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药】英百瑞生物CAR-raNK产品申报临床,针对实体瘤(2022-11-11)
11月11日,医药观澜讯,11月10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英百瑞生物开发的1类新药IBR854细胞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根据英百瑞生物公开资料,这是一款同源异体外周血来源的通用现货型CAR-raNK细胞产品,拟开发适应症为实体肿瘤。NK细胞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参与抗肿瘤、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调节等生理过程。与T细胞不同的是,NK细胞属于先天免疫系统,它不表达体细胞重排的抗原受体,可以靶向多种致病性抗原,具有更强的细胞毒性。而且NK细胞还具有来源广、不需要依赖患者自身特异性免疫细胞、可以降低细胞因子风暴出现的概率等优势。因此,开发NK细胞免疫疗法有望解决CAR-T细胞疗法无法攻克的一些难题。作为一款非基因修饰方法的CAR-raNK细胞疗法,IBR854能够与表达5T4靶抗原的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从而达到靶向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在已开展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中,IBR854表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对多种实体肿瘤的潜在疗效。
【点评】英百瑞生物主要从事NK细胞治疗药物开发,致力于解决临床未满足的肿瘤和免疫类疾病的治疗。本次申报临床的IBR854注射液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创新的5T4抗体与NK细胞复合偶联的产品,该产品的核心构造是将靶向肿瘤抗原5T4的特异性抗体通过linker与同种异体的NK细胞进行共价偶联。
【医 药】中科拓苒三款抗肿瘤1类新药获批临床(2022-11-11)
11月11日,医药观澜讯,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中科拓苒公司(Tarapeutics)三款1类新药于近日接连获批临床。根据中科拓苒新闻稿,三款新药均为该公司开发的新型小分子抑制剂,分别针对表观遗传学靶点和肿瘤免疫微环境靶点,以及针对RAF/RAS蛋白突变。根据中科拓苒新闻稿,TR128是该公司研发的新一代针对RAF/RAS蛋白突变的小分子抑制剂,对具有RAS及RAF突变的结直肠癌、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及黑色素瘤等细胞表现出强烈的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等活性,在相关的小鼠异体移植肿瘤模型中也体现出显著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有望成为治疗结直肠癌、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的新一代靶向药物。11月8日,该药在中国获批临床,拟开发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TR115片和TR64片为中科拓苒开发的新型小分子抑制剂,分别针对表观遗传学靶点和肿瘤免疫微环境靶点。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TR115和TR64能显著的抑制相关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肿瘤的生长,有望成为治疗非霍奇金性淋巴瘤和晚期恶性实体瘤等的新一代靶向治疗药物。这两款1类新药于11月4日同时获批临床,分别开发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晚期恶性实体瘤、晚期恶性实体瘤。
【点评】公开资料显示,中科拓苒创立于2019年7月,聚焦全球重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致力于原创靶向新药的研发。该公司拥有的创新药项目覆盖肿瘤、自身免疫、炎症等疾病领域。2021年7月,中科拓苒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由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蚌埠市成长型中小企业基金、中科国元基金、中安旅游大健康基金、安元创新基金、安华创新基金、海南科瑞鸿泰基金、上海山蓝资本等多家投资机构共同参与。
【医 药】针对肝衰竭,生物人工肝产品在中国获批临床(2022-11-04)
11月4日,医药观澜讯,11月1日,上海微知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微知卓生物”)宣布,其研发的创新生物人工肝产品——血浆生物净化柱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拟开发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等引起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据微知卓生物新闻稿介绍,血浆生物净化柱是以细胞药为主的药械组合产品,也是生物人工肝系统的核心组件。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肝炎病毒(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引起肝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最常见的肝脏疾病死亡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以慢加急性肝衰竭为主。此外,药物或肝毒性物质、自身免疫性肝病等也可导致肝衰竭的发生。公开资料显示,肝衰竭患者病情凶险,内科保守治疗或物理人工肝治疗的效果有限,死亡率高达70%~90%。传统治疗方法上,血浆置换治疗一次需要大量新鲜血浆,而肝移植由于肝脏供体来源极其困难较难开展,大多患者在等待肝移植的过程中已死亡。
【点评】微知卓生物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重症肝脏疾病的细胞疗法与再生医学的生物医药公司。微知卓生物创始人、董事长潘国宇博士表示:非常高兴血浆生物净化柱的IND获得NMPA的许可,这也代表监管机构对创新的认可和支持。
【医 药】百济神州泽布替尼新适应症在欧盟获批(2022-11-04)
11月4日,医药观澜讯,11月2日,百济神州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其BTK抑制剂百悦泽(泽布替尼)的上市许可,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抗CD20疗法的复发/难治性(R/R)边缘区淋巴瘤(MZL)成人患者。据百济神州新闻稿介绍,此项批准适用于欧盟全部27个成员国以及冰岛和挪威。泽布替尼是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一款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小分子抑制剂,目前正在全球进行广泛的临床试验项目,作为单药和与其他疗法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该产品的设计通过优化生物利用度、半衰期和选择性,实现对BTK蛋白靶向、持续的抑制。凭借与其他获批BTK抑制剂存在差异化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泽布替尼已被证明能在多个疾病相关组织中抑制恶性B细胞增殖。此前,泽布替尼已在欧盟获批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治疗的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成人患者,或作为不适合接受化学免疫治疗的WM患者的一线治疗。今年10月,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还针对泽布替尼给出了积极意见,建议批准泽布替尼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成人患者。
【点评】百济神州血液学首席医学官Mehrdad Mobasher医学博士及公共卫生硕士表示:“此类罕见血液肿瘤患者之前并无其它可选择的已获批BTK抑制剂,因此本次获批对于欧洲MZL患者意义重大,这让我们非常自豪。百悦泽至今已在超过55个国家和地区获批。此次获批是我们在既往成绩上取得的又一个里程碑,是我们实现公司承诺路上的又一重要时刻。”
【医 药】贝海生物完成近2亿元B轮融资(2022-10-31)
10月31日,医药观澜讯,10月31日消息,贝海生物宣布已于近日完成近2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羿凯创投领投,原有股东国中资本继续追加投资,元禾辰坤金谷资本、青岛泓腾、金航投资等投资方跟投。根据贝海生物新闻稿,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该公司核心产品的临床开发,首个品种BH009上市申报以及团队扩建等方面。贝海生物是一家开发差异化肿瘤创新产品的生物医药企业,致力于以患者为中心开发临床需求未满足的肿瘤创新药。该公司已建立了包括10余项创新药物的产品管线,其中有多个新药项目已进入到上市申请申报和关键性临床试验阶段。目前,贝海生物已在中国、美国累计获得7个临床试验许可(IND)。2022年1月,该公司宣布完成A+轮融资,由羿凯创投、国中资本共同完成。BH009是贝海生物开发的一款多西他赛创新产品。多西他赛是一线使用的肿瘤治疗基石药物之一,广泛用于实体瘤的治疗。据贝海生物早先发布的新闻稿介绍,吐温80是一个工业上常用的乳化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通常会引起过敏反应、体液潴留等毒副作用。BH009为贝海生物利用难溶性药物增溶递送技术平台开发的多西他赛创新品种,完全不含有吐温80,能明显改善现有多西他赛产品中吐温80引起的毒副作用,有望为癌症患者提供一个更安全、有效的药物。
【点评】本轮融资是贝海生物在快速发展路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成功完成B轮融资不仅是各投资方对贝海生物团队的创新及产业化能力的认可,同时也是对公司在肿瘤创新药领域所布局的极具差异化的产品管线及未来产品的商业化前景充满信心。贝海生物将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方面进一步发力,加速推进产品管线的开发进程,力争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新肿瘤治疗方案。
【医 药】信诺维EZH2抑制剂获批3项联合疗法临床研究(2022-10-27)
10月27日,医药观澜讯,10月27日,信诺维宣布,其研发的EZH2抑制剂XNW5004片三项联合用药临床试验申请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即将开展1b/2期临床试验,即分别与PARP抑制剂、PD-1抑制剂及AR抑制剂联合进行研究,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就在今年10月,XNW5004的1期临床研究结果被第64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成功,即将在大会上展示。EZH2是多梳抑制复合物2(PRC2)的催化活性亚单位,主要通过甲基化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H3K27me3)来抑制靶基因的转录,参与调控细胞周期、细胞衰老、细胞分化及肿瘤发生等病理生理过程。据报道,在B细胞淋巴瘤中,7%~12%的滤泡性淋巴瘤和22%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存在EZH2突变,从而引起EZH2的持续激活。
【点评】据信诺维公开资料显示,XNW5004是一种底物竞争性的、选择性、小分子EZH2抑制剂。作为表观遗传学药物,该产品可调节抑癌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XNW5004在多个血液癌症和实体肿瘤模型中均显示良好疗效,可显著抑制野生型和各种突变型EZH2的活性,拟用于晚期肿瘤治疗。
【医 药】先声药业抗PD-L1/IL-15双抗在美国获批临床(2022-10-27)
10月27日,医药观澜讯,10月27日,先声药业发布公告称,其自主研发的抗PD-L1/IL-15双特异性抗体SIM0237注射液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获美国FDA批淮,拟用于治疗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实体瘤。不久前,该产品刚在中国递交临床试验申请,拟探索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临床应用。众所周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某些肿瘤患者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功,但仍然存在患者响应率较低和耐药率较高等弊端,这限制了这类产品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难治或治疗后复发的患者的治疗仍存在高度未满足的需求。为进一步改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有效率,通过双靶点抗体融合形成协同效应,成为肿瘤免疫创新药物开发的新方向。SIM0237是基于先声药业自有蛋白质工程技术平台开发的一种抗PD-L1单抗与IL-15/IL-15Rα融合蛋白。IL-15是一种免疫激活细胞因子,可促进NK细胞和CD8+ T细胞的扩增和活化。研究显示,IL-15单靶点激动剂与抗PD-L1/PD-1抗体联合使用时,在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失败或复发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显示出良好临床抗肿瘤获益。因此,同时靶向IL-15和PD-1/PD-L1的双靶点药物,对肿瘤免疫治疗后复发/难治性患者可能具有良好的临床抗肿瘤活性和潜在疗效。
【点评】根据先声药业公告,SIM0237可通过结合PD-L1阻断PD-1/L1免疫抑制通路,同时通过IL-15激活免疫系统,从而起到了解除免疫抑制和激活免疫系统的双重协同作用,发挥抗肿瘤作用。
【医 药】药明巨诺就T细胞免疫治疗产品达成战略合作(2022-10-27)
10月27日,医药观澜讯,10月27日,药明巨诺与2seventy bio公司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建立细胞治疗的转化及临床开发平台,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加速T细胞免疫治疗产品的开发。双方的首要合作将围绕2seventy bio公司的MAGE-A4 TCR项目,拟开发用于治疗实体肿瘤。根据协议条款,2seventy bio公司将授权药明巨诺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地区开展MAGE-A4细胞治疗项目的权利,药明巨诺将负责其在中国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2seventy bio公司有权获得里程碑付款及基于产品收入的特许权使用费。此外,2seventy bio公司可将基于该合作项目而获得的早期临床数据用于在其他地区开发该产品。根据新闻稿,双方首要合作的MAGE-A4 TCR项目由2seventy bio公司与再生元(Regeneron)合作开发。MAGE-A4是癌-睾丸抗原MAGE家族的一员,这类抗原在多种实体肿瘤中均有表达。该项目旨在开发T细胞受体(TCR)疗法,用于治疗MAGE-A4阳性的实体肿瘤。
【点评】2seventy bio公司是一家细胞治疗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及经验丰富的团队。此次战略合作将进一步发挥公司包括转化研究及临床开发在内的综合能力,药明巨诺期待加速开发更多具有突破性治疗价值的细胞免疫治疗产品,服务更多中国乃至全球的癌症患者。
【医 药】康方生物PD-1/VEGF双抗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2022-10-21)
10月21日,医药观澜讯,10月20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最新公示,康方生物AK112注射液的又一项申请拟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拟开发适应症为:联合化疗治疗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失败的EGFR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公开资料显示,AK112是一款可同时靶向PD-1和VEGF的双特异性抗体。该药用于一线治疗PD-L1表达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申请刚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公开信息显示,AK112是基于康方生物独特的TETRABODY技术设计,可阻断PD-1与PD-L1和PD-L2的结合,并同时阻断VEGF与VEGF受体的结合。康方生物早前新闻稿指出,抗PD-1抗体与VEGF阻断剂的联合疗法已在多种瘤种中显示出疗效,如肾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和肝细胞癌。鉴于VEGF和PD-1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共表达,与联合疗法相比,AK112作为单一药物同时阻断这两个靶点,可能会更有效地阻断这两个通路,从而增强抗肿瘤活性。
【点评】根据康方生物此前发布的新闻稿,AK112有望成为继卡度尼利双抗新药(PD-1/CTLA-4双抗)之后该公司又一款具有全球突破性的重磅双抗新药。
【医 药】东阳光药业FLT3抑制剂在中国启动3期临床(2022-10-21)
10月21日,医药观澜讯,10月19日,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官网公示,东阳光药业已启动了一项3期临床试验,以评估苯磺酸克立福替尼片(HEC73543片)治疗FLT3-ITD突变的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公开资料显示,苯磺酸克立福替尼片是一款新一代、高特异性的FLT3抑制剂,是东阳光药业研发的一款1类新药。FLT3(FMS样酪氨酸激酶3)是一种跨膜配体激活受体酪氨酸激酶,通常在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中表达,在骨髓和淋巴系统发育的早期阶段发挥重要作用。FLT3通过与配体结合被激活,进而通过PI3K、RAS和STAT5等多种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存活、增殖和分化。
【点评】苯磺酸克立福替尼片是一款新一代、高特异性的FLT3抑制剂,已在中国获批开展针对AML患者的临床试验。东阳光药业本次启动的是一项随机、开放、挽救性化疗对照、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苯磺酸克立福替尼片治疗FLT3-ITD突变的复发/难治AM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医 药】美杰赛尔PD-1基因编辑T细胞注射液申报临床(2022-10-21)
10月21日,医药观澜讯,10月19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美杰赛尔1类生物新药PD-1基因编辑T细胞注射液已递交临床申请。公开资料显示,美杰赛尔是一家以国际前沿精准细胞治疗技术研发为主营业务的生物科技公司,该公司开发的PD-1基因编辑T细胞制品已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完成研究者发起的1期临床试验,相关成果发表于2020年4月《自然-医学》杂志。根据美杰赛尔早前发布的公开资料,该公司PD-1基因编辑T细胞制品的研发结合了肿瘤免疫治疗和细胞治疗时代开启的发展趋势。在产品研发初期,研发团队曾思考能否用前沿的基因编辑技术把T细胞上的PD-1基因删除,这样或许能够和抗PD-1单抗起到异曲同工的效应,还可能有更持久的疗效。因为理论上机体能够形成记忆T细胞,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治疗成本。为此,团队专门成立了成都美杰赛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临床GMP级别的PD-1基因编辑T细胞制品。
【点评】基因编辑技术是近年生物技术领域的热点,通过对靶标基因进行特定修饰,敲除“不良基因”或插入“功能基因”,进而达到治疗目的。高效、便捷的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是目前临床转化研究应用最为广泛的基因编辑技术之一。
【医 药】百济神州泽布替尼全球3期头对头研究达到PFS优效性(2022-10-14)
10月14日,医药观澜讯,10月12日,百济神州宣布,百悦泽(泽布替尼)在全球3期头对头ALPINE试验的终期分析中,达到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优效性结果。百济神州在新闻稿中表示,由此,泽布替尼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中,与伊布替尼“头对头”对比在PFS方面达到优效性的BTK抑制剂,再次印证了泽布替尼作为“best-in-class”药物的治疗潜力。泽布替尼是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新一代BTK抑制剂,其设计旨在最大化BTK靶点占有率和最小化脱靶效应,通过更高的选择性,减少第一代产品由于脱靶效应带来的相关毒性,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获益。目前,该产品正在全球进行广泛的临床试验项目,作为单药和与其他疗法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
【点评】泽布替尼自2019年首次获批以来,已在包括美国、中国、欧盟、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和瑞士等全球超过5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商业化。目前,针对CLL这一适应症,美国FDA和欧洲EMA也已受理泽布替尼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当前正在审评中。
【医 药】开发乙肝小核酸药物,浩博医药完成Pre-A轮融资(2022-10-14)
10月14日,医药观澜讯,10月12日,杭州浩博医药有限公司(AusperBio,以下简称“浩博医药”)宣布完成总计约1600万美元的Pre-A轮融资。由机构投资人InnoPinnacle Fund参与本轮融资,公司天使轮投资人持续看好,本轮追加投资。InnoPinnacle Fund是由信达生物主导发起设立的美元基金,专注于投资全球创新药、生物技术及产业链相关领域的领先企业。据浩博医药新闻稿介绍,本次Pre-A轮融资将用于乙肝治愈小核酸药物的全球临床试验和其他研发管线的推进。公开资料显示,小核酸药物是指包括小干扰核酸(siRNA)、反义寡核苷酸(ASO)、微小RNA(miRNA)和核酸适配体的寡核苷酸分子。小核酸药物由核苷酸组成,是与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完全不同的全新药物类别。其中主要的小核酸药物是siRNA药物和ASO药物,二者主要作用于细胞质的mRNA,通过碱基互补识别和抑制靶mRNA,实现对蛋白表达的调控,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点评】目前,针对慢性乙肝的治疗方法包括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等,但这些都很难实现功能性治愈,临床上存在着巨大的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siRNA技术的出现被认为是有望实现乙肝功能性治愈的有力工具。siRNA通过RNA干扰技术来干扰乙肝病毒的mRNA,破坏其作为转录后的翻译模板功能,阻止相关病毒蛋白的合成,从而抑制病毒颗粒形成。
【医 药】海思科环泊酚注射液获批新适应症(2022-10-14)
10月14日,医药观澜讯,10月14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最新公示,海思科创新药环泊酚注射液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公开资料显示,此前该产品已在中国获批多项适应症,此次获批用于妇科门诊手术的镇静及麻醉。环泊酚注射液(HSK3486乳状注射液)是海思科研发的一款全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静脉麻醉药物,其活性成分环泊酚是(R)-构型异构体小分子药物,为GABAA受体激动剂,可通过作用于GABAA受体介导的氯离子通道,增加电流的传导,引起神经元的超极化。这种超极化引起了神经信号传递一致,降低了动作电位产生的成功率,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的作用。根据海思科早前发布的新闻稿,环泊酚整体安全性耐受性良好,药效活性高,快速平稳起效,苏醒迅速且完全,注射痛发生率极低。此外,与对照组相比,在对呼吸的影响、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脂质输入量等评价指标方面,环泊酚也具有治疗优势。
【点评】此次环泊酚注射液获批的新适应症为:用于妇科门诊手术的镇静及麻醉。希望该产品的到来,能够为更多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医 药】标新生物分子胶在研新药申报临床(2022-09-28)
9月28日,医药观澜讯,近日,创新药新锐公司标新生物(Gluetacs Therapeutics)宣布迎来两项重要进展:一是,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已受理其首个分子胶降解剂产品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二是,该公司获得了老股东磐谷创投的再次增资。标新生物成立于2020年2月,由姜标院士和杨小宝教授共同创立,是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孵化的首家生物医药公司。该公司专注于利用蛋白降解技术开发新型口服小分子药物,以解决临床上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此前,该公司已获得多轮融资,包括:由普恩国新领投,磐谷创投、胜辉资本和动平衡资本跟投的天使轮投资;以及由沂景资本领投,倚锋资本和约印医疗基金跟投的Pre-A轮融资。根据标新生物的新闻稿,该公司团队在AI驱动的降解剂理性设计与虚拟筛选、高通量数字化细胞筛选、口服成药性优化、定量蛋白质组学验证以及体内药理毒理验证等蛋白降解剂开发的全流程环节拥有多年专业经验,并已建立具有差异化技术路线的分子胶降解剂(GLUE)和双机制降解剂(GLUETAC)开发平台。目前,标新生物已经建立包含多个药物的降解剂产品管线。本次获得CDE受理的GT919胶囊是一款分子胶降解剂,也是标新生物的首个分子胶降解剂产品,拟开发用于恶性血液肿瘤治疗。
【点评】分子胶和PROTAC是基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靶向蛋白降解技术中的两大主要类别,其作用机制在临床试验中已经陆续得到验证,标新生物是为数不多的同时布局分子胶和PROTAC的新药研发企业,积累了大量对于两类降解剂设计和优化的专有知识,对两类降解剂优势的结合有着独特见解,建立了差异化的技术平台和管线布局。
【医 药】云顶新耀超5.6亿美元引进,新型BTK抑制剂肾病临床试验获批(2022-09-28)
9月28日,医药观澜讯,9月26日,云顶新耀宣布,其新型BTK抑制剂EVER001胶囊临床试验申请获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计划开展治疗肾小球疾病的1b 期临床试验。EVER001胶囊(又名:XNW1011)是新一代共价、可逆的BTK抑制剂,云顶新耀早先与信诺维、中国抗体达成总额超5.6亿美元的合作,以在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制造和商业化XNW1011用于治疗肾病。肾小球疾病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原因。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调节B淋巴细胞的存活、激活、增殖和分化。应用小分子抑制剂靶向BTK是治疗B细胞淋巴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有效选择。EVER001胶囊是新一代共价可逆的BTK抑制剂,正在全球范围内开发用于治疗肾病。中国抗体制药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进行的1期研究结果表明,EVER001具有高选择性、优异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较好的靶点参与性和良好的安全性特征,研究结果支持其进一步临床开发。据云顶新耀新闻稿介绍,本次获批临床后,计划中的1b期临床研究将用于评价EVER001在以蛋白尿为特征的肾小球疾病的中国患者中的安全性、疗效、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
【点评】云顶新耀内科领域首席医学官朱正缨博士表示,EVER001用于治疗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试验申请在中国获批,凸显了云顶新耀为造福全球医疗需求未得到满足的患者提供创新的、高质量疗法的长期发展战略。慢性肾病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云顶新耀将持续致力于该领域的创新药开发,包括EVER001 1b期试验启动,同时云顶新耀引进的布地奈德靶向迟释胶囊Nefecon也计划于2022年下半年递交在中国的上市申请。
【医 药】科伦药业青光眼药物获批(2022-09-28)
9月28日,医药观澜讯,9月26日,科伦药业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的化学药品“溴莫尼定噻吗洛尔滴眼液”于近日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药品注册批准。科伦药业在公告中表示,该产品为中国首仿获批,上市后将为青光眼患者提供兼具降眼压和视神经保护双重功效的药物选择。青光眼是中国常见的眼部疾病,也是白内障之外的另一大视力杀手。青光眼的主要病因是眼睛内产生的房水无法正常排出,导致眼压升高。长期的眼压升高会压迫视神经而使其受损,进而造成视力丧失,甚至造成失明。通过药物或手术等手段来降低眼压,能减缓疾病发展,降低疾病的风险。公开资料显示,溴莫尼定噻吗洛尔滴眼液是一种复方滴眼剂。该药的原研产品由艾尔健(Allergan)研发,并已于2014年在中国获得批准进口,用于降低成人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升高的眼压。其主要成分之一溴莫尼定是一种α2受体激动剂,它可以起到抑制睫状体肌肉收缩的作用。其另一成分噻吗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房水的生成,从而降低眼压。
【点评】根据科伦药业公告,降低眼压为唯一经过循证医学证实的青光眼有效治疗方法,真实临床常需联合不同机制药物协同增效。溴莫尼定为目前唯一显示具有降眼压和视神经保护双重作用的药物,联合噻吗洛尔将进一步增加降眼压疗效,且复方制剂可减少给药频率和防腐剂累积,提高用药依从性。此前,溴莫尼定噻吗洛尔滴眼液已被中国《中国青光眼指南(2020)》、美国《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2020)》、欧洲《青光眼术语和指南(2021)》等海内外权威指南推荐。
【医 药】眼科领域第3款,信达生物双特异性抗体新药获批临床(2022-09-23)
9月23日,医药观澜讯,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最新公示,信达生物申报的1类新药IBI333获得一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适应症为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公开资料显示,IBI333是一款VEGF-A/VEGF-C双特异性抗体,本次为该药首次获批临床。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信达生物在眼科领域获批临床的第3款双特异性抗体药物。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人体内自然生成的细胞因子。在正常人体内,它能够促使新血管生成,从而支持体内组织和器官的生长。但VEGF的过表达却与多种疾病的发生进展息息相关。研究发现,VEGF参与了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发生发展,它可以在机体缺血缺氧的地方诱导新生血管的发生。而病理性近视的脉络膜由于长期受到牵拉变形,血管较正常人明显减少,局部过量的VEGF导致患者发生病理性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严重影响视力。抗VEGF药物是这类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根据信达生物发布的2022年度中期业绩报告,IBI333是一款全人源融合蛋白双克隆抗体,可同时靶向VEGF-A和VEGF-C。在激光诱导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中,IBI333可抑制游离的VEGF-A和VEGF-C。研究人员希望IBI333的这种设计可以达到比目前上市的抗VEGF药物更好的疗效,以及对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病人产生更好的效果。
【点评】本次是IBI333首次获批临床,拟开发用于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该病是导致成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病因之一。在这种晚期的AMD中,脉络膜新血管在视网膜和黄斑下生长,这些异常的血管很脆弱,会导致血液和蛋白质的渗漏。血管的出血、渗漏和疤痕最终会对光感受器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如果不及时治疗,视力会迅速下降。VEGF会刺激视网膜异常血管的增殖。因此,这类患者可以通过眼睛内注射抗VEGF药物减缓病情恶化。
【医 药】客观缓解率达100%,科济药业公布BCMA靶向CAR-T产品2期临床新进展(2022-09-23)
9月23日,医药观澜讯,9月21日,科济药业宣布,在第七届CAR-TCR年度峰会上口头介绍了BCMA CAR-T产品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zevor-cel,产品编号:CT053)的北美2期临床试验结果。数据显示,zevor-cel在17名北美地区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R/R MM)患者中展现出有前景的疗效,客观缓解率达到100%。zevor-cel是一种用于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全人抗自体BCMA CAR-T细胞候选产品。此前,该产品曾获美国FDA授予再生医学先进疗法(RMAT)和孤儿药资格,获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授予优先药物资格(PRIME)和孤儿药资格,被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目前,科济药业正在北美地区开展1b/2期临床试验,以评估zevor-cel用于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安全性及疗效。该公司也计划进行其他临床试验以开发zevor-cel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早线治疗方法。
【点评】科济药业首席医学官Raffaele Baffa博士表示,多发性骨髓瘤是第二大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到2024年,美国患有多发性骨髓瘤或处于缓解期的人数将达到约16万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仍存在巨大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亟需治疗方案。本次CAR-TCR峰会上报告的北美2期临床试验中17名患者接受zevor-cel治疗的结果表明,如同此前在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告的中国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和LUMMICAR-1的1期临床试验,zevor-cel在北美2期临床试验中也展现了良好的临床获益。他们将持续致力于为全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成功开发及上市zevor-cel。
【医 药】诺诚健华在科创板正式上市(2022-09-23)
9月23日,医药观澜讯,9月21日,诺诚健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正式上市。诺诚健华专注于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该公司的BTK抑制剂奥布替尼和抗CD19抗体tafasitamab已处于商业化阶段。根据诺诚健华近期发布的中期报告,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研发投入2.74亿元,同比增长约48%。目前,该公司有13款产品正在全球开展30多项临床试验。诺诚健华成立于2015年,由生物医药行业知名企业管理者崔霁松博士和知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联合创立,专注于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的1类新药研发。2020年3月,诺诚健华已在挂牌上市。目前,该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的产品管线,其中:BTK抑制剂奥布替尼和抗CD19抗体tafasitamab处于商业化阶段;13款产品处于临床阶段,正在中国和全球进行30多项临床试验;3款产品处于临床前阶段。
【点评】根据诺诚健华招股说明书,该公司本次科创板IPO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新药研发和药物研发平台升级等。未来,该公司的主要发展规划及目标包括:1)继续挖掘奥布替尼用于治疗多种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价值;2)推进奥布替尼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试验以及其他在研产品的研发工作;3)加深实体瘤治疗领域的布局,推进相关产品的临床开发;4)通过内部研发和商务拓展进一步扩充产品管线;5)通过外部合作与内部扩展建设大分子生物药研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