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奕斯伟计算向联交所递表,拟于香港H股市场IPO(2025-06-04)
06月04日,IT之家讯,国内RISC-V芯片技术企业北京奕斯伟计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奕斯伟计算)5月30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文件,计划在香港H股市场进行IPO。奕斯伟计算的单一最大股东之一奕斯伟集团目前的董事长为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根据奕斯伟计算提交的文件,企业在2022年、2023年、2024年的核心财务数据如下:收入分别为20.00亿元、17.52亿元、20.25亿元;毛利分别为5.18亿元、2.70亿元、3.78亿元;亏损分别为15.70亿元、18.37亿元、15.47亿元。奕斯伟计算表示,其主营业务智能终端和具身智能解决方案行业特点是前期投入大及产品开发周期长,对其在运营初期实现盈利构成挑战。过去三年出现净亏损的四大原因包括研发需要大量前期投资、规模经济效应尚未完全释放、市场动态导致财务业绩波动、销售成本和运营开支变动。该企业正战略性地通过综合手段实现盈利。
【点评】奕斯伟计算的IPO计划显示了公司对于资本市场的重视和未来发展的信心。尽管过去几年面临亏损,但公司通过战略调整和市场布局,有望在智能终端和具身智能解决方案领域实现突破。作为RISC-V芯片技术的重要参与者,奕斯伟计算的上市将有助于推动国产芯片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软件产业】DeepSeek R1模型完成小版本试升级,逻辑理解能力提升(2025-05-29)
05月29日,开源中国讯,DeepSeek发布官方消息,称DeepSeek R1模型已完成小版本试升级,用户可通过官方网页、APP以及小程序参与测试。升级后的DeepSeek R1在语义理解精准性、复杂逻辑推理、长文本处理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强化。代码测试平台LiveCodeBench上的测试结果显示,DeepSeek R1的得分非常接近O3(High)和O4-Mini。
【点评】DeepSeek R1模型的此次升级,提升了模型在语义理解和逻辑推理方面的能力,这对于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效果具有积极影响。随着模型性能的不断优化,DeepSeek R1 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软件产业】夸克上线“高考深度搜索”功能(2025-05-28)
05月28日,开源中国讯,夸克上线了行业首个面向高考志愿填报场景的“深度搜索”能力。用户只需要在夸克搜索框用最自然的方式询问高考志愿问题,勾选“深度搜索”后即可体验。据介绍,整个过程中会涉及动态的智能检索和多轮校验,检索数据来自于夸克自建的高考知识库,确保数据专业可信。知识库不仅有历年志愿数据,还有考研、就业数据。其中就业数据覆盖全国上千所本科院校的就业去向,以及100多个主要城市的就业数据。
【点评】夸克推出的“高考深度搜索”功能,为高考生提供了一个便捷、专业的志愿填报辅助工具。通过整合丰富的高考相关数据,该功能能够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准确地了解院校信息和就业趋势,优化志愿选择。这一创新服务的推出,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为在线教育服务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软件产业】砺算科技首颗自研架构GPU芯片已成功点亮(2025-05-27)
05月27日,IT之家讯,砺算科技宣布其首颗自研架构全自主知识产权GPU芯片在封装回片后已于2025年5月25日成功点亮,截至目前结果符合预期。该企业下一步将根据台式机、笔记本、图形工作站等设备的需求,继续进行详细全面的软硬件测试和驱动优化工作。砺算科技是一家致力于研发多层次(可扩展)高性能图形渲染GPU的公司,目前在上海、南京、北京设有办公室,计划以自研架构、自主知识产权打造对标国际主流产品的GPU芯片。
【点评】砺算科技首颗自研GPU芯片的成功点亮,是中国在高性能图形渲染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这不仅展现了国内企业在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上的能力,也为打破国际技术垄断,推动国产GPU芯片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软件产业】面壁智能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洪泰基金等联合投资(2025-05-21)
05月21日,TechWeb讯,面壁智能宣布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由洪泰基金、国中资本、清控金信和茅台基金联合投资。面壁智能专注于打造高效大模型,本轮融资将进一步为构筑技术、产品壁垒、加速行业赋能与生态拓展奠定基础。面壁智能已发布端侧全模态模型面壁小钢炮MiniCPM-o 2.6,多项关键能力均为业界首创,跻身国际领先水平。
【点评】面壁智能完成新一轮融资,显示了资本市场对其技术和市场潜力的认可。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面壁智能有望在AI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大模型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为行业赋能和生态建设提供新动力。
【软件产业】腾讯大模型战略首次全景亮相:自研混元大模型、知识库、智能体开...(2025-05-21)
05月21日,TechWeb讯,在2025腾讯云AI产业应用峰会上,腾讯展示了其大模型矩阵产品全面升级,包括自研混元大模型、AI云基础设施、智能体开发工具、知识库以及面向场景的应用。腾讯正通过持续打磨技术和产品能力,为企业和用户在大模型时代打造真正“好用的AI”。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表示,未来腾讯将持续加速大模型创新、加速智能体应用、加速知识库建设、加速基础设施升级,推动AI技术走进千行百业。
【点评】腾讯大模型战略的全景亮相,标志着其在AI领域的全面布局和深入发展。通过混元大模型等产品的升级和创新,腾讯将进一步推动AI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加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
【软件产业】苹果服务部门面临双重压力:法律竞争下盈利前景堪忧(2025-05-19)
5月19日,钜亨网讯,苹果服务部门因涉及Google搜寻分润协议与App Store监管诉讼,面临法律与竞争双重压力。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指出,Google流量获得成本(TAC)与App Store收入合计占苹果服务营收的60%,目前均处于风险中,可能冲击苹果毛利与估值。苹果服务主管Eddy Cue坦言,Safari传统搜寻量出现20多年来首次年度下滑,对失去Google分润收入感到担忧。尽管苹果凭借高收入用户群与生态控制力仍具优势,但若核心收入来源遭侵蚀,其高估值可能难以维持。摩根士丹利认为,短期内股价上涨空间受限,需关注WWDC开发者大会等事件以厘清未来趋势。
【点评】苹果服务部门的困境凸显了科技巨头对单一盈利模式的依赖风险。Google分润与App Store收入是苹果高利润的支柱,但法律监管与AI技术变革正在动摇这一基础。苹果的生态控制力虽强,但用户行为变化和监管压力可能迫使其重新调整商业模式。高估值企业的脆弱性在此刻暴露无遗,未来需通过技术创新或多元化布局来对冲风险。投资人对服务部门成长前景的重新评估,或将重塑苹果的长期战略方向。
【软件产业】腾讯控股:一季度营收1800.22亿元,同比增长13%(2025-05-15)
5月15日,开源中国讯,腾讯控股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营收达1800.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超出市场预估的1756亿元;净利润478.2亿元,同比增长14%。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营盈利693.2亿元,同比增长18%。自由现金流为471亿元,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69亿元,资本开支主要用于AI业务发展(230亿元)。董事会主席马化腾表示,AI已对效果广告与长青游戏等业务产生实质性贡献,公司正加大对元宝应用与微信AI的投入。腾讯一季度以171亿港元回购并注销4298.4万股股份。
【点评】腾讯的财报展现了其在传统业务稳健增长的同时,AI战略的初步成效已开始显现。高自由现金流为AI投入提供了充足弹药,但资本开支的激增也反映出行业竞争压力。回购股份的举措传递了对长期价值的信心,但市场更关注AI能否真正转化为可持续的增量回报。腾讯的“AI+社交”布局具备场景优势,但需警惕技术商业化节奏不及预期的风险。如何在财务稳健与战略投入间平衡,将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挑战。
【软件产业】微软开源 Phi-4 系列小参数模型,推理能力媲美DeepSeek(2025-05-12)
5月12日,OSCHINA讯,微软开源Phi-4系列三款小参数模型(Reasoning、Min-Reasoning、Reasoning-plus),通过监督微调与强化学习结合的训练方法提升推理能力。模型算力消耗极低,可部署于消费级硬件,深度集成Windows生态成为Copilot+PC核心组件。140亿参数的Reasoning-plus在数学竞赛测试中表现接近6710亿参数的DeepSeek R1(如美国奥数资格赛得分78 vs 70.4),成为最强开源小参数模型。
【点评】微软通过“小参数+垂直优化”路径挑战大模型垄断,揭示模型效率竞争的新维度。移动端适配与Windows生态绑定,体现其“边缘AI”战略意图。数学领域性能反超说明参数规模并非绝对指标,但通用能力仍需验证。开源策略可能加速行业对小参数模型的探索,但需警惕厂商通过生态绑定形成新壁垒。测试数据选择性展示可能掩盖模型短板,实际应用场景的鲁棒性将是关键考验。
【软件产业】Arm CPU精准适配阿里Qwen3开源模型,实现卓越端侧AI推理能力(2025-05-12)
5月12日,集微网讯,阿里巴巴开源新一代通义千问模型Qwen3,Arm成为首批成功适配该模型的计算平台厂商。Arm KleidiAI开源计算内核与阿里轻量级深度学习框架MNN深度集成,使Qwen3-0.6B/1.7B/4B三款模型能在Arm架构CPU移动设备上高效运行。Qwen3在AIME、LiveCodeBench等评测中取得同尺寸开源模型SOTA成绩,兼具低功耗与高性能优势。今年3月,基于Arm Cortex-X925的旗舰移动SoC上,通过KleidiAI与MNN集成,Qwen2-VL-2B-Instruct模型的预填充性能提升57%,解码性能提升28%。
【点评】Arm与阿里的合作展现了端侧AI生态的快速演进能力,通过硬件与开源框架的深度协同,显著降低了AI模型在移动端的部署门槛。Qwen3的轻量化特性与Arm架构的高能效优势形成互补,为多模态AI应用落地提供了新范式。这种"芯片+模型"的垂直优化模式,或将成为未来边缘计算领域的主流技术路径,但需警惕生态碎片化对开发者带来的兼容性挑战。
【软件产业】摩尔线程MTT S4000训推一体计算卡通过中国信通院AI芯片和大模型...(2025-05-08)
5月8日,爱集微讯,摩尔线程自主研发的MTT S4000训推一体计算卡与DeepSeek-R1 671B大模型在中国信通院的适配验证中成功通过推理场景测试。MTT S4000基于摩尔线程全功能GPU架构,支持多精度计算和48GB显存,并通过MTLink 1.0技术实现千卡集群部署,为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提供算力支持。此次适配验证依托中国信通院的标准化体系,标志着国产GPU技术在大模型应用领域的突破。摩尔线程还推出了MCCX DeepSeek大模型一体机,整合硬件与软件生态,为政企客户提供一站式AI基础设施。
【点评】摩尔线程的MTT S4000通过适配验证,展现了国产GPU在AI算力领域的竞争力,尤其是在大模型推理场景下的成熟度。中国信通院的标准化评测为产业链协同提供了权威支撑,有助于加速国产AI芯片的生态建设。摩尔线程的软硬件一体化布局,如MUSA生态软件栈和一体机产品,凸显了其技术闭环能力,但与国际巨头相比,仍需在性能优化和生态扩展上持续投入。国产GPU的崛起对降低大模型应用门槛意义重大,但市场接受度和规模化落地仍需时间验证。
【软件产业】国内AI公司云从科技8年亏损超45亿元:研发裁员超50%、高管降薪(2025-05-08)
5月8日,爱集微讯,云从科技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收3.98亿元,同比下降36.69%,连续8年累计亏损超45.79亿元。为应对困境,公司裁员43.44%,其中研发人员裁减51.18%,研发费用缩减18.27%。副总裁张岭离职,核心技术人员仅剩2人,董事长周曦年薪降7.46万元。两大股东佳都科技和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云逸众谋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年内分别减持76.19万股和1499.44万股。云从科技2022年上市时预计2025年营收40.11亿元,但实际2024年营收仅为目标的12.3%,且亏损同比扩大8.12%。
【点评】云从科技的困境折射出AI行业从技术驱动向商业化落地的转型阵痛。作为“AI四小龙”之一,其技术平台化战略未能有效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尤其在DeepSeek等新兴企业冲击下,商业模式短板凸显。裁员与降薪虽是短期止血手段,但核心技术团队流失可能进一步削弱研发迭代能力。股东减持反映出资本市场对长期亏损企业的耐心消退,行业洗牌加速背景下,缺乏造血能力的企业或将面临更严峻的生存危机。
【软件产业】OpenAI放弃向营利性企业转型 将继续由非营利性组织控制(2025-05-06)
5月6日,TechWeb讯,OpenAI宣布放弃向营利性企业转型的计划,决定继续由非营利性组织控制。这一决定由董事会做出,CEO萨姆·奥尔特曼表示,公司在听取多方意见后认为保持非营利性更符合其使命。作为调整的一部分,OpenAI的营利性部门将转变为公益公司,需平衡股东利益与公司使命。尽管非营利性模式可能限制融资灵活性,但OpenAI强调将通过其他方式推动业务发展,包括探索“资本重组”等方案。
【点评】OpenAI的选择凸显了非营利性使命与商业化需求之间的张力。尽管放弃营利性转型可能影响融资能力,但这一决定强化了其对AI伦理和公共利益的承诺。公益公司的模式尝试在股东利益与社会责任间寻找平衡,但具体执行仍面临挑战。未来,OpenAI如何在资金压力下维持技术创新,将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软件产业】微软发布全新Agent操作系统UFO2,深度整合Windows与智能自动化(2025-04-28)
4月28日,OSCHINA讯,微软发布全新开源操作系统UFO2,深度整合Windows与智能自动化技术。UFO2通过直接调用Windows原生API和COM接口,显著提升自动化任务效率,例如Excel图表生成仅需一次API调用,而传统RPA需多次模拟点击。测试数据显示,UFO2任务成功率(30.5%-32.7%)远超OpenAI的Operator(14.3%-20.8%)。其核心组件HostAgent解析用户指令并协调AppAgents执行任务,结合视觉与元数据的混合控制检测机制,增强了GUI元素感知能力。此外,画中画模式隔离自动化任务与用户主桌面,提升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点评】UFO2的发布标志着微软在智能自动化领域的重大突破,其技术优势在于深度系统集成与高效任务分解能力。相比传统RPA,UFO2的API调用方式更精准,但可能受限于Windows生态。画中画模式虽提升安全性,却可能增加资源占用。微软此举或将重塑企业自动化工具市场格局,但开源策略能否吸引开发者生态仍需观察。
【软件产业】OpenAI改进GPT-4o模型,带来更强的智能和个性(2025-04-28)
4月28日,OSCHINA讯,OpenAI宣布对GPT-4o模型进行更新,重点提升其智能和个性化能力。此次更新使模型在“氛围”、格式、用户需求直觉等方面表现更优,但目前仅通过ChatGPT体验提供,暂未开放API访问。此前3月,OpenAI已对GPT-4o进行过增强,改进其创造力、协作性和编码能力。OpenAI未公布量化基准,但强调此次更新是GPT-4o系列中最快的一次,表明模型迭代速度加快。
【点评】OpenAI持续优化GPT-4o,反映出其对用户体验的重视已超越纯技术指标。模型“氛围”等定性改进虽难以量化,却可能成为普通用户感知AI进步的关键。然而,开发者API的滞后开放可能影响生态协同创新。这种快速迭代策略既彰显技术优势,也隐含商业化压力——企业需在性能提升与生态平衡间谨慎取舍。
【软件产业】昆仑万维2024年营收56.6亿,研发费用15.4亿元(2025-04-28)
4月28日,OSCHINA讯,昆仑万维发布2024年度财报,全年营收56.6亿元,同比增长15.2%,毛利率达73.6%。研发投入15.4亿元,同比增长59.5%。AIGC业务商业化进展显著,AI社交单月最高收入突破100万美元,AI音乐年化流水收入达1200万美元,短剧平台DramaWave年化流水收入1.2亿美元。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达91%,Opera平台营收4.8亿美元,同比增长21.1%。“天工”产品峰值月活用户突破1000万。
【点评】昆仑万维的财报凸显了AIGC业务的强劲增长潜力,尤其是AI社交和短剧平台的商业化表现亮眼。高研发投入与海外市场扩张形成良性循环,但需警惕短剧等新兴领域的竞争加剧风险。Opera的持续增长验证了全球化战略的有效性,但过度依赖海外市场也可能带来地缘政治风险。未来需平衡技术投入与商业化节奏,巩固在AIGC领域的领先地位。
【软件产业】苹果重组管理层,AI与机器人项目分离(2025-04-25)
4月25日,OSCHINA讯,据彭博社报道,苹果计划将机器人团队从AI部门剥离,并入硬件工程部门,由高级副总裁约翰?特努斯(John Ternus)领导。原AI部门负责人约翰?贾南德雷亚(John Giannandrea)因Siri功能开发进度滞后被调整职责,未来将专注于新AI功能开发。Siri团队转由Vision Pro负责人迈克?罗克韦尔接管。苹果同时合并两支机器人研发团队,加速推进移动桌面机器人和智能家居技术研发,首款产品预计为具备基础交互能力的移动机器人。
【点评】苹果此次调整暴露了其在AI领域的战略摇摆,Siri的长期疲软迫使公司通过组织重构寻求突破。机器人项目划归硬件部门,凸显苹果试图以硬件优势弥补软件生态短板,但消费级机器人市场尚未成熟,产品落地风险较高。管理层分工细化虽能提升专注度,却可能加剧部门间协作成本,如何平衡AI与硬件的资源分配将成为特努斯的关键挑战。这一举措也反映出科技巨头在生成式AI浪潮下的普遍焦虑。
【软件产业】苹果被欧盟开出5亿欧元罚单,Meta也被罚款2亿欧元(2025-04-24)
4月24日,TechWeb讯,欧盟宣布对苹果和Meta分别处以5亿欧元和2亿欧元的罚款,原因是两家公司违反了欧盟《数字市场法案》。苹果因限制应用开发商引导用户通过App Store以外渠道购买服务而被罚;Meta则因未充分允许用户选择减少个人数据使用而受罚。欧盟要求两家公司在60天内执行处罚决定,否则将面临进一步罚款。调查始于2024年3月25日,欧盟于同年6月和7月分别通知两家公司初步违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罚款金额远低于欧盟规定的最高处罚标准(全球年营收的10%)。
【点评】欧盟此次罚款再次凸显其对科技巨头的强硬监管立场,《数字市场法案》成为规范市场行为的重要工具。苹果和Meta的违规行为反映了其在商业模式与用户权益保护之间的冲突。罚款金额虽低于上限,但释放了明确的合规信号。未来,科技公司需在创新与监管之间找到平衡,而欧盟的持续监督可能推动全球科技监管标准的趋同。这一事件也预示着科技行业的竞争规则将更加透明化。
【软件产业】消息称英特尔Arrow Lake-S Refresh桌面处理器计划于明年初登场(2025-04-21)
4月21日,台媒BenchLife.info讯,台媒BenchLife.info报道称,英特尔Arrow Lake-S Refresh桌面处理器计划于 2026 年初登场,仍兼容现有LGA1851插槽平台。报道提到,英特尔通常在前一年下半年发布未锁频版处理器,次年1月推出锁频版型号,但此次计划可能打破惯例。此外,台媒认为,若Arrow Lake-S Refresh如期发布,下一代Nova Lake-S不太可能在2026年上市,但英特尔的产品规划尚未最终敲定。
【点评】英特尔的处理器发布计划向来备受业界关注,此次关于Arrow Lake-S Refresh的报道揭示了其可能的发布时间和兼容性特点。打破惯例的发布节奏可能反映出英特尔在市场竞争中的策略调整,尤其是在面对AMD等对手的压力下。然而,产品规划的不确定性也表明,英特尔在技术路线和市场策略上仍处于动态调整阶段,未来仍需观察其实际执行情况。
【软件产业】腾讯开启史上最大就业计划,今年六成面向技术人才(2025-04-18)
4月18日,开源中国讯,腾讯宣布启动史上最大就业计划,三年内新增28000个实习岗位并加大转化录用,其中2025年将迎来10000名校招实习生,六成面向技术人才开放。岗位涵盖技术、产品、设计、市场、职能等五大类70余种,包括大模型、研发、算法等。在大模型加速落地的背景下,腾讯加大了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类岗位的招聘力度,技术类岗位占比超60%。截至2025年3月初,腾讯正式员工超55000人,科技类人才占比73%,其中技术研发员工超27000人。
【点评】腾讯此次大规模招聘计划凸显了科技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前沿领域。60%的技术岗位占比反映了腾讯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也体现了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腾讯自身的技术储备,也为应届生提供了更多职业发展机会,但同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