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微软收紧插件,限制Cursor使用C/C++语言服务扩展(2025-04-16)
4月16日,开源资讯网讯,微软近日限制AI编程工具Cursor使用C/C++语言服务扩展,引发开发者社区震动。从1.18.21版本开始,微软的C/C++扩展不再兼容Cursor,而此前的1.17.62版本仍可正常使用。微软明确表示,其官方扩展仅允许在Visual Studio Code(VSCode)等自家产品中使用,禁止在Cursor等第三方工具中运行。开发者可通过降级并禁用自动更新解决此问题。微软此举被视为对新兴竞品的防御策略,Cursor凭借AI驱动的代码生成功能成为VSCode的直接竞争对手。开发者社区对微软的“生态锁定”策略褒贬不一。
【点评】微软此次限制插件的行为凸显了开源与商业利益之间的冲突。尽管VSCode开源,但微软通过闭源扩展市场策略控制生态,此举可能引发对开源项目商业化边界的讨论。Cursor的崛起威胁了微软在AI编程领域的主导地位,微软的反应更像是市场防御而非技术问题。开发者社区的分歧反映了开源生态中“自由”与“控制”的永恒矛盾。
【软件产业】英特尔出售Altera芯片业务51%股份,陈立武改革之路开启(2025-04-16)
4月16日,极客网讯,2025年4月14日,英特尔宣布与私募股权公司银湖资本达成协议,将旗下可编程芯片业务Altera的51%股份出售给银湖资本,交易对Altera的估值为87.5亿美元。此举标志着英特尔新任首席执行官陈立武改革之路开启。英特尔近年来在CPU市场、先进制程技术和AI芯片领域面临挑战,此次出售旨在剥离非核心资产,专注于核心业务提升。2015年,英特尔以近170亿美元收购Altera,但该业务未能成为增长引擎,反而成为财务负担。2024财年,Altera营收15.4亿美元,运营亏损6.15亿美元。英特尔将继续持有Altera剩余49%股份,并宣布RaghibHussain将于5月5日接任Altera首席执行官。
【点评】英特尔此次出售Altera部分股份,是其战略调整的重要一步,反映了公司在多重压力下的转型需求。剥离非核心资产可以为英特尔带来现金流,同时集中资源应对CPU市场和AI芯片领域的竞争。然而,Altera曾是英特尔拓展非传统CPU市场的重要布局,如今部分出售也暴露了其战略执行中的问题。银湖资本的介入可能为Altera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但英特尔仍需证明其在核心业务上的竞争力。人事变动或许能为Altera注入新活力,但长期效果仍需观察。
【软件产业】三星启动1nm工艺研发,2029年后量产(2025-04-10)
4月10日,集微网讯,据9日业界消息,三星电子半导体研究所最近启动了1nm工艺的开发。部分参与2nm等最尖端工艺开发的研究员被选拔出来,组成了项目团队。在三星电子目前公开的晶圆代工工艺路线图中,2027年计划量产的1.4nm工艺是最尖端的。1nm工艺需要打破现有设计框架的新技术概念,以及引入高数值孔径极紫外光(High-NA EUV)光刻机等下一代设备。消息称,三星方面将量产时间定在2029年之后。在三星电子正在量产的3nm和今年计划量产的2nm领域,三星技术落后于台积电。特别是在2纳米方面,台积电的良率已超过60%,与三星电子的差距不小,因此提前启动了1nm工艺开发。
【点评】三星的竞争对手也在加快1nm级工艺的开发。台积电去年4月宣布将在2026年下半年开始生产介于1.4nm和2nm之间的1.6nm(16A)技术。此举被视为应对快速变化的人工智能(AI)半导体市场技术需求,并为下一代工艺搭建桥梁。
【软件产业】谷歌重申750亿美元投资计划,加倍押注生成式AI(2025-04-10)
4月10日,开源资讯讯,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于近日重申了其在2023年投入约750亿美元(约合5519.45亿元人民币)的资本支出计划。该计划旨在扩建公司的数据中心,购买必要的芯片和服务器,以支持核心业务的增强和人工智能(AI)服务的发展。Alphabet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谷歌云计算部门的年度会议上对此进行了详细说明。皮查伊表示,谷歌的这项投资将有助于提升公司在搜索等核心业务领域的竞争力,同时也将推动生成式AI服务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公司的Gemini模型。尽管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回报尚不明朗,但谷歌依然对AI领域充满信心。他强调:“AI的机会巨大”,并补充道,这些投资将不仅利于消费者,也会惠及公司的企业客户。
【点评】美国科技巨头们正在积极加大对AI基础设施的投入,以争夺市场主导地位。微软公司也计划在2023年投资超过800亿美元(约合5887.42亿元人民币)来扩展其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而Meta平台则预计在同年投入多达650亿美元(约合4783.53亿元人民币)。自2022年OpenAI推出ChatGPT以来,整个AI领域的投资急剧上升,各大公司纷纷争取在这一新兴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软件产业】时隔一个月,vivo再次对AI部门进行重组(2025-04-09)
4月9日,开源资讯网讯,4月2日,vivo再次对AI部门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撤销原AI领域下设的人工智能一部、人工智能二部,相应管理者不再担任原部门职务,在AI领域下新设AI产品部、AI技术开发一部、AI技术开发二部,并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划分:1、AI产品部主要承接认知和战略规划工作,负责AI方向的产品落地以及AI产品的迭代运营,对AI产品的用户体验、用户使用数据、用户满意度、NPS以及AI产品的用户心智负责。2、Al技术开发一部主要负责AI领域的模型算法研发和优化以及模型的应用落地,对算法性能和资源成本负责。3、Al技术开发二部主要负责AI算法的工程落地和整体技术架构,构建云架构和系统端智能平台能力,对整体工程的效率、性能、稳定性和弹性负责。
【点评】vivo此次AI部门的组织架构调整,显示出其对AI领域的高度重视和战略布局。通过明确各部门职责,vivo有望进一步提升AI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在AI产品化和工程落地方面的分工,将有助于提高研发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软件产业】安卓调整开发策略,未来全球移动操作系统格局应多元共存(2025-04-02)
4月2日,极客网讯,近期,关于"谷歌关闭安卓开源项目(AOSP)"的消息引发广泛讨论,部分舆论将其与华为鸿蒙系统的发展直接关联。然而,通过深入分析事件本质及行业动态,可以发现这种二元对立的解读存在明显偏差。此次事件源于谷歌对安卓开发流程的优化:将原本并行维护的公共AOSP分支与内部分支合并,所有开发工作集中于内部分支进行。根据谷歌官方回应,这一调整旨在提升开发效率、减少代码冲突,但并未改变AOSP的开源属性。未来安卓新版本发布时,仍会按照GPLv2等协议要求公开源代码,只是普通开发者无法实时追踪开发进程,对于主流手机厂商而言,这一调整影响有限。三星、小米、OPPO等与谷歌签订GMS(谷歌移动服务)授权协议的企业,仍可通过内部分支获取最新代码,正常进行系统更新与服务集成。真正受冲击的是依赖公共AOSP分支的中小厂商及第三方开发者,他们获取安全补丁和新功能的周期可能延长,需重新评估技术路线。
【点评】谷歌调整AOSP开发流程的举措,标志着安卓生态从开放走向封闭的关键一步。这一变化不仅是技术流程的优化,更是谷歌强化生态控制的战略选择。通过将开发工作集中于内部分支,谷歌能够更高效地整合资源,同时巩固其在移动生态中的主导地位。
【软件产业】紫光展锐完成股改,上市进程再进一步,业绩持续向好(2025-04-02)
4月2日,集微网讯,4月1日,紫光展锐官网显示,紫光展锐已完成股份制改革,全称变更为“紫光展锐(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标志着公司向上市目标又迈出了实质性一步。紫光展锐是国内最大的芯片设计公司之一,自2023年6月马道杰担任董事长后,公司就开始积极推进上市进程。2024年9月,紫光展锐完成40亿元股权融资,同年12月完成近20亿元股权增资,资金将用于新产品开发和吸引更多技术型人才。今年3月,紫光展锐完成股份制改革,标志着上市工作进入新的阶段。紫光展锐是全球少数全面掌握2G/3G/4G/5G、Wi-Fi、蓝牙、电视调频、卫星通信等全场景通信技术的企业之一,产品覆盖手机、智能穿戴、物联网、汽车电子等领域。2024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约11%,全年芯片出货突破16亿颗。业内人士认为,IPO进程的加速,有望进一步提升紫光展锐的核心竞争力。
【点评】紫光展锐完成股份制改革并冲刺IPO,是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此次改革不仅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使其具备了成为公众公司的基本条件,还为后续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作为国产芯片的龙头企业之一,紫光展锐在5G、卫星通信、汽车电子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将受益于IPO带来的资金支持和人才吸引。
【软件产业】西门子以约770亿人民币完成对AI企业Altair的收购,打造AI驱动工...(2025-03-31)
3月31日,集微网讯,德国工业巨头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对Altair的收购,交易总价值达106亿美元,这一时间节点大幅提前于原计划的2025年下半年。总部位于美国的Altair是计算科学和人工智能(AI)领域的知名企业,提供仿真与分析、数据科学与AI以及高性能计算领域的软件和云计算解决方案。此次收购是西门子有史以来规模第二大的收购,仅次于2020年以约1191亿元人民币收购美国瓦里安医疗系统公司。西门子表示,此次收购是其“ONE Tech Company”计划的基石,将Altair的技术加入西门子Xcelerator开放式数字业务平台,将创建世界上最完整的AI驱动工业软件组合,进一步增强自身数字孪生业务。西门子预计,此次收购将使其数字业务收入大幅增加8%,并通过Altair和西门子原有业务间的协同效应,中期能带来每年超过35.8亿元人民币的营收影响,长期的营收影响将超过71.6亿元人民币。
【点评】西门子在过去二十年期间大举调整组织架构,剥离家电、油气和发电业务,分拆医疗业务独立上市,以增强公司的科技基因。此次收购Altair正是西门子在软件、AI赋能的产品、互联硬件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持续研发投入的一部分,以实现其战略性增长领域的资本分配。
【软件产业】英伟达计划收购GPU经销商Lepton AI,合作即将达成(2025-03-27)
3月27日,集微网讯,据报道,英伟达正在与GPU经销商Lepton AI进行深入谈判,计划以数亿美元进行收购,合作即将达成。这是英伟达拓展云端和软件业务策略的一环,目标是与亚马逊和谷歌等大型云端服务供应商竞争。报道指出,英伟达近年寻求收购小型AI和云端运算初创公司,以让开发人员能用更低成本和更便利的方式,使用英伟达算力运行AI模型。据了解,Lepton AI是一种完全由人工智能管理的云工具,用于创建和部署AI模型。Lepton之前曾为游戏初创公司Latitude.io和科研初创公司SciSpace提供AI云服务,其联合创始办人Yangqing Jia和Junjie Bai曾是Meta的AI研究人员。这类公司并不自行管理数据中心,而是从云端服务供应商租用服务器再转租给客户,又被称作推理服务供应商或GPU转租商,Lepton AI拥有约20名员工。
【点评】过去几年,云端服务供应商购买英伟达近一半AI服务器芯片;英伟达CEO黄仁勋曾表示,随着时间变化,预期英伟达对其他类型企业的销售额,占总销售的比重将超过对云端服务商的销售额,包括汽车制造商在内的企业,未来可能将直接购买AI芯片,而非向云端服务供应商租用。
【软件产业】中国移动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5-03-27)
3月27日,C114网讯,3月26日,中国移动与阿里巴巴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出席签约仪式,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陈怀达与阿里巴巴公共事务总裁闻佳代表双方签订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数字基础设施、应用生态、科创能力、国际业务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建设运营先进的AI数据中心,助力双方提升云计算与AI服务的规模与效能,深化中国移动“九天”与阿里巴巴“通义千问”AI模型的技术交流与生态共建,推动AI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创造更大产业价值。本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全面战略合作进入新阶段,双方将基于云、算力、大模型等新势能共建AI产业新生态。
【点评】双方合作将促进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应用生态的丰富,推动AI技术在更多行业的应用和落地,为整个AI产业链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这次合作为双方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有助于提升双方在云计算与AI服务领域的竞争力。
【软件产业】破千亿!移动云2024年收入1004亿元,同比增长20.4%(2025-03-24)
3月21日,C114网讯,今天下午,中国移动发布2024年度财报。期内,中国移动营运收入达到人民币10,408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通信服务收入达到人民币8,895亿元,同比增长3.0%。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1,384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政企市场收入达到人民币2,091亿元,同比增长8.8%;政企客户数达到3,259万家,净增422万家。公开招标市场中标占比达到16.6%,全行业领先,成功打造融合自有能力的“三化”解决方案99项。与此同时,中国移动锚定“一流云服务商”目标,由云向智,移动云收入达到人民币1,004亿元,同比增长20.4%,IaaS+PaaS收入规模稳居业界前五。5G垂直行业应用保持领先,在智慧城市、智慧工厂、智慧园区、智慧校园等细分领域规模发展成效显著,全年拓展千万大单5G DICT项目超700个,5G专网收入达到人民币87亿元,同比增长61.0%。
【点评】移动云收入的大幅增长及行业地位的提升,表明其云计算业务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有望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5G垂直行业应用的领先发展,不仅推动了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也为公司创造了新的收入增长点,进一步巩固了其在5G领域的领先地位,对整个通信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软件产业】软银斥资65亿美元收购芯片设计公司Ampere(2025-03-20)
3月20日,集微网讯,根据3月19日的一份联合声明,软银集团将以全现金交易方式收购半导体设计公司Ampere Computing LLC,交易金额达65亿美元。这一举措进一步拓宽了软银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的布局。Ampere的早期支持者包括私募股权公司凯雷集团(Carlyle Group)和甲骨文,后者去年表示,它拥有Ampere 29%的股份。这笔交易使Ampere加入了众多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支出热潮的芯片公司行列。作为交易的一部分,甲骨文和凯雷将出售其在Ampere的股份,交易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完成。Ampere将作为软银的全资子公司运营,保留其名称和圣克拉拉总部。Ampere为数据中心设备制造处理器,包括由软银控股的芯片设计公司Arm Holdings Plc使用的技术。
【点评】通过收购Ampere,软银获得了少数几家大型设计团队之一,这些团队专注于数据中心使用的先进芯片,且尚未成为其他公司的组成部分。在AI基础设施支出激增的背景下,软银正寻求通过提供其尚未拥有的高端产品来增加这部分支出的能力。
【软件产业】英伟达、谷歌和迪士尼合作开发新一代开源物理引擎Newton(2025-03-19)
3月19日,开源资讯网讯,NVIDIA宣布与Google DeepMind和Disney Research合作,共同开发开源物理引擎Newton,可让机器人学习如何以更高的精度处理复杂任务。Newton基于NVIDIA Warp框架构建,将针对机器人学习进行优化,并与Google DeepMind MuJoCo和NVIDIA Isaac? Lab等仿真框架兼容。在Newton的支持下,与MuJoCo现有的GPU加速模拟器MJX相比,MuJoCo将使机器人机器学习工作负载的速度提高70倍以上。此外,三家公司还计划让Newton能够利用迪士尼的物理引擎。Google DeepMind正在和NVIDIA合作开发MuJoCo-Warp,并将通过Google DeepMind的MJX开源库和Newton提供给开发者。Disney Research将成为首批使用Newton以推动其机器人角色平台发展的公司之一,该平台为下一代娱乐机器人提供支持,比如此次GTC主题演讲中和黄仁勋一起登台、以星球大战?为灵感设计的富有表现力的BDX机器人,就是该平台的成果。
【点评】NVIDIA、Google DeepMind和Disney Research联合开发Newton开源物理引擎,是机器人学习领域的重要里程碑。通过整合三家公司的技术优势,Newton将为机器人提供更强大的物理仿真能力,加速机器人在复杂任务处理上的学习效率和精度。与MuJoCo等仿真框架的兼容性,以及与迪士尼物理引擎的结合,将拓展Newton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潜力,推动机器人技术在工业、娱乐等多领域的广泛应用。此次合作不仅体现了开源在推动技术进步中的重要性,也为未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可能性。
【软件产业】谷歌母公司Alphabet拟重启收购网络安全公司Wiz(2025-03-18)
3月18日,集微网讯,据知情人士透露,谷歌母公司Alphabet正就收购云安全公司Wiz进行谈判,交易金额达330亿美元,重启2024年夏天因长时间商谈而中断的谈判。该交易可能最早于3月18日宣布,将成为Alphabet迄今为止最大的收购,并可能帮助Alphabet旗下的谷歌在竞争激烈的云计算市场上追赶微软和亚马逊。谷歌云业务在多年亏损后,近几个季度开始盈利,尽管其销售增长有所放缓。该交易条款尚未最终确定,仍有可能发生变化,或者谈判可能无协议结束。对于Wiz来说,此次交易谈判代表着一次逆转,该公司2024年7月拒绝了Alphabet的230亿美元报价,坚持保持独立并最终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Wiz及其投资者之所以对此次收购犹豫不决,部分原因是担心监管审批过程冗长,美国和欧洲竞争管理机构正在审查科技行业的经济影响力和市场力量。
【点评】尽管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政府可能会提供更宽松的交易环境,但Alphabet的报价仍可能受到反垄断监管机构的审查。谷歌已经在这方面面临多项挑战,包括美国司法部指控该公司滥用其在在线搜索领域的主导地位,一名联邦法官去年裁定谷歌在搜索领域维持非法垄断。该公司还面临另一起有关数字广告工具的反垄断案件。
【软件产业】苹果史上最大软件革新即将来袭:界面统一,visionOS风格化(2025-03-12)
3月12日,IT之家讯,彭博社的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今天(3月11日)发布博文,报道称苹果公司为了重塑iPhone、iPad和Mac的用户体验,正筹备其历史上最具颠覆性的系统革新。古尔曼预测苹果将于2025年推出本次系统革新,调整图标、菜单、应用、窗口和系统按钮的样式,将从根本上改变操作系统的外观,并提升苹果各软件平台的一致性。博文介绍,此次革新将随iOS 19、iPadOS 19(代号“Luck”)和macOS 16(代号“Cheer”)一同推出,成为自2020年Big Sur以来Mac系统的最大升级,也是自2013年iOS 7以来iPhone的最大更新。新界面设计部分借鉴了Vision Pro的软件风格,旨在简化用户操作和导航方式,统一不同操作系统(如 macOS、iOS 和 visionOS)的界面,减少用户在不同设备间切换时的割裂感。IBM完成了对HashiCorp的收购,包括以每股35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了HashiCorp所有已发行和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总企业价值为64亿美元。
【点评】苹果希望通过突破性的新界面刺激需求,扭转近期销售疲软的局面。疫情期间科技支出激增后,苹果的收入增长放缓,iPhone 在最近假日季的销量意外下滑,此次系统革新被视为重振销售的关键举措。
【软件产业】IBM完成对HashiCorp的收购,打造全面的端到端混合云平台(2025-03-12)
3月12日,新浪财经讯,IBM日前宣布已完成对HashiCorp的收购。HashiCorp的产品可自动化和保护支撑混合云应用程序和生成式AI的基础设施。两家公司的能力将共同帮助客户加速创新、加强安全并从云中获得更多价值。如今,近75%的企业正在使用混合云,包括来自超大规模提供商和本地数据中心的公有云,可以通过一致的方法来大规模交付和管理该基础设施,从而实现真正的创新。从最初的规划和设计到持续的维护,企业都在寻找能更有效地管理云基础设施和安全任务并使之现代化的方法。据预测,到2028年,生成式AI将带来10亿个新的云原生应用。要支持这样的规模,所需的基础设施自动化远远超出了劳动力本身的能力。
【点评】通过此次收购,IBM致力于继续投资和发展HashiCorp的能力,并结合HashiCorp的领先技术和广泛的开发人员社区、IBM的全球影响力和研发资源。HashiCorp的能力为IBM的多个战略增长领域带来了显著的协同效应,包括Red Hat、watsonx、数据安全、IT自动化和咨询。
【软件产业】微软自研推理大模型:或与第三方合作、减少依赖OpenAI(2025-03-10)
3月10日,开源资讯网讯,据外媒报道,微软目前正在自行开发一个针对推理任务优化的第二代LLM系列,旨在处理较复杂的查询,并展示像人那样解决问题的能力,与OpenAI的o1和o3-mini等模型不相上下。不过报道没有详细说明微软正在训练的模型数量或参数数量。也不清楚它们是否可能提供多模态功能。据称微软曾向OpenAI索要关于o1工作原理的技术细节,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从而加剧了两家公司之间的紧张关系。据报道,微软还开发了一系列名为MAI的模型,与OpenAI自己的模型相竞争。MAI可以执行众多任务,包括支持微软Copilot系列AI助手的组件。报道指出,微软正考虑在今年晚些时候通过API提供这些模型。与此同时,据称微软正在测试来自xAI、Meta、Anthropic和DeepSeek的替代AI模型,可能代替Copilot中的OpenAI技术。
【点评】微软的MAI模型有望最终减轻这家公司依赖OpenAI的程度。迄今为止,微软已经在OpenAI上投资了大约140亿美元,现希望通过多条途径两头下注以防损失,包括聘请DeepMind和Inflection的联合创始人Mustafa Suleyman领导这家科技巨头的AI项目。
【软件产业】微软Edge的桌面浏览器市场份额接近14%(2025-03-04)
3月4日,开源资讯网讯,知名流量监测机构Statcounter公布了2025年2月份全球桌面浏览器市场份额:2025年2月,微软Edg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达到了13.9%,创下历史新高,较上月增长了0.11个百分点。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Edge在过去12个月中的增长相对有限,仅增加了1.14个百分点,且全年市场份额始终未能突破14%。谷歌Chrome依然是桌面浏览器市场的绝对王者,Chrome在2025年2月的市场份额为65.55%,较上月略有下降,但其压倒性的市场地位仍然难以撼动。在桌面浏览器市场排名第三的是苹果的macOS Safari,其市场份额为8.65%,较上月下降了0.19个百分点。Firefox浏览器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6.36%,较上月增长了0.1个百分点,由于谷歌和微软正在逐步淘汰基于Manifest V2的扩展,Firefox的市场份额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会有所上升。Opera是第五大桌面浏览器,市场份额为2.91%,较上月下降了0.01个百分点。
【点评】从市场份额来看,谷歌Chrome浏览器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尽管略有下降,但其市场地位依然稳固。微软Edg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显示出一定的竞争力,但增长速度相对缓慢。苹果Safari浏览器的市场份额略有下降,可能受到其他浏览器竞争的影响。整体来看,桌面浏览器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但各浏览器之间的竞争仍在持续演变。
【软件产业】亚马逊与加州理工联手推出首款量子计算芯片“Ocelot”(2025-03-03)
3月3日,集微网讯,亚马逊与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Caltech)的研究团队合作,于当地时间2月27日公布了其首款量子计算芯片"Ocelot"。这一重大发展标志着亚马逊在推进量子计算技术方面的里程碑。亚马逊的这一公告表明,该公司决心将量子云服务商业化,超越仅仅是“学术展示”。亚马逊、谷歌和微软这些云服务提供商有望将量子计算能力作为其云平台的一部分提供,可能使得量子技术的获取变得民主化。谷歌和微软,分别是云市场中仅次于亚马逊的第二和第三大玩家,也已经推出了他们的量子芯片"Willow"和"Majorana1"。这些举措被视为量子计算早期发展的基础步骤,预计在未来10到20年内,将会出现实用的应用。
【点评】"Ocelot"的发布体现了亚马逊对开创量子计算的承诺。该芯片的设计目标是将生产量子计算相关组件的成本降低90%,这可能对行业产生重大的经济影响。这种成本降低是通过创新设计策略实现的,包括使用“猫态量子比特”,这种量子比特对于错误,如比特翻转更具抵抗力,从而增强了量子计算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软件产业】智谱完成新一笔超10亿元融资,今年将发布全新大模型并全系开源(2025-03-03)
3月3日,IT之家讯,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今日宣布完成新一笔金额超10亿元人民币的战略融资,参与投资方包括杭州城投产业基金、上城资本等。作为国内最早开源大模型的AI公司,智谱宣布2025年将成为智谱的开源年,后续将很快发布全新大模型(包括基座模型、推理模型、多模态模型、Agent 等)并将其开源。智谱技术团队去年12月26日宣布开源GLM-PC的基座模型CogAgent-9B-20241220,基于GLM-4V-9B训练,专用于智能体(Agent)任务。CogAgent-9B-20241220在Screenspot、OmniAct、CogAgentBench-basic-cn和OSWorld等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并与GPT-4o-20240806、Claude-3.5-Sonnet、Qwen2-VL、ShowUI、SeeClick等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CogAgent在多个数据集上取得了领先的结果,证明了其在GUI Agent领域强大的性能。
【点评】智谱此次完成超10亿元融资,显示了市场对其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的认可。2025年计划发布全新大模型并开源,将进一步推动AI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智谱在智能体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使其在AI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开源策略有助于构建更加开放和合作的AI生态,促进技术交流和行业发展。同时,智谱的GLM系列大模型在多个行业的应用,也为其商业化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