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河北移动率先完成京沪、京广高铁5G 2CC网络开通,倾力打造高品质...(2025-07-14)
7月14日,C114网讯,为加快推进5G高品质网络,河北移动联合华为率先完成京沪、京广高铁5G网络2CC组网全面开通,让5G切换体验及网络速率得到进一步提升,让广大旅客享受高速出行同时体验高速上网,同时推动河北旅游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助力经济发展中贡献“移动力量”。随时河北高铁不断发展,为提升高铁用户感知,河北移动在高铁专网基础上进行设备改造升级,完成高铁专网5G网络2CC全线开通,5G网络2CC载波聚合就好比“黏合剂”,将更多的频谱“黏”在一起,为用户提供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并减少延迟,从而显著改善用户上网体验。
【点评】随着近几年5G网络全面使用,5G已作为千行百业转型升级、行业技术融合创新、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支撑手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河北移动积极践行央企责任,加快推进5G精品网络,助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Meta与英国政府合作促进开源AI模型发展(2025-07-14)
7月14日,科技日报讯,近期,Meta Platforms与一家由英国政府支持的国家级研究所展开合作,开发供公共机构使用的开源人工智能模型。这一合作不仅体现了Meta对开源AI技术的长期承诺,也反映了英国政府在推动自主AI能力方面的战略意图。通过捐赠100万美元支持为期一年的开源AI奖金项目,Meta希望帮助英国政府摆脱对OpenAI、谷歌和微软等封闭式AI系统的依赖,从而增强国家在AI领域的自主性。该项目将利用Meta的开源模型如Llama,为英国政府开发定制化的AI工具,涵盖国家安全、公共卫生和规划改革等领域。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政府的效率和生产力,预计可带来高达450亿英镑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确保敏感数据由政府内部掌握,避免受制于商业公司。此外,开源AI的开放性也为研究人员和开发人员提供了更广泛的合作空间,有助于推动科学和医学的突破。
【点评】该项目将为AI专家与公共服务之间的对接提供创新方式,进一步推动AI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随着2026年1月项目的启动,这一合作有望成为英国公共部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电信直连卫星全场景应用正式发布(2025-07-14)
7月14日,C114通信网讯,7月11日,中国电信直连卫星全场景应用发布会在四川雅安318自驾大本营成功举办。发布会以“天地一体 时刻守护”为主题,聚焦“手机直连卫星、汽车直连卫星、天通卫星行业应用”三大类卫星直连场景发布解决方案。发布会上,中国电信展示了直连卫星全场景应用的最新成果。其中,手机直连卫星可以实现“不换卡、不换号”拨打天通卫星电话、发送天通卫星短信;汽车直连卫星可以实现使用车载大屏拨打天通卫星电话、发送天通卫星短信,天通卫星通信能力与车载系统设计融为一体,在无蜂窝网络环境下,车辆事故可自动触发卫星E-Call紧急呼叫系统,提供紧急救援;天通卫星行业应用包括手持机、天通猫、天通座机、天通应急叫应终端等产品,满足各类场景卫星通信使用需求。
【点评】中国电信在全球率先实现手机直连卫星、汽车直连卫星等星地融合创新服务,可以满足雅安地区应急救援、自驾旅行等多场景中的应急通信保障需求。在近年来多次重大抢险救灾行动中,天通卫星通信技术第一时间打通灾区与外界的信息通道,为指挥调度、医疗救援赢得了宝贵时间。后续,中国电信将不断拓展卫星通信在更多领域的深度融合,让更多用户在关键时刻用得上、用得好。
【新一代信息技术】OpenAI完成史上最大收购,近65亿美元拿下艾维AI硬件公司(2025-07-10)
7月10日,C114网讯,当地时间7月9日,OpenAI宣布已完成了一笔价值近65亿美元的全股票交易,收购了苹果公司前首席设计官乔纳森 艾维(Jonathan Ive)联合创办的AI设备创业公司io Products,挺进硬件市场。OpenAI在官网称,io团队已正式与OpenAI合并。艾维及其设计公司LoveFrom仍保持独立,并在OpenAI深入参与设计和创意工作。这笔收购是OpenAI历史上最大的一笔交易,将为公司提供一个专注于开发AI设备的专业团队。通过收购io,OpenAI也将获得艾维和其他前苹果设计师的服务。这些设计师曾参与iPhone等标志性产品设计。
【点评】OpenAI此次收购不仅是一次资本运作,更是其战略转型的重要一步。通过整合艾维的设计团队,OpenAI有望在AI硬件领域实现突破,但同时也需面对品牌、法律及市场接受度等多重挑战。
【新一代信息技术】进军6G:软银携手诺基亚完成7GHz室外实验(2025-07-09)
7月9日,IT之家讯,软银公司(SoftBank Corp)与诺基亚合作,使用7GHz频谱完成了一项室外试验,该厘米波频段正被考虑用于6G技术,据称这是这家日本电信运营商的首次尝试。室外试验于今年6月进行,软银在东京市中心安装了三座兼容7GHz的预商用基站,并部署了Massive MIMO技术,以评估如何在城市地区部署与5G相媲美的6G区域覆盖。软银解释称,厘米波是波长在1厘米至10厘米之间、频率在3GHz到30GHz之间的无线电波。在这一范围内,7GHz至24GHz的频段“正成为下一代移动网络的候选频段”。它补充说,用于其试验的特定频段将在2027年ITU-R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上作为潜在的5G频率进行讨论,因此受到了全球关注。
【点评】7GHz频段提供了比5G Sub-6GHz频段明显更宽的带宽,使之非常适合高速通信和可靠的区域覆盖。在移动数据流量大且城市人口密集的区域,由于建筑物拥挤,信号穿透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7GHz频段被视为一种能兼顾容量和覆盖的、有前景的6G解决方案。
【新一代信息技术】阿里通义旗下首个音频生成模型ThinkSound已正式开源(2025-07-07)
7月7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阿里“通义大模型”公众号发文宣布,通义实验室首个音频生成模型ThinkSound现已正式开源,将打破“静音画面”的想象力局限。ThinkSound首次将CoT(Chain-of-Thought,思维链)应用到音频生成领域,让AI学会一步步“想清楚”画面事件与声音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高保真、强同步的空间音频生成——不只是“看图配音”,而是真正“听懂画面”。据悉,为了让AI学会“有逻辑地听”,通义实验室语音团队构建了首个支持链式推理的多模态音频数据集AudioCoT。AudioCoT融合了来自VGGSound、AudioSet、AudioCaps、Freesound等多个来源的2531.8小时高质量样本。在此基础上,AudioCoT还特别设计了面向交互式编辑的对象级和指令级样本,以满足ThinkSound在后续阶段对细化与编辑功能的需求。
【点评】ThinkSound由两个关键部分组成:一个擅长“思考”的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LLM),以及一个专注于“听觉输出”的统一音频生成模型。正是这两个模块的配合,使得系统可以按照三个阶段逐步解析画面内容,并最终生成精准对位的音频效果——从理解整体画面,到聚焦具体物体,再到响应用户指令。
【新一代信息技术】广东电信融合边缘云网架构荣获“华彩杯”南区决赛一等奖(2025-07-04)
7月4日,中国财富网讯,7月2日,第三届“华彩杯”算力大赛南区决赛 工业专题和存力中心专题赛在广州举行。广东电信联合华为打造的《基于融合边缘云网架构创新孵化算力服务新应用》项目荣获南区决赛一等奖。据悉,中国电信联合华为,在广东省六个地市试点基于融合边缘网络架构的云宽带,在现有光纤宽带基础上新增上云通道,在云端部署算力服务,提供云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网络附属存储)、云电竞等边缘云服务。中国电信利用融合边缘网络架构,将用户侧的物理算力、私域存储通过千兆/万兆光网和新型城域网延伸至运营商算力中心机房,通过运营商提供订阅式服务的方式,提供“云、网、智、端、安、应用”六大核心能力,为用户提供新一代智能化综合信息服务,让用户能自主组合各类标准化云网产品。
【点评】融合边缘云网架构的创新实践,将会推动边缘云应用与AI能力的更紧密结合,促进产业伙伴孵化出更多的家庭和企业的AI服务,为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助力更加辉煌的智能新时代。
【新一代信息技术】注册资金20亿元,中国移动成立九天人工智能科技公司(2025-07-03)
7月3日,IT之家讯,6月30日,中移九天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洪涛,注册资本20亿元,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中移九天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等。据悉,2013年,中国移动组建“九天”人工智能团队,并在2018年上线智能客服系统。2024年10月,中国移动发布了九天善智多模态基座大模型暨30款自研行业大模型,建立完善通专协同“九天”大模型矩阵。今年初,中国移动“九天”人工智能团队入选2024年度“央企楷模”。通过注册成立独立公司,中国移动展现了重点突破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决心。
【点评】“九天”团队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逐步从智能客服系统起步,逐步拓展至生产领域,面对人工智能热潮,中国移动决定自主突破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九天”迅速成立大模型攻关团队,攻关大模型训、调、推全栈核心技术。通过成立独立公司,中国移动不仅强化了对AI技术的自主掌控,也为未来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竞争中占据先机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联通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5-07-02)
7月2日,36氪讯,6月25日,中国联通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签署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合作协议,共同开启校企合作新篇章。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副总经理郝立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常进、副校长吴枫出席活动。中国联通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致力于建立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伙伴关系。双方立足信息通信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服务国家战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瞄准国际前沿、加强自主创新,在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
【点评】在前期良好合作基础上,双方将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合作,共同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在理论创新与产业实践方面的优势,深化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电科与中国邮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5-06-26)
6月26日,C114网讯,6月24日,中国电科与中国邮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电科党组书记、董事长王海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朱鹏,中国邮政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爱力,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郑国雨见证签约。中国电科副总经理龚永恒,中国邮政副总经理王俭代表双方签署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坚持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协同发展、合作共赢,在科技创新、信息技术赋能、邮寄业务、金融业务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互为提供具有竞争优势的技术、产品、服务和保障,树立央企合作典范,携手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点评】此次合作不仅体现了央企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责任担当,也展现了双方在资源、技术与市场方面的深度融合潜力。因此,此次签约是央企合作的典范,也为行业树立了协同发展的新标杆。未来,双方应继续深化合作,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共同服务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电信与TM Forum 联合卓越中心成立,共筑全球数字生态新未来(2025-06-26)
6月26日,C114通讯网讯,6月19日,中国电信与全球领先的电信行业组织TM Forum共同建立的战略合作平台——中国电信与TM Forum联合卓越中心(以下简称“卓越中心”),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DTW25 Ignite峰会上正式宣告成立。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栾晓维和TM Forum CEO-Nik Willetts共同为卓越中心揭牌。该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新阶段,旨在汇聚全球智慧,加速数字技术创新与商业应用,成为连接中国与国际数字生态的重要桥梁。卓越中心将依托中国电信的产业实践与TM Forum的国际平台资源,联合全球运营商、领先科技企业及学术机构,共同推动云网融合、智能运维(AIOps)等领域的技术演进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将重点聚焦应用创新、标准推动、项目孵化与人才培养四大核心业务方向,致力于构建开放、协同的全球数字生态。
【点评】中国电信与TM Forum联合卓越中心的成立,不仅深化了双方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更为全球数字产业的协同发展搭建了高价值平台。中心将成为中国创新力量与国际前沿生态连接的重要枢纽,促进技术、标准与人才的全球流动与共享。通过这一平台,中国电信期望进一步深化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探索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电信AI+网络能力发布大会召开,全球首个网络大模型联盟正式...(2025-06-24)
6月24日,IT之家讯,6月19日,在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期间,中国电信成功举办“AI+网络能力发布大会”,汇聚全球300余位运营商代表、行业领袖及顶尖科研专家。大会聚焦“汇聚·连接·创造”,发布多项突破性成果,并宣告由中国电信发起的全球首个网络大模型联盟正式成立,开启智能通信新篇章。本次大会上,网络大模型联盟正式成立。联盟首批成员汇聚哈萨克斯坦Jusan Mobile、印度TATA通信、阿联酋DU等13家国际运营商,旨在构建全球性开放技术平台。联盟将聚力三大方向,一是共建数据基础,打造共享资源池,筑牢模型根基;二是开放模型能力,推动技术普惠,加速全球数字化转型;三是共创标杆应用,建设“技术验证-标准输出-行业共享”全链条体系。
【点评】中国电信通过共建开放生态,推动全球产业合作。大会参与者共同描绘了全球通信网络智能化发展的蓝图。随着网络大模型联盟的成立,中国电信正携手全球伙伴,推动智能通信新生态的构建,为全球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力卫星物联网,中国移动推出两款全国产化卫星通信芯片(2025-06-20)
6月20日,C114网讯,2025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中国移动发布卫星物联网系列产品,覆盖连接、芯片、模组及应用等多领域。通过自主研发的天地一体物联网管理平台,中国移动为全球客户提供覆盖广泛的物联网服务,助力其全球化业务布局。在芯片与模组方面,公司推出了基于RISC-V架构的国产化卫星通信芯片CM6650N和CM3510,以及具备双网智能切换能力的卫星物联模组MU305A,有效弥补了传统蜂窝网络在偏远地区的覆盖短板。此外,中国移动还推出了物流、电力、水利三大行业解决方案,解决了网络覆盖不足、成本高和通信不稳定等问题。同时,公司还发布了AI模组和AIoT平台,推动AI技术与物联网深度融合,为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万亿级场景提供数字化支撑。
【点评】中国移动在2025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发布的卫星物联网系列产品令人瞩目。整体来看,中国移动在卫星物联网和AIoT领域的布局,不仅提升了其在通信行业的竞争力,也为未来智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移动与复旦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5-06-19)
6月19日,科技日报讯,6月19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与复旦大学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出席签约仪式,中国移动副总经理张冬与复旦大学副校长姜育刚分别代表双方签订协议。根据协议,在科研合作方面,双方将围绕卫星通信、感知网络、先进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开展联合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共同探索产学研用科技创新机制,加强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点评】双方将秉持“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校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合作提升中国移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复旦大学的学科发展和成果转化,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河南移动与华为携手创新,智能追焦单元助力打造移网体验示范区(2025-06-18)
6月18日,C114通信网讯,近日,中国移动河南公司(以下简称“河南移动”)通过智能优化系统与智能硬件相结合,打造流量激发、智能运维、质差优化等场景的移网体验示范区,引领行业标杆。河南移动与华为联合创新,率先实现华为智能体、智能追焦单元、智能板等在网络保障领域的规模落地应用,旨在借助技术创新全方位提升运营商网络规、建、维、优全流程能力。据悉,智能追焦单元是中国移动与华为联合发布的基站天线数字化解决方案,具备拓扑关系实时可视零错误、工参信息实时可感零误差、多维波束实时可调零等待三大能力。
【点评】河南移动与华为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推动智能追焦单元的大规模商用部署,完成基站智能化改造,推动网络向L4级自智网络升级转型,为智慧文旅、智慧交通、低空经济等新兴场景提供网络联接底座。
【新一代信息技术】爱立信携手谷歌云推出5G核心网按需服务(2025-06-13)
6月13日,IDC网讯,爱立信本周宣布推出爱立信按需服务(Ericsson On-Demand)全新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将以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的形式向通信服务提供商(CSP)交付核心网服务。该平台由爱立信与谷歌云(Google Cloud)联合设计打造,充分利了谷歌AI基础设施与Google Kubernetes Engine(GKE),并由爱立信提供端到端管理。此解决方案将助力CSP快速部署并扩展核心网服务,并通过这一完全托管的云原生平台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业务灵活性。
【点评】爱立信与谷歌云的合作,不仅体现了电信与云计算的深度融合,也为未来5G和新兴业务的快速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这一创新举措,无疑将重塑通信行业的服务模式,助力运营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电信云网融合大科创装置入选中央企业中试验证平台(2025-06-12)
6月12日,IT之家讯,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发文公布《中央企业中试验证平台对外开放服务目录(2025)》,包含190个平台的426个对外开放服务项目。由中国电信研究院牵头建设的云网融合大科创装置,以提供最大规模的服务项目(8个)成功入选,成为云网融合技术方向首个中央企业中试验证平台,也是中国电信唯一获批的中试平台。此次入选是云网融合大科创装置继获批工信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之后再一次获得国家级认可。据悉,该平台依托14省50节点的覆盖能力,构建了业界领先的中试服务体系,涵盖20余项服务能力,已开展千余次研究试验与产品验证,部分成果获得国家部委及院士专家认可,多项技术已在全国推广。
【点评】此次入选不仅体现了中国电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也标志着其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中国电信研究院将在国资委和集团公司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合作,推动云网融合技术的持续发展与产业化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兴通讯携手江苏电信完成50G-PON三代时分共存技术的现网验证(2025-06-12)
6月12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中兴通讯联合江苏电信在南京开展50G-PON三代时分共存技术的现网验证,这是首次在真实业务环境下进行场景化测试。本次验证基于江苏电信现网,聚焦50G-PON与EPON多代终端的共存兼容性、现网业务的承载能力,通过现网环境下多代际光接入技术的协同测试,为50G-PON规模商用部署提供关键实证数据支撑,推动光接入网络向高速率、低时延、多代共存的平滑演进。本次江苏电信选取南京高端住宅小区仁恒江湾城开展现网试点,首次在实际网络环境的同PON口下实施EPON/10G-EPON/50G-PON三代时分兼容技术的部署与验证。
【点评】试点结果表明,三代时分50G-PON产品可适配现网的宽带业务开通系统和运维支撑系统,通过长期稳定运行的可靠性验证。此次试点成功验证了50G-PON三代兼容技术在现网中的可行性与稳定性,为传统EPON网络向万兆光网平滑演进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
【新一代信息技术】麒麟软件完成30亿元增资扩股(2025-06-06)
6月6日,中国财富网讯,4日,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软件”)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麒麟软件有限公司(下称“麒麟软件”)已完成增资扩股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0亿元。其中,中国软件以非公开协议方式认购20亿元,其余10亿元由包括中移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工融顺禧股权投资基金、天津中湾海河信创股权投资基金等在内的9家合格投资人通过进场交易认购。本次增资扩股价格以北京中同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麒麟软件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83.55亿元为基础,经产权交易机构公开挂牌确定。增资完成后,中国软件对麒麟软件的持股比例预计由40.25%提升至47.23%。交易各方已签署《麒麟软件有限公司增资协议》,交易生效无需履行其他审批程序。
【点评】此次增资不仅增强了麒麟软件的资本实力,也为后续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关键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整体来看,此次交易是中国软件在信创产业链中持续扩张的重要一步,有助于提升其在国产替代进程中的竞争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移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2025-06-06)
6月6日,IT之家讯,6月4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署“人工智能+”重点场景应用合作协议。河南省委书记刘宁,省长王凯和中国移动党组书记、董事长杨杰出席签约仪式。河南省副省长李涛和中国移动副总经理张冬代表双方签订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大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智算网络布局建设,加快建设高质量数据集和人工智能基座能力;聚焦农业、中医药、水利、工业、文旅等场景,共同开展大模型应用研发和场景拓展,加快重点行业应用场景建设。
【点评】通过共建人工智能基座和高质量数据集,双方将加速大模型研发与场景落地,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这一合作对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国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