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 舶】中远海控前三季度营收破千亿元净利大增145%(2019-10-31)
10月31日,国际船舶网讯,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6.17亿元,同比增长3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16亿元,同比大增145.3%。2019年前三季度,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集装箱海运需求增速放缓。但与此同时,行业新交付运力同比减少,拆解运力同比增加,使得报告期内运力供给压力同比有所缓解。中远海控前三季度集装箱航运业务收入1068.6亿元,同比增长37.4%;实现息税前利润52.07亿元,息税前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3.4%提升至4.9%;实现净利润22.06亿元,同比大增90.7%。码头业务收入66.74亿元,同比增长29.7%,利润率保持稳定。截至三季度末,中远海控旗下自营运力规模达到502艘、2975968标准箱,规模继续位居全球第三。
【点评】报告期内,中远海控加大了对欧洲、东南亚、中东、西亚、拉美、南非等区域市场的运力投入和服务力度,加强区域市场的干支线配套网络建设。公司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进程,加大对新兴市场和区域市场的开发力度,第三国货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运力配置更加全球化和均衡。
【船 舶】现代重工集团造船业务三季度扭亏为盈(2019-10-30)
10月30日,国际船舶网讯,得益于LNG船等高附加值船舶销售增长以及韩元疲软,今年第三季度现代重工集团造船业务扭亏为盈。第三季度,现代重工集团在今年上半年分拆成立的子公司韩国造船与海洋工程有限公司(Korea Shipbuilding & Offshore Engineering,KSOE)净利润达到204亿韩元(约合1800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净亏损231亿韩元成功扭亏为盈。同时,KSOE在第三季度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2.1%,达到3.6万亿韩元(约合30.9亿美元),但环比上一季度则减少了7.1%;而营业利润则同比下降20.1%,降至303亿韩元(约合2600万美元),这一数字相比上一季度环比下降了45.3%。现代重工集团表示,现代尾浦造船和现代三湖重工通过LNG船订单取得了强劲收益,这提高了KSOE在第三季度的利润,同时韩元兑美元疲软也促进了KSOE业绩改善。不过,现代重工自身则因海工业务下滑而在第三季度净亏损396亿韩元(约合3400万美元)。
【点评】现代重工集团表示:“我们在造船领域继续保持良好的表现,但由于中美贸易纠纷引发的全球不确定性,全球新船订单量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我们目前专注于确保LNG船和LNG动力船订单。”
【船 舶】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正式合并(2019-10-29)
10月29日,国际船舶网讯,10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发布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船舶”)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重工”)实施联合重组。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整体划入中国船舶集团。在分家之后,二十年的发展中,两家公司均已成为行业“巨无霸”,资产规模超过千亿,成为行业龙头。2018年,中船集团营业总收入1144亿元,净利润约25亿元;中船重工营业总收入3050亿元,净利润69亿元。合并后,新集团员工数量超过30万,9家上市公司,资产总额超过8000亿元,手持订单量达到1150万CGT。随着全球最大造船集团的诞生,传闻已久“南北船”合并终于完成,“中国神船”正式启航。
【点评】随着两大集团合并,新的中国船舶集团将拥有9家上市公司,总收入将超过4000亿元,资产总额超过8000亿元,手持订单量达到1151万CGT,真正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造船业的“巨无霸”。
【船 舶】上海船厂交付第二艘10.8万吨冰区加强型散货船(2019-10-24)
10月24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中船集团所属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为PlatanoEesti OU公司建造的第二艘全球首型10.8万吨冰区加强型散货船“白令海峡”号(VITUS BERING)在江南长兴造船签字交付。该船是上海船厂民船建造的收官项目。该船在整个建造期间,上海船厂依靠沪东中华的全力支持,以江南长兴造船为建造主体,上海船厂项目组为协助的模式下,加强与船东、船检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不断优化建造方式、提升效率,双方紧密配合,逐一克服了建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得以按期完工交付,并获得船东、船检的高度认可。至此,上海船厂10.8万吨散货船项目完美收官。
【点评】“白令海峡”号船的成功交付,标志着在沪东中华全力帮扶下,上海船厂民船订单全部完成履约,有力维护了中船品牌国际市场信誉,打赢了上船“处僵治困”的重要战役。
【船 舶】中船集团前三季度再交靓丽成绩单(2019-10-23)
10月23日,国际船舶网讯,今年前三季度,面对严峻复杂的市场形势,中船集团广大干部职工在集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保持战略定力,强化战略落地,持续推动防务产业和船海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多项突破。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80%,营业利润同比扭亏为盈,实体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占比较年初提高10个百分点,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4.42个百分点,新船完工量同比增长22.7%,船海产业新接订单总额同比增长21.7%。在科技创新方面,中船集团大力推进深海采矿、大型邮轮、海上移动牧场、智能船舶、智慧海洋、船用低速机等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其中,大型邮轮工程已正式开工,全面进入实质性建造阶段,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交付运营。这标志着我国在摘取船舶工业“皇冠上最后一颗明珠”的伟大征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开启了中国船舶工业的新时代。
【点评】中船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在集团2019年三季度经济运行会上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还面临很大压力。雷凡培号召中船集团全体干部职工鼓足干劲、迎难而上,咬定目标不放松,决战第四季度,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船 舶】地中海航运有望超越马士基成为全球最大船公司(2019-10-21)
10月21日,国际船舶网讯,10月15日,韩国大宇造船披露消息,获得5艘总价值约7.63亿美元集装箱船订单。虽然大宇造船并未公布相关船东以及船舶的具体信息,不过有消息称,这笔订单来自地中海航运,包括5艘23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Alphaliner的数据显示,加上大宇造船最新的这5艘订单,地中海航运的23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手持订单量将达到16艘,总运力达305352TEU。凭借这笔新订单,地中海航运的运力规模将达到近400万TEU(包括当前租入船舶),而马士基航运之前曾表示希望将船队运力维持在400万TEU左右的水平。目前,马士基航运的船队运力在420万TEU左右,虽然这高于马士基所提出的指导水平,但这是由于一些船舶在入坞安装废气洗涤器,这意味着租入吨位高于正常水平。另外,马士基航运业已经不再是全球最大集装箱船的运营商,而地中海航运新近接收的2艘23756TEU“MSC Gulsun”号是目前世界最大集装箱船。
【点评】随着地中海航运威胁到马士基航运长期作为最大班轮公司的地位,马士基董事会可能会面临重新考虑其运力战略的压力,这反而可能导致马士基确定新的收购目标以支持其增长。有专家分析认为,这很有可能导致马士基将目光转移到收购市场,采用收购方式来提高运力的增长。
【船 舶】两家中国合资船厂将进军LNG船市场(2019-10-17)
10月17日,国际船舶网讯,日本川崎重工近日正式披露了将向两家中国合资船厂——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和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转让液化气船建造技术和在中国建造液化气船的计划,但川崎重工同时也强调不会向中国船企泄露核心技术。南通中远海运川崎是中国造船行业标杆企业,被称为“中国造船水平最高的船厂”,成立 20 多年来,先后前瞻性地完成了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轮三大主流船型及汽车滚装船、多用途船等多产品的开发与升级换代,并在相关技术方面领跑中国造船界,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大连中远海运川崎是继南通中远海运川崎之后由中远海运集团与日本川崎重工合资建立的第二家现代化大型造船企业。今年3月,大连中远海运川崎投资近12亿元打造的第二座船坞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凭借双船坞的配置,大连中远海运川崎目前能够更高效地建造大型商船,且建造产能提高了50%。因此,川崎重工开始考虑将LNG船放在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建造。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因此有望成为自沪东中华之后,中国第二家能够建造17万立方米级LNG船的船厂。
【点评】川崎重工此前曾计划进一步加强与两家中国合资船厂的合作,实现共同采购、分担建造等一体化运营模式,提升包括坂出工厂在内的川崎重工集团整体商船业务的竞争力,响应全球各种不同船舶的建造需求。
【船 舶】大宇造船获13亿美元新船订单超全年目标一半(2019-10-17)
10月17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大宇造船披露,获得一家美国船东的2艘174000立方米LNG船订单,价值约为4465亿韩元(约合3.76亿美元),新船将在2022年9月交付。大宇造船称,这些LNG船将配备搭载高压气体燃料ME-GI电控发动机以及完全再液化系统FRS,以以往船型提高30%的燃料效率,同时降低30%以上的污染物排放。大宇造船指出,新潜艇将配备改进的水下作战系统,允许更长时间的水下作业,比目前大宇造船正在为韩国海军建造的张保皋-III第1次项目订单的2艘潜艇具有更好的防御能力和更快的速度。第2次项目主要是建造韩国海军最新装备3000吨级潜艇。大宇造船表示,第2次项目比第1次提升水中作战能力和武装能力,并实现国产化80%以上。大宇造船计划使用本土研发的潜艇部件来推进本地化。
【点评】包括这两笔最新订单在内,截至目前,大宇造船今年共接到9艘LNG船、7艘超大型油船(VLCC)和4艘潜艇,订单价值42.7亿美元,已经达成今年目标(83.7亿美元)的51%。相当于全年83.7亿美元接单目标的51%。大宇造船也成为继三星重工之后,韩国三大船企中第二家完成全年接单目标一半以上的船企。
【船 舶】扬子江船业交付海丰国际首制2400TEU集装箱船(2019-10-14)
10月14日,国际船舶网讯,10月12日上午,扬子江船业为海丰国际建造的2400TEU集装箱船首制船“海丰宿雾”轮(SITC CEBU)命名交船仪式在新扬子造船举行。2400TEU集装箱船是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设计的Sea lion系列集装箱船,是上船院为海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打造,由新扬子造船建造,总计6艘。该船采用了上船院特色的S-Bow垂直型高速船首和自主研发的高效螺旋桨、全悬挂扭曲舵等节能装置,确保了船、机、桨、舵性能的协调一致性。“海丰宿雾”轮是扬子江船业为海丰国际建造的2400TEU集装箱系列船的首制船,入级DNV GL,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和合同要求,尤其在载重量、航速、油耗、14吨均箱数等方面大幅优于合同指标,能效设计指数EEDI显著领先于Phase III标准,经济性能十分出色,赢得了船东的赞誉。
【点评】“海丰宿雾”轮交付后,将很快投入到海丰运营的航线中,为海丰的客户提供更高品质、更高标准的服务。
【船 舶】青岛造船厂重整后首艘20.6万吨散货船命名(2019-10-11)
10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昨日,华通集团所属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简称青船公司)重整后续造的首艘20.6万载重吨散货船首制船“MINERAL YANGFAN”号举行命名仪式。本次命名的“MINERAL YANGFAN”号是青船重整后的续建船舶,由青船公司与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联合研发,是青船公司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吨位船舶。船长300m,船宽50m,型深24.9m,设计吃水16m,载重20.6万吨,入级英国劳氏船级社(LR)。青岛造船厂建厂60多年来,建造船舶600余艘,产品类型包含20.5万吨散货船、海洋工程支持船、军工产品、公务船、客船及其他特种船舶等。作为山东省骨干造船企业,青岛造船厂是唯一一家获得原国防科工委颁发的全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一类许可证的地方企业和国家军工产品定点生产企业,同时还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
【点评】目前,青岛造船厂保留了全国一流的造船设施设备、科研生产团队,依托华通集团国有平台,规划发展三大产业板块,即打造国内一流的军用舰船、公务执法船及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制造基地。
【船 舶】三亚寰宇引入5000万“国开母基金”战略投资(2019-10-11)
10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海兰信间接投资参股的三亚海兰寰宇海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亚寰宇”)引入国家级母基金战略投资5000万元,投资方为国开母基金。国开母基金是我国首只国家级大型人民币母基金,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层级最高的母基金之一,重点关注医疗健康、互联网、高端装备制造、消费、物流、文化旅游和企业服务等领域,现已成为市场最具规模和最具影响力的母基金管理平台。此次引入战略投资后,三亚寰宇将进一步完善全国雷达网布局,拓展以近海雷达网为核心的海洋综合信息服务业务;持续加大雷达网相关技术研发投入,强化数据技术研发,以新技术创新推动公司战略价值的提升;引进高端人才,继续明晰公司发展核心战略和业务规划,推动公司战略落地。
【点评】本次战略投资是社会资本对三亚寰宇的商业模式和商业价值的高度认可,是对三亚寰宇成立以来取得的工作成果的肯定,标志着三亚寰宇从此跨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代。
【船 舶】广船国际2艘冰区散货船备选订单确认生效(2019-10-09)
10月9日,国际船舶网讯,美国航运公司Pangaea Logistics Solutions确认执行在广船国际的备选订单,增订2艘1A冰级95000载重吨冰区散货船,每艘造价约为3770万美元。包括最新的订单在内,Pangaea目前在广船国际订有4艘冰区散货船,其中前2艘在2021年4月和5月交付,并已经与加拿大公司Baffin Island签署了为期10年的新合同,最新的2艘将在2021年11月交付。这些新船为95000载重吨冰区加强型散货船,将入级DNV GL,破冰能力达到DNV GL冰级规则中的1A冰级,可破0.8米厚的冰层正常行驶,将为Pangaea的北极客户群提供服务。同时,Pangaea还通过价值1.292亿美元的光船租赁结构为广船国际的冰区散货船融资。交付时,每艘新船将出售给中船租赁(CSSC Shipping)的子公司,并通过光船租赁的形式租给Pangea和Hudson Structured Capital Management Ltd.成立的新合资公司控制的实体,租期15年。
【点评】广船国际的订单是Pangaea首次在中国船企下单订船。Pangaea创立于1996年,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综合性航运物流公司,总部设于美国罗德岛纽波特,并在雅典、哥本哈根和新加坡设立经验丰富的专业管理团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运输服务,是冰区散货船运营行业的领导者。
【船 舶】台船连续2个月获利逐步走出亏损阴霾(2019-09-26)
9月26日,国际船舶网讯,随着货船、公务船建造工程如期推进,台湾国际造船股份公司在今年8月营收达到新台币15.79亿元(约合人民币3.61亿元),同比增长45.8%;同时,在新台币连续贬值的影响下,台船单月获利超过新台币700万元(约合人民币160.26万元),连续2个月取得盈利,逐步走出亏损阴霾。台船表示,从上个月运营状况来看,主要是在建新船施工对业绩的注入。首先是在货船方面,针对台湾中钢运通订造的4艘208000载重吨散货船,在前2艘交付之后,目前第3艘和第4艘正在同步建造中,预计安排在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交付。另外,台船与阳明海运去年签订了10艘2800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经过设备采购等前置作业,目前台船高雄船厂已经正式开工建造了其中2艘,未来计划每1.5至2个月再动工建造1艘,预计将在2021年11月全部交付完毕。同时,在公务船方面,台船也在按期进行建造工作。
【点评】台船强调,在船舶建造工程加速推进之际,台船也在加紧布局海上风电市场,目前已经获得60座水下基础合同,子公司台船防蚀还获得台湾中钢旗下兴达公司的钢构涂装试作合同;同时,台船正在与各开发商洽谈风力涡轮机运送和安装业务,后续可进一步提升运营表现。
【船 舶】安徽东方造船将重组成为新能源船基地(2019-09-25)
9月25日,国际船舶网讯,在破产重组近7年之久后,安徽东方造船有望迎来新的合作伙伴,一家新成立的氢能源公司——中江氢能计划与枞阳县合作重组东方造船,这家由台州东方造船集团投资的安徽省曾经最大的民营船企未来将变身成为新型氢燃料电池船舶研发制造基地。依托国内外氢能源顶级科研院所,中江氢能计划以东方造船为基地,打造新型氢燃料电池船舶基地,综合氢燃料电池船舶的研发、生产、改装、集成为一体,并构建沿江可再生能源制氢与储运加注一体化的沿江氢能源补给体系,为铜陵市“氢动长江”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商业路径,打造“氢动长江”示范性工程。据了解,安徽中飞长江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是铜陵第一家注册的氢产业公司,专注于可再生氢能源制备生产、船舶氢燃料动力系统,氢及油气能源综合供给站的建设运营等业务,致力于打造全球一流的一站式氢能源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商。
【点评】安徽东方造船曾是安徽省船舶工业实现“双千目标”的重点项目之一。然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安徽东方造船一直在寻求抛售资产、进行资本重组。2013年,安徽建工集团曾前往安徽东方造船考察,但最终放弃投资安徽东方造船。此后安徽东方造船的重组项目也一直未出现任何进展。
【船 舶】太平洋航运拟7384万美元收购四艘现代化散货船(2019-09-23)
9月23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太平洋航运发布公告,该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PB Vessels Holdin Limited订立四份独立的货船合约,以收购下列四艘货船:按代价1863万美元向卖方A收购一艘二手小灵便型干散货船;按代价2051万美元向卖方B收购一艘二手超灵便型干散货船;按代价1720万美元卖方C收购一艘二手小灵便型干散货船;按代价1750万美元向卖方D收购一艘二手超灵便型干散货船。其中,须向卖方A、B、C及D支付的代价将透过根据一般授权按每股1.80港元向该等卖方有条件发行约1.06亿股新股份,占扩大后股本约2.22%,总额为约1.91亿港元(相当于2436.72万美元),及现金合共4947.28万美元的综合方式支付。估计卖方A及卖方B将于2020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期间交付相关货船,估计卖方C及卖方D则将于2019年10月至11月期间交付相关货船。
【点评】公告称,购买该等货船完全符合该公司收购优质二手日本制货船的策略计划,而发行新股份以支付部分是次收购事项的应付代价的综合购置方式,除了将会增强集团的营运现金流,EBITDA及竞争力,同时提供即时资金用作收购合适货船及扩充船队,有利于集团的业务。
【船 舶】扬州中远海运重工获4艘8.2万吨散货船订单(2019-09-20)
9月20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茂忠、工银租赁有限公司航运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赵阔与扬州中远海运重工党委书记张凯艺共同签署了4艘8.2万载重吨卡姆萨型散货船的船舶建造协议。同时,山东海运与工银租赁签署该项目的合资协议,以及与邦吉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10年期租租约,为其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粮食远洋运输物流服务,合同总金额约2.2亿美元。该项目由工银租赁和山东海运联合租赁、山东海运团队负责管理。此次签约的8.2万吨卡姆萨型散货船全长229.00米,型宽32.26米,型深20.05米,满足最新的TIER III排放标准和HCSR规范要求,加装了开式脱硫塔,入级中国船级社。据了解,山东海运为每艘散货船支付约2700万美元,新船将于2020年底交付。工银租赁是国务院确定试点并首家获中国银监会批准开业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是国内资产规模最大,最具盈利能力、创新能力和市场领导力的租赁企业。
【点评】山东海运拥有超大型、好望角型、巴拿马型和灵便型等多种干散货船舶,船队规模居全国第三,能够满足不同客户运输需求,是中国最专业的干散货运输船队之一。另外,山东海运具有丰富的新造船经验和船舶营运管理能力。
【船 舶】达和航运订造3艘84200吨散货船(2019-09-18)
9月18日,国际船舶网讯,为扩充船队规模、更新淘汰旧船降低营运成本,台湾达和航运计划再订造3艘散货船。台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台泥)董事会11日决议通过,购买3艘新造84200吨散货船。据了解,达和航运将在日本住友商社旗下Sumitomo船厂订造2+1艘84200载重吨散货船,每艘金额不超过3500万美元。台泥高层表示,由于目前的船价便宜,加上未来市场也看好,达和决定订造3艘散货船,且都属目前国际最先进的高能效节油环保船型。新造散货船主要将用来载运煤炭,因为台泥本身包括水泥和电厂都要用到煤炭,自己也有一些运量需求。台泥指出,100%投资的达和航运旗下水泥专用船主要是以集团水泥内、外销使用;而货轮除部分负责集团煤碳进口用,大部分则出租给客户做为煤碳运输、大宗物资运送为主,获利状况一直良好。
【点评】台泥指出,此次更新船队增加高能效节油环保船型,强化船队竞争力,是达和航运的营运方向。台泥企业团董事长张安平指出,达和新船以节能环保概念建造,规格超越国际一般零污染、无粉尘外溢的环保规范。达和航运未来也将继续增加新式节能尖端设备与高能效节油环保船型,为台泥发展循环经济注入新动能。
【船 舶】慧洋海运加快出售旧船更新船队降低负债比(2019-09-17)
9月17日,国际船舶网讯,为了执行船队更新计划,慧洋海运正在加快出售旧船,预计下半年将出售4至5艘旧船,卖船收益在300万至500万美元之间,将有助于降低负债比、减轻利息负担。慧洋海运7月已经出售了1艘34400载重吨灵便型散货船,售价1580万美元,收益46万美元。目前还有2艘老旧船舶正在洽谈出售,近期内就会成交。由于第三季度散运市场运价高涨,买家意愿提高,预计这2艘船出售收益将达到300至400万美元。除了这2艘之外,慧洋海运在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还有2艘船将根据租购合约出售给租家,其中1艘将在今年年内完成交易,从而进一步提高卖船收益。如果慧洋海运能够在今年年底前顺利出售这4艘船,预计将收入5000万至6000万美元船款,可用来降低负债,减轻利息支出。
【点评】今年4月,由于租家提前解约的2260万美元补偿金入账贡献每股盈利约新台币1.06亿元,慧洋海运上半年获利提高。下半年,受散运市场运价高涨影响,慧洋海运每个月都有换约船舶,获利将逐步拉高。
【船 舶】长荣海运10艘23000TEU集装箱船订单敲定(2019-09-12)
9月12日,国际船舶网讯,台湾最大班轮公司长荣海运近日修改了新造船计划,将直接订造10艘23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总价最多可达16亿美元,其中韩国三星重工建造6艘,江南造船和沪东中华各建造2艘。这也是长荣海运首次在大陆船厂下单订造超大型集装箱船。长荣海运表示,在内部评估后,决定将之前规划的新船订造和租赁计划全部改为订造,主要是因为目前以整体市场来看,订造比租赁更加划算。长荣海运认为,订造自有船舶可以加速汰旧换新,而且大船的单位运营成本较低;因此,董事会决议,改为由母公司长荣海运连同两家子公司订造所有10艘超大型集装箱船,未来将负责运营远东到美西和远东到欧洲航线。目前,这批23000TEU集装箱船是长荣海运的最大船型。业内人士认为,长荣海运这些新船在交付之后,将使长荣海运运力大增,有利于在亚欧航线的布局。
【点评】长荣海运近两年不断承租及订造大、中、小型新集装箱船。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到2022年,长荣海运将接收63艘新船,总运力将增加近30%达到165.3万TEU,由目前全球排名第7跃升至第6位。这还不包括此次将订造的10艘23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如果计入,长荣海运运力将达到约188.3万TEU,进一步超过目前排名第5的赫伯罗特。
【船 舶】扬子江船业再获5艘新船订单进入接单节奏(2019-09-12)
9月12日,国际船舶网讯,继8月接获2艘VLOC订单之后,扬子江船业近日再获5艘散货船订单,从而使第三季度接单量迅速增加至近4亿美元。其中,3艘82000载重吨散货船由日本神原汽船下单订造,将由扬子江船业集团合资子公司扬子三井造船所在的太仓船厂建造。另外2艘325000载重吨散货船同样由亚洲船东订造,但扬子江船业集团并未透露相关船东的具体信息。今年8月,扬子江船业集团曾宣布获得2艘325000载重吨散货船订单。有消息称,这2艘新船由韩国船舶投资公司Kukje Maritime Investment Corp(Kmarin)订造,Kmarin同时还在青岛北船重工订造了另外2艘类似规格的散货船。加上最新的5艘散货船订单,扬子江船业集团在今年第三季度接单量共计7艘3.95亿美元。今年上半年,扬子江船业接获5艘新船订单,总价值2.09亿美元。年初至今,扬子江船业已经接获了12艘新船订单,总计超过6亿美元。按照之前计划,扬子江船业集团2019年全年接单目标为15至20亿美元。
【点评】扬子江船业集团首席执行官任乐天表示:“随着船东逐步确立了应对IMO 2020排放规则的计划,新造船询价激增。我们已经成功地将一些询价转变为新船订单,包括来自以高标准而闻名的日本船东的订单。这证明了客户对扬子江船业集团强大的团队管理能力,稳定的运营以及建造大型、复杂、优质、高效船舶方面良好业绩的高度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