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江龙船艇承建广东南沙自贸区首艘新能源游船下水(2022-12-05)
12月5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广东南沙虎门汽车渡轮有限公司“横档”号纯电动旅游渡船在江龙船艇中山科技园成功下水。该船为全钢质结构,采用纯电力全回转双机推进,总长36.8米、型宽9.0米,型深3.1米,设计航速9节。该船外观设计以鸦片战争为历史背景,还原虎门海战的设计理念,完美融合中国古典美与现代美,重点突出中国传统元素,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该船具备观光接待、商务活动、文化交流等功能。
【点评】该船是广东南沙自贸区建造的第一艘纯电力推进客船,也是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海防遗址文化公园的第一艘客船,对于推动虎门文化旅游和珠江旅游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经济】振华重工和中国电建签署两艘海上工程船建造合同(2022-12-01)
12月1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29日,振华重工与中国电建港航公司、中国电建租赁公司联合举行1600吨自航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和3600吨全回转起重船项目签约仪式。本次1600吨自航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和3600吨全回转起重船项目,是振华重工与中国电建在海上风电和海工核心装备领域的首次合作,该项目可广泛应用于海上风电的打桩和风机吊装、海上油气作业等领域,其配套的起重机、升降系统、桩腿等核心作业装备均由振华重工提供,且核心配套件已基本实现国产化。
【点评】此次签约建造的两艘施工船舶,是电建港航海上风电战略发展的重要一环,投入使用后,电建港航将向进军海上风电施工领域、推进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部署、提升自有先进施工能力的目标迈出坚实一步。振华重工是我国海上风电建设运输安装一体化服务的提供者,在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和大型起重船方面有着丰富的业绩。此次项目签约,标志着双方自此开启长期友好合作的新篇章。
【海洋经济】七〇四所兆瓦级海洋温差能发电设计方案获CCS颁发AIP认证(2022-11-30)
11月30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中国船舶集团七〇四所在承担国家部委科研项目中设计的“兆瓦级海洋温差发电用向心式透平发电机组设计方案”“兆瓦级海洋温差发电用工质泵设计方案”获得中国船级社(CCS)颁发的AIP认可证书。海洋温差能是海洋能中能量最稳定、密度最高的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未来海洋能发展的重要方向,因其可持续24h无间歇发电、蕴藏量巨大、清洁无污染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然而,温差能发电技术和设备复杂程度高、建设及运行成本高、投资回报周期长、整体技术成熟度不及商业级利用规模,这些问题导致海洋温差能电站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国外已建有不同功率等级的发电示范工程,并规划有数十兆瓦甚至百兆瓦级商用海洋温差能发电站工程计划。在当下国家能源发展需求和科技创新背景下,七〇四所正持续开展更大功率、等级更优化的海洋温差能系统研究论证工作,致力于为后续实现兆瓦级海洋温差能工程应用和商业化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点评】海洋温差能通过海底1000米海深、4℃左右的冷水和海洋表面25℃左右的温水之间进行温差换热的原理产生循环介质蒸气,推动涡轮透平转动实现发电。我国近岸海洋能资源潜在量约为6.97*108 kW,60%以上分布在南海,其中温差能技术可开发量占比高达34%,具有稳定、全时段、可再生等优点。
【海洋经济】中远海运创新服务模式,助力国产游艇“驶出去”(2022-11-29)
11月29日,中国水运网讯,近日,随着游艇“瑞斯卡”轮由船主自驾出境驶往泰国普吉岛,标志着中远海运物流所属泉州分公司操作的泉州口岸首艘自驾出口游艇业务取得圆满成功,助力国产游艇“走出去”。以往游艇出口大多采用经陆运至厦门再换装远洋运输船舶的模式,改模式需要频繁对游艇进行装卸,容易造成游艇损坏,影响交货质量,并且受近年海运市场影响,交货期限无法保障,严重制约着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为帮助企业解决游艇出口的难题,泉州分公司另辟蹊径,创造性开拓游艇自驾出口模式——通过利用泉州石井口岸对台客运码头现有的泊位资源和口岸监管设施,由外籍船主从石井口岸泉金客运码头查验通关,自驾出口,该模式下将有效提升游艇交付效率。
【点评】此次游艇“自驾”出口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客户节约了大量的物流成本,缩短了运输时间,也为客户年内其他游艇的“自驾”交付提供良好的借鉴。
【海洋经济】招商轮船滚装船队首条国际航线“广州-波斯湾”航线首航(2022-11-21)
11月21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18日,招商轮船滚装船队首条国际航线——“广州-波斯湾”班轮航线在广州南沙汽车码头顺利起航。以广汽、吉利、上汽等国产汽车品牌为主,约3200辆商品车,搭乘招商轮船“长泰鸿”轮远销“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中东波斯湾。此次开通的波斯湾国际航线,招商滚装投入5000车级的“长泰鸿”轮进行运营,提供每月1班的班轮运输服务,致力将其打造为精品航线。该航线的开辟标志着招商轮船滚装船队迈上国际化经营新台阶,将为国内主机厂客户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滚装出口物流通道。
【点评】招商滚装不仅是我国涉足滚装运输时间最早的滚装物流企业,也是国内较早开展国际滚装运输业务的企业。近期,招商滚装已启动对现有滚装船舶进行升级改造,以适应远洋运输的相关要求,并与国内外一线主机厂开展合作,有序安排外贸航线。同时,招商滚装还计划通过买造、租入、合作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外贸滚装运力投入,并协同香港明华、外运集运等共同研究合作开展汽车出口运输业务,充分发挥招商轮船全球运营和船队协同优势。
【海洋经济】电气风电海神平台全新一代半直驱机组EW8.5-230成功一键并网(2022-11-21)
11月21日,风电头条讯,11月16日,电气风电海神平台全新一代半直驱机组EW8.5-230成功一键并网,该机组风轮直径达230米,是全球已吊装的最大风轮直径机组,此次成功并网再次刷新了全球已并网最大风轮直径机组记录。海神平台EW8.5-230机组是针对中国中低风速海域定制化设计的产品,可满足中低风速海域海上风电平价上网的需求,该机组基于整机系统方案最优设计、核心部件深度技术穿透,瞄准“高收益”、聚焦“高可靠”,实现“技术领先下的整体解决方案领先”。
【点评】EW8.5-230机组传承了电气风电成熟的叶片设计、可靠的变桨和偏航系统、高效低能耗的冷却系统、综合最优的电气系统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的驱动链设计。电气风电以3.6MW海上机组开启中国海上风电项目批量安装的序章;以全国首个“双十”海上风电项目,引领中国海上风电真正走向大海;以首个远海潮间带风电项目、中国首个“国家优质工程金奖”海上风电项目、中国首个7MW规模化海上风场等项目实现一次次突破。此次230米风轮风机的并网,再次引领行业实现跃升。
【海洋经济】金风科技GWH 230-9.0MW完成首台吊装(2022-11-21)
11月21日,中国电力网讯,11月14日,金风科技全新一代海上中速永磁平台产品GWH 230-9.0MW首台机组在山东昌邑柳疃成功完成吊装。该产品的成功吊装,刷新了目前已吊装机组的全球最大叶轮直径。GWH230-9.0MW是为满足海上风电平价需求,针对中低风速场景的定制化产品。GWH 230-9.0MW容量可覆盖8MW-9MW,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最优风电场定制。9.0MW可有效节约用海面积及基础点位,可降低整体的工程造价。该平台配置35kV和66kV接入电网的方案,满足对近海和远海的风电场并网需求。该平台以高可靠性、高收益率、高发电性能为核心,将为我国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点评】金风科技是我国最早开发中速永磁技术路线的整机商,自2006年就开始了中速永磁的技术储备,并于2009年12月在达坂城吊装首台GWH 100-3.0样机,为该技术的后续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了大量支撑数据和经验。基于多年的技术储备与经验,该产品继承了高可靠性的基因,延续了金风科技海上8S系列产品的成熟E-TOP设计理念,为中速永磁海上平台的高质量研发以及高可靠性奠定基石。此次金风科技全新一代海上中速永磁平台GWH 230-9.0MW首台机组的吊装成功,标志着金风科技海上产品迈入新阶段。
【海洋经济】大连中远海运重工为MODEC改装“福林”号FPSO开航(2022-11-15)
11月15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11日,大连中远海运重工为日本三井海洋开发公司改装的第12艘海上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PSO)“福林”(Sangomar)轮,顺利结束既定改装任务计划,举行开航仪式。FPSO“福林”长372米,宽58米,型深31米,最大作业水深为1300米,每天产原油10万桶,每天产气130万立方英尺,每天生产水注入14.5万桶,原油存储量为130万桶,将服役于非洲西海岸国家塞内加尔的Sangomar油田。项目集生产处理、储存卸载、人员居住、生产指挥于一体,能在海上油田连续作业20年不进坞检修,生活区可同时容纳140人同时工作生活,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巨型海上石油加工厂”。
【点评】该项目是大连中远海运重工2022年内实现开航的第二个FPSO改装项目,充分展现了其在FPSO改装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和卓越实力。近年来,大连中远海运重工持续深耕FPSO改装领域,累计改装FPSO 16艘,实现了FPSO从船体结构修理改装到模块建造、全船整合的项目总包技术跨越,FPSO改装产品先后荣获中国造船学会科学技术奖、辽宁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打造出了国际一流的FPSO改装品牌。
【海洋经济】天海防务:拟共同开发通州湾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基地项目(2022-11-14)
11月14日,证券时报讯,日前,天海防务发布《关于与江苏省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管委会签订<通州湾示范区产业发展协议>暨与关联方共同投资的公告》,拟与钦实(厦门)贸易有限公司共同作为项目投资主体,与江苏省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管委会、南通帆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通州湾示范区产业发展协议》,共同开发通州湾海洋工程装备科技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额13.8亿元。该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示范区三夹沙港池东侧南段,主要用于从事大型深远海风电安装平台、海洋风电施工装备、海洋工程特种装备、特种海工配套装备、传动桩腿、港口机械等高端装备的研发制造。
【点评】本次签订的产业发展协议有利于拓展天海防务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业务,把握优质生产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满足市场发展及企业经营需求,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为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海洋经济】海通海洋为宁波远洋建造首艘59000吨散货船出坞(2022-11-14)
11月14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13日,由江苏海通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为宁波远洋建造的59000吨系列散货船首制船“宁远宝庆”号(JSHT203)顺利出坞,靠泊舾装码头,实现重大节点目标。本批次59000吨系列散货船舶共2艘,该船总长199.95米,型宽34.20米,型深18.20米,设计吃水11.50米,入级中国船级社(CCS)。该系列船舶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在设计上贯彻了绿色环保、高效节能以及数字化理念,配备有当下最先进的船舶智能系统,是公司首批配置高压岸电系统的内贸船舶。
【点评】59000吨系列散货船舶是宁波远洋迄今为止建造的最大载重吨船舶,该系列船舶的设计建造是公司积极响应和服务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有序推进船队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力举措。
【海洋经济】中国海油进博会签约金额逐年攀升,五年累计突破500亿美元(2022-11-08)
11月8日,中国新闻网讯,11月6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论坛暨全球采购签约仪式,吸引了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的34家合作伙伴参加,与18家全球供应商签订进口合同和协议,签约金额再创新高,五年累积签约金额突破500亿美元。经过40年对外合作的发展历程,中国海油积累了立足全球谋发展、扩大合作求共赢的宝贵经验。现阶段,中国海油正大力实施增储上产攻坚工程、科技创新强基工程和绿色发展跨越工程,着力建设油气资源供给保障中心、海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海洋装备设计建造中心、人本理念践行示范中心,全力推动海洋石油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合作空间广阔。
【点评】中国海油现已成为中国海上最大的油气生产商,累计与81家国际石油公司共签订超过230个对外合作合同,累计引进外资超2500亿元人民币。海洋油气长期位居中国吸引外资最多的行业之列。
【海洋经济】英辉南方承建30米级风电运维船开工(2022-11-07)
11月7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2日,英辉南方为深圳市华舟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的30米级风电运维船(ASA132)开工。该项目船舶总长30.25米,总宽9.50米,型深3.30米,吃水1.7米,设计航速25节,船型选用英辉南方的新型优化船型。该船型可有效减少船体在波浪中的运动响应,使船舶抗浪能力达4米,具备在2.5米浪高情况下安全顶靠海上风电桩的能力,具有良好的适航性、耐波性、快速性、操纵性和安全性。该船舶交付后将为船东拓展业务,进军风电运维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海上风电运维作业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点评】英辉南方持续深入贯彻国家“双碳”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发展,凭借领先的技术研发和优异的建造水平,为客户提供性能优越、质量可靠的专业风电运维船,为国际国内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海洋经济】中集太平洋海工与中交三航南通海洋公司战略合作(2022-11-07)
11月7日,国际船舶网讯,11月2日,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集太平洋海工”)与中交三航(南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交三航南通海洋”)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双方生产基地揭牌仪式。今年以来,江苏省启东市海工园致力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推动产业向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升级,着力打造“国之重器”,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深度融入“双循环”、持续迈向中高端,打造国内知名的地标性先进制造业集群。目前园区产业涉及海洋工程、特种船舶、能源装备、风电产业等多个领域,总投资超过300亿元。此次中集太平洋海工、中交三航南通海洋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双方生产基地揭牌仪式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筹划、真正实现。目前,两家企业确定战略合作范围不仅可以在场地使用、劳务分包、产品制造上进行整合,还能在市场营销和技术方面进行深入的资源共享。预计未来,两家公司将更好地促进海上风电先进技术成果在启东海工工业园区的落地和推广应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获得更广阔的空间。
【点评】此次中集太平洋海工、中交三航南通海洋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和双方生产基地揭牌,标志着双方开启战略合作的新征程,预计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共享资源、深度合作,最大限度地释放互利共赢的红利,进一步助力建设“强富美高”新启东,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海洋经济】澳龙船艇建造首艘30米级铝合金双体风电运维船顺利下水(2022-11-02)
11月2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澳龙船艇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基地为中节能(阳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建造首艘30米级铝合金双体风电运维船“融星096”号顺利下水,标志着该船向提前完成交付使用的目标又迈出了一大步。“融星096”号总长32.3米,型宽10米,设计航速不小于25节,是一艘海上风电专业运维船,可满足复杂海况下海上风电运维作业及人员、物质输送。该船由中国船级社实业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监造,为了满足船东急需将该船投入使用的需求,广州分公司现场监理工程师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疫情影响大的重重困难,督促船厂把控进度节点,为船舶的高质高效建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点评】近年来,随着国家清洁能源战略的深入推进,海上风电产业迎来了大力发展期,对海上风电运维船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越来越迫切,广州分公司紧抓此次机遇,主动融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积极对接各风电建设业主单位,寻求在船舶监造方面发挥自身专业技术优势,为船东提供各项优质服务,共同促进海上风电产业健康发展。
【海洋经济】宁波远洋招股在即,A股集运业将再添生力军(2022-11-01)
11月1日,国际船舶网讯,10月31日,宁波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宁波远洋”,股票代码601022)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130863334股新股,这意味着A股“水上运输业”将再添一支生力军。宁波远洋打造了辐射近洋、沿海及长江干线的航线体系。目前,宁波远洋基本建成连接南北沿海、长江沿线30个港口的内支内贸网络和遍及中国台湾、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的航线网络,有效地将服务能力延伸至经济腹地,使得对东南亚、东北亚及中国沿海的覆盖更充分,服务于更多客户。特别是浙江省内、长江沿线、福建区域,在自有支线集疏运网络体系的支持下,宁波远洋在中转密度和效率方面的优势明显。截至2022年8月底,宁波远洋共经营船舶84艘,形成了一支由3000吨至40000吨集装箱船舶梯度互补,并保有一定数量散货船舶(8艘)的综合性船队,船队规模适中,与航线运力需求和发展保持高度匹配,保证了航班运营班期的稳定性。
【点评】宁波远洋主要从事国际、沿海和长江航线的航运、船舶代理及干散货货运代理业务,为浙江省内最大的集装箱班轮企业。预计未来,宁波远洋将进一步借助资本市场东风,在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和不断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积极对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紧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机遇,不断提高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海洋经济】亨通集团最新大型深远海风电安装平台发布(2022-10-31)
10月31日,国际船舶网讯,10月20日,天海防务全资子公司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举行为亨通集团建造的大型深远海风电安装平台(DJHC8081)项目发布会。此次全新发布的大型深远海风电安装平台是最新的第四代自升自航式一体化风电安装平台,该平台由亨通投建,上海佳豪船海工程研究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江苏大津重工有限公司建造,采用流线型船艏、方型船艉设计,全钢质焊接结构,配备四桁架桩腿、齿轮齿条式升降系统,配置DP2动力定位功能及全电力推进系统。该平台具备起吊能力强、作业水深大、可变载荷大、甲板面积大四大优势能力,配置了1600吨绕桩式全回转超强起重机,设作业水深可达到70米的桁架式桩腿,可变载荷大于8500吨,主甲板面积达4000平方米。
【点评】该平台具备运、吊、储一体化多种功能,主要用于深远海水域调遣、作业,进行海上风电施工,以及其他水上工程施工的起重、吊装和运输等工作,入级中国船级社(CCS),具备无限航区,能够满足未来深远海、大容量、一体化的施工作业要求。该项目为国内拥有更多深远海大型风电安装平台打下良好基础,对国内外深远海事业的发展产生深刻意义。
【海洋经济】中水渔业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5045.61万,同比扭亏为盈(2022-10-24)
10月24日,挖贝网讯,10月20日,中水渔业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中水渔业营业收入为4.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65%,主要是鱼货销售增加及处置投资性房地产增加收入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45.61万元,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为亏损2789.05万元。第三季度,中水渔业营业收入为2.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6.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69.89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3230.92万元。
【点评】中水渔业自上市以来的主营业务始终围绕远洋渔业来开展。近年来,中水渔业调整战略布局,聚焦并做大做强金枪鱼捕捞产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从长鳍金枪鱼延绳钓向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和金枪鱼围网的全产业延伸,同时不断巩固开拓水产品自营贸易业务,努力发展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远洋渔业企业。
【海洋经济】中国海油绿电交易量累计突破3亿千瓦时(2022-10-24)
10月24日,新华网讯,截至10月23日,中国海油通过其所属的中海油电力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海油电投”)开展的绿电交易量累计突破3亿千瓦时。其中,广东地区实现绿电交易1.185亿千瓦时,冀北地区实现绿电交易1.86亿千瓦时,绿电交易总量在区域电力市场中名列前茅。据了解,海油电投从冀北地区购买的绿电主要供应中国海油渤海区域油气田生产,助力我国大型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实现“绿电入海”。截至目前,渤海油田秦皇岛32-6油田和曹妃甸11-1油田群的29个海上生产平台全部接通绿色电力。海油电投在广东地区购买的绿电则用于保障惠州石化、中海壳牌等项目生产需求,赋能中国海油零碳工厂建设。按照南方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0.5271吨碳/兆瓦时计算,中国海油在广东地区购买的1.185亿千瓦时绿电可减排二氧化碳约6.3万吨。按照华北区域电网平均排放因子0.8843吨碳/兆瓦时计算,在冀北地区购买的1.86亿千瓦时绿电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6.4万吨,共计减少碳排放约22.7万吨。
【点评】作为中国海油唯一的购售电平台、中海石油气电集团燃气电厂项目投资和碳资产管理平台公司,海油电投自2020年12月成立以来,已成功取得广东、冀北、山东电力市场购售电业务资质,并积极拓展浙江、海南、河北南网电力市场业务。同时与华电、华能、国家电投等五大电力集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深挖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市场价值,大力拓展绿电、火电交易,积极落实“发、售、用”一体化经营策略,助力中国海油绿色低碳转型。
【海洋经济】招商工业海门基地同日交付两艘极地探险邮轮(2022-10-24)
10月24日,国际船舶网讯,10月21日,招商工业海门基地成功交付两艘极地探险邮轮“SYLVIA EARLE”号和“OCEAN ODYSSEY”号。其中,“SYLVIA EARLE”号是2019年交付的极地探险邮轮首制船“阁默号”的姊妹船,以美国传奇海洋生物学家、海洋学家、探险家Sylvia Early女士的名字命名,隶属极光探险邮轮,容量130位客人,8000总吨,首航日期为12月9日,航线为南极洲。“OCEAN ODYSSEY”号于2020年9月24日开工,是招商工业海门基地承建的第5条极地探险邮轮,隶属邮轮公司Vantage Travel,容量140位客人,8000总吨,首航日期为10月26日,航行区域为亚洲和欧洲。
【点评】此次交付的邮轮为招商工业海门基地承建的美国SunStone Ships公司Infinity系列探险邮轮项目中的第四艘和第五艘,两艘邮轮交付后将驶往目的港进行准备工作,并迅速投入运营。招商工业海门基地自2017年正式进军邮轮行业以来,签订了系列极地探险邮轮订单,在此之前已经成功交付的三艘极地探险邮轮为客户带来了良好的收益,也为海门基地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此次两艘邮轮的成功交付,再次为基地拓展邮轮业务做出了积极贡献,海门基地也将持续紧盯中型邮轮和探险邮轮市场,进一步开发潜在客户,争取在邮轮建造市场获得更大突破。
【海洋经济】中国海油:2022年前三季净利润预增104%到108%(2022-10-17)
10月17日,金融界讯,10月16日,中国海油(600938.SH)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告显示,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海油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078亿元到109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人民币550亿元到570亿元,同比增加约104%到10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063亿元到108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人民币548亿元到568亿元,同比增加约106%到110%。
【点评】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海油抓住油价上涨有利时机,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增储上产、提质增效取得积极成效,油气产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成本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盈利水平同比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