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三大举措修复新希望六和资产负债表(2024-03-01)
3月1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3月1日,全国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举行媒体沟通会,围绕生猪行业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发展等话题建言献策。同时,提出抱团取暖、提升管理效率、适时布局新赛道三大举措,以期修复新希望六和资产负债表。“近几年新希望六和在养猪业做了不少投资,资产负债率提升较大。现在猪周期进入底部已接近三年,养猪业务亏损,给企业带来一定压力,且全国养猪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修复资产负债表是最重要的问题。”刘永好介绍,新希望六和在全力以赴做几件事,首先是在“越冬期”抱团取暖,聚焦主业,禽产业与中牧集团合作。未来将聚焦饲料、养猪、育种三大业务上,对其他业务进行调整。其次,提升效率,抓现金流,利用数字化手段管理,原来一个猪舍3000头猪需要2个人,现在只需要1个人甚至半个人。三是适时瞄准新赛道布局,比如对冷链物流进行投资等。
【点评】过去几年民营企业经历了行业阵痛和转型,新希望也在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财报显示,2021年以来,养殖业经历下行周期,新希望六和在经历了2020年的历史峰值后连续亏损。
【农 业】温氏股份2023年亏损63.29亿(2024-03-01)
3月1日,央广网讯,2月27日,温氏股份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99.18亿元,同比增长7.4%;实现净利润-63.29亿元,由盈转亏,同比下降219.66%。公司方表示,虽然公司不断加强基础生产管理,生产成绩持续向好,养殖成本持续降低,但由于生猪销售价格同比大幅度下降,产品价格下降幅度大于养殖成本下降幅度,生猪养殖业务利润出现深度亏损。
【点评】2023年温氏股份加强基础生产管理,生产成绩持续向好,养殖成本持续降低,但由于生猪销售价格同比大幅度下降,产品价格下降幅度大于养殖成本下降幅度,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利润出现深度亏损。展望未来,能繁母猪连续调节背景下,2024年全年来看产量有望小幅下降。从产能下调的趋势来看的话,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下调幅度明显加快了,对应2024年二季度的供需形势可能就会出现一定的好转。
【农 业】牧原股份:每头猪600元成本下降空间(2024-02-26)
2月26日,北京商报讯,2月25日,牧原股份在发布的调研活动信息中提到,公司对今年的猪价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预计整体价格表现较去年更好一些。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更是在公开发言中表示,“如果把成本降下来,就不用怕猪周期,每头猪最少还有600元的成本下降空间”。在猪周期持续底部震荡的时期,养殖行业在2023年出现大片亏损。牧原股份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3年净利润亏损38亿到46亿元,主要原因就是生猪销售价格低迷。但在近期的调研及对外发言中,牧原股份对2024年猪价表达了较为乐观的态度,这也引起了业内的关注。
【点评】当前猪价回跌,降低成本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猪价低迷短时间内很难出现根本性转变的迹象,养殖企业想要走出低谷或许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根据当前的市场情况,预计2024年生猪产能去化速度会加快,但具体拐点时间仍难以预测,政策因素也可能对猪价产生影响。在生猪市场周期性波动中,企业应把握行业发展的规律,加强自身竞争力,为盈利创造条件。
【农 业】广东新增40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024-02-22)
2月22日,东方财富网讯,近日,广东省林业局公布2023年省林业龙头企业名单,认定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等40家企业为2023年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复核保留2020年认定的111家企业的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资格,取消2020年认定的27家企业的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资格。至此,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数量达375家,主要涉及木竹加工、经济林种植、林木种苗培育等优势产业。
【点评】本次新认定的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均具有企业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盈利能力优、科技创新能力高、社会诚信好等特点。认定省级林业龙头企业有利于发挥企业龙头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为带动区域经济绿色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农 业】圣农发展2024年1月销售收入16.59亿元,同比增长23.18%(2024-02-21)
2月21日,新京报讯,2月21日,圣农发展发布了2024年1月份销售情况简报。1月,圣农发展实现销售收入16.5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18%,较上月环比增长3.81%。其中,家禽饲养加工板块鸡肉销售收入为11.6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1.98%,较上月环比变动为-3.93%;深加工肉制品板块销售收入为7.8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37%,较上月环比增长10.96%。销量方面,1月,圣农发展的家禽饲养加工板块鸡肉销售数量为11.3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79.64%,较上月环比变动为-9.37%;深加工肉制品板块产品销售数量为3.0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4.39%,较上月环比变动为-7.18%。
【点评】2024年以来,圣农发展公司各项经营战略稳步推进,食品B、C端渠道收入同比均有所增长,品牌营销力度不断加大,带动C端渠道线上方面月销售额突破历史新高,C端爆品销售表现不俗。此外,受2023年春节在1月份的影响,今年1月开工天数较去年同期增加,屠宰量同比大幅增加。
【农 业】登海种业近3个月在伊犁河谷设立2家全资子公司(2024-02-19)
2月19日,澎湃新闻讯,近日,玉米种业龙头企业登海种业发布公告披露,公司在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察布查尔登海种业有限公司”(暂定名),注册资本7000万元整。本次对外投资由公司划拨价值4000万元的资产和3000万元的货币资金作为出资,占注册资本的100%。该子公司经营许可项目包括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转基因农作物种子生产、农作物种子经营、农作物种子进出口等。实际上,就在近3个月前的2023年10月底,登海种业已宣布在位于伊犁河谷的另一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巩留县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伊犁登海种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整。此次投资由公司划拨7053万元的资产和2947万元的货币资金作为出资,占注册资本的100%。
【点评】伊犁河谷区域内有优越的光热资源和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具备得天独厚发展玉米制种产业的优势。两家子公司的设立,有助于公司充分利用伊犁河谷自然资源优势,进一步夯实公司产业化发展基础,促进制种规模健康发展,构建公司新的发展格局,提高公司规模效益。
【农 业】新希望1月份实现生猪销售收入21.59亿元(2024-02-07)
2月7日,中国经济网讯,2月6日,新希望披露1月份生猪销售情况简报,公司在今年1月份销售生猪172.48万头,环比增长17.05%,同比增长33.59%;生猪销售收入为21.59亿元,环比增长17.98%,同比增长5.27%;1月份的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3.3元/公斤,环比增长1.84%,同比减少10.68%。新希望表示,1月份生猪销量同比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适逢春节假期、销量基数较小。作为生猪养殖领域的代表企业,新希望在2023年实现生猪销量1768.24万头,生猪销售收入269.05亿元。根据公司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后净利润则预计亏损。新希望表示,公司白羽肉禽与食品深加工业务引进战略投资事项影响归母净利润增加,而受生猪销售价格下降影响,猪产业亏损是2023年扣非后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
【点评】2023年国内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量整体下降,根据生猪的生长周期推算,2024年国内生猪出栏量先小幅增长后减少,同比跌幅或在2%至3%;需求方面,2024年猪肉消费情况或仍偏弱,同比略减。总体来看,2024年猪肉供需均有缩减,但供应降幅或大于需求降幅,预计2024年白条猪肉价格或同比上涨,上下游盈利状况或有一定好转。在此环境下,预计新希望的生猪养殖业务也将迎来改善。
【农 业】温氏股份2023年度预亏60亿元到65亿元,猪鸡销售量均创历史新高(2024-02-04)
2月4日,证券时报讯,近日,温氏股份披露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净利润为亏损60亿元到65亿元,同比转亏。2023年前三季度,温氏股份净亏损45.30亿元,据此计算,公司第四季度单季净亏损预计为14.7亿元到19.7亿元。根据业绩变动原因说明,温氏股份2023年度业绩亏损较大,主要系生猪养殖业务利润出现深度亏损。2023年,生猪销售价格低迷,公司毛猪销售均价为14.81元/公斤,同比下降22.26%。除8、9月份鸡猪价格有所上涨外,全年其余月份均价格低迷,尤其是第四季度,猪价远低于行业平均成本线,行业普遍大幅亏损。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产品价格出现下降,但温氏股份2023年肉猪和肉鸡的销售量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销售肉猪(含毛猪和鲜品)2626.22万头,同比增长46.65%,也超过温氏股份此前在2018年创下的2229.70万头的纪录。肉鸡方面,公司2023年销售1.83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同比增长9.51%,继续保持行业排名第一。
【点评】总体看,预计春节后生猪养殖很可能延续亏损,二季度生猪市场行情有望好于去年同期。行业资金和偿债压力将持续增大,资金和成本成为关乎养殖企业发展命运的关键词。
【农 业】“獐子岛”品牌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24-02-04)
2月4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日,商务部等5部门发布关于公布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的通知,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獐子岛”品牌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根据《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经企业申报、地方推荐、社会公示,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文物局决定将382个品牌认定为第三批中华老字号。獐子岛集团始创于1958年,先后被誉为“黄海深处的一面红旗”、“海上大寨”、“黄海明珠”、“海底银行”、“海上蓝筹”。在60余年的发展中,坚持“低碳、生态、绿色”的经营理念,获得了中国水产行业首枚“中国驰名商标”,促进了中国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点评】中华老字号是中国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中国传统商业的精髓和历史积淀,作为我国工商业发展历史中孕育出的“金字招牌”,老字号是独特产品、精湛技艺、商业理念的世代传承,是蕴含深厚历史底蕴的民族品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符号,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情感纽带,更代表了中国商业的品质和信誉。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分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农 业】上市以来首次,牧原股份预计2023年最多亏47亿(2024-01-31)
1月31日,每日经济新闻讯,牧原股份于1月30日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亏损额为39亿元至47亿元。这意味着牧原股份2023年归母净利润创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1月30日晚,牧原股份召开投资者电话会,回答2024年出栏量、成本下降规划、成立光伏公司等多个被关心的问题。牧原股份董秘秦军表示,牧原股份2024年出栏量会有相应幅度增长,但幅度不会很大。另一方面,牧原股份也注意到最近猪市回暖,预计2024年猪价总体上比2023年更为乐观。至于成立光伏公司的动作,牧原股份再度否认要跨界光伏赛道,强调是在生产场所的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降低生产过程的碳消耗。
【点评】市场上一直有“牧原亏损定律”一说,即当牧原股份出现季度性亏损时,猪价阶段性底部将来临。牧原的成本在行业内是比较领先,生产效率很高。牧原股份年报出现亏损,意味着整个行业处于比较长的亏损时间和比较高的程度。
【农 业】新希望:预计2023年净利润3亿元,扣非净亏损45亿元(2024-01-30)
1月30日,澎湃新闻讯,1月30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2023年,新希望预计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4606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4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95187.96万元。基本每股收益预计0.05元,上年同期为亏损0.36元。新希望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白羽肉禽与食品深加工业务引进战略投资影响归母净利润增加,影响金额约为51亿元到52亿元,本项目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受生猪销售价格下降影响,猪产业亏损是本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另外,对民生银行的投资收益采用上年同期数据预估,其2023年业绩未公告前无法获知,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影响公司业绩预告准确性。
【点评】新希望通过白羽禽类业务实现增利的同时,养猪业务仍然在给新希望的业绩拖后腿。受生猪销售价格下降影响,猪产业亏损是本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
【农 业】10家猪企去年养猪亏损总计或超200亿元(2024-01-25)
1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讯,1月25日智农通APP行情宝数据显示,全国生猪均价为14.5元/公斤。数据显示,A股生猪企业2023年成本徘徊在14.8元/公斤到19.5元/公斤之间。猪企披露的12月生猪销售月报里,销售价格普遍集中在16元/公斤以下。据测算,2023年猪企头均亏损超过600元/头,低的也有63元/头。结合头均亏损和去年出栏量计算,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食品、神农集团等10家猪企去年合计亏损程度或超200亿元。这当中,即使是全行业成本控制最好的牧原股份,或将十年来首次出现年度净利润亏损。过往业内对猪周期曾有一个“牧原亏损规律”的说法——即牧原股份出现季度性亏损时,猪价阶段性底部将来临。
【点评】第四季度主要猪企头均亏损较三季度再度放大,预计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神农集团第四季度头均亏损100元/头,巨星农牧第四季度头均亏损200元/头,多家企业第四季度头均亏损超350元/头,预计多家资金压力边际增加。
【农 业】隆平高科生产的杂交稻种首次出口冈比亚(2024-01-25)
1月25日,湖南日报讯,1月25日,经长沙海关所属星沙海关检验检疫合格,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1500公斤杂交稻种,启运非洲冈比亚。这是湖南2024年出口的首批稻种,也是湖南杂交稻种首次出口冈比亚。现在冈比亚水稻产量约4.5吨/公顷,而我国杂交水稻在当地产量可达11.5吨/公顷,出口冈比亚的这批种子将用作示范种植,推动当地水稻种植技术发展,助力该国加快实现粮食自给自足。湖南作为中国杂交稻种出口大省,出口量一直稳居全国前列,目前湖南杂交稻种已经出口到了菲律宾、巴基斯坦、孟加拉、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东帝汶等30多个国家。据统计,2023年,湖南出口杂交稻种5999吨、出口产值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3%、37.2%。
【点评】自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以来,中国杂交水稻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目前非洲不少国家的粮食还难以自给自足,一直依赖于进口。种子出口冈比亚有助于推动冈比亚当地水稻种植技术发展,助力该国加快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农 业】湖北种业上市公司实现“零”的突破(2024-01-19)
1月19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事关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湖北种业科研实力雄厚,拥有11个国家级涉种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10多个院士团队,油菜、水稻、小麦、棉花育种走在全国前列。但由于种种原因,自1997年中国第一家种企上市以来,湖北种企上市一直未能实现“零”的突破。1月18日上午9时30分,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证券交易所鸣钟开市,这是湖北种业的历史时刻,实现了零的突破。康农种业于2007年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成立,主要从事玉米、魔芋、中药材种子的研发与生产,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家农作物种业阵型企业。多年来,公司深耕山区玉米种子领域,不断加大科研投入,陆续在抗病以及耐高温结实、抗旱抗倒伏玉米育种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培育出100多个玉米新品种,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点评】在康农种业上市前,我国种业上市公司共有14家,其中,湖南隆平高科、安徽丰乐种业与荃银高科、河南秋乐种业、山东登海种业、甘肃敦煌种业等公司市值都在100亿元上下。相比之下,湖北虽有160多家主要种子企业,但多而不强。康农种业上市将提振湖北种业的士气。
【农 业】仙坛股份:2023年12月实现鸡肉产品销售收入4.74亿元(2024-01-19)
1月19日,金融界讯,1月12日,仙坛股份发布了2023年12月份销售情况简报,公司2023年12月实现鸡肉产品销售收入4.74亿元,销售数量5.14万吨,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11.13%、6.38%,环比变动幅度分别为12.24%、6.20%。其中,家禽饲养加工行业实现鸡肉产品销售收入4.47亿元,销售数量4.94万吨(注:抵消前的鸡肉产品销售收入为4.65亿元,销售数量5.08万吨),同比变动-13.48%、4.80%,环比变动12.57%、5.94%;食品加工行业实现鸡肉产品销售收入2742.13万元,销售数量0.20万吨,同比变动59.67%、69.64%,环比变动7.13%、13.00%。
【点评】仙坛股份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23年度,公司鸡肉产品销售数量55.68万吨,同比增长14.76%,年度销售数量创历史新高;销售收入55.15亿元,同比增长14.69%,年度销售收入也创历史新高。公司不断加强横向规模扩张和纵向产业链延伸,已实现种鸡养殖到鸡肉产品加工销售全覆盖,整体规模和实力达到国内白羽鸡行业前列,公司业绩增长可期。
【农 业】牧原股份:生产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2024-01-15)
1月15日,证券时报讯,近日,披露的公告中牧原股份表示,2023年公司在生猪健康管理、生产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各项生产指标有所提升,全年平均生猪养殖成本同比明显下降。目前公司各类生产指标仍有进一步挖潜空间,2024年公司将继续通过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疾病净化与健康管理,进一步降低公司整体生产成本。2023年12月,牧原股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为15.3元/kg,相比前几个月有所上升。对此该公司在公告中阐释,成本提升主要原因是冬季疫病造成的生产成绩波动以及防控疫病的投入有所增加,不过目前疫病对猪群的影响已趋于平稳。
【点评】2023年,国内生猪市场整体呈现周期底部震荡格局,除三季度价格短期触底反弹外,行业企业多数月份处于亏损境地。2024年上半年需求淡季叠加供应相对高位,价格难有起色;下半年供应进一步去化,叠加需求旺季,价格或将有好转,行业周期回暖预期增强,牧原股份的经营业绩预计将相应回升。
【农 业】牧原股份借款余额快速增加(2024-01-12)
1月12日,金融界讯,牧原股份1月9日发布公告,2023年末公司借款余额为779.98亿元,同比2022年末大增超187亿元。公告次日即1月10日,牧原股份股价一度跌超8%,投资者对牧原股份现金流安全性表示担忧。牧原股份强调,与2023年9月末相比,2023年第四季度新增借款不到20亿元,新增借款是为满足业务需要,公司当前现金流安全稳定,各项业务经营情况正常。据三季报,截至2023年9月30日,牧原股份短期借款为453.34亿元,同比增加52.39%;长期借款为119.98亿元,同比增加8.76%。牧原股份短期借款增加系融资规模增大所致。牧原股份一再强调“现金流安全稳定”,但市场依然不无担心。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1.30%、54.36%、59.65%,近年一直在60%左右高位徘徊。根据三季报,截至2023年9月30日,牧原股份总负债为1130.66亿元。其中,流动负债达844.98亿元,占负债总额比例约74.73%。
【点评】总体看,2024年初始,猪价延续2023年低迷态势,持续下行且降幅有所扩宽。养殖利润的持续降低使生猪养殖企业的亏损不断扩大,部分企业已暂停产能扩张项目的资金投入。在企业现金流压力叠加非瘟等疫病的影响下,企业或加速产能去化。短期内养殖端较难实现盈利,2024年下半年猪价或有望企稳回升。
【农 业】丰乐种业取得小麦种植专利,实现定量播种且不损伤麦种(2024-01-12)
1月12日,金融界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小麦种植用麦种条播机及其播种方法“,授权公告号CN116784058B,申请日期为2023年7月。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涉及小麦播种设备技术领域,一种小麦种植用麦种条播机,包括机体,机体的一侧设有条播机舱,条播机舱内侧的底部设有开沟轮和压轮,条播机舱内设有若干排种装置,排种装置包括排种环盘、被动环盘和定位环盘,所述定位环盘的上设有排种块,所述排种块上开设有连通的接料槽和竖槽,所述竖槽的底部接通有播种管。通过排种环盘内设置的橡胶环套,且橡胶环套内设置橡胶块,橡胶块上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尺寸为待播麦种尺寸的1.5倍~2倍之间,使得排种环盘在转动期间,橡胶块能够带动凹槽内的麦种移动到排种块的上方,而橡胶块上的其余麦种则在橡胶块旋转到倾斜的状态时滑落,从而实现定量播种的效果,并且不会对麦种造成损伤。
【点评】丰乐种业重视研发,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2个,省级研发平台3个,近几年丰乐种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以来,丰乐种业新获得专利授权1个,结合公司2023年中报财务数据,2023上半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3409.66万元,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了同比增长5.91%。
【农 业】隆平高科实现扭亏为盈(2024-01-12)
1月12日,钛媒体讯,1月12日晚间,隆平高科(000998.SZ)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去年实现扭亏为盈,报告期内归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1.65亿~2.25亿,上年同期调整后亏损约8.33亿。数据显示,2023年扣非净利润约3亿~3.8亿,上年同期调整后该数据为约-7.78亿。此外,去年隆平高科营收约88亿~95亿,上年同期调整后该数据约75.32亿。针对2023年扭亏为盈的主因,隆平高科指出,前述营收按调整前同比增幅达到138.56%~157.54%,主要是隆平发展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所致;按调整后营收同比增幅16.83%~26.13%,主要是公司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升,高产优质品种深受市场欢迎,市场份额不断提高,玉米种子、水稻种子的营收对比上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
【点评】2023年10月农业农村部公开首批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审定名单,标志着转基因商业化正式落地。隆平高科转基因性状及品种布局均行业领先,性状方面,隆平高科持股杭州瑞丰、隆平生物、国丰生科三家形状企业。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推广有望为隆平高科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农 业】温氏股份:2023年肉猪销售收入462.56亿元,同比增长12.67%(2024-01-05)
1月5日,财联社讯,近日,温氏股份发布公告,公司2023年12月销售肉鸡1.04亿只,收入30.05亿元,毛鸡销售均价13.33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3.3%、-5.15%、-2.56%;2023年销售肉鸡11.83亿只,收入346.95亿元,毛鸡销售均价13.69元/公斤,同比变动分别为9.51%、2.21%、-11.51%。2023年12月销售肉猪296.67万头,收入46.07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3.7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15.26%、2.61%、-5.06%。2023年销售肉猪2626.22万头,收入462.56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4.81元/公斤,同比变动分别为46.65%、12.67%、-22.26%。
【点评】当前,国内生猪养殖行业深度亏损叠加猪价旺季不旺,后续母猪有望加速去化,周期拐点或于明年显现。2023年,温氏股份超额完成全年生猪出栏目标,且成本持续拓潜、融资优势明显、资金状况稳健。但是生猪养殖行业容易面对非瘟疫情、大规模动物疾病等风险,需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