务方面,达晨财智管理基金规模超600亿元,上半年完成16个项目投资,金额达11.25亿元,并成功募集多只产业基金。其他业务中,游戏板块《劲舞之星》等产品稳居抖音热度榜,广告业务通过结构调整实现大幅减亏。、
【点评】电广传媒的"文旅+资管"双轮驱动模式成效显著,特别是文旅板块的爆发式增长验证了其"文化+科技+旅游"融合战略的前瞻性。达晨财智的持续领先地位彰显了公司在资本运作方面的专业能力。
【文化传媒】凤凰传媒上半年营收71.13亿元同比降1.70%,归母净利润15.86亿元...(2025-08-29)
08月27日,新浪财经讯,上半年,凤凰传媒实现营业收入71.13亿元,同比下降1.70%,归母净利润15.86亿元,同比增长29.57%,扣非归母净利润15.14亿元,同比增长25.17%。公司毛利率43.81%,同比上升1.60个百分点,净利率22.61%,同比上升5.44个百分点。期间费用14.47亿元,同比减少2514.51万元。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图书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及文化用品销售,收入构成包括教辅43.27%、教材32.43%、一般图书29.50%等。
【点评】凤凰传媒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净利润显著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有提升,期间费用控制得当,股东筹码集中度提高,户均持股市值增加,显示市场对公司信心增强。
【文化传媒】加强IP培育与衍生品开发,中文传媒上半年营收35.27亿元(2025-08-29)
08月28日,上海证券报讯,中文传媒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2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1亿元,同比有所下降,主要因教辅征订方式改变导致业务规模收缩。公司在出版领域表现突出,获得国家级、全国性出版荣誉62项,同比增长19%,创历史新高。全国图书综合零售市场实洋占有率稳居第3位,电商渠道实洋占有率跃居第2位。旗下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在少儿图书市场以5.32%的实洋占有率连续9年位居榜首。公司加速推进教辅图书市场化转型,聚焦分层教学、数字赋能与区域适配三大核心,打造“轻量化、强互动、高适配”的赣版教辅产品体系。此外,公司加强IP培育与衍生品开发,如“大中华寻宝记”IP已形成多业态协同矩阵,品牌价值持续提升。公司还通过参与国际书展,累计实现版权输出263项,覆盖30个国家和地区。
【点评】中文传媒的业绩虽受教辅政策调整影响,但其在出版领域的深耕与IP生态的拓展展现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少儿图书市场的持续领先地位和版权输出的国际化布局,凸显了公司在内容创作与品牌运营上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传媒】受益于行业持续回暖,横店影视上半年净利增超128%(2025-08-22)
08月20日,澎湃新闻讯,横店影视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73亿元,同比增长17.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128.61%。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影放映及相关衍生业务利润增加。报告期内,公司院线票房(不含服务费)达11.57亿元,同比增长23.56%,观影人次3030.24万,同比增长19.95%,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横店影视旗下拥有528家已开业影院,直营影院票房市占率3.91%。此外,公司积极布局IP衍生品业务,与外部合作开发《哪吒之魔童闹海》《熊出没:重启未来》等影片衍生品,并升级自营“玩具梦工厂”,新增棉花娃娃、盲盒等产品。短剧业务也成为新增长点,公司参投及自主开发多部短剧,与多个平台达成合作。下半年,公司计划提升影院盈利能力,探索“影院+餐饮”融合业态,并加快虚拟现实影院项目落地。
【点评】横店影视的业绩反弹印证了电影市场的复苏趋势,尤其是放映业务的高增长反映了观影需求的释放。公司通过“直营影院+衍生品+短剧”的多业务布局,有效分散了单一业务风险。IP衍生品业务的拓展值得关注,从外部合作到自营开发,体现了对内容变现的深度挖掘,但需警惕衍生品市场同质化竞争。
【文化传媒】爱奇艺龚宇谈IP体验业务:年底前可能再确定一两家线下乐园(2025-08-22)
08月20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讯,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在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分析会上透露,除扬州、开封的线下乐园外,年底前可能再确定一两家线下乐园。爱奇艺IP体验业务分为IP消费品和线下体验两部分,线下体验包括全感剧场(轻资产模式,合作方投资建设,已覆盖30多个城市50家店)和线下乐园(轻资产或重资产模式)。此外,爱奇艺今年开始尝试自营IP消费品,从授权模式转向自营卡牌等产品,并计划拓展销售渠道。
【点评】爱奇艺的IP体验业务布局体现了从内容平台向“线上+线下”生态延伸的战略逻辑。轻资产模式(合作方投资+爱奇艺输出内容)降低了扩张风险,而自营IP消费品的尝试则是对授权模式商业价值的深度挖掘。
【文化传媒】大作家的“童年之书”狂卖50万册(2025-08-22)
08月21日,今日头条讯,人民文学出版社旗下“我们小时候”系列图书累计销售50万册,成为长销经典。该系列汇集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得主等名家散文,如迟子建《会唱歌的火炉》、苏童《自行车之歌》、毕飞宇《苏北少年“堂吉诃德”》等,通过童年记忆展现时代变迁与人文情怀。2025年新作《从故乡到故宫》(祝勇著)以80年代童年为背景,融合电影启蒙与故宫文化,入选多地暑期推荐书目。系列还拓展至科学家主题,如周忠和、李淼等科学家的童年回忆。CCTV10《读书》栏目曾推荐多本系列图书,其成功源于高品质文本、多部门协作的出版体系及持续的品牌运营。
【点评】“我们小时候”系列的成功凸显了童年主题在文学市场中的持久吸引力。名家散文的深度与广度赋予了作品跨时代的共鸣力,尤其是对城市化进程中童年记忆的挖掘,既满足了成年读者的怀旧需求,也为青少年提供了文化启蒙。系列从文学家拓展至科学家,体现了品牌对多元内容的包容性,但需警惕主题泛化可能导致的定位模糊。
【文化传媒】《戏宇宙(经典季)》、《中国家风》入围国家广电总局2025年“中...(2025-08-15)
08月14日,齐鲁网?闪电新闻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2025年“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重点项目,山东广播电视台创作的《戏宇宙(经典季)》和《中国家风》成功入选。《戏宇宙(经典季)》聚焦经典戏曲IP,通过真人秀探访形式挖掘戏曲背后的故事,邀请何赛飞、王珮瑜等知名艺人参与,吸引年轻观众关注。节目短视频全网传播量超5亿,多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推荐。《中国家风》则以微纪录片形式展现中华优秀家风家训的传承与时代意义。山东广播电视台表示,将继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更多精品内容。
【点评】《戏宇宙(经典季)》和《中国家风》的入选,体现了国家广电总局对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重视。前者通过年轻化表达和明星效应成功破圈,后者则从家风角度切入,展现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这种“经典+创新”的模式,既保留了文化内核,又适应了现代传播需求。山东广播电视台的实践表明,传统文化节目可以通过多元形式焕发新活力,但如何持续吸引观众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仍是行业需要探索的方向。
【文化传媒】新华传媒股价下跌3.28%,参与2025上海书展拓展文化消费场景(2025-08-15)
08月14日,金融界讯,截至2025年8月14日15时,新华传媒股价报7.0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28%,成交额1.78亿元。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图书发行、报刊经营、广告代理及文化地产等,是上海地区重要的文化传媒企业。2025上海书展于8月13日至19日举行,新华传媒作为重要参展商参与活动。本届书展首创“双主场+X+N”模式,新增夜市、文创市集等创新形式,推动“书展+”文旅商体展融合。新华传媒旗下上海书城推出超12万种图书及近3500种文创产品,进一步强化文化消费场景的拓展。资金流向方面,8月14日新华传媒主力资金净流出2523.12万元,近五日累计净流出6118.51万元。
【点评】新华传媒股价的短期波动可能与市场整体情绪及资金流向有关,但其参与上海书展的举措展现了公司在文化消费领域的积极布局。书展的创新模式(如“双主场+X+N”)和多元化内容(如夜市、文创市集)不仅提升了活动的吸引力,也为公司拓展了新的盈利场景。然而,资金持续净流出反映出投资者对行业竞争加剧及文化消费需求变化的担忧。新华传媒需进一步强化核心业务竞争力,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文化传媒】果麦文化2025上半年营收增加得益于教辅和新书:教辅销量1600万册(2025-08-15)
08月14日,多知网讯,果麦文化发布2025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29.75%;净利润566.32万元,同比增长80.38%。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教辅图书收入增加及新书销售贡献。2025年上半年,公司教辅图书销售码洋达3.14亿元,占总图书码洋的43%,销量1600万册,在教辅赛道表现突出。产品覆盖小学至高中全学段,包括《一本书学完小学数学》、中文分级阅读系列及提分笔记系列等。公司依托“出版+互联网”模式,深化AI布局,推出“书世界”智能出版平台及“金字塔大模型”应用软件“AI校对王”,提升出版效率。此外,果麦文化积极拓展IP衍生业务,主投动画电影《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并运营超143个互联网账号,用户数突破1亿,互联网2C销售收入达6392.74万元,广告收入增长10.89%。
【点评】果麦文化的业绩增长展现了“出版+互联网+AI”模式的竞争力。其成功关键在于:一是精准捕捉教辅市场需求,以高品效产品抢占市场份额;二是通过AI技术赋能出版全流程,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三是依托庞大互联网用户池,实现精准营销与衍生业务变现。
【文化传媒】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哈利波特主题知识竞赛,激活IP价值(2025-08-08)
08月03日,中新网讯,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京举办第六届“哈利?波特”学院知识竞赛,以“开往魔法世界的列车”为主题,吸引众多“哈迷”参与。竞赛围绕《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全7册设计45道考题,最终拉文克劳学院夺冠。活动由资深“哈迷”郭鹤鸣与责任编辑团队主持,并邀请作家毕淑敏等嘉宾出题。人文社同时推出《哈利?波特:魔法图鉴》,集结7位国际插画师创作,系统整理魔法世界角色、场景与知识体系。该社25年来已开发百余种“哈利?波特”相关出版物,此次竞赛作为中国“哈迷”年度盛事,持续强化IP社群凝聚力。
【点评】人文社通过知识竞赛与周边出版物的双重运营,展现了经典IP的长尾价值开发范式。知识竞赛不仅激活了粉丝社群的参与感,更将文学IP转化为可体验的文化活动;《魔法图鉴》则通过视觉化、系统化的内容重构,为IP注入新生命力。这种“内容深耕+社群运营”的模式,为出版业提供了从单一图书销售转向文化生态构建的参考案例,值得传统出版社借鉴。
【文化传媒】优酷官宣杨洋为会员首席推荐官,力推暑期档剧集《凡人修仙传》(2025-08-08)
08月07日,今日头条讯,演员杨洋正式官宣成为优酷会员首席超酷推荐官,将与观众共同追看暑期档重点剧集《凡人修仙传》。该剧改编自同名玄幻小说,讲述平凡少年韩立逆天改命的修仙传奇。杨洋在剧中饰演主角韩立,通过细腻演技展现角色隐忍坚韧的特质与生存智慧。优酷此次邀请杨洋担任推荐官,旨在为剧集增添热度,吸引更多观众关注这部世界观宏大、剧情精彩的仙侠作品。
【点评】优酷此次营销策略精准抓住了粉丝经济与IP效应的双重价值。杨洋作为兼具流量与实力的演员,其加盟不仅能提升剧集关注度,更能通过角色演绎强化IP魅力。这种“明星+IP”的联动模式,已成为视频平台暑期档竞争的标准打法,但关键在于内容质量能否支撑营销热度。《凡人修仙传》作为经典网文IP,其影视化改编效果将最终决定这波营销的长期价值。
【文化传媒】量子之歌拟收购Letsvan剩余全部股权(2025-08-04)
8月4日,多知网讯,量子之歌(Nasdaq:QSG)宣布将以现金加股票组合对价,收购旗下控股子公司深圳熠起文化有限公司(Letsvan)剩余全部股权。根据公告,量子之歌将通过私募配售向Letsvan创始人、CEO战绘宇发行约1821.93万股A类普通股,股份分三期交割并设归属期及锁定期;同时,战绘宇已于8月1日被任命为量子之歌董事。Letsvan成立于2019年,专注全球艺术家IP孵化、运营及潮玩全链路商业化,目前拥有又梨、WAKUKU、SIINONO等15个IP。今年3月,量子之歌以2.35亿元现金收购Letsvan 61%股权,此次交易完成后,Letsvan将成为量子之歌全资子公司。公司表示,此举旨在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潮玩业务协同,提升消费板块战略定位。
【点评】量子之歌以“先控股后全资”的路径迅速锁定潮玩赛道,既保留创始团队创造力,又通过股权绑定实现深度协同。在IP稀缺、渠道碎片化背景下,集中15个艺术家IP与全链路能力,有望形成规模壁垒;但潮玩消费波动大、IP生命周期短,后续需验证持续孵化及跨界变现能力。
【文化传媒】2025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平稳较快增长(2025-07-30)
07月30日,中国经济网讯,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8.0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2025年上半年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292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文化新业态行业营收31564亿元,增长13.6%,贡献率达76.8%。文化服务业营收39218亿元,增长10.7%,占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比重55.0%。分区域看,东部地区营收57022亿元,中部地区7935亿元,西部地区5718亿元,东北地区617亿元。上半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98亿元,增长19.3%,盈利能力持续提高。
【点评】文化新业态的快速增长与文化服务业的强势支撑,凸显了我国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东部地区的主导地位与中西部地区的稳健增长,反映出区域协调发展的积极态势。利润总额的大幅提升,不仅体现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强,更彰显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未来,随着文化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文化产业有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文化传媒】量子之歌旗下Letsvan推全新原创IP并在多地开售(2025-07-29)
07月29日,多知讯,近日,量子之歌旗下潮玩品牌Letsvan推出全新原创IP SIINONO赛诺诺,在上海MINISO LAND全球壹号店线下首发,当日单店售出数千个盲盒,拉动店铺单日总销售额环比飙升31.3%。SIINONO外形是拟兔生物,强调“个性与真实”,旨在成为用户拥抱真实自我的情绪伙伴。除上海外,该系列新品还在北京、广州等地MINISO LAND开售,并同步上线线上渠道。今年3月下旬,量子之歌并购Letsvan 61%股权,Letsvan成为其控股子公司。当前,Letsvan已推出15个原创IP形象。
【点评】量子之歌并购Letsvan后迅速发力,全新原创IP SIINONO赛诺诺首发成绩亮眼,拉动店铺销售额大幅增长。其强调“个性与真实”的设计理念,契合当下消费者追求独特、真实的心理需求。多地开售与线上同步发售的策略,拓宽了销售渠道,有助于提升品牌影响力。Letsvan丰富的原创IP储备,为量子之歌在潮流玩具市场及更广阔消费领域的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化传媒】新华书店2024年营收1371.65亿元,税后利润107.41亿元(2025-07-29)
07月29日,多知讯,在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中国新华书店协会发布《中国新华书店社会责任报告书(2024年)》。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新华书店营业收入1371.65亿元,同比下降5.1%;税后利润107.41亿元,同比下降27.25%;资产总额2594.4亿元,同比增长0.72%。网点总数11002个,较2023年减少137个,其中自有网点减少172个,海外网点减少2个。大型书城增加7个,24小时书店减少1个,网点改造减少99个,总营业面积缩减29.36万平方米。员工总数9.48万人,较2023年减少1.09万人。
【点评】新华书店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显示其营收与利润下滑,网点与员工数量减少,但资产总额仍保持增长。大型书城数量增加,表明其正调整经营策略,聚焦核心业务与大型门店建设。面对市场变化,新华书店需进一步探索数字化转型与多元化服务模式,以适应读者需求变化,同时保持社会责任与公益属性,巩固其在文化传播与教育领域的地位。
【文化传媒】横店影视股价涨停,暑期档票房突破33亿元(2025-07-25)
07月25日,金融界讯,横店影视股价当日涨停,报收18.14元,涨幅达10.01%,成交金额2.3亿元。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已突破33亿元,推动影视行业整体回暖。横店影视此前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1.8亿至2.3亿元,同比增长103.55%至160.09%。公司业务涵盖电影放映、制作、发行等全产业链环节,旗下拥有多家影院。资金流向显示,7月16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838.38万元,市场对影视行业复苏信心增强。
【点评】横店影视的股价表现和业绩增长反映了暑期档对影视行业的强劲拉动作用。随着消费市场复苏和优质内容供给增加,影视行业正逐步走出低谷。横店影视的全产业链布局使其能够充分受益于行业回暖,但需注意内容制作风险和市场波动对业绩的影响。未来,公司应继续加强内容创新和多元化经营,以应对市场竞争和观众需求的变化。
【文化传媒】2025爱奇艺717会员节:IP互动嘉年华重塑用户与平台关系(2025-07-25)
07月25日,今日头条讯,7月17日晚,2025“爱奇艺717会员节”迎来高潮——“IP互动嘉年华”直播盛典。活动集结超30位当红艺人及热门IP主创团队,以沉浸式互动体验重新定义用户与平台关系。数据显示,直播观看量突破4800万,250余个话题席卷社交平台热搜榜。爱奇艺717会员节通过构建以用户为主场的深度互动体验,满足用户情感诉求,打通“内容赋能体验→会员深度参与→反哺内容价值”的正向闭环。会员的深度参与和情感投入成为驱动内容热度延续、口碑传播和用户黏性增强的核心动力。
【点评】爱奇艺717会员节成功实践了体验经济时代下的平台营销新模式,通过IP互动嘉年华等形式,构建了超越内容本身的沉浸式体验场域。此举不仅激活了存量会员的情感黏性,更吸引了增量用户关注,实现了平台与用户价值的共生共荣。其核心逻辑在于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情感共振与价值延伸,沉淀了更多品牌忠实粉丝,为视频行业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方法论。
【文化传媒】纪录片《匠造千年:跟着汉酱修文物》7月20日爱奇艺上线(2025-07-25)
07月25日,贵州日报讯,聚焦文物修复与文化传承的纪录片《匠造千年:跟着汉酱修文物》将于7月20日在爱奇艺纪录片频道和奇异果TV同步上线。该片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指导、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出品、贵州茅台公益赞助,作为“匠造千年”系列第一季,通过5集内容展现文物修复的精细过程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摄制团队历时8个月,行程超5000公里,深入安阳殷墟、孔府档案、赤水河盐运文化遗址等文物保护现场,记录修复师的匠心精神。影片采用特写镜头与航拍结合的方式,生动呈现文物修复细节与历史环境,并通过故事化叙事传递文物背后的人文价值。该片是“汉酱?匠心传承”公益项目的成果展示,旨在推动文物保护与传统文化传承。
【点评】这部纪录片的推出不仅是对文物修复工作的深度记录,更是对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有效唤醒。其“去广告化”的真诚叙事方式,既展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提升了内容的可信度。通过技术细节与人文故事的结合,影片成功打破了专业领域与大众认知的壁垒。未来,此类内容若能与学校教育、文旅项目形成联动,将更有效推动文物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如何平衡商业赞助与文化传播的纯粹性,仍是行业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文化传媒】横店影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净利润大幅增长(2025-07-18)
07月18日,搜狐网讯,7月14日,横店影视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000万元至23,000万元,同比增长103.55%至160.09%;扣非净利润为14,000万元至19,000万元,同比增长825.61%至1,156.18%。报告期内,影片供给侧改善、头部影片带动及观影需求增长等因素,叠加公司优化影院策略等举措,电影放映及相关衍生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公司出品的《熊出没·重启未来》等多部影片上映,还加大短剧业务布局力度,多部短剧作品在平台上线或待上线。
【点评】横店影视上半年业绩预告成绩亮眼,净利润大幅增长。这得益于市场环境改善与公司自身策略的双重作用。优化影院发展策略、提升票房市占率等举措成效显著。同时,公司积极布局短剧业务,拓展了业务领域。在影视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横店影视通过多元化布局,不仅提升了自身竞争力,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有望在未来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文化传媒】万达电影、横店影视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2025-07-18)
07月18日,今日头条讯,7月14日,万达电影公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亿至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40.96%–393.87%。万达电影国内直营影院票房42.07亿元,观影人次0.82亿,市场份额14.4%。同时,万达电影升级“1+2+5”战略版图,发力战略投资、潮玩、游戏等业务,报告期内院线票房逆势同比增长7.7%,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长399.5%。同日,横店影视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000万元至23,000万元,同比增长103.55%至160.09%。报告期内,公司电影放映及相关衍生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出品的《熊出没·重启未来》等多部影片上映,同时加大短剧业务布局力度。
【点评】万达电影与横店影视的业绩预告均显示出强劲增长势头。万达电影通过战略升级和多元化经营,有效提升了整体业绩,尤其在衍生品市场表现出色。横店影视则凭借影片供给侧的改善和多元化业务布局,实现了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两家公司的成功经验表明,影视企业需不断创新业务模式,拓展收入来源,以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