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安东油田服务香港财资公司正式投入运营(2025-07-07)
7月7日,石油同学讯,6月30日,中国知名油田技术服务企业安东油田服务集团(03337.HK)在香港瑞安中心举行新办公室开业仪式,同时宣布其财资公司正式成立。这是该企业推进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安东油田服务此次在香港设立的新机构将主要承担亚太区域业务协调及全球资金管理职能。企业董事会主席罗林在开业仪式上表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整合全球资源。
【点评】安东油田服务目前业务已拓展至全球30多个油气产区。企业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其海外市场收入占比已达67%,其中中东地区业务增长尤为显著。香港新办公室的开业及香港财资中心的设立,将进一步提升该企业的国际业务运营效率。
【石油天然气】英国北海地区最大的独立油气生产商名称揭晓(2025-07-07)
7月7日,海洋油气网讯,6月,壳牌(Shell)和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宣布,两家公司的英国合资企业将正式被命名为Adura,该合资企业将成为英国北海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Adura”这一名称融合了“阿伯丁(Aberdeen)”的首字母与“持久(durability)”的词根,象征着企业如这座城市的标志性花岗岩般根基稳固、历久弥新。作为在北海地区深耕多年的能源巨头,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与壳牌紧密协作,为新公司选定这一既承袭双方传统、又彰显未来北海能源开发愿景的名称。
【点评】Adura的成立源于2024年12月双方宣布整合英国海上油气资产与技术优势的决策,公司总部将设于阿伯丁市中心的Silver Fin大厦,致力于保障英国乃至更广泛地区的本土油气产量与能源供应安全。目前合资公司正持续推进监管审批流程,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正式投入运营。交易完成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与壳牌将各持有Adura 50%的股份。
【石油天然气】兰石重装斩获新疆百万吨级CCUS领域设备订单(2025-06-30)
6月30日,中国化工园区讯,6月消息,兰石重装获得新疆油田264万千瓦新能源及配套煤电、碳捕集一体化项目(一期)碳捕集项目8台关键设备制造订单,是继华能陇东150万吨/年碳捕集与利用示范项目关键装备市场化推广应用后,斩获的又一个百万吨级CCUS领域设备订单,该公司在CCUS领域再添新业绩。该项目位于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是中国石油首个百万吨级碳捕集示范工程,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煤电+CCUS”一体化项目。项目采用化学吸收法工艺,捕集的二氧化碳将用于油田驱油封存(CCUS-EOR),有助于新疆油田增产提效,实现“碳捕集—利用—封存”全链条闭环。其中,一期工程以264万千瓦光伏为核心,配套建设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深度调峰系统及10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兰石重装聚焦客户需求,凭借丰富的装备制造技术和前期项目实施经验,分别承制贫液闪蒸罐、富液过滤器、二氧化碳分离器、地下槽、汽提胺液罐、低/常压凝结水闪蒸罐和仪表风缓冲罐等设备,主要用于煤电烟气的碳捕集系统。
【点评】兰石重装抢抓“双碳”战略机遇,持续深耕新能源赛道,成立CCUS工程事业部,积极拓展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领域市场。通过参与该项目将助力新疆油田实现低碳增产与资源循环利用双重效益,形成可复制的低碳技术方案“新疆样板”,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目标贡献兰石力量。
【石油天然气】埃尼集团转让CCUS业务股份(2025-06-30)
6月30日,石油圈讯,日前,埃尼集团(Eni)与贝莱德旗下全球基础设施投资机构——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基金(GIP)签署协议,启动排他性谈判,拟向后者出售其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业务49.99%的股份。根据协议,GIP以战略投资者身份除持有埃尼CCUS业务49.99%的股份,还将同步注资支持Hynet(英国)、Bacton(英国)、L10(荷兰)及Ravenna(意大利)等核心项目的开发。这一安排既延续了埃尼自2023年以来推行的“卫星模式”战略——即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引入外部资本加速能源转型,也标志着贝莱德旗下GIP在全球CCUS领域的重大布局。
【点评】埃尼集团此次出售49.99%的股权比例设计极为精确——既满足引入资本需求,又避免丧失控制权。这一合作模式使其能在发展低碳业务的同时,保持传统能源领域的投资能力。
【石油天然气】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2025-06-30)
6月30日,中国海油讯,中国海油6月25日宣布,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深海一号”大气田分一期和二期开发建设,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500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超1500米,最大井深达5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项目一期于2021年6月投产,二期项目分南、北、东3个井区部署12口水下气井,新建1座导管架平台、1套水下生产系统、5条海底管道、5条深水脐带缆,构建起了地理距离跨度超过170公里、作业水深跨度超过1500米的超大规模油气生产设施集群。
【点评】“深海一号”大气田两期项目建设搭建起的生产设施集群和深水气田开发建设完整技术体系,未来有望带动宝岛21-1等深水复杂油气藏的经济高效开发,进一步提高海洋油气对国内能源供给的支持保障力度。
【石油天然气】全球能源勘探界的“奥斯卡”奖首次颁给我国石油公司(2025-06-23)
6月23日,中国海油讯,6月10日,在国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伍德麦肯兹勘探峰会上,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获“2024年度全球最佳国家石油公司勘探者”奖,该奖项有全球能源勘探界的“奥斯卡”奖之称,是我国石油公司首次获得该荣誉,标志着中国海油在全球油气勘探领域的卓越表现得到国际权威机构高度认可。伍德麦肯兹在颁奖词中提到:“中国海油过去十年在勘探方面成绩斐然,经济可采储量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埃克森美孚”。这一成果彰显了中国海油在勘探技术创新、资源战略布局以及勘探作业执行等多方面的实力。
【点评】中国海油积极向深水、深层、潜山等复杂领域进军,面对深水深层、高温高压等复杂地质条件不断增加的挑战,通过持续推进勘探理论革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提升勘探开发作业能力的同时,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桶油发现成本在全球石油公司中保持良好水平。”
【石油天然气】贝克休斯连续剥离两项资产(2025-06-23)
6月23日,石油Link讯,6月,油服巨头贝克休斯宣布以11.5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精密传感器与仪器(PSI)业务出售给工业制造集团克兰公司(Crane Company)。被出售的PSI业务,是贝克休斯工业与能源技术(IET)部门的核心资产之一,包括Druck、Panametrics和Reuter-Stokes三个品牌。这些品牌提供压力传感、辐射检测和流量测量技术,主要应用场景涵盖航空航天、核能以及工业市场。PSI有多个制造和服务设施分布在全球各地,拥有1600名员工。此次出售的产品线涵盖该业务的所有资产,包括知识产权、运营规模和资源。2025年,PSI部门预计将实现约3.9亿美元的收入,调整后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6000万美元。尽管盈利稳定,但贝克休斯仍选择将其出售。收购方克兰公司是一家领先的高工程组件制造商,专注于航空航天、国防、太空和流程工业终端市场。此次交易预计将于2025年底或2026年初完成。
【点评】不久前,贝克休斯刚以3.345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地面压力控制业务65%的股权出售给了设备制造商仙人掌公司。短短几天内,连续剥离两项资产,两次签约合计106.57亿元人民币。地面压力控制交易连同本次,都符合贝克休斯专注于创造价值的投资组合管理策略。该策略旨在增强收益和现金流的可持续性,并使贝克休斯能够通过战略性和纪律性的资本配置方式,将资本重新分配到更高回报的机会中。
【石油天然气】187亿美元,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欲牵头收购油气巨头Santos(2025-06-23)
6月23日,中国化工报讯,6月16日,澳大利亚油气生产巨头桑托斯(Santos)宣布,已于6月13日收到由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牵头的财团提交的一份价值18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40亿元)的收购要约。该财团由ADNOC旗下投资部门XRG主导,联合阿布扎比发展控股公司和私募股权公司凯雷集团,拟以每股5.76美元(约合8.89澳元)的价格收购桑托斯股份。桑托斯董事会表示,若双方能就具有约束力的实施协议达成一致,且在无更高报价的情况下,将建议股东投票赞成潜在的交易。桑托斯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天然气供应商,业务遍及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美国。旗下拥有三个世界级的液化天然气项目(PNG、Gladstone、Barossa to Darwin),专注于满足亚洲日益增长的液化天然气需求。年报显示,桑托斯2024年油气产量为8710万桶石油当量,销量为9170万桶石油当量,实现销售收入54亿美元,税后净利润12亿美元。
【点评】2024年底,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宣布将成立一个新的低碳能源和化学品投资公司XRG,估值超过800亿美元,专注于投资天然气、化学品和低碳能源三大领域。其中,XRG国际天然气平台计划建立一个世界级的天然气综合投资组合,以满足未来十年全球天然气预计增长15%的需求。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化发布“Idrilling应龙”科学钻井系统(2025-06-16)
6月16日,中国石化新闻讯,6月6日,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石化油服”)在山东青岛发布“Idrilling应龙”科学钻井系统1.0版本。该系统通过构建“感知-决策-执行”三位一体的智能控制体系,实现钻井全流程智能协同、自主优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系统集“物联感知、科学决策、闭环控制”三大子系统于一体,通过实时采集海量数据并进行智能分析,结合“长城大模型”自动生成钻井施工方案,实现精准控制从钻头到地面设备的导向自动化,犹如为“钻地龙”装上“精准眼”和“智慧脑”。前期试验阶段,该系统已在深层超深层、页岩油气、致密气等非常规油气藏累计应用近400口井,应用井段平均机械钻速提升19.34%,平均钻井周期缩短12.93%,复杂故障率大幅降低,为钻井科学提速增效找到新途径。
【点评】该系统由石化油服主导研发,公司所属的经纬公司、胜利石油工程公司联合攻关,通过打造“智能决策+智联控制+全自动化钻机+钻井智能导航”模式,为实现现场操作自动化、决策管理智能化、运营服务扁平化、施工环境友好化、生产过程低碳化打下坚实基础。
【石油天然气】山东炼化能源集团股权变动(2025-06-16)
6月16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近日,企查查数据显示,山东炼化能源集团(简称“山东炼化”)股权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原100%控股股东东明石化持股比例骤降至33.33%,中联能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66.67%的持股比例成为新晋控股方。与此同时,山东炼化注册资本从10亿元猛增至30亿元,增幅高达200%。根据公开信息,此次股权调整后,东明石化但仍保持重要股东地位;中联能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联能”)成为控股股东。值得注意的是,中联能的实际控制人仍是东明石化董事长李湘平,这意味着此次股权调整可能是东明石化集团内部的资本运作,而非外部资本介入。
【点评】注册资本从10亿元提升至30亿元,这一变化预示着山东炼化正在为后续大规模融资与并购行动夯实基础。通过扩充资本实力,山东炼化能够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强的议价能力,为后续产业链整合、技术升级等重大项目储备资金,以更灵活的姿态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此次股权调整可能标志着新一轮整合的开始。东明石化通过中联能控股,或许能更灵活地推进资本运作和技术升级。
【石油天然气】圭亚那石油开发联合体2024年利润同比激增64%(2025-06-16)
6月16日,海洋油气网讯,由埃克森美孚、赫斯及中海油组成的圭亚那石油开发联合体日前公布,2024年利润同比激增64%达104亿美元。埃克森美孚表示,生产设施升级推动了该区块产量的持续增长。得益于快速上产的规模效应及较低的政府特许权使用费与税率,这个掌控南美国家全部油气产量的联合体已成为各成员公司最盈利的资产之一。地质学家预测,圭亚那及其毗邻的共盆地区将成为全球最后几个待开发的油气前沿阵地。根据埃克森美孚发布的运营报告,其2024年经调整总利润达334.6亿美元,其中圭亚那区块贡献47亿美元。另据各公司独立财报显示,赫斯在圭亚那的利润从2023年的19亿美元跃升至31亿美元,中海油同期利润则由15亿美元增长至25亿美元。
【点评】圭亚那政府数据显示,该联合体一季度原油产量同比增长3%至63.1万桶/日。最新动态显示,埃克森圭亚那区块产量已提升至66.8万桶/日。随着第四艘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完成安装,区块总产能预计将突破90万桶/日。预计到2030年总产能将攀升至170万桶/日。
【石油天然气】塔里木油田完成首单碳资产交易(2025-06-09)
6月9日,石油Link讯,日前,塔里木油田通过光伏项目产生的2.67万吨碳减排量,在欧盟碳市场完成了交易。近日,欧盟碳价维持在70欧元/吨以上,若按此价格,2.67万吨碳减排量交易价格为186.9万欧元,相当于约3万桶石油的价值。本次通过卖碳实现收益的,是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塔里木油田富满油田。其核心项目为24兆瓦配套光伏发电项目,由2座12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组成,年发电量达3800万千瓦时,所发电力全部用于油田上游生产。该项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万吨,其中2.67万吨碳减排量在欧盟碳市场完成交易。
【点评】这是塔里木油田的首单碳资产交易,实现了其在该领域“从0到1”的突破。这一成果标志着塔里木油田在传统油气生产之外,成功打通了“绿电生产—碳汇开发—国际交易”完整产业链,实现碳资产的经济价值变现。
【石油天然气】三大石油巨头争夺巨型油田所有权(2025-06-09)
6月9日,石油同学讯,5月,一场牵动整个全球石油产业的仲裁案正式在伦敦开庭。在这背后,是埃克森美孚、中海油,与赫斯(以及它背后的雪佛龙)争夺一处储量价值高达1万亿美元的巨型油田所有权。冲突导火索是雪佛龙2023年10月宣布的收购计划:拟以530亿美元收购赫斯公司(HES.US),后者持有圭亚那Stabroek区块30%权益。作为该区块牵头运营商,埃克森美孚援引合同中的“优先权条款”,主张有权否决或匹配收购报价。但雪佛龙与赫斯方面坚持认为,该条款仅适用于资产级交易,不适用于企业整体并购。对于这笔交易,该油田的现有股东埃克森美孚和中海油均提出,根据斯塔布鲁克油田的联合运营协议,两家公司应该在赫斯出让项目股权时拥有优先购买权。埃克森美孚是该区块的运营商并持有45%权益,中海油持有25%股份。在私下谈判破裂后,三方在伦敦启动仲裁程序,最终裁决预计8~9月出炉。
【点评】各方争夺的是圭亚那斯塔布鲁克油田的30%股份权利,目前这些股票由美国赫斯能源公司所有。斯塔布鲁克油田是近几十年来最具商业价值的石油发现之一,目前预估的储量已经达到110亿桶,未来还有望进一步上升。当前该油田日产量已达65万桶,计划到2027年实现翻倍,而埃克森美孚、雪佛龙与中海油组成的财团正主导开发。
【石油天然气】中石油矿权流转,两大油田喜提新区块(2025-06-09)
6月9日,石油圈讯,近日,中国石油印发了关于矿权内部流转和优化配置的通知。根据玉门油田和大港油田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两家油田公司均获得新的油气资源区块。为进一步帮助玉门油田扭亏脱困,中国石油将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的永利区块流转给玉门油田。至此,玉门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矿权总面积达到4182平方千米,将进一步缓解老油田资源和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厚植资源基础,对玉门油田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此外,根据中国石油印发的关于矿权内部流转和优化配置的通知,明确大港油田公司竞得准噶尔盆地漠北南、东道海子区块,面积4800余平方千米。
【点评】矿权流转作为中国石油的一项重大决策,旨在尽快适应国家油气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东部油田人才和技术优势,盘活矿权区块和未动用储量资产,激活勘探开发市场,打破“画地为牢”格局,促进高效勘探和低成本开发,实现上游板块的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对于油气体制改革具有试验性的先导意义。中国石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老油田的人员和技术在新油田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油田目前所面临的困难。
【石油天然气】国内最大氢能基金正式设立(2025-06-03)
6月3日,中国石化新闻办讯,5月29日获悉,由中国石化发起的氢能产业链创业投资基金正式完成工商注册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标志着中国石化氢能基金正式设立。该基金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专注于氢能产业链投资的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将对氢能“制储运用研”全产业链环节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关键材料、核心装备和原创技术进行前瞻性布局和培育孵化,打造氢能产业生态圈,助力我国氢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该氢能基金由中国石化资本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中石化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山东新动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烟台国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外部合作伙伴。氢能基金建立了完善的投后赋能机制,将系统挖掘投资企业和中国石化全产业链的协同价值,持续为投资企业提供系统性应用场景,加快打造基础实力过硬、应用场景完善、产业生态良好的高质量氢能应用体系。
【点评】近年来,中国石化将高质量建设氢能产业链作为国资央企发挥战略支撑作用的具体路径。牵头成立中央企业绿色氢能制储运创新联合体,高标准建设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积极打造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建成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11个、加氢站144座,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京沪、京津、成渝、沪嘉甬、济青和汉宜高速7条“氢走廊”,基本覆盖了“3+2”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成为全球运营加氢站最多的企业。
【石油天然气】中国海油发布“人工智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06-03)
6月3日,中国海油讯,5月28日,中国海油召开“人工智能+”专项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发布仪式,并发布五款科技与数智化产品,包括海能BMS(业务管理系统)、海能EAM(生产设备设施资产管理系统)、海能-智擎、璇玑云、天枢云。行动方案指出,中国海油将按照“算力统管、数据统治、平台统一、场景统筹”的总体原则,实施“人工智能+”行动。重点聚焦“场景领航”、“数据脉动”、“平台筑基”、“人才引智”四个方面,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海洋能源产业链全链条深度融合,力争到2027年打造10个以上海洋油气高质量数据集,研发3个以上专业级模型,落地8个以上AI标杆场景,为培育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
【点评】中国海油发布的5款产品,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物联网等前沿领域,以硬核技术助力提质降本增效,开启智慧未来。
【石油天然气】连续8年稳定增长,西北油田被多家媒体报道(2025-06-03)
6月3日,石油同学讯,5月14日,西北油田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石化西北油田2024社会责任暨ESG报告》,来自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石榴云/新疆日报等10余家中央媒体、地方主流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各大媒体聚焦西北油田在全力增储上产、强化创新、深耕安全环保、坚持以人为本、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发展成就,生动详尽报道了西北油田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行动成果。2024年,西北油田大力实施资源接续工程,全力打好拓资源、增储量、扩矿权攻坚战,荣获中国石化油气勘探七项大奖,取得“3个商业发现、3个油气发现、2个新进展、1个好苗头”九项油气成果,全年生产原油684万吨、天然气37.15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当量连续8年实现稳定增长,效益开发水平稳定提升。
【点评】西北油田是中国石化上游第二大油气生产企业,油田主体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部分区块位于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境内。近年来,西北油田在深地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顺北油气田成为世界陆上最深的商业开发油气田之一。
【石油天然气】中企携中国AI技术助力伊拉克打造“智慧油田”(2025-05-27)
5月27日,石油同学讯,5月13日,中国驻伊拉克使馆大使馆组织伊主流媒体记者参访振华石油东巴油田,深入了解该油田引入中国人工智能模型建设“智慧油田”成果。今年3月,振华石油在伊拉克东巴油田首次部署中国产防爆智能机器狗,逐步取代人工开展精确化巡检作业,以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助力伊拉克打造“智慧油田”。除了科技感十足的机器狗,东巴油田的数智化建设还有更多:振华石油依托深度求索(DeepSeek)大模型构建智能单井运行辅助系统,实现油田生产运行智能化诊断;基于数据采集回传系统,搭建数智化驾驶舱,有效提升油田管理效率。
【点评】“数智化”建设显著提升了油田的安全性、响应效率和管理透明度。未来,东巴油田将持续深化数智技术应用,构建覆盖钻井、生产、油气处理的全流程智慧体系,力争打造伊拉克智慧油田建设的标杆项目。
【石油天然气】中国石化成立50亿氢能基金(2025-05-27)
5月27日,石油Link讯,近日,为了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中国石化联合山东的国有企业成立了新基金——朝阳氢能新动能创业投资基金(烟台)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的出资额为50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创业投资、企业管理咨询。对于氢能产业而言,这会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基金公司有5个参股企业。其中,中国石化资本出资24.49亿元,占比48.98%;烟台国泰诚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出资占比25%;山东省新动能绿色先行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占比25%。此外,朝阳氢能投资咨询管理(山东)有限公司(出资占比1%)、中石化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资占比0.02%)也参与其中。
【点评】中国石化资本是中国石化旗下专业投资管理机构,其直接或间接投资的氢能相关企业已超10家,业务覆盖氢能产业链各环节。
【石油天然气】埃克森美孚宣布将投资开发尼日利亚深水油田(2025-05-27)
5月27日,石油圈讯,5月7日,埃克森美孚宣布将投资15亿美元开发尼日利亚的乌桑(Usan)、奥沃沃(Owowo)和埃尔哈(Erha)深水油田。这一决定不仅标志着国际石油巨头对尼日利亚上游资源的信心回归,更揭示了该国深水油气资源的战略价值——这片被海盗、石油盗窃和官僚主义长期困扰的土地,正在成为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不可忽视的“黑金热土”。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4年,埃克森美孚就曾透露,计划未来对尼日利亚深水(近海)石油运营领域投入高达100亿美元。这一宏伟蓝图由埃克森美孚在尼日利亚的董事总经理沙恩哈里斯亲自揭晓,他强调,此次巨额投资不仅彰显了埃克森美孚对尼日利亚上游潜力的坚定信心,更反映出其深耕该领域、助力尼日利亚发展的坚定决心。
【点评】尼日利亚的深水油气资源堪称非洲的“隐藏王牌”。以奥沃沃油田为例,其2016年发现时便跻身全球十大油气新发现之列,可采储量高达7.5亿桶油气当量,其中原油占比73%。而乌桑油田所在的几内亚湾深水区,水深超过800米,地质条件复杂,却因其高储量密度成为国际油企竞逐的焦点。深水项目的经济性亦不容小觑。尽管一次性投资规模庞大,但得益于规模化开发和技术优化,其桶油成本可控制在40美元以下,远低于页岩油的60美元盈亏平衡线。这种成本优势在油价长期波动的背景下,为深水项目提供了抗风险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