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正虹科技最新公告:4月生猪销售收入环增50.21%、同降34.56%(2022-05-05)
5月5日,证券之星讯,近日,正虹科技披露2022年4月生猪销售简报,2022年4月销售生猪2.05万头,销售收入2800.43万元,环比变动分别增长41.96%、50.21%。销量同比增长42.08%,销售收入同比减少34.56%。2022年1~4月份,公司累计销售生猪5.74万头,累计销售收入8134.23万元,销量同比增长13.98%,销售收入同比减少51.25%。截至2022年5月5日收盘,正虹科技报收于4.48元,下跌0.22%,换手率2.79%,成交量7.44万手,成交额3353.15万元。资金流向数据方面,5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7.9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0.0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51.14万元。
【点评】正虹科技公司所处行业为农产品加工,主营业务为各类饲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饲料原料销售。正虹科技公司4月生猪销售收入同比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猪销售均价同比下降所致。
【农 业】牧原股份一季度净利-51.8亿元,去年净利69亿元(2022-04-28)
4月28日,澎湃新闻讯,近日,上市猪企牧原股份(002714.SZ)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牧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82.78亿元,同比减少9.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8亿元,上年同期为69.63亿元,同比降174.4%;基本每股收益-0.99元,上年同期为1.35元。报告期末,牧原股份总资产为1840.3亿元,比上年度末增加3.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505.01亿元,比上年度末减少7.09%。
【点评】今年春节后,猪价再度探低,猪粮比多次跌破警戒线。2022年一季度低迷的猪价及饲料上涨拖累上市猪企业绩。根据统计,五大猪企一季度总营收705亿元,亏损总额149.3亿元,其中,牧原股份一季度更是亏损51亿。
【农 业】隆平高科一季度净利润5445.85万元,同比增长34.38%(2022-04-25)
4月25日,格隆汇讯,近年来,隆平高科持续提升自主研发和体系化创新能力,加快抢占转基因、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制高点。2021年以来,隆平高科主要产业板块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近日,隆平高科(000998.SZ)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5亿元,同比增长6.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45.85万元,同比增长34.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477.25万元,同比下降50.79%;基本每股收益0.0421元。
【点评】公司品种推广及研发保持领先,为公司业绩增长垫定了重要基础。近几年,公司持续推进玉米转基因布局,前端以杭州瑞丰、隆平生物形成“双驾马车”协同推进玉米转基因性状开发,后端以玉米科学院、联创种业为主推进品种转育,目前已完成裕丰303等主要大品种多版本转育。回顾2021年以来的公司业绩,减值损失影响2021年公司利润,2022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增幅明显。
【农 业】“中国粮仓”启动“智慧农业”,预算1.5亿元将建“无人农场”(2022-04-24)
4月24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4月23日,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群体智能自主作业智慧农场》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哈尔滨举行。此项目将研制4种群体智能自主无人农机系统样机,实现5台套以上同环节、100台套以上跨环节人工智能设备协同作业;人工智能设备还将实现无人施用种子、肥料和农药等作业,施用精度在95%以上,此类人工智能可连续工作10小时以上。此项目还将构建“智慧农场大脑”等。该项目将在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大荒集团”)万亩以上的农场实施,在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生产过程中,示范项目核心技术成果。
【点评】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刘劼表示,该项目能突破中国农机整体水平落后、自主作业功能碎片化、群体协作能力差、智慧农场管理效率低的瓶颈,力促农作物增产增收、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有望成为国家农业的智能化先进示范案例和人机共融、自主协同的智慧农场产业化范例。
【农 业】罗牛山2021年亏损3.63亿同比由盈转亏(2022-04-21)
4月21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近日,罗牛山(000735)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公告,公告显示,2021年1~12月营业总收入为188,275.4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滑19.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262.77万元,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公告显示,罗牛山总资产为1,095,725.04万元,比本报告期初增长29.43%;基本每股收益为-0.3149元,上年同期为0.0886元。资料显示,罗牛山主要业务集中在四大业务板块:大农业、冷链业务、房地产业务和教育业务,大农业板块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和主要收入利润来源。
【点评】罗牛山2021年业绩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国内生猪市场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叠加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等,公司业绩受创;二是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了大额资产减值准备,2021年对公司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9544.0万元,其中存货跌价准备9252.0万元。
【农 业】登海种业2021年年报发布,净利润翻倍(2022-04-20)
4月20日,证券之星讯,2021年种植业景气,登海种业公司业务量价齐升。全球疫情扰动供应链推动以农产品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行情。需求端生猪存栏持续高位,饲用、工业需求进一步支撑玉米、小麦等饲料原料价格。玉米价格近年涨幅明显,21年全年玉米均价2753.94元/吨,较20年全年均价涨30.4%。玉米行情景气推升种植户种粮意愿,玉米用种需求上升,种子价格抬升。22年种植季玉米种均价28.62元/公斤,较20年种植季上涨14.5%,达近5年高点。近日,登海种业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072.7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20%;利润总额23955.4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7.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79.8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8.33%。
【点评】登海种业公司是玉米种子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在生物育种商业化方面,也提前做了合作布局。未来,生物育种商业化迎新机遇。展望2022年全年,种业景气上行、生物育种商业化有序推进,公司业绩有望延续强劲态势,建议关注登海种业公司的投资机会。
【农 业】温氏股份日亏3千万,“猪周期”尚在筑底(2022-04-18)
4月18日,钛媒体APP讯,4月15日,温氏股份发布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649.54亿元,同比下降1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34.04亿元,上年同期为74.26亿元,同比下降280.51%。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这是自2007年以来,温氏股份首次全年业绩录得亏损。而深度亏损背后,主要是饲料成本的上涨加重了养猪成本与生猪价格的严重倒挂。根据财报,过去一年,温氏股份毛猪销售均价为17.39元/公斤,同比下降48.18%。对于养猪主业何时能够走出困境,温氏股份判断,2021年1月之后生猪价格开始进入单边下行阶段,10月份生猪价格再创新低,至报告期末又重新开始下探,目前仍处于周期底部。
【点评】分析人士认为,3月份生猪出栏增加的同时,3月末的存栏数据依然保持偏高;目前仔猪的产量数据或暗示四、五月份生猪出栏量的总和大概率会和二、三月份相当;今年三季度的出栏压力依然不可小觑。
【农 业】牧原股份拟与中牧股份合资设立兽药子公司(2022-04-13)
4月13日,新京报讯,近日,牧原股份与中牧股份合资建设子公司及南阳生产基地议案获董事会通过。合资公司拟定名为“中牧牧原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简称“中原牧原”),计划投资约4.71亿元建设南阳兽药生产基地。公告显示,中牧牧原注册资金1.2亿元。其中,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牧股份”)现金出资5868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8.9%;牧原股份以现金方式出资576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8.0%;中牧南京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简称“中牧南药”)以现金方式出资372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1%。
【点评】上述投资项目有利于借助中牧股份及中牧南药的兽药研发优势,加强产业联动、提高公司疫病防控能力,增强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原材料供应风险、管理风险、建设风险以及疫情控制风险,请投资者注意。
【农 业】海大集团2021年营收859.99亿元(2022-04-12)
4月12日,九派新闻讯,4月11日晚,海大集团发布2021年年报,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9.99亿元,同比增长42.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96亿元,同比下降36.73%。其中,生猪养殖板块实现营业收入约46.42亿元,同比增长25.08%;生猪养殖业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6亿元,同比下滑238.09%;剔除生猪养殖的其他业务,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3.57亿元,同比增长43.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92亿元,同比口径为增长32.97%。据悉,海大集团以围绕动物养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进行产业链业务布局,已形成相对完整的水产品产业链,畜禽产业链也在逐步构建中,主要产品包括优质动物种苗、饲料、动保、生猪养殖。其中饲料销售为最主要业务,2021年海大集团饲料销售实现698.26亿元营收,占总营收的81.19%,创下上市以来的销量新纪录,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点评】2021年生猪价格下降明显,对海大集团而言,生猪业务也同样遭受到冲击,受到仔猪及肉猪价格大幅波动等影响,海大集团2021年生猪养殖业务全年亏损8.96亿元。但是总体看,海大集团以饲料销售为最主要业务,2021年饲料销售额快速增长,公司业绩增长快速。
【农 业】隆平高科新洋丰战略参股隆平生物(2022-04-11)
4月11日,上海证券报讯,4月10日,国家领导人考察调研了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据悉,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成立于2021年5月,依托和服务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在种子科技创新和种业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发力。目前,有20位院士正在这里启动院士创新团队筹建工作。两家A股公司是隆平生物的战略股东。天眼查信息显示,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是隆平生物的大股东,持股34%;隆平高科持股17.33333%为第二大股东;新洋丰持股6.66667%为第五大股东。隆平生物的其他股东还包括红杉资本、南京新希望产业投资中心、隆平生物创始人团队成立的合伙企业等。
【点评】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是种子实验室的理事单位之一,作为生物育种领域独角兽,该公司目前已搭建了分子生物学、遗传转化、性状分析及一年四代回交等技术平台。国家高度重视种业的大背景下,隆平高科新洋丰战略参股隆平生物,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农 业】大北农利用油菜消纳粪污,形成种养、用养双结合循环农业模式(2022-04-08)
4月8日,农林资讯讯,近日,“种养循环绿色技术产业化研讨会”通过线上形式召开,这是一场汇聚政产学研用多方力量的重量级研讨会,聚焦成果交流、形势研判、研讨支持政策。大北农集团高级副总裁、种猪产业董事长吴文参会,并介绍了大北农利用油菜消纳粪污实现种养结合的技术探索。2018年,大北农集团与华中农业大学先后在山东无棣和内蒙古乌兰察布大型养殖基地周边,开展双低(低芥酸、低硫苷)甘蓝型油菜消纳粪污技术试验,形成以饲料用与蔬菜用相结合的种 (种植业)养(养殖业)、用(用地)养(养地)双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用地与养地紧密结合起来,大量消纳养殖业粪污,并提供优质饲料和蔬菜。
【点评】栽种的饲料油菜可作为青菜供人食用、作为畜禽的青饲料、制作青储饲料、、观赏、榨油、盐碱地改造、有机绿肥等。检测结果表明,饲料油菜的粗蛋白含量远高于苜蓿和玉米,可与豆科牧草相媲美;而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苜蓿和玉米;是一种优良的饲料。用油菜当作饲料,牛羊饲养成本明显降低,肉质得到改善保护了当地草场。
【农 业】天康生物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2022-04-08)
4月8日,智通财经讯,近日,天康生物发布公告,公司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评审,并取得其授予的实验室认可证书和认可决定书。证书内容: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天康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符合CNAS-CL05:2009《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包括《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和GB19489:2008《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关于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相关要求,予以认可。
【点评】公司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标志着公司实验室具备了国家及国际认可的检测能力,对保障公司产品品质、提升公司产品研发水平及增强客户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度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扩大公司在生物制药行业的影响力和品牌认知度,为公司和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积极推动作用。
【农 业】瑞普生物2021年报实现净利润4.13亿,再拓萌宠医疗布局(2022-04-06)
4月6日,新浪财经讯,近日,瑞普生物(300119.SZ)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实现营收20.07亿元,同比增加0.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4.13亿元,同比增加3.66%。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公司资产总额56.90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资产40.33亿元,现金净流量10.16亿元,较上年增长4248.36%。公司资产质量良好,资金流量充沛。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度,瑞普生物研发投入1.18亿元,较上年增长5.52%,公司重视研发,持续引进国内外高水平领军型人才,先后引进中药学、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质量控制等多名学术带头人,产品创新速度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公司已有30多个新兽药进入临床评价及申报阶段,研发管线战略性布局优势凸显,尤其是在基因工程疫苗、创新剂型、多联多价疫苗、替抗产品等前沿技术领域进入收获期。
【点评】分析机构认为,瑞普生物外延布局宠物保健,提升长期发展空间:一方面,公司陆续开发宠物保健产品,如重组犬α-干扰素、宠物关节营养片等;另一方面,公司参股瑞派宠物医院,有助于在疫病防治、渠道等方面与公司形成协同。长期看,随着国内宠物保健意识增强及公司产品扩充,瑞普生物长期发展空间有望提升。
【农 业】荃银高科2021年实现净利润1.69亿元(2022-03-31)
3月31日,新京报讯,近日,种业企业荃银高科发布2021年年报,公司实现营收25.2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38%;实现净利润1.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68%。荃银高科称,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种子业务持续增长,主推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品种市场表现良好;订单农业业务规模增加;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全面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从主营业务来看,水稻仍是其营收主力,2021年,荃银高科水稻实现营收12.07亿元,同比增长47.87%;玉米实现营收2.18亿元,同比增长8.66%;小麦实现营收1.49亿元,同比增长5.92%。对于2022年营收计划,荃银高科称,今年计划实现营收30亿元,净利润2亿元,但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状况等多种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点评】公司是国内水稻、玉米种子龙头公司,首批获农业部颁证的农作物种子“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种子,销售区域覆盖华中、华东等国内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域及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境外地区;公司利用优质特色品种带动的订单农业产品主要供应给国内用粮、养殖等企业。建议长期关注该企业发展前景。
【农 业】登海种业: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快报(2022-03-31)
3月31日,新浪财经讯,近日,登海种业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快报,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22.20%;实现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128.33%;扣非净利润为1.84亿元,同比增长292.94%。究其原因,一是玉米粮价处于近10年高位(2020年以来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上涨,2021年内达到将近3000元/吨高点,突破近10年水平)公司玉米种子销售景气,子公司扭亏贡献利润;二是4个位点审定时代来临(2021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修订了国家级玉米、稻品种审定标准,规定玉米申请审定品种与已知品种DNA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4个,并对产量、品质等作出更高要求,当前较为分散的行业格局有望改善),公司品种竞争力强;三是转基因玉米种子有望在今年落地,公司储备领先。
【点评】短期来看,生猪产能仍未到达峰值,饲用玉米的需求较为刚性,对玉米价格的走势形成一定支撑。预计 2022 年到2023 年国内生猪产能将逐步去化,饲用玉米需求将逐步减少,长期来看玉米价格上行空间有限。另一方面,我国已有部分企业获得转基因玉米的生物安全证书,为了实现我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生物育种技术的应用是大势所趋,待生物育种技术在我国实现商业化以后,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综上,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登海种业发展前景。
【农 业】众兴菌业“蘑力”持续释放:第二利润增长点双孢菇日产能达360吨...(2022-03-31)
3月31日,证券日报讯,2021年,金针菇上市企业面对着“两头挤压”的不利局面,业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甚至亏损。一方面,受大宗货物贸易影响,金针菇生产原材料采购价格整体上涨,产品成本增长明显;另一方面,下游市场消费疲软,金针菇产品的销售价格持续低迷。在行业盈利能力普遍下降的情况下,众兴菌业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5.56亿元,同比增长4.92%;食用菌销量达到31.05万吨,同比增长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96.80万元,同比下降70.91%,虽然净利润同比下降,但在行业中仍处于领先地位。
【点评】“于变局中开新局”是众兴菌业破局的关键。目前,众兴菌业已成功打造出双孢菇第二利润增长点,相对于金针菇产品,双孢菇产品的毛利率较高,2021年众兴菌业双孢菇产品的毛利率为23.89%。目前,众兴菌业双孢菇产销量已跃居为世界首位,双孢菇技术壁垒相对更高,盈利前景相对更好,稳定的利润输出将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的重要贡献点。
【农 业】中水渔业首次非公开发行获批,转型升级步入快车道(2022-03-23)
3月23日,人民资讯讯,近日,中水渔业(000798)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3月21日获得中国证监会第十八届发审委2022年第33次会议审核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为不超过4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更新建造合计17艘金枪鱼钓船项目,以巩固中水渔业国内金枪鱼延绳钓船队规模第一的位势。同时,新建金枪鱼研发加工中心项目,纵向拓展主营业务的产业链,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为业务持续增长提供坚实保障。此外,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其他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从而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费用,提高盈利能力,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点评】作为目前唯一一家中央企业控股的渔业上市公司,中水渔业依托控股股东中国农发集团,在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行业影响力、获得政策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此次非公开发行获批,标志着中水渔业上市二十余年首次再融资取得历史性突破,公司发展进入快车道。
【农 业】国联水产: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2022-03-23)
3月23日,人民资讯讯,近日,从国联水产获悉,公司受邀参加波士顿海鲜博览会,展示了多种畅销预制菜品。国联水产指出,公司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预制菜全球市场布局,推动中国水产行业对外贸易发展新格局。国联水产介绍,公司目前正积极开拓海外销售市场,加快实现“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海洋食品企业”的愿景。公司预制菜品的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公司预制菜品主要包括水煮、裹粉、米面、调理、火锅烧烤等系列。目前,以小龙虾、南美白对虾、鱼类为主的预制菜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点评】目前,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全球采购、精深加工、食品研发于一体的海洋食品企业,近年来产品结构逐步从初加工水产品为主向以预制菜品、水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餐饮食材和海洋食品转型,深度布局预制菜品市场。
【农 业】大禹节水:联合中标约1.11亿元的节水灌溉提升改造项目(2022-03-23)
3月23日,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近日,大禹节水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与固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西吉县马莲、将台、夏寨灌区节水灌溉提升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规模约1.11亿元。公告显示,该项目工程骨干管网与田间管网连通工程共铺设管道111.07公里,配套建筑物774座;田间管网提升改造工程涉及总面积4.7万亩。铺设各种管道369.4公里,滴灌带20661.75公里,新建及维修阀井740座,配套过路建筑物51座;灌溉首部自动化监控系统计划建设灌溉首部自动化监控系统建设35套,并安装视频监控设备。
【点评】项目后续顺利实施,将会大幅提高西吉县农田灌溉现代化水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在灌区规划、灌区设计、项目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智慧水务以及运维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提升公司在宁夏以及全国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
【农 业】正虹科技2021年亏损2.24亿同比由盈转亏,生猪养殖成本上升(2022-03-16)
3月16日,挖贝网讯,近日,正虹科技(000702)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公告,公告显示,2021年1~12月营业总收入为1,431,564,907.0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4,289,996.41元,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公告显示,正虹科技总资产为901,097,829.91元,比本报告期初下滑2.62%;基本每股收益为-0.8412元,上年同期为0.1258元。正虹科技是一家拥有系列自主知识产权、以研发生产销售饲料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企业集团。公司除进行饲料加工外,还从事生猪养殖及饲料原料贸易业务。
【点评】营业总收入增长的原因是2021年,公司生猪产能逐渐释放,生猪出栏量同比增加,营业总收入增长;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021年,生猪市场销售价格下降;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及生物安全防控投入增加等因素叠加,生猪养殖成本上升,导致公司生猪养殖业务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