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复星医药:用于实体瘤及淋巴瘤治疗的HLX26获批开展临床试验(2021-04-16)
4月16日,新浪医药讯,4月15日,复星医药公告,近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及其控股子公司汉霖制药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同意其研制的重组抗LAG-3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用于实体瘤及淋巴瘤治疗开展临床试验的批准。该新药为复星自主研发的靶向LAG-3胞外结构域的创新型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拟用于实体瘤及淋巴瘤治疗。截至本公告日,全球范围内尚无同靶点的药品上市。
【点评】截至2021年3月,复星医药针对该新药累计研发投入约为人民币3388万元(未经审计)。
【生物产业】康希诺: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进入Ⅲ期临床试验(2021-04-14)
4月14日,新浪医药讯,4月13日,康希诺公告,公司研发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准备工作,正式进入Ⅲ期临床试验。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肺炎链球菌是引起儿童肺炎、脑膜炎、菌血症等严重疾病的主要病原菌,也是引起急性中耳炎和鼻窦炎等的常见病因。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引入和广泛使用有效控制了肺炎链球菌导致的严重疾病。但在非洲和亚洲地区,5岁以下儿童患病的数量和比例依旧较高。WHO建议全球各国均应将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纳入本国的儿童免疫接种规划,尤其是儿童死亡率高的国家应引进多抗原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作为国家免疫规划中的高优先级项目。
【点评】WHO在“预防和控制肺炎全球行动计划”(GAPP)中提出目标,“2025年消灭可预防肺炎导致的儿童死亡”,引入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是达成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
【生物产业】基石药业RET抑制剂新适应症拟纳入优先审评(2021-04-09)
4月9日,药明康德讯,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最新公示,基石药业RET抑制剂普拉替尼(pralsetinib)胶囊的新适应症申请已于4月8日被纳入拟优先审评,拟定适应症为符合特定条件的RET突变型甲状腺髓样癌(MTC)患者和RET融合阳性甲状腺癌患者。值得一提的是,普拉替尼于今年3月刚在中国获批治疗RET基因融合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是首个在中国获批上市的RET抑制剂。
【点评】转染重排(RET)激活性融合和突变是许多癌症类型的关键疾病驱动因素。据统计,约1%~2%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约10%~2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携带RET融合,约90%的晚期甲状腺髓样癌患者携带RET突变。此外,致癌的RET融合也在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和其它癌症类型中以较低频率出现。
【生物产业】和黄医药宣布获霸菱亚洲投资基金1亿美元股权投资(2021-04-09)
4月9日,新浪医药讯,4月8日,和黄医药宣布与霸菱亚洲投资基金达成一项最终协议,通过定向增发向霸菱亚洲的关联基金发行1亿美元新股,发行价相当于每股美国存托股份30.5美元。据了解,和黄医药于此次定向增发中获得相当于3,278,689股美国存托股份的全部资金,以为其正在进行的研究和临床开发提供资金。根据3月初和黄医药发布的2020年全年业绩可知,目前,和黄医药已有两款产品上市,分别是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的呋喹替尼和用于神经内分泌瘤的索凡替尼。
【点评】呋喹替尼于2018年9月在我国获批上市,2019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受益于此,该药2020年销售额达3370万美元,较上一年度增长91%。索凡替尼于2020年12月获国家药监局批上市,此后两个月——2021年1月及2月未经审计的销售额为490万美元。
【生物产业】康方生物IL-4R单抗获批临床,适应症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2021-04-09)
4月9日,新浪医药讯,4月8日,CDE官网显示,康方生物1类新药AK120注射液获批临床,适应症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这是该药物首次在国内获批临床。AK120是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靶向IL-4R的新型自身免疫疾病治疗药物,其通过抑制双重细胞因子IL-4和IL-13的生物学活性,以达到临床治疗过敏性自身免疫疾病的功效。
【点评】全球首款IL-4R单抗是由赛诺菲和再生元共同开发的Dupixent,于2017年3月首次获得FDA批准,2019年全球销售收入即达到20.74亿欧元。目前该药物被FDA批准用于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中重度哮喘及慢性鼻炎。
【生物产业】康诺亚生物提交港交所IPO招股书(2021-04-09)
4月9日,新浪医药讯,4月8日晚,港交所披露康诺亚生物的IPO招股书,股票承销机构为外资投行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华泰国际。招股书披露,康诺亚药物发现及开发工作由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陈博及高级副总裁王常玉共同领导。据此前公开信息显示,陈博和王常玉亦是该公司的共同创始人。据了解,康诺亚药物主要研发产品是一种针对白介素4受体α亚基(IL-4Rα)的人源化及高效的拮抗剂抗体CM310。其为首个国产且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临床试验申请批准的IL-4Rα抗体。CM310可能可以用于治疗各种成人、青少年及儿童II型过敏性疾病,例如特应性皮炎、哮喘、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且可能可以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点评】目前,康诺亚已启动CM310针对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IIb期临床试验及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II期临床试验,预计将分别于2022年上半年及2023年针对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启动III期研究及向国家药监局提交NDA。同时,康诺亚亦有计划针对不同亚组患者(如儿童及青少年)进行多项CM310临床试验,并保留开发、制造及商业化CM310的全球权利,仅授予石药集团的一项于中国开发及商业化CM310用于治疗中重度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道疾病的独家许可除外。
【生物产业】石药集团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正式获批(2021-04-01)
4月1日,Insight数据库讯,3月31日,NMPA官网显示,石药集团4类仿制药“注射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的上市申请(受理号:CYHS1900072)正式获批。两性霉素B为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因其强大而广谱的作用效果成为抗真菌治疗的金标准。两性霉素B复合物有效降低药物肾毒性,目前国内尚无上市产品。石药集团的注射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为首家也是独家报产的两性霉素B复合物,上市前景广阔。
【点评】两性霉素B(AmB)无耐药问题,是治疗真菌感染的最后防线,也是强效广谱抗真菌药,因其水溶解性差,早期产品用去氧胆酸钠增溶,该类产品肾毒性大,限制了临床应用。此后两性霉素B脂质体、注射用胆固醇硫酸钠复合物(ABCD)相继于国际市场上市。脂质体所用辅料较昂贵,制备成本高,而ABCD所用辅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价格低廉,与两性霉素B结合形成复合物以后可以显著降低药物的肾脏毒性。2019年11月,石药欧意的注射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因临床急需、市场短缺而纳入优先审评程序。
【生物产业】药明生物拟1.2亿美元成立合资公司,专门研发生产ADC等药物(2021-04-01)
4月1日,医药观澜讯,3月30日晚间,药明生物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计划与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药明康德)的附属公司上海合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全药业)成立合资公司WuXi XDC(Cayman) Inc.(WuXi XDC),此须待(其中包括)药明康德股东批准后方可作实。公告显示,WuXi XDC将从事抗体偶联药物(ADC)及其他生物偶联药物的合同开发与生产,公司及合全药业拟将分别向WuXi XDC注资1.2亿美元及8000万美元。成立后,WuXi XDC将由本公司及合全药业分别拥有60%及40%。因此,WuXi XDC将成为药明生物的非全资附属公司。
【点评】根据公告,药明生物及合全药业将努力把WuXi XDC打造成为一家一体化及端到端合同研发及生产服务(CDMO)公司,专门从事ADC及其他生物偶联药物的研发及生产。凭藉本公司及合全药业在小分子、生物药及生物偶联药物领域的药物研发及GMP生产方面的优势。
【生物产业】华东医药1类生物制药IMGN853获批临床(2021-04-01)
4月1日,Insight数据库讯,3月30日,华东医药子公司中美华东1类生物制药IMGN853(Mirvetuximab Soravtansine)获批临床,适应症为叶酸受体α高表达的铂类耐药的晚期高级别上皮性卵巢癌、原发性腹膜癌或输卵管癌患者。IMGN853是由美国ImmunoGen公司研发的靶向FRα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2020年10月20日,中美华东制药就上述新药与ImmunoGen达成独家临床开发及商业化协议。IMGN853是一种抗体偶联药物,包含FRα(叶酸受体)结合抗体、可裂解的连接子和美登木素生物碱DM4,后者是一种强效的微管蛋白靶向剂。
【点评】目前国内仅有罗氏赫赛莱(Kadcyla)与武田制药安适利(Adcetris)两款国外引进药物分别于2020年1月和5月获NMPA批准上市。此次IMGN853在国内获批临床,是这款在研新药研发进程中的又一进展,有望助力华东医药在ADC赛道形成差异化优势,进一步聚焦抗肿瘤领域的创新研发。
【生物产业】海思科“阿伐那非片”获批上市(2021-03-25)
3月25日,医药魔方讯,昨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海思科按注册分类3(境内申请人仿制境外上市但原研未在境内上市)申报的阿伐那非片已获得NMPA批准上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213212 、国药准字H20213213),上市后将会是该品种首仿。阿伐那非片为海思科开发的仿制药产品,是一种口服速效的高选择性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规格为100mg/片和200mg/片。该品种于2016年08月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在完成BE研究和III期临床研究后,海思科于2019年7月递交了上市申请。
【点评】根据《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发布的勃起功能障碍管理指南(2018)》,推荐用于ED的口服PDE5抑制剂主要包括西地那非、他达那非、伐地那非、阿伐那非。与其他PDE-5抑制剂相比,阿伐那非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起效(15分钟),明显快于现有PDE-5抑制剂类药物——他达拉非(30分钟)、西地那非(1小时)、伐地那非(1小时)。且阿伐那非对PDE-1和PDE-6有更高的选择性,不良反应较其他几类PDE5抑制剂更小。
【生物产业】亚盛医药第三代BCR-ABL抑制剂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2021-03-23)
3月23日,医药观澜讯,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最新公示,亚盛医药全资子公司顺健生物的1类新药耐克替尼片(HQP1351,又称奥瑞巴替尼)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拟定适应症为:用于治疗一代和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和/或不耐受的慢性期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HQP1351是亚盛医药开发的一种第三代BCR-ABL抑制剂,已在中国递交新药上市申请并被纳入优先审评,它还获得了FDA快速通道资格及孤儿药资格。
【点评】CML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血液疾病。这种疾病一般分为3个阶段,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病程可持续几年,但到了急变期常常在半年内死亡。格列卫(伊马替尼)的诞生使这一疾病的治疗有了重大突破,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面临耐药或不耐受问题。
【生物产业】成都倍特药业的注射用氨苄西林钠顺利过评(2021-03-23)
3月23日,米内网讯,3月22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成都倍特药业的注射用氨苄西林钠顺利过评,为国内首家;此外,公司以仿制4类报产的达比加群酯胶囊于近日进入行政审批阶段。达比加群酯是勃林格殷格翰研发的一款抗血栓形成药,2019年全球销售额超过15亿美元。达比加群酯属于β-丙氨酸类凝血酶抑制剂,口服经胃肠吸收后在体内转化为具有直接抗凝血活性的达比加群,用于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和全身性栓塞。该产品由勃林格殷格翰研发,于2008年首次在英国上市,随后在全球多个国家上市,2019年全球销售额超过15亿美元。
【点评】原研产品最早于2013年2月获批进入国内市场,随着新适应症获批、进入医保实现放量,达比加群酯在国内销售额增长迅速。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及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达比加群酯胶囊合计销售额超过8亿元,同比增长40.2%。
【生物产业】基石药业RET抑制剂“普拉替尼胶囊”即将获批(2021-03-15)
3月15日,CPhI制药在线讯,3月12日,基石药业RET抑制剂“普拉替尼胶囊”的上市申请在NMPA的状态变更为“在审批”,预计不日将正式获批,适应症为: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的转染重排(RET)融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普拉替尼(Pralsetinib,BLU-667,)是一款口服强效、高选择性靶向致癌性RET变异(包括可预见的耐药突变)的药物,临床前研究中该药针对最常见RET基因融合、激活突变和预测耐药突变始终表现出次纳摩尔水平的效价。目前,该药已被FDA批准三个适应症,即经FDA批准的检测方法检测证实的转移性RET融合阳性NSCLC成年患者(2020/04)、RET突变需要系统治疗的12岁及以上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髓样癌(MTC)成人和儿童患者(2020/12)以及RET融合阳性需要系统治疗且放射性碘难治的12岁及以上晚期或转移性甲状腺癌(TC)成人和儿童患者(2020/12),商品名为Gavreto。
【点评】Pralsetinib由Blueprint Medicines Corporation的研究团队依据其专有化合物库所设计的,其在大中华区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已独家授权给基石药业。此外,2020年7月Blueprint Medicines与罗氏达成17亿美元的合作,据合作协议,Blueprint Medicines与罗氏旗下基因泰克共同负责普拉替尼在美国的商业化,而且罗氏还获得普拉替尼在美国和大中华地区以外的商业化权益。
【生物产业】百济神州启动一项HPK1抑制剂1期临床试验(2021-03-15)
3月15日,医药观澜讯,近日,百济神州宣布,一项针对其在研造血干细胞激酶1(HPK1)抑制剂BGB-15025的1期临床试验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BGB-15025是一款由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被设计旨在成为一款高强度、高选择性的HPK1小分子口服抑制剂。HPK1是一种T细胞受体(TCR)信号的关键负反馈调节物,被认为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在临床前研究中,抑制HPK1可有效促进T细胞激活,从而加强包括百济神州的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在内的PD-1抑制剂的抗肿瘤活性。根据百济神州早前发布的公开资料,已有研究数据显示,BGB-15025在体内外均表现出明显的效应。它不仅增加了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L2的产生,而且还抑制了SLP76的磷酸化,有很好的剂量反应。
【点评】新闻稿显示,此次启动的这项人体首次1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BGB-15025作为单药或联合百泽安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物代谢动力学状况和初步抗肿瘤活性。该试验将在全球多个国家进行。
【生物产业】亿帆医药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获批临床试验(2021-03-15)
3月15日,新浪医药讯,3月12日,亿帆医药发公告称,子公司收到NMPA核准签发的关于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Fc融合蛋白符合药品《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开展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和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相关疾病的临床试验。据悉,F-899是公司控股子公司以其特有的DiKineTM分子结构平台为基础设计开发的长效重组人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新分子,是公司拥有中国境内所有权益的1类治疗用生物药并委托上海亿一进行后续研发。F-899是重组人GH同源二聚体与通过突变的人IgG2-Fc(Immunoglobulin G2-Fragmentcrystallizable,免疫球蛋白G2-可结晶段)的融合蛋白。其中GH单体的氨基酸序列与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相同,可与人生长激素受体结合,诱导细胞内酪氨酸激酶JAK2(Janus Kinase2,Janus激酶2),激活其下游多个细胞信号通路,进而上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一系列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组织器官功能。
【点评】F-899由CHO(Chinese Hamster Ovary,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细胞表达,无血清培养生产。与短效重组人生长激素药物相比,体内半衰期明显延长。
【生物产业】和黄医药再启港交所IPO(2021-03-10)
3月10日,医药魔方讯,据路透旗下IFR报道,和黄医药计划最早于2021年上半年开始在港交所IPO,拟募资5亿美元。此前和黄中国医药已经分别在美国纳斯达克和英国伦敦证交所上市。和黄中国医药早在2019年4月15日就曾提交了A1表格申请在港交所主板上市,集资金额约5亿美元,美银美林和高盛为联席保荐人。但是公司考虑到各方面因素,该公司最终取消原定于2019年6月19日在香港举行上市新闻发布会。
【点评】据和黄医药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其2020年总收入为2.28亿美元(2019年为2.049亿美元)。受益于获纳入2020年中国国家医保药品目录,VEGFR1/2/3小分子抑制剂呋喹替尼的市场销售额于2020年增长91%,达到3370万美元,较2019年的1760万美元接近翻番。此外,该公司自有肿瘤药物商业化团队已扩大至超过420名员工,销售成本为1.885亿美元,研发开支为1.748亿美元。
【生物产业】石药集团获倍而达药业三代EGFR-TKI国内独家授权(2021-03-10)
3月10日,公司观察讯,3月9日,石药集团宣布,其全资附属公司石药(上海)有限公司已与上海倍而达药业订立产品授权及商业化协议,通过股权认购获得第三代EGFR-TKI(BPI-7711胶囊)独家产品授权及商业化权利。根据协议,石药上海将获得BPI-7711胶囊之独家权利,以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但不包括台湾地区)进行BPI-7711胶囊的商业化活动,并拥有BPI-1178胶囊(CDK4/6抑制剂)商业化授权的优先谈判权。与此同时,本集团同意向倍而达药业方面进行股权认购,首次认购金额人民币2亿元,须待若干先决条件获达成后方可作实。BPI-7711胶囊将于近期在中国提交产品上市申请。
【点评】董事会相信,该产品的引入将进一步丰富集团肿瘤产品线。集团强大的销售及推广能力,将加速推动该产品的商业化,满足中国患者迫切的临床需求。
【生物产业】荣昌生物潜在“first-in-class”新药在中国获批(2021-03-10)
3月10日,医药观澜讯,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药品注册进度查询结果,荣昌生物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泰它西普新药上市申请办理状态已更新为“审批完毕-待制证”,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S20210008。这意味着,这款新药已正式在中国获批。根据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优先审评公示,该申请针对的适应症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公开资料显示,泰它西普具有全新药物结构和双靶点作用机制,是60多年来首款在中国获批上市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国国产新药,并有望成为中国生物创新药物的“first-in-class”。
【点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常常导致多器官、多系统损害,是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SLE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自身反应性T细胞与B细胞的增殖活化,多种自身致病性抗体的产生,细胞因子分泌及其受体表达异常等。
【生物产业】贝达药业第4个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第三代EGFR-TKI(2021-03-04)
3月4日,药明康德讯,3月3日,贝达药业宣布其第三代EGFR-TKI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BPI-D0316)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受理,拟用于既往使用EGFR-TKI耐药后产生T790M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根据新闻稿,这是贝达药业提交的第4个新药上市申请。EGFR是一组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家族的细胞表面受体,其活化异常可激活与肿瘤增殖、分化相关的基因,继而诱发肿瘤的形成和发展。EGFR抑制剂通过抑制EGFR的激酶活性,阻断EGFR信号通路,从而产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并促进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等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目前针对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第一代EGFR-TKI为主,包括贝达药业开发的盐酸埃克替尼。但是,病人在接受治疗一年左右会出现耐药,其中50%以上的病人是因T790M突变。
【点评】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是贝达药业开发的一款针对T790M突变的第三代EGFR-TKI。该药的2期临床研究由上海市胸科医院陆舜教授牵头完成。研究采用75-100mg甲磺酸贝福替尼治疗一代EGFR-TKI耐药后产生T790M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该研究为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申请条件性获批提供了疗效和安全性依据。
【生物产业】长春高新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液体剂型)获批开展临床试验(2021-03-04)
3月4日,新浪医药讯,3月3日,长春高新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于2021年3月2日收到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通知书编号:2021LP00254)。经国家药监局审查,2020年12月2日受理的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同意按照提交的方案开展预防本株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试验。
【点评】据介绍,本次获批开展的药物临床试验是针对其已上市冻干剂型产品——冻干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改变至液体剂型所开展的Ⅰ、Ⅱ、Ⅲ期相关专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