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 险】阳光人寿获配首程控股2.53亿股(2023-02-16)
2月16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讯,近期,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披露了阳光人寿《关于举牌首程控股港股股票的信息披露公告》。公告显示,1月31日,阳光人寿认购首程控股配售股份,获配股数约为2.53亿股,占首程控股配售完成后总股本的3.36%。由于阳光财险已持有首程控股股票,阳光人寿和阳光财险同受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根据中国银保监会《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及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阳光财险为阳光人寿的关联方和一致行动人。
【点评】首程控股是首钢集团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也是首批于香港上市的红筹股之一,致力成为中国停车行业的领导者和中国基础设施不动产基金(REITs)的引领者。截至2023年1月31日,阳光人寿与该公司的关联方及一致行动人阳光财险合并持有首程控股港股股票4.56亿股,占该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05%。
【保 险】上海爱建集团终止受让华贵人寿股(2023-02-15)
2月15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讯,近日,上海爱建集团发布公告称,决定终止收购华贵人寿10%股权。此前,上海爱建集团于2022年1月发布公告称,拟以1.28亿元受让西藏酷爱通信有限公司所持华贵人寿1亿股,占华贵人寿总股本比例的10%。在拟收购时,上海爱建集团表示,华贵人寿2020年度原保费收入20.13亿元,3年复合增长率近70%;同时,其专注发展的互联网定期寿险产品具有一定市场优势。股权交易将进一步丰富金融业务板块,完善公司金融业务链条。此次公告指出,2022年1月发布公告后,上海爱建集团与西藏酷爱签订转让协议,并约定分两次完成转让价款预支付。协议生效后,各方积极推进转让事宜相关报审工作。但截至目前,转让协议生效已满12个月,上述股权转让尚未完成。经双方友好协商,决定终止转让事项。上海爱建集团表示,将按转让终止协议相关约定办理转让预付款退还、银行监管专户预留印鉴变更等事项。本次股权转让终止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活动。
【点评】华贵人寿成立于2017年2月,注册资本为10亿元,是贵州省第一家本土保险法人机构。数据显示,2022年,华贵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9.21亿元,连续第6年增长;净利润-2.21亿元,较2021年盈利0.31亿元下滑明显。2022年四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09.4%,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26.98%。
【保 险】农信社或入股中原农险(2023-02-14)
2月14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讯,日前,中原农险发布公告称,根据河南省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被执行人漯河市经济发展投资总公司持有中原农险3000万股权,以物抵债至申请执行人漯河市郾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物抵债后,漯河市郾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成为中原农险股东,持有3000万股(占比1.422%),漯河市经济发展投资总公司不再持有中原农险股份。该股权变更需待银保监会备案后生效。据悉,漯河市郾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股金按来源和归属设置自然人股和法人股两种股权,对自然人股和法人股分别设定资格股和投资股。截至2022年末,共有股东486户,股金余额53345.56万元。其中,法人股为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95.93%),职工股东485户。
【点评】中原农险是河南省首家保险法人机构,总部设在郑州。截至2022年末,中原农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2.35亿元,净利润2.59亿元;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275.93%;银保监会2022年三季度风险综合评级评价为AA类。
【保 险】同方全球人寿公布股权转让新进展(2023-02-09)
2月9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讯,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信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股份”)持有的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全球人寿”)50%股权将于2月14日挂牌期满。近日,同方股份公布了交易新进展。2月6日,同方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互动平台上表示,目前,有多家意向方对同方全球人寿进行深入尽调。此前,这笔股权转让已经历过暂停挂牌和底价调整。该转让首次披露是在2022年8月31日,同方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以62.5亿元底价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的方式转让所持有的同方全球人寿50%股权。2022年11月8日,同方股份发布公告称暂停挂牌转让;随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也发布同方全球人寿50%股权项目终结公告,称同方股份未征集到意向受让方。搁置一个多月后,2022年12月28日,同方股份发布《关于再次挂牌公开转让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股权的进展公告》,再次挂牌转让其50%股权,同时调整挂牌底价为57.66亿元。截至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受让方信息。
【点评】同方全球人寿成立于2003年4月,由Aegon International B.V.(全球人寿国际)和同方股份各出资50%组建,注册资本26.3亿元。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2年,同方全球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0.74亿元,净利润0.58亿元;四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1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80%;前三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均为AA级。
【保 险】财信吉祥人寿再启动增资扩股,芒果传媒持股8.01%“空降”成为第...(2023-02-08)
2月8日,蓝鲸传媒讯,时隔一月,刚完成一轮增资扩股、引入两家新投资人的财信吉祥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信吉祥人寿”),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增资扩股。2月8日,财信吉祥人寿披露拟变更注册资本的公告,公司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确认财信吉祥人寿2022年度增资扩股第二步实施结果的议案》,将根据增资扩股方案实施增资。增资扩股对象为公司两家现有股东以及一家外部投资者,芒果传媒有限公司空降为第五大股东,持股8.01%,地方国资的持股比例继续上升。
【点评】通过这两轮增资扩股,财信吉祥人寿的净资产及实际资本水平将有直观提高,并对偿付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保 险】太保家园在沪第三家养老社区落地(2023-02-07)
2月7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讯,2月2日,中国太保在上海联交所成功获得项目公司股权并相应受让项目公司名下资产,太保家园在上海的第三个养老社区项目正式落地上海静安区。该项目将是中国太保打造的以服务半护理、全护理和失智失能老人为主,首个品质型普惠养老社区,并将以此项目为试点,探索打造15分钟左右“一碗汤的距离”社区养老服务圈,发展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为更多长者提供太保特色的身边服务、终身服务和精致服务。上海静安国际康养社区建成后可提供近240套护理单元和记忆照护单元,近500个护理床位,并将通过与全球知名康养集团欧葆庭合资成立的太保欧葆庭公司开展运营,向有护理、康复、记忆照护需求的老年人群提供对标国际的高品质专业服务,有效支持和满足区域内高龄老人的介助、介护服务刚需。项目集医、康、养于一体,在提供全方位、多样化、智能化的护理环境的同时,内设康复中心还将根据长者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康复训练计划,指导正确的锻炼方式,全面提高长者的生活质量。
【点评】上海静安国际康养社区落地后,中国太保在上海已形成“一城三园三养”模式。静安项目作为品质型普惠养老社区,与普陀康养社区、崇明颐养社区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为上海从60岁到90岁+的广大长者提供全龄覆盖的养老服务。
【保 险】中保投资发行行业首只投资S基金份额资管产品(2023-02-03)
2月3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讯,近日,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保投资”)发起设立“中保投资-元禾辰坤股权投资计划”,投资元禾辰坤管理的母基金二手份额4.3亿元。该计划通过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以场内竞价方式受让浦发银行理财资金转出份额。这标志着行业首只投资S(Secondary)基金份额的资管产品发行成功。据悉,中保投资此次交易在国内二手基金份额交易中创造了四个“第一”:第一只成功发行的重点投资于二手基金份额的保险资管产品;第一只以场内竞价方式成功摘牌二手基金实缴份额的保险资管产品;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第一单银行系理财的二手基金份额转让项目;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第一单交易金额超过4亿元的二手基金实缴份额转让项目。
【点评】投资S基金份额的资管产品在收益和风险方面都较为符合保险资金的投资需求。一方面,保险资金偏好的S基金往往已进入或即将进入退出期,现金回流可期,可以较好满足险资对期间收益的刚性诉求;另一方面,S基金中明池资产占比大,底层资产相对清晰,可以满足保险资金风险偏好低的特点。
【保 险】比亚迪全资收购易安财险进行中(2023-01-31)
1月31日,新浪财经讯,业务横跨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产业的比亚迪,正计划通过收购方式进军保险行业。日前,有消息称,比亚迪将全资接盘易安财险(即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00%持有其股权,目前易安财险破产重组方案已基本完成。1月29日,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回复称,“收购正在进行中,具体信息待后续官方发布。”
【点评】此次比亚迪接手易安财险,主要看中的是新能源车险巨大的蓝海市场,商业价值很大。据了解,比亚迪正式接手易安财险后,将会向银保监会申请车险方面经营资质,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开展保险业务。
【保 险】申能集团旗下“申能产险”名称申报获核准,兔年或迎一家新险企(2023-01-30)
1月30日,新浪财经讯市场监管总局企业名称申报登记公告显示,2023年1月16日,核准了一家名称为“申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核准文号为:(国)名内设字[2023]第120452号。申能(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资监管的国有独资企业集团,属于上海的“老牌国企”。去年以来,申能集团申请保险牌照、接收天安产险资产包等消息再次在市场流传。2022年9月,就有投资者询问申能股份董秘“近期市场有传言,申能正在收购保险公司股权,请问是否属实,进展如何?”彼时,该公司董秘回复称:“公司一切投资收购情况,以公司公告为准。”
【点评】“申能产险”名称申报获核准意味着,上海知名国企“申能集团”将成为这家新申请保险公司的控股股东,但从申报登记到监管部门批准设立仍有一段距离,仍存诸多变数。
【保 险】中国人寿:突出做好“一增一优六加强”(2023-01-16)
1月16日,新浪财经讯,近日,中国人寿2023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结2022年工作、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会议指出,2023年,中国人寿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提升专业性,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突出做好“一增一优六加强”,即增价值、优结构,着力加强党建引领、加强干部管理、加强资源整合、加强创新驱动、加强品牌建设、加强风险防控。其中,增价值就是要确保经营效益、业务价值、投资收益、公司市值全面增长;优结构就是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新兴领域形成牢固竞争优势,加快培育面向未来的增长新动力;加强党建引领就是要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强干部管理就是要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激励敢担当、善作为;加强资源整合就是要着力建机制、搭平台,打通关键资源,推动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加强创新驱动就是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在数字化、一体化、综合化等领域取得系统性突破和标志性成果;加强品牌建设就是要着力塑造客户至上的品牌认知,提升中国人寿文化软实力,让中国人寿广受社会公众信任和尊重;加强风险防控就是要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着重做好风险防范化解,扎实推动“五虚”整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点评】2022年,中国人寿集团合并营业收入站稳万亿元平台,合并总资产突破6万亿元大关(不含广发银行),集团旗下寿险公司A股市值涨幅、广发银行营业收入及存贷款规模、资产公司管理资产规模及投资收益率等表现亮眼,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有效改善,养老险公司企业年金净增管理资产规模超1300亿元。
【保 险】泰康人寿保险金信托累计成单数突破2500件(2023-01-16)
1月16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讯,近日,泰康人寿公布数据,截至2023年1月3日,泰康人寿保险金信托累计总规模保费突破100亿元,累计成单件数突破2500件。泰康人寿称,由于顺应了长寿时代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管理需求,泰康人寿保险金信托业务近年实现了快速增长,2022年成单件数突破2000单,合作信托公司数量也由最初的3家扩展到超20家。在业务持续增长的同时,泰康人寿保险金信托模式也进行了升级。2019年,保险金信托2.0模式落地,为高净值家庭实现资产隔离和保单传承提供了更多选择。2.0模式有效化解了婚姻、债务等风险对资产的影响,稳定保单架构,从而让资产更加平稳有序的传承给后代。
【点评】近年来,国内保险金信托业务飞速发展。保险金信托是一项家族财富管理服务,综合保险和家族信托双重优势,能够链接多代家族成员,有效降低传承服务的门槛与成本,实现资产隔离、个性化传承等功能,也因而成为了高净值客户规划养老和安排财富传承的重要工具。泰康人寿于2015年推出保险金信托业务,打通了年金险、终身寿险、两全险等可实现现金流储备、收入补偿等传承效果的保险产品的对接路径,为投保人选择可对接的信托公司,以保险金信托方式,为客户提供风险隔离和定制化传承服务。
【保 险】中国人寿增持并举牌万达信息,国寿集团合计持股超20.3%(2023-01-16)
1月16日,新浪财经讯,2023年首现险资举牌。1月13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于1月9日增持并举牌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此次权益变动后,中国人寿持有万达信息股份从18.1670%上升至20.3208%,中国人寿及一致行动人国寿集团合并持股从18.1715%上升至20.3245%。据万达信息披露,本次发行最终获配发行对象共计12名,发行价格为7.74 元/股,本次发行股票数量约2.56亿股,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9.78亿元。其中,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05LCT001深)获配约0.78亿股,获配金额约6亿元,限售期18个月。
【点评】中国人寿与万达信息之间的股权关系,要追溯到2018年。2018年12月,中国人寿通过国寿资产-凤凰专项产品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购买万达信息5500万股(约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中国人寿也由此成为万达信息第三大股东。此后,中国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国寿资产、国寿集团先后增持万达信息股份,成为后者第一大股东。此次增持并举牌万达信息,实际上是中国人寿认购万达信息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中国人寿称,本次认购万达信息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将本投资纳入股权投资管理。
【保 险】人保财险天津市分公司落地全市首单“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绿色...(2023-01-12)
1月12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讯,近日,人保财险天津市分公司落地全市首单“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绿色信贷”模式项目,由人保财险天津科创支公司承保中交智运智慧交通大数据产业聚集区研发基地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项目。据介绍,人保财险天津分公司聚焦绿色金融综合创新,联合兴业银行天津分行,根据中交智运智慧交通大数据产业聚集区研发基地项目特点,量身打造天津市首个“绿色保险+绿色信贷”模式。该模式下,银行机构根据绿色建筑等级对绿色建筑贷款给予利率优惠,并优先配置信贷资源;保险机构通过“保险+服务”,组织风险管理机构做好全流程风控服务;针对绿色建筑工程项目评价结果出现的偏差情况,保险公司通过绿色化改造和货币化补偿方式给予解决。
【点评】“绿色保险+绿色信贷”模式有助于保险公司发挥保险保障及增信功能,解决绿色信贷投放与绿色建筑评定之间的时间错配问题,可有效降低开发商综合融资成本,有利于普及推广绿色建筑,推动城乡建设绿色转型,实现绿色金融和绿色建筑协同发展。
【保 险】中国太平CCRC养老社区再扩容(2023-01-12)
1月12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讯,近日,中国太平旗下太平人寿全资收购广州仁和颐家和园养老社区项目,将其纳入中国太平“重资产”旗舰型CCRC养老社区(即“持续照料养老社区”)资源,项目名称定为“木棉人家”。这是继2023年1月3日三亚“海棠人家”正式开业后,中国太平在“重资产”模式布局上的又一重大进展。“木棉人家”项目位于广州番禺金山谷意库核心区,目前已全部建成,护理部分已投入运营,预计将合计提供383个房间、535个床位(包括132张护理床位)。
【点评】中国太平自2014年开始进军养老产业,2017年定位“轻重并举”战略,推动养老社区在全国的布局。在中国太平整体规划下,太平人寿从“享老有社区、服务有平台、照护有资源、支付有保险”四个方面,通过人寿保险推动“保险+医康养”服务生态圈规划落实。截至目前,中国太平合作养老项目总数已达32家,位于全国21个省的27个市。在自有“重资产”方面,中国太平已投入运营或在建的包括上海“梧桐人家”、三亚“海棠人家”以及成都“芙蓉人家”。
【保 险】中国人寿财险增资90亿方案获批,注册资本增至278亿元(2023-01-11)
1月11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讯,2023年1月10日,银保监会发布批复,同意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90亿元,由188亿元变更为278亿元。此次增资由国寿财险现有股东中国人寿集团、中国人寿寿险按现有股权结构共同出资。其中,中国人寿集团增资54亿元,中国人寿寿险增资36亿元。增资完成后,各股东持股比例保持不变。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国寿财险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2.11%,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5.58%。2022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保费收入752.98亿元,同比增长9.49%,综合成本率100.35%,净利润12.34亿元。
【点评】对于增资目的,中国人寿财险表示,本次增资有助于提高公司承保能力,提升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推动公司健康持续发展。如今,银保监会批复的发布,意味着中国人寿财险的增资计划正式落实。而中国人寿财险也通过增资成为财险机构中注册资本金最多的机构。
【保 险】人保财险在港发行地震巨灾债券(2023-01-04)
1月4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讯,近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成功在香港发行地震巨灾债券。这是首次由境内直保公司发行的巨灾债券。在本次巨灾债券发行中,人保财险作为发起人,通过特殊目的保险公司Great Wall Re Limited(长城再保险)在香港发行以中国地震风险为标的的巨灾债券,募集资金并抵押备用为巨灾风险的索赔准备金,期限3年。Great Wall Re Limited将用人保财险支付的再保险保费以及募集资金的收益向投资者支付债券利息。
【点评】巨灾债券是指保险公司通过资本安排和交易结构设计,在资本市场发行收益与特定巨灾损失相连结的债券,将保险公司部分巨灾风险转移给债券投资者,利用资本市场分散保险风险的工具。2021年,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中国香港修订保险业相关法规,具备了巨灾债券发行条件。银保监会于2021年出台《关于境内保险公司在香港市场发行巨灾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支持有意愿的境内保险公司在香港市场发行巨灾债券。本次人保财险发行巨灾债券,即是在这一大背景下,通过香港对接全球资本市场,分散中国地震巨灾风险的创新尝试。通过本次巨灾债券发行,人保财险获得了未来3年地震巨灾风险保障,形成对现有巨灾再保险安排的有力补充。
【保 险】国寿投资公司发起首单保险资管权益类资产支持计划(2023-01-03)
1月3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讯,近日,国寿投资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寿投资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发起首单保险资管权益类资产支持计划——“国寿投资-中国通用盘活增效资产支持计划”。该计划总规模为64.04亿元,于2022年12月29日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摘牌受让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通用”)自用性办公楼宇。该项目中,国寿投资公司发挥自身投资、运营优势,助力中国通用盘活其非主业、非经营性资产,聚焦其高端数控机床、高端先进制造、医疗医药等主业领域,解决相关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经过与中保登的共同探索,该公司顺利实现产品落地,为保险资金积极参与盘活存量资产证券化业务打通了渠道。
【点评】该项目为保险资管首单以“未上市公司股权+债权”为基础资产且底层资产为不动产的保险资产支持计划产品。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支持银行、信托、保险、金融资产管理、股权投资基金等机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参与盘活存量资产。
【保 险】太保家园北京、三亚项目破土动工,中国太保持续推进品质型连锁化...(2023-01-03)
1月3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讯,2022年12月29日,太保家园北京、三亚项目工地通过与上海总部三地视频连线方式,两地政府部门和中国太保负责人同步按下开工的启动装置。太保家园北京和三亚项目均是中国太保打造的地区养老社区旗舰项目。其中北京颐养社区项目作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中国太保战略合作落地的重点项目之一,选址在大兴区旧宫镇,交通便利、医疗资源丰富、生活配套完善。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建成后可提供近430套自理型公寓和康复护理型公寓、超过600张床位,可为京津冀地区广大长者提供自理、介护、介助一体化的高品质居住设施和养老服务。三亚乐养社区项目则坐落于三亚海棠湾,规划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可提供旅居公寓300多套、超过450张床位,娱乐室、健身房、泳池等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健康管理中心内有完善的健康管理设备,内设的疗愈工坊可开展疗愈课程、冥想、瑜伽、芳香疗法等活动。
【点评】随着北京与三亚项目的动工开建,太保家园“南北呼应、东西并进、全国连锁、全龄覆盖”的全国布局已基本完成。目前在11座城市布局的12个项目全部进入建设阶段,其中成都社区一期、大理社区一期、杭州社区已开业运营,上海普陀、厦门、上海崇明、南京社区体验馆也在今年下半年开放。匹配全龄养老需求的“颐养社区(以健康活力业态为主)、乐养社区(以旅居候鸟式养老业态为主)、康养社区(以康复护理业态为主)”三大产品线已经形成。
【保 险】恒安标准养老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获批(2022-12-30)
12月30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讯,近日,恒安标准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首款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获批上市。从产品形态看,该产品分为“积累期”和“领取期”两个阶段,收益模式为“保证+浮动”类型。该产品账户价值设有最低保证利率,其中进取型组合账户最低利率为1.2%,稳健型组合账户最低利率为2.5%,实际保单结算利率可能高于最低保证利率。目前,新产品处于上市推广期间,初始费用为零,所交保费100%进入保单账户。
【点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是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6月,银保监会启动专属养老保险试点,指导试点机构重点向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推广。截至目前,投保人数已超过25万。其中,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人员投保件数约5万件。2022年3月1日起,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养老保险公司被纳入试点范围。随后,太平养老、国民养老、新华养老等公司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先后上市。
【保 险】中国太保成功签发全国首单金融机构“碳中和”网点零碳保险(2022-12-27)
12月27日,东方财富网讯,日前,中国太保旗下中国太保产险成功签发全国首单金融机构“碳中和”网点零碳保险,为北部湾银行的首个“碳中和”网点——东盟商务区支行提供超额碳排放的风险保障。这是中国太保产险携手银行机构推进“双碳”工作、助力降碳减排方面的一次探索,也是服务于南宁市作为保险创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双示范区建设的一次重要体现。
【点评】,中国太保产险连续为第四届和第五届进博会打造了零碳方案,推行“双碳”理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并在2022年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成功复制推广。此次中国太保产险承保的北部湾银行的“碳中和”网点——东盟支行零碳保险,是进博会零碳方案的延续和发展,将零碳保险灵活运用到企业,保障“碳中和”主体碳排放的超排风险,承保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导致的施救、减损、赶工、重置等应对措施等因素造成营业所使用的物质财产遭受损失,从而导致企业发生额外能源消耗,存在碳排放超排风险,赔偿企业超排碳配额和碳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