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康弘药业抢占全球科技前沿新赛道(2024-08-23)
8月23日,药智新闻讯,8月22日晚间,康弘药业披露的2024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业绩实现稳步增长:营收22.94亿元,同比增长19.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2亿元,同比增长31.77%;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8亿元,同比增长33.10%。作为国内创新药领域的佼佼者,今年以来,康弘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眼科、脑科、肿瘤等优势治疗领域深入研究、专业创新,不断推出临床迫切需要的高价值产品,并前瞻布局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等全球科技前沿赛道,及阿尔兹海默症治疗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推动公司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点评】康弘始终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目前在销的20个药品中,有11个品种是独家、16个品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9个品种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今年上半年,生物药板块持续稳步增长,实现营收11.73亿元,同比增长34.15%,占总营收的比重达51.16%,同比提升5.61个百分点。
【生物产业】石药集团2024H1:营收163亿元,7个药品递交上市申请(2024-08-23)
8月23日,药智新闻讯,8月21日,石药集团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报,上半年收入为162.84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神经系统业务收入为52.36亿元,增长15%;消化代谢业务收入实现了55.5%的增长,达到6.47亿元。与此同时,石药集团正持续加快药物研发速度,2024上半年研发投入25.42亿元,同比增加10.3%。目前,石药集团约有60个重点在研药物正申报临床或已进入临床阶段,其中7个已递交上市申请,19个处于注册临床阶段。自2024年初至今,石药集团在中国有2款创新药(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获得22项临床试验批准,5款仿制药获得药品注册批件;在北美地区有3款在研创新药物获得临床试验批准。
【点评】自2024年初至今,石药集团共获得5款仿制药品注册批件,分别为达格列净片、帕拉米韦注射液奥拉帕利片、哌柏西利片和罗沙司他胶囊。石药集团在2024H1报中提到,目前在研创新药项目约130项,其中大分子40余项、小分子40余项、新型制剂40余项,预计未来5年将有近50款新产品/新适应症申报上市,为其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
【生物产业】亚盛医药2024H1:首次实现盈利,迈向全新发展阶段(2024-08-23)
8月23日,药智新闻讯,8月22日,亚盛医药公布2024年中期业绩,上半年收入创新高,实现8.24亿元营收,较去年同比增长477%;此外,公司首次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人民币1.63亿元。亚盛医药同时表示,公司现金流持续获得改善,保持稳健充沛:截至2024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余额为11亿元;截至2024年7月初,货币资金余额为18亿元。亚盛医药能够实现营收大涨及扭亏为盈,主要依托于首个上市品种奥雷巴替尼(商品名:耐立克)。一方面,作为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剂,耐立克的商业化正加速推进,上半年实现1.13亿元销售收入,较去年下半年环比增长120%,较去年同期增长5%。另一方面,亚盛医药与武田制药就耐立克进行合作,达成了中国小分子肿瘤药最大BD。武田制药获得了在大中华区外开发及商业化耐立克?的全球权利许可,而亚盛医药目前已收到7.2亿元选择权付款和5.4亿元股权投资款项。
【点评】亚盛医药专注于肿瘤等领域的创新药开发,目前已建立主要由1类小分子新药构成的产品管线,包括抑制Bcl-2、IAP或MDM2-p53等细胞凋亡通路关键蛋白的抑制剂,以及新一代针对癌症治疗中出现的激酶突变体的抑制剂等。
【生物产业】长春高新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63%,董监高抛出增持计划(2024-08-16)
8月16日,证券日报讯,8月15日晚间,长春高新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39亿元,同比增长7.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0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37亿元。长春高新构筑了以生物制药产业为主的战略格局,产业活力持续提升。今年上半年,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实现收入51.52亿元,同比增长0.25%;子公司百克生物实现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10.50%;子公司华康药业实现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10.37%;子公司高新地产实现收入4.56亿元,同比增长372.45%。经营活力持续迸发的同时,包括长春高新董事长在内的9名董监高拟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1500万元,增持主体承诺,本次增持的股份在增持行为发生之日起12个月内不减持。
【点评】公司在聚焦妇儿健康领域的同时,成人内分泌、肿瘤、体重管理等新业务板块战略规划布局不断清晰、完善,公司将持续致力于科技创新,提高研发效能,加大创新技术及产品产业转化力度,布局新的业绩增长点,进一步丰富更加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布局,保持经营活力,打造业绩增长点。
【生物产业】四环医药德谷胰岛素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2024-08-16)
8月16日,药智新闻讯,8月14日,四环医药宣布,旗下子公司惠升生物的德谷胰岛素注射液(商品名:惠优达)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据了解,该产品是国产首个获批的德谷胰岛素生物类似物。德谷胰岛素是新一代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为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药物。该药物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及长效作用机制,优异的降糖效果,并具有控制血糖浓度平稳、低血糖风险低、安全性高、效果持久等特点,其半衰期可达约25小时,持续作用时间可长达约42小时。德谷胰岛素是第一种使糖尿病患者可在一天中任意时间(间隔8小时)注射的长效胰岛素,注射时间更为灵活,患者依从性更高。临床数据显示,惠升生物研发的德谷胰岛素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方面与原研产品相似,Ⅲ期对比研究主要终点糖化血红蛋白达到预期,与原研产品临床效果相当。
【点评】据IDF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糖尿病患者约1.4亿人,预计2045年将增至1.744亿人。2023年,诺和诺德原研德谷胰岛素全球销售额约77.52亿丹麦克朗(约81.3亿元),其中在大中华区销售额约8.48亿丹麦克朗(约8.9亿元)。
【生物产业】博济医药抗心衰1.2类中药新药获批临床(2024-08-15)
8月15日,药智新闻讯,据CDE官网显示,杏林中医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杏林中医药”)的中药1.2类新药CRA/CRA片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据了解,杏林中医药为博济医药全资子公司。CRA片由杏林中医药开发,是从单一药材中提取、纯化得到的单体化合物。据博济医药报道,该药物在试验研究中,展现出了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确切疗效。2024年5月,CRA片及其原料药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CDE受理。杏林中医药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全力推进后续工作,以期早日实现该药物的成功上市,造福广大患者。
【点评】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一般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而引发的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被称为“人类心脏病最后的战场”。据统计,慢性心力衰竭是为数不多的发病率仍在显著上升的心血管疾病。
【生物产业】玄宇医疗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2024-08-12)
8月12日,药智新闻讯,上海玄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玄宇医疗”)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广州金控基金领投,卓璞资本、锦信资本和张家港产业资本等多家投资机构共同参与,老股东兴证资本持续支持。据悉,该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商业化团队建设、生产基地加速运营及产品管线研发,打造差异化设计的心脏电生理和外周血管介入产品矩阵。玄宇医疗成立于2020年5月,其依托有源设备、介入导管、生物材料三大技术研发平台,切入心脏电生理及外周介入这两条重磅赛道,致力于成为一家创新驱动的电生理及外周血管微创介入医疗器械领军企业,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价值领先、普惠的创新临床解决方案。在本轮融资之前,玄宇医疗还于2022年6月完成了亿元A轮融资,所筹资金将用于进一步扩充研发管线、临床试验、人员补充等。
【点评】4年的发展历程中,玄宇医疗通过不断地研发投入与科技攻关,自主研发了心脏脉冲电场消融系统(PFA)、静脉闭合系统等心脏电生理及外周血管介入创新产品。Rhythpulse多通道心脏脉冲电场消融系统是玄宇医疗的一大拳头产品,于2023年3月进入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产品由多通道心脏脉冲电场消融仪与心脏脉冲消融导管组成,可和主流心脏电生理三维标测系统兼容使用。主要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通过对心肌组织进行高压脉冲的精准释放,使得目标区域内的心肌细胞达到不可逆电穿孔,从而永久性隔离异常的心电信号传导,恢复正常窦性心率,达到治疗目的。
【生物产业】正海生物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超30%,集采影响显现新品种同样存在...(2024-08-08)
8月8日,新浪证券讯,近日,正海生物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公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1.98亿元,同比下降11.8%;归母净利润约为0.86亿元,同比下降21.68%;对应实现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为0.76亿元,同比下降30.83%。当期毛利率为86.72%,较去年同期下降3.58个百分点。结合往期业绩表现看,正海生物营收已连续两个报告期同比下降,绝对数额1.98亿元为2021以来的新低。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均为近五年内首次出现同比下降且降幅较大。同时,公司毛利率也创下五年新低,均低于过去五年内年报、半年报数据水平。公司两大核心产品收入下滑与集采政策变动密不可分。就口腔修复膜而言,截至2024年4月,种植牙集采政策全面执行已逾一年,单颗常规口腔种植牙的整体费用大大降低。随着集采政策的实施,公立和民营口腔医疗机构之间的价格差异缩小,民营口腔行业竞争愈发白热化。种植修复材料虽然未被纳入集采范围,但也受到需求波动和下游终端降本控费的影响。
【点评】正海生物的产品以修复和重建人体组织的医疗器械为主。目前,公司共有11种已上市产品(包括7款Ⅲ类医械产品),覆盖含颌面外科、口腔科、神经外科、皮肤科等。其中,口腔修复膜和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生物产业】华东医药与艺妙神州携手,就IM19注射液达成商业化合作(2024-08-06)
8月6日,药智新闻讯,8月4日,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华东医药(杭州)有限公司,宣布与北京艺妙神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艺妙神州”),一家主要专注于研发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的创新型CAR-T细胞药物的企业,就其靶向CD19的自体 CAR-T候选产品IM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注射液(以下简称“IM19注射液”),达成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商业化合作。IM19注射液作为艺妙神州领先的管线产品,正在中国开展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和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三个适应症的临床研究。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末线治疗的研究即将于2024年完成II期临床试验(确证性临床试验)。基于该合作,华东医药将获得IM19注射液在中国大陆的独家商业化权益。根据协议条款,艺妙神州将获得1.25亿元人民币首付款,并有权获得最高不超过9.5亿人民币的注册及销售里程碑付款。艺妙神州将继续负责IM19注射液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开发、注册和生产。
【点评】IM19注射液是艺妙神州自主研发的第一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先后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三个适应症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分别为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套细胞淋巴瘤,并已全部进入注册临床研究阶段。其中,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末线治疗的研究即将完成II期临床试验(确证性临床试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数据良好,预计于2024年四季度提交药品上市许可申请。
【生物产业】泽安生物医药完成超2000万美元A轮融资(2024-08-02)
8月2日,药智新闻讯,7月30日,泽安生物医药(LTZ Therapeutics,以下简称“LTZ”)宣布完成超20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龙磐投资领投,高瓴创投参与投资,并且获得启明创投、险峰淇云、顺为资本等老股东的追加投资。本轮新募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LTZ管线的开发,包括申报临床批件(IND)、启动首个品种LTZ-301的I期临床研究和第二个品种LTZ-232的IND-enabling工作、快速推进其他在研项目等;此外,还将用于进一步扩充全球团队。
【点评】LTZ是一家全球一体化的生物技术公司,针对癌症及其他存在明确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复杂疾病,聚焦免疫疗法,研发原创新药,系统提升患者临床获益。LTZ致力于研发以“髓系细胞衔接器”技术平台(Myeloid Engager Platform)为基础的新型免疫疗法,以更好应对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的未满足临床需求。当前,LTZ的国际化团队分布于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中国深圳和德国海德堡。
【生物产业】4亿美元,百奥赛图ADC再出海(2024-08-02)
8月2日,药智新闻讯,7月31日,百奥赛图宣布与IDEAYA Biosciences公司致力于发现和开发靶向治疗药物的肿瘤精准医疗公司,就有潜力的同类首创B7H3/PTK7BsADC项目达成了一项选择权和许可协议。根据协议条款,百奥赛图将获得一笔首付款,如果IDEAYA行使了选择权,百奥赛图有权获得选择权行使费、开发和监管里程碑付款、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个位数净销售额分成。潜在交易总额达4.065亿美元,其中包括1亿美元的临床开发和监管里程碑付款。该协议将授予IDEAYA一项选择权来获得百奥赛图有潜力的同类首创B7H3/PTK7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有效载荷BsADC项目的全球独家许可。B7H3/PTK7已被发现在多种实体瘤类型中共同表达,包括在有两位数的患病率的肺癌、结直肠癌和头颈癌等癌症中。
【点评】截止目前,百奥赛图共有5条在研ADC管线,且均为双抗ADC,分别为YH012,YH013,BCG011,BCG012,BCG013。其中YH013、BCG011、BCG012、BCG013均为与多玛医药合作开发的管线。
【生物产业】科兴EV71疫苗在澳门获批使用(2024-08-01)
8月1日,药智新闻讯,7月31日,SINOVAC科兴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简称“EV71疫苗”)益尔来福获得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药物监督管理局(ISAF)注册批准,这是澳门首款获批用于预防由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的疫苗。益尔来福是SINOVAC科兴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预防用生物制品1类新药。自2016年6月在国内正式上市以来,益尔来福累计使用量近4000万剂,使我国广大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免受EV71所致手足口病的困扰。同时,SINOVAC科兴积极开展上市后临床研究,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广泛验证。此前,益尔来福已于2022年11月17日在印尼获批使用。
【点评】澳门自2005年建立学校定点主动监测系统,数据显示,2011至2016年澳门共报告肠道病毒感染病例1980例,其中,EV71感染阳性病例占比为15.8%。近年来,澳门肠道病毒感染事件有上升趋势,仅2024年1至6月,报告肠道病毒感染病例2853例。
【生物产业】康华生物获批两项mRNA疫苗相关发明专利(2024-07-26)
7月26日,美通社讯,7月25日,成都康华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华生物”)发布公告,公司于近日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结核分枝杆菌mRNA疫苗相关的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号:2024104595607和2024104872421)。上述发明专利由康华生物自主研发,两项发明分别提供两种不同的结核分枝杆菌mRNA疫苗序列以及制备方法。虽然BCG在预防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结核病中已表现出良好的免疫效果,但是其针对青少年和成人的保护效果十分有限。康华生物开发的两种针对结核病的多抗原嵌合mRNA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激发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此外,这两款mRNA无论是采用两针mRNA免疫方式还是作为加强疫苗的方式均可提高机体预防结核病的效果,因而有望被开发成结核病预防性疫苗产品。这两项结核病mRNA疫苗的研发将利于公司未来在mRNA疫苗平台的布局,为公司其他mRNA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点评】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以肺结核为主的慢性传染病。据WHO统计,2022年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数达1060万人,结核病相关死亡总数为130万例,耐药性结核病的病例已升至41万。
【生物产业】通化金马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2024-07-25)
7月25日,药智新闻讯,7月24日,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查询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琥珀八氢氨吖啶上市申请登记的《受理通知书》。琥珀八氢氨吖啶是琥珀八氢氨吖啶片的原料药,通化金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琥珀八氢氨吖啶片是通化金马研制的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化学1.1类国家级新药,是一种新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具有双重胆碱酯酶抑制功能,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今年5月,通化金马在互动平台表示,新药琥珀八氢氨吖啶片现完成揭盲、统计分析报告与临床试验总结报告,下一步将向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提交新药上市申请。彼时,这一消息还“刺激”通化金马股价拉升。
【点评】通化金马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涵盖抗肿瘤、微生物、心脑血管、清热解毒、消化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妇科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领域。公司2023年净利4393.37万元,同比增长45.71%;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918.63万元,同比增长31.94%。
【生物产业】博雅生物溢价购买绿十字香港(2024-07-22)
7月22日,北京商报讯,血液制品龙头企业博雅生物祭出并购大动作。7月17日晚间,博雅生物公告称,公司拟斥资18.2亿元收购绿十字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十字香港”)100%股权,从而间接控股拥有4个浆站的血液制品企业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十字(中国)”)。不过,这一交易遭到了投资者“用脚投票”,7月18日,博雅生物一度跌逾8%,最终收跌近5%。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收购存在溢价,且绿十字香港最新报告期净利出现亏损。已被商誉减值拖累业绩的博雅生物,溢价收购亏损企业背后,透露出血液制品行业激烈的竞争现状。
【点评】绿十字香港2022年与2023年前三季度净利均出现亏损。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以及2023年前三季度,绿十字香港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33亿元、2.39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2327.09万元、-1212.04万元。
【生物产业】浩博医药完成3700万美元A轮融资(2024-07-18)
7月18日,药智新闻讯,日前,浩博医药AusperBio(杭州浩博医药有限公司和AusperBio Therapeutics,Inc.)宣布完成37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InnoPinnacle Fund 追加领投,元生创投、汉康资本、启明创投、元生资本共同参与。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快速推进浩博医药潜在乙肝治愈基石性药物AHB-137的Ⅱ期临床试验、联合用药方案探索及CMC 生产等一系列开发工作。同时,融资资金还将用于拓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ed-Oligo技术平台及其产品管线。浩博医药是一家在中美双地同步运作的临床阶段的创新药研发公司,致力于研发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自主创新的靶向递送小核酸药物。浩博医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ed-Oligo ASO 专利技术平台,关注HBV慢性乙肝功能性治愈和针对肝脏疾病高效靶向治疗,并正在扩展对肝脏以外新靶点的巨大潜力。
【点评】HBV感染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有约2.9亿人感染HBV,可导致肝硬化及肝癌等其他慢性并发症。目前的治疗通常只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迫切需要能实现乙肝功能性治愈的创新性疗法。
【生物产业】齐鲁制药恩曲利匹丙诺片获批上市(2024-07-17)
7月17日,药智新闻讯,7月16日,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公示,齐鲁制药治疗HIV-1(1型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恩曲利匹丙诺片(特威诺)获得上市许可批准,为该产品国内独家获批上市。恩曲利匹丙诺片由恩曲他滨、盐酸利匹韦林、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组成。恩曲他滨是一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能阻断病毒DNA链的合成。利匹韦林是一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通过非竞争性抑制HIV-1逆转录酶,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并对多种HIV-1亚型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丙酚替诺福韦在体内转化为活性形式替诺福韦,再通过磷酸化过程转化为二磷酸替诺福韦,诱导病毒DNA链复制终止。三种药物的组合方案疗效确切,是指南推荐成人及青少年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疗方案。单片制剂服用更方便,每日仅需一片,有助于减轻患者用药负担,增加依从性。
【点评】艾滋病是由于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艾滋病目前尚不能彻底治愈,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恩曲利匹丙诺片适用于成人和体重≥35kg的儿童患者的HIV-1感染的治疗。
【生物产业】先声药业科唯可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2024-07-17)
7月17日,药智新闻讯,7月16日,先声药业宣布:与瑞士Idorsia公司合作开发的抗失眠创新药科唯可(盐酸达利雷生片)新药上市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科唯可是一种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属于新一代抗失眠药,已在美国、英国、瑞士、加拿大等9个国家获批上市,是目前唯一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的改善日间功能的DORA类治疗失眠药物。2022年11月,先声药业与 Idorsia订立独家许可协议,获得达利雷生在中国临床开发及商业化独家权利。与传统镇静催眠药物通过镇静大脑来促进睡眠的机制不同,科唯可通过阻断食欲素神经肽(食欲素A和食欲素B)与其受体的结合,帮助患者入睡和维持睡眠,且次日无昏睡感、类宿醉感。
【点评】科唯可中国I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每晚睡前服用一片科唯可,可以显著改善失眠患者夜间觉醒等多项睡眠指标,同时安全耐受性良好。科唯可的临床疗效和价值已在国内外获得权威认可:此前,科唯可海外III期临床数据在《柳叶刀神经病学》发表,证明了科唯可在治疗的第1个月及第3个月,较安慰剂显著改善了入睡与睡眠维持,不改变睡眠结构,且安全耐受性良好;近日,科唯可获得《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A级证据,I级推荐,明确“可改善夜间睡眠和日间功能,日间思睡发生比例低”为科唯可独有优势,肯定其临床效果。
【生物产业】甘李药业H1净利润大增145.98%(2024-07-11)
7月11日,药智新闻讯,7月9日,国产胰岛素龙头企业甘李药业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9亿元至3.3亿元,同比增加116.17%-145.9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1亿元至1.4亿元,同比增加7.61%-36.96%。对于甘李药业这一喜人业绩,资本市场也做出了反应,消息公布日当天收盘价涨6.87%,报45.12元/股。2023年同期,甘李药业归母净利润为1.34亿元。经过一年时间,实现了成倍增长。关于此次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甘李药业也在公告中明确指出,非经常性损益的增加和营业收入是推动业绩增长的关键因素。在非经常性损益的增加方面,甘李药业指出2024年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较上年显著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受二级市场波动影响,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点评】甘李药业深耕胰岛素领域多年,研制出首支中国自主研发的重组人胰岛素、首支长效胰岛素类似物、首支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首支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以及首支门冬胰岛素。目前拥有胰岛素产品6款,覆盖长效、速效、中效三个胰岛素功能细分市场,是国内糖尿病领域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生物产业】和誉医药2024H1:扭亏为盈,上半年收入4.97亿元(2024-07-11)
7月11日,药智新闻讯,7月10号,和誉医药发布正面盈利预告,公司预期2024年上半年度总收入约为人民币4.9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期內溢利约为人民币2.0至2.2亿元,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根据对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计管理帐目的初步审阅,预期公司上半年总收入约为人民币4.97亿元,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收入约人民币0.19亿元增加约人民币4.78亿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內溢利介于人民币2亿元至2.2亿元,而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內亏损约人民币2.09亿元。预期收入增加及扭亏为盈主要源于Pimicotinib (ABSK021)的授权协议及默克公司的7000万美元(4.97亿人民币)首付款。
【点评】和誉医药是一家立足中国,着眼全球的创新药研发公司。公司的创始人和管理团队拥有多年顶尖跨国药企的研发和管理经验,并参与了多个临床及上市新药的研发。和誉医药专注于肿瘤新药研发,以小分子肿瘤精准治疗和小分子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为核心,着眼病患及医药市场的需求,秉承国际新药开发的理念和标准,致力于开发新颖及高潜力药物靶点的潜在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创新药物,用于改善中国及全球病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