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 舶】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昆船智能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2022-12-01)
12月1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30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昆船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上市仪式在上海举行。据了解,昆船智能是中国船舶集团重组之后首家注册制下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也是中国船舶集团第11家上市公司。公司专注于为流通配送和生产制造企业提供集咨询规划、系统集成、设备研发制造、运营服务于一体的智能物流和智能产线整体解决方案和核心技术装备。20多年来,持续深耕产业智能化和数字化两大领域,在智能产线与智能物流整体系统建设服务等方面形成了先发优势,连续七年上榜“中国软件百强企业”,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及行业协会奖励、荣誉数十余项,参与国家智慧物流管理与智能服务关键技术研发计划项目,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选为“中国电子商务物流优秀设备供应商”,在多重挑战中实现了逆势增长。
【点评】昆船智能的上市是中国船舶集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优化产业资源配置,释放科技创新动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实践,必将进一步优化昆船智能的资本结构,助力企业攀登中国智能物流装备与智能产业新的高峰。
【船 舶】青岛北海造船为裕民航运建造第三艘21万吨散货船命名(2022-11-30)
11月30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29日,青岛北海造船和中船贸易作为联合卖方,为裕民航运建造的第三艘21万吨散货船“裕寰(Cape Mercury)”轮举行命名仪式。该船全长299.92米,宽50米,依据一贯的节能环保概念打造,配置最先进MAN B&W主机,安装导流罩、消涡鳍,以及采用低阻防污漆等节能措施,搭配船队安全管理数字化系统。此外,船舶主电机均配备氮氧化物处理系统(SCR),满足IMO Tier III氮氧化物排放要求,其船舶能效设计指标(EEDI)低于基线-30%,其超低油耗表现超越IMO第2阶段EEDI -20%的要求。该船不仅符合船舶效能指数(EEXI),并且导入裕民航运创建的船舶安全管理系统(FSM)的船舶性能模块,可以依据船队运营需求精确规划、统计、预估船队任何时段的碳强度指标(CII)。
【点评】21万吨散货船作为青岛北海造船的主建船型,截至目前已交付、命名11艘同型船舶,手持37艘,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公司充分发挥主建船型建造优势,持续深化“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从设计环节入手,优化船舶性能,提高船舶舱容,提升装载效率,降低空船重量,保证营运安全,推进绿色减排,改进能效水平,船舶性能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船 舶】中船广西和天津德赛签约2艘109米自航甲板驳船建造合同(2022-11-25)
11月25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中国船舶集团广西公司与天津德赛海洋工程平台装备有限公司举行2艘109米自航甲板驳船建造合同签字仪式。109米自航甲板驳船总长110米,型宽22米,型深6米,续航力1000海里,为柴油机驱动,双桨双舵,两舷设有跳板以便于装、卸货物。据悉该船主要用于沿海航区人员及车辆运输,是天津德赛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一种船型,在印尼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天津德赛成立于2002年,旗下包括天津德赛海洋船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德赛国际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德赛海洋工程平台装备有限公司及天津精艺新特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
【点评】此次成功签约为双方长期合作和共同拓展东南亚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公司造船综合能力的提升,将进一步保证公司生产的连续性,持续释放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船 舶】广船国际交付交银金租第四艘10.9万吨双燃料油船(2022-11-25)
11月25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24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联合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为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建造的系列10.9万吨LNG双燃料原油/成品油船4号船“PROTEUS BOHEMIA”号顺利交付。“PROTEUS BOHEMIA”号双燃料原油/成品船是中船贸易联合广船国际为交银租赁建造的8艘系列船中的第四艘,是广船国际为船东量身定制的“优化升级版”LRII型双燃料油船,系广船国际自主设计产品。该型船总长250米,型宽44米,型深22米,设计吃水13.5米,服务航速14.5节。该系列船采用全新线型,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TIER Ⅲ规范,是中国船厂最早交付的LNG双燃料动力成品油船之一,具有空船重量轻、载货能力强、货油舱容大、绿色节能佳、船舶油耗低等优点,在性能、能耗指标,空船重量、零件数量、环保性能和智能化水平以及可靠性等方面均达到了同类型船舶的世界顶尖水平,代表了航运业和造船业未来发展方向。
【点评】“PROTEUS BOHEMIA”号的交付将进一步巩固中国船舶集团在全球清洁替代能源船型船舶建造市场上的领先地位。中船贸易将继续联合集团旗下船企着力清洁替代能源船型市场的开拓与研发,为中国船舶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船 舶】全球首制,大船集团2艘7500方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同时开工(2022-11-23)
11月23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21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船集团为挪威北极光公司(Northern Lights)建造的全球首制7500立方米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1号船、2号船同时开工。该船专业服务于海洋碳运输与封存,总长约130米,型宽21.2米,结构吃水8米,配备MAN双燃料ME-GI发动机,悬挂挪威国旗,入DNV船级社。本项目船型由大船集团自主设计完成,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船型研发过程采用多种创新技术手段,引领该船型未来发展方向。该船建造后将应用于欧洲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计划,收集欧洲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碳,运至挪威西海岸地区二氧化碳接收端码头加以处理后注入海底地下2600米永久封存,从而减少欧洲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此推进欧洲整体碳中和终极目标。
【点评】大船集团将切实践行“绿色造船”理念,通过加快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发,加大新设备和新手段的应用,持续在绿色低碳环保领域发力。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向大型新能源气体船市场不断迈进,不断积累经验,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船 舶】江南造船建造国内首艘4万方液化石油气船下水(2022-11-18)
11月18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16日,江南造船0号船台迎来了年度收官之作——40000立方米中型液化石油气船“MIRAI”号(H2723)顺利下水。该船液罐采用低温碳锰钢建造,满足装载液氨的材料要求;首部线型采用江南自主研发优化的微球形球艏,并设置节能舵球,使航速和油耗指标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机舱布置双燃料主机和轴带发电机,满足最新的排放环保要求,同时满足EEDI-3的低碳要求;主甲板布置2个500立方米的甲板罐,满足船东的供气系统和换货使用要求,大大提高了此船型的市场竞争力。
【点评】该船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与日本KUMIAI的首次合作,也是江南造船建造的第一艘MGC,实现了我国在该船型上“零”的突破。
【船 舶】扬子江船业和江苏海服签订6艘24000TEU集装箱船拖航服务协议(2022-11-18)
11月18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17日,扬子江船业集团与江苏省港口集团下属江苏海服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6艘24000TEU集装箱船拖航协议,双方就作业内容、权利与义务等方面做了协议约定。座谈会上,江苏海事局副局长王士明就此次拖航作业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提出,涉及拖航作业的所有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前期应细致入微策划好拖航方案和保障方案,充分考虑拖航作业的每一个关键点和保障措施,24000TEU项目是今年长江江苏段通航的最大船舶,船舶拖带作业受风流影响大,操纵惯性大,不仅对操作技术要求高,而且对长江江苏段的通航环境及船舶航行安全带来较大的影响,各方需保持沟通、通力协作,共同完成此次重大项目。
【点评】扬子江船业集团与江苏省港口集团自去年明确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集团间在水上运输、港口服务等方面不断有新的合作,本次6艘24000TEU集装箱船拖航服务协议的签订,代表着双方在战略合作上又有了新的跨越。
【船 舶】南通中远海运川崎首制24000TEU集装箱船下水(2022-11-16)
11月16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15日,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为东方海外建造的首艘24000TEU集装箱船在晨光中下水。这是南通中远海运川崎继2018年成功完成国内最大20000TEU集装箱系列船之后的又一力作。这艘世界最大级别绿色环保型集装箱船总长399.99米,型宽61.3米,甲板面积相当于3.5个标准足球场,为目前全球尺度最大、箱位最多的集装箱船之一。据了解,这艘新船由中远海运集团旗下东方海外下单订造,是东方海外于2020年订造的一系列12艘24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之一,该系列船分别由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和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各建造6艘,将在2023年至2024年间陆续交付。
【点评】该船型由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完全自主研发设计,融合了最新技术成果和智能化手段,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中国船厂自主研发设计的新一代超大型集装箱船的优秀代表。
【船 舶】江龙船艇承建国内首艘500kw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艇成功合拢(2022-11-11)
11月11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江龙船艇建造的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氢舟1号”成功完成合拢,该船是国内首艘入级中国船级社(CCS)的500kw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艇,也是江龙船艇在新能源船艇领域的又一次重要突破,将进一步推动氢能源技术在内河船舶上的探索与应用,助力我国氢能船舶产业发展。“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为钢铝复合结构,总长49.9m,型宽10.4m,型深3.2m,采用全回转舵桨推进,氢燃料电池额定输出功率500kw,最高航速达到28km/h,巡航航速20km/h时的续航里程可达200km,具有高环保性、高舒适性和低能耗、低噪音等特点,将主要用于三峡库区及两坝间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点评】作为高性能船艇品牌,近年来,江龙船艇不断加大新能源动力船艇的研发投入,通过将纯电电力推进、氢燃料、甲醇燃料动力、风光互补发电、柴电电力推进等清洁能源动力技术应用到船艇的设计建造中,成为了国内率先实现新能源动力船艇产业化的船艇企业之一,为推动我国船舶行业绿色转型、落实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船 舶】“换壳”重启造船业务,熔盛重工首单在望(2022-11-10)
11月10日,国际船舶网讯,熔盛重工近日已经与希腊船东George Economou旗下子公司签订了10艘散货船建造意向书,包括4艘180000载重吨好望角型和6艘82000载重吨Kamsarmax型散货船,此外还有4艘Kamsarmax型散货船的备选订单。其中每艘Kamsarmax型散货船价格为3300万美元,好望角型船为6200万美元,首艘船将在2024年第三季度交付。如果备选船舶全部确认生效,这份总计14艘船的订单价值将达到5.7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03亿元)。熔盛重工于2005年10月兴建位于南通市的造船厂,曾是国内手持订单最多的民营船厂,并跻身全球前20大船厂之列。然而,自2012年起熔盛重工陷入债务危机,在2017年交付最后一艘船后便停止运营。
【点评】由于中国主要船企手持订单饱满,未来几年的坞期也基本占满,熔盛重工正在重返造船业。本次接单或为换壳接单,以规避包括员工薪资在内的巨额债务。
【船 舶】福建省最早“白名单”民营船企破产清算(2022-11-08)
11月8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福建省福安市人民法院发布公告,决定对福建省长兴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件采用竞争方式选任管理人。据了解,2016年9月26日福安市人民法院就安达利公司与长兴船舶重工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作出判决,要求长兴船舶重工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安达利公司货款262372.15元。该案生效进入执行后,福安市人民法院于2017年6月1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2022年1月11日,安达利公司以长兴船舶重工结欠其货款262372.15元经法院生效判决确认进入执行,因长兴船舶重工负债多,财产被多次查封,处置陷入僵局无可供执行财产而终止执行为由向福安市人民法院申请对长兴船舶重工进行破产清算。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长兴船舶重工不能清偿对安达利公司的到期债务,且经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无法清偿债务,符合法律规定的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情形,应予认定具备破产原因,因此裁定受理安达利公司对长兴船舶重工的破产清算申请。
【点评】福建省长兴船舶重工前身为1988年成立的福安赛江造船厂,2005年5月技改扩建后更名。长兴船舶重工是一家专业建造维修大中型船舶的股份制民营企业,曾建造了闽东第一艘铁壳船,具备年产20万载重吨的船舶建造能力,是福安船舶业的龙头企业,也是福建省最早入选“白名单”的民营船企之一。
【船 舶】沪东中华再获卡塔尔百船计划LNG船订单(2022-11-04)
11月4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2日,中国液化天然气运输(控股)有限公司(CLNG)与日本邮船(NYK)、川崎汽船以及马来西亚航运集团(MISC)共同组建的合资公司与沪东中华签署了5艘17.4万方薄膜型LNG运输船建造合同,并与卡塔尔能源公司(QatarEnergy)签署了上述5艘LNG船的长期租船合同。卡塔尔的LNG船将采用沪东中华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五代“长恒系列”17.4万立方米船型,集前四代LNG船设计之精华,按照世界最新设计理念研发,融合优异的水动力特性和卓越的通用性于一身。该型船总长299米,船宽46.4米,型深26.25米,按照卡塔尔能源公司运营全球最大的LNG船队所形成的技术标准量身打造,采用最新一代的双艉鳍线型,搭载多项低碳节能和数字技术。
【点评】继4月的首批4艘订单之后,沪东中华再获卡塔尔“百船计划”第二份5艘LNG船大单。至此,今年以来卡塔尔已经在中韩四家船企订造了超过60艘LNG船,而沪东中华则包揽了在中国订造的全部9艘订单。
【船 舶】江西最大船厂有望重启(2022-11-03)
11月3日,国际船舶网讯,随着新造船市场的火爆,已经停产多年的江西最大船厂——江州联合造船有望重启造船业务。近日,香港上市公司中海重工发布公告披露业务发展最新情况,将努力调整造船业务模式,承包建造中型至大型船舶。中海重工原来在国内的造船业务有江州联合造船、南通华凯重工等,但南通华凯重工已经破产。在逐步恢复各业务板块盈利能力的同时,中海重工也将努力调整其造船业务模式,承包中型至大型船舶的整个造船过程,包括购买原材料及组装船舶的所有部件,过往通常需要更多资本投入及更长建造时间,转为更多的承包商或不同程序的加工或改装的造船服务工程,创收周期更短,以减少资本投入,于经济形势恶化、行业环境不利及集团财务状况恶化的情况下,降低业务及经营风险,增加集团的流动资金。
【点评】正常恢复造船业务是集团近几年的工作重点,也是集团造船资产重整获得政府支持的关键因素。集团将继续寻找机会调整造船业务的经营模式和产品结构,以求尽快恢复造船业务。另一方面,该集团的智慧停车及汽车电子业务处于调整期;同时集团现在正利用现有资源整合钢结构工程与安装业务,此乃集团短期内的主要业务攻坚方向。
【船 舶】现代重工重启旗下全球最大船厂(2022-11-02)
11月2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现代重工群山造船厂举行了部分重启仪式。由于两年来承接了巨量的新船订单,韩国三大造船企业特别是现代重工到2026年前的船坞资源已近枯竭,同时,人力资源紧张、船舶分段供应不足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此外,目前全球新船造价正处于历史罕见的高位,韩国船企仍希望继续承接LNG船等高附加值船型订单以改善收益状况。为了快速“消化”在手订单,就必须进一步提升产能,加快生产节奏,因此,现代重工决定将群山造船厂的重启时间提前。根据群山造船厂重启合作协议,该厂在重启的第一年即2023年将达到年产10万吨集装箱船分段的产能,这大致相当于4艘大型集装箱船的分段用量。这些分段制作完成后,将被运往现代重工蔚山造船厂进行船舶总装。
【点评】为了顺应现代重工环保船舶订单增加的趋势,群山造船厂还计划扩大LNG船、LPG船等高附加值船舶分段的生产,集成群山造船厂以中小型船舶、特种船舶等为中心的核心基础设施建造资源,使其发展成为韩国“西南部造船圣地”。
【船 舶】10艘10亿美元,招商工业成汽车船建造领域霸主(2022-10-28)
10月28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意大利航运巨头Grimaldi集团与招商工业已经正式签署价值10亿美元的10艘汽车运输船建造合同。据悉,Grimaldi此次在招商局重工(江苏)下单订造5+5艘9000车位汽车运输船(PCTC),主要用于运输电动汽车。其中前5艘新船预计将在2025年至2026年陆续交付,部署在欧洲、北非以及近东和远东之间的航行。备选订单全部确认生效后,合同价值将达到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36亿元)。该系列船将具备意大利船级社(RINA)的“氨燃料预留(ammonia-ready)”符号,为未来使用氨气作为船用燃料做好准备。同时,船上还将配备巨型锂电池,以及太阳能电池板和岸电连接设备,在港口能够实现零排放。其他创新技术包括空气润滑系统、创新推进力以及优化船体设计,旨在减少碳足迹。
【点评】凭借这份新订单,招商局重工(江苏)汽车运输船手持订单跃居全球第一,而招商工业也凭借旗下3家船厂总计30艘订单遥遥领先成为全球汽车运输船建造领域当之无愧的“单项冠军”。
【船 舶】外高桥造船交付交银租赁第三艘10.9万吨双燃料油船(2022-10-27)
10月27日,国际船舶网讯,10月24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建造的10.9万吨双燃料原油/成品油船“PROTEUS REBECCA”号顺利交付。在当前IMO GHG减排战略和国内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LNG因相比传统重油排放性能更佳,且市场供应成熟,成为现阶段的主要替代燃料。该船配置两个独立C型LNG燃料罐,采用WinGD低压双燃料主机驱动,燃气模式续航力达到14000海里。在燃气模式下,该船基本消除硫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并极大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经验证的能效设计指数(EEDI)相比基线降低28%,具有“绿色、环保、节能、安全”等显著特色。
【点评】本次交付将进一步巩固中国船舶集团在全球清洁替代能源船型船舶建造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外高桥造船和中船贸易也将继续着力清洁替代能源船型市场的开拓与研发。
【船 舶】扬子江船业接获首批两艘LNG船订单(2022-10-27)
10月27日,国际船舶网讯,根据上市公司公告发布,扬子江船业集团与欧洲船东签订两艘175000立方LNG运输船建造合同。这是公司首次承接大型LNG船订单,该订单的落地使扬子江船业成为国内第四家、国内民营第一家进入大型LNG船建造市场的船企。据悉,两艘175000立方LNG船将在集团下属扬子鑫福造船建造,应用GTT Mark III Flex型薄膜围护系统,主推进系统采用2台双燃料MAN 5G70ME-C10.5-GA-EGRBP机型,同时配备了1.5吨/小时的再液化装置,计划在2025-2026年交付。扬子江船业集团指出,公司认识到形势的变化和行业对绿色航运的日益关注,希望扩大其在这一领域的立足点。
【点评】大型LNG运输船市场传统上由韩国船厂主导,扬子江船业成功突破,成为了中国首家进入该领域的民营船企,这一里程碑是其坚持市场为导向,快一步布局、持续沉淀的结果。
【船 舶】江南造船交付UECC第三艘双燃料混合动力汽车运输船(2022-10-21)
10月21日,国际船舶网讯,10月20日,江南造船为UECC建造的3600车汽车运输船“AUTO ASPIRE”正式签字交付。至此,该系列船三艘3600车汽车滚装船全部交付,江南造船时隔三十年后重返汽车运输船市场的第一仗胜利收官,汽车运输船也成为了江南造船继气体船、集装箱船后的第三大战略产品线。3600车汽车运输船是江南造船建造采用浮船坞下水的全球第一批“LNG双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汽车运输船。该型船涵盖如双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及EMS能源管控系统等世界一流的所有滚装船技术设计技术和系统。
【点评】系列船的交付,为江南造船重新打响了汽车运输船品牌。据了解,近年来江南造船吸引了多家国内外汽车运输船东洽谈相关业务,目前江南手持7600车汽车运输船、7800车汽车运输船两批次订单。
【船 舶】再获2艘VLGC订单,三星重工各项指标全面落后(2022-10-21)
10月21日,国际船舶网讯,10月19日,韩国三星重工宣布与非洲地区船东签订了2艘VLGC的建造合同,合同总金额为2707亿韩元(约合1.9亿美元),将在2025年12月之前陆续交付。包括此次合同在内,三星重工今年以来承接的新船订单达到39艘约74亿美元,为全年接单目标88亿美元的84%。截止目前,现代重工集团造船业务控股公司韩国造船海洋今年以来承接的新船订单已达到184艘,其中包括94艘集装箱船、42艘LNG船、22艘成品油船、7艘LPG船、4艘散货船、2艘原油船、1艘LNG-FSRU等,合同总金额220.6亿美元,达到了全年接单目标174.4亿美元的126.5%。而大宇造船今年以来已承接了42艘新船及海工装备订单,其中包括34艘LNG船、6艘集装箱船、1艘海工装备、1艘装备基地级维修,合同总金额约94亿美元,达到今年接单目标89亿美元的约106%。韩国造船海洋和大宇造船都已提前完成了年度接单任务。
【点评】业界人士表示,与韩国另外两家大型船企相比,三星重工今年不仅接单目标定的最低,而且接单步伐明显迟缓。从经济效益来看,三星重工也是目前三大船企中亏损最严重的企业。
【船 舶】新时代造船取消首份甲醇双燃料船大单(2022-10-20)
10月20日,国际船舶网讯,新时代造船在今年上半年接获了欧洲船东EuroGreen Maritime的8艘50000载重吨MR2型甲醇动力成品油船订单,计划在2025年至2026年交付,每艘新船造价约为5800万美元,8艘总价达到了4.6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41亿元)。这是新时代造船首次承接甲醇动力船舶订单。然而,据消息人士称,新时代造船最近已经终止了这份建造合同,原因是EuroGreen未能履行合同条款支付首付款,尽管付款期限延长了两个月以上。消息人士称,EuroGreen要求进一步延长付款截止日期,但新时代造船没有同意。尽管失去了EuroGreen的订单,不过根据克拉克森数据,今年以来新时代造船接单量也已经达到了29艘,其中有20艘为地中海航运订造的LNG动力集装箱船,包括10艘8100TEU和10艘11400TEU双燃料LNG动力集装箱船。
【点评】目前新时代造船市场订单中一半以上为双燃料动力船舶。紧盯国际船舶市场需求,新时代造船以高技术船舶和双燃料动力船为主攻方向,加强技术投入人才储备产品开发,以更大力度推进“智改数转”,以更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新产品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积极抢占新能源动力船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