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移动5G服务浙江最大海上风电项目(2023-10-18)
10月18日,凤凰网讯,近日,浙江移动宁波分公司携手象山海上风电有限公司在国电象山1#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简称“国电二期”)升压站上完成首台5G 700M基站安装,实现海上风电项目海域移动5G网络覆盖。国电二期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南田岛东南海域,风电场总面积约58.9平方公里,总装机容量504兆瓦,共布设56台单机容量为9兆瓦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是浙江省目前在建的最大海上风电项目。此次安装的基站高32米,5G信号辐射东北8.1公里、东南10.3公里海域,可覆盖国电二期整个海上风电项目海域,将为风电厂施工人员提供高效、稳定的通信保障及服务,也为后续风机工程施工奠定了坚实的网络通信基础。
【点评】2023年8月,宁波移动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签署5G基站网络服务协议,宁波移动将在海上升压站建设2套5G宏站以及1套室分基站,保证海上升压站内部以及整个风电厂海上区域的5G信号全覆盖。下一步,宁波移动还将在56台风机塔筒内安装室分基站,保障每台风机内部信号无死角覆盖,为风机巡检人员提供网络保障。预计未来,宁波移动将携手国电象山海上风电有限公司探索更多5G海上场景应用,打造5G+定位手环、5G+移动点检、5G+AR运维等多个应用,为浙江宁波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海洋经济】中远海运特运东南亚公司阿联酋代表处揭牌成立(2023-10-18)
10月18日,中国远洋海运报讯,10月17日,中远海运特运东南亚公司阿联酋代表处在迪拜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中远海运特运在西亚区域的又一全球化战略布局,旨在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开发力度、做好区域客户维护与服务。揭牌仪式上,中远海运特运东南亚公司与中远海运集运阿联酋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围绕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携手开展精准营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为阿联酋代表处在西亚地区的营销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点评】近年来,西亚区域新能源项目和战略性大宗商品进出口逐渐增多,此次中远海运特运东南亚公司阿联酋代表处的成立,预计将提升中远海运特运在西亚区域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海洋经济】国家能源集团海上风电发展再发力(2023-10-16)
10月16日,中国电力网讯,10月11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2023年省管海域海上风电项目竞争性配置结果,本次海上风电竞配共推出15个场址,合计装机容量700万千瓦。国家能源集团所属广东公司、国华投资分别获得江门川岛二40万千瓦、珠海高栏一50万千瓦两个海上风电项目,实现了广东海上风电“零突破”。现阶段,国家能源集团正坚持多元化、快速化、规模化、效益化、科学化发展新能源,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整合力量,强化激励,加大海上风电开发力度。2023年,国家能源集团所属单位通过竞配,已累计获得海上风电项目开发指标容量130万千瓦。
【点评】国家能源集团是我国海上风电开发的先行者。所属龙源电力2010年9月建成世界首座潮间带试验风电场——江苏如东30兆瓦潮间带试验风场;2017年6月成功吊装世界首座分体式220千伏海上升压站——江苏大丰(H12)200兆瓦海上风电升压站。所属国华投资2019年12月投产运营国内首个中外合资海上风电项目——江苏东台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截至2023年9月,国家能源集团海上风电运营装机规模418万千瓦、在建装机规模303万千瓦,分布在江苏、浙江、山东、福建、海南等地。
【海洋经济】中国海油“海上石油加工厂”运行20年,累计外输原油超5000万吨(2023-10-09)
10月9日,中国新闻网讯,9月28日,中国海油披露信息显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15万吨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PSO)“海洋石油111”运行达20年,累计外输提油841船次,外输原油超5000万吨,相当于4个西湖的蓄水量,可满足1.5亿人一年的基本需求,确保了粤港澳大湾区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用能需求。20年来,“海洋石油111”FPSO生产管理团队持续提升运营管理能力,连续安全工作日达到6742天,是目前国内安全生产时长最长的FPSO。同时,“海洋石油111”持续改善能源管理模式,通过首创主机余热利用项目及锅炉烟道改造项目,每年尾气排放减少8520万方,节约成本1698万元,相当于节约原油30506桶,减排效果等同于6372.9吨标准煤。
【点评】“海洋石油111”FPSO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15万吨FPSO,总长262.2米,型宽46米,型深24.6米,装载量为15万吨,甲板面积相当于28个标准篮球场大小,服役于中国南海珠江口盆地的番禺油田,2003年投产,是中国海油旗下重要的海上石油生产设施之一,为我国油气供给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海洋经济】海峡股份拟租用中远海运客运豪华客滚船“祥龙岛”轮(2023-10-09)
10月9日,国际船舶网讯,9月28日,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峡股份”)发布关于租赁“祥龙岛”轮的关联交易公告。海峡股份拟通过光船租赁方式租用中远海运客运有限公司(简称“中远海客”)所属的“祥龙岛”轮投入西沙旅游航线运营,租赁期限计划为两年,双方无异议可续租一年,租赁费用不高于人民币6000万元/年(含本数)。出租方中远海客是海峡股份间接控股股东中国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中远海运(大连)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本次交易构成了关联交易。“祥龙岛”轮豪华客滚船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建造,该船额定载客1375人,舱室415间,船上设有能承纳340人的半开敞式露天烧烤餐厅、10人座位KTV包间兼小酒吧、棋牌室、电影院、120平方米超市、健身房等个性化设施。
【点评】2023年,随着经济和旅游市场复苏,西沙生态旅游航线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海峡股份运营的“长乐公主”轮上座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运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租赁“祥龙岛”轮将帮助海峡股份把握市场机遇,实现西沙旅游航线销售收入、利润规模的增长。
【海洋经济】江苏卫华海洋重工有限公司一期投产(2023-10-09)
10月9日,国际船舶网讯,9月26日,河南起重龙头卫华集团正式“落子”江苏,江苏卫华海洋重工有限公司(简称“江苏卫华”)一期工程举行投产仪式。江苏卫华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环抱式港池东港区,是一家海工装备基地,计划总投资100亿元,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该项目于2022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一期建成投产,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2024年全面竣工投产。江苏卫华一期工程的投产运营,是卫华集团向海而兴、向海图强的重要战略布局,将为启东市临港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大引擎。
【点评】江苏卫华主要研发制造港口机械、散料输送设备、氢能源存储装备、大型桥梁、重型钢结构及海工设备等9大系列百余种产品。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各类超大型产品设备的整机发运,年产港口机械及海工高端装备产值2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超2000个,利税总额超20亿元。
【海洋经济】中国海油陆丰12-3油田开发项目投产(2023-09-25)
9月25日,证券时报讯,日前,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宣布陆丰12-3油田开发项目投产。陆丰12-3油田位于南海东部海域,平均水深约240米,主要生产设施包括1座井口平台和1艘新建的10万吨级智能型FPSO,计划投产开发井13口。陆丰12-3油田是中国南海近十年开发的最大的对外合作油田,于2021年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将实现日产原油约29500桶的高峰产量。
【点评】陆丰12-3油田开发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期间最大的南海合作油田开发项目,是韩国SK集团与中国海油在国内的首次合作,中国海油拥有该项目60.8%的权益,韩国SK集团拥有39.2%的权益。陆丰12-3油田投产后,将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深海资源开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经济】中国海油首个混流管道式水轮发电机并网发电(2023-09-25)
9月25日,中国水运网讯,9月22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海油首个高压力、高速度混流管道式水轮发电机研发成功,在蓬勃作业公司“海洋石油117”FPSO并网发电,实现海上首次水力发电和压势能能量回收。“海洋石油117”FPSO是我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30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上的冷媒系统间接与海水进行热交换,交换完后的海水进行排海,排海流量达每小时700~1800方,压力在1兆帕以上,排海海水中蕴含了较大的势能。混流管道式水轮发电机安装在管道内部,水轮发电机装机容量为500千瓦,预计年发电量超240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天然气消耗约72万标方,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957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1500吨,实现每年降本约150万元。
【点评】中国海油首个高压力、高速度混流管道式水轮发电机在“海洋石油117”FPSO并网发电,标志着中国海油绿色低碳战略在能量回收领域取得新突破。
【海洋经济】英辉南方建造30米级风电运维船铺龙骨(2023-09-25)
9月25日,国际船舶网讯,9月20日,英辉南方为虹茂国际新能源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的30米级风电运维船(ASA150)举行铺龙骨仪式。该船舶总长30.75米、型宽9.50米、设计吃水1.8米、设计航速25节,采用英辉南方成熟母船型,并根据船东使用需求和运营海域特点进行优化升级。该船舶续航力不小于500海里,具备在2.5米浪高情况下安全顶靠风机基础桩的能力,能够适应复杂的海况和气候条件。
【点评】英辉南方是我国最早介入风电运维领域、承建风电运维船数量最多,且唯一向国际市场出口高端风电运维船的铝合金船舶供应商,现已累计承接16艘高性能专业铝合金风电运维船。未来30米级风电运维船建成投产后,预计将为我国海上风电场的运维提供安全、快捷、高效的服务。
【海洋经济】中远海运发展与交银投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3-09-18)
9月18日,中国远洋海运报讯,近日,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远海运发展”)与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交银投资”)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金砖大厦成功举行。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旨在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产投融合作体系,探索金融机构和大型航运企业新型合作机制。双方期待未来在航运租赁、集装箱租造等业务领域开展长期战略合作,实现金融资本与产业运作的强强联合,在合作形式上探索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点评】中远海运发展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专门从事航运物流产融服务的公司,是中远海运集团旗下核心产业之一。交银投资有着丰富的债转股投资经验,已累计投资各类央企五十余家。预计未来,双方将以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为契机,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力创新一站式产投融服务,更好得服务我国海洋强国建设。
【海洋经济】武昌造船改造3000吨级综合科学考察船“向阳红05”顺利离厂(2023-09-18)
9月18日,国际船舶网讯,9月16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武昌造船为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中心改造的3000吨级综合科学考察船“向阳红05”顺利离厂,标志着该船向着交船目标迈进了坚实一步。“向阳红05”船长85.6米,型宽16.4米,型深8米,搭载专业甲板操纵支撑及调查设备,是一艘航行于无限航区的3000吨级综合科学考察船。该船主要用于远洋调查和远海海洋环境监测,具备一定的地质勘探等调查能力;采用吊舱推进器的综合电力推进系统,主推进系统和侧推系统配合可实现船舶航行无级变速,满足了考察船在不同作业条件下对航速的要求。
【点评】“向阳红05”未来交付后,将成为继“海监84”、“中国海警3501”、“向阳红31”之后武昌造船向自然资源部南海局交付的第四艘船舶,将进一步加强武昌造船与南海局的友好合作关系。
【海洋经济】上海电气与华电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3-09-18)
9月18日,中国核电网讯,9月13日,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拓宽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广泛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陆上风光储新能源和沙戈荒大基地项目中充分发挥彼此优势,强强联合。在燃机、氢能、各种储能领域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共同打造示范项目。同时,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更多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国方案。
【点评】上海电气与中国华电合作历史悠久,此次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预计将提升双方合作水平,拓展合作空间,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促进项目转化落地,推动我国能源绿色、高效、可持续化发展。
【海洋经济】海南省组建海南省海洋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023-09-11)
9月11日,海南日报讯,9月9日,海南省海洋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洋产业集团”)揭牌仪式在海口举行。海洋产业集团是在海南省国资委支持下,由海南省南海现代渔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南渔业”)和海南省海洋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海洋公司”)两家省属国企进行重组整合建立的新公司。海洋产业集团将通过海南渔业、海洋公司两家企业在海洋资源、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无缝对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圈,打造集渔港投资建设运营、修造船及海洋装备制造、渔业养殖、环境修复治理等业务于一体,整体实力较强的海洋产业集团,从而提高海南国资国企在整个海洋产业体系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点评】海洋产业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海南国资系统涉海企业抱团集成发展,对优化海南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预计未来,海洋产业集团将围绕海南海洋强省战略目标,推动海洋投融资体制改革,做强做优传统海洋渔业,探索发展新兴海洋产业,为建设海南自贸港作出更大贡献。
【海洋经济】江龙船艇承建300吨级渔政执法船“中国渔政21016”下水(2023-09-11)
9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江龙船艇承建的辽宁省渔政系统的两艘300吨级渔政执法船之一的“中国渔政21016”船下水。两船采用深V线单体船型,主船体钢质、上层建筑铝合金的钢铝混合全焊接结构,总长53.8米,型宽8.0米,型深4.0米,采用双机双桨推进,设计航速不低于20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耐波性和适航能力,可满足北方海域洋流、冰冻区等复杂海况的巡航执法。两船均配备了先进的安全消防和导航系统,配置了光电跟踪、视频指挥等专用执法装备,通过网络实现海陆信息互通。艏甲板设有消防水炮、尾甲板配备一艘应急工作艇,提升执法效率。
【点评】作为国内公务执法船艇的知名品牌,近年来,江龙船艇已为广东、广西、上海、浙江、江苏、辽宁、福建、海南等沿海省市建造了多艘高性能渔政执法船,实现了100米以下,不同尺度渔政执法船的批量化生产。两艘300吨级渔政执法船项目是江龙船艇建造的我国海域最北端的公务执法船艇,对于进一步提升江龙船艇在国内公务执法船艇细分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并将进一步提升辽宁海洋综合管理能力,为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海洋经济】精铟海工挂牌“广东省海洋能源装备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2023-09-11)
9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9月8日,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精铟海工”)挂牌广东省海洋能源装备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简称“省重点实验室”)和碳中和海上风电科产教融合基地,精铟海工将与高校、大型央企合作,以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和推进清洁能源战略的双赢。省重点实验室是华南地区唯一的“海洋能源装备”创新平台,结合国家海洋重大装备、粤港澳大湾区新兴能源装备需求,围绕超大型海上风电场安装、海洋油气、深海水合物、海洋牧场等高端装备“卡脖子”技术难题,研发抗疲劳设计与低应力抗疲劳制造、零部件摩擦学、耐磨蚀材料等关键技术,攻克海上风机安装平台易“失稳”、超大型叶片高空吊装易“失准”等行业痛点,突破海洋能源装备数字化、低碳化、智能化的瓶颈问题,打破欧美国家技术垄断,支撑国家深远海能源装备和国防装备等技术发展。
【点评】精铟海工一直致力于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设计和制造,主要以技术研发与创新为核心,专注于重型海洋工程产品和相应的海上技术服务,是全球唯一100%负荷试验检验后交付海工产品的专业制造商。2017年,精铟海工凭借核心产品“自升式海洋工程平台升降锁紧系统”,获评国家工信部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此次合作共建,精铟海工将依托广东工业大学、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资源和优势,打造海洋能源装备领域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平台,将推动里水海洋能源装备制造技术的创新与升级,为推动碳中和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海洋经济】四兄绳业国产系泊聚酯缆完工交付(2023-09-05)
9月5日,中国远洋海运报讯,8月31日,由香港中远海运所属浙江四兄绳业有限公司(简称“四兄绳业”)制造的国产永久深海系泊聚酯缆正式完工交付,交付后将应用于南海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该批聚酯缆安全标准和技术指标要求高,研发难度大,能抗百年一遇超级台风,单根超长(1300m)、超大规格(直径274mm)、超高强度(MBL 2306T)、超大重量(80T),取得DNV船级社证书,产品采用线形纳米材料交联作用的耐磨/防污一体化防护方法等关键技术。
【点评】此次四兄绳业交付的5套共10根国产化聚酯缆,是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国内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的“定海神针”关键设备,对FPSO长期稳定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兄绳业此次聚酯缆的完工交付,为流花油田二次开发圆筒型FPSO按期投产奠定坚实基础。
【海洋经济】大金重工在手海外海工订单居欧洲市场第一(2023-09-05)
9月5日,证券时报讯,9月1日,包括建信基金、国泰基金、嘉实基金在内的逾40家机构投资者对大金重工进行调研。大金重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2023年初至今,公司在手海外海工订单数量位居欧洲市场第一。同时,大金重工正在积极参与多个海外海工项目投标,涉及导管架、浮式基础、管桩、过渡段、吸力桶等多种产品,预计在2024~2027年收到开标结果。除了成功进入欧洲市场成为主流供应商外,大金重工从几年前开始对日本市场和当地项目进行前沿深度跟踪,已陆续通过日本客户的相关审核与认证,正在参与多个客户的项目投标。
【点评】2023年上半年,大金重工实现营业收入20.61亿元;实现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55.06%。其中,出口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11亿元,约占营业收入的44.2%。目前,大金重工海工产品已在欧洲市场获得较高知名度,高端产品实现成功交付。预计未来,大金重工将在扩大产能的同时,通过提高效率、改进工艺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搭建全球物流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
【海洋经济】福船一帆获得目前国内最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配套塔架、管桩、导管...(2023-09-04)
9月4日,中国电力网讯,近日,福建福船一帆新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简称“福船一帆”)
海上风电机组配套塔架、管桩及导管架产品通过电能(北京)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简称“PCCC”)认证,认证范围覆盖单机容量2MW至18MW共10类产品,其中,12~18MW认证属于国内首家单机容量最大的资质,标志着福船一帆海上风电产品在研发水平、生产制造及技术质量等方面站在行业前沿。福船一帆近年来陆续完成海上风电东气10MW、上海电气11MW、明阳12MW、明阳智能“双头”漂浮式16.6MW、金风14.3MW及金风16MW等塔架,先后承接广东粤东、粤西地区,福建闽中、闽南及浙江等地大型单桩和导管架项目,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点评】此次获得PCCC认证,为福船一帆产品在海上风电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海洋经济】大金重工860MW海上风电项目进展公布(2023-09-01)
9月1日,中国电力网讯,8月31日,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金重工”)发布《关于英国Moray West海上风电场项目进展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公告显示,大金重工与欧洲某风电开发商于2022年5月签订了海上风电单桩基础供应合同,约定为英国860MW Moray West海上风电场项目建造和交付48根超大型单桩。该项目使用的单桩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桩之一,单根最大直径10米,板厚达115毫米,全部由大金重工蓬莱海工基地生产。近日,该项目第三船单桩产品顺利运抵苏格兰因弗戈登码头。截至2023年8月底,大金重工已累计交付24根超大型单桩,项目执行过半。
【点评】预计该项目的执行将对大金重工2023年度业绩带来积极影响,并为大金重工后续在欧洲市场和其他海外市场拓展更高规范、更高标准的海工项目带来积极的样本效应。
【海洋经济】中林集团合作研发的国内首个竹基海上光伏平台正式发布(2023-09-01)
9月1日,中国电力网讯,8月28日,中林集团所属中林绿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与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在烟台正式发布由双方合作研发的国内首个竹基海上光伏平台“集林一号”。此次发布标志着双方在绿色低碳海工装备研发制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合作发展进入新阶段。“集林一号”竹基海上光伏平台长7米,宽7米,高2.4米,总重约4吨,由中林集团和中集来福士集团研发团队共同研发建造,历经材料创新、试制检验和安装调试三个阶段,属国内首次采用质轻高强的竹基海工材料为主材,“以竹代钢”搭建的海上光伏平台。
【点评】竹基海工材料用于平台的搭建,除了可提供浮力外,还具有环境友好性高、耐海水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等优势,可替代目前漂浮式水上光伏系统中的高密度聚乙烯浮体和钢制焊接结构体,在有效节约成本的同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预计未来,中林集团和中集来福士集团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海洋工程、清洁能源领域以及竹木新材料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以竹木基复合材料在海上光伏平台的示范应用为突破口,拓展竹木新材料在海工船舶、海上风电、海工装备等领域应用场景,重点布局用竹木基复合材料研制海上风电叶片、登机桥、集装箱、海上固定平台等新兴产品的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