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工】昊华科技收购中化蓝天已获得多方批准(2023-10-16)
10月16日,巨潮资讯网讯,9月15日,昊华科技公告称,其对收购中化蓝天相关文件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并披露了《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修订稿)》(简称“重组报告书(修订稿)”)及其摘要。重组报告书(修订稿)显示,昊华科技拟以724386.34万元的建议价格收购中化蓝天100%股权。昊华科技表示,此次交易前,其作为我国领先的氟化工企业,聚焦于以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等高端氟材料为核心的氟化工业务,科技创新优势明显,综合竞争力强。此次交易标的中化蓝天主要从事含氟锂电材料、氟碳化学品、含氟聚合物以及含氟精细化学品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科技成果丰富,产品品种多样,应用领域广泛,国内市场份额领先。昊华科技表示,此次交易尚需经上交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
【点评】高端氟材料是昊华科技核心业务之一,亦属于中化蓝天的主要业务领域。此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置入盈利能力较强的优质资产,有助于上市公司发挥产业协同作用,实现优势互补,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整体实力。
【化 工】卫星化学拟15.24亿元收购嘉宏新材100%股权(2023-10-09)
10月9日,巨潮资讯网讯,9月12日,卫星化学公告宣布,全资子公司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简称“连云港石化”)与浙江卫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卫星控股”)、嘉兴昆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昆元投资”)共同签署《关于江苏嘉宏新材料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连云港石化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江苏嘉宏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嘉宏新材”)100%股权,交易金额为15.24亿元。交易完成后,连云港石化将持有嘉宏新材100%股权,嘉宏新材将成为其全资子公司。收购标的嘉宏新材成立于2019年12月31日,注册资本为10亿元,实缴注册资本10亿元,其中,由卫星控股持股70%,昆元投资持股30%,公司主营环氧丙烷和双氧水两个产品。2020年12月27日,卫星控股与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连云港徐圩新区)管委会签署徐圩新区投资项目合作协议书,承诺建设内容包括年产90万吨烯烃原料加工及下游HPPO、丙烯腈、ABS装置、丙烯酰胺等高性能材料产业链项目及相关公辅设施等(即“高性能新材料项目”),总投资为202亿元(含税),并由嘉宏新材具体负责实施。
【点评】自设立至今,嘉宏新材的注册资本及股权结构未发生变动。卫星控股为卫星化学控股股东,由此,该交易将有利于减少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避免未来可能存在的潜在同业竞争。同时,对卫星化学而言,收购嘉宏新材即有利于推进实施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完善公司C3产业链产品结构,同时形成公司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两大产品互补,延伸下游环氧衍生物高端化学品产业链。
【化 工】2023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发布(2023-10-09)
10月9日,石化联合会讯,9月13日,“2023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发布会暨全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高峰论坛”在河南濮阳召开。会议揭晓了2023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并首次发布了《石油和化工行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行动指南(试行)》,旨在指导全行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工作。今年是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名单发布21周年。21年来,我国石化企业规模迅速增长,一批大企业不仅规模达到了世界级,技术、管理、国际化水平也都走在了世界前列。经过多年努力,石化化工行业增加值占整个工业的14.7%,占全国GDP的将近5%。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大型芳烃等重大成套装备基本自主可控,行业已经迈进了由大变强的新发展阶段。但同时行业仍将面临中长期矛盾和阶段性问题叠加,部分运行指标转弱增势放缓,供需侧稳定恢复等挑战。
【点评】会议发布的《行动指南》明确了世界一流石油和化工企业的要素框架和参考指标及行动建议,以此指导全行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工作,引导企业自我评估与长期对标,助力企业聚焦关键短板补差,加速综合的全球竞争力提升,并推动行业年度培育和遴选世界一流石油和化工企业,全面推动石油和化工行业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工作。
【化 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公布,63家化企上榜,恒力、荣盛进入前五(2023-10-09)
10月9日,石油和化工园区讯,全国工商联9月12日发布“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位居前5名,且营业收入均超过5700亿元。民营化工企业前10强的是:恒力集团有限公司(第3名)、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5名)、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11名)、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第13名)、桐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55名)、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第58名)、利华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72名)、万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77名)、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第92名)、新凤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第100名)。
【点评】今年石油和化工企业数量占据榜单份额超过10%,有63家企业上榜。其中,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有9家,500亿~1000亿元的企业有25家。按地区分,山东有21家化工企业上榜500强,彰显了化工第一大省的绝对实力;浙江省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民营化企实力不俗,有15家企业上榜。此外,江苏省有9家, 福建省5家,广东省5家。
【化 工】恒力石化:分拆子公司康辉新材,重组上市(2023-09-25)
9月25日,巨潮资讯网讯,恒力石化9月11日公告,拟分拆所属子公司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大连热电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重组的方式实现重组上市(公司拟向大连热电出售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康辉新材100%股权;大连热电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恒力石化、恒力化纤合计持有的康辉新材100%的股份)。本次分拆完成后,公司股权结构不会发生变化,大连热电将成为康辉新材的控股股东,恒力石化将成为大连热电的控股股东。通过本次分拆上市,恒力石化将进一步聚焦囊括炼化和石化全产业链上、中、下游业务领域涉及的PX、醋酸、PTA、乙二醇、民用涤纶长丝、工业涤纶长丝等产品的生产、研发和销售。康辉新材成为独立上市平台,有利于功能性膜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点评】康辉新材独立上市后,恒力石化短期按权益享有的净利润存在摊薄可能;但从中长期看,有助于利用融资平台充实资本实力,聚焦膜材料、工程塑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领域研发,扩大业务布局,从而提升整体盈利水平;同时从价值发现角度,也有助于提升公司整体估值水平。
【化 工】全球化工十亿美元俱乐部排名出炉(2023-09-25)
9月25日,中国化工报讯,美国《化学周刊》发布了最新“全球化工公司十亿美元俱乐部”排行榜。按2022年化工销售收入计,巴斯夫蝉联榜首,中国石化仍居第二,中国化工名列第三。总体来看,该行业排行榜的头部公司排名相对稳定。2022年,化工行业头部公司的销售收入连续第二年强劲增长。2021~2022年,全球化工行业十亿美元俱乐部排行榜相对稳定。台塑、陶氏、利安德巴赛尔、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埃克森美孚和英力士都再次跻身前十。加拿大Nutrien此次跻身第十,侧面反映出一年来因为俄乌冲突和农业需求反弹,化肥价格飙升。此外,林德公司、三菱化学、恒力石化、液空、荣盛石化、拜耳公司、万华化工、LG化学和宣伟公司均位列2021年和2022年销售收入前20名。有些公司排名则继续下滑。杜邦公司由2021年的第29位跌至2022年排名的第39位,主因是近年来剥离了汽车材料业务。
【点评】2022年,化工行业销售收入再次强劲增长。2022年《化学周刊》十亿美元俱乐部的109家公司中,销售收入中位值同比增长17%,与2021年增幅有所下降。2021年十亿美元俱乐部公司的销售收入中位值同比增长了30%,这主要得益于新冠疫情经济衰退后的强劲反弹。从上榜公司利润数据看,在经历一段时间由定价权保持利润率后,2022年化工行业难逃通胀影响。尽管销售收入中位数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但上榜公司的营业利润中位数同比下降了2%。该行业年底业绩普遍疲软,许多公司在第四季度表示经营环境疲软。
【化 工】202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效、水效“领跑者”发布(2023-09-25)
9月25日,石化联合会讯,9月7~8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北京召开2022年度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双碳论坛暨能效、水效“领跑者”发布会,发布了2022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名单与指标。有多家企业连续十年荣获产品能效冠军。例如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连续十年荣获原油加工产品能效冠军,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则分别蝉联合成氨和黄磷十届能效冠军。此外,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恒力石化(大连)化工有限公司、河南龙宇煤化工有限公司、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天泽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乙烯、精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煤制油等重点产品的能效冠军。本次水效“领跑者”评选涉及炼油、乙烯、合成氨、甲醇等12个重点产品,为行业树立了先进的节水指标,成为引领行业节水提升的标杆。其中,恒力石化(大连)炼化有限公司、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联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山东道恩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居原油加工、煤制烯烃、合成氨、煤制甲醇、硫酸、纯碱等产品的水效榜首。
【点评】本次会议连续12年发布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效“领跑者”名单及其指标,连续3年发布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水效“领跑者”名单及其指标,参与能效“领跑者”评选的重点产品从2011年的10个增加到2022年的22个,覆盖品种扩展到39个,全行业涌现出一大批节能节水先进企业,充分发挥了“领跑者”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有效促进了行业能效、水效提升和绿色高质量发展。
【化 工】中国石油收购普天新能源100%股权(2023-09-18)
9月18日,中国化工报讯,9月7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成功收购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普天新能源)100%的股权。本次收购是中国石油在充电领域的重要布局。中国石油通过不断完善充电网络,提高设施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为国家高质量构建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贡献力量。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带来旺盛的充电需求,同时对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普天新能源是中国最早开展充电业务的央属企业,在车辆技术、动力电池、充电设备、碳交易及增值服务等领域均有布局,可提供城市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与运营服务整体解决方案。中国充电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普天新能源的公共充电桩数量超2万台。此次收购有利于加油站进一步完善新能源网络、打造“充电+”产业生态,助力销售公司向“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发展。
【点评】未来3年,中国石油将抓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窗口期,完成充电桩业务在全国的战略性布局,力争进入充换电头部企业行列,完善加油站“人 车 生活”生态圈。
【化 工】桐昆、新凤鸣联手启动印尼北加炼化一体化项目(2023-09-18)
9月18日,人民网讯,9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雅加达出席中国—印度尼西亚工商界晚餐会并致辞。李强强调,中国和印尼高质量合作空间广阔、未来可期。中国愿与印尼一道,拓展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推动两国合作进一步扩面增效。希望两国企业加强高水平创新合作,助力两国发展。桐昆控股集团董事长陈士良、新凤鸣控股集团董事长庄奎龙等受邀出席该晚餐会。据悉,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在联手启动泰昆石化(印尼)有限公司印尼北加炼化一体化项目。该项目计投资86.24亿美元,布局全密度聚乙烯50万吨/年、光伏级EVA37万吨/年、聚丙烯24万吨/年等。两家企业首次进入聚烯烃领域,并且实力雄厚。至此,恒力、盛虹、恒逸、桐昆、新凤鸣,昔日化纤行业头部企业悉数投资落子聚烯烃项目,大块头抢市场。
【点评】桐昆、新凤鸣两家公司对未来项目的产品市场比较有信心,预测成品油、硫磺等467万吨/年,将由印尼国内市场消化;对二甲苯、醋酸、苯、丙烷等847万吨/年,将由中国国内市场消化;聚乙烯FDPE、EVA、聚丙烯等118万吨/年,将由中国、印尼及东盟市场共同消化。
【化 工】注册资金1亿,东华能源入局碳纤维(2023-09-18)
9月18日,茂名发布讯,天眼查显示,8月31日,东华能源(茂名)碳纤维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纯化、合成技术研发等。据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东华能源100%控股。2023年3月,东华能源(茂名)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工程已全面完成联调联试,即将正式投产。该项目利用东华能源进口的丙烷资源,采用丙烷脱氢(PDH)技术路线获得丙烯和氢气,再进一步加工得到聚丙烯(PP),项目以“丙烷-丙烯-聚丙烯”产业链为主线,发展以聚丙烯、碳纤维、复合材料为核心的特性新材料产业,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的聚丙烯基地。同时,利用丙烯、液氨等原料,发展“丙烯腈-聚丙烯腈-碳纤维-汽车轻量化新型材料”产业链,促进新材料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项目位于茂名市滨海新区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园,总投资400亿元,分三期建设。
【点评】由丙烯腈所制成的聚丙烯腈(PAN),是碳纤维的原材料。碳纤维则是制作储氢瓶的核心材料,东华能源正加大氢能源布局力度,并着围绕制氢、充装、储运和加氢,打造产业生态链闭环。
【化 工】新三板公司瑞华技术半年报亮眼,拟于北交所上市(2023-09-11)
9月11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8月28日,新三板瑞华技术发布2023年半年报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0703.70万元,同比增长67.19%;其中工艺包收入为8969.81万元,化工专用设备收入为3032.55万元,催化剂收入为8701.33万元。当期实现净利润为9063.34万元,同比大增207.59%。较2022年同期,收入、净利润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同日,瑞华技术还发布《关于调整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方案的公告》,显示公司拟调整本次发行上市具体方案中的发行底价、募集资金用途。据该公告,瑞华技术调整后的发行底价为24元/股,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计划投资于:1.2万吨/年催化剂项目、山东瑞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0万吨/年可降解塑料项目。
【点评】瑞华技术属专业技术服务行业,主要业务为石油化工企业提供基于化工工艺包技术的成套技术综合解决方案。主要的产品及服务为:工艺包及其他技术服务、化工设备及催化剂。该公司的正丁烷氧化法制顺酐技术采用正丁烷为原料,与空气反应生成顺酐,与传统的苯氧化法制顺酐技术相比,该公司顺酐生产技术能完全消除苯对环境的污染、顺酐收率高、能耗低,符合国家“十四五”发展战略,发展前景良好。
【化 工】2023世界轮胎75强,中国企业近半(2023-09-11)
9月11日,中国化工报讯,8月28日,由美国《轮胎商业》组织的2023年度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公布。世界轮胎排名变化不大,米其林继续领跑行业。按惯例,2023年度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按制造商2022年与轮胎制造有关联的销售额排名。今年排名变化不大,米其林销售额同比增长7.47%,以282.60亿美元连续第四年蝉联冠军。普利司通销售额增长19.95%,以266亿美元居第2,拉近了与米其林的差距。固特异收购美国库珀轮胎效果显现,销售额增长近20%,以178.92亿美元居第3,拉大与第4位德国大陆轮胎距离。短期内世界轮胎前三强的位置无人取代。日本住友橡胶工业列第5位,第6、第7分别是意大利倍耐力、韩国韩泰轮胎,日本优科豪马列第8,杭州中策橡胶第9,第10位依旧是正新国际。轮胎75强企业中,中国企业接近半壁江山,达35家,前10强中占2席,前20强占4席,中国轮胎制造企业构成世界轮胎行业亮丽风景线。此外,印度8家,美国4家,日本4家,韩国4家,土耳其3家,意大利、俄罗斯、巴基斯坦及越南各占2家。
【点评】世界轮胎行业在2020年遭受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2021年大幅反弹后,2022年大多数轮胎企业销售、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反弹。从2023年一季度及半年报看,大多轮胎企业的销售额及利润指标继续增长,预测2023年世界轮胎行业销售、利润及投资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化 工】首个万吨级项目投产,绿氢炼化首现规模化应用(2023-09-11)
9月11日,中国石化讯,8月30日,中国石化宣布,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绿氢规模化工业应用实现零的突破。随着配套的光伏电站全部建成和全容量并网,该项目可以满负荷生产绿氢,每年生产的2万吨绿氢全部就近供应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公司,用于替代炼油加工中使用的天然气制氢,实现现代油品加工与绿氢耦合低碳发展。该项目是我国首个规模化绿电制绿氢项目,利用新疆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电,电解水制氢能力2万吨/年、储氢能力21万标准立方米、输氢能力2.8万标准立方米/小时。项目建设中面临着工艺技术新、规模大、无成熟工程案例可借鉴等难点。中国石化突破性地解决了新能源波动电力场景下柔性制氢、并向下游炼化企业连续稳定供应难题。此外,项目先后完成了万吨级电解水制氢工艺与工程成套技术、绿氢储运输工艺技术等创新成果,均实现了工业应用,项目已申报专利及专有技术10余项。同时,项目所用的光伏组件、电解槽、储氢罐、输氢管线等重大设备及核心材料全部实现国产化,有效促进了我国氢能装备企业发展。
【点评】绿氢炼化被视为化工行业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路径。以库车绿氢示范项目为例,该项目生产的绿氢将替代塔河炼化的天然气制氢、作为原料进行加氢反应,最终进入油品中,实现炼油产品绿色化。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是绿氢炼化首次实现规模应用,对炼化企业大规模利用绿氢实现碳减排具有重大示范效应。
【化 工】收购价“1元+1美元”,日本碳纤维巨头转让中国业务(2023-09-04)
9月4日,化工新材料讯,8月,青岛威奥轨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奥股份”)发布公告表示,全资子公司青岛科达时代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简称“科达时代”)拟以“1元+1美元”的收购价收购帝人汽车技术(唐山)有限公司(简称“帝人唐山”)100%股权。帝人决议将其子公司帝人唐山的股份转让给威奥股份全资子公司科达时代。威奥股份称,在本次交易中,科达时代须向帝人唐山股东给付代价,包括向帝人(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支付人民币1元及可能产生的调整价款,以及向帝人美国公司Teijin Automotive Technologies支付1美元。对于上述交易,帝人解释称,是为了将资源用于关键的北美业务,以提高盈利能力。因此,帝人决定集中经营资源,以主要地区北美为基地,实施提高盈利能力的措施,加快改善收益能力。帝人因汽车材料业务上计入资产减值损失,2022财年(截至2023年3月)的合并最终损益为亏损176亿日元(上财年盈余231亿日元)。力争2023财年(截至2024年3月)内实现130亿日元的营业损益改善。财报显示,2023年帝人唐山在上半年4个月内的利润负增长就已远远超过2022年一整年的数据。此外,帝人称它还在考虑选择和集中其他基地(欧洲、中国和日本)的设施。至于是否会退出在中国的其他业务,帝人表示目前还没有已做出决定的事项。
【点评】帝人集团成立于1918年,总部设立在日本东京和大阪,长期致力于碳纤维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体育休闲、建筑领域等应用研究,是碳纤维工业领域应用的引领者之一,全球年产能约为15000吨。在中国业务始于上世纪70年代,对华出口涤纶纤维的成套设备。在中国主要经营领域包括复合成形材料、芳纶纤维、碳纤维、薄膜、树脂、纤维产品等材料业务,以及医药医疗业务。帝人唐山成立于2015年1月,在中国生产和销售复合材料产品,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以及其他加强纤维。
【化 工】多氟多完成公司历史最大规模再融资(2023-09-04)
9月4日,巨潮资讯网讯,8月18日,多氟多披露了《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1.22多亿股A股股票工作,募集资金总额20亿元,是该公司历次再融资募集资金规模最大的一次。本次发行吸引了众多一、二级市场投资机构和以长期投资理念为主的国资、QFII、公募、私募和个人投资者积极参与,竞价当天获得了包括信达、招银、摩根、高盛、新宙邦、瑞泰新材等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和新能源龙头企业参与报价,申报资金接近30亿元,最终确立的发行对象为国泰君安证券、信达证券、诺德基金、摩根士丹利、瑞士银行等14名国内外投资者,按照价格优先的原则,锁定了16.35元/股的发行价,比发行底价高出0.8元/股。受益于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领域的高景气度,多氟多发展进入快车道。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关键材料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该项目是多氟多在现有业务基础上进行的产能扩张及延伸,是多氟多创新成果的智慧结晶。项目实施后,将极大增强多氟多六氟磷酸锂产品的保供能力,加强成本优势,筑牢规模壁垒,抢占市场份额,稳固公司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点评】此次募集资金的到账,将为多氟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该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弹药,有助于优化公司资本结构,降低财务成本,提高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支撑多氟多重点业务的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不断巩固和提升在行业和市场的领先地位。
【化 工】中国石化募资120亿元投向5大项目建设(2023-09-04)
9月4日,巨潮资讯网讯,8月15日,中国石化发布《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公告称,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0.0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以下项目:天津LNG项目三期工程一阶段;燕山分公司氢气提纯设施完善项目;茂名分公司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茂名分公司5万吨/年聚烯烃弹性体(POE)工业试验装置项目;中科(广东)炼化有限公司2号EVA项目。从中可见,中国石化2023年度提升高性能树脂产能、高端聚烯烃等高附加值材料产业链加投入。茂名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是茂名石化实现第四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项目,以推进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为主线,按照“炼油向化工转型,油品迈向洁净,化工迈向高端、迈向精细,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策略,从生产工艺低碳转型、节能降耗全面提速、燃动结构低碳化、发电制氢零碳化、能源消费电氢化等方面入手,大力推动实施绿色低碳发展项目和绿色能源发展项目,推动传统石化向绿色石化转型。
【点评】本次募投项目包括POE、EVA等高附加值材料的建设,涉及产业景气度高,市场前景广阔。募投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国高端聚烯烃和高性能树脂产能,提升中石化高端聚烯烃等高附加值材料产业链水平,有效实现进口替代,满足市场对优质产能的迫切需求。
【化 工】神马股份出售亏损子公司,加速调整尼龙产业布局(2023-08-30)
8月30日,巨潮资讯网讯,8月14日,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神马股份”)连发多则公告,拟向关联方河南平煤神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分别出售公司全资子公司河南平煤神马尼龙材料(遂平)有限公司(简称“遂平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平神马(福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福建公司”),以及收购平煤神马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股权,以加快调整尼龙产业整体规划布局,进一步优化、壮大公司尼龙产业链。公告显示,神马股份拟将其持有的遂平公司100%股权(转让价格为2.19亿元)和福建公司60%股权(转让价格为3059.71万元)转让给关联方投资运营公司,投资运营公司将以现金方式支付股权对价。此外,神马股份拟以5.23亿元收购平煤神马融资租赁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完成后,神马股份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将发生变动,遂平公司和福建公司财务报表将不再纳入神马股份合并财务报表,平煤神马融资租赁公司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关于转让遂平公司及福建公司股权的目的,神马股份表示,该两项交易是公司加强对外投资管理、优化投资结构、降低投资风险,调整尼龙产业整体规划布局,进一步优化、壮大尼龙产业链的需要,有利于公司全力调结构、促发展,努力将尼龙主业做强做优。另外,本次转让剥离了部分亏损业务(资产),可有效改善公司盈利能力。
【点评】神马股份尼龙66工业丝、帘子布产能世界领先,尼龙66盐、尼龙66切片及工程塑料产能居亚洲第一方阵;己二酸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己内酰胺项目拥有国际先进工艺、国内单套最大产能装置;气囊丝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近年来,神马股份通过重点项目实施、对外收购和设立子公司等方式,在现有尼龙上下游产品产能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尼龙产业链的布局。
【化 工】林德和万华正式合资成立气体新公司(2023-08-30)
8月30日,化工新材料讯,8月,林德万华(宁波)气体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付传,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销售;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特种设备出租等。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万华化学全资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林德(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持股。目前,其大股东为林德(中国)投资,持股51%;万华化学(宁波)持股49%。万华化学(宁波)成立于2006年2月27日,注册资本9.36亿元,法人代表为陈毅峰。目前,其由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华化学”)100%持股。此前6月27日,林德宣布与万华化学集签署了一系列新的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涉及业务跨越了林德在中国的多个现场,巩固和加强了双方的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此举也彰显了林德坚定投资和深耕中国市场,并助力中国产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决心。
【点评】林德(Linde)是全球领先的工业气体和工程公司之一。林德所触及的终端市场涵盖众多行业,包括化工与能源、食品与饮料、电子、医疗健康、制造业以及金属和矿业等。而林德所生产的工业气体则应用于各种领域——从医院用氧到用于电子行业的高纯及特种气体,再到用于清洁能源的氢气等。同时,林德还提供一系列前沿的气体处理解决方案以支持客户业务发展、提升效率并减少碳排放量。
【化 工】注册资本200亿元,新疆能源集团重组成立(2023-08-30)
8月30日,中国化工报讯,新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月11日公布的消息称,7月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原新疆能源集团与新疆新能源集团合并重组,成立了新的新疆能源集团。重组合并后的新疆能源集团,注册资本200亿元,资产总额近480亿元。此次重组是为整合优势能源资源,加快推进新疆煤炭、风光电、油气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全产业链发展,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新疆能源产业龙头企业,更好支撑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和新时代国家“三基地一通道”建设。新疆能源集团拥有煤炭、能源、油气、节能环保和能源技术服务五大板块。其中,煤炭板块筹划煤基乙醇及新材料项目和煤制天然气项目,正在可研论证阶段。油气板块拥有油气区块探矿权面积4134平方公里,目前处于勘探开发阶段。
【点评】近年来,地方能源国企改革重组好戏连台。2020年7月,原兖矿集团和原山东能源集团联合重组成立新的山东能源集团;2021年8月,福建石化集团与福建能源集团整合重组,正式成立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2023年6月广西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广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南宁揭牌成立。
【化 工】聚醚龙头企业长华化学登陆创业板(2023-08-22)
8月22日,张家港发布讯,8月3日,长华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长华化学为江苏长顺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10年,位于临港码头的省级精细化工园——江苏省张家港市扬子江化工园。长华化学为国内专业的聚醚系列产品规模化生产企业,主营业务为聚醚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产品涵盖软泡用聚醚、CASE用聚醚及特种聚醚,其中软泡用聚醚为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POP和软泡用PPG产品。长华化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约9.02亿元,用于研发中心、信息系统等项目建设。该公司位于张家港保税区,专注于聚醚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营产品聚合物多元醇的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拥有自主发明专利证书28个、实用新型专利证书22个。
【点评】截至2022年末,国内聚醚行业生产厂商数量达到44家。聚醚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为销售规模10万吨以上生产厂商。未来,随着跨国化工巨头内部业务结构及战略调整,全球聚醚行业产能转移趋势仍将持续,其所在石油化工产业链的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也将进一步向亚太地区转移;同时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将驱动需求端不断向中国市场进行转移,这将有助于其原材料聚醚行业的稳定发展,并带来新的增长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