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化】中海油启动回A股,拟募资不超350亿元(2021-09-29)
9月29日,中化新网讯,“三桶油”之一的中海油正式启动回A程序。26日晚间,中国海洋石油在港公告称,为了在维持国际发展策略同时,通过股权融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以及完善其资本架构,公司拟进行人民币股份发行,将于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告显示,中国海洋石油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6亿股人民币股份,占截至本公告日期的公司股本约5.82%,及于人民币股份发行完成后公司经扩大股本约5.50%。公司及主承销商可行使超额配股权,超额配发最多为人民币股份发行初始规模15%的人民币股份。此次回A,中国海洋石油拟募集资金不超过350亿元人民币,拟用于包括圭亚那Payara油田、流花11-1/4-1油田、陵水17-2气田等在内的国内外多个油、气田开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点评】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海洋石油实现营业收入1102.33亿元,同比增47.8%,增幅在“三桶油”中最高;同期实现净利润333.3亿元,同比增长221%;每股盈利0.75元。中国海洋石油上半年油气净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278.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7.9%。其中,国内净产量达192.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10.8%。
【石 化】总投资18亿元!恒力石化年产45万吨生物可降解新材料项目开工(2021-09-24)
9月24日,中化新网讯,2021年9月22日,大连市举行三季度重大项目签约和集中开工活动。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力石化”)年产45万吨生物可降解新材料项目作为重大项目之一,在恒力(大连长兴岛)产业园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恒力石化年产45万吨生物可降解新材料项目,总投资18亿元,位于恒力(大连长兴岛)产业园内,采用自主研发的工艺技术及配方,依托产业园原料及配套优势,主要建设15万吨/年PBS类生物降解塑料与30万吨/年PBAT生物降解塑料两大项目。
【点评】目前,PBS及PBAT是世界公认的综合性能最好的全生物可降解材料,也是生物可降解塑料用途最广泛的品种,在自然覆土环境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能够被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含氧化合物,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聚酯材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餐饮用具、医疗、农用薄膜、注塑、发泡材料等领域。早在去年底,恒力年产3.3万吨PBS类生物可降解聚酯新材料项目就已实现一次性开车成功,标志着恒力正式进军可降解聚酯新材料领域。本次开工的项目计划于2022年建成投产,届时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产能最高的生物可降解新材料基地。
【石 化】科威特国家石油完成炼油设施扩建(2021-09-24)
9月24日,中化新网讯,据安迅思能源9月23日消息称,据路透社报道,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KNPC)成功启动了一个环保项目的全面运营,该项目旨在扩大炼油能力,生产排放更低、污染更少的燃料。KUNA报告称,该项目包括将Mina Abdullah炼油厂的产能扩大至45.4万桶/天,将Mina Al-Ahmadi炼油厂的产能扩大至34.6万桶/天。该公司还表示,他们将生产符合欧4和欧5全球环境标准的产品,以减少排放和污染物。KUNA补充说,该项目是科威特在2025年实现160万桶/天炼油能力目标的一部分。
【点评】根据MRC,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重新启动了科威特Mina Abdulla炼油厂的蒸汽生产系统。蒸汽生产系统因更换热循环系统而暂时关闭。
【石 化】限电限产影响扩大,一批上市公司被波及(2021-09-24)
9月24日,中化新网讯,近期,“能耗双控”政策执行纷纷落地落实,限电限产措施在多个省份密集推出,“双高”企业轮番接到限产通知。企业与相关产业链都受到波及。比如,上游方面,钢材、水泥、铝、黄磷等原材料价格因限产刺激供不应求而涨价,部分产品价格近期直线拉升,创历史新高。下游方面,价格传导拉升生产成本之外,供货周期开始拉长,订单交付压力加大。今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直接点名9个省份: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地上半年能耗强度同比不降反升。此外,还有10个省份的能耗强度降低率未达到进度要求,全国节能形势十分严峻。根据要求,上述地区今年将暂停国家规划布局重大项目以外的“两高”项目节能审查,确保完成全年能耗双控目标特别是能耗强度降低的目标任务。
【点评】目前,神火股份、云铝股份、天原股份、晨化股份、红宝丽等十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披露当地政策带来的影响。拉长历史视线看,这一轮限电限产举措,或许会倒逼诸多高能耗的中小企业要么退出市场,要么转型升级。然而,阵痛难免,诸多的产业格局也许要重塑。
【石 化】石油巨头今年上半年收入增长46%(2021-09-16)
9月16日,中化新网讯,据阿纳多卢新闻9月15日消息称,根据阿纳多卢周一从财务业绩中汇编的数据,在从疫情引发的大规模需求冲击中反弹后,全球十大上市石油生产公司的收入在2021年上半年增长了近46%。在2021年1月至6月期间,大型石油公司的总收入超过了8250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仅为5660亿美元。根据财务业绩数据计算,今年上半年,10家主要石油公司的收入增长了2590亿美元,达到8250亿美元。沙特阿美、雪佛龙、Equinor和卢克石油是这一时期收入增长最多的公司。今年前六个月,沙特阿美的收入增长了66.8%,雪佛龙增长了54.7%,Equinor增长了54.2%,卢克石油增长了53.8%。然而,壳牌的营收同比增幅最低,为29.4%。
【点评】疫情发生后,各国实施了新的或持续的封锁和其他措施,新的疫情爆发,以及正在进行的疫苗接种工作取得成功,这些都继续在更加动荡的市场中影响能源需求和价格。然而,随着石油需求反弹,油价回升至疫情前水平,市场目前正显示出复苏迹象。
【石 化】盛虹炼化原油进口配额增至1600万吨/年(2021-09-16)
9月16日,中化新网讯,9月9日,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公布《关于收到盛虹炼化(连云港)有限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使用进口原油批复的公告》。公告中关于进口原油批复的主要内容如下:盛虹炼化(连云港)有限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内容为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江苏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符合《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修订版)》(发改产业〔2018〕1134号)等政策要求。为保障项目顺利生产经营,原则同意项目业主使用进口原油1600万吨/年,其中2021年使用进口原油200万吨,2022年使用进口原油1589万吨,2023年起使用进口原油1600万吨。原油进口具体事宜由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配合项目业主按照相关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申请办理。
【点评】2015年国家允许地炼进口原油并进行加工,地炼首次获得原油进口配额,在此之前,地炼产能低,利润低,生产原料是国内原油、央企转售的原油以及废弃燃料油。2016年虽然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央企放缓了进口,但山东地炼旺盛的进口需求把当年的原油进口量提高了13%。地炼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石 化】雪佛龙拟砸百亿美元大力推进清洁能源,规模为此前三倍(2021-09-16)
9月16日,中化新网讯,在雪佛龙计划截至2028年对低碳能源业务投入百亿美元之前,上月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宣布出售油气资产,彻底退出油气业务。美东时间14日周二,雪佛龙公布了一揽子加大低碳能源业投资规模的计划,旨在发展这类领域的业务。截至2028年的七年间,雪佛龙预计投入超过100亿美元,其中包括20亿美元降低现有业务中的碳密度,这一计划投资规模是此前计划30亿美元的三倍多。上述投资将用于生物燃料、氢生产、碳捕捉等技术,以此达到截至2030年的以下目标:可再生天然气产量达到400亿英热单位/日,供应服务于重型货物运输客户的天然气充气网;将可再生燃料产能扩大到10万桶/日,满足客户越来越高的可再生柴油和可持续性航空燃油需求;将氢年产量扩大到15万吨,供应工业、电力和重型货物运输客户;年度碳捕获及碳中和量扩大到2500万吨。
【点评】全球碳减排风潮日盛,美国能源业巨头雪佛龙(Chevron)正在加快步伐追赶这一潮流。不过相比在传统油气上的投资,雪佛龙的低碳能源投入还是小巫见大巫。截至2025年,对油气项目每年的资本支出都将在140亿到160亿美元。而从本周二公布的截至2028年计划看,雪佛龙对低碳领域的支出大概只有油气支出的10%。
【石 化】万华化学:POE已完成中试,加速新能源布局,积极应对碳中和(2021-09-09)
9月9日,中化新网讯,万华化学在于投资者互动中表示:公司POE产品已经完成中试,目前正在持续优化。POE项目首次提出是在2018年股东大会。2019年股东大会万华将POE定位为第四代产品之一。2020年股东大会万华表明POE的未来市场很大,目前公司中试产品基本可以达到进口的水平。目前POE技术掌握在美国和日本少数几家公司手中。陶氏化学现在产能80-90万吨,占全球产能50%,计划到2025年占到80%,预计到时陶氏的产能达到180万吨。2010年时中国的POE消耗为0,到2018年需求达到30万吨。万华化学五年前开始研发POE,现在已经完成中试。2025年之前万华有望有20万吨的POE产能。
【点评】POE是万华最重视的新能源材料,有望实现国产零的突破。万华20万吨POE项目此前在乙烯二期项目环评中公示,有望3年后投产。万华POE已经中试成功并达到进口的水平,有较多的技术积累,也有完善的专利布局,投产确定性强。目前,POE光伏胶膜市占率仅为12%,主要是因为POE在价格方面与EVA相比不占优势,但是由于EVA膜封装的光伏组件会产生腐蚀问题,而POE薄膜封装的光伏组件,水汽透过率低,将使组件的使用寿命更长。随着POE国产化拉低成本,未来POE市场将有望得到释放。
【石 化】雪佛龙计划剥离鹰福特盆地资产(2021-09-09)
9月9日,中化新网讯,据离岸工程9月6日报道,据报道,雪佛龙(Chevron)计划剥离其在美国德克萨斯州鹰福特(Eagle Ford)盆地的油气资产,此举将进一步简化其上游业务。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和一份营销文件报道了这一消息。随后,一家公司发言人也证实雪佛龙正在出售这些资产。该公司估计,考虑到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分别为70美元和4美元,标记资产中已探明的已开发资源总额将约为10亿美元。这将使撤资价值约为38亿美元。
【点评】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雪佛龙可能会收到10亿至20亿美元的收购报价。总部位于加州的雪佛龙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该公司报告称,2021年第二季度净收入为31亿美元,上年同期亏损82.7亿美元。石油产品需求的增长和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飙升推动了这一转变。本季度,雪佛龙的净石油当量日产量为313万桶,同比增长5%。
【石 化】恒力石化1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环评公示(2021-09-09)
9月9日,中化新网讯,近日,恒力石化(大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公示。项目新增45万吨环氧乙烷装置、20万吨/年乙醇胺装置、3万吨/年乙撑胺装置、42/26万吨/年苯酚丙酮装置、2*24万吨/年双酚A(采用离子交换法)、20万吨/年碳酸二甲酯、26万吨/年聚碳酸酯、2*20万吨/年CO2精制装置、13万吨/年异丙醇、30万吨/年ABS装置、15万吨/年聚苯乙烯装置、2*25万吨/年甲醛装置、8万吨/年聚甲醛装置、40万吨/年醋酸装置、7.2万吨/年PDO装置、6万吨/年PEMEG装置、动力(不含机组)及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
【点评】该项目以炼化项目和乙烯项目来的氢气、氮气、苯和二氧化碳废气为原料,生产液氨、己二酸、食品级CO2等产品,将进一步完善“原油—PTA、己二酸—PBAT”的可降解新材料全产业链,并将低温甲醇洗装置排放的高于 95.0%的二氧化碳尾气提纯到 99.99%食品级,既回收工业废气二氧化碳,同时为企业增加效益。
【石 化】中石化氢能源(天津)有限公司成立(2021-09-02)
9月2日,中化新网讯,8月26日,天津石油与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轻程(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组建中石化氢能源(天津)有限公司,深耕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运营等领域,进一步促进氢能开发应用。该公司将重点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加氢站建设运营业务,打造“车—站—景”联动运营模式,通过为终端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氢能车辆运力服务,带动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点评】天津石油将进一步加强加氢站等涉氢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氢燃料电池示范应用场景,加快产业链布局。天津港保税区将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石化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聚集优质项目资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石 化】中海油上半年净利润为333.29亿元,同比增长221%(2021-09-02)
9月2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作为2020年上半年唯一盈利的公司,中海油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99万亿元,同比增长47.68%;净利润为333.29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03.83亿元,同比增长221%;基本每股收益0.75元。上半年净利润创同期历史新高。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宏观经济复苏、国际油价回升、油气产品需求增长的有利时机。
【点评】企业在通过系统优化、市场开拓、成本管控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油气产业链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积极向绿色低碳转型,纷纷大力发展新能源等业务。今年中国海油宣布正式启动碳中和规划,全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该公司董事长汪东进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海油计划获取陆上光伏和风电资源不低于500万千瓦,业务投资占比约为公司总投资的5%-10%。同时,公司计划将天然气占油气总产量的比例从目前的20%提升至35%。
【石 化】中国石化今年上半年业绩创近三年同期最好业绩(2021-09-02)
9月2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目前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半年报均已公布。“三桶油”业绩均实现增长,其中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扭亏为盈,中国海洋石油净利润同比增长221%。中国石化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6万亿元,同比增长22%;股东应占利润400亿元、每股收益0.33元。中国石化在上半年实现油气当量产量235.29百万桶、同比增长4.2%,天然气产量5826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13.7%。上游板块盈利大幅改善,实现经营收益62亿元。炼油板块方面,上半年加工原油1.26亿吨,同比增长13.7%,生产成品油7219万吨,同比增长7.4%。炼油板块盈利强劲反弹,实现经营收益394亿元。化工板块方面,上半年中国石化实现乙烯产量646万吨,同比增长11.9%。化工产品经营总量为4000万吨。化工板块盈利保持良好水平,实现经营收益130亿元。
【点评】不过从前十大股东持股变化情况来看,上半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均发生了股东减持,这也对其股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减持时间上来看,集中在二季度且中报披露之前,这意味减持的机构选择了高位套现,而非坐等分红。具体看来,中证金报告期内分别减持了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约1.19亿、2.84亿股。中国石化则被中国人寿减持,个人投资者黄长富在二季度入局公司前十大股东。
【石 化】中国石油上半年经营业绩创七年同期最好水平(2021-08-26)
8月26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宣布,2021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创七年同期最好水平。国内油气当量产量7.35亿桶,同比增长3.5%;可销售天然气产量2.16万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6.7%。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65.8亿元(人民币,下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30.4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在实现油价下降5.4%的情况下,净利润增加246.2亿元。公司财务状况保持稳健,资产负债率比上年末下降0.1%;现金流状况良好,自由现金流同比增加309.8亿元;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29元。
【点评】公司始终高度重视股东回报,董事会决定派发2021年中期股息每股0.13元,派息额238.66亿元、为2015年以来中期派息最高水平。
【石 化】道达尔开发可再生赛车燃料(2021-08-26)
8月26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据钻机地带8月24日报道,日前,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TotalEnergies)宣布,其正在开发一种用于赛车比赛时的100%可再生燃料。据道达尔透露,该燃料将从下赛季开始在国际汽联(FIA)世界耐力锦标赛(WEC)上使用,包括2022年勒芒(Le Mans)24小时赛和欧洲勒芒系列赛(ELMS)。该公司指出,这款名为Excellium Racing 100的新燃料将以生物乙醇为基础生产,原料来自法国农业产业的葡萄酒残留物,以及法国道达尔公司在里昂附近的Feyzin炼油厂生产的ETBE,原料也来自循环经济。
【点评】道达尔表示,燃料为所有参与者开启了耐力赛和赛车运动能源转型的新篇章。据该公司称,这将使赛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立即减少至少65%。
【石 化】中石化发现亿吨级油气(2021-08-26)
8月26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部署在我国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的重点探井——顺北44X井,于近日试获油气当量超千吨,标志着顺北油气田4号断裂带获得亿吨级油气区重大发现,至此,中国石化在该地区探明油气储量超2亿吨。中国石化在顺北油气田已建成百万吨级产能。顺北油气田具有超深、超高压、超高温的特点,储层平均埋藏深度超过7300米,是世界上埋藏最深的油气藏之一,勘探开发难度大。2016年,中国石化宣布在顺北油气田勘探取得重大商业发现。此后,中国石化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攻克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题,创新形成顺北超深断控型油气成藏理论,先后发现顺北油气田1号断裂带、5号断裂带以及4号断裂带等三个亿吨级油气区。
【点评】2020年,顺北油气田建成百万吨级产能。2021年6月,累产原油突破300万吨、天然气超10亿方,成为中国石化“十四五”期间重要的增储上产阵地。
【石 化】腾讯入局PHA可降解材料(2021-08-19)
8月19日,中化新网讯,2021年8月11日,北京蓝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晶微生物”)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深圳力合华石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退出,新增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为股东;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3%。目前,蓝晶微生物首个自主研发管线——全生物可降解材料PHA的产业化项目已确定在江苏省盐城市落地。盐城作为海上风电第一城,拥有完备的配套设施和专业经验,有助于蓝晶微生物实现生物合成+清洁能源理念。
【点评】该项目总产能规划为10万吨,分三期建成,其中年产能5000吨的一期生产线将在2022年内建成投产。此外,蓝晶微生物正在扩张升级包含柔性自动化实验系统、超高通量发酵系统和智慧云端数据系统在内的数字原生研发平台CloudLab1。基于CloudLab1,蓝晶微生物有望将后续产品管线的完整研发周期再缩短70%。
【石 化】上半年荣盛石化净赚超65亿元,同比增长104.69%(2021-08-19)
8月19日,中化新网讯,2021年8月12日晚间,荣盛石化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该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4.16亿元,同比增长67.88%;同期实现净利润65.66亿元,同比增长104.69%,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65元。炼化项目总体产量稳步攀升中,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原料产品价差有所扩大,盈利空间显著提升。加上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共振复苏,下游需求显著回暖,原油-PX-PTA-聚酯及原油-化工品产业链景气度持续恢复,使得公司产业链的产品成本与产品价差有所扩大,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点评】报告期内,荣盛石化在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投资建设的“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各项工程进展顺利。值得注意的是,对比去年同期,2021上半年,荣盛石化炼油产品及化工产品营业收入增加约87.86%,主要系子公司浙石化项目一期全面投产,相应营业收入增加。本期聚酯切片营业收入增加约113.51%,主要系子公司逸盛大化瓶片投产,相应营业收入增加。
【石 化】2021上半年恒力石化盈利85亿元,同比增长56.65%(2021-08-19)
8月19日,中化新网讯,恒力石化2021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5.74亿元,同比增长55.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42亿元,同比增长56.65%。值得一提的是,恒力石化半年度盈利规模首次突破85亿元,创历史新高。对于业绩增长原因,恒力石化表示,受益于原油价格上行和终端消费修复影响,叠加海外订单回流,行业上游的炼化、煤化、乙烯装置产出的各类主要化工品价格与价差维持并波动在强势区间,支撑公司业绩稳定增长。同时,行业下游的化工新材料产品也受益于原料成本推动和终端复苏拉动影响,盈利能力快速改善。
【点评】恒力石化表示,公司下一步将依托现有的原料加工资源、外购资源空间和装置优化潜力,对标具有规模优势和领先水平的新材料业务环节,瞄准“新消费”和“硬科技”发展并升级重点新材料突破性领域,规划发展包括可降解新材料产业链、锂电产业链、光伏产业链、新型工程塑料产业链等高增长、高潜力新材料市场。
【石 化】投资44亿元,华鲁恒升将建新项目(2021-08-12)
8月12日,中化新网讯,近日获悉,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44亿元,建设12万吨/年PBAT可降解塑料和17.95万吨BDO项目。华鲁恒升进入PBAT聚合行列拥有成本优势,该已于今年2月建成16.7万吨己二酸项目并达标达产,该公司己二酸产品规模达到年产34万吨,在国内产能占比升至12.5%,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点评】拟建成时间为2023年,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1,4丁二醇(BDO)17.95万吨,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12万吨;N甲基吡咯烷酮(NMP)5万吨,副产丁醇0.51万吨,四氢呋喃1.3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