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 口】手握1.2亿元订单,一季度“津港智造”发展势头强劲(2025-04-16)
4月16日,中华航运网讯,天津港集团装备制造板块今年一季度签约合同额突破1.2亿元,显示了“津港智造”在海工产品与港口设备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该集团通过先进技术、严格质量把控和高效生产管理,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其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ART)在无人自动化码头上承担集装箱水平运输工作,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此外,天津港集团还深耕海洋装备制造领域,聚焦新能源发展,利用港口设备设施资源优势,开拓海上光伏市场,实现了在海洋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跨越式突破。
【点评】天津港集团装备制造板块的强劲开局体现了其在海工产品与港口设备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该集团不断延伸海洋装备制造产业链,为海洋装备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港 口】浙江海港集团完成首笔欧盟碳配额交易,推动绿色航运服务升级(2025-04-14)
4月14日,中华航运网讯,浙江海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功完成首笔欧盟碳配额交易,标志着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在碳资产管理领域实现重要跨越。这一交易意味着集团绿色航运综合服务能力已延伸至碳交易环节,是全国港口企业首次直接参与欧盟碳配额交易。在全球航运业推进能源革命的背景下,绿色转型已成必然趋势。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始终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加码绿色航运服务,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给体系。此次欧盟碳配额交易的突破,将推进其航运服务体系“含绿量”越来越足,助力构建国际“绿色航运走廊”,激活绿色港口发展“新动能”。
【点评】浙江海港集团完成首笔欧盟碳配额交易,不仅体现了其在绿色航运服务领域的创新和领导力,也标志着中国港口企业在全球碳交易市场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这一举措将有助于推动航运业的绿色转型,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
【港 口】上港集团一季度业绩预增5.14%(2025-04-11)
4月11日,中国水运网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港集团)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提示性公告,预计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8.86亿元,同比增长5.14%。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母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同比增长和控股及参股航运公司利润的增长。2024年,上港集团经营业绩同样出色,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1.17亿元,同比增长1.51%;归母净利润达到149.54亿元,同比增长13.36%。其母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150.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8%,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准箱的港口。未来,上港集团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港口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与航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
【点评】上港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的预增,显示了其在全球航运业中的稳固地位和强劲动力。业绩的增长不仅反映了上港集团在优化运营效率和提升港口设施现代化水平方面的努力,也体现了其在航运产业链布局上的前瞻性和协同效应。
【港 口】中远海发拟回购公司股份(2025-04-10)
4月10日,中国水运网讯,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4月8日宣布了新一轮回购方案,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份4,000万股至8,000万股,回购价格上限为人民币3.53元/股,预计回购金额介于人民币1.41亿元至2.82亿元之间。同时,中远海发还计划根据一般性授权回购H股股份。在此之前,自2024年10月发布A+H股股份回购方案以来,公司已回购股份219,321,500股,涉及金额约人民币3.23亿元。
【点评】回购股份可以提高公司的每股收益,优化财务结构,同时也向市场传递了公司认为股价被低估的信号。此次回购A股和H股的计划,预计将进一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提升公司股票的流动性和市场形象。
【港 口】江西省港口集团一季度货物吞吐量创历史同期新高(2025-04-07)
4月7日,中国水运网讯,江西省港口集团今年一季度货物吞吐量突破1100万吨,同比增长近200%,其中集装箱货物吞吐量突破12.6万标箱,同比增长近140%。集团精准把握运输时效,推出“一站式点对点”服务等解决方案,成立集装箱航线、散货班轮运输等项目组,不断优化运输路径、有序开发腹地货源、提升释放码头产能。截至3月底,港航板块大客户群体新增瓷土、钢材、盐等新货种,客户数增至20余家,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为进一步提升泊位周转率,集团积极打造省内水运大宗运输的示范服务路径,创新推出“两港联动四作业”服务模式,充分释放“两港”协同“1+1>2”的倍增效应,推动实现散货物流总量和客户群的显著增长。
【点评】江西省港口集团一季度货物吞吐量创新高,凸显了集团在优化运输路径、开发腹地货源、提升码头产能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成效。集团通过推出创新的服务模式和综合解决方案,实现了业务多元化发展,增强了物流竞争力、业务拓展能力与客户黏性。
【港 口】中集集团去年归母净利润暴涨605.6%(2025-04-03)
4月3日,港口圈讯,中集集团发布的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显著增长。2024年1-12月,中集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776.64亿元,同比增长39.01%;归母净利润29.72亿元,同比大增605.60%。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集装箱制造业务的强劲表现,该业务板块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大幅提升。报告期内,全球商品贸易需求回升以及地缘冲突等事件推动了集装箱市场需求的上行,中集集团的集装箱整体产销量创下了历史高峰。
【点评】中集集团在2024年的业绩表现体现了其在全球集装箱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通过抓住市场机遇,中集集团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经营业绩,也为全球贸易的顺畅进行提供了重要支持。特别是在集装箱制造业务方面,中集集团的表现显示了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和强劲的增长潜力。
【港 口】上港集团2024年报出炉:投资收益80亿元(2025-04-03)
4月3日,港口圈讯,上港集团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尽管面临行业平均盈利水平下降的情况,上港集团依然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2024年,上港集团实现营收381.17亿元,同比增长1.51%;归母净利润149.54亿元,同比增长13.26%。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母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以及多元化战略的实施。2024年,上港集团对联营企业以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79.97亿元,占合并利润表利润总额的42.73%,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则达到了80.47亿元,同比增长13.5%。在港口主业方面,上港集团集疏运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水水中转比例再创新高,海铁联运拓展至长江经济带,内陆集装箱枢纽业务辐射范围继续扩大。
【点评】上港集团在2024年的表现体现了其在全球航运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多元化发展的战略眼光。通过深入实施多元化战略,上港集团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盈利能力,也为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和高效运作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滚装业务和跨境电商海运出口业务方面的发展,显示了上港集团对新业态的敏锐洞察和积极布局。
【港 口】青岛港去年营收、利润双增长(2025-04-03)
4月3日,港口圈讯,青岛港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尽管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青岛港的生产实现了逆势上扬,综合竞争实力持续提升。2024年,青岛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94亿吨,同比增长4.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21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2%。在运营质量方面,青岛港实现营业收入189.4亿元,同比增长4.2%;归母净利润52.3亿元,同比增长6.3%。同时,青岛港的财务稳定性也在不断提高,总资产和归母净资产均实现同比增长。在股东回报方面,青岛港的分红总额和现金分红总额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点评】青岛港在2024年的表现充分展示了其在全球航运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通过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青岛港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生产经营能力,也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港 口】宁波港2024年营收、利润双增长(2025-03-28)
3月28日,港口圈讯,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波港”)发布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287.02亿元,同比增长10.42%;归母净利润48.98亿元,同比增长4.91%。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764.2万标箱,同比增长10.4%,货物吞吐量11.35亿吨,同比增长3.4%。宁波港在集装箱业务规模、散杂货业务能级以及省内外货源腹地拓展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公司计划2025年实现货物吞吐量11.8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5130万标箱,营业收入295亿元,利润总额70亿元。
【点评】宁波舟山港2024年的业绩增长体现了其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和中国港口行业的强劲动力。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反映了全球贸易需求的复苏和中国出口的强劲势头。宁波港的战略规划显示其对未来发展的信心,特别是在扩大集装箱业务规模、提升散杂货业务能级以及拓展货源腹地方面。
【港 口】安通控股2024年营收、利润双增长(2025-03-26)
3月26日,港口圈讯,安通控股2024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在面对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运价低迷的挑战下,通过深化降本增效、强化数字赋能等措施,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2024年,安通控股实现营收75.49亿元,同比增长2.80%;利润总额7.63亿元,同比增长3.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0亿元,同比增长7.53%。公司加权平均总运力达到228.24万载重吨,全球集装箱船舶企业中综合运力排名第25位。安通控股在国内海运市场表现强劲,完成计费箱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有显著增长。同时,公司在公路和铁路板块也进行了优化和整合,以提升运营效率和满足客户需求。
【点评】安通控股在2024年的表现体现了其在内贸集装箱物流领域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随着内贸市场运力过剩问题的逐渐显现,以及国家政策对多式联运和绿色航运的持续支持,安通控股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推动行业高质量有序发展。
【港 口】天津港年报出炉:净利9.94亿元,增长1.22%(2025-03-25)
3月25日,港口圈讯,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和货物吞吐量的增长。营业收入达到120.7亿元,同比增长3.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4亿元,同比增长1.22%。货物吞吐量完成4.53亿吨,同比增长1.80%,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47万TEU,同比增长2.25%。天津港的业绩增长主要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国家行业政策调整、腹地经济发展、港口等级和智慧化水平等因素的驱动。
【点评】天津港作为世界级人工深水港,其业绩增长反映了港口行业在宏观经济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示了公司在智慧化建设和运营效率提升方面的成果。未来,随着国家对港口行业的持续支持和国际贸易形势的改善,天津港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港 口】厦门港务拟收购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70%股权(2025-03-19)
3月19日,港口圈讯,3月17日,厦门港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从控股股东厦门国际港务有限公司收购其持有的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70%股权。该交易旨在增强厦门港务的主营业务竞争力,整合港口资源,提升盈利能力,并加快福建省港口一体化改革。交易完成后,厦门港务将新增集装箱码头业务,与现有的散杂货码头装卸及临港综合物流服务形成协同效应,打造覆盖多业务领域的综合性现代港口物流服务公司。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盈利能力较强,2023年和202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49,212.32万元和56,234.51万元(未经审计)。此次收购将有助于优化厦门港务的资产结构,提高市场份额,并增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抗风险能力。厦门港务强调,本次收购不会改变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交易完成后,厦门港务的控股股东仍为国际港务,实际控制人仍为福建省国资委,集装箱码头集团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点评】厦门港务收购集装箱码头集团的70%股权,是福建省港口资源整合的重要举措。这一交易有助于打破港口业务割裂的局面,实现散杂货码头与集装箱码头的协同发展,提升厦门港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同时,整合后的公司业务范围更广,盈利能力增强,也有助于厦门港打造全国领先的港口物流运营平台。
【港 口】天津港与安通控股达成战略合作共筑南北物流协同新格局(2025-03-18)
3月18日,中国水运网讯,3月13日,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与安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福建泉州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深化港航协同发展,共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畅通国内大循环,积极助力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此次战略合作是双方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不仅将提升南北物流通道运行效率,更将为建设交通强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积极贡献。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创新驱动、互利共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重点推进三方面合作:一是强化港航资源协同配置,共建智能化集装箱运输网络;二是深化数字物流平台对接,提升多式联运体系运行效率;三是创新绿色低碳合作模式,共促航运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打造“干支衔接、通江达海”的物流大通道,为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产业升级提供高效物流支撑。
【点评】天津港与安通控股的战略合作,有助于优化我国南北航运通道的协同运行,为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物流和产业发展提供更强支撑。通过智能化集装箱运输网络和数字物流平台的对接,港航协同效率将大幅提升,同时绿色低碳合作模式也符合全球航运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这一合作不仅是港口与航运企业间的资源整合,更是我国现代化物流体系构建的重要一步。
【港 口】央地合作,日照港与宝武成立合资公司(2025-03-17)
3月17日,港口圈讯,3月7日,宝武资源(日照)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由宝武资源有限公司持股51%,日照港发展有限公司持股49%。该合资企业的主要业务包括技术开发、矿物洗选加工、金属矿石销售等,目标是生产定制或标准化的铁矿石精混产品,优化矿石资源供应链。宝武资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旗下企业,业务涵盖矿产资源开采、贸易、物流等。日照港发展有限公司则由山东省港口集团控股,负责港口运营、产业投资及航运服务。日照港作为中国重要的矿石中转枢纽,2024年货物吞吐量突破6亿吨,其中铁矿石年中转量达1.6亿吨。此次合作有望提升铁矿石供应链的效率,进一步加强央企与地方港口的协同发展。
【点评】宝武资源与日照港的合作,体现了央企与地方港口企业在资源整合和供应链优化上的深度融合。日照港作为国内重要的铁矿石中转基地,与宝武资源的矿产业务形成了互补,有助于增强矿石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同时,此次合资公司将推动铁矿石精混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提高供应链效率。
【港 口】深圳港集团斥资10亿元,入股中远海特(2025-03-14)
3月14日,港口圈讯,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海特)于3月11日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情况报告。此次发行实际数量为597,269,624股,发行价格为5.8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约为34.99亿元。发行对象包括公司间接控股股东中远海运集团在内的8家,均以现金方式认购。此次发行后,深圳港将成为中远海特的第二大股东,持股6.22%。深圳港集团与中远海运集团的合作关系密切,此次入股进一步加密了双方的资本联接,符合央地联手进行资源整合的趋势。中远海特主营特种船运输及相关业务,而深圳港集团旗下的小漠港是深圳港首个汽车专用滚装码头,预计2027年建成并投入运营,将形成百万级的汽车产能规模。
【点评】此次A股发行不仅为中远海特带来了巨额的资金支持,也进一步加深了与深圳港集团的资本合作,有助于双方在特种船运输和汽车滚装码头业务上的协同发展。深圳港的入股,不仅提升了其在公司的影响力,也体现了对中远海特业务发展前景的认可。
【港 口】厦门港务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收购集装箱码头集团(2025-03-14)
3月14日,中华航运网讯,3月10日晚,厦门港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拟向厦门国际港务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控股权,同时向不超过3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因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有关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根据相关规定,厦门港务于3月11日(星期二)开市起开始停牌。此次厦门港务收购集装箱码头集团,将给集装箱码头集团这样的优质资产增加一个价值变现渠道,完成资源配置优化,同时助力厦门港务获得稳定现金流与较高的净利润,改善财务表现,提升盈利稳定性,也有助于厦门港务提升信用评级,降低后续融资成本。同时,被业内视为福建港口资源整合进程中的重要一步。随着国家对港口物流产业的政策支持,以及自贸区红利的不断释放,厦门港务的战略调整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点评】此次收购对厦门港务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通过收购集装箱码头集团,厦门港务将能够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和较高的净利润,从而改善其财务表现,提升盈利稳定性。同时,这也将有助于厦门港务提升其信用评级,降低后续融资成本。
【港 口】中远海特完成35亿元A股再融资,深化高端特种航运产业链布局(2025-03-14)
3月14日,航运交易公报讯,中远海特(600428.SH)于3月10日顺利完成35亿元A股再融资,其中控股股东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认购17.5亿元,深圳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认购10亿元。此次发行募资资金将用于建造6.5万吨半潜船、租赁多用途纸浆船等主力船队,并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的顺利完成有效扩充公司运力规模、优化船队结构,并降低财务成本、提高盈利能力,有力支撑公司聚焦主责主业,促进经营转型升级,进一步构建新质生产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以更高水平、更强能力服务航运强国和海洋强国建设。
【点评】中远海特的此次再融资不仅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其发展的认可与信心,而且标志着公司在优化资本结构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引入深圳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是加强“港航合作”的有力举措,有助于双方加深以产业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以业务为核心的全方位合作,发挥协同效应,共同构建高效、稳定、安全的全球供应链服务体系,共创“央地协同”合作新典范。
【港 口】宁波远洋首艘“内转外”集装箱船首航(2025-03-07)
3月7日,中华航运网讯,3月1日,宁波远洋首艘“内转外”集装箱船“新明州90”轮满载808标准箱货物,顺利靠泊越南胡志明港,圆满完成国际航线首航任务。这一成果意味着宁波远洋船队结构、服务能力、运营效益实现进一步优化升级,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双循环”战略。船舶“内转外”是指将原本仅获准从事国内航线运输的船舶,通过技术改造和资质申请,使其符合国际航行标准,具备国际航线运营资质。本次“内转外”改造项目是宁波远洋为更好地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进一步提升近洋航线服务质效而推出的重要创新举措。
【点评】宁波远洋首艘“内转外”集装箱船“新明州90”轮的成功首航,不仅标志着公司在船队结构、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益上的优化升级,也是其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战略的具体行动。
【港 口】招商局港口签订巴西VAST原油码头项目购股协议(2025-03-07)
3月7日,中华航运网讯,2月28日,招商局港口与巴西Prumo公司及其附属公司API签订购股协议,有条件收购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州阿苏港的VAST原油码头项目70%股份。交易对价包括交割时支付的4.48亿美元价款、后续5600万美元的里程碑有条件付款以及未来基于公司业绩可能支付的额外对价。购股协议签订后,需履行双方约定的交割先决条件,包括完成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和监管机构审批等,然后进行实质交割。交割完成后,VAST公司将成为招商局港口的附属公司,由招商局港口进行并表并主导其运营管理;Prumo将继续持有VAST公司30%的股份。
【点评】招商局港口此次收购巴西VAST原油码头项目70%股份,是其进一步拓展在拉美地区港口业务布局的重要举措。此次收购不仅有助于招商局港口巩固其在全球港口运营领域的地位,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在拉美地区的能源运输影响力。
【港 口】引入招商局集团、山东港口集团两大战略投资者,厦门象屿定增32亿...(2025-03-04)
3月4日,中国水运网讯,厦门象屿通过定向增发成功募集资金32.2亿元,用于改善公司现金流和优化债务结构。此次定增不仅是2025年A股市场首个获批的再融资项目,而且引入了招商局集团和山东港口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分别持股6.26%。招商局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港口运营商,其庞大的港口网络将有助于厦门象屿降低综合物流成本,增强大宗商品物流领域的竞争力。山东港口集团则以其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厦门象屿在金属矿产、农产品、能源化工和新能源等业务扩张提供协同效应。此外,厦门象屿的定增项目与《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政策导向深度契合,有望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中抢占先机。
【点评】厦门象屿的此次定向增发,不仅从资本层面优化了财务结构,更重要的是,通过引入招商局集团和山东港口集团两大战略投资者,实现了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的新篇章。它不仅能够提升公司在全球大宗商品供应链中的竞争力,还有助于公司抓住行业政策利好的机遇,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