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象上集团发布 “象上家 3.0 超级门店”,引领儿童健康管理智能化(2025-03-10)
3月10日,新浪网讯,3月7日至10日,象上集团在三亚举办全球儿童大健康行业峰会,宣布战略升级并发布 “象上家 3.0 超级门店”。新门店将引入智能健康管理工具矩阵,实现服务模式从传统手工推拿到智能科技守护的转型,并通过国家级行业认证提升专业壁垒。峰会期间,圣元国际与象上集团联合发布圣元美拉米新品,聚焦儿童过敏问题解决方案。此外,象上集团通过 “体验中心 + 社交平台 + 直播基地 + 融招道场” 四维运营模式,旨在打造百亿连锁门店生态,进一步深耕万亿级儿童健康市场
【点评】在政策支持与消费升级驱动下,儿童健康管理市场正加速智能化转型。象上集团的战略升级不仅契合行业趋势,更通过产品创新与服务标准化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有望成为儿童大健康领域的标杆企业。
【健康医疗】华为组建医疗卫生军团,发力 AI 医疗大模型(2025-03-08)
3月8日,第一财经讯,华为正式组建医疗卫生军团,聚焦 AI 辅助诊断解决方案,推动医疗大模型在临床场景落地。此前,华为已联合瑞金医院发布病理大模型 RuiPath,并与卫宁健康、联影医疗等企业深化合作,覆盖药物研发、影像诊断等领域。
【点评】华为以 “AI + 云 + 算力” 为底座,定位医疗行业 “赋能者”,避免直接参与医疗服务。随着医疗大模型技术成熟,其在辅助诊断、个性化治疗等场景的应用将显著提升效率。据测算,2025-2029 年国内 AI 医疗市场空间或超 200 亿元,华为的入局有望加速行业数字化进程。
【健康医疗】医朵云与华为云达成全面合作,共筑智慧医疗新生态(2025-03-07)
3月7日,中国财富网讯,苏州医朵云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在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智慧医疗、临床科研、患者服务及药企数智化赋能等领域展开深度协同,通过 “基础生态 + 场景方案 + 算力护航” 三维模式,推动医疗健康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作为医药领域首家全产业链数字平台,医朵云依托自主研发的 LLM 智能 AI 助手、PSO 医患服务平台、互联网医院平台及 iTrial 智能科研数据管理平台,覆盖 “企 - 医 - 患 - 药 - 险” 全链路场景。面对医疗数据激增与行业需求多元化挑战,医朵云与华为云强强联合,华为云将提供鲲鹏昇腾算力保障、多模态临床科研平台搭建及 AIoT 技术融合应用,助力构建医疗全场景数字化底座。
【点评】此次合作标志着医疗 AI 技术与 ICT 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通过临床科研效率提升 30%、患者依从性提升 25%、药企运营成本降低 20% 的分阶段目标,双方正加速医疗新质生产力培育,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科技动能。
【健康医疗】华康医疗中标 7900 万元净化及辐射防护工程,深化医疗基建布局(2025-03-07)
3月7日,金融界讯,华康医疗宣布中标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福建医院晋东院区(福建和敏医院)工程净化及辐射防护工程项目,中标金额达 7900 万元。项目覆盖急诊急救、内镜中心、DSA 手术室等核心区域的净化工程与辐射防护设计、施工及交付,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医疗基建领域的技术优势。华康医疗表示,此次中标体现了公司在复杂医疗环境下的综合服务能力。项目将通过二次深化设计与智能施工技术,确保医疗空间符合国际标准,同时强化辐射安全管理,为患者与医护人员提供安全高效的诊疗环境。
【点评】随着 “健康中国 2030” 推进,医疗基建需求持续释放。华康医疗凭借技术壁垒与项目经验,有望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抢占先机,其业务布局也将受益于国家对基层医疗设施升级的政策红利。
【健康医疗】脑科学公司国科康成完成融资,为医疗器械AI化再添动力(2025-02-28)
2月28日,动脉网讯,近日,苏州高新区脑科学企业——苏州国科康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科康成”)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苏州医工所母基金领投,Medpark旗下苏州美德科二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参与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公司脑科学产品的研发、推广以及团队扩充。此前,国科康成在2021年完成天使轮融资,2023年6月完成Pre-A轮融资,连续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充分证明了国科康成在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潜力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国科康成作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对AI医学影像、数据的输入、清洗、标注、计算,形成大数据模型和迭代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入脑科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点评】此次融资将助力公司打造“技术高壁垒+大消费市场”的产品研发及市场运作模式。未来,国科康成将继续秉持技术创新的理念,深入探索大脑的奥秘。一方面,不断优化现有技术,提升对各类脑疾病的诊疗精准度,比如在早期诊断方面取得突破,让更多患者能够及时发现并治疗脑部疾病;另一方面,积极拓展脑科学在康复治疗、心理健康等领域的应用,研发出更多惠及患者的创新产品。
【健康医疗】心脉医疗业绩持续增长:2024年净利润近5亿元(2025-02-27)
2月27日,动脉网讯,心脉医疗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2.06亿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达4.98亿元,同比增长1.1%。尽管受到市场环境变化及价格策略调整的影响,但新产品如Talos直管型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和Fontus分支型术中支架系统的终端植入量仍保持稳定增长。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开拓取得显著进展,海外销售收入超过1.6亿元,同比增长超50%,占比提升至13%以上。多款产品在欧洲、拉美、亚太等国家实现首例植入,并有多款新设备获批上市。
【点评】公司多项在研产品稳步推进,包括Cratos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AegisⅡ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等,部分产品已完成注册资料递交或临床植入。公司将继续加强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准入和推广工作,提高在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市场的竞争力。
【健康医疗】5亿元融资加持,深睿医疗率先切入千亿新兴市场(2025-02-24)
2月24日,动脉网讯,深睿医疗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总额近5亿元,意在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场景应用,搭建全流程全场景AI数智化生态。这也是AI领域近年来最大规模的融资之一。纵观整个影像AI赛道,深睿医疗的研发与需求认知能力无人能出其右。截至2025年,深睿医疗以14张NMPA三类证居于行业前列,全年AI调用量近2亿次。中国医院场景中常见的DR、CT、乳腺机皆可智慧赋能,医院每日大通量的胸部、心脑血管、女性关爱、儿童生长发育等系统疾病的检查皆可提供AI辅助诊断,已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力量之一。深睿医疗已由单纯的影像AI转变为医疗AI企业,能够深度挖掘医疗体系多模态数据的价值,并凭此构建服务于医疗全流程全场景的数字化生态体系。深睿医疗借助“影像+文本”双AI引擎构建出智慧影像&大数据通用平台Deepwise MetAI与多模态医疗大数据平台Deepwise TrioData,正在为数千家机构提供人工智能的服务。
【点评】作为国内第一批数智医疗企业,深睿医疗8年的发展见证了中国医疗AI行业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在目前这个资本寒冬的大环境下,深睿医疗再获大额融资,是行业和资本对于深睿医疗在医疗AI领域卓越表现的肯定。
【健康医疗】LimmaTech获650万美元融资推进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开发(2025-02-17)
2月17日,动脉网讯,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LimmaTech Bio获得了来自CARB-X的650万美元融资,用于推进其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疫苗LBT-SA7的开发。LBT-SA7旨在预防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SSTIs),这种细菌每年导致约100万人死亡,其中90%为社区获得性感染。目前,全球尚无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疫苗,且多重耐药菌株(如MRSA)的治疗选择有限,凸显了开发有效预防方案的迫切性。LimmaTech的LBT-SA7疫苗是首个完全基于分泌抗原的多价疫苗,通过中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毒素来预防感染。该公司已在美国启动了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LBT-SA7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该试验是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的剂量递增研究,计划招募130名18至50岁的健康成年人,初步结果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公布。LimmaTech首席执行官Franz-Werner Haas博士表示,CARB-X的支持不仅加速了LBT-SA7的临床开发,也凸显了开发高效预防方案的重要性。
【点评】LimmaTech获得的650万美元融资将有力推动其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LBT-SA7的研发进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尤其是在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开发有效的预防疫苗具有重要意义。LBT-SA7作为首个基于分泌抗原的多价疫苗,其创新性设计为应对这一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此次融资不仅为临床试验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体现了行业对LimmaTech技术路线的认可。未来,LBT-SA7的临床表现值得期待,其成功将为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健康医疗】生物技术公司CSL和Arcturus首款自扩增mRNA COVID-19疫苗KOSTAIVE...(2025-02-17)
2月17日,动脉网讯,全球生物技术领导者CSL(ASX: CSL)和sa-mRNA技术先驱Arcturus Therapeutics(Nasdaq: ARCT)宣布,其自扩增mRNA COVID-19疫苗KOSTAIVE?(ARCT-154)已获得欧盟委员会的上市许可,适用于18岁及以上的个体。KOSTAIVE?是首款获得欧盟委员会批准的自扩增mRNA COVID-19疫苗,目前该疫苗已在日本上市。此次批准基于多项研究的积极临床数据,包括综合1/2/3期研究,证明了KOSTAIVE?的疗效和耐受性,以及3期COVID-19加强试验,其免疫原性结果优于传统mRNA COVID-19疫苗。后续分析显示,KOSTAIVE?增强剂量在接种后12个月内对多种SARS-CoV-2株系具有优异的免疫原性和抗体持久性,适用于年轻和年长的成年人。CSL疫苗创新部门高级副总裁Jonathan Edelman博士表示,欧盟委员会的批准是KOSTAIVE?开发计划的重要里程碑,CSL正在优化疫苗配方,以尽快在欧洲推出。Arcturus首席执行官Joseph Payne指出,自扩增mRNA技术标志着疫苗创新的重大进步,能够提供更广泛和持久的保护。CSL成立于1916年,是一家全球生物技术公司,旗下拥有CSL Behring、CSL Seqirus和CSL Vifor三大业务,为100多个国家的患者提供救生产品。Arcturus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美国圣地亚哥,是一家专注于mRNA药物和疫苗的商业公司,拥有LUNAR脂质介导递送、STARR mRNA技术和mRNA药物制造专长。
【点评】CSL和Arcturus的自扩增mRNA COVID-19疫苗KOSTAIVE?获得欧盟委员会批准,标志着自扩增mRNA技术在疫苗领域的重大突破。与传统mRNA疫苗相比,自扩增mRNA疫苗能够指导身体产生更多的mRNA和蛋白质,从而增强免疫反应,提供更持久的保护。此次批准不仅为欧洲市场提供了新的疫苗选择,也进一步证明了自扩增mRNA技术在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中的潜力。随着CSL和Arcturus的持续研发和优化,未来该技术有望在更多传染病领域展现其创新价值。
【健康医疗】恒瑞医药“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申报上市,用于延缓儿童近视进展(2025-02-17)
2月17日,动脉网讯,2月17日,恒瑞医药宣布其硫酸阿托品滴眼液(HR19034滴眼液)的药品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受理。该药物的适应症为延缓等效球镜度数为-0.50D至-4.00D(散光≤1.50D、屈光参差≤1.50D)的6至12岁儿童近视进展。此次申报基于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2/3期临床研究(HR19034-301),共入组509例儿童近视患者。研究结果显示,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在主要终点上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在儿童近视患者中长期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恒瑞医药在生物医药、创新药和眼表耗材领域有布局,近期与DeepSeek、东软医疗、医渡云等达成合作关系,并在近30天内完成1起过亿美元融资。此外,恒瑞医药的竞品包括AstraZeneca、Roche和Novartis等国际药企。
【点评】恒瑞医药的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申报上市,标志着在儿童近视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该药物通过临床研究验证了其在延缓儿童近视进展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望为儿童近视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随着近视问题在儿童群体中的日益普遍,这一创新药物的上市将为眼科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同时进一步巩固恒瑞医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竞争力。
【健康医疗】辉瑞ADCETRIS?联合疗法获FDA批准,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2025-02-12)
2月12日,动脉网讯,近日,辉瑞公司(Pfizer,NYSE: PFE)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ADCETRIS?(brentuximab vedotin)联合来那度胺和利妥昔单抗的补充生物制剂许可证申请(sBLA),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LBCL),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这些患者在接受两种或更多全身治疗后,不符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或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的资格。每年,美国有超过3500名患者在接受两种治疗后经历治疗失败或复发。辉瑞首席肿瘤官Roger Dansey博士指出,此次批准进一步巩固了ADCETRIS?作为现有护理标准的重要地位,为复发/难治性LBCL患者提供了除化疗和CAR-T之外的新选择。该批准基于3期ECHELON-3研究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该研究表明,ADCETRIS?联合疗法在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中显著改善了总生存率(OS),降低了37%的死亡风险(HR 0.63,p=0.0085)。OS的益处在不同CD30表达水平上均一致。此外,关键次要终点(包括总缓解率OR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也显示出积极结果。ECHELON-3研究在全球范围内纳入了230名患者,覆盖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该研究还包括了预后较差的亚型,如双重打击/三重打击淋巴瘤和转化性疾病患者。ADCETRIS?的安全性与已知的安全性一致,最常报告的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3%)、血小板减少症(25%)和贫血(22%)。辉瑞和武田共同开发ADCETRIS?,辉瑞拥有美国和加拿大的商业化权利,武田负责全球其他地区的商业化。ADCETRIS?自2011年首次获批以来,已在全球治疗超过14万名患者。
【点评】辉瑞ADCETRIS?联合疗法获FDA批准,标志着在复发/难治性LBCL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该疗法通过显著改善总生存率和降低死亡风险,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尤其是在化疗和CAR-T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此次批准基于ECHELON-3研究的积极数据,进一步巩固了ADCETRIS?在淋巴瘤治疗中的地位。辉瑞与武田的合作也展示了跨国药企在推动创新疗法商业化方面的协同效应。未来,ADCETRIS?有望在更多适应症中展现其潜力,为全球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健康医疗】艾伯维与Xilio合作,押注掩蔽型T细胞接合器(2025-02-12)
2月12日,动脉网讯,近日,艾伯维(AbbVie,NYSE: ABBV)与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Xilio Therapeutics(Nasdaq: XLO)宣布达成合作和许可选择协议,共同开发新型肿瘤激活、基于抗体的免疫疗法,包括掩蔽型T细胞接合器。Xilio开发了一种专有的、经过临床验证的肿瘤激活生物制剂平台技术,旨在通过掩蔽和其他独特成分实现肿瘤选择性激活,减少全身不良事件。艾伯维的早期肿瘤学研究与开发副总裁Theodora S. Ross博士表示,此次合作体现了艾伯维在肿瘤学领域的研发承诺,旨在为患者提供下一代癌症治疗方案。Xilio的首席科学官Uli Bialucha博士指出,与艾伯维的合作将加速其技术在下一代免疫疗法中的应用,特别是掩蔽型T细胞接合器的开发。根据协议,Xilio将获得总计5200万美元的预付款,包括100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并有资格获得高达21亿美元的期权相关费用、里程碑付款以及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点评】此次合作标志着艾伯维在肿瘤免疫疗法领域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深化。掩蔽型T细胞接合器作为一种新型免疫疗法,具有显著的肿瘤选择性激活能力,有望在减少全身不良事件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Xilio的专有技术平台为该领域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而艾伯维的全球研发和商业化能力将加速其临床应用。此次合作不仅为Xilio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也为艾伯维在下一代免疫疗法的研发中注入了新的动力。
【健康医疗】勃林格殷格翰与ExpressionEdits合作,利用AI技术增强基因疗法(2025-02-12)
2月12日,动脉网讯,近日,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与基因治疗公司ExpressionEdits达成合作,利用后者的人工智能(AI)平台“遗传语法引擎”(Genetic Syntax Engine)开发增强型基因疗法。该平台通过“内含子化”技术优化基因表达,通过插入内含子显著提高病毒基因的蛋白质表达量,而不改变基础遗传序列。ExpressionEdits由遗传学家K?rt Tomberg博士和基因组工程专家Allan Bradley博士共同创立。Tomberg博士在研究COVID-19疫苗的刺突蛋白时发现,通过插入内含子可以将蛋白质产量提高近10倍。基于这一发现,ExpressionEdits开发了遗传语法引擎,该引擎通过生成数十亿个内含子和外显子组合的数据点,训练AI模型预测最佳内含子插入位置和数量,从而优化基因表达。此次合作的具体疗法尚未披露,但ExpressionEdits计划与更多大型基因治疗公司合作,以充分利用其AI平台的优势。公司目前约有14名员工,专注于通过合作伙伴关系推动技术发展和应用。
【点评】此次合作标志着基因治疗领域在AI技术应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AI驱动的内含子设计,ExpressionEdits的技术为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优化手段,有望显著提高基因疗法的效率和安全性。与勃林格殷格翰的合作不仅为该技术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持,也为未来基因治疗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考虑到当前基因治疗市场的不确定性,这种合作模式为小型技术公司与大型制药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提供了范例,有助于加速基因治疗技术的商业化和临床应用。
【健康医疗】Enduro Genetics完成1200万欧元A轮融资,拓展生物生产平台(2025-02-05)
2月5日,动脉网讯,合成生物学初创公司Enduro Genetics于2025年完成了1200万欧元(约合1240万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Supernova Invest、NOON Ventures和Sandwater。此轮融资将用于扩大Enduro的生物生产平台并加速商业化进程。Enduro Genetics的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Munch指出,公司致力于解决全球生物制造业数十年来面临的挑战——工业规模生产力下降的问题。Enduro的专利“合成成瘾”技术由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Peter Rugbjerg博士开发,通过将基因插件整合到微生物生产宿主中,将细胞的生产力与其健康和生长联系起来,从而确保只有高产细胞能够存活和繁殖,有效消除非生产性细胞。该技术适用于所有表达系统,无论生物体或产品类型,能够帮助客户更高效地生产现有产品,并加速新产品线的开发和商业化。Enduro Genetics已经吸引了包括生物制药、食品、农业和工业领域的生物制造商在内的客户。此次融资使公司筹集的资金总额达到1800万欧元(约合1860万美元),其中包括来自BioInnovation Institute和欧洲创新委员会加速器拨款的资金。
【点评】Enduro Genetics的A轮融资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进展。该公司通过创新的“合成成瘾”技术,解决了生物制造业中长期存在的生产力下降问题,为工业生物制造带来了新的突破。此轮融资不仅为Enduro提供了进一步扩大技术平台和加速商业化的资金支持,还吸引了行业内知名投资机构的关注,显示出市场对其技术的高度认可。随着全球对可持续生物制造的需求增加,Enduro Genetics的技术有望在生物制药、食品、农业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生物制造行业的变革和发展。
【健康医疗】AdvanCell完成1.12亿美元C轮融资,加速放射性核素治疗临床开发(2025-02-05)
2月5日,动脉网讯,AdvanCell是一家开发创新癌症治疗药物的临床阶段放射性制药公司,2025年宣布成功完成1.12亿美元的C轮融资。此轮融资由SV Health Investors等机构联合领投,现有投资者和新投资者也参与其中。自2019年成立以来,AdvanCell已从对靶向α疗法的信念发展成为一个拥有60名团队成员、4万平方英尺制造设施和世界一流的临床前基础设施的全球组织。其核心产品ADVC001是一种潜在的同类最佳靶向α疗法,目前正在进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多中心TheraPb Ph I/II剂量递增临床试验。此轮融资将用于扩大AdvanCell的制造能力,加速其放射性核素治疗药物管线的临床开发,并推进其向全球癌症患者提供改变生命的治疗的使命。作为融资的一部分,SV Health Investors的合伙人Christopher Gagliardi和Sanofi Ventures及Abingworth的代表加入了AdvanCell董事会。
【点评】AdvanCell的C轮融资是其在放射性核素治疗领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此轮融资不仅为公司提供了进一步扩大制造能力和加速临床开发的资金支持,还引入了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投资者,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战略规划和市场竞争力。放射性核素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手段,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AdvanCell凭借其一流的Pb-212-PSMA项目和强大的制造平台,在该领域脱颖而出。此次融资将助力其核心产品ADVC001的临床试验推进,为全球癌症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健康医疗】PT Solutions完成对OrthoCarolina物理治疗分支机构的收购(2025-02-05)
2月5日,动脉网讯,康复服务提供商PT Solutions Physical Therapy宣布完成对OrthoCarolina物理治疗分支机构的收购。此次收购包括24家治疗诊所,这些诊所位于夏洛特、温斯顿·塞勒姆、希科里、谢尔比和布恩等地,为患者提供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运动康复等服务。PT Solutions将与Novant Health合作,为整个地区的患者提供卓越的物理治疗护理。这一战略举措突显了PT Solutions扩大高质量物理治疗服务的承诺。PT Solutions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Dale Yake表示,此次收购将扩大公司的业务范围,并与Novant Health共同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变革性护理。OrthoCarolina首席执行官Leo Spector博士也表示,此次合作将为患者提供更广泛的治疗服务。Novant Health的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Dean Swindle强调,与PT Solutions的合作将增强Novant Health的物理治疗服务能力。此次交易中,Bailey & Company担任OrthoCarolina的财务顾问。
【点评】PT Solutions对OrthoCarolina物理治疗分支机构的收购是康复服务领域的一次重要战略布局。通过整合OrthoCarolina的诊所网络,PT Solutions不仅扩大了其在东南部地区的业务覆盖范围,还通过与Novant Health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能力。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PT Solutions实现其提供高质量康复服务的使命,也为患者带来了更便捷和全面的治疗选择。此外,此次收购还体现了康复服务行业通过整合资源以提升效率和服务质量的趋势。
【健康医疗】PinkDx完成500万美元A轮融资,推进妇科癌症诊断测试(2025-01-24)
1月24日,动脉网讯,1月23日,专注于女性健康的公司PinkDx宣布完成A轮融资的第二次关闭,额外筹集了500万美元,使得该轮融资总额达到4500万美元。本轮融资由Catalio Capital Management、Production Board和Mountain Group Partners牵头,新投资者包括Blue Venture Fund、Sandbox Clinical Ventures和BEVC等。这笔资金将用于推进PinkDx的首个测试,旨在为表现出潜在妇科癌症症状的女性提供更明确的诊断。PinkDx是一家早期公司,专注于解决女性独特的医疗问题,通过复杂的科学方法提供对女性健康有直接积极影响的解决方案。
【点评】PinkDx的A轮融资成功,不仅为其首个妇科癌症诊断测试的推进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体现了市场对女性健康领域的关注和投资热情。随着女性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妇科癌症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成为重要趋势。PinkDx的技术创新和融资成果,有望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为女性健康带来积极影响。
【健康医疗】美敦力12个月临床数据揭示Inceptiv?闭环脊髓刺激系统显著优势(2025-01-24)
1月24日,动脉网讯,全球医疗技术领导者美敦力宣布了一项临床试验(NCT05177354)的12个月数据,证明了其Inceptiv?闭环脊髓刺激器(CL-SCS)对慢性腰痛(CLBP)和腿痛患者的显著益处。这些数据将在2025年1月30日至2月1日于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北美神经调节学会(NANS)会议上公布。Inceptiv?脊髓刺激器于2024年4月获得FDA批准,能够感知脊髓的生物信号并实时自动调整刺激。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93%的患者报告在临床测试期间闭环功能减少了过度刺激;88%的患者倾向于开启闭环功能;91%的参与者在日常生活中未经历不舒服的刺激;82%的患者报告腰痛强度降低了50%或更多,平均降低了67%;50%的患者能够减少或停止使用阿片类药物;87%的受试者在复合终点的3个或更多领域有所改善,包括疼痛、生活质量、身体功能、情绪和睡眠质量。启用闭环功能后,患者每30天仅需进行1次中位数的编程调整,显著减少了手动调整的需求。100%的受试者对CL-SCS治疗表示满意,98%的受试者会向朋友和家人推荐。
【点评】美敦力的Inceptiv?闭环脊髓刺激系统在12个月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和患者满意度,为慢性腰痛和腿痛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该系统通过实时自动调整刺激,显著减少了过度刺激,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功能,同时降低了对阿片类药物的依赖。这些结果不仅证明了Inceptiv?系统的长期疗效,还强调了闭环技术在减少治疗负担和提供有效疼痛缓解方面的重要性。随着更多高质量证据的积累,Inceptiv?系统有望进一步推动脊髓刺激治疗领域的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结果。
【健康医疗】艾伯维完成对Nimble Therapeutics的收购(2025-01-24)
1月24日,动脉网讯,艾伯维(AbbVie)宣布完成对Nimble Therapeutics的收购,Nimble现已成为艾伯维的一部分。Nimble的主要资产是一种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前开发的研究性口服肽IL23R抑制剂。此外,Nimble的肽合成、筛选和优化平台使用专有技术,帮助快速发现和优化一系列目标的口服肽候选物。艾伯维高级副总裁兼发现研究全球负责人乔纳森·塞奇威克(Jonathon Sedgwick)博士表示,收购完成后,艾伯维很高兴将Nimble的新型口服肽资产纳入其免疫学渠道,并期待将这项专有技术整合到其研发能力中。艾伯维的使命是发现并提供创新药物和解决方案,以解决当今严重的健康问题,并应对未来的医疗挑战。公司致力于在免疫学、肿瘤学、神经科学和眼部护理等关键治疗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点评】艾伯维完成对Nimble Therapeutics的收购,标志着其在免疫学领域的进一步拓展。通过此次收购,艾伯维不仅获得了潜在的新型口服肽IL23R抑制剂,还获得了Nimble的肽合成、筛选和优化平台,这将进一步加强艾伯维的研发能力和产品管线。Nimble的专有技术平台将有助于艾伯维快速发现和优化口服肽候选物,加速药物研发进程。此次收购不仅丰富了艾伯维的产品组合,还为其在银屑病治疗领域的研发提供了新的动力,有助于提升公司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领域的竞争力。
【健康医疗】REGENXBIO与日本新药株式会社达成AAV基因治疗领域独家合作(2025-01-17)
1月17日,动脉网讯,REGENXBIO和日本新药株式会社(Nippon Shinyaku)宣布达成一项关于AAV基因治疗领域的独家合作计划,开发和商业化用于治疗黏多糖贮积症Ⅱ型(MPS II,也称为Hunter综合征)的基因疗法RGX-121和用于治疗黏多糖贮积症I型(MPS I,也称为Hurler综合征)的基因疗法RGX-111。根据协议,REGENXBIO将获得1.1亿美元的预付款,若实现某些里程碑,还将获得高达7亿美元的额外奖励,包括4000万美元的潜在开发和监管里程碑以及6.6亿美元的潜在销售里程碑。REGENXBIO还将从美国和亚洲的净销售额中获得两位数特许权使用费。日本新药株式会社将在许可区域内(美国和亚洲)商业化这两种产品,REGENXBIO保留在许可区域以外的国家/地区开发和商业化这些产品的权利。RGX-121预计将于2025年加速批准,BLA提交正在进行。REGENXBIO是一家成立于2008年的基因治疗企业,其候选产品均来源于其专有基因递送平台的AAV病毒载体平台(NAV技术平台)。NAV技术平台由100多种新型AAV载体的独家权利组成,具有低免疫原性、容易投入生产、高且长时间的基因表达和多样化的组织特异性。合作的另一方,日本新药株式会社,是一家成立于1919年的日本企业,布局了多个医药研发领域。REGENXBIO凭借其专有的NAV技术平台,还与诺华、艾伯维、礼来、武田、安斯泰来等MNC巨头达成过合作,其中最出圈的产品是与诺华合作的SMA基因治疗药物Zolgensma。
【点评】REGENXBIO与日本新药株式会社的合作,标志着AAV基因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通过此次合作,REGENXBIO不仅获得了高额预付款和潜在奖励,还进一步拓展了其在黏多糖贮积症治疗领域的市场覆盖。RGX-121和RGX-111的开发和商业化有望为MPS II和MPS I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填补当前治疗领域的空白。REGENXBIO的NAV技术平台在基因递送方面的优势,使其在与多家国际制药巨头的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此次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REGENXBIO的业务发展,也为全球基因治疗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