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 舶】招商轮船成立全资子公司云链数科推动航运数智化(2024-08-09)
8月9日,国际船舶网讯,8月7日,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根据经营和战略发展需要,为加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云链数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云链数科是招商轮船顺应新时代下新兴产业变革的浪潮,专注于提供航运贸易数智化升级与定制化开发服务的公司,以区块链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将以丝路云链联盟链及联盟生态为依托,构建产业链数智化服务和数智生态,赋能航运贸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点评】本次对外投资设立的子公司符合招商轮船战略及经营的需要,对公司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云链数科肩负国家航运贸易数智化的试点重任,将全力推动航运数智化业务的全球商业布局,打造航运发展的新引擎。
【船 舶】招商工业海门基地交付礼诺航运9100车双燃料汽车运输船(2024-08-08)
8月8日,国际船舶网讯,8月初,招商工业海门基地举行礼诺航运(H?egh Autolines)9100车双燃料汽车运输船项目首制船“H?egh Aurora”号(CMHI-269-1)的命名交付仪式。“H?egh Aurora”号是礼诺航运与招商工业合作建造的12艘双燃料和零碳就绪“极光(Aurora)级”汽车运输船中的第一艘,于2024年1月出坞,6月开始海试。“极光级”船是目前市场上该类型最大、最环保的汽车运输船,由Deltamarin设计,每艘运载能力达9100车,14层甲板,动力设备方面配备有1台低速双燃料主机和3台双燃料发电机机,除了可以使用LNG和常规燃料,还有DNV船级社的“氨预留(ammonia ready)”和“甲醇预留(methanol ready)”符号。该系列船配备了MAN Energy Solutions提供的MAN B&W多燃料发动机,可以使用各种生物燃料和常规燃料,包括LNG。在对发动机、油箱和辅助系统稍作修改之后,该船就可以过渡到使用绿色氨气或甲醇等未来零碳燃料运营。
【点评】“极光级”船作为有史以来最大、最环保的汽车运输船,其运输每辆汽车的碳排放量比目前的行业平均水平最多减少58%,将成为开创性的、改变行业的绿色船队。预计全部12艘船将在2027年上半年之前,以每六个月交付两艘的速度陆续投入运营。
【船 舶】南通象屿海装包揽大单强势回归(2024-08-02)
8月2日,国际船舶网讯,比利时船东CMB.TECH将在南通象屿海装订造10艘5300载重吨和10艘15000载重吨不锈钢化学品船,其中5300载重吨化学品船每艘造价至少1500万美元,15000载重吨化学品船每艘造价近4000万美元。以此计算,交易总金额将达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7亿元)。这批新船将采用传统燃料运营,但具备氨燃料预留(ammonia-ready)设计。交付后,新船将租赁给埃克森美孚,用于在英国和ARA(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安特卫普)之间运营,租金和租期尚未确定。
【点评】化学品船曾是象屿海装的主力船型,象屿海装的前身南通明德重工更被誉为“中国最好的化学品船船厂”,在破产前明德重工的手持化学品船订单数量一度排名全球第一。不过,自2021年4月后,象屿海装在近三年来承接的新船订单全部为散货船,直到2024年重新开始承接化学品船订单。此次斩获价值近40亿元的化学品船大单是其强势回归的重要标志。
【船 舶】扬州中远海运重工为国银金租建造第八艘8.2万吨散货船命名(2024-08-01)
8月1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31日,扬州中远海运重工为国银金融租赁建造的8艘82000吨散货船中的收官之作“CL JINGDEZHEN(景德镇)”轮(船体号:N996)在公司三号舾装码头举行命名仪式。8.2万吨散货船是扬州中远海运重工与国银金租继20.8万吨散货船、21万吨散货船顺利合作后重点展开的第三组项目,共计8艘船舶。该型船总长229米,型宽32.26米,型深20.35米,设计航速13.5节,此次命名的“CL JINGDEZHEN”轮是该组项目的最后一艘。作为新一代卡姆萨尔型散货船,其满足最新排放法规要求,新老巴拿马运河均可通行,适应性更强,经济性更高,具有绿色、环保、节能、安全等特点,此前交付的7艘船在实际运营中表现优异。
【点评】该系列光租船是中远海运散运突破传统运力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有效补充了巴拿马型船舶优质运力。中远海运散运将持续通过产融合作的方式加强船队建设,调整和优化运力结构、资产结构,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船 舶】中国重工宣布系列资产收购交易,上市央企加速高端化转型(2024-07-31)
7月31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27日,中国重工宣布了一系列有关资产收购的关联交易公告,通过“两买一卖”逾50亿元交易优化产能布局,加快其造修船业务向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转型。其中,全资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船天津购买港船重工资产,有效增加核心产能;全资子公司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武船航融100%股权,补齐高技术产品和高端船舶分段建造产能短板;大连造船转让渤船重工100%股权,进一步优化造修船生产能力布局。
【点评】随着造船行业的复苏和手持订单的持续增长,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也加入了产能扩张的行列。上述一系列交易旨在优化产能布局,增强产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并加速高端化转型,以应对当前造船业订单量的持续增长。
【船 舶】沪东中华再获道达尔能源LNG加注船订单(2024-07-26)
7月26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中下旬,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获得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TOTAL)1+1 艘全球最新V3.0版18600立方米LNG加注船项目建造订单。该船大量使用绿色、环保和低碳设备,使这艘全球最新V3.0版加注船更“绿”意盎然。首先,该船优化高低位双加注集管平台设计,不仅可兼容更多的LNG岸站,还能匹配超大型原油船(VLCC)、LR2型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汽车运输船(PCTC)等LNG动力船型,极大提升LNG加注船的兼容性和经济性。其次,该船可实现全工况燃气模式运行,设计工况下燃气消耗量下降约14%,且发动机采用二级涡轮增压等技术,使燃烧更为充分,甲烷逃逸量下降达60%。第三,该船拥有可持续船舶、欧盟绿色护照、清洁船舶等绿色船级符号,并采用双燃料发动机、双燃料锅炉和支持高惰性气体处理的天然气焚烧装置等环保设备。同时,LNG喷淋泵、燃气泵和主海水泵均采用节能变频驱动,极大提升船舶营运的节能减排与低碳环保特性。
【点评】这是沪东中华累计承接的第100艘LNG运输船(装备)。此次成功签约,再次验证沪东中华中国LNG全产业链“链长”的称号名副其实,将为全球绿色能源发展贡献力量,进一步扩大中国造船在LNG加注船领域的领跑优势。
【船 舶】江南造船交付达飞海运第四艘150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2024-07-24)
7月24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23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为达飞海运集团复造的150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系列船第四艘命名交付,该船被命名为“CMA CGM MAUI”号。该系列船是江南造船为达飞海运建造的15000TEU双燃料集装箱船,共6艘。该批次船型总长366米,型宽51米,服务航速22节,选用GTT Mark Ⅲ LNG围护系统,具有载箱量大、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等特点。该批次复造船采用全球新一代智能控制废气再循环(iCER)系统的双燃料主机,可通过特定算法自动跟踪并动态调整空气和燃气的比例,和以往机型相比,气体模式下的甲烷逃逸可降低50%,可减少28%以上温室气体排放。
【点评】作为复造系列船的第四艘,该船首次采用了双燃料集装箱船双线建造模式。建造团队统筹协调,解决了该模式导致人员高度重合,资源协调、人员调配等难题。该系列后续两艘船将于2024年9月全部交付。江南造船将持续构建核心竞争力,不断推进产品转型升级,向市场推出更多优质的船舶。
【船 舶】大连造船超额完成全年接单任务(2024-07-23)
7月23日,国际船舶网讯,2024年上半年,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连造船在经营承接、精益生产、管理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交工船海产品13艘,完成年度计划的50%;签约并生效船海产品24艘,超额完成全年承接任务,生产计划已经排到2028年。大连造船聚焦重点项目,提升主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突出价值创造,大连基地批量建造模式初步形成,山海关基地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天津基地重点船舶关键周期不断压缩。同时,围绕低碳和零碳排放船舶,大连造船开展以甲醇、液氨低碳零碳燃料应用为重点的低碳零碳研发设计,同时开展14型新产品设计工作,其中4型新产品生产设计并行开展。
【点评】大连造船积极策划线表调整、生产提速和插船增产,提升资源利用率,与2023年相比插船订单经济效益提升显著。订单结构向中高端和批量化方向升级,中高端船型占比93%,批量产品占比97%,其中新签VLCC14艘,占全球新签VLCC数量的27%,主建船型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船 舶】外高桥造船签约上海首个工业企业大规模再生水利用项目(2024-07-18)
7月18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16日,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与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和再生水利用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重点推动再生水在船舶工业的大规模应用,进一步提升船舶建造领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外高桥造船将从毗邻的上海城投下属竹园四期污水处理厂引入经净化处理后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再生水,用于船舶压载水、厂区绿化灌溉、设备调试冷却水等方面水源替代。项目将于2024年9月份开工、10月底前投产,预计每年将可节约自来水用水60~70万吨。
【点评】作为上海市第一家引入并大规模使用中再生水系统的工业企业,外高桥造船为航运领域创新应用水资源节约集约技术提供了可行方案,为创建节水型船舶企业树立了标杆。这不仅打造出了央地合作的又一新模式新样本,也是央地双方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创新,为社会和行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船 舶】扬子江船业打造清洁能源船基地(2024-07-17)
7月17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15日,扬子泓远绿色高技术清洁能源船舶制造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户靖江。项目将利用岸线长度约为1320米,占地面积约1300亩,建设30万吨级造船坞一座,20万吨级舾装码头一座,10万吨级港池一座,年生产能力约80万载重吨,预计2026年底完工投产,项目达产后年产值不低于100亿元、年平均综合税费不低于3亿元。本次新签约的项目瞄准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新赛道,成为国内民营企业进军大型LNG船建造市场的领路者,也为靖江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打破日韩在高附加值船舶领域垄断、实现产业自立自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点评】扬子江船业集团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承接超大型LNG船订单的民企,建设绿色高技术清洁能源船舶制造项目,旨在打造世界级的清洁能源气体船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按照智能化、数字化的规划理念,推行现代造船模式,建设现代智能工厂。企业将引进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线,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与造船技术的整合应用,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培育造船产业新质生产力。
【船 舶】连获36艘450亿订单,新时代造船扩张产能强势回归(2024-07-15)
7月15日,国际船舶网讯,希腊船东Evangelos Marinakis旗下子公司Capital Maritime与新时代造船正式签订了6+4艘8400TEU双燃料LNG动力集装箱船建造合同,每艘新船造价约为1.25亿美元,交易总金额约为12.5亿美元,预计2027年一季度交付。8400TEU级集装箱船需求量很大,被视为行业未来的主力军。该型船的灵活性使其能够在从亚洲到中东、跨大西洋南北贸易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航线上运营。这批新船能够装载1600个冷藏集装箱,并将配备轴式发电机和空气润滑系统,对于集运公司而言极具吸引力。新时代造船作为Marinakis在中国最“青睐”的船厂,已经为其建造了总计16艘油船,包括4艘LR2型成品油船、6艘苏伊士型原油船、6艘集装箱船。
【点评】新时代造船是国内第一家建造大型双燃料船的民营船企。近年来,新时代造船主动策应“双碳”发展战略,在新能源船舶领域率先布局,积极开展LNG双燃料动力船舶和LNG燃料舱的生产、研发,同时加大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造船,通过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LNG双燃料船接单量居全国首位。这批订单也标志着新时代造船重返集装箱船市场。
【船 舶】恒力重工再投巨资进军高端市场(2024-07-12)
7月12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7日,大连市人民政府、长兴岛经济区管委会、恒力集团签署《恒力重工(大连长兴岛)产业园产业发展协议书》。恒力集团将在大连长兴岛地区新增投资92亿元,打造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一流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根据协议内容,恒力重工(大连长兴岛)产业园将依托恒力集团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技术优势,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该产业园预计形成年钢材加工量180万吨、年产量710万载重吨的建造能力,将进一步拓展超大型油船、超大型液化气运输船、超大型集装箱船、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海上浮式风电钻井平台等高附加值绿色船舶和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务。
【点评】产业园重点将放在超大型油船(VLCC)、超大型液化气运输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船舶的制造上。这些产品不仅代表了当前船舶制造领域的最前沿技术,也是未来市场需求的热点和增长点。目前,恒力重工已成为民营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生动实践,也打造出了新时代东北振兴新的经济增长点。
【船 舶】中船防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增965.91%~1163.3%(2024-07-12)
7月12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9日,中船防务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5亿元到1.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22亿到1.47亿元,同比增加965.91%到1163.3%。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亿元到1.4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05亿元到1.3亿元,同比增加675.25%到836.76%。2023年同期,中船防务利润总额1343.5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66.5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47.89万元。
【点评】公司所处行业整体向好,一是2024年上半年生产任务饱满,生产产量、生产效率稳步提升,船舶产品收入及产品毛利同比增加;二是报告期内确认联营企业和参股企业投资收益同比增加。
【船 舶】江西省最大船舶制造企业江州船厂“换壳重生”(2024-07-11)
7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2008年,江联造船在完成国企向民企转变的第三年,成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中海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这一重组为该厂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发展机遇。到2012年,江联造船迎来鼎盛时期,船舶出口贸易总额达到3.39亿美元,成为江西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但随后受国际航运低迷、国内造船产能过剩的影响,江联造船陷入经营困境。2018年3月,中海重工与瑞昌市政府和扬子江船业集团订立合作框架协议。由扬子江来托管江联造船,同时,拟以瑞昌市黄金乡的石灰石矿区的开发推动船厂的重整。为让新投资企业无后顾之忧,瑞昌市政府通过瑞昌市瑞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从债权人手中回购了江联造船的大部分资产,再租赁给新投资企业。2023年3月,钦实集团和扬子江金控合资成立江西省新江洲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重新组合盘活现有资产,从瑞联资产公司手中承接了原船厂的主要生产要素,以打造长江中上游最大高端船舶建造基地为目标,重新定位产品方向,开启了船厂新的航程。
【点评】此次重整以资源换产业的方式,使瑞昌市成功引入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自新江洲成立以来,逐步取得市场的认可,先后签订了国内、国外船舶订单。2024年4月,新江洲承接丹麦一家百年老牌航运企业8艘6800吨双相不锈钢电推甲醇双燃料化学品船建造项目,订单总价值约14亿元。这不仅是江西省最大单笔船舶建造出口订单,也是江西省出口的第一个新能源船舶订单,标志着新江洲向新能源船舶市场迈进了一大步。
【船 舶】新乐造船再获德国船东8艘22000吨化学品船大单(2024-07-05)
7月5日,国际船舶网讯,随着造船行业整体回升,浙江新乐造船再次与德国TB Marine-Hamburg GmbH签下了8艘22000吨IMO II类化学品船大单。该型船采用双燃料发动机,可以使用普通燃料或甲醇,具有节能、环保、高效的特点,满足美国USCG要求,无限航区,所有船用设备均采用目前业界最先进、环保的技术,是一款技术含量较高的高等级船舶,将于2026年下装年开始陆续交付。化学品船一直是新乐造船的主要产品,公司在IMO II类化学品船、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项目上均取得较大成功,先后建造了数十艘各种型号的化学品船,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储备,交付的船舶均获得良好口碑。
【点评】近年来,新乐造船稳步发展,构建了以化学品船及其他高技术船舶为主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结构,形成了3600吨级、7500吨级、16500吨级IMO II类化学品船系列和国内首制19900吨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系列产品,并于2013年4月开工建造了国内第一艘3万方双燃料LNG船。目前,新乐造船年船舶制造能力能达到20万载重吨,产品主要出口意大利、荷兰等欧洲地区。
【船 舶】提前2个月交船,广船国际交付第6艘汽车运输船(2024-07-04)
7月4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3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联合中船贸易为H-LINE航运公司建造的7000车双燃料汽车运输船(PCTC)2号船“GLOVIS SUNSHINE”号签字交船。该船总长200米,型宽38米,设计吃水8.6米,设计航速19节,共设12层车辆甲板,其中4层为可升降式活动甲板,可装载7000辆家用汽车,并满足韩国船级社电动车入级符号要求,具备电动汽车装载能力,交付后将租赁给韩国现代集团旗下专业物流公司Hyundai Glovis运营。这是广船国际交付的第6艘汽车运输船,完工交付时间较合同期提前近2个月,彰显精益管理成效。
【点评】广船国际作为华南首家建造双燃料汽车运输船的船企,持续践行“三赢”理念、聚焦价值创造,推行精益管理,针对当前在建项目制定实施“PCTC专项提升计划”,在建造中不断总结经验,推动中间产品完整性稳步提升、建造周期不断压减,目前计划已更新至4.0版本。
【船 舶】中国重工拟解散子公司宜昌船机(2024-07-01)
7月1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28日,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拟解散全资子公司宜昌江峡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宜昌船机主要从事柴油机零部件、机械加工制造等配套业务,因主导产品缺乏竞争力,已持续多年亏损。为了终止宜昌船机持续亏损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盈利能力,中国重工拟对宜昌船机进行停业解散,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规定依法合规做好解散相关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关闭注销手续等。
【点评】本次解散符合中国重工战略发展需要,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同时,终止其持续亏损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考虑到宜昌船机的资产规模、业务规模占公司比重较小,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船 舶】中集太平洋海工获全球首制氨动力散货船燃料罐订单(2024-06-25)
6月25日,船海装备网讯,近日,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太平洋海工”)成功接获用于全球首制液氨动力散货船的液氨船用燃料罐订单。此项目燃料罐建成后将用于青岛北海造船承建的全球首制氨燃料动力散货船上。青岛双瑞作为氨燃料供气系统总包方,基于之前双方在双燃料散货船LNG燃料罐项目上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此次再度牵手,强强联合,共同为顺利交付这一全球瞩目项目而再次并肩作战。该系列船也将配备WinGD全球首制液氨主机、氨燃料供气系统和液氨燃料罐,是真正能够实现零碳排放的清洁燃料推进船舶。作为将用于全球首制液氨动力散货船的液氨燃料罐项目,该项目选用承压性高的圆柱体形式,每只液罐几何容积为3000立方米,长31米,直径12米,均为半球形封头,本次订单为6船套共计12个3000方液氨燃料罐,完全由中集太平洋海工自主设计和建造。
【点评】这不仅是中集太平洋海工在燃料罐产品领域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全球航运业向绿色未来迈进展现的坚定步伐。随着国际海事组织提出的船舶碳排放大幅降低目标日益逼近,氨燃料已成为船企和船东广泛关注的新兴选择。液氨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在航运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此次液氨燃料罐订单的签订,不仅是中集太平洋海工在绿色航运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也是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船 舶】黄埔文冲获氨双燃料LPG/液氨运输船订单(2024-06-24)
6月24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联合中船贸易与天津西南海运有限公司签订41000方氨双燃料动力LPG/液氨运输船建造合同,领衔绿色燃料船舶建造。该型船长179.9米,型宽30米,型深18.85米,配置3个A型液货舱和2个甲板罐,设计温度零下50度,可同时装载两种货品,配备氨双燃料主机及氨燃料供气系统,满足T-III和EEDI-III阶段要求,能为客户提供更多的运营选项,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是国内乃至全球先进的液氨运输船。由于氨气比燃油能量密度低,燃料舱容积是传统油箱的三倍多,所以船舶中需要特殊的燃料舱和供气系统才能运作。这批新船预计将在2026年起交付运营,届时将加入该公司在欧洲的主要贸易船队。该系列船专门为合成氨贸易而设计,将配备WinGD的双燃料合成氨发动机。使用氨作为燃料,通过燃烧碳中和燃料来减少碳排放。船舶将配备额外的生态功能,如轴发电机和使用最新技术生产的涂料,以提高流体动力效率和降低油耗。
【点评】该项目作为国内又一首制氨双燃料中型LPG/液氨运输船项目,是黄埔文冲继4月与西南海运签订国内首个25000方氨双燃料LPG/液氨运输船项目之后,双方又一次成功合作。随着项目推进,双方将进一步深化情谊,并携手各方合作伙伴共同开创绿色MGC市场新篇章。在绿色航运大背景下,黄埔文冲持续攻克“技术高地”,充分发挥在中小型气体船领域的优势,立足市场风向与客户需求,推动公司持续深耕氨燃料、LNG及甲醇燃料等新能源船型市场,助力船舶行业高质、低碳发展。
【船 舶】山船重工为国能航运建造3艘散货船完成上船台与下水节点(2024-06-24)
6月24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国家能源集团航运公司在山船重工建造的第四艘6.5万吨散货船成功完成全部船体结构建造和设备及其附属系统安装项目,圆满完成船舶下水的重大建造节点。第六艘和第七艘6.5万吨散货船的船体定位总段也顺利吊装至船坞内指定位置,在海事机构和中国船级社的见证下,圆满完成了上船台的重大建造节点。这三艘船是国能航运公司联合国家能源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摘牌中信金租11艘散货船资产包中的一部分。其中,65000载重吨散货船总长209.95米,船宽34.8米,吃水11.7米,这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可以满载进长江的最大吨位新型船舶。该型船通过采用船体线型优化减阻、高效螺旋桨和尾部节能装置等节能措施,大大降低船舶油耗,船舶主机在持续服务功率时日油耗约18.4吨,仅相当于目前主流进江4.7万吨级船舶降速运行的油耗。船舶同时还配备岸电、生活污水处理、油污水处理等的环保设施,也是新一代环保型船舶。
【点评】上船台和下水是船舶建造过程中的两大关键节点。上船台标志着船舶建造正式进入船体结构组装和设备及其附属系统安装阶段,下水标志着船舶即将进入码头系泊试验阶段,进行设备及其附属系统的调试和功能测试。此次三艘船舶重大建造节点的顺利完成,为航运公司交船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集团公司自有船舶运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开启了集团公司产融结合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