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拓斯达将公开增发募资6.50亿元,加码工业机器人制造(2019-11-14)
11月14日,搜狐网讯,近日,拓斯达(300607)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公开增发股份1606.52万股,发行价格为40.46元,募集资金6.50亿元。公告显示,除去发行费用,此次募集资金将全部投资于“江苏拓斯达机器人及自动化智能装备”项目。据测算,项目达产年销售收入23.70亿元。公司表示,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将有利于提升公司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解决方案批量化生产能力,把握“机器换人”浪潮带来的发展机会,并形成以华东地区为圆心,辐射华中、华北等区域的市场布局,进一步巩固战略布局规划。据悉,拓斯达成立于2007年,目前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软硬件的研发、制造、方案和应用全产业链,产品广泛运用于3C、光电、新能源、家用电器、汽车零部件制造、5G等领域。目前,公司在国内已累计服务超过6000家客户,包括伯恩光学、立讯精密、捷普绿点、比亚迪、长城汽车、TCL、富士康等知名企业。
【点评】此次公开增发旨在落实拓斯达发展战略,完善拓斯达生产基地布局,并提升工业机器人产能,积极参与“机器换人”浪潮。长远来看,随着募投项目的落地,拓斯达将显著受益工业机器人不断扩张的市场需求以及国产替代趋势。
【高端装备】中威复合材料公司碳纤维船舶整船制造车间投产(2019-11-08)
11月8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6日,广东中威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在南沙小虎岛举行碳纤维船舶1号生产车间投产庆典仪式。挪威外交部国务秘书玛丽安妮一行,挪威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司铎莱,广东航运集团副总经理丁予君等领导嘉宾共同出席仪式。玛丽安妮在致辞中表示,中威公司的成立显示了中国与挪威两国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商业合作并取得重大成功,也显示了双边经贸关系在加强发展。碳纤维高速客船在南沙制造,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版图的一部分,该船舶的投入使用能够有效降低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为珠三角的绿色航运做出贡献。同时,碳纤维高速客船的制作技术可以在许多方面得到应用,未来会有更多合作的机会和光明的前景。据悉,广东中威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隶属于广东省航运集团,是一家专注于碳纤维高新复合材料产品加工制造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在2016年成立,2017年正式投产;目前公司车间已完成建设,预计全面投产时,年产值可达8亿元人民币。
【点评】新生产车间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威公司碳纤维船舶生产向着专业化、标准化迈出坚实一步。
【高端装备】置换注入西飞和陕飞等资产,中航飞机将启动重大资产重组(2019-11-08)
11月8日,东方财富网讯,11月5日晚间,中航飞机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部分飞机零部件制造业务资产与中航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部分飞机整机制造及维修业务资产进行置换,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据了解,本次交易拟置入上市公司资产为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和中航天水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等资产,其中中航天水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拟在本次交易前由航空工业无偿划转至航空工业飞机。拟置出上市公司资产为中航飞机长沙起落架分公司、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制动分公司全部资产及负债和贵州新安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等资产。受此消息影响,中航飞机股价11月6日开盘便迅速拉升并封住涨停。
【点评】此次交易是为了聚焦航空整机主业,进一步整合研发资源,提高运营效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增强公司独立性并减少关联交易;同时,此次交易还能够推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工作。
【高端装备】中国航天科工进博会成交项目突破20项,签约对接德瑞企业(2019-11-08)
11月8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期,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与来自瑞典、德国等国企业分别对接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悉,本届进博会,航天科工成功邀请涵盖8个国家及地区的12家企业参展,展品涉及智能制造等多个门类,展台总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邀请参展的企业数量和展台总面积均超上届水平。大会期间,航天科工所属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富勘(上海)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据了解,德国富勘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工业物联网(IIoT)服务提供商。航天云网公司再拓“云端生态”,与富勘公司在精益制造、数字化云端应用推广等领域,共同研发IIoT产品及服务,共同打造面向中国制造业的云端数字化转型升级方案。双方同意共同申报中德政府间科技研发项目。
【点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主办的一场重要国际盛会。航天科工将充分利用参加进博会契机,进一步拓宽对外开放合作渠道,不断扩大国际合作成果,协同创新开辟经济增长新源泉,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进一步推动集团公司产业化发展。本次与德国企业战略合作的达成,将进一步推动中德先进制造解决方案在中国的落地,积极促进工业互联网国际生态建设,助力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高端装备】诠视科技获千万级Pre-A轮融资,加速推动计算机视觉落地(2019-10-31)
10月31日,同心智造网讯,近期,计算机视觉企业诠视科技(Xvisio Technology)完成新一轮千万级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君盛投资领投,苏州智郎跟投。据悉,诠视科技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从事空间感知与认知(VSLAM+AI)底层技术开发的计算机视觉公司,目前公司主要专注于向AR/VR/MR、机器人等领域提供高精度位置追踪、导航、避障及物体识别等高速(100fps)端处理VSLAM整体解决方案。诠视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林瓊表示,轮融资之后,公司将重点完成从核心技术到系统集成能力的建设;同时也将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公司面向多客户服务的能力,更好的服务终端市场;此外,公司还将会将部分核心技术向特定垂直领域的行业用户开放,作为下一阶段的布局目标。
【点评】未来十年,基于计算视觉的感知识别层面将会出现大量的商业机会,而VSLAM技术的发展与现实的产品需求之间存在的巨大的不匹配,因此,未来低门槛、高精确度的VSLAM模块化技术具有极大的商机。
【高端装备】女娲机器人获千万级Pre-A轮融资(2019-10-31)
10月31日,同心智造网讯,近日,深圳市女娲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女娲机器人”)获千万级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南山创赛基金领投,朗科投资、青赢创投跟投。作为商用清洁机器人领域的领先企业,女娲机器人自成立以来便专注于自主研发低速无人驾驶技术、机器人技术及智慧环卫技术,并通过云平台的建设,整合各个子系统,形成了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目前,女娲机器人的产品已经实现了多传感器深度融合,实现了多场景应用,用户体验颇佳,技术水平领跑市场。据悉,女娲室内扫吸一体机器人已经成功在新加坡樟宜机场、北京大兴机场等大型公共场所投入使用;女娲户外大型清扫机器人已在杭州下城区智慧城市示范园区、深圳大学城、深圳湾公园及深圳少年宫等多区域投放运营;此外,公司还与香港、日本、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及地区达成合作意向。
【点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商业清洁领域的保洁效率以及保洁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商业清洁工作也面临更多挑战,随着人力成本上涨的趋势不可逆,机器换人是大势所趋,因此,投资者看好女娲机器人在智能清洁领域的发展前景。
【高端装备】航新科技中标上飞公司自动测试平台项目(2019-10-31)
10月31日,上海证券报讯,10月28日,航新科技公告称,公司已被确定为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上飞公司”)机载电子部件自动测试平台国际招标项目的中标人。这是航新科技首次中标民航飞机检验、测试和维修相关的项目。据悉,上飞公司是中国商飞的子公司。公告显示,本次机载电子部件自动测试平台国际招标项目的投标报价为1400万元。该平台可完成航空电子部件的功能和性能测试,可用于成品件入厂检验、总装测试和维修等场合。航新科技测试设备部副总工程师陈波表示,随着国产大飞机C919的逐步量产,围绕该机型的维修维护需求将进一步提升。此外,受益于飞机维修平台的共通性,公司未来有望将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拓展至国产喷气支线客机ARJ21等其他机型。本次项目中标将成为航新科技开发民用航空飞机“维修后市场”的开始。
【点评】尽管本次中标金额不大,但该项目对于“主修”军用飞机的航新科技具有重要意义。本次项目招标是商飞首次公开招标国产大飞机C919的机载电子部件自动测试平台,不仅意味着航新科技的产品实力已不输国外同行,更标志着公司在国产飞机的“维修后市场”开发方面占得先机。
【高端装备】外高桥造船为福茂集团建造的18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命名(2019-10-24)
10月24日,龙的船人网讯,10月23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为美国福茂集团建造的18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宏梅”号在上海命名。是今年继“心梅”、“旺梅”、“盛梅”之后,外高桥造船向福茂集团命名、交付的第4艘好望角型散货船,也是历年来向美国福茂集团命名、交付的第18艘船。据悉,该船总长292米,型宽45米,型深24.9米,入ABS船级社,满足IMO Tier III和HCSR的要求。采用新型绿色节能设计,在相同航速下,油耗相比上一代相同船型明显减少,并且船上加装了脱硫塔设备,大大降低船东运营成本。
【点评】“宏梅”号是外高桥造船自行开发、设计和建造的最新型第五代SWS标准好望角型散货船,是一艘满足船东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对于经济性和环保需求而精心设计建造的高品质船舶,也是世界大型散货船市场的品牌船型。“宏梅”的建造证明我国造船实力不断提升。
【高端装备】上海沪工拟发行4亿元可转债,聚焦智能制造与航天业务(2019-10-24)
10月24日,高工机器人网讯,近日,上海沪工披露了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预案公告,该可转债总额不超过4亿元,续存期限为6年,每张债券面值100元人民币,按面值发行。募集资金将用于航天装备制造基地一期建设项目、精密数控激光切割装备扩产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据悉,目前公司主营业务由“智能制造”与“航天业务”两大板块构成。在智能制造领域,上海沪工是国内焊接与切割行业的龙头企业,推出了“开拓者”系列焊机、“智优”系列数字化焊机、智能焊接与切割云平台等,具有全系列产品生产能力。在航天业务领域,以北京航天华宇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核心平台,优化航天产品结构。
【点评】此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成投产将有助于公司突破产能的瓶颈限制,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优化和丰富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上海沪工在航天业务领域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市场地位。
【高端装备】亚威股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正式启动(2019-10-24)
10月24日,机经网讯,近期,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钣金制造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集成系统项目启动会在公司研发经营大楼顺利召开。该项目由亚威股份牵头,联合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大学等单位共同申报,于今年6月获得国家科技部立项支持,计划2022年5月完成。据悉,本次启动的项目主要研制高柔性钣金加工制造机器人系统及智能化生产线,实现自动更换工装、自动更换模具、离线编程、设备联网、远程监控等功能。项目分为五个课题进行:钣金智能制造生产线系统集成设计、面向钣金制造的专用机器人技术、机器人钣金折弯离线编程技术、柔性化钣金智能制造管控技术、钣金制造机器人智能化生产线示范应用。
【点评】预计通过本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形成一批钣金制造自动化生产线核心装备与关键技术,促进我国钣金加工技术的进步,推动国产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高端装备】扬子三井造船正式投产(2019-10-17)
10月17日,龙的船人网讯,10月15日,江苏扬子三井造船有限公司正式开业投产。当天,为UWS船东建造的一艘82000吨散货船顺利开工。据悉,2019年5月,在扬子江船业集团、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三井E&S造船株式会社的共同努力下,由中日船舶制造产业强强联合的江苏扬子三井造船有限公司成功落户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子三井造船公司注册资本9990万美元,总投资额2.997亿美元。厂区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配备10万吨级平地船台2座,1500米舾装码头,20万平方米生产厂房,并配有600吨总装龙门吊、150吨门机等各类起重设备和各类焊接、冷加工、精加工、喷涂等造船先进设备设施。扬子江船业集团总经理任乐天介绍,扬子三井造船将整合扬子江船业集团的灵活体制及成本管控力、日本三井造船的先进研发设计、品质管理及售后服务和三井物产的强大全球销售优势于一体,专注于各类商船建造。
【点评】扬子三井公司已具备年产12艘十万吨级船舶的生产能力,未来专注于建造各类商船,特别是LNG船和油轮。适应船舶制造和海运产业清洁化、节能化的多样需求,扬子三井造船将设计、研发、生产气体运输船、油轮、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海洋工程装备、绿色能源散货船等船舶及海工装备,建成投产后年产值有望达到30亿元。
【高端装备】巨轮智能科技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再获政府拨款(2019-10-17)
10月17日,高工机器人网讯,巨轮智能10月17日午间公告,公司与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的科技项目“高性能等离子弧/激光增减材复合制造装备”获得广东省科技厅专项资金第二期拨款1040万元,公司可获得经费分配208万元。公司于2019年2月已收到该项目专项资金第一期拨款240万元。公告显示,该项目研发可切换等离子/激光送粉,集成高速铣削和激光冲击强化模块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增减材系统,以及可切换等离子送粉送丝/激光送粉,集成高速铣削模块的六轴机器人增减材系统,两套系统具备过程监控、质量回溯功能,分别用于高精制造与现场修复。据介绍,“高性能等离子弧/激光增减材复合制造装备”科技项目由巨轮智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襄阳航泰动力机器厂等多家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共同合作研发。
【点评】项目依托巨轮智能成熟产业平台和高校高端技术优势,联合国内相关领域的院士、教授、高工等专家团队,通过增材、铣削和强化等复合,解决成形件表面粗糙、精度低、应力大、缺陷无法检控等问题,兼顾高效率、高质量、高精度、低成本,实现航空、核电、模具等零件的直接制造和再修复制造,在面向高级工程应用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高端装备】中龙欧飞成为我国首家拥有飞机拆解资质的维修单位(2019-10-17)
10月17日,搜狐网讯,10月15日,位于哈尔滨市临空经济区中龙飞机循环再制造基地的中龙欧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龙欧飞),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首张具备飞机拆解资质的维修许可证,成为我国首家拥有飞机拆解资质的维修单位。一直以来,我国没有针对飞机拆解领域的管理细则,飞机拆解企业一直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作业,今年4月22日,中国民航局发布了关于飞机拆解的咨询通告,规定了申请含飞机拆解项目的维修许可证的标准,填补了我国航空产业规章的空白。据了解,中龙欧飞成立于2018年9月,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一家独立系飞机维修企业,主要为客户提供基地维修、航线维修、飞机拆解、技术培训等服务,隶属于中国飞机租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点评】飞机拆解是循环经济在民航业的体现,通过规范的飞机拆解,可以将具有再次利用价值的零部件再次使用。同时,也将带动二手航材市场的发展,大幅度降低航空公司航材采购成本,提高航空公司的利润空间。维修许可证的颁发可以进一步规划行业标准,使得企业有章可循,推动我国飞机拆解行业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高端装备】北京悦航天翼与德国汉莎技术在京举行合作签约仪式(2019-10-10)
10月10日,中国民用航空网讯,10月10日,北京悦航天翼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AirEsurfing)与德国汉莎技术公司在京举行合作签约仪式本次合作,双方将就航空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进行深度合作,汉莎技术公司将为悦航天翼提供定制化服务,包括空客系列飞机和波音系列飞机基于KA波段的改装设计方案以及取证、改装包等服务。据悉,今年3月,悦航天翼已与世界知名航电设备厂商霍尼韦尔公司进行JETWAVE天线中国区的独家合作,为中国本土航空公司提供具备高速机上WI-FI服务能力的解决方案,为旅客带来基于KA波段的高速、稳定、不间断的空中网络服务。悦航天翼作为中国航空互联网领域产业链最完整、最具影响力的中高端航空客舱数码多媒体及数字信息娱乐运营商(IFEC)以及航空互联网(Wi-Fi)业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以早日实现中国民航天地一体化为己任,并致力于向航空公司提供先进成熟的定制化航空互联网技术解决方案和商业运营方案。
【点评】悦航天翼与霍尼韦尔、汉莎技术的深度合作,标志着悦航天翼将全球最先进、成熟,可靠和符合适航要求的航空互联网集成解决方案落地中国,三方携手为中国航空公司及旅客提供高品质、定制化的航空互联网综合技术解决方案,共同推动中国航空互联网市场进入国际一流水平。
【高端装备】史上最大吨位船命名,青岛造船厂重生(2019-10-10)
10月10日,龙的船人网讯,10月10日,华通集团所属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在重整后续造的首艘大型船舶:20.6万吨散货船首制船举行了命名仪式。该船被命名为“MINERAL YANGFAN”号,将交付比利时CMB公司。这艘20.6万吨散货船由青船与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联合研发,是青船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吨位船舶。船长300m,船宽50m,型深24.9m,设计吃水16m,载重20.6万吨,入级LR船级社。该船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油耗、航速及载货量等主要技术性能优越,适应于煤、矿石和谷物等大宗散货的运输。全船采用双壳保护,创新燃油舱设计,有效降低燃油泄漏的可能性,同时配有低硫燃油系统,符合MARPOL73/78公约和欧盟对低硫的排放要求,全面满足由国际船级社联合会(IACS)制订的《共同结构规范》(CSR)和国际海事组织(IM0)制订的《海水压载舱和散货船双舷侧处所保护涂层性能标准》(PSPC)等国际规范。
【点评】青岛造船厂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2016年上半年,青岛造船厂资金链断裂,导致欠贷、欠款、拖欠工资。2018年5月,青岛中院裁定批准青岛造船厂、青岛扬帆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重整成功。目前,在华通集团的支持下,青岛造船厂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高端装备】视比特机器人获新一轮千万元级战略融资(2019-10-10)
10月10日,同心智造网讯,近日,湖南视比特机器人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新一轮千万级战略融资,同威资本领投,老股东道生资本跟投,毅仁资本继续担任本轮融资的财务顾问。这是视比特最近三个月来获得的第二轮融资。此前,视比特曾于7月获得图灵创投、道生资本和小智创投投资的天使轮融资。据悉,视比特于2018年8月入选“柳枝行动”,落地长沙国家高新区,是一家深度融合3D视觉感知与机器人柔性控制交互技术的高科技公司。此前,视比特机器人曾发布了针对物流行业多品类包装箱的无序拆垛机器人——零号拆垛机器人(ZeroPick),主要应用于物流行业货品在传送带和托盘场景下的智能拆垛、码垛。2018年ZeroPick已于某知名电商的仓库落地应用,成功经受住了当年“双十一”期间的高强度压力测试。在上千种品类的饮料箱识别拆垛中,准确率高达99.9%。
【点评】视比特公司面向机器人复杂交互场景,为物流、智能制造、新零售等行业客户提供低成本、高效能的集成解决方案、3D视觉算法、“视觉+夹具”的软硬一体化产品和通用视觉计算平台服务。
【高端装备】机器视觉企业矩子科技IPO闯关(2019-09-26)
9月26日,高工机器人网讯,9月26日,据证监会公告,包括上海矩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发)在内的三家公司将接受发审会审核。矩子科技此次公开发行2,500万股,拟募集约5.07亿元。矩子科技方面表示,除了补充流动资金之外,此次募集项目还用于进一步扩大产能,投资于机器视觉检测设备产能扩张项目、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研发中心项目、营销网络及技术支持中心建设项目。其中,机器视觉检测设备产能扩张建设项目拟募资资金1.37亿元、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研发中心项目拟募集资金7888万元、营销网络及技术支持中心建设项目拟募集资金1.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拟募集资金1.4亿元,几大项目合计达5.07亿元。
【点评】机器视觉检测设备研发中心项目的建设,将利用技术储备逐步实施研发计划,大幅提高矩子科技技术水平,提升该公司市场竞争地位。矩子科技也坦言,随着下游行业持续发展,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将吸引更多的竞争者进入,可能导致行业价格和利润率下降。如果不能全面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自身将面临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高端装备】三星重工2艘超深水钻井船订单遭弃(2019-09-26)
9月26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全球最大浮式钻井平台船东之一Transocean正式宣布撤销Ocean Rig在三星重工的最后2艘超深水钻井船订单。据悉,这2艘撤单钻井船分别为“Ocean Rig Santorini”号和“Ocean Rig Crete”号,目前正在三星重工巨济船厂建造,交付时间分别定在今年第三季度和明年第三季度。不过,Transocean在9月23日表示,其间接子公司将把在“Ocean Rig Santorini”号和“Ocean Rig Crete”号的各自权益让渡给三星重工;在放弃2艘钻井船订单之后,Transocean的间接全资子公司将不再根据建造合同向三星重工支付更多款项。据了解,Transocean在2018年以2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Ocean Rig,成为全球最大浮式钻井平台船东之一。作为交易的一部分,Ocean Rig船队中8艘高规格超深水钻井船和2座适应恶劣环境运营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加入Transocean的船队,此外还包括三星重工在建钻井船“Ocean Rig Santorini”号和“Ocean Rig Crete”号。
【点评】这2艘钻井船是Ocean Rig于2014年在三星重工投机订造的,当时每艘造价约为6亿美元。不过,随着海上钻井市场陷入萧条,Ocean Rig自2016年以来曾数次推迟新船交付时间,这也导致了建造成本的增加。
【高端装备】中车株洲所牵头研发商用磁浮3.0版列车,预计2020年初下线(2019-09-26)
9月25日,中国新闻网讯,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牵头研发的中国首列商用磁浮3.0版列车,预计2020年初下线。这款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列车,将填补全球该速度等级磁浮交通系统空白。据悉,近年来,株洲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持续打破一系列外国技术垄断。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就是通过坚持科技创新破困局赢得发展的一个例子。如今,中车株洲所已形成电气传动与自动化、新能源装备等四大产业板块,拥有十大业务主体,培育出两家百亿元级上市企业,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销售收入达345亿元。
【点评】随着全球首列虚拟轨道列车、中国首列中低速磁浮列车等一批突破性产品相继推出,株洲正以最先进的机车牵引引擎、最强大的航空动力引擎和最环保的汽车动力引擎为核心助推器,打造中国轨道交通城、中南地区通用航空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城。
【高端装备】小胖机器人获5亿融资(2019-09-17)
9月17日,同心智造网讯,近日,小胖机器人与青岛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青岛即墨区政府5亿元注资小胖机器人,同时,小胖机器人将入驻青岛即墨区,建设机器人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并将以此基地为启动轴心,面向全国输出机器人技术与全系产品,全力打造中国服务机器人龙头品牌。据悉,此轮融资过后,小胖机器人估值近20亿元人民币,在国际和国内大型服务机器人出货量均是第一梯队中居头部位置。未来,依托青岛研发生产基地,公司资金投入将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以及新产品的研发,在已有核心产品基础上,以大型服务机器人为载体,布局高、中、低端服务机器人全系列产品,为未来1至2年进化者机器人科创板IPO上市奠定基础。
【点评】小胖机器人在青岛落地后,青岛市政府将在青岛中小学、幼儿园推广布局小胖机器人教学助手,覆盖青岛全市教育系统,推广少儿人工智能教育在青岛的普及,提升青岛少儿教学的转型升级。预计与青岛市即墨区政府合作后,小胖机器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青岛市即墨区也将进一步完成传统产业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向前发展。此次融资标志着小胖在AI+教育领域有了更深层次的探索,这不仅是人工智能的深化,也标志着教育的新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