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 舶】北船重工决战四季度打赢“保交船”和止亏增盈攻坚战(2020-10-16)
10月16日,国际船舶网讯,面对复杂多变的严峻市场形势,武船集团北船重工紧抓生产经营,增强发展动力,精准聚焦主建船型,稳步拓展造船市场,持续推进“北海修船”改装品牌建设,积极研发适用市场需求的船舶配套产品,继续稳固青岛地铁市场,开发钢结构市场。持续开展船型优化、设计改进、市场拓展、批量承接、高效建造、精益管理,以此实现企业做大总量、做强品牌、做优效益。保持超大型矿砂船全球领先水平;进一步提升大型散货船的市场占有率,确保国内领先;择优承接FPSO船体、深海渔场、浮船坞等项目,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对双燃料动力船型的研究和市场开发,抢抓业绩。四季度,公司将结合各项目节点计划,合理排布各阶段设计工作计划,有效完成各项目生产技术准备需求及现场配建工作任务。
【点评】四季度是决胜全面目标的关键时期,中国船舶武船集团北船重工强化合规管理,提升产品品质,狠抓降本提效,坚决打赢“保交船”和止亏增盈攻坚战,全力以赴冲刺四季度,凝心聚力为“十三五”的圆满收官跑出“加速度”,确保全年任务目标圆满完成,为武船集团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船 舶】大宇造船敲定6艘破冰型LNG船订单(2020-10-14)
10月14日,国际船舶网讯,10月12日,大宇造船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已从欧洲地区船东承接了6艘LNG船订单,合同总价2.274万亿韩元(约合19.84亿美元)。据悉,大宇造船海洋计划在巨济玉浦造船厂建造船舶,并于2023年年底前交付客户。包括最新订单在内,大宇造船今年已承接了6艘LNG船、2艘浮式储油船(FSU)、1艘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FSRU)、2艘穿梭油船、2艘VLCC等共计13艘新船订单,接单金额约为33亿美元,达到了该公司今年全年经营接单目标72. 1亿美元的46%。大宇造船曾在2014年承接了全球第一批共15艘破冰型LNG船订单,目前仍然是全球破冰型LNG船建造领域首屈一指的企业。
【点评】继Yamal LNG项目的15艘破冰型LNG船之后,韩国大宇造船再获俄罗斯价值近20亿美元的6艘Arc7破冰型LNG船订单,这是大宇造船今年首份LNG船订单,也是今年以来韩国造船业界承接的单笔最大规模订单。对于受疫情的影响正处于订单悬崖的韩国造船业来说,这笔订单如同“干旱中的甘霖”。
【船 舶】大船集团海产养殖装备市场获突破(2020-10-13)
10月13日,国际船舶网讯,10月12日,中国船舶大船集团举行“民德”轮交船暨东方渔业大型养殖工船项目签约仪式。大连市副市长靳国卫宣布“民德”轮顺利交付、东方渔业大型养殖工船项目正式启动。“民德”轮是全球首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舷侧开孔式养殖工船。该船由普通散货船改装而成,具有鱼类养殖、饵料加工、活鱼运输等功能。主体改装是将两个货舱改造为两个鱼舱,总养殖水体量约6200立方米。第1鱼舱的前部加一水密舱壁,改为育苗舱,其上部主甲板处布置甲板围壁作为上部育苗舱,育苗舱上下共4层,总水体约450立方米。每个鱼舱两侧外板开两排装有特殊铜网的通海孔,保证鱼舱内外海水的流通,同时减少水体晃动。上下开孔处的结构型材保留,既作为防鲨结构,又不降低结构强度。
【点评】“民德”轮的交付,完成了大船集团又一次“从零到一”的原创,大船集团和海南省民德海洋发展有限公司耗时数年研发推进的舷侧开孔式养殖工船技术终于发展成熟并得到首制实船验证,具有开创性意义,是可以载入企业发展史册乃至造船行业、海产养殖行业史册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船 舶】中集来福士将建造全球最大风电安装船(2020-10-10)
10月10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挪威公司OIM Wind及其金融合作伙伴已经与中集来福士签署了一份工程、采购和施工(EPC)合同,将建造1+1艘BT-220I风电安装船,计划于2022年年底投入使用,由挪威OSM Maritime负责运营。BT-220I风电安装船的设计由OIM与中集来福士及其瑞典子公司Basstech合作开发。OIM介绍称,这艘新船将成为同类船中最大的一艘,可运输和安装四套“XXL”风力涡轮机,包括高度超过130米的塔架;这类风力涡轮机将从2023年开始运行,可能比即将推出的GE 13MW风力涡轮机和西门子15MW风力涡轮机更大。此外,该船采用“非常环保”的设计,船上配备了LNG动力发动机和一个集成电池组(ESU),通过回收可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电池中的动能作为旋转动力储备。
【点评】OIM Wind公司专注于全球海上风电市场,OIM称,该公司正在与欧洲和美国的海上风电开发商进行对话,并与美国海上风电场开发相关公司进行直接合同谈判。如果该公司能够与美国市场达成协议,将打造与中集来福士在中国建造的风电安装船相同设计的船舶,但这类风电安装船将在美国建造,以满足琼斯法案要求。
【船 舶】招商轮船业绩大好,三季报净利预增超400%(2020-10-10)
10月10日,国际船舶网讯,招商轮船10月9日晚间公告,经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80亿元-41.80亿元,同比增长423%-479%。扣非后净利润同比更是增幅高达444%-501%。由上可算得,招商轮船在第三季度实现盈利7.33亿元-11.33亿元之间。这是招商轮船上市以来最好的三季报。对于前三季度的业绩增长,招商轮船表示,油轮传统淡季,加之OPEC+减产及疫情影响,贸易需求疲弱,运价持续回落。不过,公司油轮船队上半年在市场相对高位锁定了较多营运天,同时发挥全球运营的大船队等优势,三季度继续取得良好经营收益。另一方面,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受铁矿石、粮食等运输需求强劲带动,景气回升。而公司干散货、滚装等船队抢抓市场反弹机会,业绩从上半年低位显著回升。
【点评】华泰证券分析师沈晓峰认为,关注油运四季度旺季行情,维持“买入”评级。油运运费受原油市场博弈和淡旺季需求影响,运费波动剧烈。国际原油市场超预期的事件性因素和原油价格变化都有望驱动运费新一轮上涨。
【船 舶】广船国际再获中远海运客运2艘货滚船订单(2020-09-29)
9月29日,国际船舶网讯,9月28日,广船国际联合中国船舶旗下中船贸易与中远海运客运有限公司成功签署2艘3000米车道多用途货滚船建造合同。该船全长193米,型宽26.4米,服务航速达17节,拥有4层车辆舱,车道约3000米。该船为现代化节能环保型多用途货滚船,可运输轿车、各类货车、集装箱和包装危险货物;配备艏侧推、防横倾装置、减摇鳍和减摇水舱,配备艉直跳板、艉斜跳板和艏跳板,在船舶抗风等级和船舶安全性以及装卸效率等方面均得到有效提升。
【点评】此次订单是中船贸易联合广船国际与中远海运客运的第三次合作。同时,该项目的成功签约也是中船贸易联合广船国际持续深入践行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的成果,进一步巩固深化了与老船东、好船东的合作关系。
【船 舶】今治造船与JMU合资计划受疫情影响将推迟一个月(2020-09-25)
9月25日,国际船舶网讯,9月23日,今治造船和JMU宣布,因疫情导致的移动限制使得海外反垄断法律审查和批准程序都出现了延期,至今仍未获得批准,合资公司“日本SHIPYARD”(Nihon Shipyard,NSY)的成立时间将从原定的10月1日推迟到11月1日。今治造船和JMU在今年3月达成协议,将成立合资企业整合散货船、油船等商船的销售和设计部门。按照计划,新公司资本金为为1亿日元,其中今治造船将出资51%,JMU将出资49%,新公司将拥有约500名员工。合资企业的业务将针对除了LNG船以外的所有一般商船,业务范围包括市场营销、企划开发、共同研究、订单销售、合同、基本设计/批准书制作,以及今治造船和JMU建造的海上风电相关设备业务,结合JMU在节能化等环保相关技术方面的强大实力、以及今治造船拥有的日本和海外船东广泛销售网络的优势。
【点评】双方希望通过此次资本业务合作实现部件和制造方法的共通化、增加大型订单数量,同时降低每家船厂的成本。作为日本国内最大的两家船企,今治造船和JMU的建造量在日本国内占比50%,在全球市场占比12%。
【船 舶】浙商中拓与浙江海运集团重组方案落定(2020-09-25)
9月25日,国际船舶网讯,9月23日晚,浙商中拓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公告称,公司拟向控股股东浙江交通集团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浙江海运集团100%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浙江海运集团将成为浙商中拓的全资子公司。与2020年6月22日公布的预案(修订稿)不同的是,浙商中拓为加快推进与浙江海运集团的重组进程,拟取消配套募资及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方案。本次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浙江交通集团持股比例由38.02%提升至54.68%,将进一步加大对浙商中拓后续发展的支持力度,有助于浙商中拓实现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组织者和供应链管理者”。
【点评】未来,浙商中拓将与浙江海运集团在煤炭、矿石、镍矿等领域进行产业链协同,扩展加强浙商中拓的物流体系,并实现客户共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运贸结合、推动浙商中拓主营业务进一步发展。
【船 舶】三星重工、大宇造船订单告急(2020-09-22)
9月22日,国际船舶网讯,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今年三星重工、大宇造船等韩国造船企业面临订单“枯竭”。随着破冰LNG运输船订单季临近,韩国造船公司有望得以喘息,但距全年预期目标仍有不小差距。据业界消息,三星重工正在翘首期盼俄罗斯北极LNG2项目的破冰LNG船订单。为实现2025年年产液化天然气1980万吨的目标,俄罗斯国营能源公司Novatek启动北极LNG2项目,不久前向本国造船公司Zvezda订购了10艘破冰LNG船。如果三星重工接手全部订单,一次就能确保30亿美元订单额。大宇造船也在等待俄罗斯破冰LNG船订单。据悉,novatech拟订购12艘Arc7级破冰LNG船。此前,大宇造船曾于2014年承揽过Novatech船舶订单,预计相关合作经历将对大宇造船有利。
【点评】即便顺利拿下这批LNG船订单,距离韩国造船企业今年的预期目标仍有不小差距。截至8月底,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订单金额分别为7亿美元和15.3亿美元,即便加上LNG船,订单也不足全年目标额的一半。为实现全年目标,除LNG船外,韩国造船企业还需要承揽VLCC、超大型集装箱船等,但受疫情影响,形势不容乐观。
【船 舶】外高桥造船将获双燃料好望角型散货船订单(2020-09-17)
9月17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期,英美资源集团将订造4+6艘LNG动力好望角型散货船。包括裕民航运、新加坡Easter Pacific Shipping、韩国H-Line Shipping以及商船三井、日本邮船和川崎汽船等六家航运公司正在竞争英美资源集团的租船合同,租期5至10年,英美资源集团将在今后几周从中选定2至3家航运公司作为优先协商对象。预计赢得租约的航运公司将在外高桥造船下单订造这批LNG动力散货船。消息人士称,参与竞标的船厂包括外高桥造船、青岛北船重工、渤船重工、扬州中远海运重工,以及扬子江船业集团和新时代造船,但外高桥造船已经被列为该项目的首选船厂,因为其提供的报价为每艘不到6500万美元,这一价格比其他船厂更有竞争力。
【点评】目前,外高桥造船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好望角型散货船研发建造中心,其建造的好望角型散货船是我国船舶行业中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核心竞争力的精品船型之一,被业界誉为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的成功范例。
【船 舶】10年来首次,江南造船三艘超大型船同日出坞(2020-09-17)
9月17日,国际船舶网讯,9月15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3号船坞实现“三船出坞,一半船、一环段起浮”节点,这是该船坞年内第四批次出坞,也是时隔10年后江南造船再一次实现三船同时出坞。此次出坞的超大型集装箱船是该系列船的第四艘,标志着自2019年3月首船入坞以来,一年半时间内完成4艘系列船的船坞阶段建造,同时该船实现结构“零”遗留工程出坞,货舱、机舱舾装率较前船提升50%。86000立方米超大型双燃料液化气船实现两船同时入坞同时出坞,建造能力进一步提升,同系列半船起浮状态达到系列船最佳,总段完整性大幅度上升,为提升出坞状态,进一步缩短码头周期打下坚实的基础。
【点评】江南造船3号坞自采用“双线并造”模式以来,集装箱船和液化气船两条建造线,实现了节拍化有序建造,生产管理、建造技术日益成熟,船坞利用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此次出坞也意味着3号船坞产能利用率达到了100%,为全面完成年度生产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船 舶】嘉年华邮轮三季度预计净亏损29亿美元,亏损收窄(2020-09-16)
9月16日,国际船舶网讯,9月15日,嘉年华邮轮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的初步财务数据摘要。嘉年华邮轮第三季度净亏损为29亿美元,其中包括9亿美元的非现金减值支出。第三季度调整后净亏损为17亿美元。虽然业绩持续亏损,不过相比二季度公司亏损已经有所收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公司亏损44亿美元,也创下了史上最高纪录。嘉年华邮轮二季度财报还显示,当季公司总收入7亿美元,远低于去年同期的48亿美元。按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准则(GAAP)计算,该季度净亏损为44亿美元,调整后净亏损为24亿美元。随着疫情的好转,嘉年华邮轮的业绩亏损也在逐渐收窄。
【点评】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嘉年华邮轮也在积极实施自救。根据集团策略,该公司计划出售13艘邮轮,将运力减少近9%,以应对危机。此外,嘉年华还推迟新船的交付,以削减运营成本。另外,该邮轮公司还获得了超过100亿美元的额外流动资金,以维持集团一年的资金流动性。
【船 舶】沪东中华两艘15000TEU集装箱船节点按期实现(2020-09-11)
9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沪东中华为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建造的15000TEU集装箱船H3038入坞仪式在长兴造船二号船坞举行。H3038是系列五艘15000TEU集装箱船的首制船。该船安装了混合式脱硫装置和脱氮装置,脱硫装置在闭式工作状态下可满足10天正常工作,包括1天零排放;脱氮装置可满足目前要求最高的TierⅢ的排放要求。面对紧张的生产形势,各生产部门及相关密配部门战高温、保工期,确保了15000TEU集装箱船项目节点如期实现,为整个系列船项目的顺利建造夯实了基础。此次入坞仪式标志着该船的生产建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点评】该项目满足最新规则、规范和环保排放要求,丰富了公司集装箱船产品的建造结构,巩固了公司在集装箱船建造领域的强势地位。
【船 舶】蛇口友联再获CLSICO两艘LNG船修理合同(2020-09-11)
9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9月7日,中国液化天然气船务(国际)有限公司(CLSICO)与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在孖洲岛举行了云签约仪式,双方代表签订了两艘LNG船修理合同。据了解,CLSICO于2004年在香港成立,是中国第一家LNG船船东,也是中国最大的LNG船船东。CLSICO由CLNG和中海油能源发展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合作投资,是一家国际化的专业LNG船舶管理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船舶管理团队,按照国际LNG行业标准管理船舶,该公司所运营管理的LNG船全部由沪东中华建造。CLSICO 总经理舒炳林以及 CLNG 技术副总经理曾寿华通过视频表示,希望蛇口友联完美完成“大鹏昊”和“大鹏月”两艘LNG船的修理,为后续“申海”轮的修理合同打下良好基础。
【点评】近年来蛇口友联LNG船舶的修理已形成常态化,经过不断积累经验,在LNG船修理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和修期控制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船 舶】扬子江船业订单不断,今年累计接单7亿美元(2020-09-08)
9月8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扬子江船业接连签下大单,总价值超过12.5亿人民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造船订单大幅下降,扬子江船业及时调整策略,订单源源不断。8月30日,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与海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成功签约6+6艘1800TEU集装箱船订单,总价值约2.52亿美元。在与海丰国际签约的第二天,扬子江船业集团又获得了2艘82000载重吨散货船订单,订单价值5700万美元。这2艘新船将由扬子江船业集团与日本三井的合资船厂扬子三井造船(YAMIC)建造,在2021年6月至8月交付。截至目前,集团今年接单量总计23艘7亿美元,还有13亿美元的备选订单可能在今年年底之前确认生效。
【点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推动着造船业的革新,对集团来说也是一个契机。目前,有更多的中国船东加入其客户队伍,未来,集团将大力提升大型集装箱船、干散货船和中型清洁能源船的设计、建造能力,尤其是环保型和高附加值船型,让造船业务更多样化和高端化。
【船 舶】上海中远海运和川船重工8000吨不锈钢化学品船建造合同正式签约(2020-09-03)
9月3日,国际船舶网讯,9月1日下午,上海中远海运8000载重吨不锈钢化学品船合同签约仪式顺利在上海举行。该船也是国内首艘智能型8000载重吨不锈钢化学品/成品油船,入级中国船级社(CCS),挂五星红旗,是符合中国船级社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II型船要求。该船为首艘配备智能液货系统的化学品船,能显著提高化学品船装卸、运输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船舶营运成本。同时满足中国船级社智能能效管理i-ship(E)的相关要求,具备对船舶能效状况实时监控、评估、报告、告警及提供辅助决策建议的能力。这些设计极大地提升了船舶智能化程度,提高了航次运行效率。
【点评】该船是中远海运(上海)有限公司为国内化学品运输业务量身定制的新一代智能化、绿色化不锈钢化学品/成品油船,继7800吨化学品/成品油船、13800吨化学品/成品油船之后,在川东船舶重工再一次订造不锈钢化学品船。按照上海中远海运“十四五”战略规划部署,公司明确将继续以液体化学品运输和仓储作为主业,深耕“储运结合”发展,努力为客户提供“端到端”一站式综合物流服务。
【船 舶】云顶香港上半年营业额大跌69%,亏损大幅扩大(2020-09-03)
9月3日,国际船舶网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持续影响邮轮市场,云顶香港上半年亏损大幅扩大。根据云顶香港发布的公告,上半年该公司营业额2.26亿美元,同比下跌69%,亏损较去年同期扩大11.5倍至6.87亿美元,每股亏损8.1美分。净亏损7.426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亏损则为5650万美元。上半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亏损2.041亿美元,去年同期则为盈利7.69亿美元。截止2020年6月30日,云顶香港净债务为28.6亿美元,而去年年底这一数字为21.4亿美元。目前,云顶香港拥有丽星邮轮、水晶邮轮和星梦邮轮三大邮轮品牌,并在2015年收购了四家德国船厂成立MV Werften造船集团,专为旗下三大邮轮品牌建造新一代先进邮轮。在疫情影响下,云顶香港大部分邮轮业务均已暂停运营。
【点评】随着疫情的持续发展,云顶香港无法确切预测其对集团业务、财务状况以及短期或长期财务表现的最终影响。因此,集团预计截至2020年度将呈报净亏损。
【船 舶】中国船舶上半年净利大降(2020-09-01)
9月1日,国际船舶网讯,8月28日,中国船舶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2.16亿元,同比减少0.6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减少90.7%。公告称,报告期内利润减少主要系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完成后,公司合并范围增加江南造船、广船国际等单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同口径调整了前期会计报表,上年同期江南造船确认世博地块土地使用权收储补偿收益17.98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净流量为-73.89亿元,同比减少76.6亿元,主要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报告期内船舶产品收款同比降幅明显,同比减收49.14亿元,而船舶建造进度未发生明显变化,采购支出同比增加19.6亿元。
【点评】公司作为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控股型核心军民品主业上市公司,走在我国船舶工业的前列,在国家海洋防务事业、海洋发展战略和海洋装备制造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以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贯彻落实中国船舶集团高质量发展战略,进一步集中船舶产业及市场资源,推进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及转型发展。
【船 舶】中国动力债转股项目15亿元配套融资圆满完成(2020-08-27)
8月27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动力)顺利完成市场化债转股项目中规模15亿元的可转债配套融资发行工作。本次债转股项目在获得批复以后,已于2020年5月完成了发行股份及可转债购买资产环节的相关工作。在全力抗击疫情的同时,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及中国动力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在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持续优化配套融资方案,跟踪研判市场行情,强化意向投资者沟通,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其定向可转债这一创新融资工具获得市场主流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和踊跃参与,顺利完成了配套融资发行工作。
【点评】本次中国动力债转股项目的顺利实施,将进一步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升公司资产规模,完善产业链战略布局,巩固业务竞争优势,是上市公司发挥融资平台功能、落实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的重要体现。
【船 舶】三星重工揽获2艘世界最大VLEC订单(2020-08-26)
8月26日,国际船舶网讯,三星重工8月25日发布公告,该公司从亚洲地区船东承接了2艘目前世界最大的98000立方米级超大型乙烷运输船(Very Large Ethane Carrier,VLEC),合同总价约2.2亿美元。据了解,三星重工此次接获的订单船东为中国卫星石化,该型VLEC是为将美国页岩气开发生产的乙烷运输到海外而设计的新概念船舶。2014年,三星重工在全球首次承接了6艘VLEC订单并成功交付。包括此次建造合同在内,三星重工截至目前在全球18艘VLEC订单中共承接了11艘,市场占有率达61%,证明了公司在该领域独一无二的品质竞争力。
【点评】三星重工相关人士强调:“今后如果美国、挪威等乙烷出口国增加产量,VLEC有望成为追加订货的新船市场。我们将以独一无二的技术力量和建造经验为基础,继续保持优越的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