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 口】*ST锦港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2025-05-30)
5月30日,港口圈讯,*ST锦港(600190)因2020年至2023年连续四年财务造假,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启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程序,股票自5月30日起停牌。证监会辽宁监管局查明,公司通过虚假贸易、跨期确认收入等手段虚增利润,2022年虚增利润3610.45万元(占披露利润22.46%),2023年虚增6808.78万元(占65.96%),2024年一季度虚增1537.75万元(占62.05%)。公司还存在未按期披露2024年半年报、违规占用资金等问题,董事长、财务总监等多名责任人被罚款合计1010万元。根据规则,若退市决定生效,股票将进入15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
【点评】*ST锦港的案例暴露了部分上市公司通过系统性造假维持上市地位的顽疾,四年连续造假显示内控完全失效。监管层对财务造假的“零容忍”态度值得肯定,但需反思为何造假行为能持续多年未被发现。退市新规的严格执行有助于净化市场,但中小投资者损失赔偿机制仍需完善。此案也警示港口等传统行业企业在经营压力下更需严守合规底线,避免通过财务舞弊掩盖业绩困境。未来需强化中介机构问责,阻断造假链条。
【港 口】日照港与中铝成立合资公司(2025-05-28)
5月28日,港口圈讯,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日照港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与中铝(雄安)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协议,共同成立合资公司“中铝(日照)矿产资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6.47亿元。其中,日照港以项目一期土地作价出资2.26亿元,持股35%;中铝矿业现金出资4.21亿元,持股65%。合资公司将聚焦选矿、矿物洗选加工、国内外货物运输代理及仓储服务等业务,旨在提升日照港大宗干散货优势,完善港口功能。2024年日照港货物吞吐量达5.5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671万标箱,此次合作有望进一步带动矿山、港口与流通企业协同,提升港口经营效益。
【点评】日照港与中铝矿业的合作,不仅体现了双方在资源整合和优化产业链方面的战略眼光,也预示着大宗干散货市场的新一轮发展机遇。合资公司的成立,将有助于提升日照港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其在中国乃至全球港口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这也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流通提供了新的动力。
【港 口】四川港口公司正式揭牌,五港变“一港”推动川货通江达海(2025-05-26)
5月26日,中华航运网讯,四川港口公司正式揭牌,整合泸州港、宜宾港、乐山港、南充港和广安港五大港口,实现“五港合一”。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61.89亿元,同比增长12.24%;港口货物吞吐量151.50万吨,同比增长47.56%。整合后,四川港口公司已稳定运行50余条江海、铁海联运航线,形成“干支联动、江海直达”的运输网络。泸州港、宜宾港定位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乐山港、广安港、南充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功能互补。公司还启动“畅通一条江”航运振兴行动,重点提升岷江、嘉陵江、金沙江航道条件,打造“水上高速公路”。未来将整合广元港,延伸供应链,推动粮食、矿产等大宗商品贸易发展。
【点评】川港口公司的成立和五港合一的策略是四川水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一整合不仅提升了港口群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而且通过形成协同效应,增强了四川在水运领域的竞争力。五港合一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同质化竞争,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同时,通过联运服务和“水上高速公路”的建设,四川港口公司能够更好地连接国内外市场,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港 口】辽港集团发起成立东北钢材供应链联盟(2025-05-23)
5月23日,中国水运网讯,5月15日,辽港集团在营口市鲅鱼圈区发起成立东北钢材供应链联盟,发布《倡议白皮书》,并与6家航运企业签署《东北亚外贸钢材基本港战略合作协议》。辽港集团拥有39个钢材泊位、470万平米堆场,年通过能力近5000万吨,其子公司辽港控股(营口)第六分公司运营10个7万吨级专用泊位、170万平米堆场及13条铁路专线,年转运钢材约3000万吨,覆盖全球80多国200余条航线。协议明确以营口港为基本港,构建全球化钢材物流网络,应对国际钢铁供应链变局。鞍钢、建龙重工等180余家上下游企业参会,联盟旨在提升东北钢材产业韧性和国际竞争力。
【点评】辽港集团成立东北钢材供应链联盟,不仅有助于整合区域钢材物流资源,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还能增强东北钢材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一举措体现了辽港集团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产业链水平方面的积极作为。通过构建更具韧性与活力的钢铁物流链供应体系,东北钢材供应链联盟有望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促进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
【港 口】中远海运特运7000车双燃料汽车运输船交付(2025-05-22)
5月22日,中国水运网讯,5月20日中船集团广船国际交付了7000车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3号船,标志着该系列3艘船建造圆满收官。该型船总长199.9米,设12层车辆甲板,可运输轿车、卡车及新能源汽车,采用LNG双燃料动力系统,航速19节,碳排放较传统燃料降低30%。值得注意的是,该系列船建造效率显著提升:1号船“牡丹领袖”号于2024年9月交付,较合同期提前近半年;2号船“湘江口”号于2024年12月交付;3艘船累计提前15个月完成交付,创下汽车运输船建造新纪录。这标志着该系列船建造圆满收官。该型船具有高度的环境友好性,使用LNG作为主要燃料,大幅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它的成功交付不仅体现了中国在大型绿色汽车运输船建造方面的技术实力,也展示了中国船舶制造业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点评】该系列船的快速交付折射出中国造船业在汽车运输船领域的成熟度跃升,LNG双燃料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更凸显绿色航运转型的加速度。提前15个月履约的背后,是广船国际精益管理能力的突破,这种效率优势对抢占全球汽车运输船订单至关重要。
【港 口】天津港集团全程物流业务实现全面增长(2025-05-21)
5月21日,中国水运网讯,天津港集团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优化多式联运网络和创新智慧物流服务,实现了全程物流业务的全面增长。今年前四个月,物流板块各企业开展全程物流业务共39项,集装箱同比增长93.4%,散货同比增长17%,件杂货同比增长188.9%,汽车同比增长90.1%。天津港集团坚持以服务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智能算法和运营数据深度挖掘,优化运输方案,减少物流资源占用,缩短转运时间,降低全程物流成本,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同时,天津港集团拓展多式联运通道,强化物流分拨功能,完善物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为跨区域物流高效协同发展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注入新的活力。
【点评】天津港全程物流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反映了港口从传统运输节点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的转型成效。多式联运和“一单制”的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物流效率,更降低了企业跨境贸易成本。未来,随着物流服务功能和范围的进一步拓展,天津港集团有望在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港 口】央地合资成立一码头公司(2025-05-16)
5月16日,港口圈讯,近日,韶关中南港航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由宝武集团中南钢铁有限公司和珠江船务共同持股,分别持股51%与49%。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港口经营、水路普通货物运输、公共铁路运输、机械设备租赁、港口理货、港口货物装卸搬运活动等。珠江船务是广东省航运集团旗下企业,3月3日,珠江船务与中南钢铁举办合作签约仪式,合作内容为设立合资公司并投资建设韶关龙头寨码头,打造综合型多元化物流园区。龙头寨码头位于韶关市曲江区,距离中南钢铁厂区约12公里,规划建设7个1000吨级通用泊位,2000吨级水工结构,总投资约6亿元人民币,年通货能力预计在1000万吨以上。
【点评】韶关中南港航有限公司的成立,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升物流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宝武集团中南钢铁有限公司和珠江船务的强强联合,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物流效率,还能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外,龙头寨码头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地区的港口吞吐能力,为地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港 口】四川港口公司正式揭牌(2025-05-13)
5月13日,中华航运网讯,四川港投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该公司由原四川港投川南港务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更名而来,2025年1月整合广安港、南充港等资源完成重组,旨在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同质化竞争。作为四川港投集团“一载体、四平台”战略的核心载体,四川港口公司承担“服务四川开放经济高地建设”和统筹推进“五港融合”的职责,定位为长江上游一流港口集团。公司提出“四个争当”发展目标,包括开放发展主阵地、港产园城主战场、水运发展主力团和改革创新主攻手。
【点评】四川港口公司的正式揭牌标志着四川省在港口建设和运营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整合资源和优化业务结构,四川港口公司有望在提升区域物流效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这也体现了中国在水运领域深化改革的决心,旨在通过改革创新,提升港口企业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港 口】中远海运与北部湾港成立合资公司(2025-05-12)
5月12日,港口圈讯,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与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合资成立广西远海陆海新通道供应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中远海运集运持股60%,北部湾港集团持股40%。合资公司业务涵盖国际货运代理、仓储服务、供应链管理及进出口代理等,并计划开展道路运输、网络货运及保税物流等许可经营项目。此次合作是中远海控与北部湾港集团深化资本合作的延续,此前中远海运港口已参股北部湾港旗下多家企业。4月,双方高层会晤中提出将加强联合营销、优化航线布局,共同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点评】合资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远海运与北部湾港从资本合作迈向业务协同,通过整合航运网络与港口资源,强化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效率。中远海运持股60%体现其主导权,但需注意区域市场竞争,如海南自贸港对北部湾港的分流风险。这一合作模式或为国内港航联动提供新范本。
【港 口】天津港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9.9%(2025-05-09)
5月9日,中国水运网讯,4月29日,天津港公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8.1%;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9.9%;扣非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下降11.7%。经营现金流净额3.92亿元,同比增长42.8%;EPS(全面摊薄)0.0951元。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358.48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5%;归母净资产196.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报告强调董事会及管理层对信息真实性负责,并提到公司在港口运营、物流服务及产业链延伸方面的业务布局。
【点评】天津港一季度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下滑,反映出港口运营成本压力或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现金流的大幅改善表明公司在资金管理上的优化,但净利润的下降仍需关注业务结构或效率问题。未来,天津港需进一步挖掘物流服务附加值,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以应对行业波动。这份财报为港口企业的经营策略调整提供了参考。
【港 口】大连中远海运重工64900吨原油运输船开工(2025-05-09)
5月9日,中国水运网讯,5月8日,大连中远海运重工为中远海运能源建造的64900载重吨原油运输船(N1215)正式开工。该船长224.9米,型宽38米,续航里程约12000海里,挂五星红旗并入籍中国船级社。船舶主辅机配置SCR以满足氮氧化物TierIII排放要求,设计满足船舶能效第三阶段及甲醇预设MFR(m,P)等环保标准。这是大连中远海运重工继49900载重吨成品/原油轮后,与中远海运能源的又一次合作。近年来,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持续推进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助力“大国船队”建设。
【点评】此次原油运输船的开工,体现了中国船舶制造业在绿色环保技术上的领先水平,也彰显了中远海运在能源运输领域的战略布局。船舶设计的高标准环保要求,符合全球航运业减排趋势,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绿色船舶样本。未来,深化绿色技术与智能化制造的融合,将是船舶工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这一合作也为中国航运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港 口】珠海港业绩发布:营收下降,净利上涨(2025-05-07)
5月7日,港口圈讯,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1.25亿元,同比下降6.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2亿元,同比增长5.37%。公司在报告期内聚焦主责主业,注重效益效率,持续提升治理水平,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同时,公司发布了《2025-2030年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了以"港通四海,绿能九州"为使命,聚焦港航物流与新能源双主业,实施四大战略,发展四大业务板块,致力于成为一流综合物流服务商和新能源投资运营商。
【点评】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出公司在面对市场挑战时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态势。虽然营业收入有所下降,但净利润实现了增长,这表明公司在运营管理方面取得了成效。
【港 口】中远海控一季度净赚132.3亿元,斥资约221.89亿元造船(2025-04-30)
4月30日,港口圈讯,2025年一季度,中远海控在财务上取得了显著的增长。营收达到579.60亿元,同比增长20.05%;息税前利润(EBIT)为165.78亿元,同比增长66.17%;净利润为132.30亿元,同比增长72.21%;归母净利润为116.95亿元,同比增长73.12%。这些增长主要得益于集装箱航运业务的货运量和单箱收入的提升。此外,中远海控还宣布订造14艘18500TEU型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旨在优化船队结构,提升运营效率,并响应全球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次订造船舶可逐步替换老旧船舶,将有助于优化中远海控的船队结构。
【点评】中远海控的一季度财报显示出其在集装箱航运市场的强劲表现,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反映了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同时,公司订造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的决定,不仅体现了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也预示着公司在绿色航运领域的战略布局。这将有助于中远海控在全球航运市场中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港 口】广州港集团与中国外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5-04-29)
4月29日,港口圈讯,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围绕港航物流、战新产业等领域的业务和资本合作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此次合作将聚焦供应链要素系统集成,共同发挥港口枢纽与物流网络协同效应,推动港航物流基础设施绿色智慧化建设,服务国家“双循环”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州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波和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翼均表示,双方合作基础浓厚,合作前景广阔,未来将在畅通物流网络通道建设、港航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物流产品,提升国际供应链服务能力。
【点评】广州港集团与中国外运股份的战略合作,不仅体现了两大企业在物流和港航领域的高度协同,也是对国家“双循环”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响应。此次合作将有助于提升双方在供应链服务中的竞争力,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港 口】辽港集团与浙江省海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5-04-27)
4月27日,港口圈讯,4月24日,辽港集团与浙江省海港集团在辽港集团总部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次合作旨在深化双方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交通强国”建设等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务实合作,共同构建世界一流港口。辽港集团党委书记、首席执行官王志贤和浙江省海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陶成波出席签约仪式,并就进一步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在强化港口协同、优化航线网络、完善物流体系、建设绿色港口等方面深化合作,实现互利互惠、共赢发展。
【点评】辽港集团与浙江省海港集团的战略合作,不仅是两大港口集团之间的强强联合,也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此次合作将有助于整合南北港口资源,提高港口作业效率和服务质量,共同服务于国家新发展格局。
【港 口】盐田港去年营收下滑11.16%,净利润大涨21.74%(2025-04-25)
4月25日,港口圈讯,盐田港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94亿元,同比下滑11.16%,主要原因是自营业务量不及预期。然而,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49亿元,同比增长21.74%,主要得益于投资收益的增加。盐田港主要从事码头的开发与经营、货物装卸与运输、港口配套交通设施建设与经营、港口配套仓储及工业设施建设与经营等业务。在港口行业方面,盐田港控股经营多家港航企业,包括惠州荃湾煤炭港、深汕小漠港等,参股经营盐田国际(一、二期)、盐田国际三期等。在高速公路行业方面,公司控股经营惠盐高速公司。在仓储业方面,公司控股经营盐田港3#区海关出口货物监管仓库、5#区普通仓库等。
【点评】盐田港2024年的业绩表现显示出公司在面对自营业务挑战时,仍能通过投资收益实现净利润的增长。这表明盐田港在财务管理和投资策略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前瞻性。同时,盐田港在港口行业、高速公路行业和仓储业方面的多元化布局,为其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港 口】重庆港2024年营收、净利润均双位数下降(2025-04-24)
4月24日,港口圈讯,重庆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完成营业收入43.77亿元,同比下降11.78%;利润总额12.02亿元,同比下降13.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9亿元,同比下降17.22%。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商贸板块业务受宏观经济影响,大宗商品终端需求减少。净利润下降的原因包括寸滩港区征收补偿收益减少、在建工程转固导致折旧摊销上升、职工年金及补充医疗保险增加以及联营企业净利润下滑。2024年,重庆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570.5万吨,同比增长7.2%;集装箱吞吐量121.8万标箱,同比增长1.2%。2025年,重庆港计划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内合外联”,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点评】重庆港的2024年年报反映出公司在宏观经济环境下的经营挑战,尤其是在商贸板块业务方面。然而,公司的货物吞吐量增长表明其在物流和运输领域的稳健表现。重庆港在2025年的计划强调了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战略性重组,这表明公司正在采取积极措施以应对市场变化和提高竞争力。
【港 口】辽港股份营口港获批粮食期货新资质(2025-04-22)
4月22日,港口圈讯,辽港控股(营口)有限公司正式获批玉米指定交割仓库资质,这将显著提升营口港的粮食贸易氛围和客户服务能力。营口港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粮食枢纽港,具有强大的粮食吞吐能力和仓储能力。此次资质的获批不仅填补了营口港玉米期货交割资质的空白,而且对于推动“港口+期货+供应链”模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这将为客户提供一个从仓储、物流到交割的全链条服务,帮助客户有效管理价格波动风险,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助力产业稳健前行,同时也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供应链稳定提供有力支持。
【点评】辽港控股(营口)有限公司获批玉米指定交割仓库资质,标志着大连商品交易所与辽港股份在期货交割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这一合作不仅增强了营口港在粮食贸易中的地位,也为大宗商品市场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
【港 口】大连港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超5%(2025-04-18)
4月18日,港口圈讯,大连集装箱码头公司在一季度实现了稳中向好的生产经营态势,集装箱业务吞吐量同比增长超过5%。公司通过加强航线网络体系建设、优化服务效率和推进绿色转型等多维度发力,构建了航运新格局。一季度,公司开通了4条外贸航线,升级了“大连—中南美”航线,并加大了空箱调运等增量业务。同时,面对恶劣天气影响,公司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组织作业,实现了船舶作业效率的提升。此外,公司还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推进码头设备的电动化改造和清洁能源应用,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点评】大连集装箱码头公司一季度的业绩表现体现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韧性和发展潜力。通过多维度的战略布局和高效的运营管理,公司不仅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还展现了其在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为。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也为辽港集团的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的动能。
【港 口】手握1.2亿元订单,一季度“津港智造”发展势头强劲(2025-04-16)
4月16日,中华航运网讯,天津港集团装备制造板块今年一季度签约合同额突破1.2亿元,显示了“津港智造”在海工产品与港口设备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该集团通过先进技术、严格质量把控和高效生产管理,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其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ART)在无人自动化码头上承担集装箱水平运输工作,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此外,天津港集团还深耕海洋装备制造领域,聚焦新能源发展,利用港口设备设施资源优势,开拓海上光伏市场,实现了在海洋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跨越式突破。
【点评】天津港集团装备制造板块的强劲开局体现了其在海工产品与港口设备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该集团不断延伸海洋装备制造产业链,为海洋装备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