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 险】国任财险18.45亿增资获批(2020-04-22)
4月22日,新浪财经网讯,4月20日,国任财险发布公告称,其已经取得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核准国任保险注册资本从30亿元增加至40.07亿元。对于增资用途,国任财险曾表示,将用于提升公司自身能力建设,服务新增业务和传统业务转型等方面。其中,预计将累计投入10亿元左右提升技术能力,包括科技队伍建设、基础系统建设、业务中台建设、数据平台建设等。另外,在建立业务核心竞争力方面预计新增投入5亿元左右,其余4亿元则将作为资本金占用。公开资料显示,国任财险前身为信达财险,是2009年8月在北京成立的一家全国性保险公司,注册资本金30亿元,此前由中国财政部直接控股的四大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公司之一——中国信达,及其全资子公司信达投资有限公司,各持股20%,北京市东城区国资委所辖全资子公司——北京东方信达资产经营总公司持股20%。2017年12月,更名为国任财险。
【点评】一位保险业资深人士表示:“近年来不少行业主体都在探索数字化保险平台的实践与应用,赋能保险市场新生态。”但该资深人士也提醒到:“未能建立适应自身发展阶段的数字化组织架构,数字化领导团队的缺位,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企业数字化文化薄弱,均是需要引起警惕的问题。”
【保 险】泰康在线一季度保费28.07亿元,同比增长233%(2020-04-17)
4月17日,新浪财经网讯,4月16日,泰康保险集团旗下互联网保险公司泰康在线发布数据,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实现保费收入28.07亿元,同比增长达233.05%。银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财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2226亿元,同比增速仅为0.6%。其中,车险2020年前两个月保费1217亿,同比负增长6%;健康险保费303亿,同比增长47%;非车财产险保费629亿元,同比负增长0.15%。泰康在线表示,其车险、健康险、非车财产险均实现正增长,且前三月保费同比增长达233%。受疫情影响,互联网“非接触式”购买保险成为不少消费者的选择。水滴保险研究院报告显示,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非接触式”购险,不仅是保费较低的短险产品订单量持续上涨,决策时间较长、保费相对较高的寿险和重疾险产品订单量也有明显增加。
【点评】某保险公司人士指出:“互联网保险发展不仅是销售渠道从线下转线上,更要弥补线下经营和服务为主的短板。”目前,一些保险公司正在探索提供包括健康监测、健康指导、在线问诊、绿色就医、即时结算、康复指导等在内的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
【保 险】中国邮政保险牌照“瘦身”不断(2020-04-15)
4月15日,新浪财经网讯,4月13日,继2019年多次甩卖后,中国邮政再次出售旗下保险代理公司。从2017年退出中法人寿,到2019年加码中邮人寿,再至2019年底频繁出售旗下保险中介牌照,中国邮政的保险棋局,正在生变。4月13日,湖南时代邮刊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湖南邮刊”)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湖南邮政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邮政保险代理”)100%股权,转让低价为916.97万元,信息披露结束日期到5月11日。从公开信息看,这次转让消息的委托方为中国邮政集团,而作为转让方的湖南邮刊则为中国邮政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湖南邮政保险代理的大部分股权起初在中国邮政集团旗下,随着2019年底“内部”无偿转让后,湖南邮政保险代理股权归于湖南邮刊持有。先是内部股权转让,后是公开挂牌“售卖”,中国邮政集团此举,虽是“正常操作”,但实则体现了“瘦身计划”。
【点评】作为一家国内知名国有企业,中国邮政集团与中国石油、国家电网等央企一样闯入保险圈,布局自己的金融棋局,到如今不断收缩保险布局,开始了新考量。在2019年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国邮政集团已表明,要按照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坚决清理不符合发展方向、效益较低、前景不明、长期亏损的控股单位,加快退出长期不盈利、不分红的参股单位。
【保 险】国华人寿2019年净利润约22亿,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4.88%(2020-04-15)
4月15日,新浪财经网讯,4月14日,天茂集团发布2019年年报。截至2019年12月31日,国华人寿总资产约为1974.76亿元,同比增长15.63%;2019年全年实现净利润约22.16亿元,同比增长7.82%;2019年全年实现投资收益约97.53亿元,同比增长14.88%。2019年全年,国华人寿实现总规模保费约539.72亿元;原保费收入约375.80亿元,同比增长8.85%。在业务结构上,2019年,国华人寿新单保费中预计存续10年及以上业务约153.16亿元,同比增长超3倍,占比提升至32.09%;累计实现新单期缴保费收入约126.48亿元,同比增长287.30%,占比提升至26.50%。银保是国华人寿主要销售渠道。2019年,国华人寿银保渠道全年实现期缴新单保费收入约119.94亿元,同比增长352.80%。不过,受疫情影响,2020年年1-2月、国华人寿实现原保费收入91.4亿元,同比下降37.53%。
【点评】值得一提的是,随着2019年4月95亿元增资到位,截至2019年末,国华人寿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较上年增加10.82个百分点。此前,天茂集团发布了关于吸收国华人寿股份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进展公告,表示吸收合并国华人寿的相关事项发生延期。据公告内容,延期主要是由于国华人寿资产审计及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标的资产预估值及拟定价均尚未确定,后续工作才迟迟没有推进。
【保 险】保险系首张消费金融牌照下发,平安率先尝鲜(2020-04-10)
4月10日,新浪财经网讯,当鼓励金融消费的号角吹响时,越来越多的商业巨头向这一类牌照发起冲击。现在,保险系首张消费金融牌照已落定,花落中国平安。4月9日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准开业,这将成为中国平安“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布局的进一步延伸。4月9日,平安消费金融开业获上海银保监局批准,平安金融布局再加码。作为一家综合性金融集团,从保险到银行,到科技,再至消费金融,随着战略的变化,平安“触角”正在不断延伸。开业批复通知显示,平安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为50亿元,由中国平安领头,与融熠有限公司、未鲲(上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锦炯(深圳)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其中:中国平安出资15亿元,占注册资本的30%。需要注意的是,融熠有限公司、未鲲(上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锦炯(深圳)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均为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公司,而陆金所乃中国平安打造的投资理财平台,属于中国平安全资子公司。
【点评】作为世界级的金融控股集团,中国平安的实力自然不容小觑。一边手握保险、银行、信托、证券、资产管理、基金等金融牌照,一边再次倾力打造消费金融公司,打造金融消费生态圈的意图较为明显。在此之前,陆金所、金融壹账通、平安好医生、平安医保科技、汽车之家、平安智慧城市等多个基于消费场景下诞生的金融产业链,已在中国平安体系内扎根。“不仅要全,而且要闭环”的“金融+商业”模式,或许随着中国平安越来越多的探索,会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保 险】上海人寿回应27.5%股权清退:变更事项正在实施过程中(2020-04-10)
4月10日,新浪财经网讯,近日,上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人寿”)发布变更股东的信息披露公告。据公告,上海人寿原股东上海和萃实业有限公司和上海洋宁实业有限公司分别转让8250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分别为13.75%。两家股东合计持股27.5%。转让后,两家股东不再持有上海人寿股份。上述上海人寿共计27.5%的股权由其第一大股东览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览海控股”)增持12.8%股权,其余14.7%股权由三家新晋股东吸收。对此,上海人寿方面称,此次信息披露的股权变更仅为公司部分股权的变动,不影响公司既定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关部分股权变更事项正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最新进展将第一时间公布。此外,公司将按照“价值引导、特色经营”战略发展总要求,充分发挥览海集团等股东医疗、康养资源优势,探索“保医结合、健养联动”的健康险发展新模式,在健康管理、保医对接、康养服务方面打造产业链闭环,为保险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
【点评】股权变更后,览海控股持股比例上升至32.8%,仍为上海人寿第一大股东。三家新晋股东上海中静安银投资有限公司、上海银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迈隆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分别吸收上海人寿5.1%、4.9%和4.7%股权,分别位列上海人寿第四、第六和第七大股东位置。
【保 险】保证保险拖累财险老大哥,中国人保去年亏29亿落后同行(2020-04-10)
4月10日,界面新闻网讯,界面新闻记者梳理财报发现,2019年中国人保信用保证保险收入高达227.67亿元,2018年和2017年则分别为115.75亿元和49.42亿元,近三年来持续翻倍增长,成为近年来中国人保营收增长最快的险种。但在承保利润方面,2019年人保财险却亏损高达28.84亿元,上年同期则盈利1.21亿元,综合成本率高达121.7%,成为人保承保成本最高的保险。随着2019年消费金融行业风险逐渐暴露所带来的巨额亏损,人保财险的保证保险在蒙眼狂奔中将按下暂停键。而平安产险、众安保险等同行则在去年已开始收缩战线。2017年至2019年,平安产险的保证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98.8亿元、330亿元、347.08亿元,2019年同比增长仅为5.1%。众安保险也在2019年缩减了信用保证保险的风险敞口。众安保险财报显示,2019年,消费金融生态总保费为3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2%。截至2019年年底,承保的在贷余额为256亿元人民币,同比2018年下降22%。
【点评】中国人保财险副总裁沈东在中国人保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人保财险2019年的融资类信用保证险规模为210亿元,超过70%都是一年期业务,其余30%为两年或三年期的长期业务。去年发生亏损29亿元,主要是由于信用风险上行导致赔付高速增长,以及人保对准备进行提取。当信用保证险业务触发赔付条件,需要先行赔付借款人,然后再进行后期追偿来减损。
【保 险】严监管下鼎宏保险营收净利双缩水(2020-04-03)
4月3日,蓝鲸保险网讯,日前,新三板挂牌的保险中介机构陆续披露2019年年度报告,交出上一年度成绩单。主攻汽车后市场的鼎宏保险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鼎宏保险”),则用业绩报告揭开当前车险中介的生存“残酷”。数据显示,2019年,鼎宏保险实现营业收入2.72亿元,与2018年的3.85亿元相比,下降29.40%。其中,保险代理业务占营收比重93.75%,为2.62亿元,同比缩水27.48%。利润方面,鼎宏保险毛利率13.55%,同比下降1.13个百分点;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5.73万元,同比下降55.04%,连续两年下滑;扣非净利润483.73万元,同比缩减62.27%,经营业绩难言乐观。鼎宏保险介绍称,2019年营业收入和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受车险“报行合一”政策的实施,“使行业竞争更为激烈,平均结佣比例下降,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在成本结费水平缓慢下降的情况下,毛利率下滑”。
【点评】数位业内人士指出,在强监管、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车险中介经营优势逐步弱化,经营愈加困难,利润微薄,从2020年甚至更长期来看,困难的日子还会持续,走质量发展、效益发展之路,“瘦身”精简经营车险的机构、队伍会是趋势。
【保 险】珠江人寿遭负面展望,偿付能力排名靠后(2020-04-03)
4月3日,财经网讯,3月31日,评级机构中债资信公告称,将珠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珠江人寿”)信用等级评定为AA-,展望负面,并评定“19珠江人寿01”、“19珠江人寿02”、“19江人寿03”债券信用等级为A+。据中债资信报告,截至2019年末,珠江人寿总资产750.64亿元,总负债674.64亿元,所有者权益7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9.9%。企业预警通显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珠江人寿账面货币资金为118.66亿元。中债资信认为,珠江人寿流动性指标表现较好,2019年末公司3个月内综合流动比率为971.13%,1年内综合流动比率为941.07%,流动性保持充足。不过,在偿付能力方面,2019年末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75.73%,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2.22%。银保监会对公司2019年3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B类。
【点评】据了解,珠江人寿债券存量规模为35亿元,存续“19珠江人寿01”、“19珠江人寿02”、“19江人寿03”和“20珠江人寿01”4只债券,票面利率介乎8.99%~9.98%之间,剩余期限为8~10年。
【保 险】中国平安21.8亿元战略入股日本盐野义制药(2020-04-03)
4月3日,新浪财经网讯,3月30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平安”)宣布,与日本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下称“盐野义制药”)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盐野义制药将向中国平安旗下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人寿”)出售库存股635.6万股,交易总额为335.3亿日元(约合21.8亿人民币)。交易完成后,平安人寿合计持有盐野义制药2%的股份,成为盐野义制药第七大股东。本次交易由平安海外控股及旗下中国平安资产管理(香港)具体负责。与此同时,双方商议在中国香港成立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计划初期聚焦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新药疗法,将获得盐野义制药旗下两款新药在亚洲地区(除日本外)的独家代理权。该合资公司还将开展新药研发、制造及销售等多方面业务。
【点评】中国平安表示,面对突发疫情、老龄化加剧等问题,社会医疗需求不断增加,药物创新研发仍是重要课题。经过长期积累,平安拥有坚实的客户基础、医疗科技能力和医疗健康服务平台。盐野义制药具备丰富的药品研发制作经验。本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改进新药研发模式和技术,构筑以AI为基础的药品制造和品质管理体系,为民众提供更丰富的医药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升国民医疗健康水平。
【保 险】和谐健康保险股权变更:安邦清仓,福佳集团持股51%(2020-03-27)
3月27日,新浪财经网讯,3月20日晚间,银保监会网站发布公告称,批准安邦保险集团将其持有和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和谐健康保险)的310000万股股份转让给福佳集团;安邦财险将其持有的和谐健康398900万股股份转让给福佳集团,347500万股股份转让给南京扬子国资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扬子国投),182090万股股份转让给珠海大横琴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横琴投资),137610万股股份转让给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科地产),13900万股股份转让给良运集团。此次股权转让后,安邦保险集团、安邦财险公司不再持有和谐健康保险的股份。福佳集团则成为和谐健康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51%;扬子国投以25%的持股比例成为战略类股东;大横琴投资、金科地产、良运集团分别持股13.1%、9.9%、1%。
【点评】官网资料显示,福佳集团2000年成立于大连,截至2018年已连续九年入围中国五百强企业。集团在北京、上海、深圳、沈阳等多地均拥有分公司,贸易往来覆盖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福佳集团现已发展成为集石油化工、地产开发、商业运营、金融投资、贸易经营、物业管理、酒店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现代企业集团。
【保 险】众安保险计划2020年实现盈亏平衡(2020-03-27)
3月27日,财经网讯,3月23日,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众安保险”)发布2019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众安保险总保费收入146.296亿元,同比增长30%,受益于A股市场的优异表现,公司的总投资收益率达到9.3%,实现18.155亿元的投资收益。众安保险的综合成本率从2018年的120.9%改善至2019年的113.3%。公司2019年承保亏损收窄至16.988亿元,2019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大幅收窄至4.541亿元。业绩发布会后,众安在线CEO姜兴、副总经理邓锐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众安保险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承保盈亏平衡。“众安保险的综合成本率从2017年的133%,下降到2018年的121%,再下降到2019年的113%。下降路径清晰,说明我们已经摸索出了一条降低成本的道路。”
【点评】姜兴表示,众安保险仍然坚持生活消费、消费金融、健康、旅游、汽车这五大生态圈,打造自有平台,降低渠道费用。其次会通过科技赋能,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实现控费目标,科技驱动降本增效。
【保 险】新华保险:2019年归母净利润145.59亿元,同比增长83.8%(2020-03-26)
3月26日,新浪财经网讯,2019年,新华保险的综合实力实现新突破。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公司实现年度保费收入1381.31亿元,同比增长13.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5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3.8%;内含价值持续提升至2050.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4%;总资产8789.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8%,首次突破8500亿元平台;总投资收益率4.9%,同比增加0.3个百分点,投资收益情况良好。公司偿付能力继续保持充足状态,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83.64%,较上年末增加14.0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83.64%,较上年末增加9.13个百分点。2019年,在行业深化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公司积极适应内外部发展形势,以满足客户多样化保险保障需求为导向,丰富新单业务增长点,持续发挥续期滚存优势,促进总保费规模较快增长。长期险首年保费253.96亿元,同比增长22.0%;续期业务实现保费1058.21亿元,同比增长10.4%。
【点评】内含价值持续提升。截至2019年末,公司内含价值达到2050.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4%,创历史新高;剩余边际为2145.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7%。业务结构保持均衡。保费结构方面,续期保费占总保费的比例为76.6%,占比保持高位稳定,为总保费持续增长保驾护航;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占长期险首年保费的比例为76.2%,奠定续期保费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
【保 险】八折出售、无人捡漏,诚泰保险1.68%股权二次流拍(2020-03-20)
3月20日,新浪财经网讯,二次拍卖八折降价出售、数千人围观却无一人出手“捡漏”。诚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诚泰保险”)1亿股股权3月18日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上二次公开拍卖,评估价1.65亿元,起拍价为1.32亿元。在经历了一天竞价周期后,虽然获得1965次围观,但该笔股权依旧无人报名,落得二次流拍。北京商报记者致电委托拍卖服务商,得到的回应是后续将会进行第三次拍卖,但起拍价格将不会再改。事实上,诚泰保险股权流拍并非个例。近两年,多家险企股权纷纷遭遇司法拍卖,围观者众多,但结果却均差强人意。究其背后原因,分析人士表示,股权拍卖大概率是因为股东借款纠纷或债务纠纷,隐性债务风险较高,一般而言,投资者会谨慎接盘。
【点评】缘何险企股权拍卖频频惨遭“雷声大,雨点小”窘境?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险企股权出现在淘宝司法拍卖的一大原因是股东陷入债务纠纷,较一般股权转让存在隐性债务等风险。此外,也有险企负责人分析表示,险企股权拍卖大多是股权占比较小,买家购买这类股权多以财务投资为主,而平台定价往往较高,超出此类购买人群心理预期。
【保 险】亏损1.62亿流动性吃紧,莱美药业退出设立健康险公司(2020-03-20)
3月20日,财经网讯,根据莱美药业的公告,其原计划出资1.6亿元与爱尔医疗投资集团、湖南电广传媒、永清环保、华测检测认证集团以及拓维信息系统公司参与设立爱尔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莱美药业决定退出该设立计划,不再投资认购爱尔健康保险的股份。2016年12月份,莱美药业决定参与筹建健康险公司时表示,近年来,政府政策大力支持健康保险产业发展,我国健康险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参与设立健康险公司对自身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抓住健康险发展机遇,优化投资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不过,3年过去了,爱尔健康险的筹备依然没有进展。而与此同时,莱美药业自身资金吃紧,策略生变。根据该公司2月28日发布的业绩快报,2019年其营业总收入达18.9亿元,同比上涨21.03%,而营业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则为亏损状态,分别为-1.46亿元和-1.62亿元,分别同比下降233.05%和264.94%。
【点评】莱美药业退出设立健康险公司并不影响健康险市场的热度。目前,有7家健康保险公司已经起好了名字通过了预核准,正在等待筹建批准,这一数量与我国现存的专业健康险公司数量相同。同时,从健康险市场来看,其发展依旧方兴未艾,未来前景可期。
【保 险】中国平安遭遇减持,寿险业务负重起跳考验陆敏(2020-03-20)
3月20日,新浪财经网讯,转型中的平安正处在多事之秋:业绩增长乏力,连续出走两名“大将”,资本近期似乎也正在出走。根据港交所的最新权益披露信息,中国平安H股在3月11日被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减持4887.35万股,持股比例从16.21%降至15.55%。同时根据Wind统计,由于全球市场动荡,本月初至3月19日,北上资金净卖出中国平安A股超过60亿元,仅次于贵州茅台。从业绩来看,平安的旗舰业务平安寿险近期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从近日发布的几家A股上市险企2月的保费数据来看,平安寿险以前两月同比-12.57%的负增长在市场分化中垫底。其中,前两月的寿险数据下降背后是个险新单保费和续期保费的双双下降,其中新单保费同比下降18.2%,续期业务同比则负增长9.9%。
【点评】“由于寿险公司个险的老一套无法再适应目前的市场情况,包括平安在内的一些以个险为主的寿险公司在去年不得不开启转型,平安近两年的业绩增长出现疲态也说明了这点。目前阶段平安正处于‘深蹲’的状态,至于能起跳多高要看其寿险改革成效。”一名寿险公司高管分析称。
【保 险】永安保险频繁被诉强制搭售保险,祸起网贷合作已整改(2020-03-10)
3月10日,新浪财经网讯,近期,在公开消费投诉平台聚投诉上,网友刘敏女士于3月3日发起一则投诉。据了解,该投诉指向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安保险”),投诉事由为永安保险与小贷平台合作强制搭售保险,即刘敏女士在维信卡卡贷平台贷款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强制划扣1999元保费。经调查,仅在聚投诉平台上,永安保险因为同类原因被投诉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例如3月3日,网友胡先生发起投诉称,自己于2019年3月10日在维信卡卡贷借款3万元时,被强制扣除1499元保险保费;3月2日,网友吕女士发起投诉称,自己于网贷平台豆豆钱多次贷款时被强制搭售保险保费1657元;2月28日,网友南女士发起投诉表示,自己在豆豆钱借款18000万元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扣除799元保费,且自己与永安保险联系要求提供保单和发票均未果。
【点评】事实上,在小贷平台搭售保险产品是行业中长期存在的问题,银保监会曾多次发文进行规范。至于目前投诉案件下一步的处理,永安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客户在投诉中要求尽快退保处理的,只要符合保险条款及保险合同约定的退保条件,永安保险均会在第一时间进行退保处理,且经过积极的沟通协调,目前多数投诉案件与客户达成一致,另有一小部分投诉案件还在进一步与客户沟通中。
【保 险】长安保险3年连亏20亿,引入地方AMC或转危为机(2020-03-10)
3月10日,财经网讯,作为我国第一家责任保险公司,长安保险曾被互联网浪潮推到顶峰。在长安保险三年连亏20亿元,引入“地方政府+AMC”落户蚌埠,或成其转危为机的契机。3月6日,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保险”)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其注册地从北京变更至蚌埠高新区之后,计划借助股东和蚌埠地方政府等外部支持,同时在内部大力实施各项改革,现阶段正在推进组织体系、团队建设、激励机制、业务流程等多方面的优化调整。数据显示,2019年已经是长安保险连续亏损的第3个年度,全年净亏损4220万元。年报显示,长安保险2017年净亏损幅度扩大至1.95亿元;2018年亏损陡增至18.33亿元。同时其保险业务收入也是三年连降,从2016年31.4亿元降至2019年28.6亿元。
【点评】据媒体报道,长安保险2018年因踩雷P2P履约险,巨亏18亿元,偿还能力不足,公司经营困难,2019年1月银保监会下发监管函责令其增加资本金,完成增资扩股工作。去年6月3日,长安责任保险发布增资公告称,审议通过《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增资协议》,将公司注册资本金增至32.5亿元,大股东变更为国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地方AMC)(以下简称“国厚资产”)、蚌埠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蚌埠高投”)。
【保 险】和泰人寿去年4季度净亏1.26亿,偿付能力指标下降明显(2020-03-10)
3月10日,新浪财经网讯,随着保险公司2019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相继出炉,其年度业绩终于浮出水面,再度迎来“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景象。其中,和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和泰人寿)交出了一份亏损的年度成绩单。数据显示,该公司虽然去年第二、三季度实现微利,但是一季度和四季度净利润均为亏损,尤其是四季度亏损额达到1.26亿元,对全年业绩形成较为严重的拖累。与此同时,该公司的偿付能力指标也大幅下滑,去年四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均下降了124.05个百分点。从当年各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来看,该公司一季度亏损503.03万元,但第二、三季度分别盈利158.15万元、882.56万元。但由于四季度亏损额较大,高达1.26亿元,该公司全年没能成功打响“翻身仗”。
【点评】对于2019年四季度的亏损,和泰人寿称主要源自两方面原因:一是第四季度实现规模保费6.2亿元,相比前三个季度成倍增加,相应的手续费等也成倍增加;二是包括IT研发费用、审计费用等相当部分费用项目集中在第四季度确认,使得当季度的管理费用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保 险】安盛天平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2019年再亏近亿元(2020-03-06)
3月6日,新浪财经网讯,近日,安盛天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盛天平”)发布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保险业务收入25.28亿元,净亏损1.49亿元。综合全年偿付能力报告,安盛天平2019年全年净亏损约9000万元。这已经是安盛天平2017年以来连续三年出现亏损。从2019年各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来看,在保费收入上来看,2019年各季度逐渐上升,第四季度保险业务收入出现大幅提升。2019年各季度保险业务收入分别是13.65亿元、14亿元、16.23亿元 、25.28亿元。不过,安盛天平的净利润全年波动较大。一二季度为正,净利润分别为450万元和9138万元,三季度开始净利润由正转负,净亏损3708万元,四季度出现大幅亏损,净亏损1.49亿元,直接拖累全年净利润表现。简单计算,安盛天平2019年全年净亏损约9000万元。
【点评】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底,外资股东法国安盛集团以总对价46亿元人民币收购安盛天平剩余50%的股权,这也使得安盛天平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资独资财险公司,未来寄希望于在医疗健康、旅游等多元化险种方面进行开拓。而全外资保险公司能够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