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广发基金获批,首批中证A500场外指数基金来了(2024-10-18)
10月18日,新浪基金讯,备受市场关注的中证A500指数基金又有新进展。10月18日,广发中证A500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等首批中证A500场外指数基金获批,标志着市场将迎来首批跟踪中国版“标普500”的场外投资工具。根据指数编制方案,中证A500指数定位于反映各行业最具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从各行业选取500只市值较大证券作为指数样本。研究机构认为,中证A500指数充分纳入A股市场各代表性行业的上市公司,便于捕捉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有望成为更均衡、更具有代表性的A股核心资产代表指数。据悉,包括广发基金在内的首批中证A500场外指数基金从上报到获批仅用时2天。广发基金指数投资部相关人士表示,中证A500场外指数基金的获批,不仅为更多场外投资者提供了把握新质生产力投资机遇的便捷工具,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入场,引导资金流入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助力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点评】中证A500指数覆盖了A股各行业最具代表性的500家公司,编制方式上结合互联互通、ESG等筛选条件,更聚焦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A股核心资产。从行业分布上来看,新兴行业占比较大,尤其是在电子、计算机、国防军工、传媒等科技或战略领域的成分股相对较多。
【资产管理】涉多项违规行为,“中泰仁和基金”遭监管警示,IPO命中率超60%(2024-10-12)
10月12日,新浪财经讯,10月10日,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简称“北京证监局”)对北京中泰仁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泰仁和基金”)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10月10日,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简称“北京证监局”)对北京中泰仁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泰仁和基金”)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北京证监局指出,中泰仁和基金“未按规定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私募基金备案手续,未严格落实基金风险评级和投资者适当性匹配程序,未按照基金合同约定进行信息披露”,违反了《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第八条、第十七条、第二十四条之规定。依据《暂行办法》第三十三条之规定,北京证监局决定对该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要求其进一步提高合规经营意识和能力,恪尽职守履行私募基金管理人职责,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点评】公开资料显示,中泰仁和基金创立于 2013 年,并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现注册资本1亿元。截止到2024年7月,管理资金规模逾40亿元人民币。自2013年创办至今,中泰仁和基金在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等领域频频布局,至今已有近20家被投企业成功在国内或海外IPO上市。包括云从科技、澜起科技等。据测算,中泰仁和基金的IPO命中率已超过60%。
【资产管理】中证A50ETF派发“红包”诚意足,有产品年内已3次分红(2024-10-12)
10月12日,证券日报讯,今年以来,公募机构聚焦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掀起分红热潮。而分红设计也是首批中证A50ETF的鲜明特色,其中多只产品于近期大手笔派发“红包”,可谓诚意十足。10月10日晚,摩根资产管理发布公告称,旗下摩根中证A50ETF将进行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分红。本次分红方案为每10份基金份额分红0.117元,分红比例为1%,现金红利将于10月21日发放。作为首批中证A50ETF产品之一,摩根中证A50ETF在基金合同中设置了特别的季度强制分红机制,即每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对基金相对标的指数的超额收益率进行评价,当超额收益率大于0时,该基金将进行强制分红,收益分配比例不低于超额收益率的60%。
【点评】宏观政策的超预期加码有望带动企业业绩的超预期触底回升,A股核心资产借助规模效应、市场地位及盈利能力等方面的多重优势,有望率先并直接受益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共振回暖。长期资金入市对底层资产的基本面质地筛选更为严格,具备商业模式稀缺性、竞争优势领先性和盈利水平确定性优势的A股核心资产,在市场前期大幅反弹和后期持续反转的过程中,有望与增量资金形成正向反馈,不断体现并巩固市场龙头优势。
【资产管理】中金公司:因保荐业务问题被立案调查(2024-10-12)
10月12日,新浪财经讯,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10月11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根据《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思尔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保荐业务未勤勉尽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2024年9月25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的经营情况正常。
【点评】中金公司相关人士回应称:公司已于1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有关思尔芯IPO项目的《立案告知书》,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相关工作,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将坚持以投资者为本,不断强化执业过程的质量管控,把好资本市场“入口”关,夯实“看门人”责任,进一步提升执业质量,更好服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资产管理】平安银行:谱写绿色金融大文章,实现可持续发展(2024-09-27)
9月27日,千龙网讯,近年来,平安银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绿色金融提升至战略层面,不断完善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从新能源汽车经销商贷款,到国企发行绿色跨境银团贷款,在绿色金融的落地过程中,总能看到平安银行的身影。绿色金融业务的持续推进,有利于平安银行ESG表现和评级的提升。而随着ESG在投资决策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也将带动公司价值中枢的上移。在一个个创新绿色金融融资案例的驱动下,平安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迎来了可喜的增长。截止2024年6月末,平安银行绿色贷款余额1585.8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6%。
【点评】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五篇大文章”的提出,擘画了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也为金融机构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服务金融强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资产管理】工商银行大连分行深耕绿色金融,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2024-09-27)
9月27日,金台资讯讯,近年来,工商银行大连分行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发展绿色金融、助推实现“双碳”目标作为重要的经营责任和社会责任,在信贷业务发展过程中,全面落实总行绿色金融发展规划,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绿色金融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工商银行大连分行坚持扩大绿色供给,结合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和区域资源禀赋,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地区、重点项目,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交出了一份闪亮的绿色答卷。截至2024年8月末,工商银行大连分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300亿元,余额占公司贷款比重达41.8%,无不良贷款,其中绿色交通、清洁能源设施建设、能源系统高效运行为投放前三的领域,占比84%;累计获得审批的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6笔,金额共计1.5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量22600吨二氧化碳当量。
【点评】未来,工商银行大连分行有望在低碳转型浪潮中顺势而为、因势而变、乘势而上,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打造区域绿色金融品牌,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优服务,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持续贡献工行智慧与工行力量。
【资产管理】诚旸投资增持中国诚通央国企主题ETF系列产品(2024-09-24)
9月24日,新浪基金讯,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系列营造良好货币金融和资本市场环境的举措。同日,中国诚通旗下的诚旸投资增持了央企改革ETF、一带一路ETF、中国国企ETF等多只中国诚通央国企ETF。此举向市场传递了持续看好央国企上市公司配置价值的积极信号,体现了维护央国企上市公司市值稳定的使命担当。诚旸投资充分利用指数及ETF作为市场风向标的作用,通过增持旗下央国企ETF,有效引导资金向国家重点产业聚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和市场关注。据悉,中国诚通牵头设立发行的央企结构调整、国企一带一路、国企开放共赢所挂钩的9只ETF产品在9月24日成交额均明显放大。
【点评】据了解,中国诚通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致力于通过“央国企指数+ETF”为耐心资本提供央国企配置土壤,应用指数化投资履行好长期资本担当。诚旸投资深入践行股权运作的初心使命,围绕国家战略,综合运用集中投资央企和ETF等方式,努力做央企投资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
【资产管理】隐山资本:隐山人民币VC基金一期完成募集,募资11亿元(2024-09-20)
9月20日,中证网讯,普洛斯旗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隐山资本宣布隐山人民币VC基金一期完成募集,募资11亿元。据悉,隐山人民币VC基金一期是隐山资本首次推出的早期投资策略基金,聚焦大物流、供应链及物流供应链科技领域,重点投资应用于物流供应链场景的新能源、智能装备、垂直行业企业服务、数字科技、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早期科技项目。该基金获得了国家级基金、国有投资平台、头部产业资本、市场化母基金等诸多机构投资人参与。
【点评】公开资料显示,隐山资本是普洛斯旗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成立于2018年,聚焦中国和亚洲的现代物流服务、数智供应链、新能源以及物流供应链科技等领域,旗下人民币基金与美元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AUM)超过280亿元。
【资产管理】九泰基金获三大股东增资“补血”(2024-09-20)
9月20日,经济观察网讯,9月20日,九鼎投资发布了一则关于子公司向其参股公司九泰基金增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时隔一年多,九泰基金再获股东方增资“补血”。根据公告,为满足九泰基金持续发展需求,九泰基金原股东昆吾九鼎、九鼎集团、拉萨昆吾拟向九泰基金增资2000万元。其中昆吾九鼎拟出资684万元,增加注册资本410万元,增资后持股比例由26.73%变为26.99%;九鼎集团拟出资658万元,增加注册资本395万元,增资后持股比例由25.73%变为25.98%;拉萨昆吾拟出资658万元,增加注册资本395万元,增资后持股比例由25.73%变为25.98%;九泰基金股东华源证券放弃本次同比例增资优先认购权。据介绍,本次增资的2000万元中,120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80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本次增资后九泰基金注册资本从3.3亿元增加至3.42亿元。
【点评】通常,增资是股东支持基金公司发展的重要方式,基金公司可以借此补充营运资金、扩大业务规模、加强投研团队建设等。在基金行业马太效应加剧背景下,小型基金公司面临的生存压力持续加大,部分公司选择通过增资的方式维持运作。
【资产管理】喜鹊财富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牌照被注销(2024-09-20)
9月20日,中证网讯,西藏证监局发布《关于注销喜鹊财富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许可证的公告》称,近期,喜鹊财富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交了注销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许可证的申请,根据《行政许可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注销喜鹊财富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许可证。今年以来,已有北京恒宇天泽基金销售有限公司、青岛乐弘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成都华羿恒信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主动注销或被注销基金销售牌照。
【点评】喜鹊财富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为5755万元,注册地位于西藏拉萨市,也是西藏辖区唯一一家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2017年2月27日,由中国证监会核准,喜鹊财富正式取得“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产品涵盖公募基金、信托、资管、私募等领域,其中主营基金产品业务,包括货币型、债券型、混合型、指数型等种类。
【资产管理】中证协公布,广发证券被禁止参与网下询价和配售业务半年(2024-09-14)
9月14日,券商中国讯,9月13日,中证协发布公告,为规范网下投资者及其配售对象的网下询价与申购行为,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网下投资者管理规则》(以下简称《管理规则》)的有关规定,决定对在网下询价和配售过程中发现的存在《管理规则》第四十一条规定禁止性情形的网下投资者列入限制名单(详见附件)。列入限制名单时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次日(工作日)起计算。名单包括了广发期货、广发证券、红墙泰和基金公司以及个人账户“郭栋梓”等四个网下投资者。网下投资者被列入限制名单期间,其所管理的配售对象均不得参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科创板、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项目以及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公开发行并上市项目的网下询价和配售业务。
【点评】今年以来,A股打新收益一直不错。6月5日,新股汇成真空收盘大涨753%,成交超12亿元,盘中二度临停,成为年内新股首日涨幅最大股票。Wind数据显示,按照上市日期计算,年内上市新股首日收盘涨幅的平均值为135.25%,明显高于去年和前年。2023年A股市场上市新股首日收盘涨幅的平均值为66.45%,2022年为30.53%。
【资产管理】4.41亿元,财政部、证监会协同“顶格”处罚普华永道(2024-09-14)
9月14日,上海证券报讯,9月13日,财政部、中国证监会公布对普华永道的“顶格”罚单,两部门协同罚没款合计4.41亿元。财政部对普华永道涉及恒大地产2018年审计项目的违法行为,给予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共1.16亿元的行政处罚;证监会对普华永道恒大地产年报及债券发行审计工作未勤勉尽责案作出行政处罚,没收普华永道案涉期间全部业务收入2774万元,并处以顶格罚款2.97亿元,合计罚没3.25亿元。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坚决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要求,突出严监严管,持续加大对资本市场财务造假以及审计机构未勤勉尽责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全力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点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等法律法规,自2024年1月起,财政部组织检查组对普华永道及其广州分所的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审计项目执业质量开展了专项检查。经查,普华永道及其广州分所在恒大地产2018年至2020年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明知恒大地产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不予指明,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出具虚假审计报告。
【资产管理】停业1年,武汉伯嘉基金违规被罚(2024-09-10)
9月10日,国际金融报讯,湖北证监局对武汉市伯嘉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下称“伯嘉基金销售公司”)以及公司多位员工的多项违规行为采取了监管措施。其中,伯嘉基金销售公司被暂停办理相关业务12个月,前法定代表人江翔被限制3年内不得担任相关行业高管、负责人职务等。据了解,伯嘉基金销售公司已在今年7月更名为武汉佰鲲基金销售有限公司,公司近几年多次被湖北证监局采取监管措施,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陆续宣布终止与其合作。中基协官网显示,伯嘉基金销售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是一家来自湖北省武汉市的基金销售机构,也是湖北地区首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该公司目前代销1184只基金。
【点评】目前一些基金代销机构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合规意识薄弱,存在诸如“无证上岗”、销售误导、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二是业务能力不足,一些基金代销机构在业务操作、人员培训、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短板,难以满足监管要求和市场需求;三是经济效益驱动下的不当行为,为了追求短期利润,部分机构可能采取了一些违规手段,如隐瞒重要信息、违规销售产品等。
【资产管理】大连银行以绿色金融力量助推企业转型升级(2024-09-06)
9月6日,中国网财经讯,近年来,大连银行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理念,积极落实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立足区域建设目标,大力支持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石化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新产业发展、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切实用实际行动写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截至2024年6月末,大连银行绿色信贷余额132.82亿元,同比增长17.83%,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大连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创新优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加强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政策运用,聚焦区域经济重点产业,围绕企业绿色转型需求,加大绿色金融供给,以优质金融服务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点评】2024年,为助力恒力(大连)炼化项目建设,大连银行为其提供了11.5亿元信贷资金,全力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作为绿色发展的先行者,恒力炼化项目将“绿色”和“创新”贯穿在规划设计、设备采购、工程建设和管理生产等各个环节,获得多个行业“第一”。近年来,大连银行持续深化与恒力石化的业务合作,2022年至今已累计为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近70亿元。
【资产管理】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官宣合并(2024-09-06)
9月6日,中国基金报讯,9月5日,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双双公告称,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正在筹划由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并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国君海通并购方案的推出是新“国九条”后首单头部机构并购案例,有望对证券行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并为证券行业后续并购重组打开空间。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的宏观方向。2024年证监会《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进一步提出“到2035年,形成2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具体要求。位业内人士表示,新“国九条”后首单头部券商合并,打开行业格局优化想象空间。国君海通合并方案的推出,标志着一流投行的建设与改革开始充分落地于实践,围绕优化行业资源配置的后续举措值得期待。
【点评】前期并购集中于中型券商,国君海通并购为本轮周期首单头部机构并购案例,也是行业首单上市券商并购案例,响应了国家打造一流投资银行、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方向,长期有望显著改变行业竞争格局,并为证券行业后续并购重组打开空间。
【资产管理】东方证券吸收合并东方投行正式落地(2024-09-02)
9月2日,证券时报讯,9月1日晚间,东方证券公告,近日已收到证监会换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自9月2日起,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简称“东方投行”)存量客户与业务整体迁移并入东方证券。事实上,东方证券吸收合并东方投行,乃近年来证券行业首个主体吸收合并投行子公司案例,在三年多以前就已开始启动。公开资料显示,东方投行前身是东方花旗。东方花旗成立于2012年6月,由东方证券与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2019年,东方证券收购花旗持有的东方花旗全部33.33%股权,实现全资持有东方花旗。2020年,东方花旗更名为东方投行。对于吸收合并东方投行的影响,东方证券此前曾有过表态,有两大好处:一是发挥全牌照优势。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东方证券投行业务牌照分割问题将得以解决,有利于充分发挥全牌照的优势,提高展业效率,进而提升公司综合金融服务水平。二是解决一些指标对业务开展的制约。吸收合并完成后,能够有效解决东方投行作为子公司经营时,流动性风险等指标对开展投行业务的影响和制约。
【点评】据了解,在吸收合并东方投行前,东方证券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东方投行及公司固定收益业务总部、投资银行业务总部(筹)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其中,东方投行主要从事股票的承销与保荐,公司债、企业债和金融债等债券的承销、并购重组及企业改制等相关的财务顾问服务;固定收益业务总部主要从事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的承销服务;新三板推荐挂牌业务于2022年8月由东方投行转移至公司投资银行业务总部(筹)开展。
【资产管理】重庆三峡银行:做深做实绿色金融大文章 为美丽重庆建设增光添彩(2024-08-30)
8月30日,金台资讯讯,近年来,重庆三峡银行积极融入重庆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确立“33533”发展路径,成立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在总行、万州分行专设绿色金融部,坚持实施中长期绿色金融发展规划、业务策略和信贷政策,围绕全市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农林等领域项目建设,组合运用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工具,不断增强绿色金融服务质效。该行倾力打造“绿美巴渝”绿金服务品牌,建立三大产品体系,即:“两山碳惠贷”,包括林权抵押融资、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融资、碳配额质押融资等产品,助力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峡江生态贷”,包括取水权质押融资、长江保护贷、美丽乡村贷等产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力重庆全面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双城转型贷”,包括新质贷、技改专项贷、转型金融贷款等产品,服务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力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迸发。截至2024年6月末,重庆三峡银行绿色信贷余额246.1亿元,较年初增幅41.7%。
【点评】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晰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路线图”,对于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资产管理】渤海银行科技、绿色金融双轮驱动,助力经济高质量转型(2024-08-30)
8月30日,财联社讯,近日,渤海银行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技、绿色金融的实践效果。截至2024年上半年,渤海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912.79亿元,增长6.84%。科技企业贷款余额438.95亿元;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03%;高技术产业贷款余额、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贷款余额也都有两位数增速。此外,渤海银行积极支持绿色低碳转型,重点支持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金融需求,用足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截至6月末,全行绿色贷款余额377.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4.86亿元,增长20.75%。数据显示,科创类小微企业、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速均明显高于一般性贷款。渤海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年初以来,渤海银行将科技、绿色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深化行业研究、聚焦重点区域、加强渠道建设、创新特色产品、科技赋能等方面协同发力。
【点评】2024年以来,渤海银行发出天津首批化工行业转型金融贷款助力化工企业转型;2024年6月,渤海银行成功发行首期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50亿元,发行期限3年,发行利率2.05%,也是天津市属法人银行首单绿色金融债券。
【资产管理】恒生成为SmartHK“跨境绿色金融合作伙伴”(2024-08-30)
8月30日,金融时报讯,8月28日,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江苏省商务厅和江苏省港澳办合办的2024 SmartHK“苏港高质量发展合作大会”于南京举行。恒生银行有限公司今年再次参与贸发局这一年度重要活动,成为SmartHK“跨境绿色金融合作伙伴”,并独家支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专题会议。恒生银行策略及企业发展总监兼行政总裁办公室主任、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生中国”)非执行董事李文龙在“跨境金融-绿色与创新”主题演讲中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多元的融资渠道和财富管理服务,江苏企业可以利用香港作绿色融资及资产配置。结合香港国际领先的专业服务和越趋蓬勃的创科生态,有效促进江苏企业对接国际绿色标准及创新资源,提升整体竞争力。作为香港最大的本地银行,恒生提供多方位融资、财富管理及专业服务方案,致力与江苏企业携手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转型。”
【点评】金融是赋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而香港是江苏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恒生中国有望与母行紧密联动,为江苏企业提供与国际接轨的跨境绿色金融解决方案和经验,助其借力香港,绿色出海。
【资产管理】聚宽龙旗康曼德等10家私募退出百亿级私募阵营(2024-08-23)
8月23日,中证网讯,据第三方机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9日,近一个月以来,有10家私募退出“百亿级俱乐部”阵营,私募行业加速换血出清。具体来看,10家机构从100亿元以上规模下滑至准百亿级,另有8家机构规模从准百亿级下滑至20亿元-50亿元,还有1家机构下滑至10亿元-20亿元。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9日,管理规模100亿元以上的管理人有85家,占到私募基金管理人总数的1.05%。相比七月,聚宽投资、龙旗科技、康曼德资本、宽远资产、玖瀛资产、相聚资本、上海大朴资产、深圳凯丰投资、顽岩资产、千象资产1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退出百亿级私募阵营。
【点评】随着监管对私募证券基金产品初始实缴募集资金和存续规模门槛的明确要求逐步落实,私募证券基金“壳产品”正在逐步有效清退。监管之手将引导私募行业步入规范化发展之路,在此过程中,管理人将不断提升合规意识和能力,树立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理性投资理念。具体来看,对于本就具备渠道优势和品牌优势的头部私募而言,接下来可以进一步提升投研实力和机构化水平;对于中小私募而言,在行业优胜劣汰加速背景下,则需通过差异化竞争获取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