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 游】签署10亿合同,深圳星与辰与上海建工共同开发酒店下沉市场(2024-05-17)
5月17日,咸宁网讯,2024年5月13日下午1点,深圳市星与辰旅游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与辰)总裁宋诚昌等一行人员到访上海建工装饰集团,双方就星与辰酒店设计、采购、施工(EPC)展开交流,并签约总承包建设金额10亿元的战略框架合同签约仪式。星与辰总裁宋诚昌表示,上海建工装饰集团的优势特长可以帮助星与辰完成未来的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助力星与辰达成3000~5000家民宿门店的规模化扩张,与上海建工装饰集团开展战略合作符合双方的长远发展大计。
【点评】深圳星与辰与上海建工签署10亿合同共同开发酒店下沉市场的影响意义是多方面的。它将推动酒店行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促进双方企业的共同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高性价比的住宿体验,同时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合作的范例和示范意义。
【旅 游】黄山旅游与浙秀演艺设立合资公司(2024-05-15)
5月15日,新京报讯,5月10日,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山旅游”)发布公告,宣布全资子公司黄山云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与浙秀演艺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开发和运营一部以徽州黄山文化为主题的演艺舞台秀。根据协议,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5亿元,其中,云巅投资以现金认缴出资7350万元,持有合资公司49%股权;浙秀演艺以现金认缴出资7650万元,持有合资公司51%股权。该演艺项目全剧表演时长不低于60分钟,导演为张凯。
【点评】本次黄山旅游成立旅游演艺合资公司,也被视为开发与拓展目的地文旅演艺市场的尝试。黄山旅游方面表示,本次对外投资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加大旅游产品供给,丰富旅游产品业态。
【旅 游】衡阳市与湖南电广传媒合作开发东洲岛文旅项目(2024-05-15)
5月15日,衡阳市人民政府讯,5月9日下午,衡阳市人民政府与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衡举行。此次签约,生动体现了衡阳市与湖南电广传媒共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也是双方共同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助力高水平高标准筹办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的切实体现。衡阳作为国家区域重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历史底蕴极为厚重,工业基础极为雄厚,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特别是“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以衡阳保卫战为题材的电影《援军明日到达》即将在全国院线上映,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也将在衡阳举行,衡阳迎来推进文化和科技、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宝贵历史窗口期。湖南电广传媒是湖湘文化的一张对外名片。相信通过此次合作,能够为筹办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推动文化和科技、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作出新的贡献。衡阳市将倍加珍惜合作机遇,强化对接交流,尽快推动协议内容落地见效。期待湖南电广传媒加快投资和建设步伐,为衡阳“文旅兴城”增加新的底色。
【点评】湖南电广传媒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同衡阳市在更加广阔领域的合作,全力以赴支持衡阳将第三届湖南旅发大会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共同努力把合作项目打造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示范。
【旅 游】曲江文旅2023年实现营收15.04亿元(2024-05-06)
5月6日,曲江文旅讯,4月28日,曲江文旅发布了2023年财报。其2023年营业收入显著增长,达到了15.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高达68.80%。尽管如此,公司仍然面临净亏损,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5262.47万元,但亏损额有所缩小。此外,公司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59%。在业务构成方面,景区运营管理业务占据了营业收入的大部分,占比达到64.18%,其次是酒店餐饮业务,占比20.63%。旅游商品销售业务、旅游服务(旅行社)业务、园林绿化业务和体育项目业务分别占营业收入的1.48%、4.44%、0.91%和7.61%。数字科技业务虽然占比较小,但也贡献了0.75%的营业收入。
【点评】2023年,曲江文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的主要原因为旅游市场持续回暖,公司大唐芙蓉园、海洋极地公园等景区运营收入、酒店餐饮收入、体育赛事收入等均较上年同期增加。
【旅 游】桂林旅游一季度实现营收超8849万元(2024-05-06)
5月6日,桂林旅游讯,4月29日,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一季度,桂林旅游营业收入为8849.62万元,同比增长3.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247.76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0.2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25.3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57.28%;基本于稀释每股收益为-0.027元/股,与去年同期持平。桂林旅游期内总资产为23.31亿元,较上年度降幅为0.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下降了0.96%,至12.91亿元。
【点评】桂林旅游主要从事旅游服务及与旅游服务相关的业务,主营业务包括:游船客运、景区旅游业务、酒店、公路旅行客运、出租车业务等。公司作为桂林旅游业龙头企业,是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主力军,也是推动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核心产品具有资源垄断优势和资源整合优势,在现阶段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大趋势下,公司产品在桂林地区的核心地位及市场份额将维持稳定态势。
【旅 游】众信旅游2023年度实现扭亏为盈(2024-04-30)
4月30日,众信旅游讯,4月29日晚,众信旅游披露的2023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2.98亿元,同比大增558.96%;净利润为3227.42万元,实现扭亏为盈;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70亿元,同比增长179.52%。自2020年以来,众信旅游迎来了首个盈利的年份。拆分各季度表现来看,公司业务紧随市场复苏步伐,第二季度开始实现扭亏为盈;随后三季度保持上升态势,单季净利润实现4865.60万元,同比增长195.51%,环比大增1534.84%,刷新近年单季度最高利润纪录;即使是在传统旅游淡季的四季度,公司依然维持了较高的营收规模,整体趋势稳中向好。
【点评】2023年旅游行业全面复苏,市场需求旺盛,产业活力焕发,整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此背景下,公司多措并举扩大市场份额,各项业务均取得长足发展,提高内部经营效率,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净利率由负转正,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相较于业务正常的2019年均有所提升,分别提高了1.82个和0.42个百分点。
【旅 游】西安旅游一季度再亏3000万元(2024-04-25)
4月25日,西安旅游讯,4月22日晚间,西安旅游(000610.SZ)发布了2023年年度报告。财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收5.5亿元,同比增加38.85%;净亏损1.54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67亿元。西安旅游2023年亏损额度逐季增加。2023年,公司四个季度分别亏损0.29亿元、0.21亿元、0.14亿元、0.89亿元。分红方面,西安旅游称,由于母公司2023年净利润亏损1.9亿元,故2023年不具备现金分红条件。同日披露的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31亿元,同比减少6.10%;净亏损3011.49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941.23万元。
【点评】2023年,国内旅游市场迎来强劲复苏,西安则稳居国内旅游城市热搜榜,成网红城市“顶流”,文旅业收入大幅提高。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西安市接待游客2.78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35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旅 游】三湘印象2023年文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024-04-23)
4月23日,三湘印象讯,4月22日晚,三湘印象(000863.SZ)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财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5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2554.52万元,同比增长78.56%。报告期内,公司文化业务表现亮眼,全年营收2.12亿元,同比增长528.61%。随着文化业务的大幅增收,2023年三湘印象文化业务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从上年的2.5%提升至19.19%,业务结构持续完善,稳健发展。在文旅市场全面恢复的大环境下,2023年三湘印象旗下演艺项目持续火热,全年各项目累计演出5805场次,同比增长115.2%;观演人数接近600万人,同比增长241.24%。公司首个“编创+集成制作”总包演艺项目《最忆船政》于2023年12月成功首演,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首个集编创设计、集成制作再到主导运营为一体的演艺项目《印象·妈祖》于2023年10月在福建莆田湄洲岛完成签约,该项目已进入全面深化设计阶段,预计于2024年正式公演。同时,三湘印象积极挖掘潜在市场,全年洽谈文旅项目超20个,其中山东滨州演艺项目已于2024年3月完成编创设计合同签约。国际化方面,公司“出海战略”继续推进,接洽了卡塔尔、阿联酋、沙特等国家的文化机构和相关企业,促进了中国文旅演艺模式的输出。
【点评】三湘印象表示,2024年,文化业务方面,将进一步积累编创能力、运营经验,打造健康繁荣的内容生态体系,提升文化产业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提档公司文化产业行业竞争能力。
【旅 游】三峡旅游一季度盈利947.4万(2024-04-23)
4月23日,长江商报讯,近日,三峡旅游(002627.SZ)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随着旅游业强势复苏,公司业绩实现大幅改善。具体来看,2023年,三峡旅游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同比减少16.10%;实现归母净利润1.30亿元,创下近十年新高,同比增加2848.55%;实现扣非净利润8896.63万元,同比增加345.52%并扭亏为盈,但仍略低于2019年的1.01亿元。三峡旅游主要经营旅游综合服务业务、综合交通服务业务,旅游产品主要以“两坝一峡”“长江夜游”观光游轮旅游产品为主。今年3月底,三峡旅游省际豪华游轮项目开工,代表公司正式进入省际豪华游轮市场。
【点评】对于2023年取得的成绩,三峡旅游称,2023年国内旅游市场快速复苏,旅游综合服务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大幅增加;同时2023年12月公司剥离了资金密集型的乘用车经销及服务业务、供应链管理业务,该交易对价1.84亿元,贡献的净利润占公司净利润总额的比例为30.96%。
【旅 游】昌都文旅集团与新东方文旅签署合作协议(2024-04-18)
4月18日,执惠讯,2024年4月14日,昌都市茶马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新东方沃凯德(四川)文旅有限公司在昌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一个座落于高原的“明珠”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根据协议,双方将携手开发包括昌都自然资源领域、文化遗产领域等文旅线路产品,共同开展文化旅游领域的研究和项目开发,助力昌都优质文旅资源整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昌都文化旅游事业繁荣发展。
【点评】通过此次战略合作,昌都市茶马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新东方文旅集团强强联手,双方资源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必将推动昌都文旅产业实现新的突破性发展。
【旅 游】海南旅投与陕旅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推环岛公路旅游品牌(2024-04-17)
4月17日,观点网讯,4月14日,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海口开幕,主题为“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博览会期间,海南旅投与陕旅集团就“数字线上文化旅游廊道”项目达成战略合作,并在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首批战略合作品牌签约仪式上共同亮相。此次合作亮点为海南首个环岛Higo直播间的正式推出,该直播间由陕旅泽润数字传媒打造,旨在通过VR、AR技术挖掘海南环岛特色资源,提供个性化直播内容和定制化旅游线路,增强环岛公路旅游品牌影响力,助力海南旅游经济增长。
【点评】双方未来将继续深化文旅投资与消费潜力挖掘,推动品牌跨界联动,加速两地文旅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
【旅 游】张家界2023年营业总收入4.20亿,净利润亏损减少11.61%(2024-04-16)
4月16日,观点网讯,4月12日,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4.20亿,较上年同期增长217.02%。同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39亿,较上年同期减少亏损11.61%。报告期内,张家界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游客接待量同比增加512.76万人,带动营业收入增加2.87亿。大庸古城项目亏损2.49亿,同比增亏0.99亿,主要是由于计提资产减值损失7514.72万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3658.63万。在财务状况方面,公司总资产为268.55亿,较报告期初减少6.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86.85亿,较报告期初下降21.67%。每股净资产从上年同期的2.74降至2.15,减幅为21.53%。
【点评】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增加,净利润较上年减少亏损,主要原因有2方面,(1)2023年公司游客接待量同比增加512.76万人,导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8748.81万元;(2)本报告期大庸古城亏损2.49亿元,同比增亏0.99亿元,主要系计提资产减值损失7514.72万元并转回递延所得税资3658.63万元。
【旅 游】西藏旅游:2023年归母净利润约1450.26万元,同比扭亏为盈(2024-04-10)
4月10日,澎湃新闻讯,4月9日,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西藏旅游,600749.SH)披露2023年年报。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西藏旅游营业收入约2.1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6.51%;归母净利润约1450.26万元,同比扭亏为盈,2022年同期归母净亏损约2938.06万元。从营业收入构成来看,2023年西藏旅游的旅游景区收入约1.62亿元,同比增长92.1%;旅游服务收入约3137.11万元,同比增长126.91%;旅游商业收入约1144.35万元,同比减少25.95%。西藏旅游表示,2023年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由于国内旅游市场复苏,游客接待量快速恢复,收入增长幅度较大。
【点评】西藏旅游指出,2024年,将聚焦旅游主业,通过产品创新发掘资源价值,通过体验创新深挖游客价值,通过营销创新提升传播效果,将产品、营销、服务和运营以智慧旅游载体协同发力,为游客提供更具吸引力和美好体验的定制化、特色化旅游产品,成为具有独特自然和人文特色的专业旅游运营商。
【旅 游】中旅国际2023年实现总收入约45亿港元,同比增长48%(2024-04-08)
4月8日,证券时报讯,近日,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公布的2023年业绩报告显示,中旅国际厚积薄发,率先抓住了行业复苏机遇,有效实施发展战略,年内业绩恢复强劲,去年实现总收入约45亿港元,同比增长48%,剔除旅行社业务剥离影响,较2019年增长28%;利润总额为7.0亿港元,同比扭亏为盈,恢复至接近2019年水平,经营业绩明显提升。2023年,旅游景区及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7%,超过2019年同期17%,酒店业务和旅游证件业务都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跨境旅游交通恢复率远超香港出入境人次恢复率。
【点评】展望未来,香港中旅在财报中直言,旅游业迎来政策红利期,也进一步彰显了国家旅游发展的战略地位;各地政府通过召开高规格的旅游发展大会、密集出台政策文件,以及消费促进和招商引资的举措,有力提振了消费信心。未来,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实见效,旅游消费可望逐步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为旅游企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旅 游】华侨城A文旅项目2023年接待游客9365万人次(2024-04-08)
4月8日,中国证券网讯,4月2日,据华侨城A召开的2023年年报业绩说明会消息,华侨城A在2023年全年紧抓市场复苏机遇,向市场推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旗下文旅项目共计接待游客9365万人次,同比2022年提升了51%。包括在2024年的春节期间,公司接待游客460万人次,同比2022年提升了20%。此外,华侨城A的主题公园业务于下阶段将继续在专业化整合的基础上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在平台能力建设产品线,完善IP应用数字化建设主题捷径提升等方面,锻长板、补弱项,不断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市场和行业地位。
【点评】华侨城A表示,2024年将进一步聚焦“稳定”“改革”和“发展”,严守安全合规底线、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公司治理效能、增强价值创造能力,推动主业经营持续向好。
【旅 游】祥源文旅2023年实现高质量增长(2024-04-07)
4月7日,祥源文旅讯,近日,祥源文旅(600576)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全年实现高质量增长:实现营收7.22亿元,同比增长55.8%。实现净利润1.514亿元,同比增长670.72%;毛利率达到51.51%,比上年增加9.17个百分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2.69亿元,上年仅为1600万元左右。祥源文旅表示,2023年,伴随旅游市场整体复苏,公司经营业绩得以快速提升,公司旗下各景区总体接待人次、营业总收入均创历史新高。景区业务通过游客转化提升、产品提质升级、二消转化加速等方面进行经营业绩改善。
【点评】经营层面,祥源文旅通过产品创新、精细化服务、品牌建设等作为抓手全面提升经营质量。产品创新方面,提升产品的文化、科技属性、增加更多的互动元素,激发游客的参与感和传播热情,例如,推进农业体验项目和非遗工坊项目,提升产品互动感;精细化服务方面,根据各个产品特点对服务进行升级,例如,针对百龙天梯,完成了下站游客服务中心的改造建设并投入使用,上站服务中心也已经开工建设;品牌建设方面,利用新媒体渠道、属地文化活动、节日特色活动等进行传播,百龙天梯先后举办了马今徒手攀爬百龙天梯十周年及第二届极限荡绳活动,触达十几家国内外媒体宣传报道。去年,祥源文旅获得第七届龙雀奖“最佳文旅上市集团”等多个权威奖项。
【旅 游】中青旅发布2023年财报,实现扭亏(2024-04-03)
4月3日,中青旅讯,4月2日晚间,中青旅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随着旅游业行情回暖,公司实现扭亏。2023 年,旅游消费展现出蓬勃生机,旅游市场繁荣有序。公司抓住行业恢复机遇,立足“国内一流文旅综合服务商”的中长期发展定位,围绕“文旅目的地投资运营管理和文旅综合服务” 主业,扎实做好生产经营,各业务板块业绩全面提升,实现营业收入 96.35 亿元,同比增长 50.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94 亿元,同比大幅扭亏为盈。
【点评】公司策略性投资业务包括创格科技、风采科技以及中青旅大厦物业出租业务。 2023 年,策略性投资业务持续为公司带来稳定的利润贡献,为公司业绩提供了有力支持。
【旅 游】云南旅游2023年营收7.19亿元,同比增长超三成(2024-04-01)
4月1日,云南旅游讯,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旅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期内,该公司营业收入达7.19亿元,同比增长33.56%;净利润-4.27亿元,同比下降51.77%。云南旅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传统旅游业务经营情况明显改善,旅游文化科技板块业务随着各主题公园项目的建设有序开展,工程建设收入随之增加,但因收入结构变化导致综合毛利率下降。同时,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对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参股企业项目确认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影响了本期利润。
【点评】从营业收入构成来看,旅游文化科技板块业务依然是云南旅游营收的主要来源。2023年,旅游文化科技板块营收4.44亿元,同比增长53.08%,在总营收中的占比约61.67%,上年同期占比为53.8%。另外,文旅综合体运营板块营收1.14亿元,同比增长34.5%,占比约15.85%;旅游综合服务板块营收1.62亿元,同比下降1.4%,占比约22.49%。
【旅 游】三峡旅游进入省际豪华游轮市场(2024-03-29)
3月29日,支点财经讯,3月29日,三峡旅游(002627.SZ)省际豪华游轮项目开工,代表该公司正式进入省际豪华游轮市场。该项目计划分两批次建造,首批包括2艘游轮,将投入运营宜昌至重庆(宜渝)航线,提供中高端特色内河游轮旅游服务。游轮设计总长约150米、型宽22.6米,计划载客定额720人。游轮共有7层,近2万平方米的平面空间,为游客提供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全方位体验高品质服务,相当于“水上度假综合体”。
【点评】近年来,三峡旅游聚焦旅游产业发展,深耕“两坝一峡”区域,此次切入省际豪华游轮市场,标志着公司产品将从“两坝一峡”扩展至整个“长江三峡”,助力实现其“三峡旅游产业的主导者”和“中国游轮旅游产业的领航者”的战略目标。
【旅 游】香格里拉2023年综合收入21.42亿美元,同比增长46.5%(2024-03-27)
3月27日,观点网讯,3月22日,香格里拉(亚洲)有限公司公布2023年末期业绩。据公告显示,公司在过去一年里实现了显著增长,扭转了前一年的亏损局面。具体来看,香格里拉(亚洲)在2023年的综合收入达到了21.42亿美元,较2022年的14.62亿美元增长了46.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大陆和香港的解封,以及全球其他地区的强劲旅行需求。在盈利方面,公司未计利息、税项、折旧、摊销及非营运项目前的盈利(EBITDA)为5.2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99.4%。实际应占联营公司前的盈利也达到了8.74亿美元,同比增长97.8%;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净利润)则由2022年的亏损1.59亿美元转为盈利1.84亿美元。公司在2023年每股盈利为5.17美仙,而2022年则为亏损4.44美仙。公司拥有人应占资产净值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52.22亿美元。在资产负债表方面,公司的非流动资产和流动资产均保持稳定,而非流动负债和流动负债也有所调整。在人力资源方面,公司重视员工的培养和发展,拥有超过43000名员工,并推出了各种领导力发展计划和员工培训课程。
【点评】展望未来,香格里拉(亚洲)对全球旅游业的回暖持乐观态度,并预计中国出境游的回归将成为下一个增长催化剂。公司将继续改进现有产品组合,以满足顾客和客户的需求,并有选择性和战略性地开展项目,以确保资源分配给具有最大可持续增长潜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