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 舶】现代重工集团联手KT加速打造5G智能船厂(2019-12-18)
12月18日,国际船舶网讯,通过加强与韩国主要电信运营商KT公司的合作,韩国最大船企现代重工集团正在加速推进5G智能船厂的转型建设工作,目标是将5G移动通信整合到船舶建造中以实现飞跃。现代重工集团与KT公司近日共同宣布,双方将加强合作,开发5G智能船厂,将造船业提升到“新水平”。今年5月,现代重工集团与KT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以共同建立一个基于5G的智能船厂,结合KT公司的5G网络、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技术,与现代重工集团的机器人技术和造船专业知识。今年11月,双方宣布将加强合作,开发基于5G网络的先进智能船厂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自主机器人技术,以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点评】现代重工集团和KT公司认为,高速、低延迟的数据传输对于智能工厂技术而言至关重要。现代重工控股董事长権五甲(Kwon Oh-gap)表示,造船业无法幸免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建立基于5G的智能船厂将在推动造船业摆脱衰退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船 舶】青岛造船厂将建造国内首艘智能集装箱船(2019-12-18)
12月18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与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在青岛签订300TEU智能航行集装箱船建造合同。这意味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船岸协同的船舶智能航行与控制关键技术”科研成果集中应用的示范船300TEU集装箱船“智飞”号正式启动。据悉,“智飞”号将集成并应用由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大连海事大学和智慧航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的智能航运专业技术。随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推进,“智飞”号还将持续更新自身的智能航行能力和水平,分阶段开展远程遥控和自主航行。
【点评】此次签约也标志着青岛智能航运技术创新与综合实验基地拉开了快速发展的序幕,成为青岛打造智能航运技术高地、带动智能航运技术产业链迈出的关键一步。
【船 舶】北船重工全力冲刺新造船、改修船年度生产目标(2019-12-12)
12月12日,国际船舶网讯,随着航运市场的变化,船东的需求和意愿不断变动,北船重工批量的洗涤塔改装项目持续承接,在往年为修船淡季的这个时候,生产高峰却持续不断,在修船舶的数量长期保持在20多艘以上,创下近几年来在修船舶数量的最高峰。今年修船生产的主线为系列洗涤塔安装项目,截止目前已完工交付50多艘,涉及8家船东公司,6种船型,10多个不同系列,剩余10多艘计划于年底前交付, 得益于前期各项周密策划和充分的生产准备以及良好的现场管控,围绕控坞期保修期的生产原则,加强计划管理,提高执行能力,严格工期和节点控制,在厂施工的各项目均有序推进,各生产节点均顺利完成。
【点评】在年底收官之际,北船重工考虑到冬季施工的特点,周密部署,提前预防,在做好各项安全管控的前提下,组织各部门积极抢抓各单船生产进度,认真落实各项生产节点计划,2019年公司修船各项任务指标有望全部顺利完成。
【船 舶】外高桥造船全年交付量达550万吨,继续位居全国船厂之首(2019-12-11)
12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昨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日本三德船舶株式会社建造的18.7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在上海命名交付。至此,外高桥造船2019年造船完工总量累计突破500万载重吨,年内有望完成交付550万载重吨,继续位居全国船厂之首,圆满实现确保传统品牌强势地位的战略目标。在产品布局方面,民船保持连续高效建造,全年完工交付21艘;海工装备形成批量,由外高桥造船建造的世界独创的FAST4WARD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船体首制船年内交付,第二艘船正在船坞内进行紧张有序的搭载,计划明年交付,第三艘船也计划明年三月份开建,2022年完工交船。在空间布局方面,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造船资源,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减少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以较少的投入快速解决因邮轮适应性改造造成的资源缺口。
【点评】当前,外高桥造船2019年已累计承接21万吨级散货船8艘,阿芙拉型原油轮3艘/成品油轮4艘,FPSO 1艘;共计完工交付21艘民船、2座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和1艘FPSO,交付总量达550万载重吨,超额完成年度生产任务,提前跨入2020年。
【船 舶】三星重工接单量创5年来新高(2019-12-09)
12月9日,国际船舶网讯,12月2日,三星重工宣布获得来自一家欧洲公司的订单,将建造2艘冰级阿芙拉型油船,新船计划在2022年3月交付,总价值约为1875亿韩元(约合1.58亿美元)。继近日接获15亿美元LNG船订单之后,三星重工再获2艘冰级阿芙拉型油船订单,将今年接单量推升至71亿美元,创下过去5年来的最高纪录。加上最新的2艘冰级油船,三星重工今年接单量已达39艘、71亿美元,完成全年78亿美元接单目标的91%。值得一提的是,三星重工目前接单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63亿美元,达到了过去5年来最高纪录。按照船型分类,今年三星重工接获的39艘新船包括13艘LNG船、6艘集装箱船、16艘油船、2艘化学品船、1艘特种船和1艘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
【点评】三星重工高管表示,虽然今年全球新船订单量因中美贸易纠纷而有所减少,但三星重工的接单表现却超过了去年,在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LNG船、冰级油船等高附加值船舶领域,三星重工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
【船 舶】沪东中华揽获全球最先进LNG加注船订单(2019-12-05)
12月5日,国际船舶网讯,在12月3日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开幕当天,沪东中华与商船三井签约了1艘全球最先进V2.0版18600立方米LNG加注船建造合同。沪东中华表示,与沪东中华正在建造的V1.0版18600立方米加注船相比,新款加注船实现了三大升级:一是高“吞吐”速率。与V1.0版设计相比,装载速率提升25%,最大加注速率明显提高,可以减少“吞吐”作业的时间,提高周转率和安全性。二是高兼容性。不论服务的LNG动力船是采用A舱、B舱、C舱还是薄膜舱的LNG燃料舱,均能实现快速安全加注。三是高覆盖率。采用高、低位双加注集管设计,可实现从小型LNG动力渡轮到巨型LNG动力集装箱船、LNG动力VLCC的船型全覆盖,同时为大型LNG动力豪华邮轮预留加注接口,具备卓越的全球通用性。
【点评】这标志着沪东中华进一步巩固了在新兴的LNG加注船市场的领跑优势,为加注船行业的发展竖立了新标杆。
【船 舶】中国船舶集团将签署近300亿元的船海项目(2019-12-03)
12月3日,国际船舶网讯,在12月3日至6日于上海举办的2019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上,中国船舶集团将签署近300亿元的船海项目,这也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以来的首个大型船海项目集中签约仪式。这些项目包括:大连船舶重工与招商轮船4艘VLCC项目建造合同的签署。外高桥与工银租赁2+2艘21万吨散货船项目、外高桥与EPS公司2+2或2+3艘21万吨散货船项目建造合同的签署。广船国际与Stena Bulk公司2+2艘5万吨甲醇双燃料油船项目、广船国际与EPS公司2+2艘LNG双燃料苏伊士油船项目、沪东中华与MOL 1艘18600立方LNG加注船项目建造合同的签署。江南造船与Pacific Gas公司2艘VLEC项目、江南造船与SINO GAS 4艘86000方VLGC项目、江南造船与UECC公司1艘3600车汽车滚装船项目、江南造船与Petredec公司2艘22000方乙烯船项目建造合同的签署等。
【点评】中国船舶集团还举行了大船重工与MODEC的康菲石油Barossa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船体新造项目意向书、以及Marlim 1 FPSO改装项目和Carcara FPSO船体新造项目谅解备忘录的签订,黄埔文冲和长江航道局6000方自航耙吸式挖泥船建造合同签约,广船国际与上海耕海渔业一艘深远海养殖加工船建造合同签约仪式。
【船 舶】川崎汽船首艘LNG动力汽车运输船开建(2019-12-03)
12月3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日本川崎汽船宣布,在今治造船订造的1艘LNG动力环保汽车运输船已经开工建造。这艘汽车运输船在2018年12月下单订造,计划在2020年秋季交付。新船全长199.9米,型宽37.2米,总吨位为73800吨,可以搭载7020辆汽车,将挂日本船旗。这将成为继2016年2月竣工的环保旗舰汽车运输船“DRIVE GREEN HIGHWAY”号之后,川崎汽船汽车运输船船队中的下一代环保旗舰船。川崎汽船表示,决定建造LNG动力汽车运输船是公司长期环境管理愿景的一部分。LNG燃料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的环保性能,与传统的重油燃料相比,LNG燃料可以将减少约25%至30%的二氧化碳排放,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业务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点评】川崎汽船表示,在公司的《2050年环境展望》中,该公司设定了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的目标,并将目前消耗的大部分能源替换为新能源,而这艘最新的LNG燃料动力船将成为实现这些目标的下一代环保型汽车运输船。
【船 舶】新大洋造船交付中船租赁首艘63500吨散货船(2019-11-29)
11月29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28日,新大洋造船举行CROWN系列63500吨散货船“Gloria Confidence”号命名交船仪式。此次交付的CROWN 63500吨散货船是新大洋造船自主开发的拳头产品,在全球船东中拥有良好的品牌信誉:注重将环保理念贯穿从船舶建造到拆解的全过程,具备GREEN PASSPORT资质;设计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最新的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要求,EEDI最多可减20%;通过优化船体型线、采用Warstila大直径螺旋桨、配备更大功率的电喷系统主机等方式,能够实现运载效率大大提升。2019年,新大洋造船和苏美达船舶团队锐意进取、拼搏赶超,在低迷的市场中逆势而上,交船数量和质量都取得了新的突破,为苏美达股份和国机集团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点评】在过去的1年里,新大洋造船积极发挥船舶制造优势,调整优化生产管理体系,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为生产组织高效运行提供支持,推进质量管理标准化,形成新大洋船舶产品建造标准,不断推动生产管理过程科技化、现代化、智能化,致力打造全球高效的绿色船舶建造基地。
【船 舶】沪东中华携手江南造船获世界最大集装箱船订单(2019-11-27)
11月27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 26日下午,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和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长荣集团在台北市各签订2艘23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合同。这是长荣海运首次在大陆船厂下单订造超大型集装箱船。这4艘23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全部由沪东中华自主设计并承担首制船建造重任。该型箱船是目前全球装箱量最大、载重吨最大的船型,总箱数达23888箱,配备混合式脱硫装置,采用全球最新绿色环保、高效节能、安全等技术设计,其中独有的“沪东玲珑型”球鼻艏方案,大直径螺旋桨和节能导管等装置,使船舶的快速性能和低能耗得到充分体现,再次显示了沪东中华强大的设计能力。
【点评】自主创新,努力实现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研发新突破,是沪东中华保持强大竞争力的“压舱石”,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23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就是沪东中华自主设计的一款高端产品,凸显了我国高端海洋装备制造创新超越能力,是中国造船高质量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船 舶】大宇造船受钻井船撤单影响导致三季度巨亏(2019-11-26)
11月26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大宇造船披露了第三季度业绩。今年第三季度,大宇造船营业亏损2563亿韩元(约合2.20亿美元),是过去7个季度来的首次出现营业亏损。销售额同比下滑11.4%,降至1.94万亿韩元(约合16.62亿美元)。同时,今年第三季度大宇造船净亏损也高达2964亿韩元(约合2.53亿美元),虽然第三季度净亏损比去年同期的赤字3239亿韩元有所减少,但与今年前两个季度持续扭亏为盈的业绩相比仍然令人失望。大宇造船将第三季度业绩表现不佳的原因归咎于钻井船撤单相关的一次性损失,以及固定成本的增加。截至目前,大宇造船今年共计接获26艘新船订单,总价值53.5亿美元,完成全年83.7亿美元接单目标的64%。大宇造船表示:“新造船价格和新船订单持续改善,即将生效的环保法规可能会带来新造船需求。”
【点评】大宇造船指出,随着全球LNG需求增加,新造船市场预计将继续好转。自2018年年初开始,LNG船新船订单量不断增加。据了解,第三季度,大宇造船接获的新船订单中有32%为LNG船。
【船 舶】芜湖造船厂交付安徽首制28000吨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2019-11-22)
11月22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芜湖造船厂举行为宁波东海海运有限公司建造的28000吨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海得利”号交船签字仪式暨表彰庆功宴会。28000吨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船长177米、型宽27.5米、型深14米,设12个液货舱,双底双壳,单机单浆,常规动力推进系统;适用于载运II类,III类化学品和成品油等货物。在建造过程中,芜湖造船厂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创新了工艺工法、推动了工序前移,以周密的生产统筹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快速推进建造节点,于2019年10月30日提前完成了交船任务,创造了中国造船行业同类型船舶建造周期的最短记录。
【点评】“海得利”号是目前我国入级中国船级社单一船级、吨位最大的双相不锈钢化学品液货船,为安徽省首制、开创了安徽化学品船建造的新时代。该船是芜湖造船厂继2018年6月成功交付宁波东海海运28000吨特涂化学品船“HAI SHENG”号后的再次“扛鼎之作”。
【船 舶】广船国际为FPMC公司建造4.88万吨油船4号船签字交船(2019-11-20)
11月20日,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讯,近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为FPMC公司建造的48800吨成品油/化学品船4号船“FPMC 34”轮签字交船,这也是广船国际今年交付的第16艘船。该船总长约183米,型宽32米,型深18米,设计吃水11米,服务航速可达14.5节,为广船国际与FPMC公司于2017年4月27日签署的6艘4.88万吨化学品/成品油船中的第4艘船。FPMC 4.88万吨成品油轮/化学品4号船是广船国际首次使用Marineline784油漆的产品船,此油漆和之前的环氧漆及无机硅酸锌漆的施工工艺有很大的区别,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热固化工艺。特别设计的灶具可以增大加热接触面积,缩减烧水做饭时长。值得一提的是,该系列船虽然是液货船,承担运输货物任务,但在舒适性上也注入了不少人性化的改进。在上船参观过程中,船东领导多次赞扬该船规整明亮的舱室内装,并且对设备设施的人性化设计表示满意。
【点评】该船加装开式除硫系统,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TierⅢ排放要求,是广船国际基于经典MR船型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而成的新一代节能环保型液货船。
【船 舶】广东中远海运重工重视脱硫改装打造新业绩增长点(2019-11-20)
11月19日,国际船舶网讯,广东中远海运重工高度重视修船市场的脱硫塔改装订单,在经营中心的支持下,今年来一方面努力承接此类订单做大总产值,另一方面全心全意服务在厂脱硫船客户,打造了新的业绩增长点和市场品牌。截止今年第三季度,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完工开航的脱硫改装船舶17艘。特别是,10月份修船完工开航船舶艘数21艘,其中脱硫改装船舶同时在厂就有10艘。脱硫塔吊装是整个改装过程的重难点,也正是提高效率的突破点,为此,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有效发挥技术团队的实力,为脱硫吊装保驾护航。生产组织上,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深入贯彻修船事业部制管理模式,提高单船成本管理能力,精控坞期,严保船期,科学调配劳动力资源,昼夜奋战。据统计,前三季度,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在厂脱硫船项目累计分段53个,结构物量约1100吨,高峰期时有20艘脱硫项目分段在内场预制,脱硫塔完整性从“宝拉”轮的30%上升至“艾勒尼”船轮的90%。
【点评】修船系统干部员工上行下效,充分挖潜发挥修船资源重组整合效应,在做到“修好每一条船”的同时,修船市场“新宠”——脱硫塔改装项目在公司连连告捷,保质保量完工交付,获得国内外船东的一致称赞,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和新的业绩品牌。
【船 舶】扬子江船业三季度持续盈利(2019-11-15)
11月15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扬子江船业集团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集团总收入54亿元。其中,核心造船业务收入为32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7亿元增长19%。同时,扬子江船业集团交易业务在第三季度创收15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1亿元。年初至今,扬子江船业集团共获得16艘新船订单,合同金额总计为6.96亿美元。截止2019年11月13日,扬子江船业集团手持订单量共计83艘、31.8亿美元,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五。这些手持订单足以确保集团的船厂设施在2021年之前维持健康的利用率,并至少在未来1.5年里为集团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扬子江船业集团指出,贸易紧张局势和疲软的经济前景将继续对航运需求构成压力。在决定下单订船之前,船东需要考虑第六燃料成本、安装废气洗涤器所花费的时间、旧船的船龄、新船的成本以及其他因素。
【点评】面对市场疲软、订单不足的挑战,扬子江船业集团在今年第三季度依然盈利近8亿元,造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20%,而合资船厂扬子三井造船的投入运营有望为集团未来增长创造新的增长点。
【船 舶】三井造船重组欲退出造船业务(2019-11-12)
11月12日,国际船舶网讯,由于与中韩船企竞争而导致盈利能力下降,曾经的日本第二大造船集团日本三井E&S控股(原三井造船)将重组裁员,缩编亏损核心业务,并有可能退出商船建造业务。11月11日,三井E&S控股披露,将调整5月发布的重组计划,计划通过与其他公司合作和抛售等方式,大幅缩小发电厂及其他工厂设计建造和造船两大主要业务;在造船业务方面,三井E&S控股将出售千叶工厂的土地,并转而以租赁形式回租,以压缩资产。另外,三井E&S控股的造船业务重组还包括设立工程中心,独立运营商船设计、建造工程业务等。此外还将裁员约1000人(约占集团员工人数的10%),以减少固定成本。三井E&S控股千叶工厂原本负责商船建造,目前已经大规模退出这一市场,转而生产其他基础设施设备。同时,关于负责建造国防舰船的玉野工厂,三井E&S控股计划与其他公司合作进行建造并维持这一基地。
【点评】三井E&S控股子公司三井E&S造船与三井物产、以及扬子江船业集团合资成立的子公司扬子三井造船已经在今年8月正式开始运营,三井E&S造船之前曾明确表示,计划缩小千叶工厂的造船业务,将部分生产转移到扬子三井造船。另外,三井E&S控股也透露,在造船业务重组方面,考虑与其他企业携手合作以促进业务增长。
【船 舶】三星重工三季度营业亏损扩大至2.7亿美元(2019-11-12)
11月12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11日,三星重工披露三季度经营业绩,该公司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9646亿韩元(约合16.9亿美元),同比增加49.5%,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51925亿韩元(约合44.7亿美元),同比增加33.1%。营业利润方面,三星重工三季度亏损3120亿韩元(约合2.7亿美元),同比亏损增加145.1%,前三季度累计亏损4016亿韩元(约合3.5亿美元),同比亏损增加45.7%。净利润方面,三星重工三季度亏损5832亿韩元(约合5.0亿美元),同比亏损增加626.3%,前三季度累计亏损9952亿韩元(约合8.6亿美元),同比亏损增加252.3%。
【点评】三星重工披露,亏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浮式钻井平台船东Transocean的2艘超深水钻井船订单遭弃,订单总金额高达12亿美元。
【船 舶】大连中远海运重工造第五艘多用途纸浆船成功命名(2019-11-07)
11月7日,国际船舶网讯,昨日,大连中远海运重工为中远海运特运设计建造的第五艘62000吨多用途纸浆船N1002轮成功命名为“中远海运锦绣”。“中远海运锦绣”轮总长201.8米,型宽32.26米,型深19.3米,结构吃水13.3米,航速13.5节,续航能力22000海里,悬挂五星红旗,入中国船级社。船舶设有6个箱型货舱,2-5舱为每舱一块舱盖板,水密性好,适装纸桨,货舱配有除湿系统,确保运输过程中的质量要求。甲板配备4台75T克令吊,双吊联抬可达150T,满足超长超重的大型设备装载的要求,适装高铁列车、风电设备、大型机械设备、超长超重钢管桩结构等;船舶具有绿色牌照,主机、辅机均配备SCR系统,可中和燃油燃放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能满足防止船舶污染国际公约最高要求。
【点评】未来,将有更多的多用途纸浆船航行于世界洋面,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大连中远海运重工在特种船建造领域的品牌形象,更对“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带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船 舶】沪东中华提前两月交付“天枢星”号LNG船(2019-11-07)
11月7日,国际船舶网讯,昨日,沪东中华亚马尔项目LNG船“天枢星”号提前2个月顺利交付。作为上海LNG与商船三井共同投资建造的亚马尔项目首艘17.4万方LNG常规新船,天枢星轮提前两个月交付,创造了中国造LNG船最短建造周期。船东表示,沪东中华与船东方各项沟通细致周到,推进了顺利建造,建造周期大幅缩短,建造质量优异,实现“零缺陷”交付,创造了中国“智”造新的骄傲。该船主推进机采用两台WINGD XDF低速双燃料柴油机,能耗下降16%,产品性能与世界顶尖LNG船同步。设计航速19.5节,该主机采用SCR技术,可以满足在燃油模式下的NOx Tier III的氮化物排放要求,且可以进一步降低油耗,加权燃油消耗率可降低3%-5%,综合运行成本下降2%-3%,最高可使NOx排放降低96%以上。发电机组采用两台瓦锡兰6L34DF以及两台瓦锡兰8L34DF双燃料发电机,可以自由灵活的根据液货舱舱压调整发电机负荷。船舶采用通用设计,可靠泊全世界绝大部分LNG站,交付使用后,“天枢星”轮将是亚马尔项目欧洲区段运输的重要运力。
【点评】该项目是沪东中华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俄能源合作的成功典范。沪东中华再一次发挥中国LNG产业链装备研制引领作用,为世界LNG产业和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船 舶】扬子江船业提前开启抢单大战(2019-11-06)
11月6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扬子江船业集团宣布,获得来自保加利亚国家航运公司Navigation Maritime Bulgare(NAVIBULGAR)的新船订单,将建造4+2艘31800载重吨大湖型散货船,这是扬子江船业连续三个月接获订单。年底将至,扬子江船业开始提前开启抢单大战。这6艘新船将根据国家海事组织(IMO)NOx Tier III规则建造,同时符合IMO 2020硫排放规定。其中,前4艘散货船将在2021年至2022年交付。扬子江船业集团并未披露这笔订单的具体价格。据了解,Navibulgar是欧洲地区最大的灵便型散货船运营公司,拥有40余艘各型散货船,运营历史超过125年。2017年7月,Navibulgar在扬子江船业集团下单订造了4+2艘45000载重吨大灵便型散货船。2018年7月,Navibulgar这6艘散货船获得了中国进出口银行9401万美元融资。今年7月30日,扬子江船业集团旗下新扬子造船为Navibulgar建造的首制45000DWT散货船命名交付。
【点评】随着限硫令的即将到来,新造船市场日益活跃,询价激增,与此同时,扬子江船业的品牌影响力也开始发挥作用,扬子江船业集团强大的团队管理能力,稳定的运营以及建造大型、复杂、优质、高效船舶方面良好业绩的获得越来越多的船东信任,包括来自以高标准而闻名的日本船东,越来越多的船东询价正在转变为新船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