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牧原股份能繁母猪310万头(2024-03-18)
3月18日,和讯期货讯,3月18日,生猪期货价格大涨2.83%,报15450.00元。牧原股份保持310万头能繁母猪,规划稳定发展。出栏外购育肥利润达68元/头,同比上涨311元/头。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生猪出场价小涨至14.71元/公斤。近期猪价上涨使养殖端亏损压力减轻,部分地区生猪育肥已实现盈利。然而,消费需求仍显疲软,终端市场白条走货一般,实际消费支撑力度较弱。屠宰企业冻品库存较高,市场供应压力仍然存在。预计后期压栏及二次育肥的生猪将阶段性影响生猪价格。
【点评】生猪期价盘中走强,现货价格保持稳定,屠宰量呈现逐步下滑态势。前期猪价强势主要由供应节奏调整带动,而非需求驱动。预计后期肥标价差难以持续扩大,阶段性偏强情绪难以长期持续。在上半年出栏压力同比偏高的背景下,猪价上行空间有限,中期可能再次探底。
【农 业】佩蒂股份新西兰工厂投产,年产宠物主粮4万吨(2024-03-15)
3月15日,温州网讯,近日,佩蒂动物营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公布,其位于新西兰陶马鲁努依工厂的产线于3月12日正式投产,可年产4万吨高品质宠物主粮。这是佩蒂股份的第一条高端主粮产线,在助力企业丰富产能结构、自身产品矩阵的同时,制造和供应链的全球化程度也得以进一步加深。新西兰是全球最重要的高端宠物食品出口国之一,该国95%的绿化覆盖面积,提供了高品质、高性价比以及多品类的原材料优势。早在2019年,佩蒂就开启了新西兰工厂的筹备,并根据市场趋势,在自身宠物健康咀嚼食品及肉质零食等传统优势产品外,发力宠物主粮项目,生产鲜肉含量可高达90%的优质宠物食品。
【点评】这是来自水头小镇的佩蒂股份在全球化战略中的又一次重要落子。此前,佩蒂股份已分别在越南、柬埔寨建厂投产,生产宠物咀嚼食品和肉质零食等产品,其海外工厂产能正在释放和挖潜。
【农 业】绿康生化拟出售资产(2024-03-15)
3月15日,北京商报讯,近日,绿康生化(002868)披露公告称,公司拟向福建浦潭热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潭热能”)出售位于福建省浦城县浦潭生物专业园的部分设备类固定资产、建筑物类固定资产及国有土地使用权,本次交易价格为6750万元(含税)。绿康生化表示,公司已委托银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拟出售的标的资产进行评估,评估值为6126.21万元(不含税),评估对象账面价值6053.54万元(不含税),评估增值72.67万元,增值率为1.2%。截至公告日,过去十二个月内洪祖星为浦潭热能实控人,其子洪鸿铭过去十二个月内曾担任公司董事。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6.3.3条之规定,浦潭热能为上市公司关联法人,故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点评】本次交易完成后,有助于提升绿康生化公司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充沛公司的现金流,提高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率,对公司财务状况有积极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绿康生化预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为2.1亿元到2.3亿元,此次交易对公司整体亏损的挽救效果有限。
【农 业】金新农拟与保国利民合作,共建平台开展国际农产品贸易等相关业务(2024-03-15)
3月15日,新京报讯,近日,自金新农发布的公告了解到,公司与保国利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保国利民”)于2024年3月14日在深圳市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深度合作,共建前海大易平台(“前海大易”为金新农子公司深圳市前海大易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简称),开展国际农产品贸易等相关业务。为深化合作,双方同意将以股权合作模式共建前海大易平台,保国利民公司承诺,将能导入的农产品大宗业务全部导入前海大易,包括但不限于白糖、大豆、豆粕、肉制品等,从合作之日起,相关业务协议全部转移到前海大易,配备专业交易人员。
【点评】本次金新农公司和保国利民公司合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双方各自优势开展大宗农产品国际贸易等业务,是公司成本领先战略的持续推进。本协议为双方开展合作的框架性文件,后续进展尚存在不确定性,对金新农公司本年度及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农 业】牧原股份:1~2月生猪养殖平均完全成本为15.8元/公斤(2024-03-08)
3月8日,澎湃新闻讯,3月8日,上市猪企牧原股份(002714.SZ)发布最近一期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牧原股份表示,公司2024年1~2月的生猪养殖平均完全成本为15.8元/kg。近期成本有一定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疫病造成生猪养殖成绩的下降,由于生猪养殖成本是按照出栏批次进行核算,疫病对猪群的影响在成本上的体现会持续一段时间;二是1、2月份存在春节节假日,有效销售天数少、销售数量低,单位期间费用分摊增加。整体看来,去年12月为疫病高发期,1月份疫病对猪群的影响已趋于平稳,2月份进一步好转,生产成本较1月份已有所下降。随着疫病影响的减弱及费用摊销的下降,预期公司未来生猪养殖成本会进一步下降。2月份断奶仔猪成本在325元/头左右。公司仔猪销售主要受市场需求影响,近期仔猪销售价格有所上涨,仔猪销量有一定增加,未来会根据客户需求及市场行情综合决策仔猪销售。
【点评】当前猪价回跌,降低成本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比较来看,如果我国养殖水平能够达到与丹麦齐平,那么每头猪还有600元左右的成本下降空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猪价低迷短时间内很难出现根本性转变的迹象,养殖企业想要走出低谷或许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农 业】温氏股份:1月生猪综合成本已低于8元(2024-03-08)
3月8日,证券时报e公司讯,2月底,温氏股份公布的2023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99.18亿元,同比增长7.40%;净利润为亏损63.29亿元。3月初,温氏股份在总部面向多家机构投资者召开现场调研会议,对公司新一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介绍。在生猪业务方面,2024年1月,温氏股份肉猪养殖综合成本为7.8元/斤~7.9元/斤,其中,海南、江西、广西等9个省级区域养猪单位成本低于8元/斤。相比之下,2023年全年,温氏股份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约为8.3元/斤~8.4元/斤,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的肉猪养殖综合成本为8.15元/斤。
【点评】总体来看,近一年来温氏股份各区域单位之间成本差异逐渐缩小,成本控制在8元/斤以下的单位逐渐增多。温氏股份制定的2024年平均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的奋斗目标为7.5元/斤~7.8元/斤。
【农 业】丰乐种业“烟农1212”被评选为2024年山西及山东农业生产主导品种(2024-03-06)
3月6日,金台资讯讯,近日,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及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分别组织专家集中评议,评选适宜当地种植的主推品种,丰乐种业高产小麦新品种“烟农1212”成功入选。“烟农1212”小麦由烟台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姜鸿明博士选育,2018年通过山东省审定,2019年通过河北省审定,2020年通过国家黄淮北片审定,2021年通过国家黄淮南片审定。该品种由合肥丰乐种业、山西瑞德丰种业、河北粟神种业及山东金海种业4家种业强企联合经营。
【点评】自2018年开始推广以来,“烟农1212”因其“高产、耐盐碱、抗倒、抗旱、抗早衰、抗干热风、抗病”等诸多优良特性,深受黄淮南片冬麦区、山西、河北及山东等地农户与经销商喜爱,推广面积得到了迅速扩增。丰乐种业是国家种业主力军,为国内粮食安全、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农 业】三大举措修复新希望六和资产负债表(2024-03-01)
3月1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3月1日,全国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举行媒体沟通会,围绕生猪行业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发展等话题建言献策。同时,提出抱团取暖、提升管理效率、适时布局新赛道三大举措,以期修复新希望六和资产负债表。“近几年新希望六和在养猪业做了不少投资,资产负债率提升较大。现在猪周期进入底部已接近三年,养猪业务亏损,给企业带来一定压力,且全国养猪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修复资产负债表是最重要的问题。”刘永好介绍,新希望六和在全力以赴做几件事,首先是在“越冬期”抱团取暖,聚焦主业,禽产业与中牧集团合作。未来将聚焦饲料、养猪、育种三大业务上,对其他业务进行调整。其次,提升效率,抓现金流,利用数字化手段管理,原来一个猪舍3000头猪需要2个人,现在只需要1个人甚至半个人。三是适时瞄准新赛道布局,比如对冷链物流进行投资等。
【点评】过去几年民营企业经历了行业阵痛和转型,新希望也在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财报显示,2021年以来,养殖业经历下行周期,新希望六和在经历了2020年的历史峰值后连续亏损。
【农 业】温氏股份2023年亏损63.29亿(2024-03-01)
3月1日,央广网讯,2月27日,温氏股份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99.18亿元,同比增长7.4%;实现净利润-63.29亿元,由盈转亏,同比下降219.66%。公司方表示,虽然公司不断加强基础生产管理,生产成绩持续向好,养殖成本持续降低,但由于生猪销售价格同比大幅度下降,产品价格下降幅度大于养殖成本下降幅度,生猪养殖业务利润出现深度亏损。
【点评】2023年温氏股份加强基础生产管理,生产成绩持续向好,养殖成本持续降低,但由于生猪销售价格同比大幅度下降,产品价格下降幅度大于养殖成本下降幅度,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利润出现深度亏损。展望未来,能繁母猪连续调节背景下,2024年全年来看产量有望小幅下降。从产能下调的趋势来看的话,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下调幅度明显加快了,对应2024年二季度的供需形势可能就会出现一定的好转。
【农 业】牧原股份:每头猪600元成本下降空间(2024-02-26)
2月26日,北京商报讯,2月25日,牧原股份在发布的调研活动信息中提到,公司对今年的猪价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预计整体价格表现较去年更好一些。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更是在公开发言中表示,“如果把成本降下来,就不用怕猪周期,每头猪最少还有600元的成本下降空间”。在猪周期持续底部震荡的时期,养殖行业在2023年出现大片亏损。牧原股份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3年净利润亏损38亿到46亿元,主要原因就是生猪销售价格低迷。但在近期的调研及对外发言中,牧原股份对2024年猪价表达了较为乐观的态度,这也引起了业内的关注。
【点评】当前猪价回跌,降低成本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猪价低迷短时间内很难出现根本性转变的迹象,养殖企业想要走出低谷或许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根据当前的市场情况,预计2024年生猪产能去化速度会加快,但具体拐点时间仍难以预测,政策因素也可能对猪价产生影响。在生猪市场周期性波动中,企业应把握行业发展的规律,加强自身竞争力,为盈利创造条件。
【农 业】广东新增40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024-02-22)
2月22日,东方财富网讯,近日,广东省林业局公布2023年省林业龙头企业名单,认定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等40家企业为2023年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复核保留2020年认定的111家企业的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资格,取消2020年认定的27家企业的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资格。至此,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数量达375家,主要涉及木竹加工、经济林种植、林木种苗培育等优势产业。
【点评】本次新认定的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均具有企业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盈利能力优、科技创新能力高、社会诚信好等特点。认定省级林业龙头企业有利于发挥企业龙头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为带动区域经济绿色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农 业】圣农发展2024年1月销售收入16.59亿元,同比增长23.18%(2024-02-21)
2月21日,新京报讯,2月21日,圣农发展发布了2024年1月份销售情况简报。1月,圣农发展实现销售收入16.5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18%,较上月环比增长3.81%。其中,家禽饲养加工板块鸡肉销售收入为11.6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1.98%,较上月环比变动为-3.93%;深加工肉制品板块销售收入为7.8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37%,较上月环比增长10.96%。销量方面,1月,圣农发展的家禽饲养加工板块鸡肉销售数量为11.3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79.64%,较上月环比变动为-9.37%;深加工肉制品板块产品销售数量为3.0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4.39%,较上月环比变动为-7.18%。
【点评】2024年以来,圣农发展公司各项经营战略稳步推进,食品B、C端渠道收入同比均有所增长,品牌营销力度不断加大,带动C端渠道线上方面月销售额突破历史新高,C端爆品销售表现不俗。此外,受2023年春节在1月份的影响,今年1月开工天数较去年同期增加,屠宰量同比大幅增加。
【农 业】登海种业近3个月在伊犁河谷设立2家全资子公司(2024-02-19)
2月19日,澎湃新闻讯,近日,玉米种业龙头企业登海种业发布公告披露,公司在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察布查尔登海种业有限公司”(暂定名),注册资本7000万元整。本次对外投资由公司划拨价值4000万元的资产和3000万元的货币资金作为出资,占注册资本的100%。该子公司经营许可项目包括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转基因农作物种子生产、农作物种子经营、农作物种子进出口等。实际上,就在近3个月前的2023年10月底,登海种业已宣布在位于伊犁河谷的另一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巩留县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伊犁登海种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整。此次投资由公司划拨7053万元的资产和2947万元的货币资金作为出资,占注册资本的100%。
【点评】伊犁河谷区域内有优越的光热资源和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具备得天独厚发展玉米制种产业的优势。两家子公司的设立,有助于公司充分利用伊犁河谷自然资源优势,进一步夯实公司产业化发展基础,促进制种规模健康发展,构建公司新的发展格局,提高公司规模效益。
【农 业】新希望1月份实现生猪销售收入21.59亿元(2024-02-07)
2月7日,中国经济网讯,2月6日,新希望披露1月份生猪销售情况简报,公司在今年1月份销售生猪172.48万头,环比增长17.05%,同比增长33.59%;生猪销售收入为21.59亿元,环比增长17.98%,同比增长5.27%;1月份的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3.3元/公斤,环比增长1.84%,同比减少10.68%。新希望表示,1月份生猪销量同比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适逢春节假期、销量基数较小。作为生猪养殖领域的代表企业,新希望在2023年实现生猪销量1768.24万头,生猪销售收入269.05亿元。根据公司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后净利润则预计亏损。新希望表示,公司白羽肉禽与食品深加工业务引进战略投资事项影响归母净利润增加,而受生猪销售价格下降影响,猪产业亏损是2023年扣非后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
【点评】2023年国内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量整体下降,根据生猪的生长周期推算,2024年国内生猪出栏量先小幅增长后减少,同比跌幅或在2%至3%;需求方面,2024年猪肉消费情况或仍偏弱,同比略减。总体来看,2024年猪肉供需均有缩减,但供应降幅或大于需求降幅,预计2024年白条猪肉价格或同比上涨,上下游盈利状况或有一定好转。在此环境下,预计新希望的生猪养殖业务也将迎来改善。
【农 业】温氏股份2023年度预亏60亿元到65亿元,猪鸡销售量均创历史新高(2024-02-04)
2月4日,证券时报讯,近日,温氏股份披露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净利润为亏损60亿元到65亿元,同比转亏。2023年前三季度,温氏股份净亏损45.30亿元,据此计算,公司第四季度单季净亏损预计为14.7亿元到19.7亿元。根据业绩变动原因说明,温氏股份2023年度业绩亏损较大,主要系生猪养殖业务利润出现深度亏损。2023年,生猪销售价格低迷,公司毛猪销售均价为14.81元/公斤,同比下降22.26%。除8、9月份鸡猪价格有所上涨外,全年其余月份均价格低迷,尤其是第四季度,猪价远低于行业平均成本线,行业普遍大幅亏损。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产品价格出现下降,但温氏股份2023年肉猪和肉鸡的销售量均创下历史新高。其中,销售肉猪(含毛猪和鲜品)2626.22万头,同比增长46.65%,也超过温氏股份此前在2018年创下的2229.70万头的纪录。肉鸡方面,公司2023年销售1.83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同比增长9.51%,继续保持行业排名第一。
【点评】总体看,预计春节后生猪养殖很可能延续亏损,二季度生猪市场行情有望好于去年同期。行业资金和偿债压力将持续增大,资金和成本成为关乎养殖企业发展命运的关键词。
【农 业】“獐子岛”品牌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24-02-04)
2月4日,中国新闻网讯,近日,商务部等5部门发布关于公布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的通知,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獐子岛”品牌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根据《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经企业申报、地方推荐、社会公示,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文物局决定将382个品牌认定为第三批中华老字号。獐子岛集团始创于1958年,先后被誉为“黄海深处的一面红旗”、“海上大寨”、“黄海明珠”、“海底银行”、“海上蓝筹”。在60余年的发展中,坚持“低碳、生态、绿色”的经营理念,获得了中国水产行业首枚“中国驰名商标”,促进了中国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点评】中华老字号是中国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中国传统商业的精髓和历史积淀,作为我国工商业发展历史中孕育出的“金字招牌”,老字号是独特产品、精湛技艺、商业理念的世代传承,是蕴含深厚历史底蕴的民族品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符号,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情感纽带,更代表了中国商业的品质和信誉。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分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农 业】上市以来首次,牧原股份预计2023年最多亏47亿(2024-01-31)
1月31日,每日经济新闻讯,牧原股份于1月30日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亏损额为39亿元至47亿元。这意味着牧原股份2023年归母净利润创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1月30日晚,牧原股份召开投资者电话会,回答2024年出栏量、成本下降规划、成立光伏公司等多个被关心的问题。牧原股份董秘秦军表示,牧原股份2024年出栏量会有相应幅度增长,但幅度不会很大。另一方面,牧原股份也注意到最近猪市回暖,预计2024年猪价总体上比2023年更为乐观。至于成立光伏公司的动作,牧原股份再度否认要跨界光伏赛道,强调是在生产场所的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降低生产过程的碳消耗。
【点评】市场上一直有“牧原亏损定律”一说,即当牧原股份出现季度性亏损时,猪价阶段性底部将来临。牧原的成本在行业内是比较领先,生产效率很高。牧原股份年报出现亏损,意味着整个行业处于比较长的亏损时间和比较高的程度。
【农 业】新希望:预计2023年净利润3亿元,扣非净亏损45亿元(2024-01-30)
1月30日,澎湃新闻讯,1月30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2023年,新希望预计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4606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4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95187.96万元。基本每股收益预计0.05元,上年同期为亏损0.36元。新希望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白羽肉禽与食品深加工业务引进战略投资影响归母净利润增加,影响金额约为51亿元到52亿元,本项目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受生猪销售价格下降影响,猪产业亏损是本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另外,对民生银行的投资收益采用上年同期数据预估,其2023年业绩未公告前无法获知,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影响公司业绩预告准确性。
【点评】新希望通过白羽禽类业务实现增利的同时,养猪业务仍然在给新希望的业绩拖后腿。受生猪销售价格下降影响,猪产业亏损是本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
【农 业】10家猪企去年养猪亏损总计或超200亿元(2024-01-25)
1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讯,1月25日智农通APP行情宝数据显示,全国生猪均价为14.5元/公斤。数据显示,A股生猪企业2023年成本徘徊在14.8元/公斤到19.5元/公斤之间。猪企披露的12月生猪销售月报里,销售价格普遍集中在16元/公斤以下。据测算,2023年猪企头均亏损超过600元/头,低的也有63元/头。结合头均亏损和去年出栏量计算,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食品、神农集团等10家猪企去年合计亏损程度或超200亿元。这当中,即使是全行业成本控制最好的牧原股份,或将十年来首次出现年度净利润亏损。过往业内对猪周期曾有一个“牧原亏损规律”的说法——即牧原股份出现季度性亏损时,猪价阶段性底部将来临。
【点评】第四季度主要猪企头均亏损较三季度再度放大,预计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神农集团第四季度头均亏损100元/头,巨星农牧第四季度头均亏损200元/头,多家企业第四季度头均亏损超350元/头,预计多家资金压力边际增加。
【农 业】隆平高科生产的杂交稻种首次出口冈比亚(2024-01-25)
1月25日,湖南日报讯,1月25日,经长沙海关所属星沙海关检验检疫合格,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1500公斤杂交稻种,启运非洲冈比亚。这是湖南2024年出口的首批稻种,也是湖南杂交稻种首次出口冈比亚。现在冈比亚水稻产量约4.5吨/公顷,而我国杂交水稻在当地产量可达11.5吨/公顷,出口冈比亚的这批种子将用作示范种植,推动当地水稻种植技术发展,助力该国加快实现粮食自给自足。湖南作为中国杂交稻种出口大省,出口量一直稳居全国前列,目前湖南杂交稻种已经出口到了菲律宾、巴基斯坦、孟加拉、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东帝汶等30多个国家。据统计,2023年,湖南出口杂交稻种5999吨、出口产值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3%、37.2%。
【点评】自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以来,中国杂交水稻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目前非洲不少国家的粮食还难以自给自足,一直依赖于进口。种子出口冈比亚有助于推动冈比亚当地水稻种植技术发展,助力该国加快实现粮食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