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商用服务机器人企业“普渡科技”完成数亿元C4轮融资(2023-05-05)
5月5日,创业邦讯,5月4日,商用服务机器人企业普渡科技在官微宣布完成数亿元C4轮融资,阅度资本投资。这已经是普渡科技在2023年所获得的第二次融资,而且本轮融资与普渡科技2月15日公布的C3轮融资间隔不到3个月。迄今,普渡科技已获数轮融资,总金额超10亿元,腾讯、红杉中国、美团、深投控、大湾区基金等战略投资方持续加投。普渡科技作为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行业代表企业,出海较早,整体市场销售额领先,规模优势凸显,这也是持续获得资本密集关注的重要原因。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是一家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商用服务机器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技术为低速自动驾驶、机器人电机驱动与运动控制,主要产品为配送机器人和消毒机器人。
【点评】普渡先是围绕餐饮机器人这一个细分领域发布多款具有竞争力的单品,快速做到了全球领先,占领头部客户市场,被广泛应用在餐厅、咖啡厅、医院、酒店、写字楼等场景后。随后,普渡又开始借助品牌和渠道,将B端客户的需求延伸,并为之配套提供更广泛的各类商用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当前,普渡的全球产品线已经拓展到了智能清洁机器人、智能消毒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高端装备】大船集团斩获史上最大单笔油船订单(2023-05-05)
5月5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中国船舶大船集团联合中船贸易与希腊船东Dynacom签订了10艘11.5万吨成品油船建造合同,创下了今年一次性签约油船订单批量最大的船厂新纪录,也是大船集团历史上实船批量最大的单笔油船订单。船东代表Mr. Konstantinos Lampsias、大船集团副总经理何旭、中船贸易业务经理陆章程分别代表各方在建造合同上签字,希腊船王Mr. George procopiou及其家族成员出席仪式。据消息人士透露,这份订单中还包含额外4艘备选船舶,新船将配备脱硫装置,每艘造价约为6100-6300万美元,预计将在2025年至2026年间陆续交付。如果备选订单全部确认生效,这14艘船总价将高达8.8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1.06亿元)。
【点评】去年以来,大船集团经营团队准确研判新造船需求,主动出击及时锁定优质客户资源,根据项目进展适时调整谈判策略和技术条件,最终凭借优于竞争对手的商务条款及客户的充分信任顺利拿下该笔油轮大单。
【高端装备】科沃斯机器人亮相AWE,机器人服务生活生产全场景(2023-04-27)
4月27日,36氪讯,4月27日,一年一度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正式开幕,众多前沿产品齐聚一堂。而作为深耕服务机器人领域多年的领先品牌,科沃斯在展会中带来了多项服务机器人。扫拖机器人一直是科沃斯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此次展会中,科沃斯推出了最新全能扫拖机器人地宝X1 PRO,以“功能”“智能”“交互”三大核心能力成为此次展会的“明星产品”。此外,科沃斯还带来了多款创新品类家用机器人产品。可移动的空气净化机器人沁宝Z1,解决家庭窗户清洁问题的清洁机器人窗宝W1 PRO,割草机器人GOAT G1等产品使家庭场景无论室内室外都可以“机器人化”。在家用场景以外,科沃斯服务机器人也能派上大用场。展会中,科沃斯还推出了全新K1、M1等产品组合、全新HIVE机器人协作生态系统与全新一站式租赁平台,为现有的很多复杂商用场景提供了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点评】此次展会中,科沃斯不仅展示了其产品矩阵的丰富性,也展示了其在机器人产业生态的额完整布局,期待科沃斯给市场带来更具创新性、革命性的产品。
【高端装备】空中客车携手TARMAC及成都市政府成立中国首家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2023-04-27)
4月27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4月26日,空中客车公司与TARMAC Aerosave公司以及成都市政府合作,成立中国首家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合资公司。该服务中心将面向各种机型,提供飞机从停放、存储到维修、升级、改装、拆解和回收的一站式服务。据悉,2022年1月,各方签署谅解备忘录,宣布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项目正式落地成都,服务中心计划于今年年底左右投入运营。该服务中心占地面积 71.7万平方米,规划建设停放125架飞机。服务中心毗邻成都双流区的航空工业园区,航空制造和服务企业布局完善,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的建立将进一步打造更加成熟的航空生态圈。这也是空中客车与中国合作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进一步加强了中国航空服务业务的发展。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的成立标志着空客在中国的业务范围已贯穿整个航空产业链,从部件生产到飞机总装与交付,从机队运行到拆解和高价值零部件的循环利用,实现了全行业生命周期的闭环发展。
【点评】位于成都的服务中心完全契合空客在整个飞机生命周期的过程中承担环境责任的战略。飞机存储、升级和拆解都一站式进行。空中客车与TARMAC Aerosave公司以及成都市这样经验丰富的合作伙伴强强联合,在中国建设首个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提供完善的航空服务。
【高端装备】“AI+3D”成机器人发展新引擎中科融合3D芯片突破“卡脖子”难题(2023-04-27)
4月27日,中国机器人网讯,近日,中科融合感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旭光在“同心智造网 2023(第十二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期间接受同心智造网采访时表示,“AI+3D”成为让整个机器人蓬勃发展的新引擎:3D是一种数据形态,它让机器更灵活,而AI解决了如何把3D的数据更有效的使用起来,让机器人具有“人”的特征,形成一个从数据采集到数据价值提炼和应用的闭环。作为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研发“MEMS芯片+SOC芯片+核心算法”的高科技公司,中科融合将自身定位为能够提供完整的AI+3D芯片以及模组产品的企业,为下游的机器人等产业服务和赋能,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医疗等领域。
【点评】王总表示,中科融合将立足于先进的光学芯片技术,加速工业视觉芯片等“硬科技”的国产化替代进程。同时,中科融合未来将持续在各个应用领域开疆拓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高端装备】现代联手科研机构开发探月机器人,计划2027年推出(2023-04-20)
4月20日,中国机器人网讯,近日,现代汽车集团联手科研机构开发探月机器人,计划2027年正式推出。据外媒报道,正谋求向智能移动出行解决方案企业转型的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将移动业务领域拓至太空宇宙。该集团表示,已携手国内科研机构着手研发探月专用移动机器人“Rover”的开发模型。2022年,现代汽车集团宣布进军太空领域,与研究机构合作开发月球探索车。据了解,去年7月,现代汽车集团与韩国天文研究院、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韩国建设技术研究院、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韩国原子能研究院、韩国汽车研究院共六家科研机构签署了开发探月专用机器人的共同研究合作协议(MOU)。对此,现代汽车集团表示:“虽然月球对其探索球体表面移动出行的发展构成了重大挑战,但也为现代和起亚提供了最终的试验场,并将为现代和起亚进一步交付智能和可持续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宝贵的经验。”经与各方讨论,集团将该机器人的制作用途界定为“着陆月球南极执行采矿与环境勘查等科学任务”。另外,现代汽车集团称,期待最早于明年下半年完成研发模型,2027年推出可探测月球表面的正式产品。
【点评】除了现代汽车集团,还有很多汽车厂商也把目标瞄准太空,试图打造出能在月球等环境下使用的交通工具。
【高端装备】大陆航空科技宣布其航煤发动机两个新里程碑(2023-04-20)
4月20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4月20日,大陆航空科技在德国通用航展上,宣布了其广受欢迎的CD系列航空煤油活塞发动机的两个重要里程碑:一是大陆航煤发动机累计飞行时间超过1000万飞行小时;二是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批准大陆CD170发动机的更换间隔(TBR)从1200小时延长到1800小时,这是大陆航空科技近年来继CD135/155和CD300延寿后,再一次对航煤发动机进行延寿。这两个里程碑都证明了大陆发动机出色的性能、可靠性和客户满意度。CD170是大陆CD100系列航煤发动机(CD135/155/170)中马力最大的构型,在2020年推出时,大陆航空科技就承诺会适时提高发动机更换间隔时间。
【点评】此后大陆航空科技将该机型延寿作为优先项目,以给发动机的所有者和运营商提供更大的价值。CD170发动机延寿增加600飞行小时后,将使该型号发动机更有竞争力,并将吸引更多客户加入大陆航煤发动机机队。
【高端装备】大族机器人首次合作伙伴大会成功举办(2023-04-19)
4月19日,同心智造网讯,4月14日,大族机器人“聚势同行·大有可为”合作伙伴大会在深圳总部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集成商、代理商及生态合作伙伴等100多名代表热情出席,共同见证大族机器人首次合作伙伴大会盛况。大族机器人始终希望与所有合作伙伴站在一起,共同建设稳定、多赢、聚焦的协作机器人产业链生态,共同进步。大族机器人CEO王光能先生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大族机器人源于大族激光,一直以来专注于直驱电机、伺服驱动、运动控制等机器人核心技术的研发,并在核心技术上“做到了自主可控”。如今,年产能可达30000台的大族机器人全球智能制造基地(佛山)已经建成投用,高精尖的技术团队、产品体系以及服务全球的业务能力也全部“准备就绪”了,“因而我们希望也相信,大族机器人在不久的将来可以举办千人、甚至万人规模的合作伙伴大会”。
【点评】作为本次合作伙伴大会的“重头戏”,大族机器人隆重地举行了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现场签约的分别是OnRobot、墨影科技、奥特莱斯集团、先临三维、工博士和中科融合,并发布了一系列合作伙伴政策,包括合作伙伴模式、市场项目信息支持、产品价格体系、项目报备制度以及无需压货制度等。
【高端装备】全球领先放射外科手术机器人龙头企业ZAP中国总部落户苏州(2023-04-13)
4月13日,中国机器人网讯,近日,由全球下一代放射外科手术机器人的行业龙头、脑部无创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全球引领者ZAP主导的ZAP-X光子手术机器人中国总部项目正式签约落户苏州,将建立集生产、研发、销售等为一体的总部基地,为打造一流医疗器械产业创新集群注入强劲动能。据悉,ZAP公司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设计和生产ZAP-X放射外科平台,其研发的ZAP-X光子手术机器人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第一个具有自屏蔽且具备实时图像引导和剂量检测的专用治疗平台。ZAP-X光子手术机器人专注于临床应用的可及性、易用性,可以保证治疗精度为亚毫米级,使医生拥有对病变“精准制导、精确打击”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保护靶区周围正常组织,提供了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点评】ZAP-X发明人约翰·阿德勒表示,在苏州建立中国总部是ZAP开拓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措施,公司将依托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在苏州高新区开展研发和生产,造福人类生命健康,共创美好未来。
【高端装备】节卡机器人亮相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持续为电子柔性智造注...(2023-04-13)
4月13日,中国机器人网讯,4月13~15日,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节卡机器人(展位号:N1馆,1300号)携新能源电芯贴胶、柔板抓取、PCB异型插件、PCB检测、复合机器人等创新应用亮相,并分享了协作机器人在半导体行业的智能解决方案,以及JAKA OTA智慧服务平台是如何赋能电子行业数字化生产的,受到了现场观众的欢迎。节卡机器人全系列产品底座直径在124mm-246mm之间,体积小巧;具备多重安全防护机制,安全性高,可与人类共处同一空间,协同作业;图形化编程、拖拽示教等功能,操作简单,大大降低了机器人使用门槛;安装便捷,即插即用,能够快速二次部署;开放性的生态,通用的控制接口,能够快速对接上下游自动化设备,帮助用户实现更多场景应用。基于以上优势,节卡机器人能够深度嵌入生产的各个环节,布局灵活,满足快速换产换线需求,推动电子制造业向更为柔性化、智能化的方向演进。
【点评】目前,节卡机器人已为电子行业提供了装配、上下料、涂胶、螺丝锁付、搬运、码垛、分拣、打磨等典型应用解决方案,服务于多家知名3C电子产品生产商、半导体生产商,赋能客户高效智能生产和数字化转型升级。
【高端装备】中车四方“量身定制”,中老铁路动车组跨境开行,实现朝发夕至(2023-04-13)
4月13日,世界轨道交通网讯,北京时间4月13日8点08分,中老铁路首趟国际客运列车、D887次旅客列车从昆明南发车,开往老挝万象。稍后,老挝万象至中国昆明南站的D888次列车也将发车,这标志着中老铁路正式开行国际旅客列车。据介绍,D887次、D888次列车,由中国中车旗下青岛四方股份公司和大连公司联合制造的“复兴号”CR200J型动车组、“澜沧号”动车组担当。由此,中国昆明和老挝万象之间实现动车组直达,朝发夕至。继续,担当跨境客运服务的中老铁路动车组,从昆明南始发的为采用绿色涂装的复兴号CR200J型动力集中动车组“绿巨人”,从万象站始发的为采用红白蓝三色涂装的“澜沧号”。两列动车组均采用9节编组,其中1节一等座车、6节二等座车和1节餐车由中车四方制造,1节动力车由中车大连制造。列车基于中国“复兴号”动车组技术平台,结合中老两国自然环境、线路条件、本土文化以及跨国运营需求为中老铁路“量身打造”,设计时速160公里,定员载客720人。
【点评】中老铁路动车组跨境开行,将有力促进中老两国互联互通,进一步便利中老两国之间的人员往来,推动两国经贸和旅游等产业发展,造福两国民众,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高端装备】大宇造船海洋与GE携手开发智能船舶技术(2023-04-06)
4月6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大宇造船海洋与GE Power Conversion公司签署了《联合开发DS4智能船舶数字解决方案》的谅解备忘录(MOU)。根据协议,两家公司将利用基于电力分析的数字技术ESA(Electrical Signature Analysis),研发能够诊断和维护在航船舶设备状态的智能设备状态诊断解决方案,并在市场技术竞争中抢占先机。据介绍,智能设备状态诊断解决方案的核心是光谱分析技术之一的“ESA”,通过分析电源(电流、电压)信号的特性,可以监测设备状态、及早感知异常情况并进行诊断。该解决方案完成研发后,可以扩大分析对象的范围,并有望实现更精细的诊断。通过这种方式,船东可以降低船舶运营成本,感知船舶关键设备的状态,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维护和库存管理效率,还可以确保船舶运营的安全性。大宇造船海洋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船舶平台 DS4(DSME Smart Ship Platform)所拥有的技术能力和积累的数据等,引领此次联合研发项目。GE Power Conversion将利用其分析解决方案,支持与大宇造船海洋的技术集成。该公司主要涉及电力转换相关技术,拥有电力推进系统(EPS)、动态位置控制装置(EPS)、Arctic POD制作等多种成果。
【点评】通过此次合作,两家公司向开启自主航行船舶时代又迈进了一步。大宇造船海洋计划在2024年之前完成该解决方案的联合开发,并搭载在该公司建造的船舶上。
【高端装备】南油集团深海资源勘探船舶研发及应用项目完成签约(2023-04-06)
4月6日,国际船舶网讯,3月30日,由广东南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南油集团)的“深海资源勘探船舶研发及应用”省部级项目在广州顺利完成签约仪式,标志着南油集团推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迈出关键一步。深海资源勘探船舶研发及应用项目是针对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迫切需求,开展的多功能跨海域深海资源综合勘探船研发,将重点突破勘探船舶总体设计建造、水面支持系统、多系统协同操控等关键技术,推动深海资源勘探开发能力及海洋工程装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带动我国海洋装备产业、海洋能源产业、海洋养殖业等相关产业发展。该项目由南油集团自主牵头,联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南大学、广东广船国际海洋科技研究院、中船广西船舶及海洋工程公司共同参与,并成功获得省自然资源厅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六大产业专项的立项。
【点评】未来,南油集团将拥有第一艘自主牵头制造的深海船舶,可广泛运用于深海矿产资源开采、油气钻井平台开发、海上风电设备勘探运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这是南油集团扎实推进“一核两翼四体系”产业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落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高端装备】航空工业宝成首次荣获航空工业集团“金牌供应商”(2023-04-06)
4月6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4月4日,航空工业集团召开2023年军品供应商大会,宝成在全集团机载成品供应商评级中排名第8,首次荣获“金牌供应商”称号。一年一度的供应商排名是多维度数据指标支撑下的对企业产品与服务客观真实的评价,是企业生存发展必须时刻关注的重要指标。宝成从2020年起提出了争创金牌供应商的奋斗目标,三年来,全员践行“敬畏市场、敬畏订单”的市场观和“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并超越客户需求”的客户观,并将“成为在所配套领域的优秀供应商”纳入公司发展愿景,作为历年公司重点工作,细化落实到各单位目标责任书,持续深入推进。公司创新变革,持续满足客户需求。完善了“1+6+X”基于准时交付与业绩增长的组织绩效考核体系,创建了准时交付奖励机制,集团及机载关键考核项实现了准时交付“三级跳”。变革生产组织“打法”,生产交付节奏实现了从2018年的“1225”到2022年的“3331”高质量均衡生产节奏的飞跃。
【点评】公司积极开展低级质量问题专项整治,探索出一套符合宝成实际且快速有效的治理机制,强化过程质量管控,顾客满意度进一步提高。集团供应商评价实现了从黄牌、银牌到金牌“三级跳”。
【高端装备】赛隆发布T200型电子束3D打印设备(2023-03-30)
3月30日,36氪讯,3月27日,经开区企业西安赛隆正式推出了T200型电子束3D打印设备,来自航空航天、核工业、医疗等行业的多位客户参加了此次发布会,相关客户还现场与西安赛隆签订了合作协议。作为全球首款搭载间热式电子枪的电子束3D打印设备,T200型电子束3D打印设备突破了功率、精度、阴极寿命与成本之间的矛盾,可同时满足航空航天、核工业、医疗等领域复杂零件的高精度、低成本、批量化制造的需求。在新品发布会上,西安赛隆还展示了采用T200型设备制造的满板钛合金髋臼杯、满板钛铝叶片、高精度铜感应线圈等多个打印案例,体现了T200型设备在不同应用场景、不同材料上优异的制造能力。自2015年推出国内首台商业化电子束3D打印设备以来,西安赛隆始终立足电子束3D打印装备与技术前沿,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基于各个应用场景相继推出了多型号的电子束3D打印设备,并形成批量销售,为各行业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点评】西安赛隆将以本次新品发布活动为契机,继续精进技术,助力工业制造向更快、更精、更省、更便捷的方向发展。
【高端装备】能链智电推出首款充电机器人,进军无人驾驶补能领域(2023-03-30)
3月30日,中国网讯,日前,能链智电推出一款自主研发的充电机器人,具备自动寻车、智能充电、自动结算等功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移动充电需求。未来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无人驾驶充电机器人的匹配将成为必要基础设施,电动车充电的智能化、无人化会创造全新的充电体验,开启巨大的智慧补能市场。该充电机器人基于深度学习、5G与V2X、SLAM等底层技术,拥有多种电池容量和功率,具备一键下单、自动寻车、精准停靠、机械臂自动插枪充电、自动驶离、自动归位补能、防水防震等功能和服务,同时充电机器人还可以与各大主机厂打通API,实现互联互通,为新能源汽车车主提供全天候服务,令其省时省心。
【点评】目前,自动充电机器人平台可以通过API接口与车载系统实现底层数据全面打通,实时监测车辆的电量使用情况,当发现电量不足时,充电机器人会开启自动寻车功能,靠近车辆后,自主研发的机械臂自动充电系统将精确检测充电口位置并完成充电枪的自动插拔,实现全过程无人化。
【高端装备】重庆轨道集团拟与“千亿级央企”合资成立新公司(2023-03-30)
3月30日,世界轨道交通网讯,近日,重庆轨道集团携手千亿级央企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系统集成等领域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全力推动轨道交通合资公司在重庆落地,为重庆轨道交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重庆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两家合资公司成立后,将充分发挥各方在资源、平台、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补链强链,促进产业链企业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重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贡献轨道力量,并提供轨道交通车辆检修、信号系统智能运营维护的重庆方案。
【点评】这场跨越千里的合作,凝结了轨道交通行业领军企业的共同愿景。重庆轨道集团将继续深化产业合作,助力打造形成重庆千亿规模的轨道交通产业链,奋力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中主动作为,为提速打造“轨道上的经济圈”,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区”,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高端装备】星迈创新完成近2亿元天使轮融资,专注打造泳池智能清洁机器人品...(2023-03-23)
3月23日,中国机器人网讯,近日,泳池机器人公司星迈创新完成近2亿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顺为资本、源码资本、高瓴创投、云沐资本以及吴中金控,云沐资本担任独家战略财务顾问。据悉,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供应链体系搭建及品牌建设。目前,全球有超过2600万个私人泳池,且每年以50万~70万个的速度增加,需求端存量需求叠加新增需求,而供给端现有产品缺乏创新,构成了典型的蓝海市场。据了解,2021年,泳池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16.12亿美元,增长率超20%,从2017年到202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也超过16.24%,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会达到22.86亿美元。星脉创新创立于2022年,总部位于苏州,公司在机器人产品研发、落地以及销售经验,并且在技术、销售、产品研发、供应链等全链条均拥有丰富行业经验及产业资源。星迈团队采用自主定制开发的无刷电机替代了有刷电机,提高了泳池机器人的灵敏度及续航。此外,在此基础上还采用了全新的超声波传感器,结合多种环境感知手段和自主研发的运动算法,有效做到了水下环境的精确导航及路径规划。目前,公司的产品研发及量产准备工作正在快速推进,第一代产品计划于2024年初上市。据悉,星迈创新下一步将聚焦北美市场,团队多次前往当地进行深度市场、渠道调研,详细了解本土用户的真实需求,以此不断完善产品及营销思路。据悉,目前全球泳池清洁机器人的厂商数量较少,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领先企业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行业内主要的参与者包括Maytronics、Fluidra、BWT、Hayward以及望圆科技等。其中Maytronics 为全球泳池清洁机器人市场的领导者,占据最多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市场,望圆智能科技在中国泳池清洁机器人制造商领域内的出货量占比达80.90%,位列第一。
【点评】中国泳池清洁机器人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随着水上消费场景不断多元化,泳池清洁机器人可以拓展到其他类别水下清洁领域。与游泳池形态类似的 SPA 池、温泉池等都是泳池清洁洗机器人可拓展的应用场景。
【高端装备】珞石艾灸机器人打造智能理疗新体验(2023-03-23)
3月23日,高工机器人网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身心健康的不断追求和提升,艾灸这一古法灸疗逐渐在现代社会流行起来,市场规模迅速增长。然而艾灸治疗过程单调乏味,医师需要手持点燃的艾条长达二十分钟之久,严重浪费医师资源,同时专业医师稀缺、培训周期长的行业属性,也让艾灸行业面临着规模和服务体验都难以提高的痛点。珞石,新一代智能机器人专家,长期致力于用机器人技术让生活更美好,用效率改变世界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为解决艾灸行业医师资源少、服务时长有限、效果不稳定、成本高等问题,珞石深入探索艾灸场景,依托柔性协作机器人领先的安全性、优异的运动性能以及超强的柔顺力控能力,推出艾灸机器人解决方案,助力传统艾灸理疗智能变革。
【点评】珞石艾灸机器人解决方案,安全、易用、灵活,完美复现专业艾灸理疗师手法,已在某客户门店实现规模化复制落地。未来,珞石也将持续聚焦行业发展需求和国民经济生活重点领域,不断践行“用机器人技术让生活更美好”的使命,让更多智慧应用触手可及,引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革新。
【高端装备】中大力德3680万美元设立子公司进军东南亚市场(2023-03-23)
3月23日,同心智造网讯,近日,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大力德”)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并通过新加坡全资子公司在泰国设立全资孙公司泰国中大力德智能传动制造公司,总投资额不超过3680万美元。资料显示,上述泰国公司的经营范围为减速电机、减速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咨询服务、进出口等。对于此次投资的目的,中大力德方面表示,根据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及实际经营需要,公司通过在境外设立全资子公司及全资孙公司,可以充分利用泰国当地资源,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降低国外客户采购成本,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东南亚客户,开拓东南亚市场。此外,此次投资也有助于公司应对未来的贸易风险,有效整合相关市场资源,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降低投资风险,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了解,中大力德始创于1998年,专注于电机驱动、微特电机、精密减速器、机器人结构本体及一体化智能执行单元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目前其减速器产能约为10万台每年,包含行星减速器、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其中RV减速器在2018年就开始批量供货。
【点评】中大力德此次在境外设立全资公司,首要目的无疑是开拓东南亚市场,近年来,出于种种原因,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诸多制造企业都开始将生产线迁移至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中大力德这些年的业绩平平无奇,营收与利润并无起色,甚至去年出现了负增长,毛利率也难以提高,未来前景并不乐观,这次要进军海外市场,大概就是出于拯救业绩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