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化】埃克森美孚将新建首座大型废塑料化学回收设施(2021-11-19)
11月19日,中化新网讯,埃克森美孚近日宣布,计划在得克萨斯州贝塘新建首座大型先进化学回收设施,预计2022年年底投入运营。该化学回收设施将成为北美最大的废塑料回收设施之一,通过将塑料废弃物回收,为制造塑料和其它产品提供原料,初步计划每年回收30000吨塑料废弃物。目前,埃克森美孚一个规模较小的临时设施已经开始商业化生产经认证的循环聚合物,将于2021年底上市,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点评】埃克森美孚计划未来五年内,在全球范围建设相关装置,使其塑料废弃物年化学回收产能达到约50万吨。在欧洲,公司正与Plastic Energy合作,在法国Notre Dame de Gravenchon建立一家化学回收厂,预计该厂2023年投产时,每年可处理2.5万吨塑料废弃物,年产能有望进一步扩大至3.3万吨。
【石 化】中海油“回A”有新进展,证监会已受理发行申请(2021-11-19)
11月19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中国海洋石油11月14日晚间在港交所公告称,公司已就人民币股份发行向中国证监会提交包括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在内的申请材料,并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对公司提交的A股发行申请出具的受理单。公告显示,中国海洋石油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6亿股人民币股份,占截至当时公告日期的公司股本约5.82%,及于人民币股份发行完成后公司经扩大股本约5.50%。公司及主承销商可行使超额配股权,超额配发最多为人民币股份发行初始规模15%的人民币股份。
【点评】据披露,此次“回A”,中国海洋石油拟募集资金不超过350亿元人民币,拟用于包括圭亚那Payara油田、流花11-1/4-1油田、陵水17-2气田等在内的国内外多个油、气田开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石 化】石油巨头壳牌宣布改名,并将总部迁至英国伦敦(2021-11-19)
11月19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2021年11月15日,全球石油巨头——荷兰皇家壳牌在其官网宣布,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宣布将对公司的法律和税务架构进行重大调整,离开关系日渐恶化的母国荷兰。将放弃双重股权结构,并将公司总部从荷兰海牙迁至英国伦敦。与此同时,壳牌还宣布将公司名称中的荷兰皇家(Royal Dutch)字眼移除。换句话说,该公司已决定将名字从荷兰皇家壳牌(Royal Dutch Shell)改为壳牌(Shell),从而放弃使用了130多年的荷兰皇家称号。
【点评】对于壳牌既搬家又改名的行为,荷兰政府非常不满。但英国方面则表示,壳牌此举是“对英国经济投下了信心票”,是英国脱欧后的福音。值得注意的是,壳牌还决定将公司税籍从荷兰迁至英国。
【石 化】镇海炼化120万吨/年乙烯项目预计12月30日投产(2021-11-12)
11月12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宁波镇海炼化有限公司扩建1500万吨/年炼油、120万吨/年乙烯项目进展顺利,乙烯裂解炉点火烘炉一次成功,各装置开车调试有条不紊顺利推进中,据悉乙烯项目计划在2021年12月底引料开工正式投产,主要延伸方向是聚烯烃和高端精细化工产品。镇海炼化是中石化旗下最大的原油加工基地和成品油出口基地,2010年以来,连续10年利润居中国石化第一,已全面构建成“大炼油、大乙烯、大码头、大仓储”的产业格局。镇海炼化现拥有炼油规模2300万吨/年和100万吨/年乙烯。
【点评】日前中国石化镇海基地一期项目建成后镇海炼化形成2700万吨炼油以及220万吨乙烯产能,目前是国内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基地,同时是国家重点规划布局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以及打造镇海等四个世界级炼化基地的关键节点。二期项目自去年11月份常减压装置投产以来一直处于试生产阶段,后期化工装置将逐步加快投产。
【石 化】中国石化首套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示范站投用(2021-11-12)
11月12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近日中国石化首套质子交换膜(PEM)制氢示范站在所属燕山石化启动投用,标志着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国产PEM制氢设备打通了从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到系统集成的整套流程。
【点评】中国石化表示,这为企业利用“绿电”制“绿氢”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和工程示范,对加快推进能源转型、促进北京市建立绿氢能源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石 化】埃克森美孚:全面推进广东惠州化工综合体项目(2021-11-12)
11月12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埃克森美孚11月8日宣布,公司已作出最终投资决策,全面推进位于广东惠州大亚湾石油化学工业区的投资数十亿美元的化工综合体项目。埃克森美孚表示,该化工综合体将生产应用于包装、汽车、农业以及卫生和个人护理消费品的高性能聚合物。作为埃克森美孚推进气候解决方案持续投入的一部分,将采用行业领先的技术来提高能源效率。目前,项目的施工作业正在进行中,包括灵活性进料蒸汽裂解联合装置,三条高性能聚乙烯生产线和两条差异化的聚丙烯生产线。蒸汽裂解装置的额定乙烯产能为每年160万吨。资料显示,2020年4月,埃克森美孚惠州项目在广东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开工。
【点评】埃克森美孚近期表示,公司资本优先投资于优势资产中,即具有最高潜在价值和股东回报率富有吸引力的资产,其中包括到2027年高价值高性能产品可增长60%的化工项目。除中国的这一化工综合体项目外,埃克森美孚和SABIC位于得克萨斯州San Patricio县的合资企业(Gulf Coast Growth Ventures)已在投产准备中。
【石 化】中海油:三季度油气销售收入580亿元,同比大涨63.3%(2021-11-05)
11月5日,中化新网讯,10月28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的主要经营指标。得益于国际油气价格继续走高和油气销量上升,实现未经审计的油气销售收入约人民币580.3亿元,同比大幅上升63.3%。2021年第三季度,中海油实现总净产量144.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9.9%。其中,中国国内净产量达100.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13.0%,主要来自曹妃甸6-4油田、旅大21-2油田等新项目投产以及陆上非常规气田产量贡献;海外净产量43.9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3.2%。
【点评】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平均实现油价为70.38美元/桶,同比上升63.6%,与国际油价走势基本一致;平均实现天然气价为7.08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上升21.0%,主要来自中国及海外天然气销售价格上涨。期内,公司资本支出达到约人民币209.4亿元,同比增加13.8%,主要原因是工作量同比增加。
【石 化】中石油:三季度净利221亿元,同比下降44.8%(2021-11-05)
11月5日,中化新网讯,中石油公布的2021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18803.41亿元,同比上升31.85%;归母净利润751.22亿元,同比上升646.44%;扣非净利润682.44亿元,同比上升294.1万倍;其中第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6837.6亿元,同比上升37.5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20.86亿元,同比下降44.85%;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30.13亿元,同比下降27.61%;负债率45.49%,投资收益312.02亿元,财务费用133.21亿元,毛利率19.76%。
【点评】炼油与化工业务,公司实现经营利润319.90亿元,同比增加336.58亿元。其中化工业务贡献经营利润118.57亿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公司积极探索开展“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建设,国内首座综合能源服务站正式投入运营。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国内销售汽油、煤油、柴油8,410.6万吨,同比增长8.1%。
【石 化】中石化:三季度利润207亿,同比下降55%(2021-11-05)
11月5日,中化新网讯,2021年前三季度,中石化主营收入20033.5亿元,同比上升29.04%;归母净利润598.92亿元,同比上升154.95%;扣非净利润610.64亿元,同比上升696.15%。其中第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7417.47亿元,同比上升42.7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07.39亿元,同比下降55.39%;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26.44亿元,同比上升59.9%。前三季度,中国石化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13.7%,加工原油1.91亿吨,同比增长9.3%,乙烯产量975万吨,同比增长10.2%,境内成品油总经销量1.28亿吨,同比增长3.8%。
【点评】炼油方面,增产高附加值产品和特种产品,建成6套氢纯化装置,成功开发高端针状焦产品,低硫船燃境内市场占有率位居首位;加快先进产能建设,有序推进结构调整项目。前三季度加工原油1.91亿吨,同比增长9.3%,生产成品油1.09亿吨,同比增长3.2%。
【石 化】卫星石化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1.3亿,同比增长398%(2021-10-29)
10月29日,中化新网讯,2021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00亿元,同比+165%;归母净利润42.6亿,同比+372%;Q3单季归母净利润21.3亿,同比+398%。收入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C2项目投产增量贡献。连云港石化C2项目5月20日投产以来运行良好。Q3,产品聚乙烯、乙二醇价格方面,尽管行业新增供给压力存在,但三季度受益煤炭和甲醇价格暴涨支撑,聚乙烯、乙二醇Q3呈现上涨趋势,给轻烃路线带来良好盈利空间。近期煤制烯烃成本和HDPE价格出现倒挂,预计Q4在高煤价支撑下轻烃路线的盈利仍有保证。
【点评】PDH受丙烷涨价影响。2021年丙烷价格表现强势,二三季度传统淡季价格处于高位,进入10月之后进一步攀升,华东CFR价格到10月中旬上涨至869美金/吨。导致PDH盈利收窄,近期处于微利状态。丙烯酸价格盈利大超预期。2021前三季度均价约10800元/吨,比去年同期涨幅超过4000元/吨。9月集中检修及节能减排因素导致丙烯酸供给进一步收紧,到10月中旬价格攀升到18000元/吨以上。考虑丙烯酸行业供给格局向好,未来有望保持较好利润。
【石 化】沙特阿美目标: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2021-10-29)
10月29日,中化新网讯,据安迅思新加坡10月25日消息,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公司沙特阿美的目标是到2050年其所有业务都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计划的细节将在明年第二季度发布的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该公司的目标与沙特阿拉伯在206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一致。
【点评】沙特阿美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纳塞尔表示:“前方的道路将是复杂的,因为世界向更可持续的能源未来的过渡将需要集体行动和重大技术突破。但我们仍然专注于提供可靠和廉价的能源,我们进行了长期投资,因为我们进一步减少排放的努力正在获得动力。”
【石 化】荣盛石化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5.6亿,同比增长45%(2021-10-29)
10月29日,中化新网讯,2021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01.2亿,同比+79%;经营活动现金流336亿,同比大幅+806%。Q3单季归母净利润35.6亿,同比+45%。主因浙石化一期项目投产之后,各装置生产进展顺利,报告期内效益释放明显。浙石化二期年内有望转固贡献增量。三季度末公司在建工程1167亿,同比有增加,反映浙石化二期尚未转固。公司10月25日公告,浙江石化炼化二期项目获得2021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1200万吨。进口原油配额的获取有望支撑浙石化二期Q4转固带来利润增厚。
【点评】炼厂“少油多化”享受高煤价带来的盈利支撑,以及下游产品高附加值。浙石化以“少油多化”为特征。三季度受益煤炭和甲醇价格大涨支撑,聚乙烯、乙二醇Q3呈现上涨趋势,预计Q4在高煤价支撑下聚烯烃和乙二醇盈利仍有支撑。浙石化二期又在一期基础上增加了EVA/LDPE、己烯-1等产品,获取更高附加值。
【石 化】陶氏化学计划建设全球首个净零碳排放乙烯设施(2021-10-21)
10月21日,中化新网讯,陶氏化学10月6日宣布,计划建设全球首个净零碳排放乙烯设施。该项目将使陶氏位于加拿大艾伯塔省萨斯喀彻温堡的工厂的乙烯和聚乙烯产能增加三倍以上。这些投资将使陶氏全球乙烯产能的20%脱碳,同时将聚乙烯供应量增加约15%。陶氏表示,预计每年将分配约1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以分阶段、逐个站点的方式对其全球基地进行脱碳。
【点评】陶氏预计,到2030年,新乙烯裂解装置将分阶段增加约180万吨产能,加上衍生品产能和场地改造投资,将使公司能够生产和供应约320万吨经认证的零碳排放聚乙烯和乙烯衍生物。短期资本和运营增长投资预计将产生约20亿美元的额外EBITDA,到2030年,新的净零碳排放乙烯和衍生品综合体预计将每年提供约10亿美元的EBITDA。
【石 化】万华布局化工新型高端材料,与海康威视达成战略合作(2021-10-21)
10月21日,中国经济网讯,2021年10月13日,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万华化学集团烟台全球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分别基于各自在工业和科技领域的深厚积淀,达成以下两个方面的战略合作:1化工新型高端材料研发方面,万华化学将与海康威视在硬件产品的结构材料升级上持续合作。2化工安全生产管控方面。
【点评】在双碳目标下,中国化工产业正处于补链、强链的发展过程中。万华化学作为全球化运营的化工新材料公司,能依托不断创新的核心技术、产业化装置及高效的运营模式,推动化工新型高端材料研发和大规模生产,助力高科技产品在结构材料上的升级。
【石 化】广州石化优化项目降本增效显著(2021-10-21)
10月21日,中国经济网讯,今年以来,广州石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加强优化测算,全力稳生产调结构,将优化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1月至9月共实施优化项目61个,创效成果显著。加强优化测算,柴汽比大幅降低,创效拳头产品产量提升。针对柴油市场低迷、出厂不畅的问题,广州石化多举措压减柴油产量,通过增加低硫重质船用燃料油产销量、柴油并蜡油等措施,大幅降低柴汽比。1月至9月,累计柴汽比同比下降0.29,创历史最好水平。广州石化紧贴市场及时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加大石脑油生产力度,通过提高直馏石脑油和焦化汽油产量、加大加氢裂化装置尾油投料量、控制石脑油组分调入汽油量、航煤回炼等措施,1月至9月石脑油出厂量达31.97万吨,同比增加133%,创效5748万元。
【点评】面对急剧变化的化工原料和成品市场,广州石化通过调整乙烯原料结构、提高裂解投料量等措施,确保轻、重乙烯原料总比例超过80%,石脑油的比例低于20%,裂解总投料量每小时同比提高0.34吨,创效445万元。
【石 化】卫星石化拟更名卫星化学,化学品生产营收占比达到95%以上(2021-10-14)
10月14日,中化新网讯,2021年9月29日晚间,卫星石化发布披露回购部分股份方案称,拟回购股份的金额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2亿元,回购股份的价格不超过63元/股,将全部用于实施公司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或公司其他股权激励计划。另外,公司拟变更中文名称为卫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卫星化学。据了解,卫星石化自创立以来专注于轻烃为原料的化学品与化学新材料产业链一体化布局,采用绿色低碳技术形成了以乙烷、丙烷等清洁能源生产化学新材料的特色产业链,因此公司证券简称拟由“卫星石化”更名为“卫星化学”。
【点评】自我国“双碳目标”确立以来,我国化工企业正加速往下游高附加值新材料领域布局。卫星石化2020年底C2项目一期开车成功,标志着公司成功打通C2产业链,形成了“C2+C3”的双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了公司产业链布局,计划于2022 年建成以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加成反应生产电池级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EMC)等装置,包括 VC、FEC 等产品规划。
【石 化】中科炼化全力推进“油转化”,提升化工高附加值产品产量(2021-10-14)
10月14日,中化新网讯,国庆期间,中科炼化统一部署,精心组织生产原料保供,接卸原油26万吨,东兴供中科重整石脑油4187.5吨,中科向东兴提供丙烯262吨,为节日期间安全稳定生产奠定基础。今年以来,中科炼化将“油转化”的理念贯穿生产优化过程,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推进各项“油转化”措施,统筹开展中科生产区和东兴生产区原料互供工作,持续调整产品结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目前,两生产区互供石脑油、丙烯、液化气等原料,有效促进炼油产品产量降低、化工高附加值产品产量提升。
【点评】截至目前,精制煤油在乙烯装置的投料量较年初提高5%以上,助力效益增长,吨乙烯原料成本在集团公司同类装置中达最优水平。
【石 化】浙石化二期春节前逐步投产,高压聚乙烯装置将率先启动(2021-10-14)
10月14日,中化新网讯,近日,针对浙石化二期项目进展,荣盛公司在投资者问询中回答了关于浙石化最新进展的问题。国庆前,浙江石化(二期)全密度聚乙烯装置设计规模45万吨/年顺利投产。二期项目尚有一套高压聚乙烯装置和二套聚丙烯装置,也在酝酿春节前逐步投产,高压聚乙烯装置率先投产概率较大。浙江石化二期项目预计8月中旬投产45万吨全密度装置,8月底-9月初投产35万吨高密度装置,而40万吨的低密度装置预计在4季度投产。浙江石化布局光伏级EVA产能为30万吨,采用巴赛尔技术,目前正在积极推进过程当中。
【点评】项目一次性规划、分两期实施:一期年加工原油2000万吨,年产芳烃520万吨、年产乙烯140万吨,已于2019年12月底建成投产;二期年加工原油2000万吨,年产芳烃660万吨、年产乙烯280万吨,预计2021年全面建成投产。
【石 化】埃克森美孚:依赖低碳技术解决碳排放问题(2021-09-30)
9月30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埃克森美孚是石油公司的百年龙头老大,近年来对于碳中和的态度较为消极,核心战略集中在减少范围1和范围2的碳排放量,增加清洁能源天然气的应用,注重生物燃料技术,并加强碳捕获、利用和封存能力,而对于净零排放目标及新能源业务转型,并未予以足够的关注。相较于激进的欧洲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行动相对保守。在欧洲同行们纷纷宣示加快向新能源转型的时刻,甚至BP、壳牌等竞争对手已经在为石油时代的终结做准备时,埃克森美孚却对于能源转型并不积极。
【点评】该公司虽然承诺将会重视和采取足够措施减少生产作业过程中的碳排放,但仍然坚持石油天然气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能源资源,未来20年人类需要石油天然气的总量(绝对数量)还会增加。埃克森美孚认为投资传统的可再生能源业务没有意义,也拒绝承诺净零排放目标,并为化石燃料设想了一个有利可图的长期未来。
【石 化】盛虹石化二氧化碳制新能源材料项目启动(2021-09-29)
9月29日,中化新网讯,9月27日,盛虹集团旗下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与冰岛碳循环利用公司就“15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与综合利用项目”在北京签约。这标志着以中央碳达峰、碳中和重要目标为指示精神,中国和冰岛合作共建的全球首条二氧化碳(CO?)捕集利用—绿色甲醇—新能源材料产业链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一期投资近3亿元,预计将于2022年投产。项目可以将工业尾气中的CO?进行回收,生产出光伏面板的核心组件材料——光伏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树脂,最终用于光伏发电,创造出一条“变碳为宝”的绿色新路径。
【点评】项目设计回收CO?规模为每年15万吨,相当于15套大型石化装置一年的CO?排放量。经过上下游一体化装置的深度加工,以回收后的CO?和氢气等为原料,能产出2万吨光伏级EVA树脂。这些材料可以生产5000万平方米的光伏膜,全部用于光伏发电后,装机量可以达到5GW,一年就可产生60亿-90亿千瓦时电量,相当于2座百万千瓦级火电厂的年发电量。