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 舶】中船防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9.82亿元,同比增加40%(2023-08-31)
8月31日,国际船舶网讯,8月30日,中船防务公布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9.82亿元,同比增加40.06%,主要是本报告期生产产量稳步提升,按某一时点履行履约义务并达到收入确认条件的完工产品同比增加的影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266.53万元,同比减少33.09%。中船防务紧跟船舶市场发展趋势把握市场机遇,经营接单再续良好态势,手持订单结构不断优化,实现经营接单73.26亿元,同比增加132.94%,完成年度计划45.22%,新承接的7型20艘造船订单以支线集装箱、重吊船、大型养殖工船等船型为主。截至本报告期末,中船防务手持订单合同总价约561.1亿元,其中在手造船订单合同总价约 536.6亿元,包括116艘船舶产品、2座海工装备,共302.89万载重吨;海上风电装备、船舶修理等非造船产品在手订单合同总价约24.5亿元。
【点评】中船防务在生产任务饱满的有利局面下,以保交付为牵引,持续深化项目管理、计划管理、成本管理、生产资源及人力资源的协同增效等工作,实现交船质量、造船效率、成本管控水平稳步提升。
【船 舶】江龙船艇上半年净利润增长43%,新签订单创历史新高(2023-08-29)
8月29日,国际船舶网讯,8月24日,江龙船艇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4亿元,同比增长75.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4.13万元,同比增长43.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16.37万元,同比增长324.53%。上半年,公司及子公司新签订单不含税金额17.81亿元,创历史新高。营业收入、净利润、经营净现金流、新签订单等主要经营数据明显好于去年同期。公司新能源船艇建造经验进一步累积,交付“氢舟1号”、“三龙湾2号”等多艘新能源船艇;风电运维船订单持续爆发,子公司澳龙船艇新签7艘30米级铝合金双体风电运维船;开拓新的公务执法船艇市场,打开公司发展新局面。
【点评】因在手订单快速增长,产能趋于紧张,生产管理、供应商管理难度逐渐加大,对成本管控要求进一步提高。下半年公司将加强工时管理,扩大采购渠道,控制销售及管理费用,保生产、保交期,推动公司经营效益进一步回升。
【船 舶】中船科技完成资产重组将注入新能源行业资产(2023-08-24)
8月24日,国际船舶网讯,8月21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关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发行结果暨股本变动的公告》。根据公告,中船科技已完成资产收购,这意味着自2022年1月正式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以来,中船科技的重大资产重组工作即将完成。根据公告披露的此次交易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支付对价及发行股份情况,此次交易发行数量约为7.7亿股,增发价格为11.35元/股;向交易对方支付的总对价约91.98亿元,其中,以股份支付对价约87.43亿元,以现金支付对价4.55亿元。目前,中船科技已直接持有中国海装100%股权、中船风电88.58%股权、新疆海为100%股权、洛阳双瑞44.64%股权及凌久电气10%股权,间接持有中船风电11.42%股权、洛阳双瑞55.36%股权及凌久电气90%股权。
【点评】此次交易有利于中船科技丰富业务领域、提高资产质量、优化财务结构、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首先,提高中船科技资产质量,提升上市公司价值。此次重组标的资产为新能源行业资产,业务范围涵盖风力发电设备的制造、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开发与运营、新能源工程建设服务等,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与前景。其次,有利于中船科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将进一步夯实其资产规模及盈利规模,拓展未来发展空间,增强抗风险能力,符合中船科技及股东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第三,此次重大资产重组是中船科技响应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要求进行的重要资本运作,有利于其把握新能源行业发展机遇,提高盈利规模、增强综合实力。第四,此次重组将整合优质资源,有利于中船科技持续打造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高科技、新产业的发展平台,并有利于标的公司借助上市公司的融资平台优势,解决标的公司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进一步推进标的公司新能源业务发展。
【船 舶】新时代造船再获希腊船东4艘双燃料苏伊士型油船订单(2023-08-23)
8月23日,国际船舶网讯,继4月的首批4艘之后,新时代造船8月下旬再获希腊船东Maria Angelicoussis旗下Maran Tankers公司额外4艘LNG动力苏伊士型油船订单。与前4艘相同,新生效的4艘单船价格为8700万美元,全部8艘船交易总金额约为3.4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3亿元)。此次船舶建造项目是Angelicoussis油船船队更新和脱碳计划的关键一步。Maran Tankers今年刚刚接收了三星重工交付的4艘双燃料VLCC,这些新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8年建造的同等VLCC减少了42%,4艘双燃料VLCC的交付标志着Angelicoussis集团在能源转型方面完成了一个重要里程碑。
【点评】新时代造船以建造大中型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和各类化学品船为主,自主研发建造的油化品船以“船型最多、系列最全、性价比一流”而享誉业界。近年来,新时代造船主动策应“双碳”发展战略,在新能源船舶领域率先布局,积极开展LNG双燃料动力船舶和LNG燃料舱的生产、研发,同时加大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造船,通过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成为了国内第一家建造大型LNG双燃料船的地方民营船厂,LNG双燃料船接单量居全国首位。
【船 舶】大连造船再获2+2艘大型LNG船订单(2023-08-22)
8月22日,国际船舶网讯,8月21日,中国船舶大连造船联合中船贸易成功承接中国燃气、华光海运、中船租赁合资公司SEA JADE INVESTMENT LIMITED的2+2艘17.5万立方米大型LNG运输船新造项目。该船型由大船集团自主研发,货舱总舱容17.5万立方米,采用GTT专利公司的Mark III Flex型货物围护系统,设置4个货舱,液货系统仅用于LNG货品运输,同时配置再液化系统。本项目安装两台WinGD LNG双燃料低速主机,集成iCER系统,在降低油气耗的同时,使得燃油和燃气模式下均可以满足国际海事组织最严苛排放标准。采用最新优化的双艉线型,高效螺旋桨和带舵球的高效扭曲舵,进一步提高水动力性能,增强了推进系统的安全冗余。可停靠全球绝大多数的大型LNG岸站,具有极佳的适港性和船岸兼容性。配置4台双燃料发电机,通过优化设计可覆盖全船在不同工况下的电力负荷需求。
【点评】大船集团、华光海运与中船租赁在VLCC、8.5万吨散货船等项目上有过多次合作。中国燃气是国内最大的跨区域综合能源供应及服务企业之一,也是“亚太最佳上市公司50强”,此次建造合同的签署加深了大船集团与中国燃气、华光海运、中船租赁的合作友谊,也开拓了大连造船与民营企业合作的市场新方向。
【船 舶】北海造船首获超大型油船订单(2023-08-18)
8月18日,国际船舶网讯,8月中旬,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与比利时油船巨头Euronav首单31.9万载重吨VLCC建造项目成功签约,北海造船也凭借这份新单成功进入VLCC市场。此次签约的氨燃料就绪VLCC由中国船舶集团所属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民船中心)研发设计,船舶总长339.50米,型宽60.00米,型深30.30米,结构吃水22.50米,航速14.5节,具有优秀的船体线型,采用水动力节能装置提高船舶能效水平,由高效主机和优化舵的螺旋桨驱动,满足国际海事组织TIER III排放标准及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指标第三阶段(Phase Ⅲ)的要求,低浪阻性能有助于该型船舶获得较好的CII。同时本船按照最新的CSR、OCIMF和石油公司标准建造,未来可配置2个6000立方米氨燃料储罐,实现全航程“零碳”运营。
【点评】北海造船与Euronav在VLCC新造船项目上的成功签约,将为双方深化战略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该合作将极大的提升北海造船在全球大型油船市场的知名度,有利于北海造船后期继续承接中大型油船项目,为后续产品结构调整打下基础。
【船 舶】东南造船交付德翔海运第2艘1100TEU集装箱船(2023-08-17)
8月17日,国际船舶网讯,8月15日,福建船政重工旗下企业东南造船为德翔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第2艘1100TEU集装箱船“TS HAKATA”(MW460-2)成功交付。该系列船总长147.9米,型宽23.25米,设计吃水7.3米,结构吃水8.5米,服务航速19.0节,载重量13300吨,可装载1140个20英尺标准集装箱,入级日本船级社。该船具有灵活便利的货物装载能力,全船货舱内和甲板上总共设有145个冷箱插座,货舱高度满足3层高箱和1层标箱的装载,第一货舱和甲板上可以装载危险品。
【点评】该型船和同类型船相比,具有载重量大、重箱数量多、冷箱数量多、高箱数量多、航速高、油耗低等特点,是集经济性、安全性、智能性于一体的绿色环保船型。其油耗低的经济性能优势,更具备亚洲区间运输的市场适应性。
【船 舶】强强联手,扬子江金控再出手布局散货船市场(2023-08-14)
8月14日,国际船舶网讯,8月7日,扬子江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已通过子公司GEM Asset Management Pte Ltd管理的海事基金,与全球最大私营灵便型散货船船东之一的Cetus Maritime成立合资企业,目标购买4~8艘现代化环保设计灵便型散货船。这些船舶将部署在Cetus Maritime的灵便型船联营池中,在全球范围内运营,通过扩大现代化船队来增强其运营能力。合资企业还将适时收购二手船舶。Cetus Maritime是香港散货船东安贝海运(Asia Maritime Pacific)与德国散货船运营商Hamburg Bulk Carriers(HBC)合并而成的散货船公司,在全球拥有九个办事处,包括香港、新加坡、上海。该公司拥有和/或运营超过50艘船,以32000-43500载重吨的灵便型散货船为主,是全球最大的私营干散货船运营商之一。
【点评】扬子江金融控股指与Cetus Maritime在二手船价值、市场动态和资产策略方面有着相似的理念。这种协同确保了以信任和有效决策为特征的合作伙伴关系。合资企业的成立标志着扬子江金融控股和Cetus Maritime所取得的重要里程碑,表明了双方在海事领域实现增长和创新的决心。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两家公司的目标是在灵便型散货船领域取得成功。
【船 舶】长宏国际再获地中海航运LNG双燃料箱船大单(2023-08-10)
8月10日,国际船舶网讯,继2022年12月首批10艘LNG双燃料11500TEU集装箱船后,舟山长宏国际再次与全球最大集运公司地中海航运签署10艘LNG双燃料10300TEU集装箱船大单,新船将在2026年下半年至2027年间陆续交付。该系列集装箱船是中集ORIC自主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万箱级双燃料集装箱船,也是可以通过土耳其海峡进入到黑海的最大型集装箱船舶。此型船采用双岛式布置,总长299.95米,船宽45.6米,型深25.0米,设计吃水12.5米,结构吃水17.5米,设计航速20节,配备了同级最大的C型LNG燃料储罐,LNG模式和燃油模式的续航里程均可满足经典中欧或中美航线的单次往返需求,保证了船东营运计划的灵活性。还具备清洁环保、低碳排等特性,EEDI能效设计指数比国际海事组织(IMO)严苛的第三阶段排放基准线还要再降低约50%;并且,研发团队还充分考虑其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性能表现,经评估,在1900FEU超高冷箱负荷情况下,CII碳排放强度评级至2040年仍可维持在健康营运区间内,远远领先于市场同类船型。
【点评】最新的订单显示出地中海航运依然看好LNG燃料动力。尽管2022年以来包括马士基、达飞在内的多家集运巨头相继订造大量甲醇动力集装箱船,但地中海航运订造的新船仍以LNG动力船为主。下一步,长宏国际将结合当前市场行情以及自身优势,着眼于3000-12000TEU左右的集装箱船市场,优先考虑LNG、甲醇等绿色环保燃料船型,以及MR型化学品船、LR2型油船订单,从长远角度出发,重点关注中型规模的气体船市场。
【船 舶】手持订单破千亿,扬子江船业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2023-08-10)
8月10日,国际船舶网讯,8月3日,扬子江船业集团发布2023年上半年度财务业绩报告。根据公告,2023年上半年集团财务业绩保持持续稳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至113亿元,这得益于造船活动的增加。上半年毛利同比增长48%至21亿元,毛利率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19%。其中,2023年上半年集团核心造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达到创纪录的107亿元,造船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上半年的13%上升到18%。航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至5.32亿元,主要原因是2023年上半年租船费率下降;随着收入减少,航运业务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40%下降到了34%。总体而言,扬子江船业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了1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7%。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继续保持现金净额,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107亿元。
【点评】近年来,扬子江船业积极响应全球客户绿色低碳倡议,顺应绿色、低碳、智能航运业发展新趋势,其手持订单构成也逐步发生变化,更多地转向清洁能源船舶。今年上半年,集团新接订单72艘,价值57.6亿美元,完成全年30亿美元接单目标的192%。新订单包括10艘LNG双燃料集装箱船和10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
【船 舶】三福船舶获欧洲新型多用途船大单(2023-08-07)
8月7日,国际船舶网讯,丹麦航运公司ETA Shipping与瑞士贸易商Mercuria Energy的合资企业Mare Balticum已经于今年7月与泰州三福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签署了6+10艘高冰级多用途杂货船建造合同,首制船计划于7月交付,之后每两个月交付一艘。这批新船将采用电力发动机驱动,专门用于林产品贸易。预计每艘新船造价约为1400万欧元,备选订单确认生效后全部16艘新船价值将达到2.2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7.57亿元)。该型船将采用ETA推出的ETA 6700型节能船设计,由ETA于立陶宛船舶工程公司Western Baltic Engineering共同研发。船舶设计灵活,可装载各种货物,具备两层甲板,长度约107.25米,宽约15.80米,运营航速10.5节,设计载重量6700吨,满载载重量可达7400吨,货舱容积9450立方米。该型船是专门为欧洲沿海贸易而设计的高效模块化船舶,可以运输木材、纸浆和纸张等货物,其设计加强了舱口的装载和运输能力,并抵消了甲板室所占的空间,以提供运输集装箱的空间。
【点评】三福船舶近几年通过转型升级,加大科技研发,在分段建造精度、质量和完整性方面均有明显提升,同时在产品研发上,除了不断优化和推广批量建造的多用途重吊船系列外,同时向智能、节能、环保型船舶方向发展,公司陆续签订了多艘LNG或甲醇双燃料动力船舶,此次订单的签约标志着三福船舶在常规动力多用途船领域依然保持领先位置。
【船 舶】中船澄西再获两型4艘自研船新订单(2023-08-03)
8月3日,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讯,继7月中旬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承接4艘82600吨自研散货船后,又与两家船东签订了两型4艘自主研发船型建造合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签订单是这两家船东刚在中船澄西下单后追加的项目。目前,中船澄西新造船在手订单保障系数再创新高,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其中,50000吨成品油轮是中船澄西自主研发的高技术、高性能船型,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地位。82600吨散货船对性能与布置进行大量优化,载重量增加近600吨,货舱舱容高达97500立方米。各项性能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具有绿色环保、性能优异、载货量大、适应性强等特点,满足国际海事组织T3排放要求和船舶能效指数第三阶段标准。
【点评】今年以来,中船澄西通过强化产品升级,做实细分船型,已累计承接25艘船舶建造合同,涵盖多用途重吊船、成品油轮、沥青船、散货船等多种船型,造船产品结构多元化、专业化,不仅提升了细分市场品牌影响力,自主研发船型更是广受市场青睐。
【船 舶】黄埔文冲升级改造“海龙兴业”号风电安装平台顺利完工交船(2023-08-03)
8月3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31日,由中船黄埔文冲承接升级改造的“海龙兴业号”工程正式完工交付,并举行完工交付仪式。“海龙兴业号”是黄埔文冲公司2019年交付精铟海工的我国第一座采用桁架式桩腿的风电安装平台,是一艘1200吨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总长94.5米,上壳体宽度43.3米,型深7.6米,设计吃水4.7米,桩腿长91.5米,最大作业水深60米,自带DP1动力定位装置(可用于8兆瓦及以下海上风机的安装作业及运维工作)和4点锚泊定位双定位系统。该平台入CCS船级,具有GPR(绿色护照)附加入级标志。此次升级改造,“海龙兴业号”于2022年12月底进厂,2023年1月正式开工,2023年7月完成改造工程,并实现了“五个首次”,填补了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升级改造的空白。
【点评】“海龙兴业号”升级改造工程的顺利完成,填补了公司在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升级改造方面的空白,对修船事业部开拓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海工产品改造及修理的市场有着重大且积极的意义。
【船 舶】亚光科技集团签约海关总署18艘超高速缉私艇项目(2023-08-01)
8月1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底,亚光科技集团与海关总署直属拱北、江门、广州海关成功签约海关总署缉私局18艘超高速缉私艇项目第2包采购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充实珠江口走私高发水域的高速缉私艇力量,大幅提升对国家水上渠道走私的防范打击能力。本艇为单体深V型、半沉舱结构、采用表面桨推进装置。双机双桨使船舶具有速度快、稳性好、操控稳定等特点。总长15.49米,船宽3.41米,型深1.95米,最大航速55节。本艇在通导系统上配置1套Garmin多功能一体机,集成数字导航雷达、北斗、GPS、AIS、电子海图、测深等设备功能。在智能指挥系统上配备了1套PTM3500B智能采集终端,能与海关缉私部门数字化装备无缝对接。在查缉取证系统中配备了1套CSGD21光电跟踪设备,能昼夜完成对周边水域水上目标的全方位搜索、观察、取证。
【点评】亚光科技集团作为国内防务船艇领域的优质企业,在研发、建造上投入大量时间,不断完善产品质量,已为武警、海关、海监、公安、边防等部门提供近3000艘船艇,进一步推动了防务执法船艇装备的升级。
【船 舶】中船澄西再获两型4艘自研成品油船和散货船订单(2023-07-28)
7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继7月中旬承接4艘82600吨自研散货船后,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在下旬又与两家船东签订了两型4艘自主研发船型建造合同,包括2艘成品油船和2艘散货船。50000吨成品油船是中船澄西自主研发的高技术、高性能船型,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地位。该型船载货量大、装卸货能力强,共有7个货舱,并配有独立的货管和液压式潜液泵,可同时装载7种货品。满足国际海事组织T3排放要求和船舶能效指数第三阶段标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样作为中船澄西自研船型,82600吨散货船在82000吨散货船基础上对性能与布置进行大量优化,载重量增加近600吨,货舱舱容高达97500立方米。各项性能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具有绿色环保、性能优异、载货量大、适应性强等特点,满足国际海事组织T3排放要求和船舶能效指数第三阶段标准。
【点评】今年以来,中船澄西通过强化产品升级,做实细分船型,已累计承接25艘船舶建造合同,涵盖多用途重吊船、成品油船、沥青船、散货船等多种船型,造船产品结构多元化、专业化,不仅提升了细分市场品牌影响力,自主研发船型更是广受市场青睐。目前,中船澄西新造船在手订单保障系数再创新高,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船 舶】新时代造船首获“老客户”LNG动力VLCC订单(2023-07-27)
7月27日,国际船舶网讯,继不久前希腊船东Dynacom的4艘VLCC订造之后,新时代造船又从另一家“老客户”手中接获了最多6艘LNG动力VLCC订单,成为国内首家进军双燃料VLCC建造领域的民营船企,凭借这份订单,新时代造船业双燃料动力船订单量排名全国首位。挪威船东Tor Olav Troim通过其在在英国的管理公司Magni Partners与新时代造船签署了2+4艘32万载重吨LNG动力VLCC建造合同,新船将在2026年至2027年交付,每艘造价高达1.38亿美元,备选订单全部确认生效后交易金额将达8.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9.18亿元)。
【点评】近年来,新时代造船主动策应“双碳”发展战略,在新能源船舶领域率先布局,积极开展LNG双燃料动力船舶和LNG燃料舱的生产、研发,同时加大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造船,通过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成为了国内第一家建造大型LNG双燃料船的地方民营船厂,LNG双燃料船接单量居全国首位。
【船 舶】扬子江金控投资收购2艘成品油船,并签订8艘MR型成品油船租船协议(2023-07-26)
7月26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20日,扬子江金融控股宣布,全资子公司GEM Asset Management Pte Ltd管理的子基金Yangzijiang Maritime Private Equity Fund #2已经投资收购2艘成品油/化学品船,并签订了8艘MR型成品油/化学品船共同租船协议。公告显示,这2艘成品油船分别为26199载重吨“RT Star”号,投资金额1950万美元;以及19999载重吨“OM Shanghai”号,投资金额1264万美元。这2艘船均为运输IMO 2货物的不锈钢成品油/化学品船,其中“RT Star”号将由Yangzijiang Maritime Private Equity Fund #2与一家上海油船船东/运营商共同拥有,“OM Shanghai”号则将由该基金与一家新加坡船东/运营商共同拥有。两艘船投资金额总计321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3亿元)。与此同时,该基金还与一家国际油船租赁公司签署了一项共同租赁协议,将共同租赁8艘49999载重吨环保化学品/成品油船,每艘租期不到一年,将装载IMO 2货物。
【点评】油船项目投资和共同租船协议符合公司的核心战略。2023年原油船需求预计将增长6.5%,成品油船需求预计将增长9.1%,2024年和2025年总体需求前景也相当乐观,预计油船总载重吨位需求将增长4.9%。强劲的需求和紧张的供应相结合,有望在未来几年支撑油船租船费率。油船船东将从这一积极的市场前景中受益,能够为其船舶索取更高的租金。
【船 舶】万海航运获台湾地区首笔集装箱船船队可持续船舶融资(2023-07-21)
7月21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20日,渣打银行宣布与万海航运签订新台币30亿元(约合人民币6.92亿元)的十年期可持续发展关联船舶融资。为了有效推动集装箱船船队削减碳排放,万海航运已经制定明确的目标,承诺到2030年船队碳排放强度相比2008年降低50%,超越国际海事组织订立的2030行业减碳目标。此外,万海航运也取得温室气体盘查ISO 14064-1:2018及GHG Protocol双认证。2022年该公司船队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前一年减少5.2%,相较于2008年下降约34%。目前,万海航运旗下船队已经全面使用低硫燃料,同时也在91.07%的自有船舶上安装压载水管理设备,并于台中码头洗箱水回收再利用比例高达94.29%,有效运用水资源。
【点评】此次渣打银行与万海航运签署可持续发展关联船舶融资,不仅是台湾地区针对集运公司的首笔创新,也是渣打银行在协助客户积极向净零碳排转型的指标案例。该可持续发展关联船舶融资所关联的关键绩效指标着重于万海航运船队运营能效指标的改善。融资特别通过市场领先且公正的第二方意见提供机构Sustainalytics的检验,不仅使用了深具核心价值的关键绩效指针,还设定了积极且具弘远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船 舶】招商局重工成为全球汽车运输船建造市场的“单项冠军”(2023-07-20)
7月20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17日,礼诺航运宣布执行招商局重工(江苏)的4艘9100CEU多燃料曙光(Aurora)级汽车运输船备选订单,将这一新造船项目的船舶数扩大到12艘。与此同时,礼诺航运在招商局重工还有4艘(第13-16艘)同型船备选订单,并为另外4艘(第17-20艘)新船预留交付船台。礼诺航运最初于2022年1月与招商局重工(江苏)签署了4+4+4艘汽车运输船建造合同,首制船将在2024年7月交付。随后,该公司于同年4月执行了前4艘备选订单。这批Aurora级汽车运输船将是世界首批零碳排放汽车运输船,也是目前全球最大最环保的汽车运输船。最新签署的4艘船属于第二组备选船舶。至此,礼诺航运与招商工业已确定了12艘9100车汽车运输船订单,双方将携手推动船舶制造绿色升级,开启项目建设新里程。
【点评】继去年的8艘订单之后,挪威礼诺航运(Hoegh Autoliners)和招商局重工(江苏)4艘多燃料氨预留9100CEU汽车运输船订单近日正式生效,至此招商局重工(江苏)已承接26艘汽车运输船订单,成为全球汽车运输船建造市场当之无愧的“单项冠军”。
【船 舶】江南造船交付西南海运第二艘93000立方米VLGC(2023-07-19)
7月19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18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为西南海运建造的第二艘93000立方米超大型液化气船(VLGC)“GAS NEPTUNE”(H2757船)正式签字交付,也标志着江南造船为西南海运建造的93000立方米VLGC正式收官。93000立方米VLGC是江南造船自主研发设计的第四代VLGC精品船型(Panda 93P)。该船总长230米,型宽36.6米,服务航速16.5节,采用第四代专利线型(VS-Bow MK-IV)。进一步完善低温钢的全国产化,压缩采购周期;燃油续航达到23000海里,油耗和气耗水平领先国际水平;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最新NOx TierIII和SOx的排放要求,同时满足EEDI阶段3的排放要求。
【点评】西南海运十年来始终是江南造船的合作伙伴,江南造船已为西南海运累计建造、交付各型船舶共15艘。该船的签字交付,让西南海运船队再添新将。目前,双方仍有多条VLEC在建,江南造船将持续打磨各型船型,为助力中国海运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