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云岭光电25G光芯片商用量产,有望拿下国内5G市场30%份额(2022-03-17)
3月17日,集微网讯,武汉云岭光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岭光电”)生产的25G高速率光通信芯片首次实现国产化,迎来了商用量产。2021年6月消息,云岭光电5G用25G激光器芯片经过了国际通信巨头严格的可靠性测试。据长江日报当时报道,这是国内唯一一家通过测试的全国产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云岭光电成立于2018年1月,专注于光通信用激光器(LD)和探测器(PD)芯片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主营业务为2.5G/10G/25G全系列激光器(LD)和探测器(PD)光芯片及封装类产品。目前,云岭光电建成了包括光芯片设计、外延设计及材料生长、晶圆制造、芯片制造与封装,以及芯片测试和验证的垂直产业链(IDM)研发与生产平台,具备年产光芯片7200万颗的生产能力,入选湖北省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据悉,今年,云岭光电25Gb/s芯片在国内5G市场中预计可占到30%份额。
【点评】掌握了顶尖光芯片,等于掌握了光通信的战略要地。这块领域失守,我国将永远站在下风。而云岭光电的这一突破,至少可以让我国找回反击阵地。
【电子信息】英特尔公布330亿欧元欧洲芯片投资计划:半数用于德国建厂(2022-03-16)
3月16日,集微网讯,英特尔详述了斥资逾330亿欧元提振欧洲芯片制造业的计划,这是未来十年向该领域注入800亿欧元的更广泛投资计划的第一阶段。该公司于2021年9月首次披露了其庞大的欧洲支出计划。在最新的公告中,它透露了将如何花费最初的330亿欧元。其中的170亿欧元被投入到德国马格德堡的两家新半导体工厂——该国的基础设施和供应商、客户的生态系统使之成为建立新中心的理想地点,英特尔解释说。这两家工厂将在建设过程中创造7000个建造工作岗位和3000个永久性高科技岗位,以及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数万个额外工作岗位。此外,英特尔计划向爱尔兰共和国的现有工厂投资120亿欧元,以将制造空间增加一倍并改善工艺,以及扩大其代工服务。该公司还将在意大利投资45亿欧元、在法国建立一个新的研发和设计中心,并在波兰和西班牙进一步投资。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表示,这笔投资对该公司和欧洲来说都是重大举措,同时他指出,《欧洲芯片法》将进一步帮助提振欧洲大陆的半导体行业。
【点评】英特尔的投资旨在通过大幅扩张其制造能力,帮助平衡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并为使价值链的各个部分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及提高欧洲的应变能力奠定基础。
【电子信息】三星电子调整组织架构,提升封装测试业务地位(2022-03-14)
3月14日,集微网讯,据韩媒报道,三星电子日前在DS(系统产品)部门内新设立测试与封装 (TP) 中心。韩媒认为,三星此举或将成为其扩大封测领域投资的前奏,因先进封装已日益成为当前头部企业竞争焦点,台积电与英特尔也正在该领域大力投资。三星电子去年11月已公布其下一代2.5D封装方案H-Cube概念,并在该领域已有一定并购布局。据研究机构GIA推算,2022年,全球半导体先进封装市场估计为 367 亿美元,预计到 2026 年规模将达到 506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7.7%。
【点评】近来,封测已成为决定半导体业务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台积电和英特尔也在大力投资新的半导体封装技术,例如异构组合。台积电计划在台湾建立新的半导体封装厂,并在日本建立研发中心。英特尔还将分别在马来西亚和意大利投资 70 亿美元和 80 亿欧元建设封装工厂。
【电子信息】台积电2021年客户分析:苹果贡献4000亿,美国市场占主导(2022-03-10)
3月10日,C114网讯,台积电日前公布了2021年财务资料。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台积电2021年实现营收15874亿(新台币,下同),同比增长18.5%,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最大客户贡献了4054亿,同比增长了20.4%,占台积电总营收比重也从25%提升至26%。很显然,这家客户是苹果公司。苹果公司目前在台积电的几大先进工艺中,所占份额均为第一。台积电第二大客户在2021年贡献了1537亿营收,据推测为美国AMD,占到营收比重超过10%。值得一提的是,台积电2020年第三大客户贡献1674亿营收,占营收比重的12%,但2021年下降至10%以下。可以相信,这家客户是华为集团。从地区来看,2021年美国是台积电最大的市场,贡献1.01万亿,同比增长24%,占营收比重64%。中国台湾位居第二,贡献2040亿,同比增长58%。中国大陆市场受华为被美国制裁影响,贡献1646亿,同比下降29.6%。
【点评】台积电营收持续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当前的缺芯环境,另一方面,则是其在先进制程的优势在发挥作用。目前,先进制程已经占据了台积电晶圆收入的半壁江山,这一趋势很可能将在今年继续扩大。
【电子信息】旧长期协议到期,联电在与三星的新合同谈判中提高报价(2022-03-08)
3月8日,集微网讯,据台媒DIGITIMES报道,IC设计公司的消息人士称,联电已经为其与三星电子达成的新长期协议(LTA)谈判提出更高的报价。消息人士指出,联电与三星签订了制造图像信号处理器和OLED显示器驱动IC的合同。这些产品需要28nm工艺制造。目前,联电从三星获得的新LTA取代了已经到期的旧LTA,并将在2022年第二季度正式生效。消息人士补充说,联电已经看到三星订单的“能见度”延长至2025年及以后。消息人士还表示,联电在前五个季度连续大幅提高了报价。但联电在2022年第一季度以较慢的速度提高了非LTA合同的报价。到目前为止,该代工厂第二季度的报价持平。联电正在扩大其位于中国台湾南部的晶圆厂,以增加28nm制程产能,其中包括在其 Fab 12A 的六期工厂启动扩建项目。最近,该代工厂还披露了计划在新加坡的 Fab12i 附近建立一座新的晶圆厂,以增加 28nm 和 22nm 的制程产能。
【点评】三星是联电的主要客户之一,这类大客户的长期订单承诺推动代工厂建立额外的28nm晶圆厂产能。在相关新闻中,联电2月份的月收入连续第三个月超过200亿新台币(7.0595亿美元)。联电报告称,2022年2月的收入环比增长1.65%,同比增长39.2%,达到208.1亿元新台币。
【电子信息】华大北斗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加速打造“中国北斗芯”(2022-03-07)
3月7日,集微网讯,近日,深圳华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北斗”)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由国开科创、大湾区基金、研投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和产业方参与投资,启迪控股等老股东进一步追加投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大芯片技术和产品研发、芯片级产品解决方案研发及行业市场拓展、产业资源引入等方向。华大北斗成立于2016年,专注从事北斗导航定位芯片、算法及产品的自主设计、研发、销售及相关业务;目标为通用类电子市场、汽车、物联网等专用终端客户,提供芯片级应用解决方案。华大北斗芯资讯消息显示,华大北斗面向高精度大众化应用领域,提供基于核心芯片的全面解决方案,是国内大陆地区唯一一家连续两年入选国际排名TOP10的专业导航定位芯片厂商。
【点评】本轮融资为华大北斗核心产品研发注入了强劲动力,有望助推华大北斗加速打造“中国北斗芯”,推动国产北斗芯片在各个应用领域和行业的规模化应用普及。
【电子信息】联电投资50亿美元建28nm工厂:全球12英寸产线将超200条(2022-03-01)
3月1日,电子工程世界讯,联电董事会昨通过在新加坡Fab12i厂区新建一座先进晶圆厂计划,新厂第一期月产能规画为3万片晶圆,预计于2024年底开始量产,这座新厂(Fab12i P3)是新加坡最先进的半导体晶圆代工厂之一,提供22/28纳米制程,总投资金额为50亿美元。联电在新加坡的工厂运营超过20年,新加坡Fab12i厂也是联电的先进特殊制程研发中心。另家晶圆代工大厂美国的格芯(GlobalFoundries)去年中宣布将投资40亿美元在新加坡扩建新厂,近年联电和格芯竞争激烈。截至 2021 年底,共有 153 家半导体晶圆厂处理 300mm 晶圆,用于制造 IC,包括 CMOS 图像传感器和功率分立器件等非 IC 产品。300mm 晶圆厂数量在 2021 年增加了 14 家,是自 2005 年开设相同数量以来的一年中最多。根据计划,2022 年全球将开设 10 家晶圆厂,其次是 2023 年的 13 家和 2024 年的 10 家。这使行业处于到 2026 年,将有超过 200 条 300 毫米晶圆厂线投入运营。
【点评】在过去的20年里,联电受益于新加坡完善的基础设施、产业链以及人力资源。扩大联电在新加坡的12吋晶圆厂营运,将使联电的制造能量进一步朝多元化迈进。
【电子信息】沪硅产业50亿元定增落地,大基金二期获配15亿(2022-03-01)
3月1日,集微网讯,近日,沪硅产业披露了定增结果,公司此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总数量约为2.4亿股,发行价格为20.8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约50亿元。从定增结果来看,本次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18家,大基金二期位列其中,获配股数最多,为7201万股,获配约15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30%。台州中硅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获配股数3908万股,获配约8.14亿元,约占募集资金总额的16%;申万宏源,诺安基金,国泰君安也参与其中,分别获配约3.3亿元、3.17亿元、1.72亿元。据了解,沪硅产业主要从事半导体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硅片制造企业之一,是中国大陆率先实现300mm半导体硅片规模化销售的企业。
【点评】相比于国际竞争对手,沪硅产业属于行业的新进入者,而全球前五大半导体硅片企业已经在该领域积累了数十年的研发生产经验与客户资源,具有显著的先发优势和规模化成本优势,沪硅产业300mm半导体硅片的产品价格、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与全球半导体硅片龙头企业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电子信息】台积电5nm订单仍爆满,消息称其决定将3nm新产线支援生产(2022-03-01)
3月1日,IT之家讯,台积电5纳米制程仍呈现大爆单,在苹果、高通、联发科、英伟达、比特大陆等重量级客户持续在5纳米家族投片量扩单,台积电已决定将原划归3纳米产线的南科十八厂第二期的第7厂,先挪移支援5纳米订单。因此大量5纳米订单有望推升台积电今年营收持续创高最大成长动能。台积电5纳米制程仍呈现大爆单,在苹果、高通、联发科、英伟达、比特大陆等重量级客户持续在5纳米家族投片量扩单,台积电已决定将原划归3纳米产线的南科十八厂第二期的第7厂,先挪移支援5纳米订单。因此大量5纳米订单有望推升台积电今年营收持续创高最大成长动能。此外,近日联电也宣布在新加坡兴建1座12吋晶圆厂,便是因为正在动工的南科P6厂所估算的产能完全无法满足大客户,在各方要求且获长约保证,加上新加坡政府提供优厚补助条件下,遂决定再盖新厂。
【点评】在最大客户苹果带头下,包括 AMD、联发科、博通、辉达、高通与英特尔等七大客户都向台积电抢签长约卡位产能,其中涵盖 5G、高性能计算等热门领域。
【电子信息】三星电子连续16年销量居全球电视市场首位(2022-02-21)
2月21日,集微网讯,据《韩联社》报道,市场调研机构Omdia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三星电子在全球电视市场的营收市占率为29.5%,销售数量市占率为19.8%,已连续16年居全球电视市场之首。此外,Omdia的数据还指出,韩国LG电子去年在电视市场的销售份额达到创纪录的18.5%,仅次于三星,位居全球第二。据悉,三星去年售出42.1%售价在2500美以上的高端电视,而在80寸或更大屏幕的电视中,三星占了44.9%的市场份额。对此,Omdia分析认为三星电子以QLED为主的高档产品营销战略取得成效。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全球电视市场增长停滞,但OLED产品出货量较上年翻了一番,达到约4,048,000台,产品份额创下历史新高(62%)。
【点评】三星集团通过以QLED电视为中心的高端战略,稳固了全球领先位置。而自2017年推出以来,已经售出了超过2600万部高端电视。
【电子信息】Intel收购Tower一举数得,提升成熟制程及区域产能(2022-02-21)
2月21日,电子产品世界讯,Intel宣布将以近60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半导体公司Tower,若该案顺利完成,将有助于Intel扩大晶圆代工业务范畴。TrendForce表示,此举将助Intel在智能型手机、工业以及车用等领域扩大发展。TrendForce表示,2021年第四季Tower营收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位居第九名,分别在以色列、美国及日本设立共计7座厂房,整体12吋约当产能占全球约3%。其中,以8吋产能较多,占全球8吋产能约6.2%。制程平台方面,Tower可提供0.8um~65nm少量多样化的特殊制程工艺,主要生产RF-SOI、PMIC、CMOS Sensor、discrete等产品,将助Intel在智能型手机、工业以及车用等领域扩大发展。
【点评】尽管Intel投入一系列计划欲与TSMC及Samsung竞争,但Intel过往皆以制作CPU、GPU等处理器平台技术为主,且部分采用10nm以下先进制程客户与Intel之间仍存在竞争关系,如AMD、NVIDIA等亦长期深耕于服务器、PC CPU、GPU、或其他HPC相关芯片,故被Intel吸引而委托其代工产品可能性较低,成为Intel发展代工的限制,这也成为了英特尔收购Tower的动因之一。
【电子信息】捷捷微电:6英寸封测产线最快Q2试产,有望缓解MOSFET产能紧张问(2022-02-21)
2月21日,集微网讯,2月21日,捷捷微电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主营产品晶闸管和二极管、防护器件等为4寸线,关键设备是4寸和6寸兼容的。公司全资子公司捷捷半导体有限公司“功率半导体6英寸晶圆及器件封测生产线”建设项目,除了可以扩大现有防护器件的产能,我们还会做一些更高端的二极管,二期也会做一些IGBT小信号的模块。该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形成6英寸晶圆100万片/年及100亿只/年功率半导体封测器件的产业化能力。此外,目前国内的中高端MOSFET、IGBT 等以8寸片线为主流,捷捷微电南通“高端功率半导体器件产业化项目”配套的是无锡和上海MOSFET团队,该项目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计划2022年二季度末或第三季度开始试生产,该项目将有助于推动高端功率半导体发展,满足下游市场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缓解MOSFET产能紧张的问题。
【点评】目前捷捷微电在汽车电子领域的产品销售占比还不是很高,未来随着不同终端市场对功率器件的可靠性要求越益重视,特别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及全球对环保减碳排放的硬性要求,汽车电子将成为公司努力提升产品占比的下游领域之一。
【电子信息】大族激光成立新能源装备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2022-02-15)
2月15日,集微网讯,11日,大族激光(荆门)新能源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瑾,注册资本5000万元。新公司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大族激光100%控股。大族激光是一家提供激光、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业务涉及消费电子、PCB、显视面板、动力电池等多个下游行业,各行业的特点及产品利润率情况有所差异。经过2019~2020年的调整,公司2021年的利润及净利率已有明显提升,在激光器、切割头、数控系统、电机等主要核心部件上均已实现自产。
【点评】近年来,大族激光PCB行业专用设备业务持续增长,其龙头产品机械钻孔设备、多光源激光钻孔设备、激光及机械成形设备、多品类激光直接成像设备、检测类设备等产品市占率快速上升。
【电子信息】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和比克电池计划今年批量生产4680圆柱电池(2022-02-14)
2月14日,集微网讯,据韩媒Business Korea报道称,布局圆柱动力电池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而此前该市场一直是以日本和韩国动力电池供应商为中心。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和比克电池计划今年开始批量生产4680圆柱形电池。亿纬锂能和比克电池目前正在为生产直径46毫米、长度80毫米的NCM电池建设基础设施。上述电池的容量和输出至少是现有圆柱电池的500%和200%。此外,上述电池更方便生产,成本更低,且在电池系统控制和设计方面更有优势。此外,松下、LG新能源、三星SDI等也在准备生产。具体而言,松下目前处于开发的最后阶段,计划今年在日本开始生产;LG新能源和三星SDI紧随其后;Lucid Motors也在考虑使用相同的电池。
【点评】此前,中国企业一直专注于磷酸铁锂电池。然而,随着包括特斯拉在内的一些汽车制造商和电动汽车初创公司对4680电池感兴趣,其正在将重点转向圆柱电池。
【电子信息】立讯精密协同奇瑞新能源,开拓汽车ODM业务(2022-02-14)
2月14日,集微网讯,昨日,立讯精密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其中表示,Smart EV是中国汽车领域百年不遇的机会,新的格局下,市场需要ODM造车。奇瑞的整车研发基础在这几年也进步很快,在双T(Toyota研发质量体系和Tesla颠覆创新)的学习模式下,2021年实现逆势成长,也是国产品牌车企出口量最大的企业。立讯精密多年来在消费电子积累的经验、市场口碑,可以协同奇瑞开拓另一个新产业——为别人造好车。这是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正好满足立讯Tier1成长中突破口的难点。立讯精密专注于为市场提供产业链的零组部件解决方案,也致力于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Tier1领导厂商。立讯精密同时强调,立讯有限是奇瑞控股的投资人,立讯精密不造整车,而是协同奇瑞新能源开拓为别人造好车的ODM业务。
【点评】奇瑞集团在整车领域拥有完整的技术和产品研发体系,尤其在整车制造环节拥有独立自主平台,能够为奇瑞汽车及其他品牌商提供从整车开发到量产的综合服务,在业内具备强大、领先的核心竞争优势。此外,奇瑞已具备成熟的产能,是国内为数不多适合开展ODM造车业务模式的伙伴,立讯精密与奇瑞合作的成本相对较低。
【电子信息】东微半导即将登陆科创板,布局新一代IGBT技术和第三代半导体SiC...(2022-02-11)
2月11日,集微网讯,8日,苏州东微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结果公告,其股票简称为东微半导,股票代码为688261,这也意味着,东微半导即将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东微半导是一家以高性能功率器件研发与销售为主的技术驱动型半导体企业,其产品专注于工业及汽车相关等中大功率应用领域。公司凭借优秀的半导体器件与工艺创新能力,集中优势资源聚焦新型功率器件的开发,是国内少数具备从专利到量产完整经验的高性能功率器件设计公司之一,并在应用于工业级领域的高压超级结、中低压SGT功率器件、IGBT芯片领域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公开信息显示,东微半导的业务大多来自于工业级和汽车相关应用。
【点评】近年来,碳中和、碳达峰、新能源汽车、5G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需求迎来了爆发性增长,而功率半导体是在上述应用中实现电能转换的核心基础元器件。业内周知,相对于消费电子市场,工业及汽车市场对芯片的性能和品质要求更高,存在着较高的技术壁垒。
【电子信息】紫光国微已搭建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并配合运营机构进行试点(2022-02-11)
2月11日,集微网讯,今日,紫光国微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智能安全芯片业务可以提供智能卡芯片及其解决方案,芯片产品可以用于数字货币钱包,在支付流程中提供数据保护和安全认证。目前已搭建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并配合运营机构进行试点。冬奥场景(北京、张家口)是数字人民币的“10+1”试点地区之一。紫光国微的THD89 1.0.1已经被应用于通信、金融、汽车电子、物联网等领域,为众多客户提供了契合自身需求的解决方案,全域支持、全方位服务于全球数字产业转型升级。除此之外,紫光国微联营企业紫光同创的Logos和Logos-2系列芯片产品,成功用于本次冬奥会开幕式的冰瀑屏和地面屏显示系统中,保障了画面的稳定、流畅。
【点评】移动通信领域,紫光国微5G超级SIM卡远销海外,助推全球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深化应用;金融支付领域,以其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保障数字身份和数字人民币等国家级应用的推广和普及;汽车电子领域,导入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汽车,为国六标准汽车提供信息安全保障;物联网领域,在智能工业、智能家居等物联网领域崭露头角,护航物联网设备向小型化、集约化迈进。
【电子信息】晶澳科技拟投资34.55亿元,对公司一体化产能进行扩建(2022-02-11)
2月11日,集微网讯,今日,晶澳科技发布公告称,根据战略发展需求,公司拟对公司一体化产能进行扩建。具体为投建越南2.5GW拉晶及切片项目,预计投资额12亿元;宁晋1.3GW高效电池项目,预计投资额3.7亿元;义乌10GW组件辅材配套项目,预计投资额6.88亿元;突泉200MW光伏储能发电项目,预计投资额11.94亿元。预计投资额合计34.55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的23.58%。分别来看,越南2.5GW拉晶及切片项目经营范围为太阳能组件的生产、制造、销售,内容为建设拉晶车间、线切车间及仓储动力等配套设施,购置单晶炉、线切机等生产及配套设备,形成年产2.5GW拉晶及切片生产能力;宁晋1.3GW高效电池项目经营范围包括生产、加工单晶硅棒、单晶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研制、开发太阳能系列产品等,项目内容是对现有车间改造升级,购置生产设备,形成具备年产1.3GW高效电池生产能力。
【点评】上述项目的投资建设符合晶澳科技未来战略规划,有利于公司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本次新建硅片、电池项目投产后,能够有效提高高效产品的产能,满足市场对高效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和一体化盈利能力。
【电子信息】三大业务线齐头并进,中兴通讯扣非净利润猛增189.71%~237.99%(2022-01-28)
1月28日,集微网讯,今日,中兴通讯发布公告称,预计2021年盈利65亿元~72亿元,同比增长52.59%~69.02%;扣非后净利润30亿元~35亿元,同比增长189.71%~237.99%。中兴通讯表示,业绩变动主要为以下原因综合影响所致:一是2021年营业收入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其中,国内、国际市场和运营商网络、政企、消费者三大业务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二是2021年毛利率同比恢复改善;三是2021年资产减值损失预计约14亿元人民币,其中第四季度单季度资产减值损失约11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全球芯片供应紧张情况下,公司对关键物料提前备料,考虑到公司备料及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与前期政策保持一致,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中兴通讯将努力提升政企产品市场匹配度,建设优质渠道,提高核心产品在政企领域的应用规模。
【点评】在扑面而来的数字化转型大潮中,中兴通讯将凭借在通讯领域深厚的产品技术积累,携手合作伙伴,抢滩布局电力行业,积极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电力行业变革,以数字服务生态,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电子信息】联发科预估今年Q1营收季增2%~10%,达1312亿~1415亿元新台币(2022-01-27)
1月27日,集微网讯,今日,联发科对2022年第一季度作出了展望,其估计单季营收将比去年第4季成长2%至10%,落在1312亿元~1415亿元新台币之间。联发科去年合并营收为4934.15亿元,同比增长53.2%,创历史新高,获利1118.73亿元,首次年度获利超过千亿元,年增170%,每股纯益为70.56元,大赚超过7个股本。其中,四季度合并营收为1286.54亿元,同比增长33.5%。联发科并预期今年全球5G手机渗透率将由近40%成长至50%以上,约为7亿台。联发科指出,公司在5G渗透率已达80%的中国大陆市场维持领先,也预期5G手机出货量的成长将主要来自其他地区。
【点评】联发科看好未来智能终端装置的蓬勃发展,今年将加大在计算、连接与智能终端平台领域的投资与发展,并聚焦手机、智能终端平台以以及电源管理三大营收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