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玉米种子供大于求,荃银高科净利下跌近半(2024-05-11)
5月11日,界面新闻讯,近期,上市种企陆续公布一季报,受玉米种子供大于求影响,种企业绩两极分化。以玉米种子业务处于全国第一梯队登海种业为例,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时下滑,下滑幅度分别为12%和33%。针对业绩下滑的原因,登海种业指出一是种子成本上涨,二是子公司本期较上年同期的盈利水平下降。荃银高科也受到了玉米种子业务影响,发货进度未达预期,致使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43.34%。而敦煌种业、万向德农和康农种业一季度都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时上涨。
【点评】当下,玉米种子供大于求。据农财网报道显示,全国范围内2023到2024年度玉米种子的总供需比达167%,属于供过于求偏重。短期来看,多数玉米种业企业面临一定压力。
【农 业】大北农4月销售生猪超51万头(2024-05-07)
5月7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5月7日,大北农发布2024年4月生猪销售情况简报,控股及参股公司当月销售生猪51.83万头,实现销售收入8.55亿元,销售均价为14.83元/公斤;1~4月,累计销售197.03万头,实现销售收入30.24亿元。具体而言,大北农控股公司4月销售生猪32.14万头,环比增长6.64%,同比增长2.95%;实现销售收入4.97亿元,环比增长9.96%,同比下降0.60%;商品肥猪出栏均重120.26公斤,销售均价14.90元/公斤。1~4月,累计销售生猪118.59万头,同比下降0.71%;实现销售收入17.25亿元,同比下降9.64%。
【点评】大北农主营业务包括饲料、种子研发、生猪养殖三大主营业务,2023年大北农养猪产品的营业收入占总营收的17.08%。4月大北农生猪销售收入增长,主要是国内生猪市场行情变化所致,二季度预计猪肉价格将有所回升,大北农营收也将因此受益。
【农 业】牧原股份4月商品猪销售均价再升3.9%(2024-05-06)
5月6日,证券时报讯,5月6日晚间,牧原股份在生猪养殖上市公司中率先披露销售简报。数据显示,进入2024年以来,商品猪价格呈现回暖态势。具体来看,牧原股份2024年4月份销售生猪545.0万头,销售收入91.53亿元,销售收入同比、环比均有小幅上涨。其中,牧原股份商品猪销量433.0万头,仔猪105.0万头,种猪7.0万头;牧原股份向全资子公司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合计销售生猪81.6万头。猪价连续上涨是本期销售简报的利好消息。公告显示,2024年4月份,牧原股份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4.8元/公斤,比2024年3月份上升3.93%,比2023年4月上涨4.22%。从趋势来看,自2023年12月以来,牧原股份商品猪销售均价已经连续三期实现上涨。
【点评】随着生猪去产能效果的逐渐显现,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中大猪存栏量和新生仔猪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当前行业能繁母猪数量已降至合理区间,二季度生猪市场的供需关系将进一步改善。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行业价格将持续回暖,2024年全年猪价水平将好于去年,牧原股份等各大生猪养殖龙头企业也将受益。
【农 业】温氏股份2024年一季度业绩减亏(2024-04-28)
4月28日,证券时报讯,近日,温氏股份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99.02亿元,同比增长7%,创下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为净亏损63.9亿元,同比转亏;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76亿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红利1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6.62亿元(含税)。同一时间,温氏股份还发布了2024年一季报,公司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18.42亿元,同比增长9.37%;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2.36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27.49亿元,同比大幅减亏;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3亿元。
【点评】在生猪养殖行业中,成本控制一直是企业竞争的关键。自2018年非瘟影响后,温氏股份肉猪养殖成本曾一度大幅上升。经过5年多重大疫病防控和基础生产管理等常态化工作,以及一系列“降本增效”“从严治企”“强技提质”等专项行动,温氏股份的养殖成本持续下降。近期,市场供需关系加快改善,生猪价格连续多周回升,养殖企业亏损持续减轻。今年二季度生猪市场供需关系将进一步改善,生猪养殖可能实现扭亏为盈。
【农 业】隆平高科2023年营收净利双增,玉米种子营收超60亿元(2024-04-28)
4月28日,新京报讯,近日,隆平高科发布2023年年报,实现营收92.23亿元,同比增长22.45%;实现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124.02%。其中,玉米种子业务实现营收60.3亿元。分板块来看,2023年,隆平高科水稻种子业务实现营收17.77亿元,同比增长36.5%;玉米种子业务实现营收60.3亿元,同比增长16.87%;小麦种子业务实现营收2.29亿元,同比增长4.79%;蔬菜瓜果种子业务实现营收3.19亿元,同比增长3.88%,谷子种子业务实现营收1.94亿元,同比增长52.18%;食葵种子业务实现营收1.36亿元,同比增长52.07%。
【点评】经营业绩大幅提升主要是因为,公司的国内主营业务明显增长,国内玉米种子、水稻种子的营业收入对比上年同期均实现大幅增长。公司降低生产成本,使得毛利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与提升。剥离低效、无效、非主业的参股公司13家,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损失较上年同期减少,使得公司净利润增加。
【农 业】大北农2023年由盈转亏(2024-04-26)
4月26日,新京报讯,4月26日,据大北农2023年年报,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3.9亿元,同比增长3.07%;实现净利润-21.74亿元,同比下降4355.85%,由盈转亏。从业务收入增速来看,种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8.84%,饲料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76%,生猪养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31%,动保疫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78%。其中,饲料业务依然是大北农的主力,营收占比在71.94%。生猪养殖方面,2023年,大北农控股及参股公司生猪出栏604.87万头,存栏305.94万头。其中,控股公司出栏366.07万头,存栏177.24万头;参股公司出栏238.80万头,存栏128.70万头。按种类划分,基础母猪和后备母猪共存栏30.12万头,育肥猪存栏225.23万头,仔猪存栏50.26万头。
【点评】大北农从事的主要业务有种业、饲料、生猪和动保疫苗等生产与销售。2023年公司亏损金额较大,主要受养猪业务亏损及计提的各类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的影响较大。公司饲料业务和种业业务经营绩效较好,2023年饲料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60%。
【农 业】华英农业2023年同比减亏约94%(2024-04-19)
4月19日,新京报讯,近日,华英农业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37.05亿元,同比增长27.83%;实现净利润-3183.7万元,同比减亏94.67%。华英农业表示,报告期内虽未实现盈利,但较上年同期大幅减亏,全年产销规模持续增长,主要产品毛利率持续提升,带动盈利能力显著增强。食品领域,公司产能逐步恢复推动销量增加,食品业务实现高增长。华英农业销售生鲜冻品7.25万吨,实现营业收入8.31亿元,同比增长63.2%,毛利率转正;全年销售熟食(含预制菜)1.92万吨,实现营业收入6.01亿元,同比增长13.83%,毛利率同比提升4.58%至22.84%。
【点评】未来随着华英农业商品鸭出栏量及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单位成本会进一步下降,从而降低冻鸭及熟食的生产成本,提升冻鸭及熟食的盈利能力。此外,随着华英农业对预制菜业务的投入不断加大,将为华英农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农 业】隆平高科八大水稻新品系发布(2024-04-18)
4月18日,华声在线讯,4月16日,海南三亚南繁科研基地,隆平高科举行2024年水稻新品种发布会。大会以“种业振兴中国芯·粮食安全隆平种”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公司最新选育的玮两优、飓两优、峻两优、琮两优、晨锋优、特定低镉、扬9优、扬泰优等八大水稻新品系共计70余个新品种。除延续公司品种一贯的绿色、优质、高产、高效等特点外,新品种还在抗稻飞虱、镉低积累、早熟早播、香稻、糯稻等特性取得了突破。近400余名水稻种业人出席大会并观摩考察了新品种,公司还创新性地首次引入了农业领域网络达人、主流媒体以及四大内部平台进行全程同步直播。
【点评】,这是隆平高科公司水稻产业乃至水稻行业第一次召开如此盛大的新品种发布会,这些新品种代表了我国杂交水稻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有了这些新品种的加持,将更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维护好种业和口粮安全。
【农 业】正虹科技2023年营收超12亿元(2024-04-15)
4月15日,和讯网讯,近日,正虹科技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1亿元,同比增长6.90%,归母净利润为-1.4亿元,亏损同比增加20.58%,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89万元,同比转正,资产负债率为53.91%,同比下降31.37个百分点。公司销售毛利率为4.05%,同比上升2.59个百分点,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47元,同比持续恶化,摊薄净资产收益率为-32.71%,同比连续为负。公司存货周转率为8.25次,同比上升3.14次,总资产周转率为1.64次,同比上升0.27次。公司预收款项约为125万元,销售费用约为1897万元,管理费用约为7538万元,财务费用约为1753万元。公司主营为饲料销售、生猪销售、饲料原料销售、其他产品销售、租赁业务,占比为137.32%、-56.64%、-1.79%、22.17%、-1.07%,分别实现营收7.20亿元、3.10亿元、1.90亿元、1632.51万元、479.31万元,毛利率分别为9.58%、-9.17%、-0.47%、68.22%、-11.22%。
【点评】2023年,生猪市场销售价格持续低迷,正虹科技淘汰落后生猪产能、缩减生猪养殖规模等因素叠加,导致生猪养殖业务亏损。值得注意的是,正虹科技已连续三年亏损。2021年、2022年正虹科技分别亏损2.24亿元、1.16亿元。2024年前2月正虹科技的生猪养殖板块仍不容乐观,生猪销售数量和收入均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农 业】温氏股份:3月肉猪销售收入47.27亿元,同比上涨26.02%(2024-04-09)
4月9日,经济观察网讯,仔猪价格创10月内新高。截至4月第一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5.55元/公斤,连涨12周,呈现近43周的最高价格。近日,温氏股份公司发布3月经营业绩,3月公司共销售肉猪262.05万头(含毛猪和鲜品),收入47.27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4.73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36.34%、41.61%、3.08%,同比变动分别为26.42%、26.02%、-3.09%。公司3月销售肉鸡9759.6万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收入27.85亿元,毛鸡销售均价12.98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40.02%、33.77%、-4.49%,同比变动分别为1.77%、-2.79%、-2.7%。
【点评】3月肉鸡、肉猪销量、收入环比上升,主要是2月适逢春节消费转入淡季,且销售天数较少,肉鸡、肉猪出栏量较少所致。展望未来,近期仔猪价格上涨释放积极信号,表明养殖端对生猪市场预期开始好转,反映养殖成本下降和产能利用率提升。这对生猪市场产生积极影响,推动生猪价格进一步回升,将给温氏股份等养猪龙头企业带来利好,但也需注意仔猪价格上涨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农 业】牧原股份:3月生猪销售收入90.75亿元(2024-04-08)
4月8日,格隆汇讯,生猪价格的回暖趋势有所持续。截至4月第一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5.37元/公斤,同比上涨3.2%。仔猪价格创10月内新高。截至4月第一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35.55元/公斤,连涨12周,呈现近43周的最高价格。近日,牧原股份公布,2024年3月,公司销售生猪547.1万头(其中商品猪493.7万头,仔猪47.5万头,种猪5.9万头),销售收入90.75亿元。其中向全资子公司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合计销售生猪85.5万头。2024年3月,公司商品猪价格相比2024年1~2月有所上升,商品猪销售均价14.24元/公斤,比2024年1~2月上升2.89%。2024年1~3月,公司共销售生猪1601.1万头,其中商品猪1530.7万头,仔猪59.7万头,种猪10.7万头。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能繁母猪存栏为314.2万头。
【点评】展望未来,近期仔猪价格上涨释放积极信号,表明养殖端对生猪市场预期开始好转,反映养殖成本下降和产能利用率提升。这对生猪市场产生积极影响,推动生猪价格进一步回升,将给牧原股份带来利好,但也需注意仔猪价格上涨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农 业】国投种业获批控股丰乐种业(2024-04-08)
4月8日,同花顺财经讯,近日,丰乐种业披露,控股股东股份转让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复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拟发生变更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3月25日,公司接到国投种业的通知,国投集团收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国投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收购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有关事项的批复》(国资产权〔2024〕106号)。原则同意国投种业通过受让合肥建投所持有的丰乐种业122,802,996股股份的方式取得丰乐种业控股权。本次股份转让实施完成后,国投种业将成为丰乐种业的控股股东,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将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点评】近年来,国投集团通过国投创益在生物育种领域已多次出手布局,战略投资了大北农生物、杭州瑞丰、粮元生物、隆平生物,控股丰乐种业、国丰生物以及国锐生物,完成对国内生物育种核心企业的投资全覆盖。整体上看,国投集团在种业领域的布局已基本成型。在取得丰乐种业控股权后,背靠强大的国有资本,结合在生物育种上的完善布局和丰乐种业原有的坚实基础,以国投种业为代表的“国投系”,正在种业市场上显现出强大竞争力。
【农 业】大北农:目前已有51个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通过审定(2024-04-07)
4月7日,金融界讯,近日,大北农公司回复,目前已有51个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通过审定,26家公司获得转基因玉米大豆生产许可证。公司玉米大豆种子正在推广销售,销量及业绩情况请详见后续披露的定期报告及投资者活动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大北农的转基因业务正逐步进入收获期。2024年3月中旬,第二批30个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通过初审,其中16个品种的转化体所有者为大北农,大北农是其中品种最多的公司。
【点评】2023年以来,生物育种产业化突破品种审定和生产经营许可证被批准发放等多道关卡,2023年被外界视作看作是中国转基因饲用、食用农作物商业化的元年。在生物育种领域抢得先发优势的种企中,大北农也占据着数量优势。从首批通过初审的名单来看,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中,大北农占22个,而转基因大豆品种中,其中5个品种使用大北农性状,均为大北农自有品种。在生物育种产业化提速后,大北农成果颇丰。
【农 业】种业“报喜”,养殖承压,农机分化(2024-04-03)
4月3日,同花顺财经讯,临近年报“交卷”时间,农业上市公司业绩陆续揭晓。回顾2023年,我国转基因玉米和大豆试点范围扩展到5个省区;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养殖业置身“寒冬”;化肥价格波动频繁,农药行业库存去化。截至4月3日,申万一级行业农林牧渔分类下,沪深两市114家农业上市公司中合计91家农业公司已进行了2023年年度报告/业绩预告/业绩快报披露,其中有52家公司2023年全年归母净利润为正。种业方面,2023年,种业上市公司交出了一批“喜人”成绩单。如:荃银高科2023年实现营收41.03亿元,同比增长17.54%;康农种业2023年实现营收2.88亿元,同比增长45.85%。农化公司盈利者居多,业绩增长者寥寥无几。养殖业,在2023年养猪业的“凛冬时刻”,全年低迷猪价的影响下,养殖端业绩普遍承压。
【点评】就生猪养殖而言,预计2024年供给压力将逐步减小,全年生猪均价大概率好于2023年,其中下半年猪价好于上半年。猪价最低迷的时期已经过去,周期反转渐近。农机方面,中国作为全球重要农业出口大国,2024年,随着需求不断释放、利好因素增多,农机市场将出现恢复性增长,预计农机公司业绩也将恢复性增长。
【农 业】先正达集团终止650亿上市申请(2024-04-01)
4月1日,红星新闻讯,3月29日,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显示,因先正达集团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先正达集团原计划募资650亿元,被称为A股市场13年来最大规模IPO(首次公开募股)。其中208亿元将用于实施全球并购项目,195亿元用于偿还长期债务,另外130亿元用于农业科技研发和储备。先正达集团当天发布声明称,基于对自身发展战略与全球行业环境的全面考量,经审慎研究,决定撤回主板首发上市申请。先正达集团同时提及,将在合适时机重启上市进程。
【点评】先正达集团为中国中化集团旗下的农化公司。先正达集团包括瑞士先正达、安道麦、扬农化工以及中化化肥等资产。先正达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农业科技企业之一,在2020年到2022年迎来业绩高速增长期。但在2023年,受植保行业渠道持续去库存等因素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和EBITDA均出现了小幅下滑。先正达应该不会考虑去境外上市,从所属行业的政策、估值、活跃度来讲,A股是最适合先正达的市场。
【农 业】光明乳业取得富含低聚半乳糖的牛奶及其制备方法专利(2024-03-27)
3月27日,金融界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富含低聚半乳糖的牛奶及其制备方法“,授权公告号CN115918725B,申请日期为2022年12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低聚半乳糖的牛奶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生牛乳脱脂,得到脱脂牛乳和稀奶油;(2)将脱脂牛乳经过巴氏杀菌、纳滤浓缩,得截留液;(3)将乳糖酶A和截留液混合酶解,杀菌,冷却,得料液;(4)将乳糖酶B、料液和稀奶油混合酶解,第一次均质,灭菌,第二次均质,冷却,灌装。本发明制得的牛奶达到无乳糖(乳糖含量为0)和富含膳食纤维的宣称(低聚半乳糖含量≥3g/mL),制得的产品甘而不甜,常温货架期4个月内各指标含量和组织状态均一稳定。
【点评】本发明解决了牛奶因为含有乳糖而容易发生乳糖不耐症的问题,并且在不外添加膳食纤维的情况下也能使牛奶富含膳食纤维,从而使牛奶真正达到集营养、健康和美味于一身。
【农 业】新希望乳业“一只酸奶牛”业绩补偿仲裁结果出炉(2024-03-27)
3月27日,贝壳财经讯,近日,从新希望乳业公告获悉,现制酸奶品牌“一只酸奶牛”原股东应付业绩补偿仲裁结果近日出炉,新希望乳业应收到的估值补偿款变更为4460.05万元,“一只酸奶牛”运营方重庆瀚虹应收到的业绩补偿款变更为20万元。2023年12月28日,新希望乳业收到重庆仲裁委员会寄送的仲裁通知书,“一只酸奶牛”原股东华昌明、伍元学、华自立就新希望乳业收购重庆新牛瀚虹实业有限公司(简称“重庆瀚虹”)60%股权一事提起仲裁,申请调低估值补偿款项金额及豁免业绩补偿的协商要求。根据此前收购公告,新希望乳业2021年1月以2.31亿元的价格收购重庆瀚虹60%股权,重庆瀚虹承诺在被收购后的3年里,净利润应分别不低于3850万元、4235万元、4658万元,并在业绩承诺期内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2743万元。若重庆瀚虹经审计业绩承诺期内累计净利润低于10500万元,交易对方应以现金方式向新希望乳业支付估值差额补偿。从业绩来看,重庆瀚虹被收购后营收实现增长,但未摆脱亏损。
【点评】新希望乳业作为一家专业从事乳制品生产和销售的公司,近年来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高企的债务水平和全国化进程的受阻,使其深陷债务困境。此次如果可以收到相关补偿款,估值补偿将会增加新希望乳业利润4460.05万元。
【农 业】温氏股份申请物联网专利,可保证进场人员洗消彻底(2024-03-27)
3月27日,金融界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段式通道出入人员洗消方法及系统“,公开号CN117768493A,申请日期为2023年8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多段式通道出入人员洗消方法及系统。通过方法获取与通道出入相对应的上电初始化数据,根据所述上电初始化数据实时生成通道出入门锁的关闭数据;其中,通道出入为多段式通道出入;根据通道出入门锁的关闭数据,判定门锁是否处于关闭状态,获取待洗消人员的认证数据,根据所述认证数据开启至少一个通道出入门锁,并于通道内,结合各段中设置的洗消设备完成对待洗消人员的洗消;生成待洗消人员的洗消数据,并结合物联网实时传送所述洗消数据,可保证进场人员洗消彻底,以及实现人员达到净状态后才允许进入场区;当洗消通道内发生紧急情况时候,需要保证人员能快速出通道;并且可实现管理模式、后勤模式等特殊模式。
【点评】温氏股份此次申请物联网专利,主要得益于公司注重研发和新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公司积极推动物联网技术等各类科技创新在生产中的运用,如推广应用农户“三个宝”、地磅AI点数系统、巡栏测温机器人等多项科技创新与应用项目,实现智能化养殖,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养殖效率。
【农 业】大北农转基因业务进入收获期,大北农收购大北农生物股权(2024-03-24)
3月20日,界面新闻讯,3月19日,第二批30个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通过初审,其中16个品种的转化体所有者为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大农”)。同日,大北农还公告称,将以人民币2.45亿元回购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现代种业”)持有的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北农生物”)4.63%的全部股权,本次股权转让后,公司持有生物技术公司的股权比例由63.52%增加至68.15%。公告显示,现代种业于2021年4月出资人民币2亿元取得大北农生物4.63%的股权,并签署《关于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增资合同》(以下简称“增资合同”),根据增资合同的约定,现代种业在增资款缴付之日起5年内有权要求公司以现金方式加单利8%回购现代种业持有的大北农生物全部或部分股权。
【点评】本次增资不仅增强了生物技术公司的资本实力,而且有利于聚合外部资源共同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运用,有助于生物技术公司吸引更多高层次专业人才加盟事业发展,同时也为公司其他作物科技产业协同发展创造条件。
【农 业】30个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通过初审(2024-03-20)
3月20日,澎湃新闻讯,3月19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关于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审定会议初审通过品种的公示。转基因进程不断加速,继去年末首批51个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并迅速颁发生产经营许可证后,第二批30个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也在近日通过初审,涉及大北农(002385.SZ)、登海种业(002041.SZ)、隆平高科(000998.SZ)、丰乐种业(000713.SZ)等多家上市公司,其中16个品种的转化体所有者为大北农。具体来看,初审通过了2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和3个转基因大豆品种。转基因玉米方面,北京华农伟业恒丰728D、乐盈797D和胜美999D通过初审,股权穿透显示,北京大北农间接持股华农伟业部分股权;登海种业685D、710D、533K以及旗下丹东登海良玉种业公司的良玉99D通过初审。此外,隆平高科隆平218R和旗下联创种业联创808R也通过初审,丰乐种业旗下四川同路奥美95D通过初审,中种集团、万向德农也有相关品种通过初审。
【点评】本次转基因品种初审通过距离前次品种审定落地仅间隔4个月。事实上,今年年初一号文件就再次提出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产业化示范省份面积在今年都将进一步扩大,整个产业化的进程将正式进入一个扩面提速阶段,示范省份数量和面积都会进一步提升,本次品种审定的通过也标志着扩面提速的成果逐步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