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归领医疗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加速领跑先进创面管理赛道(2024-02-28)
2月28日,动脉网讯,近日,杭州归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归领医疗”)成功完成了数千万元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蓝湾科创集团独家投资。本轮融资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归领医疗产品管线的研发注册、扩面生产以及商业化落地,加速领跑先进创面管理赛道。2017年底归领医疗创立于浙江杭州,是一家从创面出发,为根治糖足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医疗领军企业。公司开局立足先进创面管理的巨大蓝海市场,以自身科技为依托多年深耕,为感染及难愈创面提供了从精准清创到预后管理的一整套创新解决方案。目前,归领医疗已经建立了精准手术、先进护理和健康生活三大定位独特的产品管线,共涵盖了包括马赫刀?、骨再生、全降骨、荃视?、荃遇?等十余种产品,以满足不同患者创面管理全阶段的需求。目前,归领医疗已被评定为“杭州市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杭州市“雏鹰计划”企业,获得了第八届“创客中国”大赛杭州赛区专项复赛冠军,是全国双创活动周展示企业,也是国家级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重点推荐企业,已获得了多轮知名机构的认可及投资。
【点评】归领医疗围绕围手术期,聚焦创面管理布局了丰富的产品管线,多款产品凭借创新性处于国内领先的地位,具有独特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未来有望实现真正的进口替代。
【健康医疗】烁星生物完成数千万元融资(2024-02-27)
2月27日,动脉网讯,近日,北京烁星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烁星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珠海科创投、珠海高新金投和广大汇通联合投资,启点资本担任后续轮次融资财务顾问。烁星生物成立于2019年,位于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是一家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创新药物的发现和开发;以自有VHH多抗生物药平台技术为基础,聚焦突破当前缺乏治疗方案的适应症,开发全球同类首个(First-in-Class)与同类最优(Best-in-Class)的创新多功能抗体药物,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研发及商业化。其业界领先的VHH抗体发现平台可确保高效的VHH抗体产生及筛选,以获得具有高亲合力和高生物活性的VHH抗体候选对象。其专有的抗体工程优化平台可有效解决抗体的稳定性、免疫原性、半衰期和可制造性等问题。其独特结构设计的VHH多抗分子具有高亲合力靶向结合和靶效协同作用;可调节半衰期;介异ADCC和ADCP;具有结构简单,分子量小,表达量高,纯化回收率高,稳定性好的特点。
【点评】目前,烁星生物已开发出一系列全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药,多个First-in-class的多功能抗体生物药正在中国和美国开展前期临床工作。其中SM3321已经在中美分别获批IND,已开展临床I期试验,其临床前数据显示出极好的抗肿瘤效果和安全性;其独特的结构设计能够在高亲和力靶向结合多个肿瘤位点的同时,激活免疫细胞功能,在实现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的同时最大程度上地减少非特异性毒性反应。
【健康医疗】慧心医谷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2024-02-23)
2月23日,动脉网讯,近日,北京慧心医谷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慧心医谷”)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北创投领投,九智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推进慧心医谷新一代神经系统疾病干细胞疗法开发及临床疗效验证。慧心医谷成立于2021年7月,致力于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诱导神经干细胞技术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研究和创新疗法开发。首个在研管线是诱导神经干细胞(iNSCs)分化得到的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iNSC-DAP)注射液,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该国际领先的I类生物新药,经颅内注射,用以替代、补充坏死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实现脑内生理性分泌多巴胺,以期达到一次移植,长期有效,缓解症状,遏制病情进展的目的。2023年7月,全球首例使用iNSC-DAP自体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神经外科手术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成功完成。经过两余年发展,公司已建立起一个令人振奋的细胞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平台。慧心医谷一直都秉持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新药开发理念,致力于以患者受益为中心的创新疗法研究。这对于推动医药领域的发展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点评】干细胞新药是当今医学研究领域最前沿方向之一,随着我国陆续出台诸多支撑全产业链的政策体系落地,该领域必将诞生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原创成果。在该赛道布局慧心医谷,十分看重它在技术革新和临床转化这两个方面拥有显著优势。
【健康医疗】心寰科技全球最细2D心腔内超声注册临床试验正式启动,半年内完成...(2024-02-23)
2月23日,动脉网讯,深圳心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心寰科技”)已正式启动7.5F 2D心腔内超声成像系统(ICE)注册临床实验,并已陆续完成数十例临床入组。该型号超声导管尺寸小于目前全球所有已上市ICE产品,接近行业工艺极限,将有助于最大限度降低穿刺损伤带来的并发症,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ICE中国方案。同时心寰科技团队已率先开发出中国首套4D ICE系统,该系统集成软波束合成、任意波形发射等多个当前超声成像前沿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心脏介入手术风险、缩短术者学习曲线。基于扎实的业务进展,心寰科技得到投资机构充分认可,于半年内连续完成两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继2023年6月获得由鲁信创投领投、珠海北清河跟投的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后,同年12月公司又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加轮融资,由同方投资旗下基金和业内知名医疗基金共同领投,老股东珠海北清河追加投资,凯乘资本连续多轮担任融资财务顾问。所募集资金将用于产品的注册临床试验与全新一代产品的开发与迭代。
【点评】多个临床研究表明,ICE能够提高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等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缩短手术时长,提高患者舒适度,并显著减少X线用量降低医患辐射。ICE对于心脏介入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代表精准、安全、绿色的心脏介入手术趋势,是当前超声成像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健康医疗】年复合增速超38%,IVD关键零部件龙头冲刺IPO(2024-02-23)
2月23日,动脉网讯,2023年底,国产IVD流体零部件龙头垦拓流体递交招股书,拟在科创板上市,有望成国产IVD流体零部件第一股。垦拓流体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微型流体精密控制零部件及配件耗材的研产销。其主要产品包括实现微型流体精密控制的微型阀类、精密泵类、流路部件类零部件,被广泛应用于体外诊断、呼吸麻醉、血液透析等领域,并逐步拓展了生命科学仪器、环保监测等。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其在微型流体精密控制零部件市场的市场份额为2.2%,国内总体排名前五,国产品牌排名第一。垦拓流体生产的微型流体精密控制零部件通常用于实现流的“量”或“状态”的精准控制,是典型的产业基础关键零部件。由于技术壁垒较高,市场长期由以SMC、IDEX等跨国企业主导。
【点评】伴随着国家对关键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医疗器械、生命科学等下游应用领域的需求增长,本土厂商技术持续进步等多重因素的推动,如垦拓流体、恒永达、聚瑞电气等国内本土企业已在部分关键零部件产品上实现技术突破,未来有望获得更多行业份额。
【健康医疗】国医医联获得同仁堂系基金A轮千万元融资,构建专业临床名方转化...(2024-02-08)
2月8日,动脉网讯,北京国医医联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国医医联或公司)于近日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北京同仁堂传承创新基金公司领投。所融资金将用于推进公司中医药临床名方转化体系的完善与优化,开拓中医药科技成果在临床以及院外的应用场景。同仁堂传承创新资本是北京同仁堂集团旗下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平台,是同仁堂集团下属的重要对外投资平台,主要围绕同仁堂集团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数字化、医疗服务、中医药成果转化等领域进行并购和股权投资。国医医联是国内领先的数字医疗成果转化创新技术企业,依托国内多家权威科研机构,汇聚百余位名老中医和从事医学工业技术的高层次研发人员,利用自身成果转化体系,已转化200多项临床医学成果及发明专利,布局包括处方流转、院内制剂、新药转化,以及院外、消费医疗等领域,转化成果形态主要包括药妆、调理膏滋、食品补充剂、健康饮食、日化、消/械产品等。另外,公司自主创新药物载体技术,突破了国内“中医外治”技术瓶颈。相关产品目前已覆盖全国20个省份和地区,将为国内近万家医院搭建外治中心,提供高精准性、便捷性的外用制剂技术服务。国医医联也在中医诊所SaaS系统、煎药中心、药食同源产品等领域有深度布局。
【点评】国医医联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医疗成果转化企业,真正做到了中医药、消费医疗产业链上下游联动,他们借助自身在剂型、提取等方面高超的技术和工艺水平,自建的诊所SaaS网络、煎药中心体系、经销商系统、MCN渠道,真正为名老中医、科学家手中的“宝贝”做到了“技术有载体、功效有保障、产品有品牌、转化有渠道、生产上规模、传承有抓手”,打破了当前成果转化领域“似转非转、转而不化、化而无门”的行业困境和乱象。在中医药大健康、消费医疗产业蓬勃发展的大势下,国医医联基于其巧妙的商业模式和独特的技术工艺为中医药在非药物治疗和消费医疗领域的发展做了特殊贡献,具有较高的产业、社会和商业价值。
【健康医疗】艾科脉完成近2亿元A+轮融资,加速脉冲消融与三维标测系统国产化(2024-02-06)
2月6日,动脉网讯,致力于“治疗房颤及其他心律失常疾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苏州艾科脉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艾科脉”),于近日宣布完成近2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盛世投资管理的绍兴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和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共同领投,所募集资金将用于加速艾科脉核心产品的研发与注册,推进脉冲消融与三维标测系统国产化。艾科脉成立于2020年11月,致力于成为一家国际领先的心脏电生理领域的平台型创新技术公司。核心团队来自强生、GE、Acutus Medical、雅培等跨国企业,具备丰富的心脏电生理医疗器械研发、注册和商业化经验,并得到了海外归国科学家、知名临床专家和创投机构的鼎力支持。艾科脉自主研发脉冲电场消融技术(PFA),以房颤消融为切入点,率先开发了主机脉冲消融仪及消融导管,并于2023年4月份顺利完成了全部临床试验的受试者入组,目前已经处于术后12个月长期随访中。中期分析的结果已经达到临床方案设定的早期成功的标准,显示产品拥有世界领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艾科脉还进一步布局了三维标测导航系统及新型配套工具,打造房颤脉冲消融有源设备研发及配套耗材一体化解决方案。
【点评】脉冲电场消融相较于现有的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在心脏电生理领域具有治疗优势,已在临床试验上得到验证,是未来重要的手术治疗方式之一。艾科脉建立了中美国际化的专业团队,在脉冲电场消融和三维标测领域有深度的理解,并已布局丰富的产品线。
【健康医疗】济远医疗完成A轮第二期融资,着力打造全球领先的市场地位(2024-02-06)
2月6日,动脉网讯,近日,江苏济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远医疗”)宣布继2023年A轮第一期融资后,完成A轮第二期数千万元融资。此轮融资所筹资金将主要用于一次性电子宫腔镜及配套一次性手术器械的研发、全球注册认证、生产和市场推广,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奠定ARMI?品牌“中国第一、全球领先”的市场地位。济远医疗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一次性妇科内窥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打造“一次性妇科内窥镜整体解决方案”。以一次性电子宫腔镜为先导,系列化供应满足宫腔疾病全手术场景诊治的一次性电子宫腔镜及配套一次性手术器械。通过自主创新和优化整合,建立一次性内窥镜多产品技术平台,打造符合3A+妇科内窥镜技术理念、“五镜合一”的一次性妇科内镜整体解决方案。全球同步注册认证,推广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NOTEs)诊疗理念,逐步引领一次性妇科内窥镜3A+新时代。3A+是济远医疗在全球首次提出的内窥镜诊疗技术理念,济远医疗在研发制造、市场营销及医学服务等方面均始终围绕3A+理念展开。3A+具体指的是“随时(Anytime)、随地(Anysite)、任何人(Anybody)+真正无交叉感染风险(No Cross-Infection Risk)”。截止2023年,济远医疗已上市72个规格型号的一次性电子宫腔镜和200多个规格型号的一次性配套手术器械,初步建成一次性电子宫腔镜整体解决方案。
【点评】《征求意见稿》提出,国家药典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以及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结合中药研究进展和实际,分别组织制定中药国家药品标准、中药注册标准以及省级中药标准制定修订的技术要求,持续完善中药标准技术体系。涉及药品安全或者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以及用于重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罕见病防治、儿童用药等情形的中药国家标准,要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快速制定修订程序办理。
【健康医疗】柏视医疗完成B轮战略融资,加速赋能智能肿瘤精准治疗产业发展(2024-02-01)
2月1日,动脉网讯,近日,广州柏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柏视医疗”)宣布顺利完成由诸暨谢诺兴视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投资的九千万元人民币B轮战略融资,清科资本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进一步提升与丰富企业在面向全球千亿美元智能肿瘤精准治疗市场的产品管线的布局与创新能力、扩大国内国际市场覆盖,加速软、硬件结合的智能肿瘤精准治疗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与注册工作。同时,柏视医疗将入驻浙江省诸暨智能视觉“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以下简称“诸暨智能视觉产业平台”),全面推进柏视医疗在华东地区战略布局和智能肿瘤精准手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能力建设。柏视医疗于2017年5月在广州成立,汇聚了世界级专家和科研团队,创始团队中三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独特而雄厚的研发实力在肿瘤治疗人工智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企业屡获行业权威荣誉,如连续三年上榜亿欧大健康中国医疗AI企业TOP20、动脉网2023年中国未来医疗百强、2023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AI影像TOP9。柏视医疗精准洞察临床需求,通过整合先进的医学影像分析技术、小样本深度学习算法、知识驱动的可解释性人工智能方法以及对临床实践的深度理解,柏视医疗的解决方案行而有效地推进了多学科融合的“一站式”智能肿瘤精准治疗事业发展,为肿瘤患者提供符合临床流程的更加精准化、个性化且全面化的治疗方案。
【点评】肿瘤治疗精准化、智能化、微创化是行业发展趋势,柏视医疗一直致力于肿瘤放疗、手术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技术和产品研发,在数据模型、智能化放疗和手术产品、商业化等诸多方面高筑壁垒,获得了医院和临床医生的高度认可;核心团队在业内处于全球领先,海内外资源丰富、能打善战、效率极高;公司已先后获得了市场化投资机构、产业战略投资机构、政府基金等投资,本次获得诸暨政府支持和引导基金投资,充分验证了政府、市场和投资人对公司的认可。
【健康医疗】建立首个中医数字化创新研究院,太一良方打造一站式中医产学研用...(2024-01-31)
1月31日,动脉网讯,太一良方成立于2022年,在成立企业之初,太一良方团队看到了中医药行业的6大痛点:市场监管不健全,缺少科学系统的监督管理体系;产业从业者良莠不一,部分供应商产品掺水;消费者对药膳及其产品认知度低,其营养和医学价值未得到充分认可,支付意愿低;中药保健食品功效不显著,导致信任度降低;中药材成本居高不下,药膳企业成本高,毛利低;医药级药膳产品暂无标杆企业,市场上以消费级产品为主,消费降级情况下,缺乏强有力推动。而要解决行业6大痛点,就要为中医药行业建立行业标准,广泛推广中西医结合专家成果应用,建立标杆企业。作为一家新型科技创新公司,太一良方采用双轮驱动的方式来解决行业问题。一方面,全面推行多渠道销售策略(涵盖传统电商渠道与直播电商渠道的规划,以及线下门店的拓展)。同时,为大型企业或国有企业提供赋能,协助它们进行健康产品的孵化与后续代运营。另一方面,通过自我研发与孵化,以专家名方、适宜技术及临床经验为基础,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并以学术研究与专家支持为手段,提升产品力。目前,太一良方已建立起互动体验式中医健康门店业务(中医轻养体验服务+药茶+SC健康产品+生活用品一站式中医健康服务门店)。并通过中医文化体验等模式,扩展私域流量粉丝,指导区域门店扩展。针对数字化转型趋势下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太一良方建立了首个中医领域的数字化创新研究院——北京太一良方中医学研究院。通过整合名医专家、医学机构、科技机构等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学术指导、技术支撑、智力支撑和价值赋能,推动“中医药+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截至目前,研究院已经拥有数十位来自国家级科研中心、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协会、医学领域院士、研究员、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医学博士、教授组建的专家团队,与多家企业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为多位产业客户及地方政府提供了一站式中医产学研用销健康+解决方案。
【点评】未来在政策支持与社会需求持续提升下,可以预见中医医疗服务市场还将涌现更多机遇。而数字技术与中医服务的深度融合将推动中医医疗实现由点到面的转型升级,助力“健康中国2030”行动纲领落地。在此过程中,太一良方,以及北京太一良方中医学研究院赋能产业的价值,也将得到进一步体现。
【健康医疗】中科搏锐完成数千万元A轮战略融资,加速落地脑科学在脑血管病诊...(2024-01-31)
1月31日,动脉网讯,近日,中科搏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搏锐”)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谊安医疗”)独家投资。本轮融资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快多条产品线的临床试验进程,创新产品研发,以及市场推广和销售工作。中科搏锐孵化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团队所在的脑网络组研究中心在脑科学领域积累了逾20年经验,提出了全新的人类脑网络组图谱、光电同步脑活动检测仪等脑科学重要成果,为中科搏锐研发出脑科学全面解决方案提供了有力支撑。围绕脑血管病这一神经疾病大类,中科搏锐仍在持续深耕,加快推进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光电同步脑活动成像仪的转化,形成国际首创一体化结合脑电图(EEG)与近红外光谱(fNIRS)的多模态脑功能成像系统。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助力康复患者的疗效评价。目前中科搏锐已经申请与授权知识产权共计50余项。形成了“脑生理”“脑意识”与“脑功能”等产品方向,推出了覆盖脑功能疾病精准诊疗与脑机反馈康复的无创脑血氧监护仪、无创全脑脑血氧监护仪、光电同步多模态脑成像仪、智能化脑诊疗与科研平台等系列创新器械,将脑科学尖端技术成果通过工程化、产业化形成面向临床的医疗器械产品。得益于公司在脑科学领域的创新研发实力,中科搏锐已获批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和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并且成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专版首批入版企业,持续推动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尖端科技转化的医疗器械的生产、注册与销售,集中实现高品质脑诊疗器械研发。
【点评】近年来,脑部功能保护已经在麻醉科和重症监护室上升为临床的重点工作。目前,企业仍在积极拓展更多临床应用场景,除通过研发无创全脑多通道脑氧监护仪等创新型产品,实现对脑卒中患者全脑各个脑区的精确监测外,企业还充分发挥中科院自动化所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将脑科学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有机结合,助力脑功能器械实现脑功能的精确诊断与治疗,构建起脑创新器械矩阵,打造智能脑诊疗平台。
【健康医疗】富翰医疗完成A轮融资,突破国外品牌在接触式视光检测领域的垄断(2024-01-25)
1月25日,动脉网讯,江苏富翰医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富翰医疗)完成了数千万元A轮融资。富翰医疗聚焦儿科接触式先进视光系统的产品开发,该诊断系统目前被美国Natus和Phoenix公司主导,国内几近垄断,尤其发达国家普遍推广的儿童眼科筛查的领域,发展中国家因为难以接受高昂价格而可及性极低。本轮融资由金雨茂物领投,著名医疗上市公司产业投资人跟投。本轮募资将致力于加速Kiretem系列超广域眼底相机在市场端打破国际品牌垄断,加快系列儿科OTC创新产品的研发和注册,实现国产优品的跨洋出海。富翰医疗成立于2018年,创始团队来自医疗行业头部国际企业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先进视光设备研发中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底层技术:超广角高清镜头组件、KNT无线实时图传技术、病灶定性定量分析、智能质控和抓拍、智能拼图和分区、智能降噪等,已经取得50余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基于上述底层技术开发出了国内首台160度超广角接触式镜头、首台接触式OCT光学镜头。近日,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拟同意富翰医疗自研的全球首创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规格型号:Kiretem-OCT)进入创新产品注册程序,该产品是国内外唯一一款适用于婴幼儿眼底成像的OCT设备,有效填补国内外适用于婴幼儿的接触式OCT的技术空白,自研接触式光学镜头,充分满足婴幼儿眼科医生对OCT成像的临床需求,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点评】富翰医疗已经形成医、工互动的研发运营体系,如160度超广角技术源自减少临床漏诊问题,自动质控和拍摄、智能分区源自解决图像和病灶真实识别、加快诊疗效率的问题。这种研发运营体系将迭代出更多源于临床需求的创新技术并形成新产品管线,构筑智慧新生儿诊疗体系,突破国外品牌在接触式视光检测领域的垄断,提高先进技术的可及性,服务广大新生儿、儿童和手术患者的眼部疾病诊断与治疗,努力践行“科技创新、明曈未来”。
【健康医疗】蓝帆医疗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蓝帆柏盛进行9亿人民币增资扩股(2024-01-25)
1月25日,动脉网讯,1月25日晚,蓝帆医疗(002382.SZ)发布公告,公司心脑血管业务主体、全资子公司北京蓝帆柏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蓝帆柏盛”)拟引入战略投资者首都大健康产业(北京)基金(有限合伙)、河北临空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临朐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扩股,投资方以现金方式向蓝帆柏盛增资金额合计人民币 9 亿元。易凯资本在本次交易中担任了蓝帆柏盛的独家财务顾问。本次交易是近两年中国医疗器械领域单笔最大金额的私募股权融资交易。蓝帆柏盛作为蓝帆医疗下属心脑血管事业部的控股平台,由蓝帆医疗整合新加坡柏盛国际集团(包含中国吉威医疗)、德国 NVT、蓝帆上海研发中心等主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球布局、扩充赛道、加大中国本土化力度而打造,拥有汇聚了海内外高端人才的研发管理团队。在售产品涵盖冠脉植介入、瓣膜置换及修复系统、代理产品等系列,包含心跃?、心阔?、心迅?、 BioFreedom?、Allegra?等产品,其中,BioFreedom?是高出血风险患者(HBR)领域的全球“金标准”产品。
【点评】本次增资由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等多种所有制资本组成。蓝帆柏盛本次增资引入的战略投资者,一方面优化了蓝帆柏盛的股权结构,借助大健康领域产业基金、国资投资平台优势资源,获取优质的产业资源,形成资本与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另一方面,本次增资结合蓝帆柏盛自身发展需要和资本运作规划的综合考虑,有助于补充提供经营发展所需资金,加速在高端创新医疗器械市场的开拓,符合蓝帆医疗及蓝帆柏盛的长期战略发展目标。
【健康医疗】英术生命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进一步拓展医用内窥镜产品矩阵(2024-01-23)
1月23日,动脉网讯,近日,杭州英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英术生命”)宣布完成超亿元A轮战略融资,本轮由威高松源基金领投,龙磐投资跟投。本轮融资之后,公司将进一步拓展硬镜和一次性内镜产品矩阵,加快销售渠道的全球化布局。英术生命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从事高端医用内窥镜系统及相关创新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医疗器械企业。公司产品涵盖微创硬镜系统、光学硬镜、一次性电子内窥镜及内镜相关高值耗材,应用科室覆盖普外科、泌尿外科、妇科、消化科、呼吸科等。英术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掌握硬镜、一次性软镜核心“卡脖子”技术的公司,以此优势不断推出独特、稀缺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未来会有多款重磅产品在全球上市。
【点评】内窥镜硬镜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硬镜系统的光学镜体是制约国产发展的核心关键,英术是全球少数拥有高端荧光硬镜镜体自研自产能力的厂商,性能全球领先;同时英术的4K白光镜、主机稳定性在国内已占位第一梯队。
【健康医疗】精准放疗软件公司Manteia完成1.1亿元B轮融资,持续科技创新与“...(2024-01-18)
1月18日,动脉网讯,近日Manteia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Manteia)完成1.1亿元的B轮融资,本轮由国家科技部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中科海创(领投)、阳明资本及产业合作机构共同完成。Manteia是一家放疗全品类软件研发公司,核心产品为自适应放射治疗(ART,Adaptive Radiation Therapy)计划设计系统、放疗相关的功能系统、数据信息系统、质控系统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实时分析及训练系统。Manteia自主研发放疗全流程功能组件,目前已覆盖放疗决策辅助、靶区勾画、计划设计、质量控制、流程及数据管理等环节,针对不同临床场景组合解决方案,如:自适应治疗解决方案、信息及物流管理解决方案、多中心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等。
【点评】市场认可之下,Manteia持续获资本青睐。公司相继于2018年完成复星集团3300万元天使轮融资、2020年丹麓资本与德屹资本1亿元A轮融资,以及本次的B轮融资。据了解,为推动公司全球化发展,B+轮融资也将于近期正式启动。在资本助力之下,Manteia将面向全球市场。
【健康医疗】朴衡博迈累计完成数千万元融资,专注新型体外3D器官与疾病模型的...(2024-01-18)
1月18日,动脉网讯,近日,朴衡博迈(上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朴衡博迈”,原苏州朴衡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由浦东创投集团旗下浦东科技投资天使母基金独家投资。至此,朴衡博迈累计融资数千万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NAC-organ技术和体外药物研发平台的持续开发与商业转化。朴衡博迈于2023年12月正式落户上海市浦东新区,是一家专注于新型体外3D器官/疾病模型研发和应用的创新型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的NAC-Organ技术是全球首个基于纳米核酸材料的组装式体外3D器官/疾病模型构建及培养技术,可快速实现人源化复杂器官/疾病模型的高通量、标准化生产,解决临床前药物评价模型与临床相关度偏低和体外3D器官/疾病模型难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等行业痛点,为新药研发提供更高效、更精准的技术平台。公司已建立以慢性肝病为特色的常见慢病、多种肿瘤、重要生理器官及多器官复合模型的建模技术,打造了图形分析、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病理学、AI预测等全方位检测平台及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助力小分子、大分子、细胞药物、核酸药物等多种类型的药物研发。目前朴衡博迈提供的药物研发服务已获得国内外多家知名药企的高度认可。
【点评】现阶段全球新药研发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体外3D模型技术已经获得众多药企和监管机构认可,成为备受关注的新药研发新工具。朴衡博迈将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加速技术研发与产品布局,以NAC-organ技术优势为核心,加速布局新药研发服务、医学研究服务和精准医疗市场。
【健康医疗】虹信生物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加速打造中国首个工程化细胞...(2024-01-16)
1月16日,动脉网讯,近日,深圳虹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虹信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紫金港资本和弘陶资本联合领投,深天使直投基金和合成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核心产品HN2201的临床开发以及基于工程化细胞靶向递送平台(EnC-LNPs)的临床前药物开发。深圳虹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agicRNA),成立于2021 年12 月,是一家聚焦于核酸药物递送和治疗性mRNA创新药物的研发企业。以“深耕核酸药物递送,以RNA疗法造福患者”作为企业使命。虹信生物首个肿瘤治疗性药物HN2201已完成临床前研发,并获得多家医院的临床试验伦理批件,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在2023年获得了深圳市科技重大专项支持。虹信生物拥有国内最大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可离子化氨基脂质库,已申请十余项发明专利,包括多项PCT和欧美发明专利,其中4项专利获得授权。
【点评】打败现有技术的一定不是现有技术本身。针对行业痛点,虹信生物不仅在LNP上完成了迭代,还成功开发了新一代细胞靶向递送技术。核酸药物的开发,无论是mRNA还是小核酸,目前都受限于肝内递送。针对该痛点,虹信生物研发团队历时数年,成功开发了工程化细胞靶向递送平台(Engineered Cell Targeted LNPs, EnC-LNPs),该平台能实现工程化(Engineered)和精准的细胞靶向递送(Cell-Targeted),并具有与传统LNP相当的理化性质和稳定性。针对免疫细胞,在体外和体内实现了近100%的高效选择性递送,并已完成了专利布局,未来有望实现任何目的细胞的靶向递送。
【健康医疗】益佳达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加速打造泌尿及盆底健康专病管理...(2024-01-12)
1月12日,动脉网讯,近日,益佳达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已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山蓝资本与元璟资本联合领投,荷塘创投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益佳达在泌尿及盆底健康产品线的持续创新、管线拓展与临床研究。益佳达自成立伊始,就将自身定位为一家专注于泌尿及盆底健康领域创新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尿失禁、结石和创新肿瘤治疗等市场,进行全面精准的创新产品布局,致力于打造泌尿领域的龙头品牌。益佳达在泌尿外科领域的几大适应症均有极具差异化、创新和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产品线储备。未来,公司将沿着“中国泌尿及盆底健康领先平台”的方向,矢志不渝努力,为患者奉献更多,兼具性能和人文关怀的好产品。
【点评】以前列腺增生为代表的泌尿外科疾病患者数量庞大,而新兴的超微创手术正凭借其并发症少、即刻疗效显著等优势对电切等传统术式形成替代。益佳达凭借其全自主设计开发的产品实现创新破局,相比进口产品实现多项性能提升。同时,公司在泌尿与盆底健康领域已实现了多元化的创新产品布局。
【健康医疗】蓬阳医疗获得建创医疗成长基金B++轮投资,加速心血管诊断服务平...(2024-01-12)
1月12日,动脉网讯,智慧心血管诊断服务平台提供商——北京蓬阳丰业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完成千万元级B++轮融资,由建创医疗成长基金(丽水市莲都区建创大健康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资。通过本轮融资,依托丽水政府产业扶持及资源优势,蓬阳医疗将加速心血管诊断服务平台的产业化落地及多中心打造,为实现全周期心血管诊断服务生态体系及IPO提供坚实的基础与保障。蓬阳医疗专注于心血管领域的技术创新及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研制开发了以全球独家专利产品-18导联动态心电分析系统为代表的多款智能监测、AI诊断系列产品,12款产品已获批NMPA认证,3款获得CE认证,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未来将持续构筑百项以上专利池,是为数不多的具备了领先的原研技术与产品转化的高端制造企业、国高新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
【点评】本轮融资是继2023年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后,蓬阳医疗再次获得资本加持。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心血管诊断服务领域的高度关注,以及对蓬阳医疗团队、技术、产品及市场前景的充分看好与肯定。
【健康医疗】再生医学赛道领先公司佰傲再生医学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持续推动...(2024-01-11)
1月11日,动脉网讯,佰傲再生医学于近期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由长安汇通领投,陕投成长、西安财金、煜华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推进再生医学技术平台完善与再生医学产品研发,并深度布局再生医学产业链。作为生物技术最前沿的关键技术,再生医学技术的发展已成为现代医学最重要的突破口。近年来,中国再生医学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再生医学行业发展与创新。再生医学作为一门利用细胞、组织和器官再生的原理来修复和替代受损组织的学科,让医疗行业迎来了重建、再生、制造、替代组织器官的新时代。而再生医学的产业化,不仅可以推动医学领域的发展和创新,也为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方法,还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带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佰傲再生作为再生医学领域的创新型企业代表,顺应国家对再生医学行业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同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布局再生医学产业链,引领和助力中国再生医学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科研成果不应该只停留在学术层面,而是应该真正被产业化落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基于再生医学的核心研发优势,佰傲再生已完成从实验室到再生医学产业化发展的全面布局,并实现再生产业链布局、突破性科创研究、实力领跑国际、全链路品牌矩阵的全产业链发展。
【点评】再生医学将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佰傲自成立起始终坚守在再生医学领域,秉持“精研再生医学,重塑大众健康”的坚定信念,在再生医疗、类器官皮肤应用、再生科技护肤等领域孜孜不倦的探索前进。本轮融资完成后,佰傲再生将持续加速科研成果的落地与应用,通过自研核心技术以及创新型原料推进再生医学在三类医疗器械、精准护肤等领域的技术转化,革新中国再生医学产业发展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