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阿迪达斯第三季度净利下降超六成(2022-10-25)
10月25日,纺织网讯,阿迪达斯公布2022财年第三季度的初步业绩,并下调了全年指引。据了解,阿迪达斯第三季度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1%至64.08亿欧元,毛利率下降1个百分点至49.1%,净利润较上年同期的4.79亿欧元缩减约62%至1.79亿欧元。不考虑汇率影响,阿迪达斯第三季度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以双位数大幅下降,而其他市场的销售额则录得双位数增长。考虑到大中华区客流量减少的趋势以及9月初以来主要西方市场的消费者需求下降导致库存增加,阿迪达斯预计接下来将增加促销活动,还一次性计提了近5亿欧元。
【点评】阿迪达斯预计,不考虑汇率影响,2022年公司收入将以中个位数增长,此前为中高个位数,并预计第四季度收入以双位数增长;预计全年净利润为5亿欧元,此前预期为13亿欧元。
【纺织服装】李宁Q3零售流水录得10%-20%增长(2022-10-21)
10月21日,联商网讯,近日,李宁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最新运营状况。公告显示,以去年同季度伊始已投入运营的李宁销售点计算(不包括李宁 YOUNG),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第三季度,整个平台之同店销售按年录得高单位数增长。就渠道而言,零售(直接经营)渠道录得中单位数增长及批发(特许经销商)渠道录得高单位数增长,电子商务虚拟店铺业务按年增长为 10%-20%中段增长。第三季度,李宁销售点(不包括李宁YOUNG)于整个平台之零售流水按年录得10%-20%的增长。就渠道而言,线下渠道录得10%-20%的增长,其中零售渠道录得20%-30%的增长及批发渠道录得10%-20%的增长;电子商务虚拟店铺业务录得20%-30%的增长。
【点评】截至9月30日,李宁在中国的销售点(不包括李宁YOUNG)数量共计6101个,较上一季度末净增加164个,本年至今净增加166个。在净增加的166个销售点中,零售业务净增加179个,批发业务净减少13个
【纺织服装】博白新生态纺织产业园热电联产项目竣工(2022-10-21)
10月21日,纺织网讯,近日,广西博白新生态纺织产业园热电联产项目竣工仪式举行。热电联产项目竣工运行后,有助于提高园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能力、增强清洁能源供应能力、推进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管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水平,对于优化促进我县产业生产、生态环保、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据了解,热电联产项目由玉林市中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78049万元,建设2台110吨/小时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1台220吨/小时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2台30兆瓦高温高压背压式供热机组,以及脱硫、脱硝、除尘及供热管网等配套设施,项目满产后年产值约2.03亿元,年税收约608万元。
【点评】园区将发展完备的服装加工全产业链条,大力培育先进纺织、高端品牌服装企业,打造园区产业品牌,切实打造成广西一流的新生态纺织产业园区,成为玉林千亿服装产业关键一环。园区总规划面积11000亩,总投超200亿元,配套资源热力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生活供水、工业供水、固废处置利用等循环化设施。
【纺织服装】亚马逊关闭在线面料业务fabric.com(2022-10-21)
10月21日,电商报讯,据媒体报道,亚马逊正在关闭于2008年收购的fabric.com,据介绍,后者是一家专注于提供面料、装饰、概念和其他用品的在线零售商,拥有近30年的销售经验。当时,亚马逊表示将帮助这家面料网站扩大产品选择,并允许亚马逊为其客户提供更多缝纫和手工艺用品。根据fabric.com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fabric.com将不再销售产品,而是引导客户在亚马逊上购物。10月20日是客户可以在fabric.com上下订单的最后一天。
【点评】报道称,关闭Fabric.com是亚马逊在对更广泛的经济环境和在线销售低迷感到担忧的情况下试图削减成本的新举措。最近几个月,亚马逊还关闭了其混合虚拟家庭护理服务Amazon Care,在其零售业务的企业方面实施了招聘冻结,并削减了一些其他项目。
【纺织服装】日本帽王CA4LA中国首店落地深圳万象城(2022-10-14)
10月14日,联商网讯,日本帽王CA4LA中国首店在深圳万象城开业。首店在装饰上采用原木色为主色调,低调又奢华,门店四周靠墙摆放着展柜,各式各样的帽子整齐陈列,中央位置还摆放了两个小展示桌,与周围展柜交错营造出一种空间感,错落有致。桌下铺着的红色地毯再次显现出帽王CA4LA的奢华。CA4LA在日本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在伊势丹百货拥有很大的客流量,也是少见的以日本品牌身份进军英国的品牌。目前它已发展成为日本最大的帽子品牌,也是唯一能入驻新宿伊势丹,与AndyWarhol大师联名出帽,可以有能力进军伦敦开店的潮帽品牌。
【点评】CA4LA于1997年在东京创立,用精工匠心打造适合亚洲人脸型的帽子,提供从礼帽到渔夫帽等丰富的帽款选择,100%由日本制造。CA4LA中间的4是日语读音,念出来日文意思就是"首",CA和LA分别是Calfornia和Los Angeles的意思,老板创业时最初的帽子款式就是来自这两个地方。
【纺织服装】中国利郎“LILANZ”产品零售额第三季度录得低单位数增长(2022-10-13)
10月13日,联商网讯,中国利郎发布公告称,2022年第三季度“LILANZ”产品的零售金额(按零售价值计算),与2021年同期比较录得低单位数增长。根据此前公告,上半年中国利郎实现收入约13.98亿元,同比增长3.2%;期内利润2.57亿元,同比减少5.3%。
【点评】公司库存清理基本完成,轻商务、主系列轻装上阵,建议关注。公司2022年总流水增速目标由10%以上下调到单位数增长,我们预计下半年收入增长有望在10%以上。中金称,公司上半年虽受多重因素影响,盈利能力保持相对稳定。维持“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4.85港元。国信证券表示,公司财务业绩表现稳健,短期业绩修复可期,且长期保持高股息率,维持“买入”评级。
【纺织服装】361度主品牌产品第三季度零售额同比中双位数增长(2022-10-13)
10月13日,联商网讯,361度发布第三季度营运公告。根据公告,361度主品牌产品于第三季度的零售额(以零售价值计算)同比录得中双位数的增长。361度童装品牌产品于第三季度的零售额(以零售价值计算)同比录得20至25%的增长。361度电子商务平台产品于第三季度的整体流水同比录得约45%的增长。
【点评】本次棉价大跌之前,澳棉的出口需求很好,但随后各个市场的需求都逐渐枯竭,虽然销售还在继续,但需求已明显下降。短期来看,棉商还要面临一些困难时期,买方可能会取消前期的高价合同,但印度尼西亚一直很稳定,目前是澳大利亚棉花出口第二大市场。
【纺织服装】迪桑特DKL全球体验中心正式入驻上海中信泰富广场(2022-09-30)
9月30日,联商网讯,近日,高端专业运动品牌DESCENTE迪桑特于上海中信泰富广场正式揭幕全球第二家DKL全球体验中心。作为旗舰级零售店铺,DKL全球体验中心延续品牌87年专业滑雪基因,呈现多元品类零售矩阵,为消费者带来沉浸式的高端购物体验。开幕仪式现场,迪桑特(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乐俊先生、副总裁丁少翔先生与中国冰雪运动代表人物、世界冠军——中国速度滑冰运动员高亭宇、中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齐广璞共同亮相见证DKL全球体验中心的正式启幕。
【点评】DKL是DESCENTE KINETIC LAB的缩写,即为“迪桑特动力实验室”。继2021年北京三里屯DKL迪桑特动力实验室全球体验中心后,全球第二家DKL动力实验室全球体验中心正式落地上海中信泰富广场,中信泰富DKL全球体验中心拥有2层空间,占地超1100平方米,为运动爱好者提供全品类商品,以场景化的方式呈现、构建未来感的运动零售空间,提供全新购物体验。
【纺织服装】上海石化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实现中交(2022-09-27)
9月27日,中国纺织报讯,上海石化近期宣布,公司年产2.4万吨原丝、年产1.2万吨48K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实现中交,迈出了下阶段试生产的关键一步。据了解,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是上海石化向新材料方向转型的重点项目,也是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项目从原丝生产线到氧化、碳化线,全部都采用了国产化装备,整个生产过程具有技术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的显著特点。上海石化于2016年5月开展48K大丝束原丝工业化研究试验;2018年3月开发出大丝束碳纤维聚合、纺丝、氧化、碳化工艺技术,并试制出48K大丝束碳纤维。该项目于2021年1月开工。此次实现中交的一阶段工程,是上海石化碳纤维事业部原丝工厂的4条原丝生产线,以及2号碳纤维工厂的两条氧化、碳化线。
【点评】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大幅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和质量、性能,也将有效提升中国石化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市场的竞争力。
【纺织服装】传化化学:以功能化学和材料赋予产业用纺织品高实力(2022-09-27)
9月27日,中国纺织报讯,近年来,传化化学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重点领域的产品开发,聚焦于国外优秀产品的国产替代,做好在该领域的强链补链。例如在医疗与卫生方面,成功开发了SMS三抗非织造布的三抗整理剂、纺粘非织造布防护面料用的抗静电整理剂、卫生用纺粘非织造布的亲水剂等产品,实现了国外优秀产品的完美替代,为中国整个行业的供应链安全贡献了力量。 智能制造发展方面,传化化学积极打造了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大江东未来工厂,投入多项传化首次、行业首次使用的前沿技术,及拓展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新业态,实现了精益可视化生产、全天智能化作业、智慧化流程管理,使得生产管理成本下降25%,万元产值能耗下降10%,劳动生产率提升25%,进而将智能制造的最佳实践复制给行业上下游,探索智能制造赋能产业发展新路径。
【点评】传化化学产业用纺织品事业部是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认定的唯一一家中国产业用纺织化学品研发基地,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十三五”优秀供应商。当前,传化化学在产业用纺织化学品和产业用纺织新材料两条业务赛道进行布局,深耕医疗卫生、工业过滤、交通工具、擦拭四大应用领域,提供领先的功能化学和新材料服务与解决方案,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和创新发展。
【纺织服装】海宁组建包机出海抢单团,20家纺织企业赴日本拓市场(2022-09-23)
9月23日,电商报讯,近年来,为帮助海宁市外贸企业有效开展国际交流,海宁市出台了“出海抢单包你回来”专项行动,解决企业“出得去、回不来”的后顾之忧,包机出行就是专项行动中的一项重要举措。9月,由20家纺织企业,近40位外贸人士组成的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首个包机出海抢单团从杭州萧山机场起飞,前往日本参加为期3天的日本大阪国际生活用品展暨第15届浙江出口商品(大阪)交易会。对于这次难得的出海机会,每家企业都倍加珍惜,提前做了充足的准备,他们联系了老客户,邀请新客户到展会现场面对面交流,了解企业新工艺、新产品,也实地观察日本市场的新变化、新趋势、新需求。
【点评】据了解,海宁外向型经济发展良好,外贸依存度较高,今年进出口总额预计将突破700亿元(人民币,下同),开展进出口业务企业超2000家,出口产品近2500种。日本是海宁市的重点贸易伙伴,今年1月-7月,海宁市累计对日出口规模达到14.2亿元,其中袜子产品累计对日出口1.2亿元,是海宁对日出口第二大产品。同时日本也是海宁袜子出口的第三大市场,运动袜、婴童袜、时尚袜等产品颇受日本客户欢迎。
【纺织服装】北京市监:H&M所售多款服装被查出质量不合格(2022-09-23)
9月23日,中国质量报讯,中国质量新闻网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H&M关联公司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含分公司)因销售质量不合格服装日前多次被处罚。京通市监处罚〔2022〕3208号显示,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北京通州第一分公司(以下称“当事人”)购进及销售不合格产品情况如下:共购入“H&M”牌婴儿连衣裤(款号CN1124968S22)13件,成本价22.51元/件,销售2件,售价79.9元/件,获利117.48元;共购入“H&M”牌连衣裙(款号CN11227633V7D98A1)6件,成本价57.08元/件,销售1件,售价249元/件,获利191.92元。依据《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9月8日,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当事人罚款1266.35元;没收违法所得306.7元。
【点评】截至2019年12月6日,除在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北京西单第一分公司中,上述两款产品各有1件留作备样外,上述三家店铺所售的上述两款产品均以100元/件至249元/件不等的价格售出。依据《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的规定,9月2日,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当事人没收违法所得3310.08元;罚款9711元。
【纺织服装】北京“无印良品”起诉日本“无印良品”商业诋毁 获赔10万(2022-09-22)
9月22日,联商网讯,近日,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与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商业诋毁纠纷二审判决书公布。文书显示,株式会社良品计画、无印良品公司在其网店及各线下门店中发布声明称被其他公司抢注了‘无印良品’商标”。结合涉案声明的前后文,导致公众将上述“其他公司”与棉田公司划上等号,认为棉田公司抢注了“无印良品”商标。棉田公司因此诉争商标,并起诉无印良品公司商业诋毁。
【点评】一审法院查明,1、棉田公司的“无印良品”商标(第24类)注册及在先生效判决,并非抢注商标。株式会社良品计画、无印良品公司在生产、销售的毛毯、床罩、被套、枕套等商品上使用“無印良品”构成商标侵权。2、无印良品公司传达了与客观事实不符的虚假信息,贬损棉田公司商誉,构成商业诋毁行为。最终一审判决株式会社良品计画、无印良品公司赔偿棉田公司经济损失30万元及维权合理开支10万元。
【纺织服装】上海石化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实现中交(2022-09-16)
9月16日,中国纺织报讯,上海石化近期宣布,公司年产2.4万吨原丝、年产1.2万吨48K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实现中交,迈出了下阶段试生产的关键一步。据了解,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是上海石化向新材料方向转型的重点项目,也是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项目从原丝生产线到氧化、碳化线,全部都采用了国产化装备,整个生产过程具有技术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的显著特点。
【点评】上海石化于2016年5月开展48K大丝束原丝工业化研究试验;2018年3月开发出大丝束碳纤维聚合、纺丝、氧化、碳化工艺技术,并试制出48K大丝束碳纤维。该项目于2021年1月开工。此次实现中交的一阶段工程,是上海石化碳纤维事业部原丝工厂的4条原丝生产线,以及2号碳纤维工厂的两条氧化、碳化线。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大幅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和质量、性能,也将有效提升中国石化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市场的竞争力。
【纺织服装】吉林化纤集团年产15万吨差别化腈纶项目正式启动(2022-09-16)
9月16日,吉林化纤集团讯,近日,吉林化纤集团年产15万吨差别化腈纶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是传统腈纶工艺与碳纤维原丝工艺的集成创新工程,产品回弹性更好、仿毛性更逼真,是吉林化纤集团现有38万吨腈纶从系统上进行差别化升级调整的项目,是30万吨腈纶扩能改造项目的一期工程,也是吉化120万吨乙烯配套的补链、延链、强链项目,项目共投资24亿元,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27亿元。
【点评】近年来吉林化纤集团共计开工建设碳纤维产业链项目12个,其中原丝项目3个、碳丝项目8个、复材项目1个,总投资171.4亿元,走出了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创新发展之路!特别是今年吉林化纤集团坚持抓安全、稳生产、防疫情、促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前8个月实现产值11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41.2亿元,同比都分别增长35%以上。
【纺织服装】恒逸全球创新中心落户杭州萧山区(2022-09-16)
9月16日,浙江日报讯,近日,恒逸全球创新中心在杭州市萧山区揭牌。这家专注石化领域的世界500强企业,将开展“十年百亿”科技创新投资计划,把布局在全球的研发活动集中到该中心,助力打造世界级纤维新材料产业集群。据介绍,恒逸全球创新中心主要研发领域为纳米技术、石化及高分子材料、化工新材料等,下设纤维材料研究所、先进材料技术研究所、化工研究所、过程开发研究所等,将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点评】据悉,萧山正大力推动总部经济创新发展,吸引人才流、数据流、资金流、物流回归,恒逸全球创新中心就是首个标志性成果。萧山已认定总部经济企业62家,它们贡献了萧山约四分之一的财政税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强。按照规划,萧山2024年力争总部经济企业达100家。
【纺织服装】泰和新材料做全球新材料行业趋势引领者(2022-09-09)
9月6日,电商报讯,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烟台市管企业之一,泰和新材料创建于1987年,是中国第一家生产氨纶的企业。目前业务横跨特种纤维、精细化工、复合材料等多个产业领域的,是国际高性能纤维行业的领军企业。目前泰和新材料拥有氨纶、间位芳纶、对位芳纶、芳纶纸、智能纤维五大主导产品,其中前面四个产品均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今年新投产的莱特美智能纤维项目,属于全球首创,它将带领中国的纺织行业重新站上世界舞台的中央。泰和新材料从成立之初仅能生产氨纶单一产品扩展至拥有氨纶、间位芳纶、对位芳纶三大板块、十大产品体系,从年产300吨的氨纶小厂发展至“中国化纤行业竞争力前十强”“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成功的秘诀在于把牢市场化改革方向。
【点评】 通过多年的创新与发展,泰和新材料累计承担和完成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课题23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20项;其中,自2016年国家实行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公司承担和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累计达到13项。公司累计获得各级科技奖励20项,其中3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次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拥有专利152项,获得各级专利奖12项,其中中国专利优秀奖3次,牵头和参与制定各项标准80余项。
【纺织服装】森马服饰上半年童装业务增长乏力(2022-09-09)
9月6日,中国纺织报讯,近日,森马服饰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2上半年,森马服饰实现营收56.41亿元,同比下降13.4%;归母净利润达1.04亿元,同比下滑84.3%。其中,主营服装行业的毛利率同降3.1%至41.04%。半年报指出,受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原材料价格上涨、短期消费需求减弱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零售行业及服装产业运行承压。此外,期内森马服饰的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点评】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森马新开门店数量为661家,关闭门店860家,截至报告期末,森马门店数量总数为8368家。
【纺织服装】都市丽人上半年内衣类库存减少25%(2022-09-06)
9月6日,联商网讯,近日,都市丽人(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都市丽人”)近日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数据显示,都市丽人在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6.1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4%;实现净利润1012.3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3.2%。对于营收下降的原因,都市丽人认为是受特殊情况反复影响,国内服装类商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5%。此外,受特殊情况常态化管控及全球供应链影响,物流不畅、棉花原材料价格上升,对企业经营也带来较大压力。
【点评】近年来,消费者更加注重贴身衣物的舒适性和健康程度,而新兴品牌(特别是电商品牌)的出现,使竞争变得更激烈。据都市丽人透露,由于国内贴身衣物市场高度分散,下半年公司的开店核心将是二线省会城市,希望可以从优势地区向周边地区进一步渗透。
【纺织服装】化纤1.5万吨碳纤维项目全面投产(2022-09-02)
9月2日,江城日报讯,近日,吉林化纤集团高产能高性能50K大丝束碳化线投产,标志着该公司年产1.5万吨碳纤维项目经过两年建设正式竣工,7条碳化线全部投产,使该公司碳纤维总产能提升至3.5万吨。1.5万吨碳纤维项目2020年8月开工建设,去年7月首条碳化线投产。7条碳化线生产的产品涵盖6K、12K、15K、25K、35K、50K规格,主要用于生产风力发电机叶片、高压气瓶等复合材料制品。每条碳化线均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生产。新投产的这条碳化线,是吉林化纤集团自主研发、设计的全球首条整体超宽炉体的碳化线,凭借3300吨产能成为该公司目前单线产能最大的一条碳化线。这条碳化线及时转化了企业科技攻关成果,能够满足下游复合材料生产企业对高性能碳纤维的需求,同时可极大地提高复合材料生产效率。
【点评】 1.5万吨碳纤维项目,是吉林化纤集团规划建设的40万吨碳纤维全产业链第一个完成的项目。该公司将全力推进15万吨原丝、6万吨碳纤维、1.2万吨复材等产业链项目建设,向着碳纤维产业“十四五”发展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