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 舶】中国船舶上半年净利润1.96亿元,同比下降25%(2022-08-31)
8月31日,国际船舶网讯,8月29日,中国船舶披露2022年半年度报告,该公司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39.75亿元,同比下降11.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6亿元,同比下降24.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6504.46万元,亏损同比收窄。报告期内,受疫情,船舶等主要产品完成物量、交付数量同比减少因素影响,该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1.54%。此外,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0.6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减亏1.13亿元。主要系(1)受船舶交付数量及营业毛利率同比小幅减少等因素影响,报告期主营毛利同比减少;(2)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等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项目金额同比减少。
【点评】上半年,公司及子公司贯彻落实中国船舶集团战略部署,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创新生产经营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强化精细化管理和产品质量,高端船型取得新突破,国际市场份额继续领先。
【船 舶】北海造船首获商船三井四艘21万吨双燃料散货船订单(2022-08-26)
8月26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首次与全球航运巨头日本株式会社商船三井合作,三方通过“云签约”方式在中国青岛和日本东京共同签署四艘21万吨LNG双燃料动力散货船建造合同。该型21万吨LNG双燃料动力散货船是青岛北海造船自主研发设计的新一代“绿色环保”船型,船舶总长300米,型宽50米,结构吃水18.4米,结构吃水下的航速为14节,配置LNG双燃料动力系统,满足IMO TIER III排放标准,EEDI能效指数达到Phase 3,通过船型设计综合优化,该船具有更好的燃油、燃气经济性。EEDI低于基线值约44%,SOx排放降低90%以上,NOx排放降低20%以上。气体模式下可满足中澳航线两个往返航次及中巴航线往返续航力要求,是一型集节能、环保、高效于一身的现代绿色环保海岬型散货船。
【点评】该项目是北海造船首次与国际大型化综合性航运公司合作,为其提高散货船市场占有率带来了机遇;该项目更是双方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表现,将进一步增强双方在双燃料散货船领域的竞争力。
【船 舶】中国船舶集团整合船机业务(2022-08-25)
8月25日,国际船舶网讯,8月23日,中国动力和中国船舶双双发布公告,拉开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柴油机业务整合帷幕。中国船舶公告称,公司关联方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动力”)全资子公司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中船柴油机”)拟以自身股权作为对价向公司收购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中船动力集团”)63.77%股权、向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船工业集团”)收购中船动力集团36.23%股权、向中国动力收购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柴油机有限公司(“中国船柴”)100%股权、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陕柴重工”)100%股权、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河柴重工”)98.26%股权,并以现金作为对价购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持有的河柴重工1.74%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中船柴油机成为从事柴油机动力业务的平台公司,中国动力拥有中船柴油机控股权,中国船舶和中船工业集团持有中船柴油机参股权。中船柴油机拥有中船动力集团、河柴重工、陕柴重工、中国船柴100%股权。
【点评】此次业务重组有两方面意义,首先,从监管角度来讲,此次资产重组,有利于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另一方面,从业务发展角度来说,中船旗下柴油机业务得到进一步协同发展,减少内部竞争,提高整个柴油机业务板块的议价能力以及市场话语权。方案也提及,中国船舶集团下属柴油机动力整机及主要零部件业务将进一步整合,将业务并入中国动力有利于规范同业竞争问题,推动柴油机动力整机及主要零部件业务统筹协同,有利于柴油机动力整机及主要零部件业务整体能力提升。
【船 舶】外高桥造船交付10.9万吨双燃料原油/成品船中的首制船(2022-08-24)
8月24日,船舶工业协会讯,日前,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建造的系列10.9万吨双燃料原油/成品船中的首制船“PROTEUS JESSICA”号顺利交付。此型双燃料原油/成品船为外高桥造船为船东量身定制的“优化升级版”自主设计产品,船舶总长249.95米,型宽44米,设计吃水13.5米,服务航速14.5节,入级英国船级社(LR),挂新加坡旗。该型船在线型开发、液化天然气供气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优化升级,在能耗指标、环保性能及可靠性方面均达到了同型船的世界顶尖水平,满足IMO TIER III排放要求,是一型集节能、环保、高效于一身的绿色船舶。该船交付后将交由交银租赁服务于壳牌长期租约。
【点评】该船顺利交付,将进一步巩固中国船舶集团在全球清洁替代能源船型船舶建造市场上的领先地位,中船贸易还将继续联合集团旗下船企着力清洁替代能源船型市场的开拓与研发,为中国船舶集团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船 舶】天海防务: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08-19)
8月19日,国际船舶网讯,8月18日,天海防务发布公告,近日,根据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近日发布的《上海市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复核通过企业名单的公示》,公司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入选名单的公示期已结束。此次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公司在持续创新能力、专业化发展战略、市场竞争优势等方面的认可,也是对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肯定,有利于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和业界影响力,将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点评】今后,公司将继续秉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精神,并在产业链配套“补短板”“填空白”和继续做强主导产品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强化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以更专业、更精细、更具特色化的企业形象,聚焦核心业务发展。
【船 舶】中国船舶:子公司外高桥造船拟向集团提供反担保(2022-08-19)
8月19日,国际船舶网讯,8月19日,中国船舶发布公告,被担保人名称: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本次担保金额:合同预计总价的15%,本次担保为反担保,并构成关联担保,还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反担保书的主要内容:外高桥造船下属子公司外高桥海工与国际知名的FPSO总承包商与运营商签订1艘30万吨FPSO船体项目的建造合同,鉴于中国船舶集团为该项目提供保函,外高桥造船愿意为上述担保提供以中国船舶集团为受益人的无条件、不可撤消的反担保。如因外高桥海工未能履行建造合同而产生应付款项和相关赔偿责任,而中国船舶集团按履约保函中的规定代为支付了上述款项,外高桥造船无条件按通知要求将中国船舶集团已支付的款项以建造合同规定的币种支付给中国船舶集团。
【点评】反担保有利于中国船舶集团为本建造项目开立母公司履约保函的风险防控。外高桥海工具备良好的FPSO建造履约能力,上述担保事项风险可控,不存在资源转移或利益输送情况,不会损害公司股东及公司整体利益。
【船 舶】百船计划再添新单,现代重工再获7艘LNG船大单(2022-08-19)
8月19日,国际船舶网讯,现代重工集团造船业务控股公司韩国造船海洋近日宣布,该公司与亚洲地区船东签订了7艘17.4万立方米级LNG船的建造合同,总金额达19628亿韩元(约合15亿美元)。据悉,这7艘LNG船将在现代重工蔚山造船厂建造,计划在2025年至2026年7月陆续交付给船东。该型船总长299米、型宽46.4米、型深26.5米,将配备WinGD最新的X-DF 2.1 iCER主机以及空气润滑系统,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广泛的船速范围内实现低油耗运行,降低环境负荷。这份最新的订单是卡塔尔“百船计划”的一部分,单船造价约为2.144亿美元,与韩国造船海洋成交的首批卡塔尔“百船计划”中的单船造价相当,但明显低于目前国际市场2.36亿美元的价格。
【点评】截至目前,韩国造船海洋今年以来承接的LNG船订单已达41艘,位居全球造船企业第一,也进一步巩固了该公司作为LNG船建造领域领头羊的市场地位。此前的2020年和2021年,韩国造船海洋承接的LNG船订单数量分别为21艘和26艘,市场占有率也位居全球第一。
【船 舶】招商轮船拟向合资公司CLNG增资用于新造LNG船(2022-08-11)
8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8月10日,招商轮船发布公告,公司拟对公司与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海能”)各持股50%的合资公司中国液化天然气运输(控股)有限公司(“CLNG”)增资6170万美元,用于CLNG参与投资设立的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新造7艘17.4万立方米薄膜型LNG运输船舶;该等7艘LNG运输船舶用于合资公司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的长期期租协议项目。为拓展公司业务,突破发展瓶颈,锁定大客户,通过长约稳定增加公司收益,CLNG与 NYK、K-LINE、MISC组建联合体,共同参与卡塔尔 LNG运输投标项目。该项目中标后,根据联合体协议,四方设立合资公司,下设单船公司建造 LNG运输船舶,并与卡塔尔能源公司(Qatar Energy)签署长期运输协议。
【点评】CLNG投资该项目符合公司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运输业务的公司战略和十四五战略规划,有利于在获得稳定收益的基础上拓展业务,投资该项目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
【船 舶】迈入双轮建造时代,外高桥造船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开工(2022-08-10)
8月10日,国际船舶网讯,8月8日,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正式开工建造。这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已初步掌握大型邮轮设计建造关键核心技术,自此迈入了“双轮”建造时代,向大型邮轮批量化、系列化建造迈出坚实一步。与首制邮轮相比,H1509船的设计建造周期压缩了整整6个月。船型和配置的变化也带来了新的攻坚任务。外高桥造船需要针对安全返港设计、重量控制、防火设计等重新进行开发论证。得益于首制邮轮广泛合作和自主创新所形成的技术知识积淀,各项任务正在稳步推进,后续外高桥造船将继续扩大“朋友圈”、汲取优势力量,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深度赋能邮轮工程。目前H1509船详细设计已完成约40%,生产设计模型平衡和结构生产设计发图工作全面启动。在建造方面,正在从工艺工法创新、设备调试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强化生产准备。
【点评】大型邮轮可以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装备建造能力和综合科技水平。全力推进大型邮轮设计建造是中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影响力的标志性工程。在中国船舶集团的统筹指挥以及项目合作伙伴嘉年华集团和芬坎蒂尼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外高桥造船通过引进消化和自主科技创新,在H1508船上相继开展邮轮设计、建造、项目管理等专项攻关,并形成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
【船 舶】扬子江船业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2022-08-09)
8月9日,国际船舶网讯,8月7日,扬子江船业集团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集团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0%至97亿元,持续经营业务归属股东利润同比增长32%至12亿元,毛利同比增长64%至14亿元,与收入增长保持一致,而毛利润率相对保持在15%左右。其中,上半年扬子江船业集团核心造船业务营收同比增长78%,至85亿元人民币;2022年上半年船舶交付数量创纪录,达到35艘,高于2021年上半年的23艘,船厂产能得到了充分利用,符合公司2022年交付70艘船舶的目标。造船业务毛利同比增长68%至11亿元,但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毛利润率从2021年上半年的14%降至13%,但仍高于2021年下半年的11%。同时,扬子江船业集团航运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7%,至5.61亿元人民币,主要受益于租船规模扩大和租金上涨的推动;由于散货船租金提高,航运业务毛利同比增长45%至2.26亿元,毛利润率从2021年上半年的38%小幅上升至40%。
【点评】今年迄今为止,扬子江船业共计接获18艘新船订单,总价值10.9亿美元,现有手持订单134艘总额81.3亿美元。集团以其技术、质量和按时交付为后盾,处于有利地位,能够从正在进行的造船业上升周期中获益,并将其立足点扩展到清洁能源领域。
【船 舶】扬州金陵再获兴通海运7490吨不锈钢化学品船订单(2022-08-05)
8月5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招商局金陵鼎衡船舶(扬州)有限公司和兴通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在7990吨不锈钢化学品船(CMYZ0100)交接船文件和新项目7490吨不锈钢化学品船(CMYZ0199)建造合同上落笔签字。7490吨不锈钢化学品船是适装PO(环氧丙烷)的高端不锈钢化学品船,是以扬州金陵已交付两艘的7490吨不锈钢化学品船的船型为基础,结合了已交付一艘仍有一艘在建的7450吨不锈钢化学品船适装PO的配置特点形成的一个“新型”后续船项目;是扬州金陵建造的内贸7000-8000吨级不锈钢化学品船的第四个项目第六艘船、是适装PO的第二个化学品船项目第三艘船;是扬州金陵一次谱系化新尝试的成果,是兴通股份基于扬州金陵丰富的同类型船,尤其是适装PO的高端化学品船型生产设计和建造经验形成的谱系化优势所做的选择,这一订单落地也为扬州金陵拓宽谱系发展、更新经营接单理念打开新思路。
【点评】据了解,此次扬州金陵交付兴通海运7990吨不锈钢化学品船(CMYZ0100)“兴通79”轮,该船是兴通海运第五艘双相不锈钢(S32205)内胆、单舱单泵的高端化学品船,也是兴通海运上市之后交付的第一艘化学品船。随着“兴通79”轮的加入,兴通海运总运力规模达20.7万载重吨,其中化学品船运力14.2万载重吨,将进一步夯实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
【船 舶】法国达飞轮船与大船集团达成协议,订造首批甲醇动力集装箱船(2022-08-04)
8月4日,国际船舶网讯,继马士基在韩国现代重工的甲醇动力集装箱船订单之后, 法国达飞轮船的6艘甲醇动力万箱船订单“花落”大船集团。新船将在2025年下半年交付,每艘造价约为1.75亿美元,合同总价值达1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79亿元)。船舶经纪人认为,大船集团能够提供相对提前的交付时间以及更低的价格,其报价比韩国船企要低数百万美元,因此受到达飞轮船的青睐。作为对比,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去年8月马士基航运在现代重工订造的8艘16000TEU级甲醇动力集装箱船造价为每艘1.75亿美元,与大船集团最新订单的造价持平,而在此期间此类15000/16000TEU传统动力集装箱船的新船价格已经从去年8月的1.43亿美元飙涨到了目前的1.63亿美元,涨幅达14%。
【点评】这将是大船集团首次建造甲醇动力集装箱船。不过,大船集团目前正在为地中海航运建造6艘LNG动力16000TEU双燃料船,该系列船将具备“氨燃料预留”设计,成为全球首批“氨燃料预留”的超大型双燃料集装箱船。业界人士指出,大船集团在建造甲醇动力集装箱船方面问题不大,因为甲醇动力船比LNG动力船更容易建造。
【船 舶】Fincantieri上半年收入增长由盈转亏,但对前景充满信心(2022-08-02)
8月2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Fincantieri披露了2022年上半年财报。今年上半年,Fincantieri收入35.10亿欧元,与去年同期的30.26亿欧元相比增长16%。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9000万欧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19亿欧元。EBITDA利润率仅为2.6%,而去年同期达7.2%。上半年净亏损2.34亿欧元,与去年同期盈利700万欧元相比转亏,原因是1.56亿欧元的特殊和非经常性支出。Fincantieri称,上半年业绩主要受到多个因素影响,包括:基础设施业务战略审查的影响,原材料价格估值对造船项目全寿命成本的影响,一些金融资产的核销,以及挪威子公司VARD和美国子公司Fincantieri Marine Group的商誉减值。
【点评】该公司指出,今年上半年疫情蔓延与俄乌冲突影响了生产活动,但没有造成停产。不过,俄乌冲突打击了钢铁供应链,特别是在欧洲,导致能源和天然气成本增加,并对从罗马尼亚经黑海至意大利的船舶分段运输和保险成本产生负面影响。但邮轮行业的逐渐复苏让这家手持近2400亿元订单的邮轮建造巨头依然充满信心。
【船 舶】扬州金陵再获Furetank双燃料化学品船订单(2022-07-29)
7月29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26日,瑞典森岛船东Furetank集团宣布在招商工业扬州金陵增订一艘17999载重吨双燃料化学品船,这也是双方合作的第11艘船。Furetank的双燃料化学品船全长149米,宽22.8米,均配备双燃料发动机,可以使用LNG/LBG燃料运营。其设计采用了电池混合解决方案,以及一些减少燃料和能源消耗的创新技术,大幅降低了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有害颗粒的排放量。新船还将全面配备6.6千伏高压岸电,以便在港口时能进一步减少排放。货运能力达20306立方米,具备12个环氧涂层货舱、冰级1A规格以及高效的货物处理系统。灵活的货物泵和线路安排确保安全高效的货物操作,减少港口周转时间。
【点评】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目前扬州金陵手持订单共计24艘约30万载重吨,包括1艘沥青运输船、5艘LPG船和18艘化学品船,交付时间一直延续至2024年。
【船 舶】外高桥造船交付EPS第二艘苏伊士型原油船(2022-07-28)
7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27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新加坡船东Eastern Pacific Shipping Pte. Ltd.(EPS)建造的一艘158,000载重吨苏伊士型原油船“SUNRISEWAY”号顺利交付。EPS、中船贸易、外高桥造船代表分别签署交船文件。该船为外高桥造船研发设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熟船型,是中船贸易联合外高桥造船为EPS交付的第2艘苏伊士型油船,也是外高桥造船为EPS建造的系列油船和散货项目的收官之作。该船总长274.2米,型宽48米,设计吃水16米,结构吃水17.20米,服务航速(设计吃水)14.2节,采用传统燃油驱动,具备低阻力、低排放和低油耗等优异性能;该型船采用船机桨联动设计和CFD纵倾节能优化技术,具备先进的低阻线型;满足TIER III规范要求,EEDI指标低于规定的基线值20%以上,具有较低的油耗水平。
【点评】该船的顺利交付,进一步巩固了中船贸易与外高桥造船在该细分船型船舶建造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彰显了中船贸易携手船厂共克时艰、力保交船的协同优势和专业水准,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积极助力。
【船 舶】大宇造船负债累累或遭分拆(2022-07-28)
7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大宇造船继去年创下17547亿韩元(约合14亿美元)的营业亏损后,今年第一季度又出现了4701亿韩元(约合3.7亿美元)的赤字,业绩正在出现恶化倾向,且公司资产负债率已超过500%,这让“大股东”韩国政府对其盈利能力彻底失去耐心。大宇造船是韩国最大的军船建造企业,其潜艇和驱逐舰等舰艇建造技术被评价为领先于国内唯一的竞争企业现代重工。韩国总统职务交接委员会提出意见称,为了同时实现大宇造船民营化和确保军工领域竞争力的目标,解决方法是拆分重组。韩国政府内部还反省认为,在造船业面临亏损危机的2015-2016年,因为考虑到当时的舆论,一直坚持在公司实现经营正常化后再出售的原则,却因此错过了“出售黄金时间”。为此,韩国政府计划转变思路,要打开出售的所有可能性,加快推进大宇造船的民营化。
【点评】韩国业界人士表示,由于大宇造船不仅建造普通商船,还建造水面战舰和潜艇,基于“担心军工技术外泄”这一特殊性,该公司就很难出售给海外企业,这也被认为是提高拆分出售说服力的因素。不过,韩国内部也有反对声音表示,将大宇造船拆分出售会导致该公司业务效能的下降,这是因为大宇造船内的军工产业和商船部门不是相互分离的事业,而是相互补充运营的结构。
【船 舶】大宇造船将获卡塔尔百船项目9艘LNG船大单(2022-07-22)
7月22日,国际船舶网讯,深陷罢工危机的大宇造船并未停止承接新船订单的步伐,继6月7日宣布承接卡塔尔能源公司(Qatar Energy)百船项目首批4艘正式订单后,近期还将签订至少9艘LNG船建造合同。在卡塔尔百船项目中,大宇造船打响了韩国船企接单的第一枪。6月7日,大宇造船发布公告称,从由H-LINE海运、泛洋海运、SK海运组成的韩国海运企业联盟承接了4艘17.4万立方米LNG船订单,合同总金额约10734亿韩元(约合8.6亿美元)。此前,卡塔尔能源公司(Qatar Energy)已与韩国海运企业联盟签订了4艘17.4万立方米LNG船租船合同,由韩国海运企业联盟作为船东在大宇造船下单。大宇造船表示,该公司拥有每年建造20艘LNG船的能力,是最适合进行大规模LNG船建造项目的造船厂。不过,该公司目前因外包公司工会罢工特别是“非法”占据船坞而陷入瘫痪状态,工厂的生产收到严重影响,至少12艘船舶延期交付,大宇造船已在7月6日宣布进入“紧急经营模式”。
【点评】大宇造船今年以来已承接了26艘新船订单,其中包括18艘LNG船、6艘集装箱船、1艘海工装备、1艘装备基地级维修,合同总价59.37亿美元,完成了今年全年接单目标89亿美元的66.7%,比去年同期的27.4亿美元翻了一番多。
【船 舶】泰船重工与上海腾东签订1200吨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建造合同(2022-07-21)
7月21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17日,天海融合防务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泰州生产基地(泰州泰船重工装备有限公司)与上海腾东建设有限公司签订了一艘1200吨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的建造合同。该项目系天海防务今年新签的第五个海上平台项目,也是天海防务累计承接的第十一个风电安装平台。本项目将在天海防务EPC泰州生产基地建造,这也是泰州生产基地今年承接的第三座平台项目。通过近一年的努力,泰州生产基地逐步实现了从传统船型向复合经营的转型,尤其实现了在海工平台项目上的突破,这为其未来承接更多深远海大型风电安装平台打下了良好基础。
【点评】该平台项目是天海防务与上海腾东建设的首次合作,此次签约将促成天海防务与上海腾东建设在风电平台领域技术与服务的升级。上海腾东建设公司不仅有多年的陆上大型设备吊装经验,在海上风电吊装等专业化施工领域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很多针对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的改进方案,进一步提升了安装效率。
【船 舶】中国重工上半年预亏最多6.5亿元,由盈转亏(2022-07-19)
7月19日,国际船舶网讯,中国重工发布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亿元至-5.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35亿元至-7.35亿元。本次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其一,受船舶产品建造节点不均匀分布影响,预计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分摊至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较高。其二,报告期内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劳动力价格高企,使得公司生产成本大幅上涨,盈利空间遭到压缩。其三,今年以来,国内外疫情多点频发,进口货物压港、配套物资供应不足、人员流动不畅等,对公司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生产经营的连续性以及生产节点造成较大影响,增加了产品建造成本。其四,按照整体规划,子公司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已于报告期内完成整体搬迁,生产线设备相继调试、投产,短期内对生产衔接及效率产生一定影响,导致阶段性亏损。
【点评】公告称,目前公司手持订单充足,生产任务饱满,就上述不利影响,公司将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消除疫情带来的影响,加强生产组织管理,加大对产业链供应链的管控力度,强化成本管控,不断提升生产运营效率。
【船 舶】广船国际获中远海特1艘65000吨半潜船订单(2022-07-15)
7月15日,国际船舶网讯,7月12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与中远海运集团旗下中远海运特运签订1艘65000吨半潜船建造合同。本次签约的半潜船(船体号2211001)总长约231.1米、型宽46.00米、型深14.50米、设计吃水10.90米、下潜最大吃水 27.5米。该船型为中远海运特运和设计院、船厂基于大型模块滚装、运输和浮托安装项目新趋势开发的新一代半潜船,船舶艏部和艉部的线型在快速性、船舶稳性和适货性等方面均进行了优化,船舶宽度控制在46米,主甲板具有更强的承载负荷,配备更加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智能船舶系统及SCR废气处理系统、岸电系统,兼具精准运载及智能环保功能,可更充分满足海洋工程装备安装运输的高精度要求和船舶航行运营的智能化需求,代表着先进半潜船的发展方向。
【点评】该船是广船国际和中远海特积极落实“六稳”“六保”,服务中国经济双循环的具体举措,更是建设海洋强国,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