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东方风电中标2024年首个海上风电项目(2024-01-15)
1月15日,中国电力网讯,1月8日,东方风电中标大唐平潭长江澳海上110兆瓦风电项目,这是该公司2024年中标的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大唐平潭长江澳海上110兆瓦风电项目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长江澳海域,项目总装机容量110兆瓦,计划安装11台东方风电自主研发的10兆瓦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东方风电10兆瓦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针对中国福建、广东等海域I类风区设计,具备超强抗台风能力,叶轮直径185米,在年平均10米/秒风速条件下,单台机组每年可以输出4000万度清洁电能,可减少燃煤消耗13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000吨。
【点评】近年来,东方风电充分发挥发电设备自主研制技术优势,攻破多项大型海上风电技术瓶颈。此次海上风电项目成功中标,为东方风电后续海上风电市场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海洋经济】威海金陵维保中海油“海洋石油162”平台进厂(2024-01-15)
1月15日,国际船舶网讯,1月13日,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简称“威海金陵”)拓展海洋装备维保工程业务取得新突破,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海洋石油162”平台在4号码头平稳插桩,双方项目组举行平台进厂欢迎仪式,这是威海金陵目前承接改造最全、结构改动最大、技术难点最多的平台系统维保工程。“海洋石油162”平台此次改造核心是平台功能升级,包含试采平台改造升级,主船体尾部结构增加,机械舱室、主甲板、二层甲板布置全部更新,锅炉水处理系统、锅炉系统、氮气系统、燃料油系统、燃料气系统、开排系统、闭排系统等7大系统改造等,是威海金陵2024年承接的首座平台维保改造项目。
【点评】此次威海金陵承接“海洋石油162”平台维保工程,将进一步深化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共赢,并有助于“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客滚船建造基地、建设中国领先的环渤海海洋装备维保中心”发展目标的实现。
【海洋经济】晶澳布局海上光伏,发布海上光伏N型组件新品(2024-01-08)
1月8日,经济观察报讯,1月6日,在2024晶澳生态朋友圈跨年会暨新产品发布会上,晶澳科技发布了“湛蓝”与“耀蓝”两大系列N型组件新产品,两个系列组件产品主要用于海上光伏发电,功率最高可达635W,组件效率最高可达22.8%。应用场景方面,“湛蓝”系列适用于水深小于10米或离海岸500米以内,地质稳定、水位变化较小的滩涂场地,采用桩基式安装方式;“耀蓝”系列适用于水深大于10米的近海区域,采用漂浮式安装方式。
【点评】发展光伏产业是我国建设清洁低碳能源体系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链发展迅猛,现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与陆上光伏相比,海上光伏更接近沿海地区的电力负荷中心,电能更容易并网消耗,发展前景更为广阔。晶澳科技是我国光伏组件行业的领军企业,在水上光伏领域深耕多年,此次“湛蓝”系列、“耀蓝”系列N型组件产品的推出,将为我国海上光伏电站长期可靠运行提供更多保障。
【海洋经济】山东海洋集团全新一代1500吨海上风电安装平台试航成功(2024-01-08)
1月8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山东海洋集团“蓝鲲01”1500吨全新一代自升自航式一体化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在青岛顺利完成航行试验。“蓝鲲01”由山东海洋集团所属山东蓝鲲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投资,惠生重工南通基地建造,是新一代自升自航式海上风电安装船。该船总长135米,型宽50米,型深10米,设计航速8kn,艉部配备1500吨绕桩式主起重机,可实现70米作业水深和170米作业吊高,满足20MW海上大功率风机的吊装,起重能力、作业水深和整体配置等参数指标均处于领先地位,可满足中国和国外适深水域的沿海及深远海风电场大型风机的吊装作业。
【点评】本次“蓝鲲01”试航成功,标志着山东海洋集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果。“蓝鲲01”投运后,将助力山东海洋集团在海上风电业务领域开拓新局面,更好得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和山东海洋强省建设。
【海洋经济】中集太平洋海工浮式海上风电项目首批产品发运(2024-01-08)
1月8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集太平洋海工”)为法国EOLINK S.A.S公司建造的5MW海上漂浮式风电项目首批产品顺利装船发运。该海上漂浮式风电基础结构项目主要分三批发货,本次发运的第一批为样机底部8个总段,包含4个浮筒和4个转角,平均每个分段重量一百多吨,包含压载系统、推进系统等。5MW漂浮式海上风电结构样机总长52米,宽52米,风机高度94米,总重约2000吨,整个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对风电场进行最终调试。
【点评】近年来,海上漂浮式风电技术伴随着全球海上风电商业化开发热潮而逐渐趋于成熟,海上风电成为未来我国风电发展的主要方向,并有望成为之后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集太平洋海工此前已进入海上风电装备领域多年,交付导管架、塔筒、基础桩、套笼等各类海上风电装备数百套。此次发运订单是国内首次承接海外的海上漂浮式风电基础结构项目,首批总段的交付成功将为后期建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海洋经济】振华启东海工建造世界最大FPSO项目艏总段项目搭载(2024-01-02)
1月2日,国际船舶网讯,2023年12月30日,振华启东海工举行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N1151(P-82)艏总段项目搭载仪式。N1151(P-82)FPSO由启东中远海运海工承建,项目主尺寸总长360米,型宽60米,型深34.3米,船体钢结构总重超过8万吨。该项目设计储油量160万桶,每天产能达22.5万桶石油以及1200万立方米天然气。该FPSO将连接16口井(产油井9个,回注井7个),配备二氧化碳捕捉和地质储存(CCUS)技术,采用发散系泊。
【点评】浮式生产储卸油船N1151(P-82)FPSO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规格的FPSO项目,此次举行项目艏总段搭载仪式,标志着这艘世界最大FPSO整体建造进入船体合拢阶段。
【海洋经济】广船国际建造“极地”号破冰科考船顺利出坞(2024-01-02)
1月2日,国际船舶网讯,2023年12月29日,由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为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建造的破冰科考船“极地”号(船号21110077)顺利出坞。“极地”号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科考船,该船船长89米、型宽17.8米、型深8.2米,具备全球无限航区航行能力,排水量达5600吨,航程26000公里,一次补给可以保障全船60人在海上生活80天以上。该船搭载了各类地球物理调查设备,能够承担大气、海冰、水体、地球物理等环境的综合调查观测研究任务。
【点评】广船国际建造科学考察船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继2017年顺利交付全球首艘超静音“嘉庚”号科考船,近三年在科考船市场细分领域不断斩获新订单,同时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建成交付过极地全季节全天候航行商用船舶的船企,在极地/破冰船舶细分领域具备超强综合实力。
【海洋经济】国航远洋和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签署战略协议(2024-01-02)
1月2日,国际船舶网讯,2023年12月28日,福建国航远洋运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远洋”)发布关于公司与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签署战略协议的公告。公告显示,未来双方将在绿色航运、港口物流、碳资产管理、新产业新业态四个领域开展合作。绿色航运方面,国航远洋将发挥在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船舶的应用优势,选址建设船舶新能源燃料加注基地,完善供应基础设施设备,推动在津开展船舶新能源燃料加注,建立船舶新能源燃料储运和加注网络。港口物流方面,国航远洋将发挥在内外贸干散货运输领域的市场地位优势,在津做大做强航运业务,增加在津新能源散货船舶运力规模,提升天津航运综合实力。
【点评】此次国航远洋与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战略协议的签署,预计将推动天津港口与产业、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推进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推动天津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同时助力国航远洋优化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战略布局,完善航运服务网络,提升整体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
【海洋经济】鼎衡航运完成B轮数亿元融资(2023-12-25)
12月25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国内领先的化学品船水路运输公司上海鼎衡航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鼎衡航运”)完成了数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招商资本领投,华禹共赢(珠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华禹共赢”)跟投。本轮融资完成后,招商资本将与鼎衡航运密切合作,共同致力于推动鼎衡航运在全球化学品水上运输领域的技术创新,优化和升级服务品质,持续拓展国际市场,早日实现“全球化学品水上运输领域领导者”的战略目标,并促进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点评】本轮融资将为鼎衡航运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其进一步巩固自身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促进其在水上运输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服务水平提升,加速其全球市场业务拓展。
【海洋经济】七〇八所与中国海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3-12-25)
12月25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20日,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简称“七〇八所”)与中国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工”)举行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未来,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长期持续合作的愿望,秉承“平等互利、强强联合”的原则,根据上级机关对双方的业务定位,在科研项目、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关键设备国产化推广、市场推广、党建共建五大领域开展合作。
【点评】七〇八所与中国海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为双方搭建了全新的合作平台,规划了清晰的合作领域,制定了明确的合作蓝图,将引领我国海工技术创新,推进海工装备行业发展。
【海洋经济】中集来福士交付最新一代深远海一体化大型风电安装船(2023-12-25)
12月25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24日,由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的“博强3060”风电安装船在山东烟台基地码头命名交付。“博强3060”风电安装船全长133米,型宽53米,型深11米,最大作业水深70米以上,最大航速8.4节,总可变载荷达11000吨,满足4套12MW或3套16MW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输和安装,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承运整根塔筒的新一代风电安装船。该船设计标准满足中国海域、东南亚海域以及欧洲海域的作业需求,入级中国船级社。
【点评】海上风电是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其规模化发展对“3060”双碳目标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博强3060”风电安装船在作业水深、甲板可变载荷、起重吊装能力等方面均为“国内之最”,将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和海洋经济建设注入强劲动力。该船交付后,将优先为华电重工提供海上风电安装服务,推动我国海上风电行稳致远。
【海洋经济】福宁重工建造福建省首艘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船开工(2023-12-19)
12月19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18日,福建船政重工旗下企业福宁重工为福建省厦门环境监测中心站建造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船(MW915-1)顺利开工。该船为福建首艘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船,总长55.20米,型宽10.30米,型深4.60米,满载吃水2.70米,满载排水量960吨,航区为国内近海航区,入级中国船级社(CCS)。该船主要用于福建省管辖海域范围内的海洋生态环境调查作业,具备近岸综合海洋环境监测、探测以及保真取样和部分现场分析的能力,集海洋环境监测、环境应急、环境执法、调查科研及科普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功能于一体。
【点评】此次福宁重工开工建造的是福建生态环境系统首艘海洋监测船,预计2025年上半年试航交付,有助于福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能力、调查能力、应急能力、执法能力的提升。
【海洋经济】大金重工德国海上风电群项目基础供货合同金额上调(2023-12-18)
12月18日,海外网讯,日前,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金重工”)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蓬莱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简称“蓬莱大金”)于2023年5月与某欧洲能源开发企业签署了《海上风电单桩基础优选供应商协议》,供应德国北海地区某海上风电群项目(简称“项目”)。根据项目推进情况,合同金额将在上述协议基础上扩容,大金重工与项目客户已签订《海上风电群项目基础供货合同》(简称“合同”)。根据合同约定,蓬莱大金作为独家供应商,将为项目A阶段、B阶段供应合计105根单桩及附属结构,合同总金额由约5.47亿欧元上调为约6.26亿欧元(约合48.48亿元人民币),约占大金重工2022年度营业收入的95%,蓬莱大金将于2024年开始陆续建造、交付上述单桩产品。
【点评】此项目是大金重工已签署供货合同中总金额最大的海外海工订单,此次供货合同金额上调表明大金重工制造的海上风电海工产品符合欧洲海工规范和相应标准,获得欧洲主流海上风电业主的认可,该合同的履行预计会对大金重工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海洋经济】国家能源集团海上风电装机突破500万千瓦(2023-12-18)
12月18日,国资委网站讯,近日,随着一批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电,国家能源集团海上风电年内投产136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507万千瓦,清洁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34.1%。2023年10月,国家能源集团获得广东省90万千瓦海上风电开发权,实现在粤海上风电“零的突破”。与此同时,国家能源集团不断加大深远海风电技术研发应用,2023年10月,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在福建完成工程安装,有望年底投产,为探索开发深远海海上风电提供了技术支撑。截至2023年12月初,国家能源集团海上风电在建、储备规模均超过200万千瓦。
【点评】“十四五”以来,国家能源集团深入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海陆并进加快新能源发展,积极布局东南沿海大型海上风电基地,相继投产江苏大丰、竹根沙,浙江象山一期等项目,共计249万千瓦,三年实现海上风电规模倍增。
【海洋经济】华海造船建造国内最大最先进钢铝双体风电运维船下水(2023-12-11)
12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8日,平湖市华海造船有限公司为中交海峰风电建造的海峰5000系列双体钢铝风电运维船首制船举行吉水仪式。该船入级CCS船级社,总长40米,型宽10.8米,型深5.2米,设计航速15节以上,续航能力达到1000海里,额定载客12人,快速性好,耐波性强。该船采用高干舷设计理念,以减少波浪抨击,结合大功率的主推进系统配置,能够保证出航率和顶靠性能,满足四级海况安全作业,五级海况安全航行要求。该船配置了折臂吊机、专用顶靠橡胶护舷,预留登乘波浪补偿栈桥等关键设备,研发应用安全运维评估决策系统,同时具备从船用电动泵输送柴油、淡水到海上升压站的应急保障功能,能够适用于深远海海上风电交通快线运维服务。
【点评】该船是中交海峰风电研发投资的最新一代海上风电运维船舶(CTV),是目前国内最大最先进的双体钢铝运维船型,将为我国海上风电智慧运维、专业化、区域化和一体化的运维解决方案提供装备强支撑。
【海洋经济】亚星锚链联手BV进军海上漂浮式风电系泊深海锚桩应用领域(2023-12-11)
12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7日,在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上,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亚星锚链”)与法国船级社(BV)举行合作签约仪式,未来双方将共同合作,开发新产品——深海锚桩。此前亚星锚链与BV有着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此次双方共同开发新产品深海锚桩,旨在结合油气行业的成功使用经验,为应对在不同环境条件、不同海域、不同土壤条件使用的新型深海锚桩,达到制造简单、安装快速等优点,其工程的经济意义和社会价值巨大。
【点评】亚星锚链创建于1981年,是全球最大的船用锚链、海洋系泊链、系泊连接件、船用和海工锚及大型铸造件和锻造件的生产制造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各类大型船舶、海上漂浮式油气整备,以及漂浮式风电、漂浮式波浪能、漂浮式光伏及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预计未来,亚星锚链将持续加大深海锚桩在海上漂浮式风电项目应用的研究,组织技术团队与BV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推动深海锚桩在海上风电领域的成功应用。
【海洋经济】江苏船海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2023-12-11)
12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6日,江苏船海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研究院公司”)揭牌仪式正式举行。研究院公司将聚焦高技术船舶和高端海洋工程装备研发、船舶系统集成应用、数字化造船技术等领域,利用江苏船舶建造和产业配套优势,开发高附加值、高技术、前景广阔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产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船舶产业核心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前瞻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等方面积极创新突破,储备战略性项目、前瞻性技术、前沿性产品,提升江苏船舶产业的制造优势、技术优势、产品优势;重点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研发设计、标准化船型开发和推广、科研攻关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智能低碳技术集成应用、船海工程总集成总承包等业务。
【点评】研究院公司由天海融合防务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镇江高新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中智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研究院公司将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联合省域高校资源、人才资源、产业资源,全力打造行业一流的船海工程设计公司,成为江苏省船海工程产业发展的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平台,助力江苏船舶海工产业、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洋经济】江龙船艇签约挪威Moen Marin AS两艘20米级水产养殖工作船(2023-12-08)
12月8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江龙船艇与挪威Moen Marin AS(简称“摩恩马林”)签订两艘20米级钢铝复合水产养殖工作船。该船型总长21米,型宽12米,型深5.1米,采用混合动力推进、双体船型,稳性好,耐波性优良,空间布局合理,甲板面积宽敞,作业空间开阔,耐低温性能佳,适用低温寒冷水域。该船交付后可在挪威等高纬度海域有效进行作业,适用于复杂海域的渔业及其他高强度作业,为鱼类养殖提供有利保障。
【点评】摩恩马林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养殖行业工作船供应商,此次签订的两艘20米级水产养殖工作船项目是江龙船艇首次进军北欧市场,将进一步提升该公司在特种作业船艇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助力该公司开拓海外高端市场。
【海洋经济】武汉船机交付75米水深海上综合勘测平台“华东院308”号(2023-12-08)
12月8日,国际船舶网讯,日前,中国船舶武汉船机建造的深远海海上风电重大装备“华东院308”75米水深海上综合勘测平台在青岛举行交船仪式,正式交付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该平台为新一代勘探综合试验平台,最大作业水深75米,主要用于海上工程勘测一体化作业及科研作业,包括钻探、原位测试、物探、土工试验等全作业流程。平台钻探系统采用先进的交流变频和液压控制技术,结合气、电、液、钻井仪表的一体化设计,实现全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最大钻深可达200米,整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点评】“华东院308”平台是继“华东院306”平台之后,武汉船机与中国电建华东院在海上清洁能源开发方面再次深度合作的又一成果。相较于上一代平台,其作业水深、作业能力与效率、国产化率、升降能力、自动化程度、机动性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可满足更远、更深海域地质勘测试验需求。此次“华东院308”平台的交付,体现了武汉船机的海洋工程勘测装备优势和核心业务能力,为推动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和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海洋经济】山东海洋能源与招商工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3-12-07)
12月7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5日,山东海洋集团所属山东海洋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山东海洋能源”)与招商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招商工业”)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LNG船船舶建造、维修改装,风电安装、运维、装备建造及维修改装,海洋油气装备,海洋清洁能源装备研发、研制等方面开展合作。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不断创新合作机制,深化合作内涵,提升合作质效,实现合作共赢,共同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点评】山东海洋能源是山东海洋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4年,围绕海洋清洁能源产业链,布局了海洋工程服务、海洋清洁能源运输服务、清洁能源供应服务为核心的业务体系,形成了上游海洋能源开发、中游海洋清洁能源运输、下游能源供应服务一体化发展格局。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是深入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的具体体现,将为双方在各自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