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中远海控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逾74%(2022-07-11)
7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6日,中远海控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人民币647.16亿元,同比增加约人民币276.18亿元,同比增长约74.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人民币644.36亿元,同比增加约人民币274.16亿元,同比增长约74.06%;公司息税前利润(EBIT)约人民币952.45亿元,同比增加约人民币456.58亿元,同比增长约92.08%。
【点评】2022年上半年,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均值为3286.03点,同比增长59%。国际集装箱运输供求关系较为紧张,主干航线出口运价保持高位运行,是上半年中远海控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
【海洋经济】招商轮船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翻两番(2022-07-05)
7月5日,国际船舶网讯,日前,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告显示,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40~30.28亿元,同比增长188%~2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68~19.39亿元,同比增长185%~215%。相比之下,去年上半年招商轮船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9.5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9.00亿元。
【点评】2022年上半年,招商轮船业绩预增主要受干散货及集装箱航运市场保持较高景气度影响。上半年,招商轮船干散货船队经营出色,预计净利润贡献约14.66亿元;集装箱船队预计净利润贡献约12.69亿元。
【海洋经济】无棣海忠软管制造公司造国产海底软管首次在东海铺设(2022-07-04)
7月4日,滨州网讯,7月1日,山东省滨州无棣海忠软管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10寸混输海洋软管完成装船,在位于无棣县东风港经济园区的无棣海忠软管制造公司码头装船,将分别运往东海宁波油田和渤海锦州油田,这是我国国产海底软管首次在东海铺设。此次,用于东海宁波油田的海底软管为10寸7.2公里,用于渤海锦州油田的为6寸17公里。之前,该公司产品已铺向渤海油田70公里、南海260公里,出口马来西亚(东南亚)、委内瑞拉(南美洲)等国外140余公里。
【点评】无棣海忠软管制造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世界第四家海洋软管制造商,主要致力于海洋输油、输气、输水及混输非粘结复合软管的研发、设计和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近海、深海的海洋石油开发。该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在国际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其海洋软管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空白,实现了高端海洋软管的国产化。
【海洋经济】海兰信智能能效管理系统获得CCS型式认证(2022-07-04)
7月4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海兰信旗下江苏海兰船舶电气系统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能效管理系统(HLD-SES 600)成功取得中国船级社(CCS)型式认证,满足最新CCS《智能船舶规范2020》及2022修改通告的规范要求。智能能效管理系统将各智能化系统进行了高效的功能整合,提供统一的融合交互式方式,用户可由点及面,也可通过纵向及横向关联,快速查找和了解相关信息。该系统提供船舶航行和设备的工况监控、全船能耗的分析、以及节能减排的辅助建议等功能,能够结合SEEMP Part Ⅲ船舶营运碳强度计划,提供CII评级和辅助建议,为用户提供全面的能效管理服务,促进船舶能效的优化。
【点评】目前,海兰信已获得智能航行(N)、智能机舱(M)、智能能效(E)、智能集成平台(I)四个型式认证,且具备完全的自有知识产权,是国内能够提供最为完整智能化方案的公司。该系统的相关智能化应用已经投入多个项目使用和交付中,为船东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系统运维服务。
【海洋经济】陕柴重工风电平台市场再获18台发电机组大单(2022-06-27)
6月27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中国船舶陕柴重工MAN32/40柴油发电机组再获市场青睐,成功中标并签订了中交三航局1800吨、2500吨风电安装平台及4000吨全回转起重船,共18台发电机组的供货合同,合同额过亿元。4000吨起重船以单桩、导管架施工为主,兼顾海洋工程起重作业,1800吨、2500吨平台船则具备20兆瓦级海上风机安装能力,三型船舶均具有风场高生存率、高作业效率的特点,代表着风电船舶的先进水平。三型船舶供电设备选用的陕柴MAN7L32/40和MAN8L32/40系列柴油发电机组,能够为平台施工作业提供充足可靠的电力保障。
【点评】近年来,陕柴重工深化内部改革,品牌形象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此次项目的成功签订,进一步夯实了陕柴产品在船舶主流市场的地位,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海洋经济】再获4座liftboat订单,招商局重工和华科五洲再度合作(2022-06-27)
6月27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23日,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与华科五洲(天津)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华科五洲”)再次签署4座350FT多功能油气服务平台(liftboat)建造合同。今年1月14日,招商局重工(江苏)与华科五洲“云签约”两座350FT多功能油气服务平台买卖建造合同。此次签订的4座平台是继双方签订2艘平台后再次牵手,本项目桩腿长度107米,船体总长92米,宽40米,型深6.1米,设计吃水3.3米,定员150人,作业水深65米,设计作业温度0~50度,DP2,交付后主要用于沙特海域的油气田之间的服务作业。
【点评】华科五洲是一家海洋工程技术研发、咨询、服务及海洋工程装备生产制造、销售、租赁服务的民营企业,主要从事自升自航式的海上移动平台的设计、监造和营销,是目前国际上具有自升自航式海上移动平台全设计能力的三家公司之一。该项目为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与华科五洲CMHI-277-01/02的续建项目,前两座平台项目早前已顺利开工,项目建设进度良好。此次华科五洲再签4座平台,是对招商工业和旗下海门基地的充分信任和能力认可。
【海洋经济】中集来福士获2021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2-06-27)
6月27日,中国水运网讯,6月22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会上宣读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中集来福士凭借“‘蓝鲸’系列新一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21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蓝鲸”系列平台先后承担了我国首轮、第二轮可燃冰试采任务,创造了“产气时长、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等世界纪录,取得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突破,为南海可燃冰试采、可燃冰开采商业化发展、深水油气开发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装备支持,对实现“海洋强国”战略及“一带一路”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点评】此次是继“非对称无横撑型半潜式起重生活平台”“自升式气体压缩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之后,中集来福士再次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通过“蓝鲸”系列平台的研发设计及建造,中集来福士研发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和建造技术,打破了欧美发达国家在海上高端钻井平台研发设计及关键系统集成等方面的技术垄断,提升了我国在大型海洋工程装备总包能力和能源装备的产业层次。
【海洋经济】大津重工一艘大型深远海风电安装平台顺利开工(2022-06-21)
6月21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16日,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举行为亨通集团建造的大型深远海风电安装平台开工仪式。该平台由亨通集团投资、上海佳豪船海工程研究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平台采用流线型船艏、方型船艉设计,全钢质焊接结构,配备四桁架桩腿、齿轮齿条式升降系统,桩腿高120米,最大作业水深70米,同时具备运、吊、储一体化多功能的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入CCS船级社,无限航区,平台总长135米,型宽50米,可变载荷8500t,可同时容纳120人在船施工作业。平台尾部右舷设置1台1600吨绕桩式主起重机,首部右舷设1台450吨辅起重机,主要用于配合主吊作业。平台为全电力驱动,艉部设置3套约2800kW的全回转推进器,艏部设置3套约2000kW的侧推装置,具有DP-2级动力定位能力。
【点评】该平台在总结以往海上风电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起重能力、性能与效率、海域海况、水文地质等因素,满足国内外、单机大容量、深远海施工等高标准作业要求,该项目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将为国内外深远海风电发展事业再添利器。
【海洋经济】海油工程为巴国油Buzios油田建造第八艘FPSO上部模块开工(2022-06-20)
6月20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17日,在海油工程青岛场地,全球最大深水油田——巴国油Buzios油田第八艘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巴国油P79项目上部模块开工建造,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建造实施阶段。P79 FPSO船总长345.3米,型宽60米,型深34.3米,重约13万吨,是目前全球在建的最大FPSO之一。该FPSO投产后生产能力为每天18万桶石油和720万立方米天然气,储油能力为200万桶原油,作业水深超过2000米,将连接8口生产井和6口注水井。海油工程负责11个模块约2.2万吨的上部模块建造和装船,及部分详细设计、加工设计、材料采购等工作。作为全船的核心压缩机模块包,项目涉及153台大型机械设备安装工作,最大设备重量近240吨,创海油工程大型设备侧装重量纪录,项目技术规格书采用巴西石油最严标准,并涉及镍基复合材料焊接等施工难题,对项目实施带来挑战。
【点评】多年以来,海油工程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中国“高端制造”走出去。2018年和2019年,海油工程相继为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交付两艘35万吨级FPSO P67/P70项目,自主掌握了超大型FPSO的自主建造和集成能力,创造了国际超大型FPSO交付速度纪录,其中P70 FPSO被评为中国“2019年十大创新工程”,在竞争激烈的南美浮体市场上打出了“中国制造”的响亮品牌。P79 FPSO是继完成P67/P70项目之后,海油工程再次参与的南美巴西大型深水FPSO项目,也是海油工程与意大利知名油服公司赛班公司建造项目的首次合作,是海油工程国际化发展取得的又一显著成果。
【海洋经济】大连中远海运重工再交MODEC一座“巨型海上石油加工厂”(2022-06-20)
6月20日,中国日报网讯,6月18日,大连中远海运重工为日本三井海洋开发公司改装的第11艘海上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福将”轮(MV32)完工交付。该项目集生产处理、储存卸载、人员居住、生产指挥于一体,能在海上油田连续作业,被誉为“巨型海上石油加工厂”。MV32轮由总长332米、型宽58米、型深31米的超大型油轮改装而成,设计作业水深1900米、储油能力140万桶、日处理原油15万桶、日处理天然气2.12亿立方英尺、日生产水注入24万桶,可同时容纳160人工作生活。
【点评】近年来,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持续深耕海上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改装领域,加强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实现了从船体结构修理改装到模块建造、全船整合的项目总包。该项目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两年多以来,在全球供应链严重受阻的情况下,该公司交付的第二艘海上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改装项目,充分展现了其在该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和实力。随着MV32轮的完工交付,大连中远海运重工已累计交付海上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改装项目15艘。
【海洋经济】启东中远海运海工“猎鹰”轮FPSO改装项目命名(2022-06-13)
6月13日,中国船协网站讯,6月8日,启东中远海运海工为马来西亚云升公司改装的浮式生产储油船正式命名“FPSO Anna Nery”。“猎鹰”轮是启东中远海运海工第二次为云升公司改装的浮式生产储卸油船,该轮总长333米,型宽58米,型深32米,是启东中远海运海工承接的首艘PHASE1和PHASE2的FPSO改装项目,具备高附加值、高技术难度且改装周期短等特点,囊括修理、改装、系统升级及模块吊装集成等工程,涉及管件预制2500吨,钢结构14000吨,电缆拉放940KM,以及36个模块的吊装集成。浮式生产储油船是目前高端海工市场的热销船型,云升公司第三个同类型改装项目已交由启东中远海运海工和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共同完成。
【点评】近年来,启东中远海运海工凭借中远海运集团和中远海运重工的品牌优势,在全球绿色清洁能源海洋装备市场先行一步,在海上风电安装船、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FPSO)和以LNG模块为代表的绿色能源装备研发建造市场站稳脚跟。具备“海工+模块”EPC总包一站式服务能力,成为中远海运重工系统内唯一一家专门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和模块制造的企业。目前,启东中远海运海工在建和新承接项目包括风电安装船、FPSO建造和改装,模块建造项目共10多个。
【海洋经济】中集发行首单蓝色债券用于发展海上风电业务(2022-06-13)
6月13日,国际船舶网讯,5月31日,“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蓝色债券)”成功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3年,债项获中诚信绿金评估认证为G-1等级(实现既定环境目标的可能性极高)。该笔蓝色债券由中集集团财务管理部牵头,统筹安排评估机构、律所、金融机构,合力筛选出契合中集战略导向的绿色项目,成功获得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创新部蓝色债券认定,并由中集战略合作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银行成功发行。本次债券募集资金将专项用于集团子公司中集来福士建造首艘“3060”系列2200吨自升式风电安装船,以支持中国沿海海域及东南亚海域海上风电项目。该船是由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并建造,起重安装能力满足200米级轮毂高度、20MW级风电机组安装需求,设计标准满足中国海域、大西洋北海(以海况恶劣著称)及东南亚海域作业需求。
【点评】中集集团是世界领先的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供应商,致力于为物流和能源行业提供高品质与可信赖的装备和服务,为社会创造可持续价值。本次成功发行银行间市场粤港澳大湾区首单蓝色债券是中集集团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策略,持续重视研发创新,将绿色低碳产品陆续推向市场,助力国家战略、解决行业短板的重要一步。
【海洋经济】中集一座自升式钻井平台获Saipem中东租约(2022-06-13)
6月13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中集集团通过旗下资产管理公司Ocean Challenger与国际知名油气承包商Saipem达成一座400尺自升钻井平台租赁协议,该平台将于8月交付到中东,在当地完成适应性改造及钻井准备工作后,预计于2022年年底前往沙特进行钻井作业。此次获得新租约的平台原名“湾钻7号”(GulfDriller VII),由中集来福士建造,交付后将重新命名为“PERRO NEGRO 11”。该平台采用全球主流的JU2000E船型,配备Aker MH Wirth钻井包,型长70米,型宽76米,桩腿长度167米,最大工作水深120米,最大钻井深度10668米,钻井作业可靠、高效,可在全球绝大范围的恶劣环境进行钻井作业,入级美国船级社(ABS)。
【点评】中集来福士是中国海工装备领域的领导者,旗下主要产品为半潜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风电安装平台、辅助工程船及高端游艇等。交付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覆盖中国南海、墨西哥湾、巴西、中东海域等全球主流海洋油气产区。目前已形成集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运营服务、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业务体系,并形成批量化的建造能力,日益成为全球海工领域的主流供应商。中集来福士先后与Saipem开展过多个海上项目的合作,此次“PERRO NEGRO 11”成功获得租约,体现了长期合作伙伴对中集来福士的信任,也将赋能中集来福士持续为新老客户提供定制化增值化服务。
【海洋经济】招商工业海门基地为OHT建造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平台合拢(2022-06-07)
6月7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6日,在招商工业海门基地1号船坞成功举行了“SEAWAY VENTUS”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平台建造项目(CMHI-238-1)的合拢仪式。CMHI-238-NG14000XL-G项目是招商工业海门基地为OHT承建的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平台,该平台总长142米,型宽50米,型深11米,配备可容纳130人的生活平台及直升机甲板。平台入籍DNV,挂旗国为挪威,吃水6.2米,设计航速10节,甲板可变载荷8750吨,主甲板净空面积4600平方米,载荷10吨/平方米。平台配有4条桁架式桩腿,其桩腿全长109米,作业水深最大65米,设计最大气隙为30米,升降系统配有96个齿轮箱,每个齿轮箱额定工作载荷为585吨,单腿齿轮箱按照4排*6个布置,其升降系统速度为0.8m/min。同时,该平台配置DP2系统,推进系统全部为电力推进,艉部设置3台3500千瓦全回转推进器,艏部设置1台3000千瓦侧推和2台3000千瓦伸缩推,且其中1台伸缩推在回收状态下可作为侧推使用,能灵活有效地满足使用需要。
【点评】该项目自2021年11月25日开工以来,相关各方通力合作,克服了新冠疫情对项目生产和采购造成的种种困难,保障建造计划进度按时完成。未来,招商工业海门基地将继续保证强有力的建造团队,更加充分的调动技术及生产资源,全力以赴投入到CMHI-238-1项目的建造工作中去,保证项目圆满完成,顺利交付。
【海洋经济】海油工程交付我国首套自主研发海洋油气深水管汇系统(2022-06-07)
6月7日,中青网讯,日前,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和调试的首套深水水下多功能管汇系统,在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油工程”)天津临港特种装备制造场地正式交付,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水下生产装备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和测试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水下管汇被喻为水下“油气枢纽站”,是深水油气田开发的核心技术装备之一。水下管汇主要分布在海底的井口群之间,具有汇集井口油气、分配电力及液压、进行水下控制和监测等一系列重要功能,承担着将深海油气汇集起来输送到“加工中心”——海上平台的重要作用。本次交付的多功能管汇将应用于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所属东方气田群开发,内部集成了水下分配单元、控制模块、路由器等11台国产化关键控制和监测设备,是国内自主研发的首套500米水深的带控制系统的水下管汇工程化产品。
【点评】我国深水油气田开发项目中应用的水下多功能管汇此前一直由国外厂商设计,关键部件也被少数国外公司垄断。2019年以来,海油工程依托工业和信息化部“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工程化示范应用”创新专项实施,集结一支50余人的科研团队对关键技术展开攻关,逐步攻克了控制系统集成、复杂水下结构物三维设计、控制及监测设备ROV(水下机器人)操作设计、接口匹配性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与此同时,整合国内优势科研资源,成功实现水下液动阀门、连接器、多相流量计等多种关键部件的自主研发和国产化制造,多项关键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作为国内水下生产系统和产品研发的“领军者”,海油工程已建成国内首个水下产品研发测试中心和水下生产设施研发制造与测试、深水环境模拟测试3个子平台,初步形成水下“卡脖子”装备研发测试能力,实现海底管道终端设备、跨接管等系列水下产品的国产化制造,为“深海一号大气田”等深水油气田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海洋经济】中联航运与安通控股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2-06-06)
6月6日,信德海事网讯,5月31日,中联航运股份有限公司与安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云签约”仪式,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了友好会谈并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进一步推进内外贸双循环,携手深化欧美航线上的长期合作,打造内贸和外贸海运的互联互通。在新的合作阶段,双方合作的欧美航线仍由中联航运全面负责经营,双方将通过锁定欧美航线的长期合作和稳定有竞争力的运力供给,促进欧美航线平稳升级为2.0版,以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价值。
【点评】安通控股是由招商局港口、中航信托以及泉州国资为主要投资人的中国三大内贸班轮企业之一,并在中国A股上市,主要业务集中于内贸航线,位居国内内贸集装箱物流企业前三甲,截止2022年5月30日,已在全国设立海运网点94个,涉及业务口岸130个,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在国内80个主要港口。中联航运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本土国际航运企业,拟香港H股IPO上市,并已于今年1月递交上市申请。截止2022年5月16日,中联航运经营55条外贸班轮航线,已成为提供亚洲近洋、亚洲-欧洲、跨太平洋、亚洲-印度次大陆和中东等运输服务的国际航运企业,航线覆盖了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的60个港口。此次双方合作是强大的内贸航线网络与迅速发展的外贸航线网络的对接,在促进内外贸双循环的大环境下,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和发展潜力。
【海洋经济】中远海运特运正式加盟GSBN,共建航运物流区块链新生态(2022-06-02)
6月2日,国际船舶网讯,6月1日,中远海运特运(COSCO SHIPPING SPE.)与全球航运业务网络(GSBN)举行合作协议在线签约仪式,中远海运特运正式成为GSBN联盟的新成员。加入GSBN后,中远海运特运将借助联盟的数据资源、模式创新和数字化技术,不断拓展航运物流业务的场景应用,以电子提货单eDO及电子提单eB/L等高效透明的无纸化服务为起点,不断推进业务单证的电子化,深化数字经济模式创新,全面带动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业务协同升级和客户服务升级。
【点评】GSBN区块链平台及其“无纸化放货”、“电子提单”等产品,是航运企业与客户、港口、银行乃至产业链所有合作伙伴之间实现安全、高效、透明的数据共享的重要途径。中远海运特运数字航运平台与GSBN区块链平台的有效集成,将从根本上解决与产业链合作伙伴的数据和资源交换问题,全面简化整个供应链中的业务运营,实现多方共赢。
【海洋经济】中集来福士交付为BP建造GTA项目自升式生活平台(2022-06-02)
6月2日,国际船舶网讯,5月31日,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为国际能源巨头英国石油公司(BP)设计建造的GTA Hub QU自升式生活平台顺利交付。2019年4月1日,中集来福士和BP在烟台签订了该项目的EPC工程总承包合同,这也是bp首次直接与中国船厂签订近海平台项目的FEED(前端工程设计)+ EPC总包交钥匙工程合同。该平台属于自安装平台,长95米,宽70米,重量超过10000吨。平台包括生活住宿区、休闲娱乐区、办公室、发电机站、水处理工厂以及其它运营液化天然气终端所需要的设施,可容纳216名工作人员。
【点评】该平台实现了400万工时零伤害交付,并成为BP位于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的海上边界的GTA项目中综合指标最好的一座装备,也是第一座开始服务的海上装备。该平台的交付,证明中集来福士在油气行业拥有了对标国际一流总包商的能力。
【海洋经济】广船国际与海兰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2-05-31)
5月31日,中国远洋海运杂志社讯,5月30日,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与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广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本着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依托现有的市场资源、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优势,在智能船舶与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水下工程设备等多个领域深入合作,共同开展在智能船舶+智能航海、海洋立体观探测系统、海洋文化旅游等领域的设计、建造、应用及服务合作。
【点评】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广船国际与海兰信合作进入新的阶段。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深化资源利用、业务整合、全流程服务等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双方短期成效和中长期战略目标的均衡发展,并有利于推动智能船舶和智能航海系统装备的国产化工作。
【海洋经济】海油工程成功实施浮式生产储油装置解脱作业(2022-05-30)
5月30日,国际船舶网讯,5月25日,海油工程成功完成中国首次内转塔式单点系泊FPSO自主解脱作业。本次解脱的“海洋石油116”FPSO,隶属于中国海油,于2008年6月开始服役,船体总长232.5米,宽46米,最大处理原油能力为280万吨/年。“海洋石油116”FPSO采用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对FPSO限位要求非常高。滑环堆栈顶升滑移期间,指定角度限位精度必须控制在正负5度,点滑环偏离设计中心控制精度为正负5米。FPSO所在文昌油田群平均水深达130米,气候恶劣,给解脱作业带来困难。
【点评】海上作业期间,海油工程施工团队历时13天,成功完成主提升缆绳顺利下放、STP浮筒解脱等关键作业,展示了海油工程在FPSO解脱作业方面的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