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工】煤化工巨头平煤神马与内蒙古建元合资30万吨精己二酸开工(2022-09-26)
9月26日,中国化工信息周刊讯,9月13日,内蒙古神马建元120万吨精己二酸一期项目开工动员大会召开。此前6月22日,平煤神马集团与内蒙古建元集团合资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郑州举行。根据合资协议,集团和建元集团将共同投资建设年产120万吨精己二酸项目、60万吨BDO项目、30万吨粗苯精制项目、2GW新能源发电项目,全力打造集团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示范基地。6月22日,神马股份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尼龙化工拟出资5.1亿元,与内蒙古建元集团100%持股公司鄂托克旗建元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合资公司——鄂尔多斯市神马建元尼龙化工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拟投资建设30万吨/年己二酸项目,项目约投资34亿元,工期2年。神马股份同时公告,与鄂托克旗建元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鄂托克旗维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鄂尔多斯市神马建元新材料有限公司,合资公司规划建设规模为12万吨/年BDO项目,项目投资约15.56亿元,工期2年。此次开工建设的精己二酸一期项目规模为30万吨/年,计划于2024年10月完成机械竣工。神马和建元两大煤化工巨头强强联手,布局BDO和己二酸。这两种产品恰恰是这两年火遍全国的PBAT的原料,PBAT通常由BDO、PTA以及己二酸合成。同时宣布这两大项目,不免让业界联想到后期其会继续向下游发展PBAT。
【点评】神马股份在国内己二酸市场上处于领导地位,目前公司己二酸流通量市场占比超 30%,随着公司新项目的投产,己二酸自用量还会不断增加,而合作建设己二酸项目,将会有效提升公司的高端精己二酸市场供应能力,在未来国内己二酸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化 工】中化国际非公开发行股票审核通过,50亿投入瑞恒碳三项目(2022-09-26)
9月26日,巨潮资讯网讯,9月14日,中化国际公告称: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对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进行了审核。根据审核结果,中化国际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获得审核通过。此前3月25日,中化国际披露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中化国际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含本数),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拟分别用于“碳三产业一期项目”(35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15亿元)。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对象为包括公司控股股东中化股份在内的不超过三十五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投资者。中化国际碳三产业一期工程项目建设主体为江苏瑞恒,以丙烷脱氢为产业链龙头,向下游延伸建设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苯酚丙酮、双酚A的C3衍生品装置。该项目实现产业上下游原料互供和综合利用,公辅设施共建共用,充分挖潜各种资源,以实现增效、补链。
【点评】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将增加,随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逐步实施、预期目标逐步实现,公司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盈利指标将稳步增长;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将有所降低,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司资本实力、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有利于公司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健康发展。
【化 工】湛江-巴斯夫与11家企业签约,预计投资70亿(2022-09-19)
9月19日,石油和化工园区讯,9月15日,湛江市人民政府与巴斯夫公司在湛江东海岛巴斯夫一体化项目基地联合举办以“合作共赢 ‘湛’放未来”为主题的招商推介会。推介会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26家企业齐聚湛江,有11家企业分别与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巴斯夫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协议总投资额约70亿元,预计产值超110亿元,将在精细化工、配套公用工程和物流服务等各大关键行业领域加强合作,畅通优质产品的可持续供应,实现产业价值最大化。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表示,湛江是广东省重点支持打造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未来广东发展最有潜力的新增长极之一;希望巴斯夫公司全面加快项目建设,发挥全球领先的化工龙头企业独特优势,协助广东省引进产业链配套企业。
【点评】巴斯夫在广东湛江的新型一体化基地将大幅提升华南化工市场的活力,致力于促进与产业链伙伴的合作,携手广东湛江共同打造世界级化工产业集群。巴斯夫湛江基地全面建成投产以后,与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上下游协同和产业链互补,必将成为中国泛大湾区世界一流石化产业集群的重要一极。
【化 工】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揭牌(2022-09-19)
9月19日,河南日报讯,9月8日,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平顶山举行。经河南省政府国资委批复,该集团名称正式由“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平煤神马),标志着集团高质量发展迈进了新征程。揭牌仪式上,中国平煤神马还启用了集团新标识。中国平煤神马由原平煤集团和原神马集团两家中国500强企业重组而成,原平煤集团为国家“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建设了新中国第一个自行勘探、设计的特大型煤炭基地,素有“中原煤仓”之称;原神马集团是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第一批引进的9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当时国内首家全套引进日本先进设备技术、生产尼龙66工业丝和浸胶帘子布的现代化企业,结束了我国高品质轮胎骨架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2008年12月5日,原平煤集团、原神马集团强强联合,成立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过重组,两大集团优势互补,打通了全球最完整的煤基尼龙化工产业链条,实现了“1+1>2”的倍增效应,推动企业从中原走向全国、融入世界。
【点评】围绕向新能源新材料企业转型,中国平煤神马加快构建了以焦煤为源头的尼龙新材料、硅材料、碳材料等特色产业链,旗下拥有平煤股份、神马股份、易成新能3家上市公司和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与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集团建立贸易、资本等合作关系,资产总额超2300亿元,下属70%以上的企业已经成为混合所有制,成为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的特大型国有企业。
【化 工】58家化企上榜2022民营企业500强(2022-09-19)
9月19日,中国化工报讯,9月7日,全国工商联正式公布“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位居前5名,且营业收入均超过6000亿元。石油和化工企业数量占据榜单份额超过10%,有58家企业上榜。其中,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有7家,500亿~1000亿元的企业有14家。民营化工企业前10强的是:恒力集团有限公司(第3名)、浙江荣盛控股集团(第10名)、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15名)、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第17名)、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第64名)、利华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80名)、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83名)、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第96名)、新凤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123名)、山东京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134名)。按地区分,山东有22家化工企业上榜500强,彰显了化工第一大省的绝对实力;浙江省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民营化企实力不俗,有11家企业上榜。此外,江苏有8家,广东、福建各有4家。
【点评】总体来看,2022民营企业500强任以制造业为主,企业数量达301家。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入围数量较三年均有所上升,分别为25家和18家。
【化 工】50+化企跻身2022中国企业500强(2022-09-13)
9月13日,中国化工报讯,9月6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有12家企业营收超过了1万亿元。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表现亮眼,50余家企业上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位列二、三名;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进入前100强。榜单数据显示,500强企业2021年营收总规模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达到102.4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4.08%,为近10年来的最大涨幅;入围门槛为446.25亿元,较上年提高53.89亿元。
【点评】中国企业500强规模增长快于美国500强,规模总额已经与美国500强基本相当。2022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规模相当于美国500强的97.74%;资产总额相当于美国500强的106.46%,已连续两年超过美国500强。
【化 工】韩正出席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全面建设暨首套装置投产仪...(2022-09-13)
9月13日,新华社讯,德国巴斯夫集团在广东湛江投资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举行全面建设暨首套装置投产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并宣布项目全面建设启动暨首套装置投产。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00亿欧元,是德国企业在华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于2019年11月启动。9月6日首套装置正式投产,一期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主要包括年产100万吨乙烯及下游加工装置。项目建成后,广东湛江将成为巴斯夫在全球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全面建设暨首套装置投产,对于中德深化经贸投资合作、携手应对疫情冲击、维护全球石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点评】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是巴斯夫集团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由巴斯夫独立建设运营。到2030年,巴斯夫将投资高达100亿欧元建造该基地。此次首套装置正式投产后,巴斯夫将增产6万吨/年改性工程塑料,可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尤其在汽车和电子产品等行业领域。另一套生产热塑性聚氨酯(TPU)的装置将于2023年投入运营。项目后续阶段将扩建更多下游装置。
【化 工】通过并购重组融入A股市场,尚蓝环保开启资本市场新征程(2022-09-13)
9月13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8月27日,青岛康普顿&安徽尚蓝环保并购签约仪式暨新品发布会在安徽合肥举办安徽尚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融入A股市场,自此开启资本市场新征程。双方并购方案已于近日签约生效,尚蓝环保成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其公司控股股东正式变更为青岛康普顿投资有限公司。经证监会重组委审核,尚蓝环保成功融入A股市场。此次康普顿与尚蓝环保并购重组成功,达成强强联手、优势互补新格局,是适应新经济态势下资本市场发展新趋势的一次优质资源整合,为实现长期战略发展目标服务。重组后的尚蓝环保在融入A股主板资本市场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该公司将快速打造覆盖全国市场的液尿法车用尿素供应链以及车用尿素加注物联网平台,有效拓展产品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持续提高在节能环保和汽车后市场的竞争能力。
【点评】尚蓝环保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液全产业链生产商之一。该公司从事尾气净化技术研发推广、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生产销售业务,并提供智能加注整体解决方案。康普顿作为中国润滑油行业首家A股主板上市公司,是中国润滑油十强企业之一。其品牌产品涵盖汽车润滑油、工矿企业用润滑油、润滑脂等产品,可为车辆和设备提供高效的润滑养护方案,并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向开发特种油品。
【化 工】2021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效水效“领跑者”发布(2022-09-05)
9月5日,中国化工报讯,8月25~26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京召开2021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发布会暨节能降碳技术交流推广会。会上发布了2021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效、水效“领跑者”名单及其指标。在能效“领跑者”榜单上,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独揽乙烯、对二甲苯、甲醇(烟煤为原料)、醋酸4个产品能效冠军;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磷酸一铵(料浆法)、磷酸二铵(传统法)2个产品能效冠军;山东东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得金红石钛白粉(硫酸法)、锐钛型钛白粉(硫酸法)2个品种能效冠军;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成为原油加工、煤制烯烃、合成氨、烧碱、硫酸、黄磷等产品的能效冠军。在水效“领跑者”榜单上,恒力石化(大连)炼化有限公司、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成为原油加工、煤制烯烃、合成氨、煤制甲醇、硫酸、纯碱等9个产品的水效领跑榜首企业。
【点评】今年是连续开展行业能效“领跑者”发布活动的第十一年、水效“领跑者”的第二年。参与能效“领跑者”评选的重点产品从2011年的10个增加到2021年的21个,覆盖品种扩展到34个。2021年,乙烯、对二甲苯、精对苯二甲酸、硫铁矿制硫酸、锐钛型钛白粉能效第一名的能耗分别比2020年下降7.5%、9.9%、37.3%、19%、17.3%。水效“领跑者”涉及炼油、乙烯、合成氨、甲醇等9个产品,多家优秀节水企业获得工信部、水利部颁发的水效“领跑者”企业称号。
【化 工】科思创上海一体化基地宣布建设新产线(2022-09-05)
9月5日,石油和化工园区讯,8月19日,科思创宣布在上海一体化基地开工建设其首条专用于聚碳酸酯回收再生材料共混生产的物理回收(MCR)生产线,该生产线投资额超过2700万欧元,计划于2023年投入运营,每年可生产超过2.5万吨含有物理回收成分的高品质聚碳酸酯及合金。公司计划到2026年,将在亚太地区的回收再生聚碳酸酯供应能力提升至超过6万吨/年。科思创工程塑料事业部全球总裁王丽表示:“为了满足下游客户对更可持续和更具循环性的解决方案快速增长的需求,我们将继续加大投资扩大生产能力。该MCR生产线是我们为此不懈努力的最新例证,表明了我们致力于在亚太,尤其是中国推动向更可持续产品转型的决心。”此外,科思创还将改造升级其位于泰国玛塔府基地的共混生产线,使其具备生产物理回收聚碳酸酯的能力。该改造计划将于2022年底完成,从而继续满足东南亚市场各行业对PCR聚碳酸酯产品的需求。
【点评】科思创在中国和泰国的投资项目不仅仅为了扩大产能,更重要的是提升生产回收成分更高且品质更稳定的产品的能力。位于上海和泰国玛塔府的这两条生产线将大幅提高科思创PCR聚碳酸酯规格模克隆R和拜本兰R的产量,这些产品含有高达75%的回收成分,可减少最多50%的碳足迹,并同时满足产品性能和欧盟生态标签的要求。
【化 工】荣盛石化抛出1178亿元投资计划,建设三大化工项目(2022-09-05)
9月5日,中国化工报讯,荣盛石化8月17日连续发布公告,公司持股51%的控股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浙石化”)将投资建设14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化工装置项目、高性能树脂项目和高端新材料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178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合计实现年均营业收入1275.24亿元,合计实现年利润约164.08亿元。其中,浙石化新增14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化工装置(二期工程产品结构优化)项目预计总投资345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355亿元。浙石化高性能树脂项目预计总投资192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274亿元。浙石化高端新材料项目预计总投资641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645亿元。荣盛石化表示,随着世界能源格局的变革和转型升级,成品油过剩的趋势不断加剧,同时,国内外对高端化工材料和化学品需求持续增长。为进一步“减油增化”,通过“优链、延链、补链”优化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扩大高端化工材料和化学品产能规模,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点评】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位于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内。项目一次性规划、分两期实施:一期年加工原油2000万吨,年产芳烃520万吨、年产乙烯140万吨,已于2019年12月底建成投产;二期项目已于今年1月份宣布投产,新增2000万吨/年炼油能力、660万吨/年芳烃和14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
【化 工】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技术许可及工艺包设计协议正式签署(2022-08-29)
8月29日,石油和化工园区讯,8月18日,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技术许可及工艺包设计协议通过“云签约”方式正式签署。这是自2021年8月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合资合同正式签署、2022年3月合资公司福建中沙石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6月获得项目核准后的又一重大进展。本次签约技术均为全球领先专利技术,其中大部分技术采用SABIC专利技术,所生产的产品高端化、差异化、环境友好型,能源利用效率、三废排放和碳排放指标均处于同行业国际领先水平。本次技术许可及工艺包设计协议的签约,标志着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完成了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为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月16~19日,福建中沙石化有限公司15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联合体项目(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总体设计开工会成功召开,标志着项目完成了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点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位于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的福建漳州古雷石化基地,项目总投资420.7亿元,由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和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按51%∶49%股比合资建设,将建设一套世界级规模的年产150万吨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联合体装置。作为国家重点外资项目、福建省迄今为止一次性投资最大的中外合作项目,得到国家和省市各方帮助与支持。项目顺利实施,对推动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助力福建打造石化万亿支柱产业及致力古雷建设世界一流绿色生态石化基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SABIC进一步深耕中国、福建能化集团全力推进产业链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
【化 工】硅烷科技北交所IPO过会(2022-08-29)
8月29日,讯中国石油和化工,近日,河南硅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申请成功过会。硅烷科技从事氢硅材料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主要产品为氢气与电子级硅烷气。2019~2021年,该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69亿元、5.11亿元和7.2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71.78万元、4682.89万元和7579.99万元。根据招股书,本次IPO,硅烷科技拟发行不超过7823.17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不低于4.7元,拟募集资金分别用于硅烷装置冷氢化系统技改项目、500吨/年半导体硅材料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500吨/年半导体硅料项目包括300吨/年区熔级多晶硅、200吨/年电子级多晶硅。据了解,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硅烷科技的控股股东,持有硅烷科技27.04%的股份,并通过控股子公司合计控制公司75.94%的表决权。
【点评】随着硅烷科技北交所IPO过会,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在拥有平煤股份、神马股份和易成新能之后,收获第四家A股上市公司。
【化 工】2022年度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排行榜发布(2022-08-29)
8月29日,中国石油和化工大数据讯,日前,由欧洲橡胶杂志(ERJ)组织的2022年度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排行榜发布。按惯例,2022年度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50强排行榜按企业2021年与非轮胎橡胶制品有关的销售额排名。排行榜显示,非轮胎橡胶行业50强排名变化较大。行业总体大幅反弹,结束下降通道,基本达到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行业收购重新活跃,对世界非轮胎橡胶格局及排名影响较大。从2022年前两季度看,行业收购更活跃,销售及订单大多企业增长势头依旧,预测2022年行业增长是大概率事件。根据ERJ公布的排行榜,马来西亚的顶级手套首次挤入前十强,将普利司通挤出前十。德国佛雷依登贝格继上年成为新的霸主后,2021年销售额继续大增18.1%,以71.2亿美元列榜首。德国大陆以60亿美元位居第二,法国哈钦森以46亿美元位列第三,前三强之间距离拉大。美国派克-汉尼芬前进2位从第六上升至第四。第五位杀出最大的黑马,马来西亚顶级手套2021年排名从2020年的22位上升至12位,今年继续前进7位至第五位,主要原因是该公司抓住新冠肺炎疫情下对手套等防护产品需求大幅增长机会做强做大。日本住友瑞科位列第六,美国盖茨集团列第七位,日本NOK为第八,第九、第十位仍然是瑞典特雷勒堡AB和英国利洁时。中国安徽中鼎密封件公司及株洲时代新材公司进入50强,中鼎密封件列16位,株洲时代新材列17位。
【点评】从榜单看,非轮胎橡胶行业整体大幅反弹。在50强48家可比较数字企业中,有41家为正增长,6家下降,一家持平。按产品划分,与疫情相关的防护产品增长较大。
【化 工】宝丰能源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7.53%(2022-08-22)
8月22日,化工在线讯,8月9日,宝丰能源发布了2022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攀升,中期业绩自2016年以来连续第6年正增长,创下历史新高。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95亿元,同比增长37.53%;扣非净利润42.78亿元,同比增长10.54%;经营性现金流量55.96亿元,同比增长10.77%;公司始终保持大幅低于同业的负债率经营,上半年资产负债率36.62%。上半年,宝丰能源三期100万吨/年烯烃项目建设进程顺利,其中包含高端产品EVA项目。目前我国光伏级EVA进口依赖度超过60%,上半年国内EVA总产量仅为79.59万吨,其市场价格一度飙升至27000元/吨,市场机构预测未来EVA市场依旧韧性十足,宝丰能源将于明年投产的25万吨EVA项目值得期待。此外,公司三期煤制甲醇项目预计年底投产,届时,宝丰能源甲醇产量将超600万吨/年,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甲醇生产厂。上半年宝丰能源300万吨/年焦炭项目已全部投产,焦炭总产能已达700万吨/年,成为全国单厂规模最大的焦化企业之一,其焦化副产品亦是公司精细化工针状焦、苯乙烯等产品的原料,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提升公司一体化产业链优势。
【点评】宝丰能源致力于推动低碳化能源变革,首批30台电解水制氢设备已全部投运,目前已具备3亿立方/年绿氢生产能力,年底产能将达6亿立方,是全球最大绿氢生产厂和供应商,未来将形成年产百亿立方、百万吨绿氢产业规模。宝丰能源成功将“绿氢”“绿氧”直供化工系统替代化石能源生产高端化工材料,同时生产的绿氢还将广泛应用于高纯硅生产、氢燃料汽车、电子工业、冶金工业、热电联供和储能等领域。
【化 工】2022《财富》世界500强公布,15家石油化工相关企业上榜(2022-08-22)
8月22日,化工在线讯,8月3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公布。石油化工方面,中石油、中石化依旧领跑,位于榜单第四、第五位,沙特阿美紧随其后位居第六位。中国共有145家公司上榜,大公司数量继续位居各国之首。其中,石油化工相关企业15家,包括4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为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新疆中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上一年度,中化集团、中国化工排名分别为第151位和第161位,由两家公司重组成立的中国中化在榜单排名第31位,大幅跃升。盈利方面,“三桶油”依旧位居前三,恒力集团以23.745亿美元的利润位居中国石化企业利润榜第四位。三家企业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潞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利润为负。
【点评】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约为37.8万亿美元,比上年大幅上涨19.2%(该榜单有史以来最大的涨幅)。进入排行榜的门槛(最低销售收入)也从240亿美元跃升至286亿美元。同时,今年所有上榜公司的净利润总和约为3.1万亿美元,同比大幅上涨88%,是2004年以来最大的涨幅。
【化 工】氮肥行业合成氨产量20强、合成氨行业节能先进企业等公布(2022-08-22)
8月22日,中国化工报讯,8月4日,2022年氮肥行业工作会暨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七届四次理事会在江西九江市召开,表彰了2021年度全国氮肥行业合成氨产量20强、尿素产量20强、利润总额20强、合成氨行业节能先进企业。其中,合成氨产量20强为: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天泽煤化工集团股份公司、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联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晋控金石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瑞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阳煤丰喜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灵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远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陕西陕化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渭河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天泽煤化工集团股份公司、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祥丰石化有限公司、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青海云天化国际化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等12家企业获得2021年度合成氨行业节能先进企业称号。
【点评】氮肥行业2021年产能、产量和消费保持基本稳定,去产能工作继续推进,规模化发展持续提升,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全行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虽然氮肥原料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但氮肥售价总体在较高的区间内波动,全年实现了7.7%的利润率,全行业收获十多年来最好效益。
【化 工】我国首个丁二烯法己二腈工业化生产项目投运(2022-08-15)
8月15日,中国化工报讯,7月31日,我国首个丁二烯法己二腈工业化生产项目——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己二腈及系列新材料项目一期正式投产。天辰齐翔为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旗下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控股公司。项目一期采用中国天辰自主研发技术,以丁二烯为主要原料,生产20万吨/年己二腈以及丙烯腈、己二胺、尼龙66成盐及切片等产品,2020年5月开工后仅用21个月就完成建设,创造了同类同体量工程建设质量最优、工期最短的纪录。预计一期投产后,可实现营业收入超100亿元。尼龙是世界化学工业高新材料的重要品种,具有技术高端、工艺复杂、应用广泛、市场广阔等特征。己二腈是生产尼龙66的关键中间体,其生产技术多年来一直被英威达、奥升德、巴斯夫和旭化成4家大型跨国公司垄断。中国天辰打破了国外垄断,补上了我国关键技术的一个短板,开创了我国化工新材料的又一发展高地。
【点评】己二腈被业界称为“尼龙产业的咽喉”。其生产技术路线主要有己二酸催化氨化法、丙烯腈电解二聚法、丁二烯法和己内酰胺法等。其中,丁二烯法工艺流程短、原料消耗低,产品品质好,被认为是目前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全球第一大己二腈生产商英威达公司即采用此工艺。
【化 工】中国石化与英力士开展高端化工领域合资合作(2022-08-15)
8月15日,中国石化新闻办讯,7月28日消息,中国石化与英力士集团(简称英力士)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一系列合作,共同拓展高端化工领域的发展。协议内容包括:中国石化转让上海赛科50%股权,上海赛科转由中国石化与英力士双方共同运营;中国石化收购英力士苯领高新材料(宁波)有限公司50%股权,双方将再新建2套30万吨/年ABS树脂产能,共同开拓国内ABS产品市场;双方将按照50%:50%股权比例在天津成立合资公司,新建5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HDPE)项目;双方还将利用英力士技术,合资建设至少两套5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HDPE)装置,以满足国内市场对高端高密度聚乙烯产品的需求。中国石化表示,中国石化与英力士有着多年的合作基础。双方在能源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合作,一定能充分发挥中国石化强大的本土运营能力优势,和英力士在资源、技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共同为我国高端化工行业拓展更多可能性。英力士表示,本次合作将重塑英力士在中国的石化产业生产和技术布局,为未来双方在更多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点评】英力士总部位于瑞士罗勒,是全球五大化工公司之一。在全球29个国家拥有36个业务板块和194家生产基地,拥有包括聚乙烯、聚丙烯、丙烯腈等多项化工技术,其中丙烯腈、苯乙烯、苯酚、线性阿尔法烯烃和乙醇胺等技术先进性位列世界第一。
【化 工】万华加速突围,巩固MDI龙头地位(2022-08-15)
8月15日,中国化工信息周刊讯,7月,亨斯迈宣布在路易斯安那州盖马斯聚氨酯工厂开始商业运行新的亚甲基二苯基二异氰酸酯(MDI)分离器。该分离器价值1.8亿美元,能助力亨斯迈的粗制MDI生产出更多高价值、差异化等级的产品,从而实现关键客户应用的增长。此外,巴斯夫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盖斯马(Geismar)的Verbund工厂的亚MDI工厂扩建项目也已进入了最后阶段。随着这项MDI扩能项目的分步推进,巴斯夫将在2025年之前将产能提高至60万吨/年,并支持其北美MDI客户的持续增长。由于MDI具备高技术壁垒、高资金壁垒,技术复杂、生产管理难度大,MDI生产技术一直封锁在巨头手中,因此限制了行业新进入者,当前MDI全球供应呈寡头垄断格局。截至2020年底,全球MDI的总产能为899万吨,其中万华以260万吨/年的产能成为全球最大的MDI制造企业,目前在全球MDI市场占比近30%。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有7家MDI生产企业,总产能达到397万吨/年,新增产能主要为万华化学装置技改。万华化学MDI装置产能最大,位于烟台和宁波的两大装置合计产能为230万吨/年,占全国总产能的57.9%;其他企业全部为外资企业,占全国总产能的42.1%。分区域来看,MDI装置主要集中在浙江、山东和上海等地。2021年5月初,万华化学官网发布了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MDI/HDI技改扩能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公告。此次万华化学宁波MDI装置60万吨/年的技改项目投产后,万华化学的全球MDI产能将达到320万吨,市占率达到32%,进一步巩固聚氨酯行业龙头地位。
【点评】根据各公司基地公开披露数据,预计到2024年远期,全球MDI产能将增至1156万吨/年,前五大厂商产能占比为86.25%。根据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以后国内将迎来万华烟台50万吨/年与宁波30万吨/年产能,福建40万吨/年产能也正在规划中,截至2024年,万华化学新增MDI产能即占全球新增产能的65%。随着公司扩产计划的逐步开展,万华化学正加速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对MDI市场的把控力日益增强。另一方面,随着公司产能的增长,MDI价差变动所带来的盈利变化也将被放大,万华同时充当市场维护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