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化】139亿元!中化国际下属公司拟投资碳三产业一期项目(2020-03-25)
3月25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中化国际(600500)2月17日晚间公告,公司下属公司江苏瑞恒拟投资碳三产业一期项目工程,总投资额139亿元,拟建包括年产60万吨PDH、65万吨苯酚丙酮、24万吨双酚A、40万吨PO等项目,项目建设期30个月。该项目是聚焦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短板,实现中化国际材料科学产业转型和战略落地的关键。中化集团化工板块2019年实现净利润26亿元。根据化工事业部2019年度绩效报告:事业部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90亿元;实现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50.8亿元,同比增长3%;净利润26亿元,同比持平;经营现金流26亿元,同比增长20%;资本回报率(ROIC)为8.2%,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归母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0.5%,同比增长3.2个百分点。
【点评】据了解,2019年,全球化工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国际化工巨头利润大幅下滑、业务规模缩减。在中国国内,化工产品价格同比持续走低,行业盈利同比明显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前11月化工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29%,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5.69%。
【石 化】总投资100亿元,延长中燃泰兴轻烃深加工项目奠基(2020-03-25)
3月25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3月18日,泰兴经济开发区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延长中燃泰兴轻烃深加工项目奠基,5个项目总投资达111.3亿元。此次集中开工的5个项目分别为:总投资100亿元的江苏延长中燃化学有限公司轻烃深加工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博瑞生物医药泰兴市有限公司生物原料药和制剂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泰兴先先化工有限公司LCD和OLED用荧光材料项目;总投资2.2亿元的国美赢胜(江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绝热隔音材料制造项目;总投资1.1亿元的泰兴金燕化学科技有限公司7万吨/年聚羧酸单体项目,
【点评】据悉,延长中燃泰兴轻烃深加工项目由延长石油和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合资建设,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约38亿元,建设60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设施;二期投资约58亿元,建设60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3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及下游高附加值产品。
【石 化】鸿达兴业拟募资加码氢能项目(2020-03-20)
3月20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3月9日,鸿达兴业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定增募资49.85亿元,全部用于内蒙古乌海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氢能项目。根据预案,鸿达兴业拟向包括控股股东鸿达兴业集团在内的不超过35名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合计约7.77亿股。其中,鸿达兴业集团承诺以现金认购不低于1亿元,认购股份锁定期36个月,其他投资者认购股份锁定期6个月。
【点评】据了解,本次募投项目建设周期3年,将建成年产5万吨氢能项目,其中年产3万吨液氢项目将是我国首个规模化的民用液氢项目。经济效益方面,公司测算,该项目达产后将增加公司年均收入60.62亿元、净利润13.44亿元。
【石 化】仪征化纤现场监造力破熔喷布项目建设瓶颈(2020-03-20)
3月20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3月10日晚5点,从上海发出的一台进口风机运至仪征化纤,这是仪征化纤年产4000吨“熔喷布”项目第一台到货的关键设备;11日凌晨3点,一辆满载着38面低压配电柜的货车从上海抵达仪征化纤,比原计划时间提前到货。涉及熔喷布领域,仪征化纤是从零起步。2月24日,仪征化纤正式启动8条熔喷布生产线的建设,举全公司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
【点评】在当前的项目建设中,最大的“瓶颈”主要是成套设备的交货期长,主设备及外协设备涉及全国各地80多家设备供应厂家。仪征化纤物资采购组逐家逐项对接,派出11个工作团队专业技术人员到主设备及外协设备厂家对生产制造进度进行督促、监造、催交、催运,现场办公,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石 化】中国石化将再上6条生产线日增12吨熔喷布产能(2020-03-20)
3月20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为进一步增强市场保供能力、平抑原材料价格,在前期紧急上马10条熔喷布生产线(产能18吨/天)的基础上,中国石化日前决定,在燕山石化和仪征化纤再增加6条生产线,以增加12吨/天的熔喷布产能。预计5月底全部投产后,将形成30吨/天产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口罩紧张,一罩难求;熔喷布紧张,价格持续上涨。中国石化迎难而上,实施跨界行动,打通“聚丙烯专用料—熔喷料—熔喷布—口罩”产业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汇集各方资源,积极转产增产增供医用物资和原料,全力服务抗击疫情大局。2月24日,燕山石化、仪征化纤迅速上马10条熔喷布生产线。燕山石化连夜开工,建设者们以小时倒排工期,夜以继日连续奋战,仅用12天就完成了建设和安装。3月6日深夜,燕山石化产出合格熔喷布。仪征化纤的所有生产线预计4月15日后陆续建成、5月底全部投产。
【点评】3月9日,第一车熔喷布出厂。据了解,通过自产、产业链协作、海外采购等方式,中国石化熔喷布供应总量4月中旬可逐步达到18吨/天,可满足日产1800万片医用平面口罩或360万片N95口罩的原料需求。
【石 化】浙石化炼化一体化二期项目启动(2020-03-13)
3月13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日前,浙江省舟山市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1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据介绍,这11个项目包括舟山自贸金融中心项目,以及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二期项目、5.5万吨/年显示/半导体用塑料母粒及光学板材新建项目等。其中,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二期项目位于舟山市岱山县鱼山岛,新建主体工程包括2000万吨/年炼油、400万吨/年对二甲苯、14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装置,配套工程包括储运工程、公辅工程和环保工程。
【点评】二期项目总投资829.3亿元,建设工期为2020~2022年,2020年计划投资200亿元。
【石 化】镇海炼化打通低硫清洁船用燃料油产业链(2020-03-13)
3月13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日前,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首批1000吨低硫清洁船用燃料油顺利出厂,发往舟山港综合保税区正式投放市场,这标志着镇海炼化已打通生产、出口、供应低硫清洁船用燃料油产业链。据了解,镇海炼化目前已具备20万吨/年低硫清洁船用燃料油加工和出厂能力,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加产能。随着中国燃料油出口退税政策的正式落地,国内各大炼厂开启低硫船用燃料油出口供应模式。据金联创不完全统计,2月份国内炼厂低硫船用燃料油产量超过15万吨,出口通关数量接近7.5万吨,其中保税低硫380CST数量在5.62万吨,保税MGO的数量在1.86万吨。
【点评】据了解,2月浙石化低硫船燃的产量在6万吨左右,辽河石化产量在5万吨左右,炼厂人士表示,实际产量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的。受疫情影响,2月份国际油价跌势明显,航运市场需求受到影响,保税燃料油价格也大幅下滑,令部分炼厂生产积极性受挫,实际产量较预期有所缩减。
【石 化】中国海油两条口罩生产线快速建成投产(2020-03-13)
3月13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3月6日,记者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经过全力协调努力,该公司所属单位海油发展投资建设的两条全自动口罩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预计可形成日产口罩20万只的生产能力。据了解,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中国海油将最大限度地提升产能,3月底前,该公司还将陆续投产6条口罩生产线,届时8条生产线日产口罩可达60万只,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持续贡献海油力量。2月16日,中国海油的防护口罩生产企业“中海油(重庆)安全装备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登记,2月19日获得营业执照。
【点评】2月10日至今,从口罩生产建设项目组成立、原材料紧急采购、口罩生产设备引进到正式投产,短短三个星期,从无到有,中国海油全力以赴保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下一步,预计在3月10号、3月20号左右还有6条生产线投产,届时8条生产线日产口罩可达60万只。
【石 化】投资764亿元,中沙合资精化及原料工程项目公示(2020-03-05)
3月5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近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盘锦鑫诚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建设兵器工业集团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变更环评,投资额增加至764亿元人民币。该项目工艺包招标于2019年10月9日正式进入开标、评标阶段,2019年年底完成全部工艺包招标任务。工艺包招标是推进项目总体设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确定总工艺路线的重要支撑,也是下一步开展基础设计的必要前提条件。该项目总体设计合同金额1.5亿元,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承担。
【点评】2015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对该项目进行了核准批复。2017年5月16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盘锦鑫诚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建设兵器工业集团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联合开发协议签约,并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
【石 化】中国石化2月供应医卫原料9.8万吨(2020-03-05)
3月5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2月份中国石化共生产聚丙烯等医卫原料9.8万吨,比1月份增产3.3万吨、增长50.8%,市场供应量充足。同时,中国石化信守原材料不涨价承诺,2月份医卫用聚丙烯价格每吨7000元以下,明显低于1月份。公司统筹安排各相关炼化企业采取,紧急调整排产计划,提高装置负荷,开足马力生产医卫用聚烯烃,加大医卫材料原料供应,并充分发挥化工销售网络渠道优势,及时对接下游客户需求,帮助复工复产,大力缓解因需求暴涨造成的医卫材料紧缺局面。为了尽快满足熔喷布生产厂家的原料需求,上海石化启动紧急技术攻关,加快熔喷布专用料的研发。2月23日,上海石化紧急研发转产的熔喷布专用料试产成功,29日起,每天可生产8吨口罩熔喷布专用料。3月1日,10吨熔喷布专用料顺利出厂,发往河南。
【点评】燕山石化于2月10日成功研发生产熔喷专用料,目前已产出40吨,累计向15个厂家发货9.25吨进行实验应用。镇海炼化克服增产医卫料后添加剂供应紧张的困难,优化生产运行,全力保障医卫用聚丙烯生产,2月份产销1.1万吨,环比增长214%。
【石 化】石油SK集团合资项目落户威海,年内开建LNG接收站(2020-03-05)
3月5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2月25日,在山东省政府举行的重点外商投资项目视频集中签约仪式上,威海南海昆仑能源—韩国SK合资LNG接收站和热电联产项目正式签约,预计总投资100亿元。其中,LNG接收站项目由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山东分公司与SK集团合资建设;燃气热电联产项目由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山东分公司、SK集团及南海新区三方合资建设。燃气热电联产项目预计2020年上半年开工建设,明年投产运营;LNG接收站项目预计年内开工建设,2022年投入使用。江苏如东LNG接收站是中石油投运的首座接收站,是西气东输管道一线的重要起点之一。一期工程接卸能力350万吨/年,2011年投产;二期项目接卸能力300万吨/年,2016年投运;目前正在扩建三期项目,计划2021年建成。届时,该接收站年接卸能力将超过1000万吨。SK集团是韩国第三大跨国企业,以能源化工和信息通信为两大支柱产业,是韩国最大的综合能源化工企业。其下属蔚山炼油厂拥有每年4200万吨的原油加工能力,是全球同行业最大的单一炼油工厂之一。
【点评】根据公开资料统计,截至2019年,国内已建成投运LNG接收站22座,接卸能力总量约8200万吨/年。其中,“三桶油”LNG接收站18座,接卸能力为7255万吨/年,占到总接卸能力的88%。2020年,随着中石化北海、中海油浙江、广汇启东等LNG接收站扩建完工,浙江嘉兴LNG调峰站投运,中国LNG接受能力将超过8800万吨/年。
【石 化】证监会核发3家公司IPO批文:和顺石油等在列(2020-02-27)
2月27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2月21日,证监会按法定程序核准了湖南和顺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贝仕达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的首发申请,这3家公司将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交易。据招股说明书,湖南和顺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成品油批发、零售,业务涵盖成品油采购、仓储、物流、批发、零售环节,在成品油流通领域形成完整产业链,是湖南省第一家获商务部批准取得成品油批发资质的民营石油企业。批发业务覆盖长沙、株洲、湘潭、娄底、邵阳、衡阳等地区;零售业务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长沙市区及周边城市。实际控制人为赵忠、晏喜明(赵忠之妻)及赵尊铭(赵忠之子)。
【点评】湖南和顺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拟募集资金净额126515.32万元,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拟募集资金净额45亿元,深圳贝仕达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拟募集资金净额54962.6万元。以此计算,3家公司合计拟募集资金净额63.15亿元。
【石 化】总投资200亿元,恒力集团投建恒力国际新材料产业园签约落户(2020-02-27)
2月27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2月18日,2020年苏州吴江区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恒力国际新材料产业园签约仪式举行,43个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达到465亿元。新签约的恒力国际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位于汾湖高新区,由恒力集团投资建设,占地1000亩,总投资200亿元,主要从事聚酯新材料、高端薄膜、工程塑料和医用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营销,全面运营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500亿元。
【点评】仪式上,恒力集团董事长、总裁陈建华表示恒力集团将时刻牢记“扎根苏州、勇创大业”初心,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在苏州实现税收、利润双双超百亿元和产值超4000亿元的发展目标。
【石 化】中化国际拟投资百亿元在江苏新建化工基地(2020-02-27)
2月27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两化合并”的靴子落地不久,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化集团)旗下唯一的A股上市公司宣布了一桩重磅投资计划。2月17日晚间,中化国际(600500.SH)公告称,计划在江苏连云港市新建一座化工基地,投资规模为139亿元。这座化工基地将生产碳三系列产品,意指由丙烷衍生的各种化工新材料,包括双酚A、苯酚丙酮等成品。该项目计划2022年6月底前建成投产,预计年均销售收入超过110亿元,年均利润总额约17亿元。中化国际还规划在连云港新建配套的仓储项目,总投资额13亿元。第一阶段的化工品罐区预计在2021年底试运行。中化国际隶属于中化集团,是这家大型央企在化工板块的上市公司。今年1月,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宣布筹划战略性重组。两家央企的年营收总规模在1万亿元以上,员工规模超过22万人。
【点评】中化集团通过旗下公司持有中化国际55.35%的股份。去年前三季度,中化国际营收396亿元,下降11%;净利润5.5亿元,下滑28%。截至去年9月底,该公司总资产546亿元,资产负债率56%。中化国际还收购了西班牙特种工程塑料生产商Elix Polymers(下称Elix),收购估值约11亿元。Elix以生产强度高、韧性好的工程塑料ABS知名,可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和医疗等领域。中化国际也计划借助此次并购,在国内布局相关产能拓展中国市场。
【石 化】投资166.17亿,东华能源拟投建(茂名)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2020-02-21)
2月21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东华能源2月12日晚间公告,面对近期突发并持续蔓延的武汉新冠肺炎,口罩、防护服等医用物质需求量暴增。公司为保障口罩、防护服等医疗卫生企业原料的稳定供应,决定增产无纺布专用料。同日公告披露,为保障口罩、防护服等医疗卫生企业原料的稳定供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次会议审议同意,决定增产无纺布专用料。另外,公司控股子公司东华能源(茂名)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东华能源(茂名)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项目”,项目报批总投资166.17亿元,项目实施后年均净利润22.43亿元。
【点评】具体增产计划如下:1.公司子公司东华能源(张家港)新材料有限公司在2020年2月份满负荷生产医用无纺布专用料Y381H型号35000吨。2.公司子公司东华能源(宁波)新材料有限公司将在2020年2月份生产医用无纺布专用料S2040型号和S2025型号各10000吨。后续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对生产计划进行进一步调整。
【石 化】中国石油医用料生产超计划105%(2020-02-21)
2月21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为了保障医疗物资供应、助力疫情防控,独山子石化、大连石化、大连西太、宁夏石化、呼和浩特石化、兰州石化等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开足马力,全力增产口罩、防护服等紧缺医疗物资的原料。截至2月18日,中国石油今年已累计生产医用料9万吨,出厂近8万吨,比原计划超产105%。独石化优先保障口罩原材料聚丙烯S2040的生产,产能已达684吨/日,超设计负荷3.6个百分点。呼石化增产转产疫防急需的无纺布纤维料HT40-S产品,2月份,呼石化计划生产无纺布纤维料HT40-S产品1.08万吨,是原计划的7.2倍。截至2月15日,兰州石化已生产3783吨高融纤维聚丙烯S900,向华南、华东地区发运3368吨。宁夏石化聚丙烯装置已生产作为口罩等抗疫卫材用料的高端聚丙烯NX40S产品3588吨,预计2月份生产7000吨,超出往年同期产量的3倍。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全力生产口罩和防护衣的原料聚丙烯Z30S。1月初至2月16日,公司已生产聚丙烯Z30S原料1万吨。
【点评】聚丙烯是医用外科口罩及N95口罩的主要材料。为助力生产企业快生产、多生产口罩,中国石油炼化企业立即调整生产计划,全力增产口罩原料。
【石 化】独山子石化医用口罩原料聚丙烯S2040产销量创新高(2020-02-21)
2月21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截至2月11日,独石化今年累计生产医用口罩原料-聚丙烯S2040产品1.6485万吨,出厂1.2531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329吨、214吨,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持。独石化是国内高熔纤维主力生产企业之一。新冠疫情发生后,口罩需求量大增,独石化紧急调运消毒物资和生产生活物资。管理干部、党员和一线骨干入住工厂,24小时值守现场。对聚丙烯S2040产品优先排产、优先生产、优先外运。
【点评】在乙烯原料进厂、生产组织、关键设备特护管理、化工固体产品出厂等各个环节,独石化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保障聚丙烯装置满负荷运行,平稳可靠。
【石 化】大连石化首月生产经营量效双增(2020-02-14)
2月14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大连石化坚持一手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手抓生产经营,积极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企业实际部署开展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安稳生产保卫战。今年1月份,大连石化共加工原油148万吨,同比增加5.4万吨;营业收入59.6亿元,盈利1.02亿元,实现生产经营开门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假期延长、人员不足的情况下,运用企业信息网络和监控平台组织生产,通过网络协调,采取提高蒸馏装置常一线收率和重柴交蜡油等生产和工艺措施,1月份实现航煤产量同比提高21%,柴汽比同比降低0.03,增效400余万元。大连石化公司铁路和码头实行第一时间装卸,1月份完成铁路装卸车1067辆,装卸量5.4万吨;码头装卸油轮97艘,进出口量155.6万吨,其中出口量89.6万吨,实现各类产品快产快运、尽产尽销。
【点评】为增产抗击疫情的医用卫材原料H39S-3等聚丙烯产品,大连石化全力优化三套催化装置和气分装置运行,增加丙烯产量,提高年20万吨和年7万吨两套聚丙烯装置产能。截至2月10日,大连石化今年共生产H39S-3和H39S-2聚丙烯产品近3.6万吨,其中H39S-3产品超过当月排产计划5%,创历史最高水平。
【石 化】镇海炼化生物航煤项目恢复建设(2020-02-14)
2月14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2月12日,镇海炼化生物航煤装置建设现场迎来了第一批复工的建设者,来自中石化第五建设公司的工作人员开始进行管道焊接作业。生物航煤装置年前已经完成了压缩机的安装和调试,现已进入最后的管道配接。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和项目复工,项目管理部提前谋划,在春节期间就建立了承包商疫情防控管理体系,要求承包商按照镇海炼化制订的《承包商节后复工及疫情管控实施方案》落实各项措施,按照“一企一档一人一表”对复工人员逐一进行审查,符合复工条件的人员重新开启门禁卡,并向政府部门提交了在建项目复工报告等相关资料,申请复工。2月9日,得到政府部门批复同意后,项目管理部对现场的安全用电、脚手架、工机具等进行了检查确认,保证现场复工后的施工安全。
【点评】据悉,截止2月11日,累计到达镇海的承包商员工已有986人,已开通门禁610人,生物航煤项目也是镇海炼化首个复工的建设项目,接下来在建项目将陆续恢复建设施工。
【石 化】海南炼化百万吨乙烯项目恢复施工(2020-02-14)
2月14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海南炼化百万吨乙烯项目于1月24日(除夕)停工。为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海南炼化积极做好项目复工各项准备工作,于2月7日起进入局部复工阶段。海南炼化在稳步恢复施工的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施工单位联动,持续做好项目复工期间疫情防控、公共卫生及安全环保工作,坚决杜绝恢复施工而造成的疫情输入,确保项目复工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手硬。
【点评】截至2月11日,项目共投入27台强夯机、152名施工人员,施工累计进度完成42.21%。据悉,复工后整体用工量为450人左右。面对人员短缺问题,海南炼化与各施工单位加强沟通,制定严密得当的措施,确保在安全可行的情况下,尽快调派工人,加快施工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