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黑莓1.6亿美元甩卖网络安全业务Cylance,远低于其14亿美元的收购...(2024-12-17)
12月17日,电子工程世界讯,网络安全公司Arctic Wolf宣布以1.6亿美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11.6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黑莓公司旗下陷入困境的网络安全业务Cylance。这与黑莓在2018年斥资14亿美元(当前约101.99亿元人民币)收购该初创公司的价格相比大幅缩水。根据协议条款,此次交易预计将在黑莓2024财年第四季度完成,Arctic Wolf将向黑莓支付1.6亿美元现金。其中约8000万美元将在交易完成后立即支付,剩余部分将在一年后支付,同时黑莓还将获得约550万股Arctic Wolf普通股。
【点评】大约八年前,曾经以键盘智能手机闻名的黑莓,将收购Cylance视为其向企业服务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黑莓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并购案,全部以现金支付,Cylance技术随后被整合到黑莓现有平台中,但依然独立运营。然而,Cylance未能在竞争激烈的网络安全市场中站稳脚跟,其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威胁分析软件逐渐落后于竞争对手。根据IDC的数据,2022年Cylance在端点安全市场的份额仅为1.3%。
【软件产业】中国软件:对中软信息技术创新有限公司增资4.5亿元(2024-12-16)
12月16日,金融界讯,中国软件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4.5亿元对中软信息技术创新有限公司增资,增资价格为1元/注册资本,增资完成后中软信创注册资本将由5000万元增至5亿元。公司拟本年度实缴注册资本1.5亿元,余款于2027年12月1日前实缴完成。公司本次增资中软信创,有利于在战略赛道提升竞争力,打造公司信创业务总部,不会对公司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较大影响。但标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受到市场环境、人员变动、经营管理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存在经营无法达到预期的风险。
【点评】中国软件此次对中软信创的增资,显示了公司对信创业务的重视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增资将有助于公司在信创领域提升竞争力,同时也表明公司对长期发展的承诺。然而,增资后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适应性将是关键,需要密切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
【软件产业】谷歌明年1月可能启动新一轮裁员,低绩效员工比例提至10%(2024-12-13)
12月13日,开源资讯网讯,根据职场匿名论坛Team Blind上最新流传的热议帖子,谷歌员工担忧公司将于明年1月启动新一轮裁员。帖子称谷歌提高了裁员标准,即便工程师整体生产力有所提升,但依然会按照比例,裁掉绩效不佳的员工。与此同时,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股价表现不及预期,也加剧了员工的担忧。匿名帖子爆料,谷歌将绩效考核“低分桶”(lower buckets)员工的裁员比例从8%提升至10%。这里的“buckets”应该指的是绩效较低的员工。此外帖子认为谷歌工程师的平均代码更改量已达每年500次,因此找到这些低绩效员工比以前更容易了。帖子中补充说,除了绩效不佳,参与错误项目或被管理层“盯上”也可能成为裁员的导火索。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主要收入来源于搜索引擎和广告业务。由于面临司法部的反垄断诉讼以及人工智能早期投资主要集中在硬件供应商(如英伟达)等因素,Alphabet的股价表现受到影响。尽管Alphabet第三季度财报营收、利润和主要业务部门的销售额均超出了分析师预期,但其流量获取成本(TAC)高达137.2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35.3亿美元。
【点评】谷歌员工对即将到来的裁员担忧反映了当前科技行业的不确定性。提高裁员标准可能意味着公司在追求更高效率和绩效的同时,也在寻求成本控制。Alphabet的股价表现和流量获取成本的增加,可能表明公司在广告业务上面临挑战。这些动态对谷歌及其员工的未来构成了重要影响,也反映了整个科技行业在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的调整和挑战。
【软件产业】云智慧跻身2024亚太区ITSM软件市场第八,成唯一入选中国公司(2024-12-12)
12月12日,极客网讯,近日,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了《WW Semiannual Software Tracker-APJ ITSM Functional Market ,2024H1》。2024上半年亚太市场ITSM软件分析报告显示:云智慧ITSM软件产品亚太区市场占有率排名第8,是进入前十的唯一中国公司。早在2022年云智慧就在中国IT统一运维ITSM软件市场取得第一,本次入选彰显其在IT服务管理领域在亚太市场强大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发展海外市场,拓展海外渠道,推动“国际化产品+本地化服务交付”的海外运营体系建设,云智慧布局国际化战略获得了积极成效。本次入选亚太区TOP10,是对云智慧国际化业务取得成绩和未来发展的肯定和认可。目前,在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已构建起了完善的营销和交付体系,稳步推进业务,并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加快国际业务布局,参与国际竞争,并持续扩大在亚洲和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点评】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AI支持的IT服务管理功能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流程管理、运营管理等应用场景等将通过生成AI实现和打通。成本优化与企业需求、标准化与个性化,用户体验与智能化服务,这些趋势显示ITSM软件市场正在朝着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反映了企业对于提高IT服务管理效率和效果的迫切需求。
【软件产业】OpenAI正式上线AI视频生成模型Sora 可生成20秒高清视频(2024-12-11)
12月11日,C114网讯,时隔10个月,OpenAI将其Sora视频生成模型从预览模式转为商业独立产品,这是为了更好地与Anthropic、谷歌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xAI等对手竞争的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解释说,Sora可以根据文本创建具有多个角色和详细背景的逼真视频。它表示,该AI模型“理解并模拟现实”,并认为这是“朝着开发能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模型迈出的重要一步”。OpenAI表示,最新版本Sora Turbo比2月份公开预览的版本要快得多。它适用于现有的ChatGPT Plus和Pro客户,但英国、瑞士和欧洲经济区除外。OpenAI表示将在未来几个月努力扩大其可用性。Sora可以在宽屏、竖直或方形宽高比下生成分辨率高达1080p的20秒视频。OpenAI在博客中表示,用户可以将自己的资产“扩展、混合和融合,或者根据文本生成全新的内容”。不过OpenAI警告说,当前版本的Sora存在“许多限制”。
【点评】文本转视频模型建立在OpenAI过去为其AI图像生成器DALL-E及其开放API产品所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今年10月,OpenAI与一个银行财团建立了40亿美元的循环信贷额度,并宣布与知名科技公司进行了一轮66亿美元的融资。上个月,它宣布推出ChatGPT搜索功能。
【软件产业】OpenAI推出ChatGPT Pro订阅服务,每月200美元(2024-12-06)
12月6日,集微网讯,OpenAI推出了一款定价为每月200美元的ChatGPT Pro版本,该版本可用于工程领域和研究用途,这家AI公司希望扩大其技术的行业应用。ChatGPT Pro将作为OpenAI现有ChatGPT Plus、Team和Enterprise订阅的补充。这凸显了该公司进一步商业化其技术的雄心,该技术已引发AI热潮。OpenAI表示,ChatGPT Pro将允许用户访问最先进的OpenAI工具,包括无限制访问其新的推理模型o1、o1 mini、GPT-4o和高级语音功能。该订阅还包括o1 pro模式,该版本使用额外的计算能力来解决更复杂的查询。OpenAI称,o1 pro模式在数学、科学和编码方面的机器学习基准测试中,表现优于o1和o1-preview版本。
【点评】OpenAI推出ChatGPT Pro版本是其在AI技术商业化道路上的一大步。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OpenAI对其技术应用的信心,也反映了市场对高级AI工具日益增长的需求。ChatGPT Pro的推出可能会吸引更多专业用户和行业客户,特别是在需要处理复杂数学、科学和编码问题的领域。然而,这一新服务的成功也将取决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和用户接受度。对于OpenAI而言,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适应性将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软件产业】微软因软件许可费用在英国面临10亿英镑诉讼(2024-12-04)
12月4日,开源资讯网讯,英国BBC消息称,市场监管专家Maria Luisa Stasi向英国竞争上诉法庭提起了一项集体诉讼,指控微软就用于云计算的Windows Server软件向企业收取了过高的费用,并代表英国企业寻求超过10亿英镑的赔偿。诉讼文件称,一些小企业“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并引用了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指出,其2022年倒闭的企业数量要多于新开办的企业数量。该案是以“opt-out”的方式提起的,也就是意味着除非英国企业不愿意,否则所有企业都将被代理。如果成功,数千家英国企业可能会获得赔偿。这也是英国用户最近对科技巨头提起的一系列集体诉讼中的最新一起,其他公司还包括Facebook、谷歌等。值得一提的是,这类索赔形式在2015年才引入英国,相对较新,因此几乎没有先例可循,暂时还无法明确其成功的可能性。
【点评】Windows Server是面向本地服务器和云实例的Windows版本。2019年,微软改变了向云客户授权Windows Server的方式;引入条款要求组织如果将Windows Server许可从Azure转移到竞争对手的平台,则需要支付额外费用。据Google LLC称,这些费用使在竞争对手的云平台上运行该软件的成本增加了高达400%。
【软件产业】商汤科技完成组织调整(2024-12-04)
12月4日,开源资讯网讯,12月3日晚间,商汤科技董事长&CEO 徐立发布内部信,宣布商汤科技已完成战略重组,未来将聚焦核心业务AI云以及通用视觉模型,智能汽车“绝影”、家庭机器人“元萝卜”、智慧医疗、智慧零售等业务将拆分为独立公司,各设独立CEO。这次调整旨在通过聚焦核心业务加速实现盈利和稳定现金流,同时让生态企业在各自细分场景独立运营并共享商汤科技的基础设施和基础模型建设成果,形成有效协同。商汤科技将建立「1+X」架构,其中「1」代表集团核心业务,打造行业领先的AI云,实现大装置、基础模型和AI应用的无缝集成;「X」则代表拆分的生态企业矩阵,以把握各自领域的市场机遇。这一重组标志着商汤科技在公司战略和组织层面集中资源,备战「AI 2.0」时代,以适应生成式大模型的商业化应用需求。
【点评】商汤科技的这一战略重组是对其业务结构的一次重大调整,旨在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通过将不同业务拆分为独立公司,商汤科技能够更加专注于AI云和通用视觉模型的核心业务,同时也能够让每个生态企业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有更大的灵活性和专注度。这种「1+X」架构有助于商汤科技更好地整合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同时也为未来的市场扩张和业务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软件产业】微软将旗下视频编辑软件品牌统一为Clipchamp(2024-11-28)
11月28日,IT之家讯,微软目前为Microsoft 365用户提供两种不同的视频产品:基于Web的视频编辑软件Clipchamp和企业视频平台Stream。虽然两款产品完全不同,但微软认为不同的用户体验可能会给最终用户带来困惑。因此,微软宣布将其视频产品统一到Clipchamp品牌下,以打造简化的视频体验。微软表示,使用Clipchamp创建的视频将继续存储在SharePoint、Teams和OneDrive中。此外,用户不会失去任何已经在Clipchamp和Stream上提供的功能。IT之家从微软官方获悉,在接下来的几周内,Stream品牌将很快开始更改为Clipchamp品牌。微软计划在下个季度完成与此次品牌重塑和统一相关的所有变更。
【点评】微软的这一举措体现了其对用户体验的重视和对产品线的精简。通过统一视频产品至Clipchamp品牌,微软能够提供一个更加清晰和一致的视频解决方案,这对于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有助于微软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产品开发效率。
【软件产业】国内首家,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通过ITU国际标准测评(2024-11-27)
11月27日,极客网讯,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通过中国信通院组织的ITU-T AICP-GA(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loud Platform:General Architecture)人工智能云平台技术规范国际标准和《智算工程平台能力要求》国内标准一致性测评,成为国内首家通过该标准的科技公司。该标准旨在衡量企业人工智能云平台产品的能力,指导企业构建人工智能云平台服务规范,为企业和开发者选择人工智能云产品提供参考。公开信息显示,该标准涵盖智算安全、AI能力中心、数据工程、模型开发训练、模型推理部署等八个能力域,共计220余个用例测试。阿里云PAI通过全部测试,一举获得了ITU国际标准和国内可信云标准评估通过双证书。据介绍,针对即将爆发的大模型推理场景,阿里云PAI-EAS在全球范围内的集群规模超过10万卡量级。通过抢占型实例资源、GPU资源共享、Serverless模型服务等方式,可最高降低90%的部署成本。
【点评】目前,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已实现万卡级别的训练推理一体化弹性调度,AI算力有效利用率超90%,可提供数据集管理、算力管理、模型开发、模型训练以及模型推理等全流程AI开发服务。今年7月,阿里云凭借PAI、Dataworks等产品进入Gartner《云AI开发者服务魔力象限》报告挑战者象限。
【软件产业】OpenAI考虑开发浏览器,与谷歌竞争(2024-11-26)
11月26日,开源资讯网讯,OpenAI 正在考虑开发一款名为 NLWeb 的浏览器,这款浏览器将结合其聊天机器人技术,提供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会话式搜索体验。NLWeb 允许用户通过聊天的方式与网站互动,旨在提供更便捷和智能的搜索服务。OpenAI 已经与包括 Conde Nast、Redfin、Eventbrite 和 Priceline 在内的网站和应用开发商就这款搜索产品进行了讨论。此举可能使 OpenAI 与占据浏览器和搜索市场最大份额的谷歌展开竞争。OpenAI 此前已经通过 SearchGPT 进入搜索市场。此外,OpenAI 还讨论了为三星制造的设备提供人工智能功能的问题,而三星是谷歌的一个重要业务合作伙伴。OpenAI 已经与苹果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苹果新设备上的“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将使用 OpenAI 的技术。不过,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OpenAI 距离正式推出一款浏览器产品还有一段距离。
【点评】OpenAI 考虑开发浏览器进入搜索市场,这一举措体现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和拓展意图。通过结合聊天机器人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OpenAI 旨在提供一种全新的网络搜索体验,这可能会对现有的搜索市场格局产生影响。与谷歌等传统搜索引擎相比,NLWeb 的会话式搜索方式更具互动性和个性化,可能吸引对搜索体验有更高要求的用户。
【软件产业】AI基础设施首夺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阿里云创造新历史(2024-11-20)
11月20日,极客网讯,11月19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在乌镇揭晓,阿里云面向AI的云计算基础设施荣获该奖,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史上首个以AI基础设施整体获奖的科技成果。面向AI时代,阿里云全面重构了一个从底层硬件到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和推理平台的全栈技术架构体系,成为国内最早自研、布局最深入的AI基础设施。目前,80%的中国科技公司、65%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60%的A股上市公司使用阿里云的算力服务。随着人工智能加速发展,以CPU为核心的经典计算体系正快速向GPU主导的加速计算体系转移,同时,AI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和应用场景正快速增长,这对底层基础设施提出了性能和效率的全新要求。大会指出,阿里云通过软硬一体体系化创新,面向AI对云计算的全栈架构实现了技术全新改造,将数据中心全面升级为一台超级智能计算机。
【点评】从产业研究的角度看,阿里云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其在AI云计算基础设施领域技术实力的认可,也是对中国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领域创新能力的一种肯定。阿里云的全栈技术架构体系不仅满足了当前AI发展的需求,而且为未来的技术进步和应用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软件产业】谷歌计划将Chrome OS完全移植到Android(2024-11-19)
11月19日,开源资讯网讯,科技媒体Android Authority报道称,谷歌为了增强和苹果iPad的竞争力,正计划将ChromeOS完全移植到Android。虽然谷歌尚未公开确认其将Chrome OS转变为Android的计划,但早在六月时,它就提到Chrome OS将通过“拥抱Android堆栈的某些部分,比如Android Linux内核和Android框架”变得更加像Android。目前Chrome OS已经使用了一些Android技术,例如操作系统中的蓝牙堆栈,代号为“Fluoride”,因此它开始使用更多Android的内容并不令人惊讶。然而,谷歌的公告并没有讲述完整的故事。因为根据相关消息,谷歌不仅正在构建一个支持扩展程序的新版本Chrome for Android,而且还正在构建一个终端来在Android上运行Linux应用。谷歌在Android 15的首个季度平台发布中引入的桌面窗口变化只是开始,他们正在开发大量新Android功能,包括改进的键盘和鼠标支持、外部显示器支持、多个桌面等。据称,所有这些变化都是谷歌内部的Android-on-laptop项目的一部分,但它们显然也将惠及像即将推出的Pixel Tablet 2这样的平板电脑。
【点评】谷歌将ChromeOS移植到Android的计划,表明了其在增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产品竞争力的决心。这一举措将使Chrome OS和Android更加紧密地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一致和无缝的体验。同时,这也可能意味着谷歌将更加重视Android在桌面和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应用,进一步扩大Android生态系统的影响力。
【软件产业】苹果遭4000万英国iCloud用户集体诉讼,面临276亿元索赔(2024-11-19)
11月19日,电子工程世界讯,据外媒报道,近日,英国消费者权益组织“Which?”代表大约4000万iCloud用户向苹果公司发起反垄断诉讼,指控苹果违反了竞争法,并寻求高达3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76亿元)的赔偿。“Which?”指控苹果公司利用其市场主导地位,强迫用户注册并使用自家的iCloud服务来存储个人数据。该组织指出,苹果不允许用户使用其他厂商的服务来实现同等的数据备份效果,并且认为iCloud的收费过高。该组织表示,他们正在为所有受影响的苹果客户寻求赔偿。初步估计显示,大约4000万英国苹果客户可能有权获得赔偿,每位消费者平均可获得的赔偿金额约为70英镑(约合人民币644元),具体数额将根据他们iCloud订阅时间的长短而有所不同。“Which?”还指出,苹果通过鼓励用户注册iCloud存储照片、视频和其他数据,使得用户转向替代提供商变得困难。一旦用户的数据超过了5GB的免费存储限制,他们就需要付费使用服务。此外,苹果在2023年对英国iCloud订阅价格提高了20-29%。
【点评】此次诉讼反映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对大型科技公司在市场主导地位下可能存在的滥用行为的关注。苹果公司被指控的限制竞争行为,如果成立,可能对消费者选择权和市场公平竞争产生重大影响。此外,此案也突显了数字服务市场中的定价策略和消费者权益问题,尤其是在云存储服务领域。如果“Which?”胜诉,这不仅将影响苹果公司的商业模式,也可能对全球科技行业的竞争法规和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软件产业】arm召开2025二季度财报会,V9架构继续大获成功(2024-11-12)
11月12日,电子工程世界讯,2024年9月30日,arm召开了2025财年第二季度收益电话会议。公司CEO Rene Haas表示:“在这一年中,我们在执行增长战略方面超出了所有预期。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需求正在增加对arm计算平台的需求。自成立以来,arm芯片的出货量已超过3000亿颗。”二季度总收入达到8.44亿美元,超过预期。其中,版税收入5.14亿美元,同比增长23%,创下历史新高,主要受arm v9架构的持续采用及CSS(计算子系统Compute Subsystems)技术的推广推动。Rene解释道:“版税收入增长的推动力是每片芯片价值的提高。在过去一个季度,arm v9架构占版税收入的25%,而一年前仅为10%。”智能手机市场市场强劲表现,智能手机版税收入增长40%,显著超过智能手机出货量4%的增速,这也说明了一方面越来越多手机选择了arm,另外则是V9架构的授权费用更贵。Rene介绍道,包括iPhone 16、iPhone 16 Pro以及MTK最新的9400等,特别是天玑9400是首款在移动领域出货的CSS。
【点评】ARM的第二季度收益报告显示了其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强劲表现。版税收入的历史新高和V9架构的广泛采用反映了ARM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领导地位方面的成功。人工智能的普及和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是推动ARM业绩提升的关键因素。ARM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如CSS技术的推广,将进一步巩固其在移动计算领域的领先地位。
【软件产业】私募股权KKR收购富士软件35%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2024-11-11)
11月11日,开源资讯网讯,富士软件一份声明中表示,私募股权公司KKR已完成其两阶段收购要约的第一阶段,收购日本软件开发商富士软件35%的股份。KKR通过其管理的投资基金旗下实体FK Co收购了这家日本软件开发商35%的股份。KKR表示,已收购富士软件2140万股股票,并获得富士软件90%流通股票期权的控制权。KKR目前对富士软件的未来发展方向拥有重大影响力,包括潜在的私有化,而该公司董事会此前曾表示这是提升其价值的一种方式。尽管竞争对手贝恩资本在10月份提出了更高的收购要约,希望将这家日本公司私有化,但知情人士表示,KKR现在拥有足够的富士软件股份,能够阻止贝恩的私有化要约。投资者3D Investment Partners和Farallon Capital共持有富士软件32.7%的股份,此前已同意以每股8800日元的价格向KKR投标。贝恩表示,只有在获得富士软件管理层的批准后,才会提出每股9450日元的收购要约,但目前尚未收到批准。
【点评】KKR的这一收购行动不仅巩固了其在富士软件的控股地位,而且对贝恩资本的私有化要约构成了实质性挑战。KKR的介入可能会改变富士软件的竞争格局,影响其长期的战略方向。此外,KKR的收购也反映了私募股权公司对日本软件行业的兴趣,这可能预示着该行业未来更多的并购活动。
【软件产业】亚信安全完成收购亚信科技股权,持股占比29.9%(2024-11-11)
11月11日,C114网讯,昨日,亚信科技发布公告,公司重要股权变更顺利完成。亚信安全完成对亚信科技的股权收购,成为亚信科技的第一大股东。根据公告,亚信科技于2024年11月8日完成股份购买协议的交割,亚信安全现拥有亚信科技2.8亿股股份的投票权,约占其已发行股本的29.9%。亚信安全表示,已支付交易对价约12.7亿元人民币。亚信科技董事会认为买方集团作为战略股东,进一步优化了公司股权架构,并将保持公司治理架构、战略规划及执行的长远稳定。同时,有利于双方利用各自的优势和深化未来在“云网安”的战略协同效应,成为“懂网、懂云、懂安全”的公司,并有利于提升集团整体价值。此前,亚信安全宣布收购亚信科技部分股份,双方将在网络安全、5G、云计算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联合提供数字化转型和数据安全的综合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并推动长期发展。
【点评】亚信安全的股权收购不仅巩固了其在亚信科技的控股地位,也为双方在“云网安”领域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此次股权变更标志着亚信科技在强化网络安全和云服务能力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有望通过整合资源和技术,提升其在数字化转型市场的竞争力。同时,这也反映了当前市场对于网络安全和云计算服务的日益增长需求,以及企业通过战略并购来强化市场地位和扩大服务范围的趋势。
【软件产业】西门子收购Altair,进一步增强工业软件及人工智能技术能力(2024-11-05)
11月5日,上证报讯,西门子近日宣布已签署协议,将收购工业仿真和分析软件提供商Altair。根据协议,西门子将向Altair股东提供每股113美元的收购价,相当于Altair估值为100亿美元。该收购价格较Altair 2024年10月21日(即被收购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溢价19%。通过此次收购,西门子将进一步巩固其科技公司的定位,保持在工业软件领域的优势地位。Altair的仿真产品组合在机械、电磁功能等领域与西门子具有互补优势,能够助力西门子进一步增强数字孪生技术,并通过西门子Xcelerator为用户提供基于物理的全套仿真产品组合。借助Altair的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驱动的仿真能力,无论是工程师还是普通员工,都能更轻松地获得仿真专业知识、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加快设计迭代。Altair的数据科学能力也将释放西门子在产品生命周期和制造流程方面的工业领域专业知识价值。
【点评】此次收购也将为西门子带来显著的协同效益,通过交叉营销双方高度互补的产品组合、将Altair软件面向西门子全球业务和全球工业企业客户群全面开放使用,预计中期内将带来每年超5亿美元收入增长,长期而言收入增长将超过每年10亿美元。
【软件产业】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取消高通的架构许可协议,智能手机市场恐将...(2024-11-04)
11月4日,极客网讯,近期,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向高通发出了为期60天的架构许可协议取消通知,标志着两家科技巨头之间的紧张关系升级。这一决定不仅可能影响高通的业务运营,也可能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动摇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市场,甚至改变整个半导体行业的格局。高通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移动芯片制造商之一,其产品广泛应用于Android智能手机及其他移动设备。根据最新的财报,高通的收入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来自于Arm授权的芯片设计。若Arm成功终止许可,高通可能面临巨额损失,甚至需停止销售数以亿计的处理器,这对其390亿美元的收入构成直接威胁。
【点评】在当前的科技环境中,Arm与高通的对立局势反映了更广泛的行业趋势。两家公司都在寻求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竞争正推动着行业的发展。然而,若双方无法妥善解决当前的法律争端,未来的市场格局将可能因技术和合作的分裂而变得更加复杂。
【软件产业】OpenAI正在打造其首款自研芯片(2024-10-31)
10月31日,开源资讯网讯,OpenAI公司正在与博通(Broadcom)及台积电(TSMC)合作,设计并制造首款用于支持其人工智能系统的自研芯片,OpenAI希望借此减少对单一芯片供应商的依赖,分散其芯片供应,并满足AI模型对高计算需求的支持。OpenAI的原计划是与台积电合作建立自主的芯片工厂,但由于成本较高等原因,该计划已经搁置。OpenAI目前选择的方案是与博通等厂商合作,联合定制自研芯片,同时继续使用AMD和NVIDIA的芯片来满足其基础需求。OpenAI与博通的合作已经持续数月,双方的目标是打造更适合推理的AI芯片。目前市场的主流产品是偏重于训练任务的芯片,但业内分析认为,市场对推理芯片的需求将会超过训练芯片。同时,台积电也确认将为OpenAI的芯片提供足够产能,预计OpenAI的首款芯片将于2026年投产。
【点评】OpenAI的这一举措标志着其在AI硬件领域的深入布局,旨在通过自研芯片提升其AI系统的性能和效率。与博通和台积电的合作不仅能够利用这些公司在芯片设计和制造方面的专业能力,还能够帮助OpenAI更好地控制其硬件供应链,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此外,专注于推理任务的AI芯片的开发,预示着OpenAI对未来AI应用趋势的预判,即在实际应用中,对AI模型推理能力的需求将日益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