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牧原股份及债项评级维持AA+级(2024-06-27)
6月27日,新浪财经讯,近日,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诚信国际”)发布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跟踪评级报告,维持牧原股份主体及牧原转债AA+信用评级,并认为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信用水平在未来12到18个月内将保持稳定。中诚信国际表示,本次跟踪维持主体及债项上次评级结论,主要基于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股份”或“公司”)生猪养殖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猪肉产业链完善,规模优势明显,采购成本优势和内部管理效率提升令养殖成本持续下降且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以及融资渠道畅通等因素对公司整体信用实力的支持。
【点评】根据信用等级划分,企业主体信用等级分为AAA、AA、A、BBB、BB、B、CCC、CC、C三等九级,除AAA级和CCC级及以下等级外,每一个信用等级可用“+”“-”符号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主体信用维持AA+级,反映了资本市场对牧原股份当前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的肯定,并将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投资者。
【农 业】温氏股份:待盈利有效弥补往期亏损后,再考虑扩大养殖规模(2024-06-24)
6月24日,新京报讯,6月24日,记者自温氏股份最新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获悉,公司肉猪养殖综合成本进一步下降,5月份降至7.1元/斤左右;公司5月份猪苗生产成本降至330元/头左右,相比去年12月份下降60元/头。温氏股份肉猪养殖成本持续下降的驱动因素主要是:坚持做好基础生产管理,强抓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和优化,防疫水平和效果显著提升,大生产保持稳定,生产成绩持续向好,核心技术指标水平全方位、系统性提升,如料肉比、死淘率等,无效损失大幅减少,对成本下降起到关键作用;充分发挥集中采购优势,把握饲料原料价格机遇。同时,公司持续优化和动态调整饲料营养配方,促使采购和营养配方联动,加大优势原料使用比例,共同带动饲料生产成本持续下降;随着公司生产稳定性提升,公司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固定成本和费用分摊减少。有投资者提问,“近期猪价上涨,公司是否考虑大幅扩张?”对此,温氏股份回答:“近几个月生猪价格上涨,逐步覆盖公司生产成本。但整体来看,目前实现盈利的时间尚短,公司将优先考虑偿还一定的有息债务,降低资产负债率,保障公司运营安全。同时,公司以“降成本、保盈利”为首要目标,重点考虑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待盈利有效弥补往期亏损后,再去考虑规模扩大。”
【点评】过去3年,生猪养殖经历了漫长的下行周期,产能过剩考验其参与者,2023年,温氏股份亏损逾60亿元,亏损额度超过了出栏量排名第一的牧原股份,成为2023年上市猪企预告亏损之最,同时也亏掉了2022年全年的净利润。展望未来,在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市场也可能会阶段性处于非理性状态,新的行业参与者为抢占市场份额,也有可能致使猪价阶段性波动更为剧烈。
【农 业】獐子岛品牌价值178.58亿元,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024-06-20)
6月20日,东北新闻网讯,世界品牌实验室是全球三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总部在美国纽约,致力于品牌研究20余年,是衡量世界品牌价值的风向标。自2004年起,世界品牌实验室每年发布《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成为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重要依据。近日,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世界品牌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上发布了2024《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在这份基于财务数据、品牌强度和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年度报告中,獐子岛品牌以178.58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本年度《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排名396位,展现了品牌实力,成为中国海洋食品和海参行业第一价值品牌。
【点评】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分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并率先对虾夷扇贝进行碳足迹认证,成为全国首个“碳减排”标识企业。早在2012年,獐子岛品牌首次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为40.85亿元人民币。
【农 业】新希望:2024年年底有望实现生猪出栏完全成本约14元/公斤(2024-06-20)
6月20日,新京报讯,6月19日,新希望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公司2024年年底有望实现运营场线约14元/公斤的出栏完全成本目标,闲置产能在山东、河北等地分布较多。成本方面,新希望最新PSY(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在25左右,料肉比在2.6左右,断奶成本下降至280多元/头,后备母猪的转固成本下降至2400元/头以下。2024年底,新希望预计在运营场线的出栏完全成本为14元/公斤左右,“根据最新生产指标来看,后续达成该目标的确定性非常高。”新希望称,未来公司会持续打磨管理运营水平,使生猪养殖成本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并且是在一两千万头数量级,而不是几百万头数量级上实现的成本改善与领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养殖规模的适度增长。”
【点评】当前,猪价仍处于上涨阶段,在内外因素共同影响之下,下半年生猪养殖企业大概率整体实现盈利,同时,市场普遍关注的企业资金面紧张问题也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随着生猪市场行情的好转及养殖成本的持续下降,新希望公司2024年盈利能力及现金流情况将有较大改善。
【农 业】温氏股份取得一种基于独立发酵的液态料系统专利(2024-06-17)
6月17日,金融界讯,近日,天眼查知识产权信息显示,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基于独立发酵的液态料系统“,授权公告号CN221128405U,申请日期为2023年11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独立发酵的液态料系统,包括料塔、搅拌罐、第一清水罐、热水罐和发酵机构,所述第一清水罐和热水罐的输出端通过水泵与搅拌罐连接,所述搅拌罐的输出端通过进料管与猪舍管道连接,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液态饲料输送泵;所述发酵机构包括第二清水罐、发酵罐和液态料泵,所述发酵罐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第二清水罐的输出端通过水泵与发酵罐连接,所述发酵罐的输出端设置有液态料泵,所述液态料泵的输出端与搅拌罐连接;所述料塔的输出端分别与搅拌罐和发酵罐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满足猪舍的液态料系统供应,切自动化程度高。
【点评】温氏股份虽然是传统农业产业,但是跟华为等科技企业一样,在科研上舍得投入,每年都从销售收入中拿出一定的比例投入到研发。温氏股份在研发上斥巨资投入,从而培育和发展了自主创新能力。温氏股份不仅在创新投入上力度很大,而且有着非常优秀的创新机制,保证了创新投入的有效性和系统突破性。
【农 业】猪价回升助推业绩,温氏股份等成本低于8元/斤(2024-06-12)
6月12日,新京报讯,截至6月12日,已经有近20家A股上市猪企披露了2024年5月的生猪销售情况,整体来看,销量普遍同比下滑,而销售收入普遍同比上涨,销售均价多数环比上升。比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ST天邦等。其中,正邦科技的商品猪(扣除仔猪后)销售均价为15.05元/公斤,环比上涨9.11%;均重129.51公斤/头,环比下降4.79%。近期猪价上涨一方面是前期生猪去产能效果逐步显现,另一方面可能是二次育肥、压栏等因素的短期扰动。温氏股份等多家猪企的成本控制成效显著。6月5日,温氏股份对外表示,其肉猪养殖综合成本进一步下降,5月降至7.1元/斤左右;5月,公司16个省级区域养殖单位中,肉猪养殖综合成本低于7.1元/斤的已达11个。
【点评】成本方面,当前行业养殖成本差异较大。未来随着饲料原料价格稳定、疫病防控效果逐步改善,理论上行业养殖成本差异有望逐步缩小,但最终成本差异的关键还是取决于各参与者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猪价方面,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能繁母猪数据来看,近半年数据持续下降,一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3992万头,同比环比均有所下降,预计2024年猪价总体将比2023年高。
【农 业】正邦科技“摘星脱帽”(2024-06-12)
6月12日,新京报讯,6月12日,正邦科技自开市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并复牌,股票简称由“*ST正邦”变更为“正邦科技”。“脱帽摘星”首日,其股价一度触及涨停,截至午间休盘,上涨3.95%。2023年5月5日起,因2022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为负值,正邦科技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正邦”。2024年4月,因2023年年报不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正邦科技向深交所申请撤销因触及财务类强制退市情形的退市风险警示,获深交所审核同意,自6月12日开市起被撤销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正邦”变更为“正邦科技”,股票交易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为10%。年报及审计报告显示,2023年,正邦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9.92亿元,实现净利润85.29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正邦科技总资产为174.9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9.98亿元。
【点评】正邦科技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23年正邦科技引入同行双胞胎集团作为产业投资人,同时招募16位财务投资人,为公司提供投资款43.40亿元;2023年12月15日,正邦科技终结重整程序;2023年12月27日,正邦科技变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公司治理层发生实质性变更。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两年中,一些头部猪企在亏损中挣扎,资产负债率一路攀升,也有部分企业出现资金流动性问题。从2024年5月中下旬开始,猪价上涨生猪全行业进入盈利期,猪价上涨为企业赢得更多腾挪时间和空间。对正邦科技而言,在获得双胞胎集团超40亿元资金注入后,其负债率已经降至50.43%,前景较好,未来生猪养殖行业将进入微利状态,竞争焦点将放在降本增效和现金流上。
【农 业】合肥丰乐种业荣获合肥市第九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特等奖(2024-06-10)
6月10日,人民网讯,近日,合肥市总工会举行了“合肥市2023年合肥工匠、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及职工职业技能等级提升激励”发布仪式。合肥丰乐种业公司“高产抗逆广适宜机收玉米新品种‘榜玉100’的选育与产业化”项目荣获合肥市第九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特等奖。“高产抗逆广适宜机收玉米新品种‘榜玉100’的选育与产业化”项目是由玉米研究院副院长崔明亮为第一牵头人,与王利明、任正鹏、佘宁安、申世界共同承担,通过大量测配和多年多点鉴定选育出来,2020年11月通过国家审定,2021年正式在黄淮海8省份推广,填补了黄淮海夏玉米区抗逆性优质高产宜机收玉米品种的空缺。
【点评】近年来,丰乐种业工会不断完善各类职工创新项目、创新工作室的建设,通过典型模范的引领,鼓舞和带动广大职工砥砺奋进、刻苦钻研,为公司发展、科技创新、守护粮食安全贡献更多丰乐力量。合肥市第九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特等奖的获得是继2020年丰乐种业获得合肥市第六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特等奖后,再次获该奖项最高殊荣。
【农 业】温氏股份:5月销售肉猪收入46.6亿元,销售肉鸡收入27.19亿元(2024-06-07)
6月7日,新京报讯,6月5日,温氏股份披露2024年5月主产品销售情况简报,销售肉鸡9421.86万只、肉猪237.89万头;实现肉鸡销售收入27.19亿元、肉猪收入46.60亿元。2024年5月,含毛鸡、鲜品和熟食在内,温氏股份销售肉鸡9421.86万只,环比增长0.61%,同比增长2.17%;实现肉鸡收入27.19亿元,环比增长1.57%,同比增长2.60%;毛鸡销售均价13.83元/公斤,环比增长4.69%,同比下降1.28%;销售白羽鸡苗1885.84万只。含毛猪和鲜品在内,温氏股份销售肉猪237.89万头,环比下降4.19%,同比增长13.63%;实现收入46.60亿元,环比下降0.32%,同比增长27.18%;毛猪销售均价15.83元/公斤,环比增长4.28%,同比增长10.47%。
【点评】在供给端,过去几年,黄羽肉鸡养殖行业普遍盈利较少,行业父母代种鸡产能处于历史低位。在需求端,根据历史经验,下半年往往为肉鸡消费季节性旺季。预计下半年肉鸡业务行情好于上半年,公司肉鸡业务有望实现合理的盈利。
【农 业】新希望5月生猪销售收入近21亿元(2024-06-07)
6月7日,新京报讯,6月6日,新希望发布2024年5月生猪销售情况简报,当月销售生猪136.68万头,环比下降7.41%,同比下降5.27%;实现生猪销售收入20.98亿元,环比下降10.23%,同比下降6.26%;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5.42元/公斤,环比上涨1.92%,同比上涨8.59%。自进入2024年以来,新希望商品猪销售均价持续上行,4月站上了15元/公斤,5月的价格再创年内新高。2024年1月到5月,新希望累计销售生猪740.21万头,实现生猪销售收入107.34亿元。
【点评】伴随着猪价逐步上行,新希望近年来在盈利端承受的压力得到了缓解,公司在2024年4月已实现整体单月盈利。展望下半年,行业的盈利修复趋势向好。随着生猪去产能效果逐渐显现,生猪供需将进一步改善,猪价预期震荡偏强,且伴随着饲料原料震荡下滑,养殖成本压力较小,生猪养殖将会持续保持盈利。
【农 业】牧原股份5月销售生猪约586万头(2024-06-05)
6月5日,新京报讯,6月5日,牧原股份发布2024年5月生猪销售简报,当月销售生猪约586万头(其中商品猪491.2万头,仔猪88.1万头,种猪6.6万头),实现销售收入104.50亿元。其中,向全资子公司牧原肉食及其子公司合计销售生猪92.9万头。2024年5月,牧原股份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5.52元/公斤,环比上升4.86%。2024年1月到5月,牧原股份累计销售生猪2732.1万头,实现销售收入453.13亿元。牧原股份在近期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5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4.3元/公斤左右,相比4月下降0.5元/公斤左右,成本下降来自于生产成绩改善、饲料价格下降以及出栏量增加带来的期间费用摊销下降。5月份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4元/公斤以下的场线出栏量占比在45%左右,成本在15元/公斤以上的场线出栏量占比在25%左右。牧原股份表示,近期猪价上涨一方面是前期生猪去产能效果的逐步显现,另一方面可能是二次育肥、压栏等因素的短期扰动。但长期来看,2024年二、三季度生猪市场价格将维持比较好的表现。
【点评】6月初,三大上市猪企牧原股份、新希望、温氏股份全部发布5月生猪销售简报。总体看,牧原股份等三大猪企生猪销售均价连涨5个月,而且龙头猪企的养殖成本总体下降,盈利状况普遍好转。
【农 业】上市10年首亏,牧原股份收年报问询函(2024-05-30)
5月30日,金融投资报讯,近日,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牧原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2023年年报的问询函。回顾生猪养殖行业2023年经营情况,行业内企业在2023年普遍亏损。Wind数据显示,25家上市猪企中有19家出现亏损,其中牧原股份更是出现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2023年,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为1108.61亿元,同比下滑11.19%;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2.6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32.14%。分业务来看,2023年,牧原股份的养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82.24亿元,同比下滑9.62%,毛利率为2.92%;屠宰、肉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8.62亿元,同比增长45.79%,毛利率为0.16%;贸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23亿元,同比下滑45.13%。
【点评】从行业看,目前生猪养殖行业资金压力紧张,猪价上涨在短期内有助于缓解企业资金情况,但无法支持产能补充与扩张,预计未来有望出现猪价回升与产能去化共存的局面。从牧原股份看,猪企寒冬已久,牧原股份经营状况也同样堪忧,2023年,牧原股份再次刷新了资产负债率,达到62.11%。同时高企的营业成本使得牧原股份毛利润仅有34.46亿元,勉强覆盖利息费用的支出。
【农 业】大北农取得猪场液态料料槽翻转装置专利(2024-05-30)
5月30日,金融界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漳州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及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猪场液态料料槽翻转装置“,授权公告号CN221011389U,申请日期为2023年9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属于饲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猪场液态料料槽翻转装置,其包括:栏舍、驱动机构、活动槽和清理机构,栏舍包括围栏和设置在所述围栏内的隔栏;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隔栏顶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架、摇杆、驱动链轮和链条,所述支架末端设置摇杆,所述摇杆上设置驱动链轮,所述驱动链轮上设置链条;活动槽连接在所述链条下端,所述活动槽包括料槽、支座和联动组件,所述料槽两端连接支座,在饲喂后,将料槽翻转,将料槽内的粪便倒出,丝杆电机工作,在螺纹进给的作用下带动刮板活动,对料槽内部进行清洁,确保不存储粪便,待饲喂前将料槽翻转成水平状态进行饲喂,避免粪便进料槽,方便饲喂。
【点评】研发驱动未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牧企业重视自身研发能力,大北农高度重视研发,研发投入持续较快增长,2016到2023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为6.85%。据统计,2023年17家农牧企业中,大北农研发强度最大,其研发金额占总营收比例的2.5%,2023年大北农研发经费为8.34亿元,同比增长11.68%。受益于此,近年来大北农获得了大量研发专利,截至2023年底,大北农公开专利申请共2681件,其中2010件专利已授权。拥有科研人员2991人,同比增加169人。
【农 业】牛、羊行情下行致鹏都农牧大额亏损(2024-05-28)
5月28日,界面新闻讯,鹏都农牧主营业务为农资与粮食贸易、肉牛业务、肉羊产业和乳业。5月25日,鹏都农牧在回复深交所的年报问询函时表示,2023年,肉羊业务2023年度税前经营性亏损约3.1亿元,其中毛利亏约1.1亿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1.4亿元;肉牛及屠宰肉制品业务2023年度税前经营性亏损约3.2亿元,其中毛利亏约1.2亿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1.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发布的年报显示,2023年,鹏都农牧实现营业收入174.49亿元,同比下降10.15%;归母净利润-9.35亿元,同比大降5604.55%;扣非后净利润-8.67亿元,同比下降4010.48%。2023年鹏都农牧的大额亏损主要是受牛、羊业务所致。
【点评】2023年,国内牛羊肉市场行情均进入下行通道,但是牛羊的饲养成本却有所上升,使得鹏都农牧2023年肉牛、肉羊业务收入上涨的同时出现大幅亏损。2024年以来,牛、羊肉行情下滑仍未停止。2024年一季度,鹏都农牧仍持续亏损。5月鹏都农牧公告称,公司股票可能被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交易。
【农 业】大北农养猪业务持续亏损,重点发力种业业务(2024-05-24)
5月24日,界面新闻讯,近日,大北农连续发布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根据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大北农实现营收约67.07亿元,同比减少13.76%;归母净利润亏损约2.09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5元。而2023年,大北农实现营业收入约333.9亿元,同比增长3.07%;但增收不增利,其归母净利润亏损21.74亿元,同比下滑4355.85%。养猪业务持续亏损,导致大北农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出现亏损。大北农正在重点发力种业业务。
【点评】大北农主营业务包括饲料、种子研发、生猪养殖三大主营业务。大北农2023年亏损金额较大,主要受养猪业务亏损及计提的各类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的影响较大。大北农的饲料业务和种业业务经营绩效较好,其中,饲料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60%,种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8.84%。当前,大北农重点发力种业业务,需要注意该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农 业】牧原股份:有望实现2020年以来最低生猪养殖完全成本(2024-05-23)
5月23日,每日经济新闻讯,5月22日,养猪龙头牧原股份召开了2023年度股东大会,董事长秦英林等参会。公司管理层在会上提到了今年养猪成本等受关注问题。公司管理层表示,公司今年全年平均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目标为14元/kg,希望年底能降到13元/kg,与去年全年平均成本15元/kg相比,有2元/kg的下降空间。其中原粮价格下降带来的饲料成本下降能够贡献约1元/kg,养猪生产效率提升带来的成本下降约1元/kg,有望实现公司自非洲猪瘟以来最低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
【点评】当前养猪行业已经度过了最艰难时段,在粮食价格高位回落背景下,牧原股份的养殖成本持续下降。当前行业存栏母猪产能已降至绿色区间,未来一段时间行业价格将持续回暖,成本下降和猪价回升将共同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
【农 业】受巴西粮价低迷影响,隆平高科决定在当地降价(2024-05-21)
5月21日,界面新闻讯,2023年“两隆”合并后,隆平高科更加接近世界前五的目标,但也承受着巴西市场下滑的压力。5月18日,隆平高科表示,受巴西极端气候及玉米价格低迷影响,目前玉米种子销售价格较2022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2022年玉米种子价格曾高达650雷亚尔/袋,而当前价格已降至500雷亚尔/袋以下。值得注意的是,“两隆”合并后,巴西业务也是隆平高科营收进一步增长的关键。2023年公司完成“两隆”(即隆平高科和隆平发展)整合。一方面,“两隆”整合可以减少同质化、同业竞争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也可以共享科研、生产、管理、育种站等方面的资源,便于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另一方面,公司在巴西有南美最先进、最大的生物育种分子实验室,拥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研管理团队,整合是1+1大于2的效应。
【点评】巴西和中国在农业上的互补性比较强,两个国家之间的农产品的交易规模比较大,巴西的农业是在全球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呈现增长态势的市场。隆平发展并表后,隆平高科2023年营收得以大幅增长。但是合并后,也意味着隆平高科需承受来自巴西市场的压力,受巴西业务影响,隆平高科一季度净利润大幅下滑。
【农 业】牧原股份:预计行业价格持续回暖,今年计划出栏6600万头以上(2024-05-17)
5月17日,新京报讯,5月17日,牧原股份披露业绩说明会记录显示,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行业价格持续回暖,2024年猪价水平将好于2023年。此外,公司2024年预计出栏生猪6600万头至7200万头,合成生物子公司牧元安粮预计在下半年开始试生产。牧原股份介绍,2023年,公司销售生猪6381.6万头,占全国生猪出栏量8.78%,2024年预计出栏生猪6600万头至7200万头。截至4月末,能繁母猪数量在320万头左右,4月PSY(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在25~26左右。
【点评】展望2024年全年的猪价走势,供给端,当前行业能繁母猪已降至合理区间,2024年生猪供应量预计低于去年;需求端,随着经济稳中向好,2024年需求量预计有一定上升。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行业价格将持续回暖,2024年全年猪价水平将好于去年,牧原股份的经营业绩将受益。
【农 业】温氏股份:养殖成本持续下降,一季度销售业绩创新高(2024-05-17)
5月17日,东方财富网讯,2024年一季度,温氏股份营业总收入218.42亿元,同比增长9.37%;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2.36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27.49亿元,同比大幅减亏。一季度,温氏股份累计销售肉猪(含毛猪和鲜品)718万头,同比增加28%;肉鸡(含毛鸡、鲜品和熟食)2.67亿只,其中鲜品销售3500万只,鲜销比例达13%,熟食280万只;肉鸭(含毛鸭和鲜品)近1100万只。猪、鸡、鸭销量均超额完成季度目标。2024年,温氏股份制定了肉猪(含毛猪和鲜品)销售奋斗目标为3000万~3300万头,同比增加400万~700万头。若能够实现,温氏将成为国内第二家超3000万头规模的养猪企业。温氏股份提到,未来一段时间,养猪行业可能总体处于弱平衡、低盈利状态,公司将更加注重成本控制,以保证盈利为首要考虑因素,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点评】展望未来,2024年第二季度猪价向上确定性较好,上游产能持续收缩,叠加均重、冻品库存等价格压制因素逐步消化,猪价上涨斜率将较为可观。而进入2024年下半年,随着生产者行为影响消化、产能缺口兑现、需求旺季回升,猪价上行将更为顺畅,温氏股份将受益。
【农 业】隆平高科2023年营收净利双增(2024-05-13)
5月13日,新京报讯,近日,隆平高科发布2023年年报,实现营收92.23亿元,同比增长22.45%;实现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124.02%。其中,玉米种子业务实现营收60.3亿元。分板块来看,2023年,隆平高科水稻种子业务实现营收17.77亿元,同比增长36.5%;玉米种子业务实现营收60.3亿元,同比增长16.87%;小麦种子业务实现营收2.29亿元,同比增长4.79%;蔬菜瓜果种子业务实现营收3.19亿元,同比增长3.88%,谷子种子业务实现营收1.94亿元,同比增长52.18%;食葵种子业务实现营收1.36亿元,同比增长52.07%。
【点评】2023年隆平高科经营业绩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国内主营业务明显增长,国内玉米种子、水稻种子的营业收入对比上年同期均实现大幅增长。该公司降低生产成本,使得毛利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与提升。剥离低效、无效、非主业的参股公司13家,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损失较上年同期减少,使得公司净利润增加。展望未来几年,隆平高科为国内水稻、玉米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种业转基因商业化,预计该公司的净利润将持续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