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柳叶刀机器人完成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2020-11-04)
11月4日,同心智造网讯,近日,手术机器人研发商柳叶刀机器人完成天使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投资方为元生创投、前海母基金。本轮投资方元生创投专注于生命科学领域中早期阶段的风险投资,投资对象为具有高强成长性、较大发展空间、管理团队优秀的生物科技、新药研发、医疗器械及医疗健康服务类公司,并提供资金、管理、运作等方面投后支持和服务。元生创投旗下两期人民币基金总规模约20亿元人民币,已经完成43个优质项目的投资。元生创投,近期还投资过金匙医学、桐树生物等企业。
【点评】柳叶刀机器人是一家手术机器人研发商,致力于成为手术机器人创新企业,在医疗设备、医学影像、机器人控制、图像引导算法等领域具有多年积累。据不完全统计,柳叶刀机器人所属领域医疗健康本年度共有48笔融资。
【高端装备】易视智瞳完成B轮融资,构建工业视觉智能技术体系(2020-11-04)
11月4日,同心智造网讯,近日,易视智瞳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视智瞳)完成B轮近亿元人民币融资,由广州科学城创投领投,智数资本及程铂瀚资本跟投,原投资方启赋资本继续追加。本轮融资将首先用于产品量产和业务规模化,进一步扩充产能,从而稳定保障客户需求得到及时满足;另一方面,继续投入到高端专家人才引进、新产品的研发,保持技术和产品的竞争力。这是易视智瞳成立以来的第三轮融资,前两轮融资分别由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和启赋资本领投,深圳远致投资等机构参与。据悉,目前公司设立智能装备和视觉检测两大业务板块,3D视觉精密点胶、工业视觉检测等核心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华为、蓝思科技、欧菲光等电子装联的一线企业,并与国内计量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公司在深圳、香港两地设有技术研发中心,并在深圳龙华大浪设有生产装配基地。
【点评】易视智瞳成立于2015年,专业从事工业视觉智能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公司通过视觉感知与执行决策的实现,解决高端装备的复杂精密视控及工业场景的智能视觉检测,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细分场景的有效落地。
【高端装备】阿里发布2020双11十大前沿技术,机器人或将接管数据中心(2020-11-04)
11月4日,中国工业新闻网讯,11月3日,在阿里巴巴双11技术沟通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程立公布了大规模运用于2020双11的十大前沿技术,包括正式上岗的物流机器人小蛮驴、支持214种语言的直播实时翻译、一年省电7000万度的液冷数据中心、全面云原生化的阿里核心系统…既有基于数字技术的原生商业创新,也有引领时代的基础技术突破。2020双11将成为史上最具科技含量的一届双11。十大前沿技术中,商业AI深入生产制造、购物消费、物流配送各个环节,让今年双11走向智能化。
【点评】在生产制造环节,“工业视觉AI”已经在多家纺织服装工厂上线;在购物消费环节,阿里实现了全球首个多语言的“直播实时翻译”;在物流配送环节,“物流机器人小蛮驴”正式上岗营业;“虚拟主播”替代真人进驻淘宝直播间;“无障碍购物技术”帮助视障人士用耳朵购物……这次新技术让今年双11走向智能化。
【高端装备】高榕资本完成超100亿元新基金募集,持续关注机器人领域(2020-10-29)
10月29日,高工机器人网讯,10月26日,高榕资本宣布完成新一期美元与人民币基金的募集,新基金总规模折合人民币超100亿元。这两支基金将投向新消费、新技术、企业服务、医疗科技等领域的企业。至此,高榕资本的资金管理规模总额约280亿元人民币。赛道方面,高榕资本表示,除了在新消费方向继续发现新电商、新零售、新品牌、新消费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机遇,新技术方向继续深耕人工智能、机器人、芯片等硬科技领域的布局,持续寻找企业服务和产业升级方向的机会,这期新基金加强了对于医疗科技赛道的重视。
【点评】事实上,机器人市场一直是高榕资本重点关注的领域,极智嘉、非夕、星猿哲、如本科技、崧智智能等企业都曾获得过来自高榕资本方面的融资。
【高端装备】R-storm获千万级Pre-A轮融资,加速高空机器人产品落地(2020-10-29)
10月29日,高工机器人网讯,近日,R-storm宣布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国宏嘉信资本,资金将主要用于市场推广和下一代产品研发。成立于2019年的杭州埃欧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R-storm)是一家提供高空作业机器人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旨在解决特种场景中高空人力作业风险高、低效率、高成本的行业痛点。公司的高空玻璃幕墙清洁机器人采用仿生技术,拥有清洁效率高、安全性强、技术壁垒高等显著优势。以客户首要关心的清洁效率来看,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产品只能实现400平米~500平米/小时的清洁速度,替代6~8个人工,还不能完全满足客户需求。R-storm研发生产出的清洁机器人,在移动方式上采取轮式移动,清洁速度可达1500平米/小时,实现单台机器人替换15~20个“蜘蛛人”的作业量。至今,R-storm自主研发推出两款高空清洁机器人产品,包括吸盘机器人(磐石Rx)与蛇形风力清洁机器人(灵动跳跃Rs)。
【点评】高层建筑物的外墙清洗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市面上的外墙清洁公司虽然数量众多,但98%的清洁公司均采用人力清洁为主要清洗方式,存在规模小、资质混杂、工作效率低、清洁成本高、工作危险系数高等问题。据相关资料预测,中国的高空玻璃幕墙清洁市场规模可达300亿,全国一线城市专门提供幕墙清洁服务的公司多达5000家以上,每年产业总值可达80亿人民币左右。高空清洁机器人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障安全,发展空间较大。
【高端装备】成都航空在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接收第23架ARJ21飞机(2020-10-29)
10月29日,中国航空新闻网讯,10月29日,成都航空在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接收第23架ARJ21飞机。作为ARJ21飞机的首家运营商,4年多来,成都航空积极探索国产民机的商业运营模式,建立健全了符合机型特点的运行管理体系、维修保障体系和训练体系,为国产民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悉,ARJ21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飞机。未来,中国商飞将和成都航空通力合作,让国产民机向更高水平迈进,飞出品牌、飞出效益、飞出温暖。
【点评】中国商飞的成长离不开航空公司的大力支持。近期,ARJ21飞机陆续交付南航、国航、成都航空等公司,共同推动国产民机事业发展。
【高端装备】沪东中华“天权星”号LNG船命名(2020-10-23)
10月23日,国际船舶网讯,10月20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沪东中华建造的17.4万立方米LNG船“天权星”轮(LNG MEGREZ)命名仪式在长兴岛0号基地举行,这标志着沪东中华亚马尔LNG船项目即将完美收官。据悉,“天权星”轮总长295米,船宽45米,型深26.25米,航速19.5节,是全球第四代XDF双燃料推进17.4万方LNG船。该船采用Win GD设计CMD生产的双台W6X72DF双燃料主机,能耗下降16%;而且采用GTT NO. 96 L 03+的特殊液货舱模式和最新一代液货舱围护系统,运输中蒸发率仅为0.1%,低温绝缘性能相比上一代提升30%以上,该船配备先进环保装置,符合国际海事界最严排放标准,是当今世界上推进效率最高、环保性能最优的LNG运输船。
【点评】“天权星”轮的成功命名预示着亚马尔LNG常规船项目即将完美收官,标志着自2017年6月项目签署以来,沪东中华在各方通力支持下,即将实现全部4艘LNG船的圆满交付。“天权星”轮即将交付,亚马尔LNG项目的运输力量将得到有力补充,极大地加快项目贸易周转速度,为亚马尔项目的天然气贸易提供强有力的运输保障。
【高端装备】德风科技获近2亿元A+轮融资,持续盈利能力增强(2020-10-23)
10月23日,高工机器人网讯,10月20日,工业互联网平台及行业解决方案研发商北京德风新征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风科技)宣布获得近2亿元A+轮融资,由创新工场领投,普华资本、国科嘉和、招商局创投和云启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新基建”工业互联网系列产品的研发升级及业务拓展,协助更多企业客户加速数字化转型。据悉,这是德风科技今年完成的第二轮融资,6月份德风科技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招商局创投与创新工场联合领投,老股东云启资本跟投,两轮融资近3亿。根据公开资料介绍,德风科技成立于2015年,属于较早一批进入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公司,主要面向能源电力、石油化工、烟草、制造业等行业提供先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安全物联网平台、工业大数据平台等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目前,工业互联网在我国有着上万亿的市场空间,被认为是传统工业制造业等行业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因素,也将在下一场工业革命中扮演主要角色。
【点评】在当前“新基建”激发出巨大市场需求,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飞速革新的背景下,以德风科技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工业互联网产品企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契机,将加速赋能传统产业进行智慧升级。
【高端装备】优地科技获格林酒店集团战略投资,发力酒店市场(2020-10-23)
10月23日,高工机器人网讯,近日,优地科技宣布获得格林酒店集团的战略投资,接下来优地科技将加速酒店机器人的产品升级,发力酒店市场。优地科技当前已完成多轮融资,今年6月,优地科技完成了由雪球资本、君联资本、招商资本、Convivialite Ventures共同投资的亿元规模B3轮融资。2019年10月,优地科技获得了索道投资的数千万B2轮融资。在今年8月,优地科技获得华住集团、首旅如家酒店集团两大酒店巨头的战略持股时,优地科技便表示,将加大在酒店机器人项目的研发投入,搭建“硬件+软件+服务+生态”体系,全力推进机器人在酒店市场的拓展及落地。据悉,深圳优地科技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机器人室内外自主定位导航云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自有品牌机器人已经遍布全国200多个城市,为一千多家商业场所,提供平均每天超60000人次的引领、配送等服务,在线使用机器人数量近3000台。目前,优地机器人已成熟应用于酒店、写字楼、医院、商场、KTV、园区、商圈等室内外配送服务场景。
【点评】在过去几年,无人配送机器人行业极为“低调”,整个行业都处于从0到1的阶段。疫情之下,无接触配送成为生活刚需,无人配送机器人这个“全新的物种”开始走进大众视野。酒店行业中,配送机器人有效提升客人入住体验,减少酒店人员成本,丰富的场景落地应用经验,为打造智能化、社交化、信息化、安全化的智慧酒店提供了坚固基石。
【高端装备】跌破市场预期,安川电机2020上半年惨遇“滑铁卢”(2020-10-16)
10月16日,OFweek机器人网讯,近日,安川电机首次宣布了今年的财务预测和上半年(2020年3~8月)财务报告。新闻稿中显示,今年度(2020年3月~2021年2月)合并营收预计为3668.46亿日元,较去年大减10.7%;合并盈利为222.94亿日元,较去年下滑7.9%;合并净利润为155.10亿日元,较去年降低0.4%。此为安川电机首度公布今年度财测预估。更令人惊讶的是,安川电机公布的预估值竟然还低于市场预期。据日经新闻报道,市场预估安川电机今年度净利润将为164亿日元,比安川电机发布的数据高出近10亿日元。然而,下跌的不仅仅是财务预测,安川电机今年度上半年(2020年3~8月)财报也不容乐观。报告显示,安川电机上半年合并营收为1868.46亿日元,较去年大减11.8%;合并盈利为132.94亿日元,较去年下滑8.3%;合并净利润为96.46亿日元,较去年降低5.2%。
【点评】目前车用机器人市场呈现缓慢恢复,同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再度扩散和中美贸易战的影响,预计经济活动真正恢复仍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因此,安川电机给出了较低的年度财测预估。
【高端装备】美的又跨界,瞄准智能机器人研发(2020-10-16)
10月16日,同心智造网讯,近日,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两家对外投资公司,即美的智联(上海)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和美的智慧生活(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其中,美的智联(上海)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30日,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由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而美的智慧生活(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29日,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由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0%,由佛山市美的空调工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0%。值得注意的是,两家公司的经营范围,都包含了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据悉,2015年,美的起步布局机器人业务。“美的不只是家电”,美的正式成立了专门的机器人部门。同年8月,美的与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巨头之一日本安川成立合资公司。2017年1月,美的以292亿元、溢价36.2%收购库卡,美的在库卡持股比例超过94.5%。1个月后,美的又宣布与以色列Servotronix公司之间达成战略合作交易。后者生产机器人的四大核心部件——伺服电机、驱动器、运动控制器和减速机。通过合作和并购,美的正在补齐机器人制造产业链的核心能力。2018年3月,美的和库卡成立合资公司,在广东顺德联合建立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
【点评】美的进军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领域意图早已有之,并且已经将该领域视为家电主业之外的“第二跑道”。多年的积淀和布局,让美的在面对疫情突发状况时,仍可随机应变,从中抓到增量市场的机会,而这,彰显了美的“中国智造”的声音和力量。
【高端装备】华夏航空拟引进的百架飞机将在十年内交付完成,半数为ARJ21(2020-10-16)
10月16日,搜狐网讯,继6月披露拟引进100架国产飞机后,华夏航空于10月15日进一步披露相关信息。据公告,华夏航空拟向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购买和接收总共100架ARJ21系列和C919系列飞机,其中50架确认为ARJ21系列飞机,另50架可全部或部分为C919系列飞机。据公告,上述飞机自2020年起十年内交付完成。2020年至2025年间,中国商飞计划向华夏航空交付50架飞机,其他飞机交付计划双方需另行协商确认。其中,2020年中国商飞计划向公司交付飞机数量为2架。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商飞是实施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主体,也是统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发展、实现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成立于2008年,其主要股东有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此次华夏航空采购的C919系列飞机,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ARJ21系列飞机则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新型涡扇支线客机。据中国商飞官网,截至2020年9月29日,中国商飞向客户交付了34架ARJ21飞机;截至2019年8月30日,中国商飞共收到596架ARJ21-700飞机。
【点评】华夏航空是国内唯一一家规模化的独立支线航空公司。截至2019年年末,华夏航空的飞机机队规模为49架,庞巴迪是华夏航空最大的飞机供应商,所占比例为78%。华夏航空方面表示,如中国商飞按计划交付飞机,预计到2025年,中国商飞将成为公司最大单一飞机供应商,所占比例约为50%。
【高端装备】武汉理工船舶1140TEU集装箱船示范船“汉海5号”下水(2020-10-09)
10月9日,龙的船人网讯,10月8日,武汉理工船舶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首艘满足《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舶建造规范》及《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的江海直达1140TUE集装箱船“汉海5号”顺利在理工光大船厂出坞进江,标志着湖北开工建造的最大装载量的江海直达集装箱船顺利接水。该船型长146.8米,型宽25.6米,吃水6米,最大载重量约为14200吨,可载箱1100个标准集装箱,与现行主力船型相比,新型船舶装箱量翻了一番,节能、性能良好;该船为江海直达敞口集装箱船,设计在武汉到上海洋山港之间航行,入CCS船级,入级符号为:CSAD江海直达集装箱船;CSMD GREEN SHIP Ⅰ。该船预计在2020年底前交付。该船由武汉理工大学吴卫国教授团队研究开发,在宽扁船型技术、结构轻量化设计技术、高效推进技术以及船型综合论证分析技术等领域均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点评】该船攻克了宽扁型江海直达船舶十大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节能、环保、经济、高效为特征的“4E级”系列江海直达船舶。
【高端装备】国内首艘支线LNG船“华祥8”轮完成FSRU改装调试(2020-10-09)
10月9日,国际船舶网讯,近日,由中国船舶第七〇八研究所研发设计的14000m3LNG运输船“华祥8”轮顺利完成FSRU改装调试。“华祥8”轮是一艘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型多功能LNG运输船,并配备了未来改装为LNG加注船的主要系统及设备,是国内自主设计的第一艘含低温液货系统及燃气供应系统的小型多功能LNG支线运输船,全船由七〇八所完成设计,包含LNG液货系统、燃气供应和处理系统、液罐等,整船设备的国产化率高达98%。该船设计满足无限航区的要求,可载运包括LNG在内的多种货品,全长126米,宽23米,设计吃水6.5米。船舱内有2个C型独立式单圆筒型液货舱,单个液货舱容积为7000m3,是当时同类型产品中采用的最大尺度。据了解,“华祥8”轮由浙江华祥海运公司投资,也是浙江华祥海运公司的首艘LNG船,总造价4亿元。2014年1月,浙江华祥海运与启东丰顺船舶重工签订造船合同,2016年11月初,“华祥8”号成功完成试航。在七〇八所科研设计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攻关下,成功完成了该船低温货物围护系统、货物输送及处理系统、燃气及双壁管通风系统等的设计,并取得船级社的认可。2017年4月,该船成功进行了液氮预冷试验,并顺利交付船东。
【点评】该船使用全球首台WinGD 5RT-flex50DF大型双燃料低速柴油机作为推进主机,并首次为该船定制了气体燃烧装置(GCU),以满足在应急状态下处理过量的LNG蒸发气的要求,体现出我国船舶工业良好的自主创新能力。
【高端装备】加大研发投入,大族机器人获1.65亿元A轮融资(2020-10-09)
10月9日,搜狐网讯,近日,智能机器人厂商大族机器人完成了1.65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苏州藤信、北京鸿瀚、深圳中小担等机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大族智能协作机器人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推动其在工业、医疗、物流、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深圳市大族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是上市公司大族激光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团队主要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管团队成员均具有大族激光十多年的管理经验。2019年3月,大族机器人在德国斯图加特成立了德国子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来自弗朗恩霍夫协会、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和汉堡工业大学,并聚集了来自中国、德国、美国、英国、瑞士、意大利、印度、新加坡、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世界级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目前,大族机器人已经批量生产了Elfin系列6轴协作机器人,可应用于自动化集成生产线、装配、拾取、焊接、研磨、喷漆等领域,已经成功出口到包括欧美日韩在内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点评】此次引入社会资本,有望帮助大族机器人更快的将技术转换为产品并在市场上取得回报。这对上市公司、对管理团队、对社会资本均是多赢的局面。
【高端装备】粤新海工两艘48米主力型消防船试航(2020-09-24)
9月24日,龙的船人网讯,近日,由粤新海工承建的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两艘48米主力型消防船已完成试航工作,这是继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两艘54.8米综合型消防船顺利试航后的另两艘48米主力型消防船。该系列消防船是国内首批采用全电力推进系统的内河最高级别消防船,集作战指挥、消防灭火、绑拖、顶推等功能为一体的专用消防船。主力型消防船入级CCS,由重庆长航船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原重庆长江轮船有限公司船舶设计研究院)。全船为钢铝复合结构,主船体和艏楼采用钢质结构,艇甲板室及驾驶室采用全铝合金结构;采用前倾外飘式船首,整船总长48m,型宽11.6m,型深3.8m,满载吃水2.2m,排水量526.7t,全船配员22人;采用电力推进,双机双桨双舵,艏部配置横向推进器,续航力大于500km,航速大于28km/h。本次试航按照试航大纲完成了所有的试验项目,试验结果满足各项性能指标要求,下一步将对交船工作进行详细部署。
【点评】该系列消防船交付后主要用于长江三峡干流及其支流的船舶和沿江港口进行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等工作,为长江三峡流域的水上消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应急救援保障。
【高端装备】大疆应急救援联盟成立,科技创新助力无人机应急救援规范发展(2020-09-24)
9月24日,中新网讯,9月23日,DJI大疆行业应用在大疆北京国贸旗舰店举办“大疆应急救援联盟成立仪式”,并正式发布了《大疆应急救援联盟作业规范》。活动现场,DJI大疆创新高级战略总监张晓楠、大疆应急救援联盟运营总监张学良,以及南京大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赛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自由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联盟成员代表,与现场媒体围绕“共筑数字化救援助手”这一活动主题,共同探讨了当前无人机技术在应急救援领域的应用价值、发展前景,以及大疆应急救援联盟成立的初衷、未来目标等话题。据悉,大疆应急救援联盟将致力于在以下两方面有所建树:一是通过整合大疆全国无人机应急救援力量,推动建立规范化的民间无人机应急作业体系和标准。二是加速推动无人机技术和解决方案在应急救援领域的普及和应用。
【点评】当前,伴随我国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建设,无人机等技术装备正逐步成为提高应急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支撑。作为航空应急管理领域的重要技术装备之一,无人机技术凭借在人员感知、灾情评估、搜索救援等方面的优异表现,正在重大突发事件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无人机打破了人的力所不及,支援了人的力挽狂澜,让应急救援如虎添翼。大疆希望以科技创新助力无人机应急救援更规范、更高效、更安全。
【高端装备】钧舵机器人完成A轮融资,三年内将量产10万台智能电爪(2020-09-24)
9月24日,高工机器人网讯,专注于机器人智慧抓取技术和“一站式”电伺服末端执行器产品的钧舵机器人,近日宣布完成由邦盛资本、正轩资本共同投资的近2000万的A轮融资,由格物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资金主要用于产品量产、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及加快市场推广。钧舵机器人于2018年1月创立,致力于化繁为简,为智能产业降本增效;通过标准化的智慧抓取产品,为工业自动化发展赋能。成立两年半以来,基于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钧舵机器人已发布了负载5kg的7自由度工业级灵巧手、机器人电动夹爪RG系列、模块化电动夹爪EPG系列、电动旋转夹爪ERG系列以及三指对心抓取ECG系列等多款产品。此外,10kg负载能力的电动吸盘EVS系列也进入量产前测试阶段,预计多款创新型产品将在2020年年底发布。届时,钧舵机器人将形成拥有国内规格最齐全、应用最细分产品矩阵的企业之一。
【点评】凭借产品化优势、及时的客户响应以及优质的售前售后服务,钧舵机器人迄今已与汽车、3C、机加、食品、物流、工程检测等十多家行业头部集成商和设备商客户达成合作。在本轮融资后,钧舵将重点围绕标杆客户,将产品在实际生产线上进行打磨和快速迭代,用三年时间内完成年产10万台电动夹爪的阶段目标。
【高端装备】节卡机器人荣获CIIF大奖,系机器人行业唯一入榜企业(2020-09-17)
9月17日,高工机器人网讯,9月15日,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大奖(CIIF大奖)揭晓,10项代表国际制造业领先水准的技术产品获奖。节卡机器人研发的新一代All-in-one共融系列协作机器人荣登榜单,系机器人行业唯一获奖产品。节卡共融系列协作机器人高度融合无线示教、图形化编程、视觉等机器人技术,采用JAKA S3(Smart, Simple, Small)的产品设计原则,革新了人机交互方式,代表了协作机器人的最新科技,有效带动机器人产业的上下游发展。在未来的制造业中,人与机器人的协作将是重要趋势,人机共融的场景中机器人的安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节卡共融系列协作机器人集成了机器人视觉保护和碰撞保护技术,机器人能智能识别、感知机器人工作场景,提高了人机协作的安全性,大幅提高生产的柔性制造和自动化程度。目前,搭载该技术的节卡协作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检测、分析和控制等生产工序。据悉,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是唯一经国务院批准的具有评奖功能的展览会,设立“CIIF大奖”,授奖总数不超过10项,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在本届大奖评选中,各行各业共有数千个新产品进行了申报,经过初选、复评、答辩等环节,节卡机器人得到专家评审组的一致认可,最终获得本届大奖。
【点评】节卡共融系列协作机器人的成功研发,用行动证实了中国协作机器人产品的实力。截止2020年7月,该产品已获得过百项发明专利,这些专利全方位覆盖该产品的特征,奠定了产品在机器人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高端装备】越疆携手清华大学,用人工智能赋能机器人应用(2020-09-16)
9月16日,高工机器人网讯,9月14日,越疆科技与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机器人中心在北京举行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机器人中心的孙富春主任,同时也是越疆科技的特聘专家。他在会上重点回顾了与越疆科技在前期合作中取得的科研成果,越疆与清华共同围绕 “机器人在复杂灵巧操作过程中的多模态感知、技能学习和操作问题”已经开展了多项研究。孙富春教授带领越疆科研团队攻克的“多模态感知与信息融合机器人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感知模态最多且分辨率最高的灵巧手型设备。越疆科技的CR系列协作机器人产品也因此具有了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场景创新空间。据悉,三年以来,越疆科技已经在国内外市场上出货和布局了近三万台机器人,并在教育、工业、医疗、商业服务等多个应用场景中实现产业化。越疆科技不仅可以大量收集并有效地反馈真实的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机器人应用场景需求,未来依托与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战略合作,更可以全面闭环机器人对其作业环境的感知和理解,搭建更先进的人机协作平台,使越疆科技能够更加有效地整合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来打造智能机械臂应用平台。持续拓展和落地产业化更多的应用场景,带动相关产业实现革命性的升级与发展。
【点评】本次签约是清华大学与越疆科技在“用人工智能赋能机器人”这一命题下的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迈上了更高的台阶。清华大学与越疆科技双方优势互补,越疆科技在持续探索一条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应用场景创新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