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浙江海运集团被100%股权收购(2019-10-28)
10月28日,信德海事网讯,10月25日,浙商中拓拟向浙江交通集团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其持有的浙江海运集团100%的股权,此次交易完成后,浙江海运集团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经双方协商,此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股票发行价格为5.52元/股。交易预案显示,浙江海运集团主要经营国内沿海水路运输业务,国际船舶运输业务,以及航运服务业务等。其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9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48亿元、16.38亿元及9.97亿元;分别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06亿元、3.67亿元及9.12亿元。另外,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18年中国主要航运企业经营的船队规模排名公示,浙江海运集团以拥有灵便型散货船24艘、运力105.3万载重吨,处于行业中第16名;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18年中国主要航运企业经营国内沿海船队规模排名公示,浙江海运集团以拥有灵便型散货船22艘、运力98.3万载重吨,处于行业中第10名。
【点评】浙商中拓表示,此次交易的目的有三:一是贯彻落实“凤凰行动”计划要求;二是加强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三是扩大业务规模,提升盈利水平。浙商中拓主要从事大宗商品供应链集成服务等经营活动,浙江海运集团主要经营国内沿海水路运输业务,国际船舶运输业务、货运代理等业务,浙江海运集团可以与浙商中拓在煤炭、矿石、镍矿等领域进行产业链协同,扩展加强浙商中拓的物流体系,并实现客户共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运贸结合、支撑浙商中拓主营业务发展。
【海洋经济】海油工程与沙特阿美签署7亿美元合同(2019-10-24)
10月24日,国际船舶网讯,10月15日,中国海油所属海油工程与沙特阿美签署海上平合陆地建造及海上安装合同,合同金额约7亿美元。其中约80%合同额以美元结算,剩余20%合同额以沙特里亚尔结算。付款方式按照实际月进度付款。海油工程与McDermott公司成立联合体共同承揽了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旗下 Marjan 油田增产开发项目油气分离站4合同包1的EPCI合同(Marjan GOSP-4 Package1 合同),其中海油工程工作范围为合同项下部分平台的陆地建造、运输和海上安装。项目位于阿拉伯湾海域,按照合同要求海油工程将充分运用国内建造优势完成海上平台建造,建造完成后通过远洋运输方式将海上平台运输至沙特海城执行海上安装。该项目计划于2020年二季度开工建造,2022年四季度完工。预计投产后可为沙特阿美增加原油产量50-80万桶/天。
【点评】该项目的签署是中国海油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油气合作的又一成果,标志着我国海洋工程行业“中国制造”品牌进一步得到国际主流市场认可。下一步,海油工程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与中东油气市场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油气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该项目的实施将提高公司场地和船舶利用率,培养一批熟悉沙特阿美标准的人才,加深与沙特阿美的合作,积累更多中东区域项目实施经验,提升公司国际化能力。
【海洋经济】七海控股集团与日本下关市政府达成邮轮战略合作意向(2019-10-23)
10月23日,中华航运网讯,10月17日,七海控股集团与日本下关市政府就推动青岛邮轮旅游发展达成双方战略合作意向,将在一年内促成青岛港至日本下关港之间的定期客货两用滚装船复航,促成下关市区面向外国游客的免税店及餐厅开业。下关市芳田副市长积极肯定七海集团对推动中日文化旅游和航运业发展做出的贡献,并要求下关港湾局(港务局)积极推动此项合作的进行。七海集团旗下精英邮轮是青岛本土国际邮轮公司,邮轮行业全国排名前三,将以青岛为其邮轮母港。精英邮轮公司执行总裁刘盾表示,希望通过客滚轮的这种模式提高中国游客出行的数量,同时加强两地之间的经济合作,最主要的是希望中国人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了解日本,也让更多的日本人通过这个航线来到青岛,了解青岛。
【点评】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提高,邮轮旅游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日本作为离我国东部最近的沿海发达国家,与我国在旅游产业上合作密切。此次政企合作将助力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加快推动青岛邮轮经济发展,也是青岛友好城市下关积极参与青岛国际时尚城建设和青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事件。
【海洋经济】云洲智能首推海上风电无人化智能运维解决方案(2019-10-21)
10月21日,中国海洋报讯,10月15日,参加2019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的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展会上推出了最新无人船艇海洋应用解决方案与成果,受到国内外业界人士肯定。该方案包括海上风电无人化智能运维、海上工程、海底石油管线探测、智慧边海防等多项海洋无人艇整体解决方案。同时,也展示了M40P“听风者”地磁日变观测无人艇、M80“极行者”海洋探测无人艇、LVR-17“巡游者”安防巡逻无人艇、“海豚1号”水面救生机器人等海洋应用无人艇系列产品。
【点评】此次云洲智能推出的海上风电无人化智能运维整体解决方案,在业界尚属首次,破解了传统海上风电运维成本高、风险大、效率低的难题,让无人船应用场景进一步延伸到海上风电领域,通过无人化智能化技术给海上作业带来创新变革,为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海上风电献力。
【海洋经济】中远海特2019年三季度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加13.81%(2019-10-17)
10月17日,中华航运网讯,10月11日,中远海特发布2019年三季度业绩快报公告,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60.8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24%;营业利润达2.35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增130.50%;利润总额1.8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3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增109.84%;基本每股收益0.068元。
【点评】报告期内,中远海特营业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的主要原因是该公司持续优化货源结构,航运业务收入同比上升,航运业务毛利同比增加。
【海洋经济】安通控股与中航信托等六方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9-10-17)
10月17日,中华航运网讯,10月12日,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泉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泉州交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泉州丰泽国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安通物流管理有限公司与安通控股六方在安通控股新航程起航大会上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金控集团、交发集团、丰泽国投拟向招商安通或招商安通指定主体提供总金额不超过3亿元的借款或其它形式的资金支持;由中航信托和招商安通共同指定的主体与金控集团、交发集团、丰泽国投按照2:1的出资比例,在泉州成立总规模人民币6亿元的物流产业基金。基金将用于购置船舶、集装箱等资产,增大安通控股的船舶运力规模,补充可调配的集装箱资源。
【点评】本次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将央企、泉州地方国企、民营物流企业等多方资源联合在一个新的平台,实现多方的共融共赢。央企+地方国企+本土企业的深入合作,有助于更高的能效整合,地方上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助于将安通控股打造成海丝核心区物流品牌。
【海洋经济】浙商中拓拟购浙江海运集团100%股权(2019-10-15)
10月15日,中华航运网讯,10月14日,浙商中拓公告称,控股股东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正筹划将其持有的浙江省海运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浙商中拓,因有关事项尚存不确定性,浙商中拓股票自10月14日开市时起开始停牌。公告显示,在本次交易中,浙商中拓拟以发行股份方式支付交易对价。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拟以认购浙商中拓新增股份的形式,向浙商中拓出售本公司持有的浙江省海运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具体交易方案内容以重组方案或报告书披露为准。此次停牌公告显示,浙商中拓预计在不超过10个交易日的时间内披露本次交易方案,若未能在上述期限内召开董事会审议并披露交易方案,浙商中拓最晚将于2019年10月28日开市起复牌并终止筹划相关事项,同时披露停牌期间筹划事项的主要工作、事项进展、对公司的影响以及后续安排等事项,并承诺自披露相关公告之日起至少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点评】此次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内部之间的资产重组,不禁让人联想到浙江省国资改革行动。目前,浙江省属企业公司制改制全面完成,混合所有制比重为70.7%,资产证券化率达61%。换言之,虽说浙江省国资改革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不过离原定“争取未来3~5年,实现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比重达到75%,省属企业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达到75%左右”的目标尚存差距。
【海洋经济】国联水产智能化工厂建成,海洋食品智造转型升级(2019-10-09)
10月9日,中国海洋网讯,近日,国联水产智能化工厂建成投产,这是一家导入工业4.0设计理念,引进世界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技术及设备的工厂。国联水产智能化新工厂占地约300亩,分两期建投,其中一期140亩、二期160亩,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额约15亿元,产能设计8万吨/年,总产值50亿元。该工厂引进了先进的美国自动剥虾系统及剥虾设备、瑞典流态化单冻机、荷兰低温蒸煮机、荷兰自动裹粉油炸生产线等设备,70%以上的生产环节实现自动化,结合ERP等信息管理系统,未来将融合5G试点示范项目。
【点评】国联水产智能化新工厂是全球水产行业目前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生产标准最高的现代化智能工厂。新工厂智能自动化技术及设备的运用,将进一步加快国联水产由水产品加工向海洋食品智造的转变,助力国联水产提质增效,迈上发展新台阶。
【海洋经济】大船集团新签脱硫塔项目订单(2019-10-09)
10月9日,信德海事网讯,近日,大船集团钢构公司与鑫弘重工佩森环科签署了15万吨原油轮脱硫塔项目合作协议。同日,大船集团钢构公司为新加坡太平船务公司建造的首台套3600TEU集装箱船脱硫塔建成暨2号塔开工仪式成功举行。施工过程中,大船集团钢构公司不断总结脱硫塔项目建造经验,持续优化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加强产品质量管控,精益求精,确保将质量一流的脱硫塔产品交付给客户。大船集团钢构公司将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做好后续脱硫塔的建造工作。
【点评】大船集团钢构公司与鑫弘重工佩森环科签署脱硫塔订单的同时,还与鑫弘重工佩森环科在LNG配套设备等新产品研发以及市场拓展方面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为行业发展树立了合作典范。
【海洋经济】招商局集团旗下布罗德福拟对大连港H股股份发起全面要约收购(2019-10-08)
10月8日,信德海事网讯,10月7日,大连港发布公告表示,辽宁省国资委将所持辽港集团1.1%的股权无偿划转给招商局集团所属的布罗德福的间接全资子公司招商局辽宁,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毕。招商局辽宁持有辽港集团51%的股权,布罗德福及其一致行动人间接持有合计占大连港已发行股本总额约68.37%的权益。鉴于上述情况,根据相关规定,布罗德福现对大连港全部已发行H股股份发起要约收购。
【点评】此次权益变动将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全面落实港航强省和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意图,加快推进辽宁省海洋和港口经济一体化、协同化发展。
【海洋经济】中集来福士建造“蓝鲸2号”正式命名(2019-09-26)
9月26日,国际船舶网讯,日前,“蓝鲸2号”命名仪式在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举行。“蓝鲸2号”由中集来福士设计建造,是目前全球作业水深、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该平台长117米,宽92.7米,高118米,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最大钻井深度15250米,可以在全球95%的海域作业。与传统单钻塔平台相比,平台配置了高效的液压双钻塔和全球领先的DP3闭环动力管理系统,可提升30%作业效率,节省10%的燃料消耗。
【点评】相比“蓝鲸1号”,“蓝鲸2号”与“蓝鲸1号”整体设计相同,但在项目建造工艺等方面有重大创新突破,并在试航中完成了国内首次DP3操作模式下的电力系统的闭环试验,实现了海洋工程能源及动力系统优化的重大突破,意味着中集来福士在这一领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海洋经济】上港集团拟不高于10.65亿元收购中远海运港口所持部分长江码头资...(2019-09-23)
9月23日,格隆汇讯,9月18日,上港集团公布,为了继续深化上港集团长江战略,优化上港集团在长江沿线的战略布局,巩固上港集团核心利益,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挥上海港与长江沿线港口之间的协同效应,提升长三角港口的区域合作水平,上港集团总裁办公会议同意上港集团通过境外全资子公司上港香港以不高于人民币10.65亿元的等值美元现金收购中远海运港口持有的Win Hanverky、COSCO Yangzhou、COSCO Nanjing三家公司100%的股权的方式间接持有该三家公司所有的张家港永嘉51%的股权、扬州远扬51%的股权和南京龙潭16.14%的股权。
【点评】此次收购有利于继续深化上港集团长江战略,优化上港集团在长江沿线的战略布局,保障上海港外贸箱源,巩固上港集团核心利益;有利于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挥上海港与长江沿线港口之间的协同效应,对提升长三角港口的合作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海洋经济】山东省海洋局和中国船级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19-09-23)
9月23日,中国海洋网讯,9月17日,山东省海洋局和中国船级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八个方面展开合作:一是支持中国船级社在山东开展各项业务;二是支持中国船级社为山东省内船舶、海洋装备设计、制造和运营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检验服务;三是中国船级社为山东省新型多功能海上设施的设计和建造提供审图和检验服务;四是双方积极推动新型海洋多功能平台类设施的检验发证工作;五是双方开展标准研究合作,支持中国船级社开展新型多功能海上设施的设计与建造、地方标准的制定;六是支持中国船级社开展山东省所辖海域海上风电设施检验发证服务;七是中国船级社支持山东省内企业可持续发展;八是中国船级社积极参与山东省海洋发展政策和战略规划的研究论证,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咨询。
【点评】山东省海洋局和中国船级社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开始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将为山东省海洋强省建设提供有力的海洋工程装备技术支撑保障。
【海洋经济】中船上海注资1800万元与各方成立合资公司(2019-09-16)
9月16日,中国海洋网讯,9月9日,中国船舶租赁(03877.HK)公布,于9月6日,中船上海、中船系统工程院、中信国际与深圳白泽订立合资协议,据此将成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研发基于船舶及海洋装备的工业智能技术及设计、制造或营运智慧船舶系统。根据合资协议,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将为人民币1亿元。中船上海将为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出资现金1800万元,并将持有合资公司18%股权。中船上海为中国船舶租赁的全资附属公司,主要从事提供租赁服务。中船系统工程院为中船集团的附属公司,主要从事研发海洋防务系统和国家海洋高端装备,专注于船舶与海洋装备的智能技术研究。中信国际主要从事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等商品的现货买卖,同时提供金融产品的登记、托管、转让及结算服务。
【点评】订立合资协议可充分发挥合资协议各订约方的专业优势并激发合资公司的活力,加强对技术产品的研发,促进市场、技术、人才与资本的深层整合。合资公司将专注于开发智慧船舶系统,智慧船舶系统可协助船舶优化航线,预判诊断故障,提高船舶运营的安全性、经济效益及生产力。
【海洋经济】浦发银行与中远海运签约,金融助力打造航运生态圈(2019-09-16)
9月16日,中华航运网讯,近日,浦发银行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航运、码头、物流、航运金融、航运科技、修造船等上下游产业链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积极支撑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促进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携手共赢,共同开启银企合作新篇章。目前,中远海运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布局集装箱班轮航线167条,投入172万TEU运力,占其集装箱总营运船队规模的58%。此外,还在海外投资了22个港口码头以及一部分物流园区和场站,其中18个处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远海运的全球经营属性决定了其主要金融需求在境外,有鉴于此,浦发银行将发挥离岸业务、自贸业务和海外分行的优势,将在港口支付结算、并购贷款、项目贷款等业务方面与中远海运加强合作,进一步加深合作关系,更好地支持服务国家战略,助力中远海运稳健前行。
【点评】此次签约标志着浦发银行和中远海运合作的进一步深化。过去,中远海运与浦发银行的合作更多是项目制的形式,主要用于满足中远海运内生发展的金融需求。而此次签约后,双方将共同挖掘行业的机会,探寻行业的方向,将航运金融服务拓展至航运生态圈。
【海洋经济】中集来福士首制南极磷虾运输船开工(2019-09-16)
9月16日,中国海洋网讯,9月12日,由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集来福士”)为挪威阿克集团旗下阿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Aker BioMarine,简称“阿克海洋生物”)建造的南极磷虾运输船项目开工仪式在烟台基地MPC车间举行。南极磷虾运输船由瓦锡兰设计,总长167.6米,宽27米,设计吃水7米,设计服务航速15节,入级挪威船级社。新船将配备瓦锡兰31发动机作为动力源,2台瓦锡兰20发动机为辅助动力。该船预计于2021年磷虾收获季节前交付,主要用于南极捕捞作业区与南美港口之间磷虾产品运输、捕捞船燃油供应及工作人员轮岗运输。该船专为满足磷虾捕捞作业的独特需求而设计,面对极具挑战性的南极环境,将采用创新的综合货物处理系统,同时对于船体坚固性、防寒性能、破冰能力等具有较高要求。且该船配备带有可变螺旋桨的混合动力推进系统,以及先进的热回收系统,进一步减少碳排放。
【点评】南极磷虾产业被誉为我国的“第二远洋渔业”,该项目的开工建造是中集来福士在深远海渔业领域的又一突破,为阿克海洋生物拓展中国磷虾油市场奠定基础,也标志着中集来福士和阿克海洋生物的合作进入全新阶段。
【海洋经济】中船邮轮将在上海打造邮轮总部基地(2019-09-10)
9月10日,中国海洋网讯,9月5日,国务院国资委与上海市政府在沪签署深化合作共同推进落实国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一批中央企业在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其中,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上海市宝山区政府就中船邮轮运营与配套产业基地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中船邮轮将高举中资邮轮和游轮生态体系两面大旗,抓住上海市发展机遇,助力上海建设航运中心、打造世界邮轮城、打响上海“四大品牌”,同时也共享发展成果。上海市宝山区将全面支持中船邮轮发展,探索设立产业链投资平台,共同开发建设2平方公里的上海中船国际邮轮产业园,在上海打造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邮轮总部基地。
【点评】中船邮轮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将联合外高桥造船设计建造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大型邮轮设计建造难度远高于大型LNG船甚至航空母舰,是目前我国唯一尚未攻克的高技术船舶产品。为了实现自主设计和建造大型豪华邮轮,国资委等国家相关部委以及上海市都全力支持中船集团的大型邮轮项目,先后出台10余份政策性文件支持鼓励发展本土邮轮产业。要真正实现自主制造,发展本土化产业链是必然之路。欧洲的邮轮建造船厂都依靠本土的邮轮产业园和邮轮小镇,实现80%以上的供应商来自本土。本土化不仅保证了供应链的稳定性,还能大幅降低邮轮制造的成本。本次项目的签约,宝山区政府和中船邮轮正是聚焦这关键的产业配套环节,共同推进邮轮配套产业园建设。
【海洋经济】半年亏损2359万元,深交所14问獐子岛(2019-09-10)
9月10日,每日经济新闻讯,9月9日,獐子岛收到深交所下发的中小板半年报问询函,该问询函共有14问,包括业绩变动、会计核算、资金及贷款等问题。獐子岛半年报称,截至2019年6月30日,獐子岛营收为12.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5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为-3337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91.4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0.15%。今年1~6月,獐子岛的产品虾夷扇贝、海参、鲍鱼、海螺、海胆及其他分别贡献营收1.19亿元、1.01亿元、8608万元、4344万元、1480万元和9.25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43.98%、23.14%、19.98%、-2.71%、84.18%和-6.64%,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9.21%、7.81%、6.68%、3.37%、1.15%和71.78%。
【点评】面对亏损财报,獐子岛给出的解释是,2019年上半年,受海洋牧场虾夷扇贝灾害影响,以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环境持续低迷的制约,獐子岛运营负荷较重。很显然,獐子岛再一次把“锅”甩给扇贝是没有说服力的。对此,深交所问询函第一个问题便是要求獐子岛说明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变动幅度不一致的原因,并说明报告期内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的原因及合理性。从产品营收数据来看,2019年上半年,獐子岛海参、鲍鱼、海胆的营收增速可观,符合獐子岛所称的围绕转型升级和布局重构,不断加大海螺、海参、鲍鱼、海胆等资源的养护开发,以填补虾夷扇贝产量下降导致的利润缺口。
【海洋经济】海王生物上半年财务费用激增,高负债下资金缺口34亿(2019-09-10)
9月10日,中国经济网讯,近日,海王生物半年报出炉,上半年,海王生物实现营业收入208.51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下降37.6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9亿元,同比下降24.67%。分行业来看,海王生物各业务板块销售收入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食品保健品和医疗器械收入翻倍,表现出较好的成长性。医药流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56.2亿元,同比增长3.64%;医药制造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同比增长14.89%;食品、保健品实现营业收入3.49亿元,同比增长121.67%;医疗器械实现营业收入45.02亿元,同比增长129.48%。受宏观政策及市场环境变化影响,市场融资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海王生物的融资成本上升,融资难度加大,因此导致财务费用增长较快。报告期内,该公司的财务费用为4.82亿元,同比增长60.73%。此外,海王生物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近三年一直维持在80%左右,有着较高的偿债压力。截至2019年6月30日,海王生物的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为81.35亿元和4.23亿元,短期有息负债合计85.58亿元。此时货币资金账面金额为54.96亿元,其中3.74亿元因开具承兑汇票、保函保证金、信用证保证金、贷款保证金受限,因此短期内存在近34.36亿元的资金缺口。
【点评】2019年上半年,在债务高企、资金承压的情况下,海王生物的销售回款情况有所改善,主要是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压缩低效业务,加强应收账款催收所致。但是近几年该公司的回款状况一直不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常年为负,净利润无法转化为现金流入,因此海王生物需要筹资活动支撑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财务风险大幅上升。
【海洋经济】中海油服150余座装备奋战国内勘探开发(2019-09-09)
9月9日,中海油服官网讯,中海油服投入中国海域作业的物探船、钻井平台和船舶装备已超150座,共同助力国内油气勘探开发。2018年下半年至今,中海油服通过抽调国外作业装备回国、外部租赁、购置装备等举措,筹备“海洋石油937”“东方龙”“招商海龙2号”等9座钻井平台,调配“海洋石油721”“海洋石油751”2艘物探船回国,全力以赴保障国内增储上产。该公司的钻井装备规模目前全球行业排名第二,海上物探装备规模全球行业排名第四,船舶装备规模全球行业排名第五。
【点评】近年来,随着“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兴旺号”钻井平台、“海洋石油681”船等一系列深水装备相继投入使用,中海油服的海上装备实现了由浅海到深海再到超深海的跨越,具备在全球各海域提供3000米以内水深全方位的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服务的能力,深水钻井技术、装备能力已获得国际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